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XX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报告

时间:2023-12-25 13:14: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XX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2023XX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报告

XXD建引领“红色物业”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报告

  XX省XX市坚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抓手,聚焦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基层治理格局、强化基层治理保障,着力完善城市D建运行机制、载体设置、服务内容,分层分类抓推进补短板,精准施策求实效聚合力,持续激发城市基层D建引领基层治理动能,构建起D建辐射力与民生获得感双提升、双促进的城市善治和美格局,真正让D建多出彩、群众真喝彩、城市更精彩。XX省XX市组织开展D建引领“红色物业”品牌创建,将物业企业打造成党组织联系居民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

  一、运行体系一贯到底

  XX位于长三角北翼,是长三角中心区城市。随着高铁线路扩展、市区扩容,城市社区面临着规模扩大、职能调整、人口流动等新情况新态势。在纷繁复杂的诸多要素中,理清头绪、理顺关系,健全机制、整合资源,抓住根本、夯实根基,是增强城市D建工作效能的关键所在。

  XX坚持市、县联动,将城市基层D建作为系统工程,健全完善运行体系,建立四级联动机制。推行“七一工作法”,发挥县(市、区)“一线指挥部”、街道党工委“关键龙头”、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压实各级书记抓D建主体责任,促使既“挂帅”又“出征”、既“上前”又“上手”,串起规划部署、贯彻落实、检查考核、情况反馈等环节链条,联起一贯到底、一体推进工作格局。

  加强面上统筹谋划和部署推动,积极探索强化D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先后出台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实施城市基层D建“五化”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等系列文件,构建城市基层D建“1+N”制度体系。突出问题导向,将街道社区D建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各级书记抓D建项目清单,连续三年实施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党委(党组)落实城市基层D建领导责任清单,并纳入年度综合考核D建工作重要内容,形成有机衔接、有序推进四级联动运转体系。完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加大城市基层D建考核权重,将考核结果与街道社区干部薪酬待遇、评优奖惩、续聘解聘以及职位晋升挂钩,推动各项工作落地。

  二、组织覆盖一网联动

  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是城市基层D建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XX市立足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推动城市基层D建传统和新兴领域融合发展,加速释放城市D建的整体优势。

  XX城市社会治理网格化的新方式新要求,全面加强D建引领网格化社会治理,以居民小区(楼栋)、机关事业单位、工商企业集聚地等为基本单元,合理划分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每个网格确定1名网格长,由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等担任,每个网格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网格员,由社区党员、党员志愿者或驻区单位党员干部担任,实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切实将支部建在网格、力量下沉网格、资源汇聚网格、活动融入网格。

  坚持党领导下的“多网融合、一网联动”,依托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构建联动指挥调度平台,实行信息采集、分流指派、分级处置、会商研判、考核奖惩闭环运转,做到需求在网格发现、隐患在网格排查、服务在网格开展,让各项工作、各类资源在网格中“一网打尽”。

  随着城市空间区域的不断扩大,其内部的组织形态变化更快更大、更加多元,商务楼宇、城市综合商业体、网络媒体等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XX整合市场监管、税务、民政、人社等部门资源,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D建工作专班,健全综合协调、联席研判、督查推进等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抓实直属单位和行业管理的两新组织D建工作,将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和党员情况纳入登记、申报、年报等政务范围。发挥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和律师、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等行业协会党组织作用,通过规范设置独立组建、抓大促小联合组建、布点划片工作托底等多种方式,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社会组织全面覆盖。结合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和互联网等领域特点,分类实施“白领D建”“引擎D建”“诚信D建”“能量D建”,增强对商务人士、高级白领、商圈店家、网络媒体工作者的吸引凝聚。

  三、保障到位一体推进

  XX市注重有效利用辖区范围内各类要素资源,积极探索推进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区“大党委”制,突破行政级别、行业地域限制,吸纳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吸收社区党员民警、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以及共建单位党员负责人等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进一步完善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内单位和各类两新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D建格局。全市共建立29个街道“大工委”、259个社区“大党委”,有力推动驻区单位与街道社区D建融合发展。

