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思考(最新)【优秀范文】

时间:2022-07-28 13:40: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思考(最新)【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心得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思考(最新)【优秀范文】

心得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思考(最新)5篇

第1篇: 心得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思考(最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制度

一、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小组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明确专人负责,负责活动的宣传、组织和日常工作。

二、达成目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成为干部、党员、群众理论学习、道德实践、文明提升的品牌活动陈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学员以本单位干部、党员为主,要号召全体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干部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文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强化法制意识,进一步加强干部党员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

三、信息公开 通过短信、微信群、公告等多种渠道提前发布活动信息,吸引广大党员群众广泛参与。

四、考核激励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进行督查推进和考核评估,制定并落实奖惩措施,确保工作实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管理制度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制定年度方案及计划。

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文化、传新风、传科技。精心策划传习内容,及时做好宣讲资料、视频图片收集归类存档动作。

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确保每月至少开展 1 次实践活动,围绕党的理论、党的政策、文化生活、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内容,因人、因时、因需制宜,也可结合“干部培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内容开展活动并及时做好活动资料。做好日常资料的保存,并定期进行小结和信息报道。

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成立一支文明实践队伍,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活动开展提供条件,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保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做到整洁、有序、和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学习活动场所和阵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制度

一、吸收单位各方面优秀代表人物,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队伍,宣传人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遵守党的纪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宣讲主题必须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范畴,观点正确鲜明,具有时代性。

三、宣讲内容要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激发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上来。

四、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运用最鲜明、最生动的事例、典型人物故事等开展宣讲活动,力求做到真实、真情、真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确保宣讲效果。

五、宣讲人员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我,提升理论实践能力,提高宣讲水平。

六、宣讲人员要衣整洁、语言文明,举止大方、表达清晰,用自己的言行起到对学员言传身教的表率示范作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员管理制度

一、所有参加听讲的人员在新时代实践文明中心期间身份都是学员,要遵守实践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实践中心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

二、学员学习期间要遵守纪律、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不玩手机,不接电话,自觉把手机调为静音,不得随意走动,自觉维护良好秩序。

三、学员进入实践中心时要语言文明,举止得体,不吸烟,不乱丢垃圾,不发表不当言论,做文明有礼的表率。

四、学员要自觉爱护实践中心内各种设施设备,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五、学员须自觉保持教室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不严禁携带危险品或宠物进入实践中心。

第2篇: 心得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思考(最新)

关于印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考核细则》的通知

各镇党委(街道工委)、区直各部门(单位)党组织、各省市级文明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委办公室的通知》(章办发〔2018〕28号)工作部署要求,区文明办研究制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考核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1.×××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考核细则

2.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考核标准

3.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考核标准

4.省市级文明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考核标准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10月17日

附件1: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考核细则


附件2:

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考核标准


附件3:

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考核标准


附件4:

省市级文明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考核标准

第3篇: 心得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实践中培养新时代青年(最新)

总书记在参加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时,对当代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明确要求。其中特别指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这一精准论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对于指导青年成长成才具有宝贵价值。

当前,95后甚至0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这些青年成长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一方面,他们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竞争意识、理性态度和表现欲望;
另一方面,他们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影响,存在个人发展功利化、责任意识淡化、实践能力弱化、劳动能力退化等倾向,有些青年甚至面临精神空虚、思想困惑、信仰缺失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站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高度,突出“实践”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

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工程,必须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不仅要“育智”,更要“育德”。

在“育智”方面,要抓好实践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教学方式上,突出教学与科研、与生产、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把实践教学拓展到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基础、专业、综合三个层次做好整体设计,切实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教学体系上,可以划分出校内基础、课内外结合和生产实践三个阶段,逐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升知识层次,引导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多年来,X农业大学坚持和完善三结合、三层次、三段培养的“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新模式,主动“引企入校”,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缩短了学生成长周期,实践环节在育人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育智”也要用好创新创业这个平台。创新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认识与实践完美结合的过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引导学生借助专业背景组建团队、搭建平台、运营项目,不仅可以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锤炼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学校,一方面要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土壤,使学生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内化为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实现创新的自由自觉;
另一方面,也要建立有效机制,打通大学生创业项目从孕育生长到落地转化、产出效益的关键环节,推进更多高品质的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又红又专。“红”就是对“德”的基本要求,其中既有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和爱戴,也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践行。要培育出这样的“德”,实践的作用不可替代。

