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万农奴解放心得体会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心得体会
在西藏即将迎来首个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之际,本台赴西藏采访报道小组采写了一组报道,全面展示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新发展、新变化。
居住在拉萨城关区鲁固居委会7号大院的尼玛次仁老人今年已经76岁了,经历过西藏新旧两个时代的生活对比,他非常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在50年前实行封建农奴制的旧西藏,尼玛次仁一直在为农奴主做苦工,他回忆说:“年轻的时候生活非常艰苦,吃、穿、住都非常困难。一日三餐根本吃不饱,甚至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一年四季也只有一件破衣服穿,连鞋子也没得穿,到了冬天非常难熬。当时在领主的压迫下,农奴的生活不仅艰苦而且连自由也没有。”
在旧西藏,占西藏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任何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毫无人身自由和政治地位,不得不依附于领主。
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时,考虑到西藏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情况,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十七条议”,肯定了改革西藏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同时对改革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但是,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试图永远保持农奴制度,以维护既得利益,并于1959年3月发动全面
的武装叛乱。中央政府与西藏人民一道坚决平息了叛乱,同时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一举摧毁了那里的封建农奴制度,实现了西藏农奴和奴隶梦寐以求的当家作主的权利。
1959年中央政府下令平息西藏叛乱后,宣布解放农奴和奴隶,废除人身依附关系,农奴和奴隶的生命安全和人身自由从此获得新中国宪法和法律的保障。同时,也废除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据统计,在民主改革中,共没收和赎买农奴主土地280多万亩(一亩合十五分之一公顷),分给20万户、80万农奴和奴隶,农奴和奴隶人均分得土地亩多。
在政治制度方面,民主改革废除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实行政教分离,这样既有效地保障了西藏人民宗教信仰的自由,也为西藏实行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随后,中央政府又逐步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破天荒第一次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他们选举产生了自治区各级权力机关和政府。
1965年9月,西藏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这同时也宣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建立,从制度上确保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政策在西藏的实现,保障了西藏人民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以及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权利。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登说:“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标
志是1965年9月召开的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西藏从此有了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贯彻实施,使得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并且享有充分的自治权。目前,全区34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94%以上;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及人大中的主要领导,也都是由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担任。
在每年召开的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就对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提出了上万条意见和建议,真正成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实行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人民享受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西藏现代工业从无到有,现代商业、旅游、邮电、IT等在旧西藏闻所未闻的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如今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青藏铁路20XX年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在西藏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农牧民从原来没有收入发展到年收
入3100元人民币;人均寿命由上世纪50年代的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西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格桑益西说,是民主改革使西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说:“民主改革50年,仅仅过了半个世纪,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民主改革,没有制度的变化,西藏社会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