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14篇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1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愧于人民公仆称号。
应对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坚决纠治任性用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坚决严肃处理漠视群众合法权益的严重失职失责问题。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防止政策执行“一刀切”、层层加码,持续为基层减负。健全激励和保护机制,支持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全国上下毕力同心、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创造新的发展业绩。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携手共创新的辉煌。
过去一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扣牢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深化练兵备战,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快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军队现代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推动军队高质量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让军政军民团结坚如磐石。
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港澳防控疫情、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两岸同胞要和衷共济,共创民族复兴的光荣伟业。
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2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主要考虑把稳定就业、保障民生和预防风险的需要,并且要将平均经济增速和未来的规划目标要求衔接起来,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有三分之二的补充和修改都与民生和就业相关。作为一名大学生,最密切相关的就是就业问题,报告中指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教育部作出一系列通知,深化教育改革,推动高校生更加高质量就业,营造社会就业的良好氛围。除了就业以外,也聚焦于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农业生产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民之所望就是政之所向。发展是为了人民,同时发展也离不开人民。新的一年,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3
北京2022年冬奥会结束不久,冬残奥会已盛大开幕,今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隆重召开更是揭开了我国2022年的新篇章。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现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政府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的关切与回应,充分体现了政府始终关心关注着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这样一份振奋人心、积极务实的政府工作报告,背后凝聚着全国上下的毕力同心、苦干实干。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必将克服国内外风险挑战,顶住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压力,爬坡过坎、稳中求进。作为当代青年,躬逢其盛的我们更应把握人生的黄金时期,将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个人奋进之动力。
当前,国内外形势具有诸多不确定性。面对各种“不确定”,突出我们的“确定”,这是新形势所“发出”的一项新要求。围绕这一新要求,展现新作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
在疫情大背景下,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遇见了一些难题、遭遇了一些挑战。但难题是用来解决的,挑战是用来战胜的。
2021年,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这个成绩振奋人心。过去的一年,我们同样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但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事实说明,只要树立“尽力而为”的信心,迎难而上,笃行不怠,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创造更大成绩。
“不确定性”越是多,越是制造干扰,我们越是要凝神专注、保持定力,越是要科学决策、勠力同心。这是我们勇闯难关的动力所在——2022,我们更确定。与此同时,花更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福利,是激发斗志与豪情,增强社会抗压、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所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庄重承诺,字字句句暖人心。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4
北京2022年冬奥会结束不久,冬残奥会已盛大开幕,今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隆重召开更是揭开了我国2022年的新篇章。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现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政府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的关切与回应,充分体现了政府始终关心关注着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这样一份振奋人心、积极务实的政府工作报告,背后凝聚着全国上下的毕力同心、苦干实干。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必将克服国内外风险挑战,顶住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压力,爬坡过坎、稳中求进。作为当代青年,躬逢其盛的我们更应把握人生的黄金时期,将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个人奋进之动力。
当前,国内外形势具有诸多不确定性。面对各种“不确定”,突出我们的“确定”,这是新形势所“发出”的一项新要求。围绕这一新要求,展现新作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
在疫情大背景下,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遇见了一些难题、遭遇了一些挑战。但难题是用来解决的,挑战是用来战胜的。
20xx年,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这个成绩振奋人心。过去的一年,我们同样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但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事实说明,只要树立“尽力而为”的信心,迎难而上,笃行不怠,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创造更大成绩。
“不确定性”越是多,越是制造干扰,我们越是要凝神专注、保持定力,越是要科学决策、勠力同心。这是我们勇闯难关的动力所在——2022,我们更确定。与此同时,花更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福利,是激发斗志与豪情,增强社会抗压、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所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庄重承诺,字字句句暖人心。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5
