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副市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稿

时间:2022-07-26 08:00:11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副市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副市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稿

副市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稿4篇

【篇1】副市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稿

副市长在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全市财税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去年财税工作,分析当前财税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年财税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奋进,确保完成今年的各项财税工作任务目标。刚才,立国、显坤、书强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他们讲的意见我都赞成,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全市财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决战开局、起步冲刺的决心,以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等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干部执行力建设,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和特大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预计完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21亿元,增长1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增长45%;
财政总收入202.21亿元,比上年增长43.1%;
一般预算收入84.62亿元,增长46.9%;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6元,增长14.1%;
农民人均纯收入5216元,增长17.6%。经省委、省政府考核,我市2011年各项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位居全省第三位。总结过去一年的财政税务工作,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政收支增速大、效益好。各级政府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财税工作的头等大事,积极创新征管手段,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各级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征管主力军作用,深入推进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综合治税等工作,税收征管实现了新突破。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增幅全省排位从上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3位;
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全省排位从去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4位。纵向看,创遵义25年来(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建国以来排位第4。各项税收增速显著加快,国税、地税分别组织收入113.24亿元和69.30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0.9%和34.1%,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实现了年度收入总量和增量两大突破。争取上级支持的力度加大、效果明显,全年获得中央、省各项补助资金171.89亿元,较上年增长25.8%。认真执行国家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的有关规定,完成非税收入23.52亿元,增长100.7%。在收入不断增加和上级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的同时,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56.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为全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提速赶超、转型跨越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民生保障投入大、受益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财税政策的调控作用,在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全市财政用于“三农”支出1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切实有效落实,农业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农村面貌得到持续改观;
教育支出56.99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得到认真落实,教育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城乡居民低保和养老保险、抚恤和社会救济、就业等工作有序推进;
医疗卫生支出29.41亿元,比上年增长59.8%,确保了全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
住房保障支出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5%,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提速;
文化传媒支出3.84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大力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民生支出的大幅增加,对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财源建设力度大、质量高。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引领发展,坚定实施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全力以赴夯实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做大经济规模,大力培植财源税源。2011年,市级财政投入工业化建设资金7.26亿元,主要用于市级工业园区建设、企业技改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等,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发展;
投入城镇化建设资金22.21亿元,重点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投入农林水利发展资金24.8亿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些资金的投入,加上社会投资的大幅增长、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工业做强、农业做优、三产做大,实现经济社会提速赶超、转型跨越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为财税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财政改革步伐大、亮点多。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机制,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和内部监督管理,促进财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由点到面推广到全市所有县、区(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金财工程”、“金税工程”进程加快,为加强财政管理和依法治税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2011年全市财税工作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成绩显著,振奋人心。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特别是财税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群策群力、辛勤耕耘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第一,经济规模还不大,财税增收后劲不容乐观。2010年全市gdp总量在西部30个非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2位,人均gdp排位更低。从省内情况看,2011年我市财政总收入比贵阳少198.3亿元,2012年预安排少228亿元;
2011年比毕节多21.7亿元,2012年预安排多42亿元。说明遵义与贵阳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从一般预算收入来看,2011年XX市一般预算收入比贵阳少93.13亿元,2012年预安排少107.7亿元;
2011年比毕节多7.56亿元,2012年预安排多5亿元左右。这充分凸显出我们加快发展的压力很大。从经济规模决定财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税增收水平,我们只有千方百计抓发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财政增收才有保障。第二,财源结构不够合理,税收过分依靠烟酒。2011年全市税收总收入178.69亿元中“两烟一酒”提供了74.14亿元,占税收总额的41.5%,占财政总收入的36.7%。其中直接来源于茅台酒三家公司的税收达45.1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25.2%,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2.3%,四分天下有其一。按照现行财政税收分享体制,烟、酒产生的税收绝大部分属于中央和省级收入,对地方税收的贡献不大。第三,“两个比重”虽比上年略有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分别为17.9%、41.8%,全国这“两个比重”分别为22.1%、50.5%,全省为23.3%、58.1%,既反映了我市在经济结构、税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也暴露出我们在收入组织、税收征管上做得还不够到位。第四,人均财政收支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值。以全市常住人口613.29万(2010年统计数)计算,2011年全市人均财政总收入、人均一般预算支出分别为3297元、4183元,全省平均数分别为3823元、6450元。人均支出水平低,说明向上争取支持、争取补助的力度还有待加强,“跑部钱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第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2011年全省88个县、区(市)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突破综合测评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在XX市,且最后10名中遵义就占了7个。排名第一位的XX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的24.1%,财政总收入占全市的32.1%,排名第88位的XX县经济总量占全市的2.8%,财政总收入占全市的1.7%,虽然各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不同,但差距之大还是值得深思。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查找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奋力攻坚,在新起点上开创财税工作新局面
年前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市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都提出了明确指标,并围绕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财源建设等保障措施。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拓宽思路,敢于创新,努力开创财税工作新局面。
(一)紧紧围绕发展主题,着力培植壮大财源。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三宜”现代化特色城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主要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吃透精神,领会政策,抓住重点,主动对接,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和专项建设资金,大力改善我市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状况,着力提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切实为培育发展产业、壮大财源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要支持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大金融信贷、技术改造、名牌产品等奖励力度,落实好高新技术优惠、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支持传统工业改造提升,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支持、管控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发展壮大。培植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集中支持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重点围绕八大农业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二是要支持园区建设。把各类园区作为培植壮大财源的主阵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产业转移引导激励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和重点产业加速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和入驻进度,努力将园区打造成高端高质高效产业聚集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各县、区(市)要抓住“扩权强县”的有利时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确定主攻方向,壮大支柱产业,进一步提XX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活力。三是要实现多元化投入。全力做好对上汇报沟通,重点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争取中央、省的投资,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的资金需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立足各地比较优势,引进和新上一批有利于加快转型、财税增收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拓宽筹资渠道,创新扶持手段,采取财政贴息、奖励、参股和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吸纳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大财源格局。四是要坚决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都会减少收入,客观上给税收组织带来了一定困难,各级财税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为发展着想,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一系统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及文化改革发展的税收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内在活力,进一步涵养税源,强化财税增收后劲。
