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时间:2022-07-25 09:4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6篇

第1篇: 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

摘要:本文概述了林下经济的概念、特点、主要模式,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并对林下经济的效益评价方法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林下经济;
发展;
探讨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今后的研究中,既要注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精细化研究,又要加强林下经济与地域差异的研究,而在推广应用中,更应结合当地实际,综合效益评价,选择最优模式。

1.林下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1.1 林下经济的概念

林下经济是以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为基础,在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借助林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开展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发展林下经济还可以改善生态涵养区(特别是山区)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2 林下经济的特点

1.2.1 林下经济是以林为主,集农、林、牧于一体的复合型共赢经济 传统的农林间作和农果间作是以农为主,而林下经济则是以林为主,通过林下种植或养殖,能够促进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形成多维立体型的产业经济结构,将有限的林地资源“扩宽拉长”。

1.2.2 林下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农林业循环经济模式林下小气候能够增加空气湿度、防治病虫害发生,有利于林下动植物生长。通过林下种养殖也能够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达到以耕代抚的目的,促进林木生长。有研究表明,发展林下经济地区的树木生长量比一般林地平均高出15%~20%。

1.2.3 发展林下经济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农民富裕和环境优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林下经济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可以起到近期得农(牧)、远期得林、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同时将畜禽养殖业迁到林间,能够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2篇: 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博兴县林下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一、现状

林下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县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全县已发展林下经济5000余亩,主要为林禽模式,养殖品种为土鸡、樱桃谷鸭等,涉及兴福镇、曹王镇、博昌街道、锦秋街道湖滨镇、吕艺镇、庞家镇、乔庄镇和开发区9个镇(街道);
我县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大200余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科技普及率低,缺乏技术支持。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二是产业化水平落后。林下养殖缺少饲养大户,一方面致使存栏量不大,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另一方面由于林下种、养户经济实力差,承受风险能力弱,还不能起到龙头和带动作用,无法形成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能坐等外地经销者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效益得不到较好保障。

四是资金制约因素大。经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就受到限制,而现有的一些种、养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全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而我县针对该方面的信贷和政策扶持的投入还严重不足。

五是基础条件差。我县林下养殖大多在村外,这些地方普遍存在路、电、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致使一些先进的种养方式无法推广,从而制约着林下经济规模发展,集约化经营。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我县林下经济将很难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实现大的发展。

三、对林下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应将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倾注人力、物力、财力,逐步把林下经济培育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一是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根据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等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讲求实效的原则,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路,集中发展的原则,坚持实行龙头企业带动的方式。

三是培育龙头,示范带动。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为农户增收提供保障;
积极创造条件,培植重点龙头企业,并在技术改良、规模扩建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的支持;
林业、科技、农业、畜牧、扶贫等部门可各自选择2-3个种养户作为自己的基地或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发展。

四是积极推动,强化服务。在技术服务方面,要搞好技术培训,对农民技术骨干和示范户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把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紧紧围绕林下经济,积极大胆引进推广适宜我县的林间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在资金服务方面,可协调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实施小额信贷等形式;
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林下经济。可加大上级扶持资金整合力度,在不违反项目使用范围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与林下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整合和捆绑投入,共同促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在购销服务方面,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市场行情,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家禽专业合作社等行业协会,帮助群众与大中型企业签定购销协议,减少市场风险,使全县林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是强化责任,严格奖惩。把发展林下经济列为年度重点工作,签定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推进,年终严格奖惩,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县林业经济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带动全县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六是坚决取缔不适合林下经济发展的项目,加大专业管护的力度,确保林下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博兴县林业局

二〇一〇年八月四日

第3篇: 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关于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大力发展林业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世界级城市目标,把××作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此自02年起,我县大力推进林业建设,02-06年我县共造林18万亩,其中公益林11万亩,经济林7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近36万亩,森林覆盖率预计为17%。在经历了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后,从07年起,全市林业建设从“重建向重管”方向转变,不再进行大面积租地造林,因此我县林业建设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解决当前林业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准林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林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1、林业资金短缺

