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系统青年干部交流发言材料

时间:2024-10-12 08:00:05 浏览量:

篇一:林草系统青年干部交流发言材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4分)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10分)(1)少年当自强,我们都是攀登者。在攀登的路上,我们应该心怀壮志,乐观自信,就像杜甫在《望岳》中所吟的“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攀登的过程犹如行走在万山深处,会有无数座“山”拦着你,就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所说的“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即使前路困难重重,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会豁然开朗,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2)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词具有了立体感。《陋室铭》中大量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其中“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淡雅;《木兰诗》中“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战斗的激烈紧张和战争的持久。

  2.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回答问题。(12分)【甲】这一夜我睡得很不好,希望和恐jù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最后,值得纪念的3月19日这天,早晨六点,客厅的门打开,尼摩船长走了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我飞跑到平台上去。是的!自由通行的海。近处只有一些散乱的冰块和几座浮动的冰山,远方一片大海,空中是群鸟的世界;水底下有千亿万种的鱼类,水的颜色随深浅的不同,出现从深浓的靛蓝至橄榄的青绿。温度计指着3℃。对这冰山后的天气来说,这里好像是春天,远远的冰群在北方天际隐约可见。

  【乙】回到船上,我开始精神麻木。我有气无力地瘫睡着,几乎失去了知觉……多么难熬的夜晚!我不知怎样来描绘。第二天,头疼加上头昏眼花,我变得像个醉鬼似的。我的两个同伴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有几个船员已经yǎnyǎn奄奄一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恐jù()

  靛()蓝

  难熬()

  ..yǎnyǎn()一息

  (2)选段【甲】中“自由通行的海”指的是__________(地名),在到此之前,他们1遇到的险情是____________。(2分)(3)选段【乙】中造成“我”及同伴等人产生不适反应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尼摩船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从根本上化解了这次严重的危机。(2分)(4)班级拟开展“读名著·学榜样·树理想”专题活动,请你帮小周完成人物名片。(4分)人物:尼摩船长

  出处:《海底两万里》

  典型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为此学校拟开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请你参与。(12分)【任务一

  布置围墙】

  (1)为宣传农耕文化,筹备组准备在基地围墙上配上相关图画,请同学们一起参与讨论。(2分)

  组长:我认为可以在墙上画常用农具。看,这是我画的。

  你:好主意!我来用汉字写出来——“锄头”“镰刀”“铁锹”。

  组长:不错啊!“锄”“镰”“锹”三个字有不少共同点,你是否也有发现?

  你:我可以从造字法、部首等角度去探究,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

  园区命名】

  (2)下面是劳动实践基地规划图。请你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参照B园区的命名解说,给C或D园区命名并解说。(4分)古诗文提示:《陋室铭》《爱莲说》《竹里馆》……

  规划方案:基地分为4个园区,分别种植粮食作物、蔬菜、树木和花卉。

  命名解说:B园区种植蔬菜,取名为“蔬乐园”,创意来源于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中的“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用“蔬乐园”命名,既点明此处种植的是蔬菜,又能体现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的快乐和收获的满足。

  【任务三

  说服好友】

  (3)学校决定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基地的管理。朋友小舟表示:我们平时学习忙,没有时间;再说也没种植经验,不能参与管理。请你说服他。(3分)

  【任务四

  书法传情】

  (4)下面是“农耕”一词的书法作品,根据字体特点,为本次活动选择合适的字体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理解(5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1分)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①哪一刻,让你觉得读书特别有用?这里有一个戴眼镜的教授宇航员的答案,这个人叫桂海潮。

  ②“我家就住在他读书的中学里,我家的厨房对着他高中住的那间小屋,每天黄昏吃饭的时候,都会听到他在大声朗读背诵,小时候贪玩,经常被老爸揪着去看他学习,透过那扇纱窗,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一个宇航员的曾经。”

  ③这条令许多人触动的留言,仿佛电影里穿越时空的一个按钮,按下去,循着与“神十六”航天员桂海潮有过交集的那群人的话语,我们找到了那个“邻家男孩”刻苦读书的曾经……

  ④施甸,傣语意为“美丽的坝子”,坐落在云南省西部边陲,从施甸县城出发大概走过20千米的蜿蜒山路,就到了桂海潮的老家姚关镇,若不是新闻铺天盖地,街坊邻居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这条街有名的大学生”“那个黑瘦的男孩”。