主题教育实践是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青马工程”,组建党建研究会、党员读书会等红色社团,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以点带面,辐射引领,能够有效增强青年学生“四个自信”。劳动实践在磨炼意志品质中具有独特作用,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各种劳动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记入学分,让青年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劳作中体验艰辛、培养技能和劳动情感。社会实践是强化青年人使命担当的重要抓手,要把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作为引领方向,通过“三下乡”等方式,广泛开展国情社情调查,让青年学生接地气、知实情,力所能及协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志愿服务是青年人贡献力量的直接方式,要延伸志愿服务触角,拓展服务领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乐于奉献,在回馈社会中提高能力、砥砺品质、荡涤心灵。近年来,作为农业高校,X农业大学在“实践育德”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学校专门针对本科生设置了认知田、科研田和综合试验田,结合专业需求和农业时令,引导青年学生主动参与农业生产,让麦收时节成为一批批农大学子毕业后的美好回忆。再比如,学校引导学生发挥专业技能开展义务劳动,由青年学生组成的学雷锋家电维修服务队,30多年来为社区居民、周边村民免费维修家电,荣获了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称号。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教师。突出实践对于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教师队伍普遍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青年教师数量持续增多。受教育模式、学术经历、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影响,多数青年教师本身就缺少实践经验,迫切需要在实践中锤炼师德师风、提升教学技能,好好补上这一课。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通过到基层和企事业单位挂职、到一线参与生产、与老教师老专家结对子等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好“补课”的平台,助力他们的快速成长。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青年人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只有把“万卷书”融入到“万里路”中,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的感情,才能真正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4篇: 心得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思考(最新)

关于印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考核细则》的通知

各镇党委(街道工委)、区直各部门(单位)党组织、各省市级文明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委办公室的通知》(章办发〔2018〕28号)工作部署要求,区文明办研究制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考核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1.×××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考核细则

2.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考核标准

3.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考核标准

4.省市级文明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考核标准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10月17日

附件1: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考核细则

项目

考核标准

责任单位

分值

建设综合阵地。整合区文博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科技中心、关工委等现有阵地,着力打造综合性文明实践阵地。各镇(街道)驻地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公园)

各镇街;
区文明办、区文广新局、区教体局、区老干部局、团区委、区科协、区总工会、区妇联、区司法局、区卫计局、区民政局

5

建设线上阵地。建设“文化e点通”综合云平台,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所。注重运用“互联网+”方式,综合运用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手机APP等渠道,及时发布文明实践内容和信息,交流工作情况,打造文明实践信息互通共享的工作平台。

各镇街;
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文广新局

5

建设志愿服务平台。建立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整合全区志愿者资源,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推动镇(街道)、村(社区)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在“泉城志愿服务”网注册志愿者,区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按照单位人数60%以上注册,每降低5%扣1分,镇(街道)、村(社区)按照辖区人口13%注册,每降低5%扣1分。

区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各镇(街道)

5

四是建设基层阵地。镇(街道)和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达到“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志、有专人负责、有志愿队伍、有课程安排、有效果评价)。镇(街道)所辖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按照村(社区)比例,每降低5%扣1分,扣完为止。

各镇(街道)

10

建设社会化阵地。全区中小学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可与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站合用,达到“六有”标准;
推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若干文明实践论坛、功能室、站所等;
各省市级文明单位在道德讲堂基础上,加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牌匾,达到“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志、有专人负责、有志愿队伍、有课程安排、有效果评价)。

各镇街;
区教体局、区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省市级文明单位

10

一是中心制单。制定全区文明实践活动总单。各镇(街道)绘制文明实践服务场所、服务内容和阵地分布图,通过手机APP和互联网等技术,及时发布公告公示,让群众自由选择实践服务内容。二是群众点单。市民群众通过在“文化e点通”发布平台及时查看文明实践内容,并根据文明实践场所、时间、人数等,点单选择服务内容。三是志愿领单。根据群众需求,在“文化e点通”综合云平台发布志愿服务内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可根据群众需求直接向志愿者“派单”。四是政府买单。由各镇(街道)、村(社区)统计当月本地文明实践活动情况、志愿者文明实践活动情况,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办公室报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志愿者基本人身保险、交通补贴等。五是社会评单。建立社会评单系统,由社会各界对各镇(街道)、村(社区)和志愿者工作情况进行效果评价。六是考核定单。将文明实践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分类制定对镇(街道)、村(社区)、志愿者考核细则。

区文明办、区直各部门;
各镇(街道)

5

“六讲”立村风。即讲理论、讲政策、讲经典、讲法治、讲道德、讲科技。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主题党日”活动;
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形势政策宣讲活动;
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非遗传承行”“经典诵读”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活动;
每月组织一次“法治进乡村”活动;
每月组织一次道德讲堂集中活动;
每月组织一次服务三农集中行动。

