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在学校工作研讨会上交流发言(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在2020年学校工作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一、2020年是关键之年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谋划之年。根据《xx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中的学校发展近期目标,今年我们要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理工深度融合的研究型大学。对数理学科群来说,2020年的建设目标是:重点建设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xx学学科进入ESI前5;数学学科进入ESI前1%;化学学科进入ESI前8。
目前,xx学学科ESI的排位在6.1,还需加大努力。我校是一所理工深度融合发展的研究型大学,从图书馆多年的ESI学科数据分析报告可知,对我校ESIxx学科的贡献,不仅来自于xx学院(占13%左右),更来自与xx学科密切相关的其他工科学院,需协同发力。今年,我们将继续实施《xx学院ESIxx学科建设激励办法》,支撑我校xx学进入ESI前5。
二、做xx、显特色、进主流
第一,按照做xx、显特色、进主流的近期学科发展目标,我们将以评促建,力争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xx学进入B等级;在学院传统的无线电xx、凝聚态xx、光学领域,保持并进一步突显学科发展优势;在理论xx、等离子体xx、生物电磁学等领域,根据学科发展和国家需求,培育和发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新兴交叉研究方向。
第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今年要花大力气聚焦杰出人才引进,落实杰出人才全职到校工作;同时,着眼于xx学科未来10年的发展,将新增骨干教师的重点放在35岁以下、具有xx学顶级期刊学术成果、具有海外一流大学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经历的青年学者引进上,争取有大的进展;构建一支以全职的优秀博士后为主体的青年科研队伍,在进站数量有较大增长的同时,重点选拔有xx学顶级期刊论文的苗子。在任务落实上,进一步发挥团队在选才、引才、用才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三,xx学院整体搬迁xx校区是今年学院的一件大事,我们将认真组织,顺利完成好搬迁工作。通过重点扶持学科支持计划,把握好学院搬迁xx校区的机会,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地构建和完善学科共享平台,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完善平台的共享和运维机制,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有大的改善,为学院的科研和教学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平台,为组织推进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做好铺垫。
第四,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培育省部级、国家级教学奖励成果,组织落实成果产出;大力加强教学名师培育,高水平教材、学术专著出版,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打造本科一流专业,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水准的博士毕业生;推进人才培养世界一流伙伴计划的实施,通过对本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教学队伍等方面),实质性提升本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声誉,吸引欧美发达国家学生到本学科进行短期学习的人数明显增长。
第五,在科学研究方面,根据去年底数理学科群建设中期进展评审专家的建议,进一步加强以国家自然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以重点项目带动面上项目申报,鼓励新概念、新原理、新机制项目研究;通过实施《xx学院教师学术交流支持计划》中的自然基金培育项目,培育高水平国家自然基金候选项目,尤其是鼓励学院教师积极主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研究方向,开展与xx学紧密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的研究工作;同时,深入实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积极将研究成果用于满足国家、行业、区域的发展需求;努力培育能获得省部级、国家级奖励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第六,在评价和激励机制方面,为促进学院积极、和谐的命运共同体建设,激励引领者、肯定尽职者、约束后进者,将进一步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向重质量、上水平的方向转变,营造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依据学院阶段性发展规划,突显学院阶段性发展的目标导向;依据学院阶段性发展导向重点,实施定量考核;按业绩积分总分考核,淡化岗位属性类型。
第七,在加强数理学科群协同发展方面,根据去年底数理学科群建设中期进展评审专家的建议,我们将积极与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数学学院一起探索建立协作机制,包括跨学院和研究院的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平台等方面的协作机制,实现互为支撑、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发展高水平、高起点的理科,加强理科与电子信息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是实现理工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具有坚实数理基础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支撑。
学校对xx学院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们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我们将牢记使命,瞄准学校的发展目标,根据学院的发展定位,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为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学院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