  ⑤尹成程是桂海潮的发小,聊起上学拿奖拿到手软的桂海潮,尹成程笑说,小时候,桂海潮也和他一起疯玩,也会在插卡学习机上玩游戏:“他戴眼镜是学习学的,我戴眼镜是打游戏打的。高二的时候,桂海潮还参加了高考模拟考,他竟然可以考到全校前几十名。”就在高二,还发生了一个决定桂海潮人生轨迹的“大新闻”。那一年,桂海潮从校园广播听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梦想”来敲门了!桂海潮回应的方式是:两年后,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他也是那一年北航在云南省录取的理科最高分。二十年后,桂海潮与“梦想”的梦幻联动是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走杨利伟走过的路,飞杨利伟飞过的天。出征前,桂海潮说:“过去只能在报道中看到的各位英雄,今天成了我们训练场上的师傅、运动场上的队友、生活中的朋友、任务中的战友。”如果你“追星”,那最高境界可能就是:有一天,你也活成了偶像的模样。

  ⑥走出家门,走进教室,上小学的桂海潮总是坐第一排,到了初、高中才慢慢壮实起来,小学老师赵光富对他的印象是“非常喜欢提问”,有些问题让人意想不到,连老师也答不上来,乡村小学可以看的书特别少,他业余时间总喜欢4抱着书,从为数不多的书籍中,探索广袤的未知世界。在高中化学老师杨洪洲那里,我们窥见一个“时间管理小能手”:“吃饭他总是错开高峰,平常洗漱的间隙也在学习,就连熄灯后还打着手电筒在学。”桂海潮高中同学说,“记得他每天早上第一个从宿舍到教室看书,晚上总是最后一个从教室回到宿舍”。

  ⑦走出小镇,走入繁华,人生考验才刚刚开始——要经得起诱惑,坐得住“冷板凳”。桂海潮守护“梦想”的方式是整整9年,一路从本科攻读完博士学位,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且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学术论文。2018年,桂海潮便在母校担任起了博士生导师。王悦是桂海潮的同事,也是同学兼室友,在他眼中,桂海潮喜欢不断挑战和提升自己,并且做事有股韧劲:“找准了目标就一股劲儿扎进去,遇到不懂的问题,无论下多大功夫也要搞明白。”

  .⑧一路长跑,一路蜿蜒,一路惊讶,一路励志!我们想用这些亲近之人与他“相处的碎片”,拼凑出一个人的“读书奋斗史”,也想把一个人终如所愿的一些“细节与秘诀”描述给你看。梦想,是黑夜的一盏灯,大雨中的一把伞,寒冬里的一把火。或许它毫不起眼,却可以照亮坎坷的追梦之旅。学习,不对任何人设防,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是通往星辰大海的起点!

  ⑨当一个人读过的书,学到的知识化作冲天的烈焰,送他前往心心念念的星辰大海,我们就不能不深信桂海潮说的:“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4.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对桂海潮的人生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

  B.本文采用插叙的写作手法,结构富于变化,文章曲折有致。

  C.题目引用桂海潮的话,点明中心的同时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文中的“追星”一语双关,既指追随偶像,也指探索宇宙太空。

  5.联系全文,说说是什么品质成就了桂海潮的追梦之旅。(4分)

  6.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6分)(1)找准了目标就一股劲儿扎进去。(赏析加点字).

  (2)梦想,是黑夜的一盏灯,大雨中的一把伞,寒冬里的一把火。或许它毫不起眼,却可以照亮坎坷的追梦之旅。(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7.文章以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串联起有关桂海潮的记忆片段,这样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妙处?(4分)

  8.《人民日报》推送的这篇文章,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发表留言。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照示例,写一条评价性留言。(4分)示例:@Unicorn-JING:一个普通人一路上踏实耕耘,铺就了今天上天揽月的阶梯,他成为了他自己的星星。

  [二](17分)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央视评论员

  ①“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学分析了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面临的形势,为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高质量发展、建设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6长城提供了强大指引和行动指南。

  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同时,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仍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今年春季,我国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强烈的大风卷起沙尘,不但肆虐大部分北方地区,还南下东移,跨过了长江。现实情况不容我们有丝毫懈怠。我们要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③在新征程上继续做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治,实行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统筹谋划,严格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留足必要的生态空间。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坚持科学治沙,合理利用水资源,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节水林草,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沙漠锁边林草带等。要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④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携手努力,强化彼此之间资金、技术、信息等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和完善共享机制,提升治理荒漠化、沙化地区的区域合作和全球合作的水平。我们要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引领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

  ⑤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长期以来,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沙区广大干部群众在恶劣环境下艰苦奋斗、久久为功,涌现出河北塞罕坝、内蒙古库布其、甘肃古浪八步沙等先进典型和王有德、石光银、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等治沙英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塞罕坝精神,以英雄模范为榜样,立下愚公移山志,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06-08)9.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B.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已经形成,是世界上防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C.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治理重点、坚持科学治沙、锲而不舍地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做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