各镇街;
区委组织部、区纪委、区政法委、区委党校、区文明办、区农办、区文广新局、区党史委、区科协、区科技局、区司法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卫计局、区民政局、区环卫中心

15

“六评”树正气。即评楷模、评家风、评环境、评村风、评支部、评党员。每季度组织一次群众民主推选善行义举活动,及时更新“善行义举四德榜”;
每季度民主推选一定数量的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里等先进典型;
实施家庭环境美化工程,积极争创“出彩人家”,扎实推动改水改厕、使用清洁能源、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指导;
每季度组织一次民主评议活动,推树典型人物,鞭挞歪风陋习;
每季度组织一次“支部评议日”活动,与广大群众座谈交流、征求意见建议。

各镇(街道);
区委组织部、区纪委、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妇联、区民政局、区环卫中心

15

“六帮”解民忧。即帮创业、帮生活、帮贫困、帮调解、帮救助、帮心理。要采取切实措施,为群众提供农技、法律、扶贫、助残、调解、民政、老龄、教育、文化和信访等基本服务内容。各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村(社区)和广大志愿者,要积极采取“服务月”“行动周”“恳谈日”等形式,组织上门拜访、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民生救助、银龄互助等,面对面、心连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形成干群一心、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架起干群连心桥。

各镇(街道);
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政法委、区农办、团区委、区扶贫办、区司法局、区民政局、区教体局、区文广新局、区残联、区农业局、区老龄办、区信访局、区经信局

15

“六兴”乐民生。即兴人才、兴院团、兴创作、兴庆典、兴民俗、兴经典。实施基层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广泛举办乡土文化公益培训,组织开展文化人才培训、非遗传承行、民星才艺大赛等活动;
整合壮大全区文化院团、庄户剧团力量,每年开展“一村一场戏”、文化下乡送巡演、电影、戏曲等系列“送文化”活动;
组织实施“文艺六百工程”,组织力量创作一批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围绕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有条件的村(社区)要建设并充分利用好文化大院、礼堂、殡葬服务中心等设施,组织“文明迎亲队”、鼓乐队等,为群众婚丧嫁娶、成人升学等人生节点举办仪式;
认真整理具有浓郁章丘特色的乡风民俗,结集出版大众读物,组织创作演出剧目,开展群众汇演活动;
大力培育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推动建设儒学讲堂、村史馆、党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积极培育特色村(社区)。

各镇街;
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人才办、区文广新局、区民政局、区农办、区党史委

15


附件2:

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分值

有组织机构

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分中心主任,宣传委员任办公室主任。农委、司法、民政、老龄、教育、文化、信访等主要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显著位置悬挂组织机构版面。

10

有统一标牌

门口挂“xx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牌匾。

5

有固定场所

设分中心办公室,可与道德讲堂合用,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室内环境整洁、宣传氛围浓厚,能组织集中宣讲活动。有“六讲”(讲理论、讲政策、讲经典、讲法治、讲道德、讲科技)、“六评”(评楷模、评家风、评环境、评村风、评支部、评党员)、“六帮”(帮创业、帮生活、帮贫困、帮调解、帮救助、帮心理)、“六兴”(兴人才、兴院团、兴创作、兴庆典、兴民俗、兴经典)固定版面。

15

有志愿者队伍

根据村(社区)数量配备志愿者队伍,每个村(社区)配备1-2名,有姓名、照片、手机号、服务项目等基本信息;
有志愿者管理制度;
每个村(社区)固定1-2名志愿者作为联系人,有分布图。

10

有服务网格图

设立服务网格地图,涵盖所辖村(社区)位置、支部(总支)书记姓名、手机号;
设立监督电话。

15

有课程安排表

根据志愿者提供服务情况,设立课程安排表,列举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次数。

20

有效果评价表

对各村(社区)文明实践情况进行效果评价,可按照五星评价方式评价;
每个月评价一次。

20

有档案资料

建立文明实践工作档案,有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分类整理完善。

5


附件3:

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分值

有组织机构

村(社区)书记任实践站主任,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成员。显著位置悬挂组织机构版面。

10

有统一标牌

门口挂“xx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牌匾

5

有固定场所

有办公室,可与道德讲堂合用,室内环境整洁、宣传氛围浓厚,能组织集中宣讲活动。有“六讲”(讲理论、讲政策、讲经典、讲法治、讲道德、讲科技)、“六评”(评楷模、评家风、评环境、评村风、评支部、评党员)、“六帮”(帮创业、帮生活、帮贫困、帮调解、帮救助、帮心理)、“六兴”(兴人才、兴院团、兴创作、兴庆典、兴民俗、兴经典)固定版面。

