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分析【精选推荐】

时间:2022-06-28 13:2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分析【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分析【精选推荐】

不变的工作时间和与日俱增的家庭投入

以婚姻作为分水岭,尽管一定程度上已婚男性和女性每周投入工作的时长较未婚前都有所下降,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比较稳定,男性略高于女性9%。从每天投入家庭的时间看,虽然随着步入婚姻,大家投入家庭的时间均在增加,但整体上,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长高于男性,且这一差距在已婚的情况下进一步被拉大。

对女性而言,每天投入工作的时间并没有变化,却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顾及家庭,这意味着在一天有限的时间内,女性要做和所能做的事情更多,分秒必争,与时间展开较量。

要求上下班方便:是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亦是方便照顾家庭

在工作选择中,职场女性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上下班方便”,而职场男性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能获得成长和发展”。从女性所处的婚姻状况看,未婚女性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考虑有成长和上下班方便的比例基本接近,而已婚女性对上下班方便的诉求更加强烈。上下班方便意味着每天通勤时间可控或用时更短。部分女性表示,上下班方便可以更省时间,让自己睡眠充足,保证进入办公室仍然保持精神,是一种追求舒适生活,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体现。对已婚女性而言,如前所述,随着需要投入家庭的时间增长,其首要考虑该因素则以方便照顾家庭为主。正因为如此,首要考虑上下班方便无形中让女性在选择工作机会时的半径缩小,可能会丧失更多潜在优秀机会。

收入差:职业选择倾向还是管理层不足?

2020年1月1日,冰岛强制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法律正式生效,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个通过立法要求男女薪酬平等的国家。这个人口仅有33万多的北欧岛国,无疑将男女平等的历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政策利好,但是现实中女性收入情况并不乐观。

整体来看,女性的月平均收入比男性低22%,而在普通职员阶段,这一差异并不明显。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所处岗位和所处职位级别分别进行了探索。

相同的起点并不能改善女性收入低于男性

从女性和男性目前从事的工作岗位看,确实存在明显的性别职业优势领域,女性主要从事与客户和财务有关的业务,其中行政/后勤/文秘、销售、财务/会计/审计、人力资源是女性“四大岗位”。而男性优势岗位是技术、生产加工,尤其在“技术岗位”,男性占比最高且二者差距最大。运营、设计、市场/公关、产品等则属于更加中性的岗位。因此我们选择“运营”这一岗位,分析从业者的收入。数据显示,运营类基础阶段,男性和女性的收入并无明显差异,甚至女性的收入略高于男性,但是两个人群的整体收入,女性却比男性低了21%。

管理层女性仍然缺失严重

在起步阶段,女性和男性基本可以获得相同的待遇,却在整体上收入不均。从职级角度,意味着更多的男性跻身管理岗位,薪水获得了提升,而更多的女性仍然停留在基础岗位。调查中,73.8%的职场人认为其所在公司高管中,大部分为男性,75.2%认为所在部门中,经理级别以上的员工大部分是男性。

谁在阻碍女性晋升

在探究阻碍女性晋升的原因中,我们发现,公司提供的晋升机会有限、个人能力和经验不足是职场人群普遍存在的阻碍。区别在于,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这一客观因素仍然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最大障碍,也是最难以解决的因素。而男性则更多的集中在“论资排辈,不重能力”、“任人唯亲”等职场不良现象。

就女性自身而言,即使要面临因婚育使得职场受损的情况,也要减少这一焦虑,不要过早产生退缩放弃的心理,至少也要等到真正到来的那一天。从社会角度,如何让女性生育成本社会化,而不是让女性自身通过遭受职场的区别对待或是被迫离开来完成,相关的政策措施也是亟待探索的。

此外,针对女性在职场中比男性更强烈的职业规划不清、缺乏职业上的指导和帮助,更易出现职业倦怠、对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更多的不自信等困惑,需要社会和企业,尤其是企业,给予及时的关注和指导。

接受现状,也要奋起直追—成功女性新标准

正视女性在职场上面临的主观和客观困境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女性在职场仍然取得了长足进步。调查显示,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已经达到35%,同时女性的收入除了更多的参与到了提高生活品质和家庭长远发展里,对个人学习进修的投入也多于男性。这一“慷慨”投入,让女性对未来职业规划中表现出比男性更积极的职业状态:不断提升,获得个人价值的增值、独当一面,接受更多工作挑战、拥有更加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评价成功女性的标准中,半数以上女性选择了“在其所处的领域有一定成就”,而2020年我们在做同样的调查时,“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不随波逐流”还是首位要素。这表明,女性在逐渐打破传统观念中“依赖”、“顺从”标签,从家庭角色中突围,希望在职场上取得更大成就,树立事业领域的新形象。反观男性的选择,2020年以来,首要的评价标准仍然围绕在“博爱、独立”等角度,难以打破固有思维。

推荐访问:职场 调查报告 中国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分析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分析 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