2002-2006年,我县公益林建设面积在11万亩左右,需建设资金约 8.4亿元,土地流转及养护费约0.3亿元(不包括社会化造林),目前市到位资金约4.7亿元,缺额约4亿元。再加上03-05年我县经济林建设面积近7万亩,超计划3万多亩,缺额资金约0.3亿元。其他如森林测报、防火等经费还远远达不到要求。由于林业资金短缺数额巨大,给我县林业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农民工工资、苗商资金现象严重。二是土地流转费不能及时发放,农民反映强烈。特别是一些社会化造林企业,运作困难,由其承担的土地流转费不能支付,社会稳定难以保证。三是养护、森防及防火经费得不到保证,缺少必需的植保机械、防火设备、农药等,森林病虫害、火警隐患多,影响林地正常生长。

2、宏观政策制约

这几年实施××建设,大力推进林业发展,使我县林业资源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曾吸引了岛外很多企业来崇投资。很多投资者是冲着当初市有关林业开发政策(如以房养林、以林养林、以项目养林等)和××林业规划目标来投资造林的。目前国家对土地实行严格保护政策,在林地内开发房产基本无望;

07年起不再进行大规模造林,使原本以林养林的打算也落空;
受管理用房的限制,在林地内搞的休闲旅游项目,不能满足旅游者吃、住、娱乐的需求,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而难以维持。由于政府政策缺乏指导性和连续性,目前许多投资者投资无回报,难以继续经营,均有退出的想法。

3、间挖苗木无出路

我县三岛总体规划已批准实施,规划中林业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按我县17%的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规划目标。但目前按照市林业发展思路,××将不再进行大规模生态林建设,使已建生态林面临着严峻的间挖压力,今后如何解决间挖苗木出路、如何科学利用间挖苗木,如何保持生态林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4、失地农民安置问题

由于我县大量租用农民土地进行造林,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土地流转后,他们必然要求政府给予就业等相关政策来保障生活。而我县就业机会少,仅仅依靠“万人就业项目”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可谓杯水车薪,大部分失地农民还是难以安排,不能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虽然我县出台了土地流转补偿标准,但随着物价上涨,以目前564元/亩的土地流转费很难维持农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土地流转费上调也成必然趋势。政府要马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妥善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二、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今后我县林业发展要实现“三个转变”、寻找“四条出路”:

三个转变:一是实现大面积租地造林向经济林、四旁植树和庭院经济的转变;
二是实现由政府管理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变。三是实现林业公益型向经济型的转变。

四条出路:一是寻找经济林建设的发展之路。今后经济林建设应改变过去发展盲目、种植面广、分布零星的情况,要有一定规划,集中财力,建设一批标准化果林基地,形成规模和区域优势。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二是寻找已建生态林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县生态林建设投资大,养护管理任务重,财政负担困难。为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林业资源,有效减轻政府负担,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突破现有政策瓶颈,结合国家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公益林经营权限,制定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公益林开发建设。三是寻找今后生态林的发展之路。今后生态林建设应改变过去土地流转到那里,建设到那里的做法,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实施,结合××生态项目建设,配套实施绿化建设,这样就不会与开发项目及其他基础实施建设相冲突,真正做到种一块绿一块。同时抓住市林业补贴政策的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大四旁植树和庭院绿化建设,美化绿化家园。四是寻找林下经济发展之路。今后要进一步利用现有林地资源,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寻找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点,为我县林业增效、农民致富探索一条新途经。

三、需要落实的四项举措

(一)、完善和制定林业发展政策

1、公益林转让经营政策

结合国家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公益林转让经营政策,建议在比较成熟的公益林地块(如港东生态林、明珠湖及相关社会化造林等区域)进行试点,允许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在其承包的公益林内进行生产经营,但经营者必须按规定支付土地流转费、无偿养护好林地。如结合新农村建设,利用林地四周农村闲置房屋,由企业与农户联手,采取松散型组织形式,开展“农家游”项目。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又可以让企业有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农村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和整治,国家又可以增加税收。

2、生产管理用房政策

由县相关部门在充分研究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林业生产管理用房的地方规定。经营者在进行“休闲、旅游”等经营活动时,允许建造一定的管理用房(建议每100亩林地可以建造100-120平方米的管理用房),主要用于生产、生活需要,只限于在承包经营期内使用,没有产权。经营期一到,可以无条件拆除。