同志们:
这次全市财税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去年财税工作,分析当前财税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年财税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奋进,确保完成今年的各项财税工作任务目标。刚才,立国、显坤、书强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他们讲的意见我都赞成,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全市财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决战开局、起步冲刺的决心,以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等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干部执行力建设,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和特大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预计完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21亿元,增长1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增长45%;
财政总收入202.21亿元,比上年增长43.1%;
一般预算收入84.62亿元,增长46.9%;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6元,增长14.1%;
农民人均纯收入5216元,增长17.6%。经省委、省政府考核,我市2011年各项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位居全省第三位。总结过去一年的财政税务工作,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政收支增速大、效益好。各级政府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财税工作的头等大事,积极创新征管手段,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各级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征管主力军作用,深入推进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综合治税等工作,税收征管实现了新突破。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增幅全省排位从上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3位;
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全省排位从去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4位。纵向看,创遵义25年来(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建国以来排位第4。各项税收增速显著加快,国税、地税分别组织收入113.24亿元和69.30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0.9%和34.1%,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实现了年度收入总量和增量两大突破。争取上级支持的力度加大、效果明显,全年获得中央、省各项补助资金171.89亿元,较上年增长25.8%。认真执行国家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的有关规定,完成非税收入23.52亿元,增长100.7%。在收入不断增加和上级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的同时,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56.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为全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提速赶超、转型跨越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民生保障投入大、受益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财税政策的调控作用,在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全市财政用于“三农”支出1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切实有效落实,农业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农村面貌得到持续改观;
教育支出56.99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得到认真落实,教育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城乡居民低保和养老保险、抚恤和社会救济、就业等工作有序推进;
医疗卫生支出29.41亿元,比上年增长59.8%,确保了全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
住房保障支出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5%,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提速;
文化传媒支出3.84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大力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民生支出的大幅增加,对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财源建设力度大、质量高。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引领发展,坚定实施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全力以赴夯实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做大经济规模,大力培植财源税源。2011年,市级财政投入工业化建设资金7.26亿元,主要用于市级工业园区建设、企业技改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等,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发展;
投入城镇化建设资金22.21亿元,重点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投入农林水利发展资金24.8亿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些资金的投入,加上社会投资的大幅增长、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工业做强、农业做优、三产做大,实现经济社会提速赶超、转型跨越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为财税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财政改革步伐大、亮点多。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机制,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和内部监督管理,促进财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由点到面推广到全市所有县、区(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金财工程”、“金税工程”进程加快,为加强财政管理和依法治税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2011年全市财税工作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成绩显著,振奋人心。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特别是财税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群策群力、辛勤耕耘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第一,经济规模还不大,财税增收后劲不容乐观。2010年全市gdp总量在西部30个非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2位,人均gdp排位更低。从省内情况看,2011年我市财政总收入比贵阳少198.3亿元,2012年预安排少228亿元;
2011年比毕节多21.7亿元,2012年预安排多42亿元。说明遵义与贵阳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从一般预算收入来看,2011年XX市一般预算收入比贵阳少93.13亿元,2012年预安排少107.7亿元;
2011年比毕节多7.56亿元,2012年预安排多5亿元左右。这充分凸显出我们加快发展的压力很大。从经济规模决定财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税增收水平,我们只有千方百计抓发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财政增收才有保障。第二,财源结构不够合理,税收过分依靠烟酒。2011年全市税收总收入178.69亿元中“两烟一酒”提供了74.14亿元,占税收总额的41.5%,占财政总收入的36.7%。其中直接来源于茅台酒三家公司的税收达45.1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25.2%,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2.3%,四分天下有其一。按照现行财政税收分享体制,烟、酒产生的税收绝大部分属于中央和省级收入,对地方税收的贡献不大。第三,“两个比重”虽比上年略有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分别为17.9%、41.8%,全国这“两个比重”分别为22.1%、50.5%,全省为23.3%、58.1%,既反映了我市在经济结构、税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也暴露出我们在收入组织、税收征管上做得还不够到位。第四,人均财政收支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值。以全市常住人口613.29万(2010年统计数)计算,2011年全市人均财政总收入、人均一般预算支出分别为3297元、4183元,全省平均数分别为3823元、6450元。人均支出水平低,说明向上争取支持、争取补助的力度还有待加强,“跑部钱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第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2011年全省88个县、区(市)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突破综合测评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在XX市,且最后10名中遵义就占了7个。排名第一位的XX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的24.1%,财政总收入占全市的32.1%,排名第88位的XX县经济总量占全市的2.8%,财政总收入占全市的1.7%,虽然各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不同,但差距之大还是值得深思。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查找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奋力攻坚,在新起点上开创财税工作新局面
年前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市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都提出了明确指标,并围绕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财源建设等保障措施。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拓宽思路,敢于创新,努力开创财税工作新局面。
(一)紧紧围绕发展主题,着力培植壮大财源。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三宜”现代化特色城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主要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吃透精神,领会政策,抓住重点,主动对接,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和专项建设资金,大力改善我市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状况,着力提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切实为培育发展产业、壮大财源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要支持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大金融信贷、技术改造、名牌产品等奖励力度,落实好高新技术优惠、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支持传统工业改造提升,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支持、管控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发展壮大。培植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集中支持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重点围绕八大农业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二是要支持园区建设。把各类园区作为培植壮大财源的主阵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产业转移引导激励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和重点产业加速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和入驻进度,努力将园区打造成高端高质高效产业聚集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各县、区(市)要抓住“扩权强县”的有利时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确定主攻方向,壮大支柱产业,进一步提XX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活力。三是要实现多元化投入。全力做好对上汇报沟通,重点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争取中央、省的投资,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的资金需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立足各地比较优势,引进和新上一批有利于加快转型、财税增收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拓宽筹资渠道,创新扶持手段,采取财政贴息、奖励、参股和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吸纳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大财源格局。四是要坚决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都会减少收入,客观上给税收组织带来了一定困难,各级财税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为发展着想,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一系统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及文化改革发展的税收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内在活力,进一步涵养税源,强化财税增收后劲。