15

有志愿者队伍

有志愿者队伍,组成人员为:镇街配备的1-2名志愿者,本村(社区)党员、红白理事会成员、民事调解人员和其他村民代表;
有姓名、照片、手机号。

10

有民生服务图

将本村(社区)水、电、暖、红白事、民事调解等服务项目,制定专人负责,有姓名、手机号、监督电话。

15

有课程安排表

根据志愿者提供服务情况,设立课程安排表,列举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次数。

20

有效果评价表

对上级和本村选派的志愿者服务情况进行效果评价,可按照五星评价方式评价;
每个月评价一次。

20

有档案资料

建立文明实践工作档案,有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分类整理完善。

5


附件4:

省市级文明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分值

有组织机构

显著位置悬挂组织机构版面。

10

有统一标牌

单位道德讲堂加挂“xx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牌匾。

10

有固定场所

有办公室,可与道德讲堂合用,室内环境整洁、宣传氛围浓厚,能组织集中宣讲活动。

15

有志愿者队伍

本单位80%以上的干部职工在“泉城志愿服务网”注册为志愿者,有志愿者花名册、志愿证号。

15

有民生服务项目

列举本单位为群众提供的服务项目内容,制定专人负责,有姓名、手机号、监督电话。

15

有课程安排表

根据志愿者提供服务情况,设立课程安排表,列举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次数。

20

有档案资料

建立文明实践工作档案,有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分类整理完善。

15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第5篇: 心得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思考(最新)

创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调
查与思考
目前,沙洋县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镇级实践所14个、村级实践站264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768场次,完成女童保护、幸福家园、助鹰翱翔、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项目35个。全县积极推进“五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构建起文明实践活动大格局,助推社会文明和谐。
(一)理念融合,解决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解不深的问题。
沙洋县按照中央、省、市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从开始谋划新时代文明中心建设时,就围绕文明、文化两个关键词,开展基层调研,选取拾回桥镇、毛李镇三坪村、曾集镇孙店村、沈集镇彭堰村等镇村试点示范,探索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双文融合”理念。在此基础上,全县按照“双文融合”理念,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保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内涵和外延准确。(二)阵地融合,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场地缺乏的问题。鉴于全县村镇社区都建有规范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沙洋县13个镇依托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场地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同时,选择拾回桥镇作为全县示范点,指导拾回桥镇在“双文融合”

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金,整合政府资源,探索建成了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村文化综合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一体(以下简称“三位一体”)的示范基地。
(三)力量融合,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人员不够的问题。沙洋县一方面通过“双文融合”,整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同步兼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管理人员;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全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全县网上注册登记的志愿者人数达6.8万人。
沙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辖区现有的志愿者和文化工作者为骨干力量,招募社会志愿者,组建了传思想、传政策、传法治、传新风、传文化、传科技“六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四)资金融合,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经费不足的问题。沙洋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整合项目投入、阵地经营赢利等三种途径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开展活动提供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每年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性项目资金和镇政府“以钱养事”专项资金,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倾斜,融合使用,保障文明实践活动的基本经费。同时,整合新体育健身工程、数字共享工程、电影放影工程等文化项目资金,用于完善阵地功能、保障活动经费。(五)管理融合,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机制不顺的问题。沙洋县明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由县委负总责,县

委宣传部负责统筹指导,县委文明办、县文化和旅游局具体管理,团县委、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县直相关单位承担相应管理职责。各镇党委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建设工作负总责,“三位一体”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负总责,统筹村组干部、宣传员、文化员、志愿者等力量,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文化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少数镇(区)、部门没有充分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思想重视不够、理解有偏差、存在畏难情绪。
(二)阵地资源整合不到位。未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整合统筹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还不到位。表现为统筹调配不够、盘活激活不够、联通共享不够。
(三)志愿服务队伍不强。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不断深入,志愿服务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仍存在人员少、素质不高、结构单一、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四)体制机制不完善。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中,虽然建立了工作运行机制、工作保障机制,但存在部门联动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考核机制、激励嘉许机制不完善,制约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对策建议

(一)在领会重要性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文明实践“为什么做”的问题。
1.学习领会中央决策部署。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举措。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精神和省市相关工作安排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搞好顶层设计。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最新战略部署,是推动农村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守正创新的重要工程,要深入思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背景、目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等方向性、基础性问题,搞好顶层设计,落实建设路径。
3.落細落实见成效。“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在领会重要性和准确把握实践要求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探索推广“双文融合”模式,把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挖掘调动起来,打通贯通联通,形成整体合力,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沙洋落地生根。
(二)在盘活阵地资源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文明实践“在哪做”的问题。
1.“双文融合”建阵地。在县城,建设文化综合体总部,实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文化综合体“合二为一”,将其打造成群众