3、社会专业养护政策

以目前政府实施的公益林养护方式,每亩养护成本在700元左右,而实际养护成本在300元/亩左右。建议由政府制定政策,在沿海防护林区域进行试点,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由具备专业资质的养护公司进行养护。这样可大大降低养护成本,减轻财政压力,并为今后大面积的管护积累经验。

4、经济林扶持政策

除给予经济林建设补贴外,建议政府对有一定规模、实施标准化建设的果林基地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渠道等,解决运输、排灌、作业等问题;
二是加大果品深加工建设,建立果品加工厂,增加打蜡、选果、包装、冷库等设备的投入等,解决果品保鲜、加工问题,逐步走果品商品化道路;
三是逐步建立和健全果品销售网络,切实解决农民销售难的问题。

(二)、解决和筹措林业资金

一是积极与市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将我县林业建设所需的土地流转费、养护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减轻我县财政负担。二是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吸引和利用民间资金投资林业建设。

(三)探索林下经济模式

目前林下经济主要围绕种养业开展。在种植业方面,由于林地2-3年后基本郁闭,对林下作物生长有影响。而在用药、施肥等方面,林业与其他作物也有冲突,作物的食品安全难以保证。在养殖业方面,由于受禽流感等影响,搞林地养殖风险较大,发展缓慢。因此林下经济发展的选择面较窄。目前可以在以下4方面进行尝试,建议政府拿出一定的课题经费搞试验,通过试验解决技术问题后,逐步向面上推广。一是食用菌,主要是黑木耳和草菇;
二是中药材,主要是杭白菊;
三是蔬菜,主要是苜宿和中晚熟花菜;
四是养殖业,主要是鹅。

(四)、部门协调,共同推进

林业产业发展涉及政策法规、规划、旅游、房地等多个领域,需要各部门配合协调。建议县政府成立××林业产业发展推进协调小组,解决林业发展中碰到的政策、规划、资金、用地等问题,切实推进林业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

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对林改后农民发家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林草、林药、林牧、林禽……形式多样、内容复杂,最重要的是科学选择具体操作的突破口。

  首先是加强部门沟通与合作,注重规划引导。

  没有合作,单凭林业一家之力,要说发展好林下经济,只能是纸上谈兵;
没有规划,要想发展好林下经济,也只能是瞎子摸象。因此,必须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融合在一起。

  其次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等模式。比如说林花模式。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仅仅满足于吃,还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花卉、园艺、苗木就派上用场了,而且卖价好。台湾花卉产业做得很大,我们已经从政府部门的层面加强了与台湾花卉产业的对接。在林下种植耐阴性的花卉和观赏植物,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

  二是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

  三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四是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经营加工,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第四是加强技术服务,提高产品质量。

  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
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

  第五是建立销售网络,培育龙头企业。

  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有实力、讲诚信、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大户+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户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建立市场销售网络。抓紧建设一批连片规模1000亩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林下经济生产相对分散、利益主体较多,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经营者适应市场的能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第4篇: 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关于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坚持立体开发,采取多种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以林菌、林禽、林畜、林药等林业特色种植和森林休闲旅游为特征的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据调查,截至2012年底,全市发展林下经济使用林地面积3.9万亩,实现产值2.6亿元。2012年12月,真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林下种植基地、岚山区优丰生态养鸡专业合作社林下养殖基地和莒县京华食用菌厂林下种植基地被省林业厅评为“山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一)发展模式多样。一是林下种植业。以林菌、林药等模式为主,2012年全市发展林菌0.53万亩,林药0.15万亩。主要分布在东港区、莒县。其中,东港区西湖镇林下种植黑木耳,面积达到800余亩,年产值3000余万元。莒县招贤镇东黄埠村,在袁公河东岸实施林下种植大姜,2012年发展面积8亩,平均亩产姜4500斤,产值近9000元;
库山、棋山、桑园、峤山等山区乡镇利用药材的耐荫等特性,在经济林下种植金银花、黄芩、丹参等药材,亩均产值1500余元。二是林下养殖业。以林禽、林畜等模式为主,主要分布在东港区、五莲县,2012年全市发展林禽2.02万亩,林畜1.1万亩。东港区后村镇优丰梨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发利用1900亩山林地作为养殖基地,建造鸡棚32个,2012年实现产值340万元,纯利润80余万元。三是果品采摘业。依托优质特色果品,大力开发周末采摘、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优势。五莲县每年适时举办“桃花节”、“杜鹃花节”、“樱桃节”,吸引游客开展民俗游、采摘游等活动,2012年樱桃采摘季节,全县共接待乡村游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0万元,比2011年增长520%、373%。