(二)扎实抓好增收节支,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财税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千方百计确保今年财税收入任务完成。按照年初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全市2012年财政收入的目标任务是:总收入完成263亿元、增长30%,一般预算收入110亿元、增长30%。对于今年的财税收入目标任务。对此,刚才我已和各县(区、市)政府、市财政、国税、地税部门负责人以签责任书的形式予以分解和落实,请大家将任务完完整整背回去、年底圆圆满满交上来。各县、区(市)政府、市级征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加强收入组织,严格实行逐月调度,逐月通报,按季度考核。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抓收入是财政、税务部门义不容辞的第一责任,今天会议结束后,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要层层分解任务,抓好责任落实,加强税收征管,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确保全年任务目标的完成。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实际,了解掌握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做好财源分析预测,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点税源的监控,特别是对房地产业、建筑安装、餐饮娱乐、金融、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加大监控力度,确保这些重点行业税收稳步增长;
要大力推进综合治税,强化信息管税,建立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税收征管的水平。刚才,立国同志已经通报了1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总体较好,实现了2012年首月“开门红”,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强化工作措施,狠抓收入组织,努力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市、县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协税护税职责,共同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和和谐的征纳关系。二是要切实加强支出控制管理。今年,各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政府投入继续增大,新的民生政策刚性支出也在持续增多,各级财力十分有限,必须加强支出控管,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一方面,要强化预算管理,确保支出“用得对”。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切实提高财政分配的科学性,加强专项资金的整合和管理,逐项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办法,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安居建设工程、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和公共服务安全等方面的投入,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央已经明确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200元提高到240元,新农保今年要实现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投入一定要认真落实到位。同时干部职工的民生问题也要解决好,近期我们提高了公务员津补贴标准,兑现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承诺,提高了年度目标考核奖励标准,以及住房公积金等干部职工关心的民生问题等等,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从财力、资金上留有余地。另一方面,要厉行节约,确保支出“用得省”。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大力压减“人、车、会、话”等一般消费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同时,要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对必须安排的支出,尤其是用于支持发展的生产性资金,尽量早安排、早下达、早见效。
(三)创新财税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财政管控水平。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机制是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家财税政策也在适时进行灵活调整,各级各部门要顺时应势、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利于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一要深化财政改革。按照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着力提高预算的精细度和科学化水平,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力。扎实推进资源税改革,实施新的车船税征收标准,促进合理税负和节能减排。大力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引领农村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二要强化财政管理。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理顺财政管理体制。健全采购制度,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增加政府采购透明度,提高采购效率。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管理,在摸清底数、区分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职责,健全完善举债项目评审、监控等制度,既要为发展敢于负债,又要有效防范政府负债风险,确保重点建设资金需求。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把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三要加强财政监督。重点开展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重点支出检查、内部审计检查等财政监督工作,本着分权、制约的原则,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廉政建设,促进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切实为做好财税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财税工作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检验领导干部驾驭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试金石”。做好新时期的财税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仅仅依靠财税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各级各部门必须共同努力,合力推进。
第一,加强财税工作领导。财税工作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继续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财税工作,及时帮助财税部门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各级领导同志要加强财税政策研究,注重听取和征求财税部门的建议,善于运用财税政策和信息数据指导全局工作,善于运用财税杠杆调节经济发展。
第二,强化财税队伍建设。做好财税工作,完成全年任务,关键在班子、关键靠队伍。各级财税干部要继续加强学习,坚持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提高理财治税、争先进位的能力。要继续改进作风,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纳税宣传、咨询和辅导,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平台,加强办税服务厅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实现纳税人进一家门、办两家事;
进一步简并环节和申报材料,积极开展涉税事项“免填单”、“同城通办”、网上申报及网络开具发票试点等工作,切实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申报完税服务。要继续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严格教育、严肃整治、严于监督,确保不使一人掉队,进一步树立财税部门务实、为民、清廉的良好形象。
第三,形成财税工作合力。各级财税部门要密切关注财政经济形势变化,超前研究谋划,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锁定目标,铆足干劲,确保2012年财政收支指标实现大的突破,在保住2011年财政收入增幅、税收收入增幅在全省取得好名次、好成绩的基础上,力争位次再向前靠、比重再向上增;
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充分理解、支持配合财税部门的工作,加强协调沟通、分析调度,齐心协力抓征管、促增收,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自觉接受财政和社会监督,共同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献计出力。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三宜”城市的起步之年。在新的使命和新的任务面前,我们务必以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和不畏艰难的勇气,扎实抓好财政税收各项工作,努力为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三宜”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2】副市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稿

副市长在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暨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这对于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刚才,洪书记代表市委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市政协在推进慈溪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对加强和改进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以及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由于徐市长在宁波参加重要会议,受徐市长委托,下面,我就全市政府系统支持政协履行职能,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讲三方面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支持政协履行职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60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人民政协在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我市情况看,多年来,市政协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对政府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促进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积极参政议政,促进科学决策。长期以来,市政协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围绕事关我市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大量信息和依据,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开展民主监督,促进政府服务。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切实履行监督职能,通过政协例会、委员视察、政情交流、委员提案、行风评议等多种形式,对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作风、服务效能等开展积极有效的民主监督,有力促进了政府转变职能,推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发挥联系作用,促进凝心聚力。市政协把团结和民主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积极联系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通过学习交流、工作视察、协商协调等活动,对增进社会共识、调动各界人士投身我市发展大业,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同时,广大政协委员利用自身优势和人脉资源,积极宣传慈溪、推介慈溪,更好地提升了我市对外形象和知名度。四是反映社情民意,促进文明和谐。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始终高度关注民生,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反映来自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意愿与呼声,为政府加强公共服务、增进民生惠益、促进和谐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总而言之,政府工作离不开人民政协的帮助和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凝聚着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市政协和各位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市既面临着发展大桥经济的重大机遇,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又面临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考验,处于各类矛盾的多发期和凸现期。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担负着保增促调、转型提升、抢抓机遇、增创优势的重要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加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尤其需要得到人民政协的广泛支持和帮助,需要人民政协更好地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和团结联系面广的优势,多提批评建议,多献灼见良策,多做团结和凝聚人心的工作,多为保持慈溪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此,各地各部门要从讲政治、促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政协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制度落实到位、工作支持到位,更好地促进政府工作与政协工作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更好发挥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举措,畅通渠道、加强联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努力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汇聚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广集群智,规范程序,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重要步骤,是团结各方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这次会议把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作为中心内容进行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更好地把握政治协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使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更上台阶。一要进一步强化主动协商意识。把政治协商纳入政府决策程序,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财政预决算报告、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等,都要认真与政协沟通协商,充分吸收政协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二要进一步完善协商方式。把政治协商与政府工作有机对接起来,主动会同政协研究确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政协全会期间,市政府班子成员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按规定出席会议和参加专题讨论。政协常委会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市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按要求参加。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重要检查和调研活动,要主动邀请政协参加,并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三要进一步提高协商实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拓展协商内容,扩大协商范围,提高协商层次,使政治协商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对于政协提出的协商意见和建议,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吸纳,并及时进行回复。