2022年3月5日上午,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召开。我们正处于在变局与机遇并存的历史关头,发展进入新阶段。本次报告精神与十九大等历次会议一脉相承,并对社会发展工作作出具体化的安排,坚决贯彻了党中央的决策。
在总理讲话中,我多次听到“六稳六保”,特别是稳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在经济增速上不搞大步迈进,而是考虑当下经济环境和发展背景,在经济运行的合理预期内,稳中求进稳字当头,提出5.5%的增长目标,这也是我们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平均预期。第二,报告中指出2022年要继续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宏观力度也很大,财政政策上,财政支出相较去年扩大2万亿,同时也为市场主体减负2.5万亿。货币政策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第三,在社会关切的问题上,促进就业、提升市场主体,保障基本医疗、养老、教育,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国际局势纷繁复杂,我们依然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规划,这份底气和信心在于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发展理念,保证质量和结构,规模和速度统筹发展。
中国的发展都是在挑战中前进,人民有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力量,要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6
北京2022年冬奥会结束不久,冬残奥会已盛大开幕,今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隆重召开更是揭开了我国2022年的新篇章。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现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政府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的关切与回应,充分体现了政府始终关心关注着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这样一份振奋人心、积极务实的政府工作报告,背后凝聚着全国上下的毕力同心、苦干实干。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必将克服国内外风险挑战,顶住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压力,爬坡过坎、稳中求进。作为当代青年,躬逢其盛的我们更应把握人生的黄金时期,将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个人奋进之动力。
当前,国内外形势具有诸多不确定性。面对各种“不确定”,突出我们的“确定”,这是新形势所“发出”的一项新要求。围绕这一新要求,展现新作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
在疫情大背景下,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遇见了一些难题、遭遇了一些挑战。但难题是用来解决的,挑战是用来战胜的。
20xx年,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这个成绩振奋人心。过去的一年,我们同样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但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事实说明,只要树立“尽力而为”的信心,迎难而上,笃行不怠,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创造更大成绩。
“不确定性”越是多,越是制造干扰,我们越是要凝神专注、保持定力,越是要科学决策、勠力同心。这是我们勇闯难关的动力所在——2022,我们更确定。与此同时,花更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福利,是激发斗志与豪情,增强社会抗压、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所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庄重承诺,字字句句暖人心。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7
学习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我了解到,党和国家的行动具体落实在经济结构、区域布局、创新领域、改革开发、生态文明和法治建设等方面,落实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倒退的时期,我们的经济总体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极大的国家来说,这是尤为不易的。
就业是的民生。后疫情时代已经到来,大批企业面临停滞、破产危机,就业尤为艰难。作为一名大四学生,我也面临毕业就业问题。为了鼓励就业,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给企业减税,切切实实把好处落实到了每一个毕业生身上。在求职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与学校完全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也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毕业生学子的关心。
*式创新是我们近几年所强调的,我们仍有许多卡脖子技术亟待突破,有许多高精尖领域亟需人才,这需要我们新一代人的努力,肩负历史使命。
愿做心怀“国之大者”,以国为己任。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8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日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汇报。回顾2021年,作为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中国在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在后疫情时代新增就业1269万,让中国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实现了经济的全面复苏,增速甚至超越疫情前,令全球为之惊叹。本次的政府报告我更关注的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以及疫苗全程接种的覆盖率突破85%,是世界上接种速度最快的国家,接种疫苗高比例的同时也实现了国内疫情的相对稳定,为我们现在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的恢复提供了帮助,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能力。
二是经济发展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为了继续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不断扩大我们的营商环境,从建立北京和上海的期货交易所开始,我国不断试点服务业,开辟一些自由贸易港,并引进新的投资,这才有了今天的8.1%的增速,让中国向着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目标继续迈进。
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坚定不移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同时出台了碳达峰的具体方案,展现了中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的中国担当和中国作为。
四是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人口净增长、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呈现出逐年下降态势,近年来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以及部分传统观念的转变,使得出生人口不断减少,这就造成了我国的劳动力萎缩、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等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问题不断出现,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国家的重大问题之一,三孩政策的推行是国家的一种积极信号,未来可能还有更多生育奖励等配套措施 ,这样就可以加快促进“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落实。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9