(二)运作方式灵活。一是合作经营方式。实行政府倡导,合作社实施,农户参与。五莲县的松柏、户部等乡镇政府大力宣传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经济林产品,积极倡导推动农家乐、采摘游等活动,并通过举办“樱桃节”等活动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2012年松柏乡刘家南山樱桃基地接待游客3.2万人次,旅游收入420万元。二是产业经营方式。采取“企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莒县东方园林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从2001年开始在安庄镇开发丘陵杨树丰产林,现已发展2000余亩,2005年春开始转为林下养殖,并把林下土地承包给三个养殖户,平均年养笨鸡2万只以上,获利30余万元。三是家庭经营方式。东港后村、三庄镇、岚山区高兴、巨峰等等山丘地区的农民群众,充分利用近山靠城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山区林下养殖业。农户散养的草鸡质量好、价格高、销量大。

(三)发展趋势日益集中。近年来,随着林下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林下经济发展典型企业和大户,已成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点。XX真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林下香菇生产基地560亩,2012年产食用菌5000余吨,是我市最大的林下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莒县京华林菌间作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20亩,主要种植香菇、木耳、双孢菇、灵芝、秀珍菇等,年生产食用菌鲜品1514吨,产值804.5万元,扣除成本527.2万元,获纯效益277.3万元。

当前,发展林下经济虽逐步成为全社会共识,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规模总量不够大。林下种养大户少,布局零散,龙头企业缺乏,基地规模小,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制约着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二是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种养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效益得不到较好保障。三是扶持力度不够强。涉及林下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少,扶持力度不够大,各级财政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较少等等。

二、下步打算

(一)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林农增收为目标,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积极开发林粮、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林地立体复合经营,努力提高林地的综合产出效益。2013年林下经济面积发展到6.5万亩,产值3.5亿元。到2015年林下经济面积发展到 9万亩,产值4.8亿元。

(二)工作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以东港区西湖镇、后村镇,莒县招贤镇、五莲县潮河镇等为重点,利用现有用材林、经济林等林下可利用空间,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粮等林下种植业,2013年林下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
到2015年,林下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

二是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以东港区后村镇、岚山区黄墩镇、五莲县街头镇、石场乡、户部乡等为重点,利用生态防护林、经济林林下空间,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虫等林下养殖业,2013年林下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到2015年林下养殖面积达到4.5万亩。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以东港区河山镇、陈疃镇、南湖镇、三庄镇,五莲县的松柏镇、中至镇、户部乡等为重点,利用板栗采摘节、蓝莓采摘节、杜鹃花节、桃花节、樱桃节和林下采摘游等方式,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观光、民俗旅游等活动。2013年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健全、经营管理规范的生态观光、采摘园区,总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到2015年,总面积达到2.5万亩。

四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科学规划一批规模化生产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在技术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使其成为引导全市学习和借鉴的成功范例。大力推动“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倡办和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及涉林协会,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在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林下经济综合效益。到2015年全市发展林下经济市级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10个,规模在300亩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个。

(三)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技术服务。加强与国家和省级农林院校、科研院所的长期技术合作,认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加强技术集成与成果转化,尽快形成一整套过硬管用的实用项目库和专家人才库。广泛开展技术培训,组织专家集中讲课,利用多种媒体,宣讲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大力培育农民技术骨干,带动千家万户发展林下经济。

二是落实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现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向林下经济产业流动。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落实发展林下经济贴息贷款计划,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和宽限期,对林下经济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协调商业银行制定符合林下经济发展特点的信贷品种,不断加大对林农小额信贷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支持林下经济龙头企业的发展。