(二)广辟渠道,丰富形式,自觉接受民主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是人民群众依法实施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群众基础,能够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对于政府履行职能、改进工作、转变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各部门要自觉把接受民主监督作为推动各项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动力,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生动活泼的民主氛围。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要坚持并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支持政协通过协商讨论、提案、调研视察、社情民意反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二要深化拓展监督领域,特别是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教科文卫、社会保障、廉政建设等方面,积极配合政协开展视察、考察和座谈等活动,使政协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三要注重发挥特约监督员的作用,继续聘请政协委员担任有关部门和行业的特约监督员,主动邀请政协委员参与重大事项调查和联合执法等活动,支持政协开展各类廉政监督和行风评议工作,推动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四要认真对待政协委员提出的民主监督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落实,尽快反馈答复,促使工作改进。

(三)广开言路,营造氛围,支持政协参政议政。政协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与延伸,是推进政府工作的重要力量。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协助政协开展参政议政活动。重点是深化完善五项制度:一是政府与政协联系制度。政府系统要加强与政协工作的联络,市府办与市政协办,各职能部门与政协专门委员会要巩固深化对口联系制度,加强经常性沟通联系。二是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坚持邀请政协领导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全体会议以及其他重要会议,每年至少一次向政协通报政府工作,每半年一次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通报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三是文件抄送、重大课题共同调研等制度。主动向政协抄送政府各类文件,积极邀请政协参与重大课题调研和重大项目论证。四是政协参政议政成果吸纳、转化和落实制度。对政协调研成果,要认真研究吸纳,落实批办、督办和反馈工作,使之转化为决策依据。对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形成的建议案及调查报告、专项建议等,市政府各位领导要亲自阅批、抓好交办,市府办及时将有关办理情况向政协反馈。五是政协提案办理制度。认真落实提案办理责任制,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和水平。对于暂时不能办理解决的,要及时向政协委员沟通联系,解释情况,取得谅解。同时,要建立考核机制,加大督查力度,每年向政协通报一次提案办理落实情况。

三、加大支持力度,更加努力地为政协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为政协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既是充分发挥政协作用的需要,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各地各部门要力所能及地为政协多办实事,提供便利条件,支持政协更好地开展工作。一要尽力为政协委员履职创造条件。要主动关心政协委员的工作和生活,尽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尤其是政协委员所在单位,要积极支持委员参加政协的各项会议和活动,对委员开展履职活动给予必要保障。二要切实帮助政协解决实际问题。要大力支持政协加强自身建设,根据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政协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进一步保障政协工作经费,改善办公和工作条件,尽力为政协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三要加大对政协工作的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扬政协在我市改革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扩大政协影响力。

同志们,政府与政协目标一致、使命相同。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效益和谐新慈溪建设奋斗目标,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慈溪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农业局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总结

市农业局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总结

,我局按照关于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的实施意见(什农党组[]2号)文件的要求,采取“一三五”措施,创新载体,活化形式,整合资源,健全机制,深入推进廉政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一个机制”

成立了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唐前卫,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殷萍为组长,市委组织部、农工委、党校、监察局、农业局、文化局、广电局、报社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并明确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牵头部门为市农业局,并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总结工作、通报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各镇和市级有关部门也成立了工作落实小组,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通过努力,建立了有效的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运转机制。

二、创新“三个载体”

(一)制定“四个结合”“八个一”标准,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

“四个结合”:一是紧密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农村文化;
二是紧密结合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农村管理;
三是紧密结合农村“勤廉双优”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农村党建;
四是紧密结合“乡风文明十进村”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八个一”标准:制定一个廉政文化年度工作计划、建设一个廉政文化活动中心、组建一支廉政文化宣传队、举办一场廉政文化文艺演出、设置一个廉政文化图书柜(角)、建立一个村(党)务公开栏、建立一个廉政文化宣传栏、开展一次“两委”班子的述职述廉。全市确定1个村为德阳市级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红白镇柿子坪村)、15个村为市级示范点。市的“四个结合”“八个一”抓好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国办要情》(.6.30)采用。

(二)办好反腐倡廉专栏

1.在电视台开通《廉政时空》栏目、在人民广播电台开通《行风热线》直播栏目,解决了很多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畅通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充分肯定。

2.市纪委监察局坚持办好《纪检监察信息》和《纪检监察信息参阅》。

3.全市16个“廉政文化进农村”试点村均设立了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栏。

(三)结合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廉政家访活动

一是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二是开展党员干部及家属的廉洁教育,三是开展访贫问苦,四是化解矛盾纠纷。

三、搭建“五个平台”

(一)利用党课、会议、讲座及党校培训等,搭建课堂教育平台

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各类会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镇党委会、村组干部会、支部党员会、村民会等)、市长书记廉政党课、纪委书记廉政党课、党校教学计划及“十万农民大培训”的内容,做到开会有内容,讲授有计划,考试有题目。

