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6篇
第1篇: 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浔阳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浔阳区委宣传部 凌海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是一个涵盖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制品业、展览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信息业、策划创意业,文化服务业等在内的产业系统,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浔阳区作为九江的中心城区,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文化资源特色鲜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面临难得的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
一、浔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九江地处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与沿海发达水平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20世纪80年代,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艺术的全球化,同时也促进我国的文化体制的变化。文化产业已成为沿海地区很多城市的支柱产业,而处在中部地区的九江和浔阳则是刚刚起步。
总的来说,浔阳的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从现状看,浔阳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相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还不协调,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不适应,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规模上看,我区文化企事业单位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产业链不长;
从结构上看,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过高,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较慢,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弱;
从投入看,总量偏小,比重偏低,融资缺乏有效的手段,资本经营尚未起步。文化产业在我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很小。另外,城区功能和管理权限的不足、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饮食文化等虽有一定的潜力,但还没有得到合理开发,还不能发挥很好的效应。
二、浔阳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障碍因素
文化产业跟一、二次产业是不一样的,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二次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人们的消费,消费水平上不去,文化产业很难有大的发展。
政府投入少,文化招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本地居民消费能力低,缺乏知名文化产品吸引外地人来消费,致使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当缓慢。和周边地区相比,我们的文化产业也相对落后,景德镇有陶瓷文化,黄石有服装文化,长沙有演艺文化。这些地区的特色文化对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动作用。而我们的“金秋饮食文化节”还没有龙头项目作依托,主要还是就地取材,看菜吃饭,就文化说文化,对文化产业的拉动力不大。所有这些已成为制约浔阳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
文化体育与网络、旅游被并列为21世纪最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例如,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600亿英镑;
日本的化娱乐早在1993年就超过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
美国的文化产业值占GDP的五分之一,其视听产品也超过其航天航空产品,成为其第一大出口行业。所以说文化产业前景非常广阔,大有可为。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相当的落后,我区同发达地区相比又有相当大的距离。
要实现浔阳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我认为首先应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1、在坚持各种基本准则的前提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尽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市场融资为主力的文化投入机制,鼓励、支持、引导、开创多元资本进入浔阳,大力吸引外来资金,进一步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民间资金充裕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和境外资金等社会民间力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积极引导消费,拓展文化市场,从而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队伍建设。高素质人才是文化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第一资源。根据浔阳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既要培养我区的人才,更要营造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采取切实的保障措施,来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在文化产业尚不发达的浔阳,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重点是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文化行政部门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的需要,改进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建立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自由流动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引进和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3、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环境,增强产业实力。应以政府规划为指导,以市场调控为基础。促进浔阳文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要选准重点和切入点,尽快打造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文化产品和知名文化企业。