三是完善服务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林下经济发展组织机制,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各级林业部门着力强化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林下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协调作用。

四是强化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品牌产品,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切实做好“无公害产品”的硬件和软件配套。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我市林下经济产业的优势产品和知名品牌,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知名品牌,不断提高我市林下经济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013年3月

第5篇: 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V 林I/I下经 、J 标、主要任务、产业布局和具体措施;
确定了林下种植、 
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立体经营模式。二是加 
快林权流转工作,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转包和出 租林权,采取组建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形式,使林 地向有经营能力的林业生产大户适度集中;
全县累计 
流转林地面积9.5951万亩。三是整合林业项目,把发 展林下经济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2014年,在 
庆阳陇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潘杨涧林场、甘旭果品 专业合作社实施省级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完成投资57 万元,养殖肉鸡11万只,间作套种药材1000亩。四是 加大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贴息贷款工作力度,为甘肃 绿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和庆阳陇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 社办理林权抵押贷款1300万元;
为甘肃绿源农林科技 
有限公司林业贴息贷款1000万元,年财政贴息40万 
万亩,人口26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01.46万人。全 
元。环县、华池、庆城等县立足庆阳北部植被薄弱的现 
市林业用地2072.49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0.9%,共 有林地1399.83万亩(集体林地1 184.97万亩),森林覆 盖率27.48%,活立木总蓄积2394.55万立方米。至 2011年底,1184.97万亩集体林地确权到户后,全市上 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林地增效和大地增绿”的战略 目标,强化措施,稳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发展林 下经济,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初步形成林下种植、 林下养殖、生态旅游、林产品开发四大类型,十种发展 模式(林一药、林一菌、林一禽、林一畜、林一苗、林一 
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抽组专人编制了五年的 
《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把林下芍药、山地核桃、沙棘确 定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 
(二)探索实践,开发林地资源。积极“走生态路、发 生态财”的发展理念,积极引导群众开发林地资源,探 索发展“林一草一药”、“林一果一菜”“林一药一蜂”等 
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合水县立足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 探索确立了“政府引导、农民实践、抓点带面、示范推 动”的工作方法和“山、林、路综合治理,上、中、下立体 
开发,中、长、短效益结合,种、养、加科学配置,产、供、 销一体化”的发展思路,重点在林业循环经济发展上下 
草、林一经、林一菜、林下生态旅游、林产品加工),使林 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自2012年以来,林下经 
济总产值累计达到17.51亿元,完成林权抵押贷款 
3 1023.5万元,流转林地78.9O万亩,成立林业专业合作 社146个,新建家庭林场26个,全市林下经济示范点达 
到71个 

功夫。在太莪乡王家峁万亩林业经济综合示范区,总规 划10000亩,按照“核桃树盖顶、文冠果缠腰、油松垫 

主要工作 
底、中药材填空”的思路,在平缓地修水平沟,栽植核桃 树,陡坡地修鱼鳞坑,栽植文冠果、油松、侧柏,林间空 地种植各类中草药,充分利用了林地空间。庆城县在高 
楼乡高楼村林地、荒地栽植核桃2000亩,发展经济林;
 在土桥乡南庄村对退耕还林地的山杏进行嫁接改造 1000亩,优化山杏品种;
在驿马、白马、蔡家庙、太白梁 等乡镇大力发展林下种草1万亩,延伸产业链;
在庆城 镇教子川1村1.5米油松林下栽植芍药1000亩,林问养 蜂208箱,亩均收入达到1.2万元。 
(三)挖掘优势,发展空间养殖。坚持多层次、多方 并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同时,在春秋季造林结束后, 及时成立了检查验收组,对全县造林绿化工作进行自 查验收,查找问题,明确现状,核实面积,兑现奖罚,确 
(一)立足实际,谋划林下经济。各县区依据省市 
《关于全面推进全省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意见》和 
《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紧密结合各自的实 际,对林下经济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镇原县从四个 方面规划林下经济工作:一是制定下发了《镇原县林下 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林下经济发展的总体目 
完成。对全局所有工作进展、工作成效等各环节都落实 
了专人考核登记,对按时完成任务的,及时奖励;
对落 
实不到位、任务完成不好的,实行责任追究。将考核结 果与全年的奖励工资、职称评定、评优选模全面挂钩, 
保了全年工作的保质保量完成。 
3。 
绿色产业 l 