(二)利用报刊杂志、教育读本、宣传资料、宣传栏等,搭建文字教育平台

利用“送图书杂志进村”向各村(社区)送图书杂志,各村(社区)设立廉政文化图书柜(角)、农民读报栏,各镇(街道)在试点村(社区)设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栏。

(三)利用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体,搭建电化教育平台

在电视台开办《廉政时空》栏目、在人民广播电台开通《行风热线》直播栏目;
利用“送戏剧电影进村”市纪委监察局、文化局送廉政电影、廉政文化会演进村;
各村(社区)利用广播、党员电教设施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播放警示教育片及反映我市党风廉政建设成果的幻灯短片等。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85周年。首先,我代表镇党委向全镇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了85年的光辉历程。85年来,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广大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的胜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缅怀党的历史,使我们更加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谱写国富民强的辉煌篇章。

  85年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党;
是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党;
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爱戴的党;
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回首建党85年来的伟大成就,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激情和信心。10万兰陵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在兰陵发展历程中,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不断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新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共苍山县委的领导下,各级党组织按照“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兰陵,富民强镇奔小康”发展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开发四大资源,加快“三化”进程工作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抢抓机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xx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2亿元,财税总收入达到17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33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形成规模,以民营为主体的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基本确立,初步构建起了以农村产业为基础,以支柱工业为支撑的国民经济体系;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廉洁从政”意识,深入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为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纵观兰陵改革建设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得益于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
得益于每位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和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在此,我代表兰陵镇党委,向战斗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全体共产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面实现县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进程的艰巨任务,核心和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富民强县奔小康目标的根本保证。特别是中央两个《条例》的颁步实施,标致着党的建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更好地发挥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重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深化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市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加快安康“药、水、游”开发的战略决策上来,统一到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建设绿色旬阳和陕南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上来。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增强执政能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起,从塑造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做起,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当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按照“两个务必”要求,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反腐败斗争,树立党员干部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

  二、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以争创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主线,以“三级联创”和旗帜工程为抓手,以“四个培养”和“党员双带”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要按照十六大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注重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重点建立符合法律、符合民意、符合程序的开放式的基层干部选拔、培训、考核、监督机制,规范基层重大事务的民主管理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农村党的建设要以创建“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三五”典型示范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和“党员科技示范户”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党员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努力建设科技型、民主型、法制型、服务型的乡村领导班子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
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要着眼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拓宽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增强党的影响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机关党建要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为目标,以开展“建一流阵地、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和“党员服务示范岗”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讲奉献,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塑造出“勤政创新,务实高效”的机关新形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把基层党组织建立在专业协会中、产业链条上,建立到党和政府重大经济、社会活动的关键环节中去,做到经济发展到哪里,就把党的组织、党的作用建立和发挥到哪里,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县广大共产党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思路,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思维的超前性。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从本职岗位做起,用科学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务实的作风,过硬的本领,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以实际行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形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广大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党的伟大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解决好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多想富民之策,多出利民之招,多办利民之事。

  四、紧扣经济建设中心,努力开创我县三个文明建设新局面。

  围绕农民增收,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县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构建县域经济主体格局,统筹推进城乡经济发展。要围绕农民增收,坚持“强烟、优姜、壮畜、兴竹、稳粮”发展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奠定农民增收基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职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重点围绕资源开发,大力培育黄姜加工、烟草食品、矿产开发、水电能源、建筑建材五大支柱工业,努力构建工业强县、工业兴县的格局。要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外部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农村新村建设,大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紧扣经济建设中心,全党动员,全民参战,努力形成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要坚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切实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自身素质,着力塑造旬阳文明新形象。继续深入地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关爱弱势群体活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强化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信用村镇创建工作,形成全社会诚实守信的风尚。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发展以汉水文化为特色的文艺事业和农村基层文化、体育、卫生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大力推进基层政权机关和村民、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深化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校务公开,扩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要继续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在农村坚持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全面提高全民的法制素质。在机关坚持开展以《行政许可法》等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学习活动,努力提高各级党员干部法制意识和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守法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评议考核制,严格执法,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逐步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妥善处理各种遗留问题,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做好群众信访工作。继续坚持打防结合的方针,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严厉打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安全防范和社会矛盾调解网络,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质量,确保全县社会政治稳定。

  同志们,历史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我们担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实现富民强县奔小康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篇3】副市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稿

副市长在质量监督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副市长在质量监督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2年xx市质量监督半年度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回顾上半年全市质量监督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的形势,全面贯彻落实xx市长调研讲话和市局半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刚才,xx*处长作了一个全面客观的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我都同意,4个单位分别在证后监管、风险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就质量监督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上半年的全市质量监督工作值得充分肯定

上半年,全市质监系统在市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焦“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深入贯彻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勇于负责,忠诚履职,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保障全市产品质量安全作出贡献,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赖处长总结报告的基础上,我谈几点感受:

(一)率先启动分类监管,对企业监管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质量监督的对象是量大面广的工业企业,热门思想汇报据统计,目前全市生产企业有8万多家,其中重点监管的生产许可证取证企业近2000家,传统监管模式下,质量监督工作“人机不匹配”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种情况,不仅在xx,在全国质监系统普遍存在。今年年初,国家质检总局研究建立对企业按照产品质量进行分类监管模式,从今年开始,按照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的原则,充分运用各项监管手段、监管信息,对产品分级、企业分类,突出监管重点,提高监管效能,体现扶优治劣,对不同产品和企业实行差别化监管,促进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不断完善质量保障能力,有效缓解人机不匹配的状况。这种新监管模式,是在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履职、提高效能的重要手段,产品质量监管将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对此,本市质监系统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在全国质监系统率先启动了这项工作,目前,各区县将生产许可证的年度审核和分类监管工作相结合,分类分级工作有效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挖掘质量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监督抽查计划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今年的监督抽查计划认真落实总局《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体现了”四个要求”,即体现法规的要求,做到依法抽查;
体现民生的要求,加大了关系人身健康和公共安全产品的抽查力度;
体现发展的要求,加大了区域发展中存在行业性、区域性问题的产品的抽查力度;
体现消费投诉等要求,个人简历加大公众关切产品的抽查力度,广泛征求市经信委、商务委、农委、工商、消防、质检机构等60余个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 “xx质监发布”微博平台向全社会征集民意,积极回应了社会热点与呼声。