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离,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单位,经营单位与非经营机构分开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规范政府文化部门的行为,对现有文化领域的不同行业和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对不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及地方特色艺术团体,就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以更好地承担起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
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要积极稳妥地促进创新转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要真正把发展浔阳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文联、社联。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把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为富民强区的战略任务来抓,尽快推出《浔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立浔阳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总体目标、要求和措施。要对文化领域的不同行业和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积极扶持和支持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快各类经营性文化单位做大作强,造就一批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管理科学的文化企业。
5、对文化资源实施合理的保护与开发。1995年,文化部提出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文化资源加以保护。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综合开发必须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应当在保证遗产完好的基础上合理地发掘,利用其优势,特别是民俗民间文化如剪纸、麦秆画、丝弦锣等无形资源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只有有效地保护才能合理地开发利用,切忌急功近利的短期效益观念,要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视野来认识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不能有效进行保护的行为,要诉之于法律。
我区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发展文化产业都应该把做出特色放在首位。特色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必须以特色求生存,谋发展,赢市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把文化产业真正做成我区的支柱产业。
第2篇: 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马冬冬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9期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走高,国内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煤化工产业成为了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传统煤化工产业目前呈现出投资过热且产能严重过
剩的状态。一些地区盲目建设和过度发展煤化工产业造成了煤炭供需的矛盾出现,影响到了能源消费总量的合理控制。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实现从传统煤化工成功转型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为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煤化工 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问题 对策研究 建议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煤化工技术是指以产出新的能源和产品为主的煤化学加工转化技术,发展煤化工产业对我国来说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且煤化工产业技术还不完善,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经济风险,因此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要加强对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分析研究,提高煤化工产品能源的转换效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洁净能源主要包括煤的焦化、气化和液化,洁净能源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煤化工产业的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目前煤化工产业中煤炭焦化工业的发展比较成熟,煤气净化技术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煤炭焦化工业是冶金工业高炉炼铁、机械工业铸造的辅助产业,其主要化工产品的精制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煤气化及其合成技术是煤化工产业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技术,它在化工、冶金、机械、建材等工业行业被广泛运用,它主要包括以煤为原料采用煤气化合成氨技术、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等等。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通过把先进煤气化与发电技术进行嫁接,实现了煤电技术的高效、低污染和大型化的目标。多联产技术系统是一种把能源转化与化工产品合成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通过多联产技术系统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从而综合、有效的利用资源和能源。