位,盘活林地,立体布局,综合开发,发展“林一草一 兔”、“林一禽(畜)一鱼”等林下空间养殖,最大限度挖 掘林地的潜力,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凸显林地的立体 效益。搞房产开发的王元生,投资1500多万元,流转林 
地150多亩,在宁县新庄镇雨落坪建起新雨林下经济 
示范点,栽植大树2.6万株,林下种草88亩,林下养鸡 1.2万只、猪5000头,林中开挖鱼塘1280平方米,养鱼 
3.6万尾,集种植养殖、观光旅游于一体。环县曲子镇刘 旗村南北沟林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林地3965亩,林 下种植中药300亩,林下养生态鸡10000只。合水县益 禾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7月开工建设,目 前已投资1820万元,新建畜舍20栋,流转林地种植饲 
草500亩,引进肉驴400头,采取“公司+农户+专业 
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年实现产值2500万元。正宁县西 坡乡政府筹措资金35万元,为西坡乡高红村南桥自然 
村村民购置蜂箱1720个,购置土蜂1720窝,依托林地 资源发展林下养蜂,年可生产蜂蜜15000公斤,实现产 值180万元。合水县腾飞林下野猪养殖场占地面积 220多亩,修建猪棚1000平方米,林下放养区达400 多亩,现存栏野猪近300多头,年出栏商品猪、仔猪 280多头,年纯收入40万元。 
(四)招商引资,发展生态旅游。依托集体林地资 源,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自然条件、森林景观,在扩大营 销的同时,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 给,提高特色餐饮水平,发展集生态游览、休闲度假、采 摘观光为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庆城县在搞好周祖 陵森林公园开发与建设的同时,借助景区这个平台大 力发展农家乐和森林人家,投资100多万元建成高原 风情休闲山庄,集餐饮、娱乐、观赏为一体,年创收人在 100万元以上。宁县盘克镇宋庄村白吉湖生态旅游度 假村计划投资3600万元,利用5年时间,分三期建成 水上游乐、休闲垂钓、养生健身、森林观光、农业采摘五 大主题旅游区块。润辉渔业养殖场地处华池县乔川乡 
徐背台村后畔雷沟淤地坝,是乔川乡通过外引内联的 方式,引进民营投资商徐生财新办的一个以垂钓为主, 
休闲、体验、娱乐、养生等功能为辅的垂钓中心,整理滩 
涂地200亩,平整建设用地300亩,建立养殖、现代农 业和休闲娱乐的三大园区。镇原县翟池华宇生态有限 公司采取招商引资等办法,筹措资金800万元,在镇原 县上肖乡“翟池”发展林下森林旅游业,建成翟池旅游 区18万平方米,周边栽植油松雪松槐树等各种树木 600余亩,开设游泳、垂钓等多个水上游乐项目,旺季 每天可接待游客400多名。 
(五)延伸链条、发展加工产业。随着林下经济快速 发展,一批懂经营、有文化的新型农民相继将眼光投向 
林产品加工利用,他们依托庆阳市林产品资源富集优 
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兴建林产品加工利用企业。环 县回生果品加工厂引进全套最新生产设备,大力发展 以杏为原料的杏产品开发,生产的胃康蜜杏、甘草杏、 鲜杏脯等产品供不应求。西峰区木林森碳业有限公司 
是一家从事生产活性炭的企业,年加工杏壳皮30000 多吨,生产高级活性炭4000吨,年产值2000万元以 上。镇原农民刘小平投资1 160万元创建甘肃绿源农林 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8965平方米,建有当代 
较先进的活性炭生产装置和脱苦杏仁四条生产线,主 要产品有果壳黄金碳、空气净化炭、南梁牌脱苦杏仁 等,年收购杏核9200吨以上,农户通过杏核户均增收 
1586元 
二、发展对策 
f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政领导要充 
分认识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发展林下经济 
的责任性和主动性。要把林下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主 
要突破口,充分发挥各级林改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和 作用,交通部门要负责修路、水利部门要负责供水、电 
力部门负责供电、金融部门负责贷款、司法信访部门负 责纠纷调处,各行其责、各尽其职、形成发展林下经济 的合力。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每年要定期召开一次林下 经济工作推进会,部署下达任务,研究解决问题,高位 推动林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扩大宣传,引导推进发展。要采取多种形式, 加大林下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要让林下经济发展的 重大意义、政策措施、模式类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市 县电视台要在每周的黄金时段开播林下经济专栏,播 出当地林下经济的发展典型;
组织有关人员赴林下经 济发展好的海南、广西、重庆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外地 发展林下经济的成功经验。陇东报也要开辟林下经济 专版,紧紧围绕特色林果、野生林产品采集、林下种植、 
林下养殖、森林旅游、林产品加工等方面培育和推出一 批林下经济发展规模的大户、合作社、家庭林场。 
f三)积极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政府部门要出台林 
下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家庭林场、林业 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制定促进林下经济专业 
合作组织建设的扶持政策,搭建农民林下经济专业合 作组织发展的网络平台;
要在项目资金方面支持林下 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财政项目,市财政要在 
l绿色产业 
31 