二是抽查检验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抽查检验是监督抽查的核心环节,检验机构作为抽查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其客观公正直接关系到监督抽查的权威性,直接关系到质监部门乃至政府的公信力。上半年,本市质监部门进一步完善了监督抽查程序,取消了抽查中不合格企业接待环节,保证了抽样的工作和纪律要求;
继续推进监督抽查工作质量承诺活动,通过质检机构自主承诺,提高了承检机构的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
对抽样人员进行培训并实施登记管理,提升了抽样人员总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以新发布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为基础,编制了一批xx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技术规范,进一步规范监督抽查全过程。

三是抽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本市质监部门共对涉及民生、安全和环保的121种产品实施监督抽查,抽查2549家企业2776批次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同比去年上半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充分发挥区县联动的作用,开展建筑防水卷材等6种产品的全国联动,电动自行车等6种产品的市区联动,行业整治、区域整治的质量抽查。此外,xx、xx、xx三个区局还积极争取到区级财政的支持,对重点产品开展区级质量预警性抽查,基本形成国家、市、区三级的监督抽查体系,工作总结进一步拓展了监督抽查的广度和深度。

四是抽查结果的公告力度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们已经实现监督抽查结果全部通过市局网站对社会公告,同时向国家质检总局、认监委、市政府等相关70余个部门进行通报,市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以及本市各主要媒体对都非常关注我们的抽查公告,在第一时间进行转发和报道,有力地提升了质量监督的社会影响力。

(三)妥善应对处置了多起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上半年,本市接连发生多起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发事件,“安信毒地板”、“节能灯辐射超标”、“问题成品油”、“摇摆机”等关键词,一时成为全民关注和社会舆论的焦点。本市质监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强化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保障的部署和要求,不断加强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监督处在这些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把握信息,迅速进行科学研判,及时部署开展专项检查控制态势发展,同时,配合新闻中心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释疑解惑,稳妥平息了舆情,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妥善处置这些突发事件。刚才,xx区局和稽查总队分别介绍了两个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案例,从这中间,我们能够总结出有效应对的一些基本思路,一是重视信息,迅速反应。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与社会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往往成为社会热点事件,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很容易将事件影响力,XX必须迅速介入事件,积极回应,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分析舆情信息,不断根据舆情信息的发展,形成相应的应对措施。二是依托技术,澄清事实。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必须要依托技术机构、行业权威专家用科学的手段去检测和论证,尊重客观事实,以事实说话。三是借助媒体,正面引导。要借助各种传播媒介,掌握新形势下的舆论特征,正确而适时地做好舆论引导,就能够妥善、迅速地安抚公众情绪,把事件发展引向预定程序轨道。

(四)创新风险管理工作,掌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不断爆发,反映出质监系统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掌控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必须推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工作的开展,将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防,改变当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事后“救火”模式,对存在的风险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理,从根本上有效避免和预防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

上半年,本市质监系统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一是按照总局部署,开展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排查整治活动,全市质监系统各单位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都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制订并落实了具体的实施方案。xx、xx等区局还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将风险排查整治工作与生产许可证及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行业整治、区域整治、监督抽查及后处理、质量档案、联动“三查”及执法专项行动等工作有效结合,以涉及国计民生、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农资建材、日用消费品14种产品为重点,以媒体关注、有不良记录或违法行为的生产企业为重点企业,全面展开风险排查整治行动,XXTOP100范文排行并针对排查出的问题,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分别落实具体的整治措施,有效整治并消除了大量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二是不断深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风险信息采集,积极发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涵盖10个专业领域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专家队伍作用,加强对收集到的风险信息的研读,以关系民生,直接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服装、玩具等日用消费品为重点,着力解决现有监管手段不能发现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形成因素、实际状况进行全面的把控。今年以来,质量安全评估研究中心组织相关检测技术机构共实施了14个项目的风险监测,风险监测的项目和范围都有较大的增加。强化了对风险监测结果处置的研究,风险监测工作带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和预警能力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继续在全国质监系统处于领先地位。

二、充分认识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今年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从政治形势来看,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这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保障十八大胜利召开是下一阶段各项工作的重心,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大。

从经济形势来看,当前我国的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有效地发挥质量监督职能作用,综合运用生产许可、监督抽查、风险监控等有效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维护产品质量安全,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在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质量现状看,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们的质量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质量安全隐患依旧存在,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质量安全形势仍然严峻,人民群众的质量安全需求与质量监督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还十分突出。而且产品质量涉及面广、敏感性强、复杂程度高,始终是新闻媒体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尤其是网络等新型传媒迅猛发展,舆论和新闻传播越来越快,舆论导向不力就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履行监管职责,严格监督把关,提高监管效能,努力促进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从自身能力看,虽然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离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还有差距,监管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二是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监管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在监管人员数量和监管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监管职能的充分发挥。这些都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科学履职的有效方法,提高依法履职的保障能力,完善高效履职的工作机制,努力推动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创新发展。

心得体会全市质监系统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是提升质量水平、维护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质监事业的立业之本。我们要像重视食品安全监管一样,高度重视安全风险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工业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三、抓好下半年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把握一个工作重心,迎接十八大召开

刚才说过,下半年党的十八即将召开,当前,质量监督的工作重心只有一个,就是保安全,这是一项不容讨价还价的重要任务,这要求我们全市质监系统,要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方针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五个最严”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从严监管,全面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大力排查质量安全风险,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迅速有效处置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确保不发生有严重影响的恶性质量安全事件,的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营造良好质量安全环境。