第3篇: 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韩城花椒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梁彦伟;郭凤梅;姚红强
作者机构:韩城市林业工作站,陕西,韩城,715400;韩城市植物保护站,陕西,韩城,715400;韩城市花椒管理局,陕西,韩城,715400
来源:陕西林业科技
ISSN:1001-2117
年:2009
卷:000
期:001
页码:94-95,100
页数:3
中图分类:S794.06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花椒;存在问题;对策
摘要:韩城花椒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机械化程度低,采摘困难,树种单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加工利用率低,附加值增长缓慢.本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第4篇: 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五因素严重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羊绒产业升级值得关注
调查证实:宁夏同心县是全国有名的老少边穷县之一,也是全国回族人口最多的县,回族人口占到84.67%。同心县以年经销羊绒5600吨,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我国二分之一的巨大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国际山羊绒集散城”称号。“十一五”期间,羊绒产业产值累积70多亿元,带动同心及周边贫困山区1万多农户绒山羊养殖,安置贫困劳动力30000人次,上缴税金占到同心县财政收入的50%,羊绒产业已成为回族居民最主要收入来源,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回族居民增加收入、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产业层次及产品附加值低,龙头企业缺失,金融有效服务不足、资金供需失衡,优惠政策支持不到位,本地区原绒供给不足等原因,同心羊绒产业目前仍然处于原料集散及原料粗加工阶段,20的发展历程表明,同心羊绒能做大却做不强,无法突破低端走向产业升级,成品增加值较难提升,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持续增收和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羊绒产业升级以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增收、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值得关注。
一、制约同心羊绒产业升级因素
因素之一: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严重低制约羊绒产业升级。同心县羊绒产业虽然起步早,但是量大而不强。现有企业多是在洗绒、梳绒环节上进行了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梳绒的质量、产值、效益大幅提升,但长期徘徊于原料的简单加工,成本高、耗费大、利润率低,仍然位于产业链条的低端生产环节。而同样发展羊绒产业的宁夏灵武注重技术设备改造、产业链条延伸和附加值提升,形成了从羊绒原材料到各种羊绒制品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产业升级已远远走在了前列。调查证实,产业化发展的灵武“中银绒业”从原绒收购到洗绒、梳绒,绒条、绒纱及羊绒终端产品生产创造的增加值能达到300万元/吨,而同心规模最大的羊绒企业“生海绒业”羊绒增加值仅10万元/吨左右。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是制约同心羊绒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因素之二:产业化龙头企业缺失严重制约羊绒产业升级。同心县羊绒企业有120余家之多,但没有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成衣生产企业,现有企业普遍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产业化生产的战略理念。羊绒产业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影响力、竞争力,难以有效吸引产业政策及信贷资金汇聚支持,严重制约了产业升级。羊绒产业产值占全区50%以上的灵武市将43家羊绒企业优化整合为包括“中银绒业”在内的3家企业集团,“中银绒业”的成功上市有效解决了其资金瓶颈问题,更重要的是其为龙头的灵武羊绒产业在产业政策支持、融资、产业升级、品牌扩大等方面形成了资源集聚优势。而缺失龙头企业的同心县120余家中小羊绒收购加工企业,每年金融支持仅有7亿多元,显的势单力薄,可见,缺失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是制约同心县羊绒产业升级的又一重要因素。
因素之三:金融支持不足、资金供需失衡严重制约羊绒产业升级。同心县银行类金融机构目前仅有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四家,对羊绒企业的信贷支持资金有限,羊绒产业资金供需矛盾严重,以2010年为例,每吨原绒均价65万,按5500吨原绒收购量计算,仅原绒收购就需要资金35亿多,信贷资金支持羊绒企业贷款仅有7.4亿元,羊绒企业每年用于收购原料的资金缺口就达到15亿元以上,若延长产业链,加上厂房建设、技术设备升级改造、深加工项目资金缺口20亿元。从羊绒协会调查了解到,羊绒企业迫切希望产业升级,引进国际现代化生产线,生产高端产品,提高羊绒产业附加值,增加企业效益,促使从事羊绒收购加工的穆斯林群众增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带动贫困山区以及周边地区从事绒山羊养殖的穆斯林群众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苦于资金瓶颈,身处信贷资源匮乏区的中小羊绒企业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化生产线,生产国际高端产品,培育绒山羊养殖基地,目前只能是一个规划,前景看好的羊绒深加工项目仍然需要等待,资金缺口不能不说是制约同心羊绒产业升级、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素之四:优惠政策支持不到位严重制约羊绒产业升级。近年来,政府在土地、税收、融资、服务、收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羊绒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是,部分政策支持不到位,优惠政策的体系化、规范化和相互衔接不够,部分优惠政策与区内外产业优惠政策相比不具有吸引力。如在税率方面,羊绒加工企业优惠税率同心执行的是2%,高于区内外周边地区一个百分点;