天水市大力发展大震穰产业帕优势和对策 
周小芹 
天水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不断拓展种植基地,培育更新优良品种,提升果品质 
料大棚生产的樱桃售价在50元/公斤~80元/公斤 以上;
日光温室生产的樱桃售价达100元/公斤一160 元/公斤,栽培大樱桃是目前天水市秦州、麦积区和秦 安等县果农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 
(三)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樱桃产量为约 3500万公斤,人均只有29克,相当于每人有大樱桃3 个或中国樱桃15个~17个。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 海、深圳等少数一线大城市,其它大中小城市市面上很 少见到。国际市场上仅日本、台湾、香港每年从美国进 口大樱桃高达2.5万吨,而我国占领这三个国家和地 区的大樱桃市场率很低。如果我国能占领这些国家三 分之一的市场,再拓宽因气候原因不能生产大樱桃的 北欧、东欧和东南亚市场,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专家 预测,我国的大樱桃种植面积达到13.33万公顷,才能 
量,完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大樱桃产业,取得了明显 成效。在全市果品总产值中,大樱桃产量所占比重较 大,经济效益明显,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 重要支柱产业。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是目前 天水大樱桃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趋势。 


发展大樱桃产业的优势 
(一)自然条件适宜。大樱桃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 高,在冬春干旱寒冷、夏季温度过高、降雨量大、风沙大 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都不易栽植大樱桃。大樱桃不抗 旱、不耐涝、不耐高温、尤其不抗冻,为一种较为特殊的 树种。而天水市秦州、麦积和秦安等县区,冬无严寒、夏 无酷暑、光照时间长、海拔高度适中、昼夜温差较大、大 风天气少,樱桃成熟期降雨量较小等,发展大樱桃有得 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天水是西北地区为数不多适宜栽 植大樱桃的地区之一。 
保证国内供需平衡,所以大樱桃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 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果品品质优良。大樱桃果实不仅色泽鲜艳、味 
(二)经济效益良好。大樱桃是北方落叶果树中成 熟最早的树种,素有“春果第一枝”之美称。在天水市所 有栽培果品树种中,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樱桃的 经济效益最高,是苹果、蜜桃和梨等大宗水果的几倍甚 至几十倍。近十几年来,天水市秦州区露地生产的樱桃 
甜芳香、营养丰富,而且“赏心悦目”,讨人喜欢。在天水 
市秦州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大樱桃色泽更艳、 含糖更高,口感明显好于其它地区生产的大樱桃,加之 
大樱桃在天水及甘肃等西北部分地区,是最早上市的 新鲜水果;
而在山东等地的樱桃生产季节快结束时,天 
水的大樱桃进入盛果期,光照时间长,含糖量高,果品 
品质更佳。同时,延长了我国大樱桃的生产供应周期, 广大农民和林业生产经营者解决林下经济发展资金短 缺的问题。 
售价在20元/公斤以上,最高售价达60元/公斤;
塑 
0 
0;
 、0;
 ‘ 
t≯ 
加强林区的道路、水电等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每年拿出 5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支持鼓励林下经济典 型企业和发展大户;
各县区财政每年也要列支100万 
(五)培育龙头,巩固示范成果。要坚持“发展一批、 壮大一批、巩固一批”的原则,组织、培养、发展一批龙 头企业,打造一批名牌产品,发展一批林下经济示范 
元以上的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林下经济 
发展。 