开展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的主阵地。在镇(区),规划建设乡村文化综合体,实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文化综合体“双文融合”“三位一体”。在村(社区),整合现有的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各类阵地资源,按照“双文融合”模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成固定的活动场所,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提供活动阵地和工作条件。
2.整合资源搭平台。打破条块界限,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打通党校(行政学院)、党群服务中心、党员电教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文化服务中心等,建立理论宣讲平台;打通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建立教育服务平台;打通基层歌舞团、戏剧团等文艺团体,以及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农家书屋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打通科技示范基地、科普大篷车等,建立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打通县、镇、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好用好县级体育场馆、农村健身活动场地,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涉及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明确专人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管理服务等工作,切实提高县、镇、村三级公共服务资源综合使用效益。
3.单位联动建阵地。农村基层涉及的民生事务多,相对应的机构、企事业单位也多,因此要打通涉及文明实践工作的各单位,

发挥行业机构和组织资源优势,建立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和阵地。依托村级党员活动中心建设项目,采取县直单位对口援建、村自筹资金兴建、文化部门专项补助途径,建成集宣传教育、文化娱乐、运动健身、图书阅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
4.统筹“两个中心”建设。统筹推进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县融媒体中心网络平台,开设”文明实践”专栏,建立健全“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工作机制,群众在手机上直接按需点单,中心(所、站)把握群众最关注的领域、最亟须解决的问题、最喜爱的服务形式、最欢迎的服务内容,根据群众需求,精准设置、配送志愿服务项目。
(三)在壮大志愿队伍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文明实践“谁来做”的问题。
1.建强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县、镇、村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县级组建志愿服务总队,县委书记担任总队长;各镇(区)组建志愿服务支队,镇(区)党委书记担任支队长;各村(社区)组建志愿服务大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大队长,分别负责统筹协调本辖区内的志愿服务活动。
2.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推进“放管服”改革,支持引导志愿服务组织依法登记。鼓励各地各部门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在活动场地、活动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优先支持,扶持志

愿服务组织发展。加强联络服务指导,有序引导志愿服务群、爱心群等志愿服务自治组织规范发展。
3.加强志愿者培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志愿服务培训,培养志愿服务骨干,增强服务能力。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组织引导和孵化培育,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能力。
(四)在强化组织保障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文明实践“持久做”的问题。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立县镇村“三级书记”负责制。县级层面,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镇级层面,文明实践所设在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镇委书记任所长,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任副所长,宣传委员任办公室主任。在村级层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阵地设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站长。二是建立责任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文明办)协调组织、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责任体系,形成县、镇(区)、村(社区)三级管理机制,做到责任环环相扣、压力层层传递,强力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形成全社会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有利局面。
2.建立工作制度。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总召集人,县文明委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听取各地各部门文明实践开展情况汇报,了解群

众的反响,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建立文明实践月报制度,定期由县有关部门、镇(区)报送本月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向基层延伸。二是建立考核制度。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全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将志愿服务纳入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考核项目,加强考核考评结果运用,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积极稳妥、富有成效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三是建立资源下沉机制。充分发挥文明单位作用,建立下沉志愿服务等机制,开展向镇(区)、村(社区)派送志愿服务活动,弥补基层志愿服务资源的不足。
3.完善工作保障。一是建立工作人员保障机制。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委文明办合署办公,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不少于3人的工作力量。镇(区)根据自身规模及实际工作需要,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采取县聘镇用、派出制等形式,配备2-3名工作人员,协助所长负责文明实践具体工作。村(社区)采取由政府购买公益文化岗位的方式,配置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协助站长负责文明实践具体工作。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和乡镇统筹,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文明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依法发展志愿服务基金,鼓励企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组织和公民个人对志愿服务进行资助,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机制。三是完善激励嘉许制度。制定激励制度,如《沙洋县注册志愿者管理

办法》《沙洋县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办法(试行)》《沙洋县志愿服務时长和积分管理办法(试行)》,依据志愿服务时长、效果和满意度等进行积分,开展志愿服务星级认定。每年开展“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评选表彰活动,营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良好社会氛围。设立“志愿服务超市”,村民可以以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营造人人争做志愿者、全社会参与文明实践的氛围。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新时代 实践 心得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思考(最新) 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