在政府配套资金方面,同心仅得到自治区羊绒产业“基础改造资金”10%的资金支持,信贷资源、区位优势等方面的劣势更凸现了优惠政策支持到位对招商引资及支持产业发展升级的短板,优惠政策支持不到位是制约同心羊绒产业升级,必须引起政府高度重视的关键因素。
因素之五:本地区原绒供给不足严重制约羊绒产业升级。调查显示:同心县县域及周边地区绒山羊养殖户羊绒供给量不足同心县羊绒年产值的20%,致使同心县120余家中小羊绒企业组织1万余人的收购队伍常年在国内新疆、青海、内蒙、西藏、甘肃、辽宁等地区和国外蒙古、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尼泊尔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购原绒,收购战线长,市场变化大,中间环节复杂,产业成本以及经营风险高、企业负担重。统计分析表明国内收购原绒平均每吨增加中间环节等费用 万元,国外平均每吨增加中间环节等费用 万元,过高的中间环节等费用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分析认为本地区原绒供给量不足又是严重制约同心羊绒业升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支持同心羊绒产业升级的建议
建议之一:提升企业产业层次、增加羊绒产品附加值,有效推动产业升级。调查显示:坚持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支持深加工项目是提升企业产业层次、增加羊绒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鼓励企业坚持技术进步,推进技术创新,争取把技术创新走在整个行业的前列,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导产业从初加工向科技型、稳定性好的精细产品过度;
树立品牌意识,坚持以质取胜,继续保持精品无毛绒良好的市场声誉,逐步向绒条、绒纱及羊绒终端制衣产品生产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轻纺专项等资金支持深加工和新技术、新产品的重点开发项目。
建议之二:加快企业资源整合,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有效带动产业升级。调查显示:通过联合、重点扶持、战略引进是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升级的捷径。引导现有企业通过联合、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实现企业再生产的扩大。按照扶优、扶强、扩大的原则,培育较大的羊绒集团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增强区域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逐步培育拥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同心知名绒毛产品品牌。支持企业创造和培育新的国内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引进国内名牌、国际品牌到羊绒工业园区落户。
建议之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资金供需矛盾,有效支持产业升级。调查显示:增加金融供给主体,创新信贷服务是缓解企业资金供需矛盾支持产业升级的关键。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供给主体增加,加大羊绒产业的支持,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健全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放大担保倍数;
扩大抵押物范畴,完善土地、房屋、设备等物权抵押制度体系,积极推广企业联保等融资模式。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积极推动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机构的试点设立,丰富信贷资金源泉,创新信贷产品,如开办订单贷款、产品封闭贷款等。优化金融服务,简化借贷手续,提高信贷服务效率,把支持的重点放在园区企业上,放在羊绒的精加工项目上。
建议之四:加大优惠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效保障产业升级。调查显示:加大优惠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保障。充分用足用活国家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运用财政扶持手段,对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做出明确规定,确保财政对羊绒企业投入逐年增加。政府在土地、税收、服务、收费等方面进一步放宽政策,减免相关的税收和费用,让利于企业。对羊绒收购、深加工项目、技术创新、招商引资等方面实行奖励政策,筑巢引凤,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开放的政策环境,积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羊绒巨头到羊绒工业园区落户。
建议之五: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加速绒山羊基地培育,有效给力产业升级。调查显示: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加速绒山羊基地培育是实现企业增效、养殖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从羊绒协会调查了解到本地区羊绒品质好,成本低,有利于市场发展。可惜的是同心县羊绒市场年5600吨经销量的市场份额,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原绒供应量不足20%,严重制约了羊绒企业的发展,本地区原绒供给量若能提高到50%,企业将降低成本 %;
据养殖户计算分析,本地区每只绒山羊年产绒量平均0.75千克左右,按每千克650元市场价,毛收入仅490元;若按同心县羊绒市场年5600吨产值的市场份额50%的供应量计算,可扩大绒山羊养殖200余万只,带动50 - -100只以上养殖户仅3万户农户创业增收,比外出打工收入高而且风险小。政府要在政策上优惠、资金上扶持、大量引进优良绒山羊,鼓励农户扩大养殖,有效解决农民增收入和市场供给问题,努力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第5篇: 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省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庞丹;
作者机构:鹤岗市自来水公司;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ISSN:1007-9823年:2013卷:000期:021页码:P.18-18页数:1
中图分类:F324.3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园区建设;产业园区;省级开发区;产业集群;国家批准;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发改委