  D.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

  10.根据文意,说说我国防沙治沙目前取得的成效,列举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治沙英雄。(4分)

  11.请你拟写一则防沙治沙宣传标语,并阐述理由。(4分)

  12.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请你围绕“筑牢生态屏障·建设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发言,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青春之声,体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6分)写作提示:①结合材料;②不少于100字。

  【链接材料】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三](18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③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有改动)【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丛薄:丛生的草木。③不见是:不被了解肯定。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来岁不改其性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兰

  虽

  含

  香

  体

  洁

  平

  居

  萧

  艾

  不

  殊

  清

  风

  过

  之

  其

  香

  霭

  然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1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一问句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7.【甲】【乙】两文写法相似,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手法,两文中也都有“君子”。【甲】文中的君子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中的君子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三、写作(55分)1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说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么初中阶段,就是你用汗水、智慧和爱亲自培育它茁壮成长的过程……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请以“我轻轻地问自己”为题,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给自己写一封信。在文中,你可以用“小华”来称呼自己。要求:①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②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③不少于600字。1答案

  一、1.(1)①会当凌绝顶

  ②一览众山小

  ③政入万山围子里

  ④一山放出一山拦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⑥柳暗花明又一村

  (2)⑦苔痕上阶绿

  ⑧草色入帘青

  ⑨将军百战死

  ⑩壮士十年归

  2.(1)惧

  diàn

  áo

  奄奄

  (2)南极

  冰山封路

  (3)缺氧

  凿冰墙、喷开水、用艇身撞冰墙

  (4)示例:典型事迹:送黄金给陆地上需要帮助的人;突破冰山重围等。

  人物点评:他是一名有正义感的复仇者,他反抗压迫,追求自由,有着与侵略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3.(1)示例一:都是形声字,左边是形旁,右边是声旁;都是左右结构;都是“钅”旁。

  示例二:都是形声字,都是“钅”旁。

  示例三:这几个字都是“钅”旁,由此可推断这些农具是铁制造的。

  (2)示例:D园区取名为“香清园”,该名称创意来源于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之句。用“香清园”命名,既含蓄点明这里种的是花,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涵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3)示例:小舟,参与基地的日常管理,能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素养,培养我们的责任心。我们可以利用双休日等课余时间去管理基地。我们确实没什么种植经验,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在实践中学习,积累劳动经验,增长各种本领。通过劳动实践和参与管理,我们既能学到本领,还能在劳动中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精神,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我们一起去吧!

  (4)略。

  点拨: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二、[一]4.B5.刻苦读书,从不敷衍懈怠,认准了目标就坚持到底的品质成就了桂海潮的追梦之旅。

  6.(1)“扎”在这里指桂海潮找准了目标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突出了桂海潮坚11持不懈、不断挑战和提升自己的韧劲。

  (2)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梦想给人以指引和鼓舞的作用,强调了梦想的重要意义,启发人们要坚守梦想,努力实现梦想。

  7.采用第三人称将桂海潮勤奋学习的经历娓娓道来,更有利于表现桂海潮为实现理想奋发努力、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第三人称对事实的描述,更直白、更客观、更真实,给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说服力更强。

  8.示例:读书的意义,是安身立命之本,是改变命运之途,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二]9.B

  点拨:“基本面已经形成,是世界上防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误。第②段原文是“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仍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0.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涌现出河北塞罕坝、内蒙古库布其、甘肃古浪八步沙等先进典型;涌现出王有德、石光银、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等治沙英雄。

  11.示例:防沙治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理由: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做好防沙治沙工作,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防沙治沙不仅能改善我国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还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所以防沙治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2.略。

  点拨:围绕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三]13.(1)多

  (2)横生藤蔓

  (3)竖立

  (4)年

  14.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

  15.(1)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2)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丛生的草木之中,不因为没有人欣赏就不发出香味。

  16.①感慨知音少(或“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②即使同道不多,也要坚守志趣,洁身自爱(永葆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

  17.托物言志

  不同流合污,庄重正直

  12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乙参考译文】自古以来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称赞兰花)之后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丛生的草木之中,不因为没有人欣赏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来年仍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了解肯定而内心也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外观美好高洁,但看上去与艾草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它的香气芬芳,如烟似雾,在内室则满室都是香味,在厅堂则满堂飘香,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三、18.略。

  13

推荐访问:林草系统青年干部交流发言材料 发言 干部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