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群文阅读教学:童话中奥秘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童话中的奥秘》课后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来自xx学校,我们团队选择四年级孩子完成了一堂群文阅读展示课——《童话中的奥秘》。这节课,曾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了童话的世界,感受了童话中反复结构的魅力。透过课堂,我们发现这节课彰显了群文阅读教学的特征,成功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一、议题与学生的切合度。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科书语文园地三的习作是写童话故事,“编童话”是一个难点,学生通过本单元4篇课文的阅读和“资料袋”、“我的发现”的学习,对童话的基本特点会有一定的了解,但要真正学会编童话,还需要帮助学生认识童话故事结构上的一些特点,如反复结构。如果学生没有感知童话创作结构,如何写好童话呢?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我们团队就选择了《猴子种果树》、《兔子的名片》、《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三篇童话来进行学习,这三篇童话都采用了反复结构,这样有内在关联的文章,是适合让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的,是“便于”让学生有所发现的。因此我们就围绕“童话中的反复”这一议题来展开教学。我认为这一议题切合了学生的自身需求,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具有可议论性的话题。议题提取准确,具备了三个基本特征:贴切、完整、简洁。
二、反思教学目标达成度
我们认为:合理的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活动向最大成效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运用情节结构图,
发现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2、学习对比阅读,了解反复结构的基本特点及表达效果。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整个课堂,共给学生5次阅读时间,再现了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境。通过阅读和老师的示范指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把长句子读短、概括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以此来来梳理故事的框架图;在阅读中认识了反复结构;在阅读中,体会反复结构的作用;在阅读中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整个过程,由扶到放,由易到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做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让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阅读的课堂。我认为本节课在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很自然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反思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群文阅读教学离不开阅读策略的指导,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六何法。按童话故事发展顺序可以理解为: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和如何。一篇童话故事最吸引孩子的就是故事情节,通过故事情节提取六何,再将六何串联,就可以概括这个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2、抓关键词来梳理故事情节。
梳理故事情节,是理解故事内容的一种手段,其关键能力是收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训练此种能力,可以以“抓关键词法”为载体,进行有效训练。
比如阅读童话《猴子种果树》,评人物、明道理、知写法的前提是理清这个童话的故事情节。理清故事情节抓住关键词就迎刃而解。让学生说每个情节,常常说不清楚;让他们精准地概括更难以精炼表达。在老师温
馨提示下,学生围绕提示去思考,去分析就能快速地梳理出故事的情节。
3、思维可视化工具——情节结构图。
思维是隐性的,如果我们能够把“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利用图表清晰地呈现出来,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的课堂中,多次运用到了“情节结构图”,我们将该阅读策略细化成了具体是哪些结构图、如何使用结构图、有了结构图可以做些什么,将阅读策略可行地和教学步骤紧密结合起来,降低了学生掌握阅读策略的难度,提高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充分发挥了阅读策略指导的优势。
4、比较阅读。
比较,是阅读中经常使用的、重要的阅读方法之一。本节课,学生通过学习三篇都是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读、分析,归纳、总结。在对比中,学生了解了这些童话的特点,在对比中学会阅读,在对比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可谓收益不少。
四、反思亮点之处
1、老师提出了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深层次的思考之中。
比如:学生对比了3个情节结构图,发现2个梯形的,一个花瓣形的。老师
可以接着问:同学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及时打开,才把学
生带入深层次的思考之中。
2、帮助学生“习得策略,学会阅读。”
在第二个环节中,老师通过示范引导,让学生学会了抓关键词来梳理故事情节,由于方法得当,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一阅读策略,学会了举一反三,得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环节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反思不足之处。
1、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不够。
课堂上,曾老师习惯性地满足于“给”答案,而没有很好地“导”知识,其实是剥夺了学生表达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就没有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及探究的空间。
2.课堂上的讨论不够。
没有讨论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群文阅读的课堂最怕的是学生的观点一致,“异口同声”,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思考。为了让讨论更加深入,教师要改善提问,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比如:在小组汇报的时候,学生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老师可以这样问:同学们,同意他的观点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3、细节处理太过粗糙,欠考虑。
课堂,非一日构建,待思考与完善;思维,非一日改变,需坚持与练习。
通过这样的观摩活动,我们深知,在群文阅读探究的这条路上,还会有很多问题会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教师要有意识、有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策略,学会阅读,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思考,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你的认真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