摘要:一、我省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1.全省产业园区数量偏多、规模偏小,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据省发改委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备类开发区169个,其中,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发区11个,经国家批准的省级开发区25个。事实上,全省备类开发区数量还要更多。地方和部门都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纷纷建立属于自己的园区。
第6篇: 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最新分享)
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开展了相关调研,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不够到位。思想理念转变力度还不能充分与新形势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势相匹配,对旅游市场化经济规律研究不深、不透,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例如,今年**仓促运营,前瞻性思维不强;赛事承办依然主要靠财政出钱,在运作上没有创新。
2、市场化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出台的旅游产业招商引资政策相关政策仍需健全完善,大多景区为政府指导运营,市场化思维不强,管理模式相对保守,产品的开发、包装和营销缺乏市场机制的运用和完善,社会资本参与程度较低。
3、招商引资项目相对不足。特色住宿、特色餐饮、停车场等配套项目少,体验性高、现代感强的旅游项目较少,易产生季节性旅游“低谷。例如,赛事期间“一房难求”,射击场、文化宫等体验性项目推进缓慢,滑雪、漂流属于季节性运营项目,不可四季持续性运营。
4、市场化资源利用不充分。联动机制未建立,缺乏精品
1
线路,区域游客资源挖掘不够,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缺少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景区景点特色不鲜明,现有景区都没有形成自身的旅游知识产权特征。例如,与周边***等大景区建立了区域联盟,但实际动作少,联票还没出;全区还没有一家大型商场;到我区旅游的客户群体主要为城区及周边县区居民,未对临省、市形成吸引力,旅游区域带动优势尚未发挥。
5、市场化队伍建设不完善。专业旅游人才不足,旅游主责主业的意识不强,旅游参与度不高,深度聚焦旅游主导产业还不够。例如,***旅发公司**人、旅行社**人,队伍体系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相对不高,“全员营销”作用发挥的不明显。
二、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1、深入实施旅游产业改革。一是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启动全域旅游建设专班制,健全旅游体制机制和组织机制,切实发挥起旅游巡回法庭、派出所、旅游投诉中心的作用,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二是在目标责任改革方面,注重提升思想层面的责任意识,将旅游发展的主要责任分解到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三是在督办督察改革方面,坚持将旅游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督查计划,对重点项目、旅游环境、景区建设进行现场督办。四是在考核任用改革方面,调整考核体系,坚持以考核论英雄,形成“能者上、劣者下”用人格局。
2、提升市场化管理水平。市场化运营旅发公司,选聘旅发公司总经理、项目经理,聘请有经验、有阅历的高素质专业
2
人才,来管理、经营景区。组织一批优秀干部到景区挂职交流,增强市场化经验。组织环卫、市政、园林、林业等部门干部,对现有景区按照城市标准统一管理,提升景区化水平,降低景区运营成本。
3、增加营销市场化手段。设计价格合理的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圣金旅行社采取合作的模式,与相关大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大力长期推广***、***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发挥民间团体市场化营销作用,持续不断的与户外团体、各类体育协会、自驾游协会、文艺团体、摄影家协会、老年大学等民间机构建立业务联系,进一步开发新兴旅游团体。扩展旅游营销范围,做好网络营销。同时,立足实际,做好结合文章,积极举办承办各类产业大会、论坛,在共同合作的同时,努力推介本地旅游产业及产品。
4、完善旅游配套。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方式运营管理景区宾馆和餐厅,寻求与知名宾馆和餐馆的合作,无缝对接主要景区交通枢纽,与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火车站等通力合作,设计开通旅游观光专线,解决游客“吃”“住”“行”的问题。加快推进射击、演绎等体验度高的旅游项目,开发自驾游线路,打造自驾游目的地,建立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做好特色产品、金属制品、纪念品、手工艺品等系列旅游纪念品,谋划建设旅游大超市,以超市模式集中销售,统一结算,鼓励发展酒吧、茶室、康体等相关配套休闲娱乐业,努力丰富游客夜生活,
3
解决游客“游”“购”“娱”的问题。研究打造承载全省产业发展论坛聚集地,培育中医疗养、康复、养生项目,开发森林养生游,打造生态养老、医养结合于一体的综合养老养生基地,开展自然教育、户外生存教育、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等研学教育活动,打造国家级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解决游客“商”“养”“学”的问题。大力发展农家乐、花家乐、林家乐等休闲业态,为游客提供更多休闲娱乐选择,积极培育婚庆旅游目的地、市场、产业和产品,大力开发野外探险营地、丛林野战营地等探奇旅游产品,打造亲近自然、亲近人文的探奇特色运动,解决游客“闲”“情”“奇”的问题。
5、打造旅游市场化产业链。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打造产业链。推进“农旅融合”,抓好观光农业、认领农业发展,大力培育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民俗感知等新型乡村旅游业态,提升生态休闲农业活力。推进“文旅融合”,突出文化元素打造,注入“特色文化”符号,编写历史文化故事、旅游文化剧目,精心打造文旅产品。推进“体旅融合”,谋划体育特色项目,引进帐篷营地、房车营地项目,做好滑雪、滑冰、漂流、登山等提升项目,举办山马等系列赛事活动,做大做强体育训练运动、冰雪运动、山地休闲运动、漂流运动四大运动品牌。推进“教旅融合”,开展中小学上水上活动,抓好游泳培训学校等研学基地建设,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系列教育活动,持续推进研学旅游不断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