(二)抓好两项重点,提升质量监管水平

第一项重点工作是积极稳步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分类监管。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目前分类分级工作的推进进度各区县局有先有后,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充分认识分类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加紧实施区域内企业的分类监管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组织有力、部署周密、落实到位,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狠抓落实,积极有效地推进对获证企业分类监管工作。范文写作二是要按照时间节点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获证企业分类监管工作。当前,是实施分类监管的关键阶段,是全面开展检查的阶段。今年年底前要按照制定的计划,对所有生产许可证企业基本实现分类监管,需要集中力量,一鼓作气,抓紧时间,不拖后腿,按照既定目标全面完成任务。三是要加强分类监管与日常工作的结合。分类过程中要切实做到科学分类、严格监管、动态调整。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统筹协调,要将分类监管与许可证证后监管工作有机结合,与发证观察员制度有机结合,与监督抽查后处理、建立企业质量档案等常规工作有机结合。四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果。在移动监管系统开发上,要科学规划,人性设计,功能完备,突出实效。在移动监管系统的运行中,各区县局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有力推进,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能;
监督处要在试运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加强培训,保证一线工作人员能用、会用、善用该系统,使得监管工作的法制化、科技化再上新水平。五是要及时沟通,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各区、县质量技监局在推进分类监管过程中,要及时准确报送许可证分类监管信息,注重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范文内容地图及时与市局沟通;
要不断总结许可证分类过程中有益的经验,加强宣传,保障分类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和提高。

第二项重点工作是抓好“质量提升行动”。今年年初,总局确立了“以综合整治促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着眼提升一类产品质量,规范一个行业发展,确定了开展电线电缆、节水产品、防水卷材等10类重点产品的质量提升行动,市局根据本市的产业状况,结合各区域产品质量的整治工作,确定了涂料、服装、电机等7项作为自选动作开展质量提升。全市质监系统要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特别要注意抓住一些行业的“症结”,找准质量提升的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和责任分工,专人负责,一抓到底,把质量提升做实、做深、做透。要通过抓产品质量提升,努力解决突出质量问题,着力体现抓质量的长效、实效,让全社会感受到抓质量提升对企业发展有利,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从而进一步重视质量提升工作。

(三)做好三项工作,夯实质量监督工作基础

一是学习贯彻《xx市产品质量条例》,加强质量监督规范化建设。新修订的《xx市产品质量条例》已于2012年4月19日经市人大常委会通过,9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该条例针对本市当前产品质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创设了相关制度,细化了产品质量监管的有关规定,强化了企业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督职责。该条例还明确了产品质量工作各方面的责任,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增加了生产者、销售者、检验机构的行为规范要求,并探索建立了生产者质量管理、缺陷产品召回、检验机构临时授权、重点产品质量监控目录、产品责任保险等制度。这部条例的实施,将为有效解决一些长期困扰产品质量监督工作难点提供执法依据,全市质监系统要认真学习《条例》,结合条例的实施,全面改进和提高质量监督工作,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各类质量监督规范化文件,为科学有效监管提供有力制度保证。

二是加强质量安全档案和质量监管档案建设。底数不清一直是困扰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一道难题。因此,在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动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档案工作,统计显示,到目前为至,超过96%的企业已经建立档案,基本实现对全市生产企业的全覆盖。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个档案还是显现一些局限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下一阶段各单位还是要提高对建档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建档工作的思考,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质量档案数据库。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监管档案,将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产品情况、生产条件、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监管的信息,包括监管时的影像资料、文书、笔录等统一归档,实现“一企一档、动态监管”。建立这个质量监管档案库非常有必要,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时,有利于快速梳理监管脉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性。

三是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近年来,我局有效处置了多起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处置的过程中,也反映出我们的应急预案还不够完善,因此,下一步,要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原则,认真总结各类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置经验,加快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并在预案的基础上,编制简明扼要,可以用于实战的应急处置规程和流程图,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工作要求。下半年,还要组织开展一些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以此锻炼全市质监队伍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各级质监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突发事件的水平。

(四)健全风险管理四项措施,解决质量安全突出问题

一是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信息收集机制。在现有以质检机构为主的信息收集平台基础上,各区县要加强对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特别是在日常监管过程发现的产品质量普遍性“潜规则”信息,要及时加以研究分析,并同时将信息交给质量安全评估研究中心,中心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加强对风险信息的研判,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同时,各级质量监管人员要有风险信息的识别意识,加强对信息资料的研读,比如,市局内网上的《重要舆情编报》、《产品质量安全资讯》等信息资料,各级监管人员要把这些信息作为必读材料,发现风险信息就要有意识立即组织进行科学有效处置

二是持续进行质量安全风险排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不是单靠一次专项就能全部排查清楚的,因此,要将风险排查与日常质量监管相融合,在监管中不断发现风险,要特别重视行业“潜规则”和环节“结合部”问题,全力防范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质量安全风险,突出电线电缆、小家电、家具、人造板、化肥等与人身健康和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产品,以及媒体关注、有不良记录或违法行为的重点企业。对排查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要做好危害评估和原因分析,确定整治措施和整治责任,限期消除风险。

三是加大风险整治力度,提升质量安全水平。风险整治工作要全面深入、标本兼治。首先要因病施治,对症下药,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风险发现在哪里就消除在哪里;
同时又要举一反三,注意源头防范、末端治理、全面整改,既要针对个性问题,“一品一策”、“一厂一策”地逐一整治,又要针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制售假冒伪劣的,要严厉打击。问题严重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小作坊,要建议地方政府组织停产整顿。发现行业“潜规则”的,要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动员协会、商会的力量,组织全行业治理。风险等级较高、安全隐患较多且分布又较广的重点产品,要进行专项整治、区域整治。

四是继续深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质量安全评估研究中心要认真总结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中摸索的经验,加强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收集、研判,风险监测与评估以及监测结果处置方法的研究,持续完善风险监测工作的体制机制,逐步扩大风险信息的收集和产品的监测的范围,更好地做好风险监测工作,推动质量监管关口前移,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区县局要提高对风险监测工作的认识,现在不是要讨论“要不要做”,而是要思考“该怎么做”,要加强对风险监测结果处置方法的研究,除了要把风险监测的结果告知企业,督促企业采取措施消除风险隐患之外,是不是还想一些其它办法,比如刚才嘉定局提到的,和企业所在工业园区联手,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你不消除风险,把你这个企业消除,进一步提高解决风险隐患的能力。