(四)深化服务,拓宽融资渠道。要坚持“财政扶持 
点、林权抵押贷款支持一点、保险理赔补偿一点、集 
合社会资金解决一点”等原则,采取“多渠道注水”的办 法,融资发展林下经济。要在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 
小额担保贷款和启动民间资金上下功夫,筹措更多的 资金发展林下产业。还要加快林权担保收储平台建设, 
点,真正实现林下经济示范点持续稳定发展,确保林下 
经济示范点稳中有增。各级林业部门每年都要召开两 次以上的林下经济现场观摩会,组织县区、乡镇相互学 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典型引路和 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林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引导农民 走出一条“不离乡能就业,不砍树能致富”的发展之路。 
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帮助 
绿色产业 
32 

第6篇: 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一林下经济含义林下经济是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林、农、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二雅安市天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高。农民对林下经济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信心
不大,认为收益小,投资回收期长。同时,受到前几年种植青蒿失败的影响,农民形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定性认识。
(二)资金投入不充足。天全县林地经济潜力巨大,拥有42万亩林
地,其中30亩以上可以发展林下经济。但目前还没有出台林地经济扶持政策投入,限制了林地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项目包装不成熟。由于林下经济没有更多的外地经验可资借
鉴,自己挖掘力度不大,没有去调研,包装和打造林下经济的精品项目,即使找到好的项目,也很难达成共识,从而导致项目储备及发展模式严重缺失。
(四)技术推广不得力。示范推广力度是林下经济发展技术推广的基
础。目前,尚未成立林下经济技术推广的专业机构,没有配置专门班子、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新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没有举办林下经济专题培训班。
(五)服务体系不配套。截止目前,尚未建立林下经济产前、产中、
产后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覆盖全县的林下经济服务中心、林下经济服

务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眼前后顾之忧由谁解决么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得不到完满的回答。
?怎
(六)龙头带动不显著。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借力借势,仅仅
依靠农民放鸭式的发展林下经济显得势单力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则是明智之举。尤其要网罗产供销一条龙一体化的多家龙头企业加入到发展林下经济的行列中来。
三天全县发展林下经济的宏观方向
(一)优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各乡镇、各龙头企业要因地制宜
地优选好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自身技术专长、资金实力、市场行情、现有环境等因素,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在保护好生态功能和生物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主体生态农业协调发展。
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选择:
1、林菌模式。即充分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
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
2、林禽模式。即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
放养或圈养肉鸡、柴鸡、肉鸭等,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投放60-100只。
3、林牧模式。即在林下放养或圈养肉牛、奶牛、肉羊、肉兔,每亩可
分别投放牛5头、肉羊5只、兔30只。

4、林药模式。即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荫的白芍、金银花等,
金银花株距一般为70-100厘米。
5、林粮模式。农作物种植一般的绿豆、豌豆等小杂粮为主。目前,随
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五小杂粮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6、林油模式。油料作物属浅根作物,具有固氮根瘤菌,不与林木争肥
争水,且又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种植作物一般为花生、大豆为主。
7、林蝉模式。即在郁闭的树行间浅埋孵化好的蝉卵枝条,养殖金蝉18-24个月即可收获,亩收益可达数千元。
8、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
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
9、林草模式。即在郁闭度80%以下的林地,有选择地种植不同种类
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等。
(二)政府借势,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林下经济投资周期短,见效
快,特色突出,既是长周期林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农产品生产的必要补充。
1、强化政策扶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林下经济培育成为带动
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策划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公“司养殖小区+农户”模式,确保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统筹推进

推荐访问:林下 经济发展 情况 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林下经济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