一个公共政策能不能带来获得感,不仅要看当前可不可以给群众带来切实利益,也要看它和群众心目中的好日子是不是朝着同一个方向
日前的一份两会热门问题调查显示,关注度最高的5个关键词,4个与民生有关,分别是“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就业和收入”“教育公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迅速引起刷屏的热词,大到脱贫攻坚、蓝天保卫战,小到提速降费、全域旅游,也集中在民生领域。工资涨一点,雾霾天少一点,交通顺畅一点……群众的这些利益关切,寄托着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的希望。
民生政策能不能让民心满意,关键看获得感有多强。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群众的获得感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让人心生满足感。另一个在价值层面,当政策目标与公众期待相吻合,群众也会因决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提升满意度。
近年来,许多民生政策不仅注重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并且注重把人民群众的价值预期作为重要政策目标考虑进来,令人眼前一亮。比如近日印发的《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降低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门槛,也回应了“救死扶伤乃医者天职”的社会期待,更彰显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价值关怀。其抚慰作用,无疑会超越具体的受益者而扩展至全社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久前征求意见的网络餐饮管理办法,直指“黑厨房”的安全隐患,但并未把“网上美食”一棍子打死,而是预留了成长空间。这样的政策尺度,体现了对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新生活习惯的尊重。不久前,江西南昌启动了儿童DNA数据库建设,以预防拐卖儿童违法犯罪。这种回应社会呼声的政策,也很解渴。
在利益格局复杂多样的当下,政策考量应该是多方面的,群众合理的期待不能忽视,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能轻视。量力而行,民生政策才能行稳致远。只不过,判断群众的某种呼声是否合理、相关政策有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被现有利益格局所束缚,还应该把改革空间计算进来。比如,农村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落地,也并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协调医保、民政、扶贫等部门,还要实行新的结算制度。可见,要有一股子闯劲儿,还要有一股子韧劲儿,群众期盼的公共政策,才不会被那些可以改革也必须解决的问题捆住手脚。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条件一成熟,具备可行性,民生政策还是应该顺应群众呼声,千方百计争取早日出台。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党员干部有更多渠道和机会了解群众诉求。从地方领导留言板、舆情监测,到不少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设社交媒体账号,民生政策的制定在频繁互动中日益贴近群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还可以把政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价值期待。两方面都解渴了,才能更精准地发现并维护好公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凝聚更多社会共识。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10
一个公共政策能不能带来获得感,不仅要看当前可不可以给群众带来切实利益,也要看它和群众心目中的好日子是不是朝着同一个方向
日前的一份两会热门问题调查显示,关注度最高的5个关键词,4个与民生有关,分别是“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就业和收入”“教育公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迅速引起刷屏的热词,大到脱贫攻坚、蓝天保卫战,小到提速降费、全域旅游,也集中在民生领域。工资涨一点,雾霾天少一点,交通顺畅一点……群众的这些利益关切,寄托着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的希望。
民生政策能不能让民心满意,关键看获得感有多强。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群众的获得感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让人心生满足感。另一个在价值层面,当政策目标与公众期待相吻合,群众也会因决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提升满意度。
近年来,许多民生政策不仅注重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并且注重把人民群众的价值预期作为重要政策目标考虑进来,令人眼前一亮。比如近日印发的《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降低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门槛,也回应了“救死扶伤乃医者天职”的社会期待,更彰显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价值关怀。其抚慰作用,无疑会超越具体的受益者而扩展至全社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久前征求意见的网络餐饮管理办法,直指“黑厨房”的安全隐患,但并未把“网上美食”一棍子打死,而是预留了成长空间。这样的政策尺度,体现了对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新生活习惯的尊重。不久前,江西南昌启动了儿童DNA数据库建设,以预防拐卖儿童违法犯罪。这种回应社会呼声的政策,也很解渴。
在利益格局复杂多样的当下,政策考量应该是多方面的,群众合理的期待不能忽视,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能轻视。量力而行,民生政策才能行稳致远。只不过,判断群众的某种呼声是否合理、相关政策有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被现有利益格局所束缚,还应该把改革空间计算进来。比如,农村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落地,也并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协调医保、民政、扶贫等部门,还要实行新的结算制度。可见,要有一股子闯劲儿,还要有一股子韧劲儿,群众期盼的公共政策,才不会被那些可以改革也必须解决的问题捆住手脚。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条件一成熟,具备可行性,民生政策还是应该顺应群众呼声,千方百计争取早日出台。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党员干部有更多渠道和机会了解群众诉求。从地方领导留言板、舆情监测,到不少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设社交媒体账号,民生政策的制定在频繁互动中日益贴近群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还可以把政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价值期待。两方面都解渴了,才能更精准地发现并维护好公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凝聚更多社会共识。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11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听取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后,身为一名学生党员,结合个人经历和认识,我有如下三点感受:
一是国内宏观环境的持续向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持续扩大。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尽管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我们在各项经济工作方面保持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刚过去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取得了全满成功,各项新增减税减费超过1万亿元,这些都是国家欣欣向荣的最好印证。
二是有关教育的各项政策。国家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克强总理提出截止到2021年,贫困地区的学生每人每年能最少领取国家助学贷款4000元,国家推动教育公平,普及教育覆盖范围,这些对于我们每个学生而言是极大的好事。
三是稳就业和扩就业。身为一名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应届生,我深刻地感受到国家在稳定就业和扩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各项政策的出台让新环境下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可能和机会去实现个人理想。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12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来一以贯之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作为南开青年,我们更要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党中央科学决策的见微知著以及国之大者的历史远见。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13
整体上,政策具有延续性。坚持稳中求进、稳字当头,保民生、防风险。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实现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发展。
实施相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稳定经济,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政府赤字率2.8%,着力稳就业、保民生,中央转移支付加大直达范围。地方专项债3.65万亿,重点投向新基建、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其中,民间投资占大头。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延续6稳6保政策;加强对实体经济支持,不搞大水漫灌。
加强就业保障,加强职业培训。继续推进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减负2.5万亿,推进基础研究10年规划,重点支持制造业、科研研究扶持。
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利用外资,利用好两个市场、两个制度,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开放市场。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完善节能环保产业支持政策,统筹系统治理,落实谭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民生方面,1、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办法,加强中医药振兴发展;2、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完善三孩政策;3、坚持房住不炒、稳定房价、地价,推进保障房建设。
军队建设方面:1、贯彻百年军队建设目标;2、建设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现代军队资产管理体系;3、武器装备升级,国防科技创新;4、人才强军。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14
一个公共政策能不能带来获得感,不仅要看当前可不可以给群众带来切实利益,也要看它和群众心目中的好日子是不是朝着同一个方向
日前的一份两会热门问题调查显示,关注度最高的5个关键词,4个与民生有关,分别是“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就业和收入”“教育公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迅速引起刷屏的热词,大到脱贫攻坚、蓝天保卫战,小到提速降费、全域旅游,也集中在民生领域。工资涨一点,雾霾天少一点,交通顺畅一点……群众的这些利益关切,寄托着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的希望。
民生政策能不能让民心满意,关键看获得感有多强。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群众的获得感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让人心生满足感。另一个在价值层面,当政策目标与公众期待相吻合,群众也会因决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提升满意度。
近年来,许多民生政策不仅注重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并且注重把人民群众的价值预期作为重要政策目标考虑进来,令人眼前一亮。比如近日印发的《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降低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门槛,也回应了“救死扶伤乃医者天职”的社会期待,更彰显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价值关怀。其抚慰作用,无疑会超越具体的受益者而扩展至全社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久前征求意见的网络餐饮管理办法,直指“黑厨房”的安全隐患,但并未把“网上美食”一棍子打死,而是预留了成长空间。这样的政策尺度,体现了对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新生活习惯的尊重。不久前,江西南昌启动了儿童DNA数据库建设,以预防拐卖儿童违法犯罪。这种回应社会呼声的政策,也很解渴。
在利益格局复杂多样的当下,政策考量应该是多方面的,群众合理的期待不能忽视,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能轻视。量力而行,民生政策才能行稳致远。只不过,判断群众的某种呼声是否合理、相关政策有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被现有利益格局所束缚,还应该把改革空间计算进来。比如,农村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落地,也并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协调医保、民政、扶贫等部门,还要实行新的结算制度。可见,要有一股子闯劲儿,还要有一股子韧劲儿,群众期盼的公共政策,才不会被那些可以改革也必须解决的问题捆住手脚。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条件一成熟,具备可行性,民生政策还是应该顺应群众呼声,千方百计争取早日出台。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党员干部有更多渠道和机会了解群众诉求。从地方领导留言板、舆情监测,到不少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设社交媒体账号,民生政策的制定在频繁互动中日益贴近群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还可以把政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价值期待。两方面都解渴了,才能更精准地发现并维护好公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凝聚更多社会共识。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政府工作报告 2020政府工作报告的心得体会 2020年政府工作汇报心得体会 2020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有感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心得体会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2020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对2020政府工作报告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