(五)落实五个最严,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严格生产许可。这里面有两项事情可以做,首先是在受理、审查、检验、发证环节严格把关,严格按照生产许可条件开展生产许可审批,对质量保证能力达不到准入条件要求的企业一律不予许可;
然后是严格落实退出机制,将违法违规企业、不能持续保持应当具备的生产条件、检测条件的问题企业,采取撤回、撤销、吊销、注销等强有力的手段,坚决清理出去,维护生产许可的权威性,提高获证企业的整体质量。

二是严格企业监管。本市质监系统各单位要切实落实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对企业的监管措施一律依法从严执行,提高监管有效性。在以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企业为主要监督对象的同时,认真研究总局今年发布的《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对照产品风险等级的划分,进一步突出四个重点,严格实施企业监管,即突出日用消费品、建材、农资、妇女儿童用品、消防产品等与健康、安全、节能和环保相关的重点产品生产企业;
突出合格率不高、质量不稳定的重点企业;
突出抽查合格率较低、存在行业性和区域性的质量问题;
突出舆论热点,消费者反响强烈的产品生产企业。

监督抽查是企业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产品质量问题的重要来源,因此,区县局要特别重视监督抽查工作,对不配合监督抽查的企业,要认真教育,严肃处理。对未抽到样品的生产企业,要认真核查,弄清楚到底是企业刻意规避,还是停产或者只生产出口产品,特别对一些获证生产企业,如果总是抽不到样品,要重点关注。对抽查中的不足,或者发现的抽查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

三是严格后处理。对企业产品存在一般性、个别性的质量问题,要责令企业及时整改复查;
对因管理原因造成的比较重大的质量问题,要深入企业查找原因、帮扶整改;
对恶意制假售假行为,要严肃查处,严格追责;
对苗头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要开展专项整治,全面规范,做到”四不放过”,即,质量原因没有查清的不放过、质量问题没有得到整改的不放过、质量管理制度没有建立的不放过、复查未合格的不放过,实现抽查一类产品,整顿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

四是严格执法。在企业监管和监督抽查工作中发现的质量违法行为,要一律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执法查处,涉及刑事犯罪的,要一律移送公安机关。

五是严格依法行政。各级质监系统要严格执法,规矩办事,丁是丁、卯是卯,努力克服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的问题,避免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防止大案要案、窝案串案等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优化业务流程,严格过程管理,努力实现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促进质量监督工作质量和效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进一步增强质量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严肃性,加强对业务工作的督查指导,严格工作程序和完成时限,推行绩效考核,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不断提高执行力和战斗力。要鼓励监管人员深入钻研,学技术,学业务,提高质量监督工作质量和水平;
要严明纪律,落实责任,弘扬团结协作精神,让谋事、干事、成事成为每个监管人员的自觉行为,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廉明高效、坚强有力、群众认可的质量监督工作队伍

同志们,2012年上半年取得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下半年全市质量监督工作仍然面临任务重、头绪多、压力大的局面,我们要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保持和发展上半年质量监督工作的良好势头,再接再厉,真抓实干,恪守职责,全面推进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以出色的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副市长在质量监督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篇好范文参考,涉及到产品质量、工作、监管、风险、企业、安全、质量、提高等方面。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4】副市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稿

全文共计8138字
副市长在全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正当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新一轮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时刻,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分析2019年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的工作,全力推进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稍后,剑荣同志还要对今年的建设工作作具体安排,李鸿同志还要对规划工作进行安排。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9年,是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建设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团结协作,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城乡规划工作逐步完善。牢固树立“富规划、穷建设”的理念,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系统谋划、超前谋划、高位谋划,着眼长远,彰显特色,高起点、高品位推进城市规划,加快乡镇、村庄规划。各县

1

全文共计8138字
区城市总体规划不断完善,专项规划深入推进,村镇规划有序推进。组织完成了主城区城市景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茅河两岸14.1公里控制规划、东南教育片区市政规划、倚象及城区9.4平方公里1/1000地形图补测、茶城大道商铺门头设计方案。启动了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道路竖向规划、思茅河南段5公里湿地详规和东部洗马河片区10平方公里控规编制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94个乡镇、村庄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现已完成73个村镇规划,惠民、勐康等旅游风情小镇、口岸小镇规划不断完善。全市103个乡镇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组建工作有序推进。城乡规划审批工作不断规范,规划执行力和控制力显著增强。
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做强中心城、做优县城、做特乡镇、做美农村”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各县区城市建设投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各县城市建设呈现出竞相发展、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2019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29%,比2019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城市道路达329公里、604.6万平方米,增加了54.7公里、100.8万平方米;
城市路灯达1.19万盏,增加30%;
城市供水能力达14万吨/日,增加1.3万吨/日,增长10%;
供水管网达484公里,增加了63公里,增长15%;
建成区绿地率达26%,提高了2个百分点;
绿化覆盖率达27.3%,提高了2个百分点。中心城区路网

2

全文共计8138字
工程快速推进,已建成通车8条,完成改造1条,正在建设5条,即将开工3条。完成了思茅河一期整治工程。普洱二中已建成投入使用。文化中心、行政中心、职教中心、师专新校区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
三是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新的《房屋登记办法》,做好房屋登记管理工作,抓好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发展。2019年全市房地产企业发展到163家,房地产投资达15亿元,商品房均价达2019元/平方米。同时,以建筑质量监管和市场调控为重点,切实加快全市建筑业发展步伐。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等方式,认真开展全市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建筑业管理执法检查工作,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监管,建筑业运行保持良好势头。2019年全市共有建筑企业158家,开工建设609个项目,实现建筑业产值61亿元,增加值21.4亿元,占全市gdp的11.9%。全市房地产和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用日益显现。
四是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为完成2019年前全市所有县城建成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目标任务,市政府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研究制定了全市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快速推进全市10县区1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9个生活垃圾处理场共19个项目的建设工作。目前,思茅区污水处理

3

推荐访问:副市长 加快建设 强市 副市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推进会议上讲话稿 副市长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稿 文化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