  着重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和协调功能,定期召开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D建联席会议,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共同研究推进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工作,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开展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努力实现组织共建、工作共商、活动共办、文化共育、人才共培、资源共享。同时,整合园区、楼宇、商圈等现有资源,搭建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驻区单位场所相配套的共享型城市基层D建活动平台,打造1个市级党群服务中心、310个“暖心驿站”,线上线下发布“红色地图”,推动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资源相互开放、多方共享,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

  瞄准城市住宅小区D建工作薄弱点,加强物业行业D建。市、县成立物业行业D建工作综合党委,探索推进“红色物业”,形成以社区小区党组织为核心,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公司等紧密参与的“多位一体”组织网络,将物业企业打造成党组织联系居民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以D建引领汇聚各方合力,共同做好物业服务管理,打通城市基层D建的“毛细血管”,全面提升城市住宅小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组织化水平。

  抓实街道社区党组织“减负增能”工作,严格落实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对涉及社区挂牌、创建、台账等事项进行清理,实行统计一套表、D建和民生两本账,减轻社区负担,引导社区干部集中精力投入抓D建、抓治理、抓服务。广泛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每名党员每年至少选择参加1个志愿服务项目或活动,志愿服务时间累计不少于24小时。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先锋指数”,注重发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的工作优势,引导党员小哥带头开展单位、社区“双报到”活动,先后组建34支“盐小哥”先锋服务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网格治理等志愿服务,使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由治理对象化身治理力量。

  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不断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承载功能。赋予社区党组织对社区重要事项的管理监督权,驻区单位评先评优征求所在社区党组织意见,干部使用、发展党员征求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意见,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提名征求所在社区党组织意见,让街道有能力有资源有抓手协调各方、整合力量。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按照上级补助、街道财政统筹和辖区单位资源补充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区域化D建工作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同步落实每个社区每年20万元的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经费,引导社区党组织用好用活各类资金,确保把资金用到“刀刃”上,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四、硬核力量一专多能

  加强城市基层D建、创新社会治理,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XX市坚持聚焦“事”的需要,做好“人”的文章,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选优建强带头人队伍。将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等界限,采取基层选拔、社会选聘、组织选派等方式,打造老中青梯次配备合理、良性循环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先后选派一批年纪轻、素质好、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街道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任职锻炼,在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互联网行业等新兴领域,按照党员200人以下1名、200人以上2名的标准,选聘一批D建工作指导员,充实加强城市D建工作力量。

  居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多样化、精细化,对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XX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管理,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方式,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健全社区工作者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推行社区工作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大幅提升学历层次和社会化、职业化水平。

  实施双重激励,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加大激励保障力度,让社区工作者真正感到“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报酬上有甜头”。近年来,XX普遍建立“三岗十八级”职业薪酬体系,社区人员基本工资纳入财政保障,并建立工资自然增长机制。加大从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中招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的力度,积极探索从优秀社区工作人员中择优选拔“好茬子”进入年轻干部队伍的有效路径,注重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提供更多发挥作用的舞台。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从严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任期管理、目标承诺、考核评议、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由县(市、区)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做到干事创业有动力、履职尽责有压力。

  五、民生实事一网通办

  群众的“表情包”就是工作的“风向标”,服务社区群众、放大惠民效应,始终是城市基层D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针对社区难点问题,每年实施基层D建项目。从2015年起,每年财政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为民服务项目300多个。依托每月党组织统一活动日检查等开展常态化督查,实行为民服务项目每月通报、半年检查、年度评估,切实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

  围绕“一社区一品牌”,扎实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力量在基层治理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按照规模适度、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深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以“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脉络,吸纳社区“两委”成员、小区党员骨干、业委会党员成员进社区网格党小组,探索在党性强、声望高、家风好、示范带头作用强的党员中设立“党员中心户”,使党员中心户成为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的“诊所”,成为增进党员、志愿者沟通交流的“纽带”、服务社区居民的“阵地”。近年来,先后培育出“希望来吧”、“歇歇脚”爱心驿站等一批社区服务品牌,“居民说事日”“440”等D建服务模式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积极创设各种新型服务载体,推广“智慧D建”等做法,促进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指导“上云、用数、赋智”,打造线上线下互促互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坚持以数字为链接,融合网络化与网格化板块,推行错时服务、上门服务,对辖区范围内居民家庭家家到、家家清,做到提居知楼、提楼知户、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真正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米”,不断提升共治共享“和美成色”。

推荐访问:XX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党建 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