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7-30 15:4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篇

第一篇: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海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田晓峰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3期

        摘要: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县域经济活力、实力、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依托。海林是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军者。海林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提出了制约海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
县域经济;
海林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县域是我国基本的行政单元,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一种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范围进行资源配置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县域经济活力、实力、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依托,更是综合省力的标志,县强则民富省强,县弱则民贫省弱。黑龙江省全面振兴,重点在县域,难点在县域,希望也在县域。

        一、海林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海林是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军者,海林市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令人赞叹的“海林速度”和“海林模式”。海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跻身国家级,跃升至全省十强县(市)前列,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产业集聚强势已现。截至2013年6月,167个项目落户园区,合同引资额151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2亿元,2012年实现税收3.9亿元。在针对2012年黑龙江省的十强县评比中,在工业发展方面,海林市获得第9名;
在财源建设方面,海林市获得第10名;
经济总量增幅位列第9位;
民生工作,海林市为列第6名。

        二、制约海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当前,海林市以城市综合体、旅游集群、农产品大市场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正在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第二篇: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市夜经济发展建议(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夜间经济作为现代城市新兴业态,因其提高城市设施利用效率、增加就业岗位和机会、拓展游客消费空间、拉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和重视。但在顶层设计、监管服务、品牌培育、气候应对等方面存在发展“焦点”“难点”“痛点”,亟待引起关注。

一、发展情况

(一)从覆盖主体来看,众多城市竞相发力。2019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纷纷发力夜间经济。如,北京在2019年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力夜间经济一揽子计划,打造10条特色示范街区、培育100家连锁企业等;
上海市正有计划地推出4—5个能满足海内外游客多元消费需求的“地标型夜市”。在此之前,西安、长沙、南京、福州、沈阳等地纷纷出台指导性意见,推动城市夜间经济迅速发展。

(二)从消费贡献来看,夜间经济潜力无限。夜间经济对促进城市消费升级、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如,数据显示,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到白天的50%,重庆三分之二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又如,广东肇庆因举办为期60天的粤港澳大湾区光影艺术节,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37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亿元。

(三)从载体建设来看,品牌培育各具特色。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结合城市特色,着力建设一批夜间经济载体,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夜间经济品牌,形成了识别度高、传唱度广的夜市品牌。如,北京的三里屯、后海酒吧街,上海的新天地、衡山路,南京的秦淮河夫子庙、长沙的歌城,成都的大排档、开封的鼓楼夜市等成为当地“金名片”,也成为夜间经济发展的“新代表”。 

(四)从表现形式来看,灯光亮度直观反映。夜间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灯光经济,城市灯光的“亮度”是衡量夜间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夜间经济活动越繁荣的地区,其亮度就越高。夜间景观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衍生出了全新的夜市生活形态。如,2018年深圳、青岛、石家庄灯光秀等夜间景观,正成为推动夜间经济、反映经济发展的直观衡量标准。

二、存在问题

(一)整体统筹规划缺乏。国家层面尚未出台服务夜间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尚未形成“全国一盘棋”整体考量,在政策扶持、制度保障、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形成体系,在发展夜间经济方面没有出台切实可行的鼓励措施,带来众多发展夜间经济的城市各自为阵、各自发展。

(二)服务保障相对不全。夜间经济涉及安全、交通、卫生、水电等诸多领域,需有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的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餐饮油烟处理、垃圾分类处理、停车场、卫生(公厕)等配套设施,以及强有力安全保障。但因城市发展水平,夜间经济的服务保障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不够成熟。

(三)品牌培育不够丰富。目前全国相关城市承载夜间经济的网点比较分散,规模相对不大,特别缺乏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深度参与、体现城市特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型综合性夜间经济场所,加上限时营业场所多、延时营业场所少,无法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四)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我国夜间经济更多侧重购物、餐饮、旅游等物质消费和体验消费,对城市文化的消费和对城市历史、人文的关注较少,城市内涵有待进一步深度挖掘,夜间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有待进一步释放。大型文化艺术表演场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场所关闭时间大多不晚于晚上8点。

(五)气候条件影响突出。囿于地理和气候因素,北京、哈尔滨、西安等北方城市寒冷冬天时间较长,夜间出行的人数大幅减少,加上营业场所不够多、配套措施不够全,夜间消费的便利度和友好度稍逊,因而相对于南方城市,北方城市在室外消费的时间跨度远远短于南方城市,其发展夜间经济存在某种天然困难。

三、对策建议

(一)打好政府政策“组合拳”,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总体规划,推动发改、财政、市监、住建、文旅、交通、城管等部门强化责任落实,结合自身职能,聚焦招商引资、用水用电、土地使用、税费减免、安全保障等方面,研究制定发展夜间经济的扶持、管理、监督政策,形成监督管理合力。

(二)打造极具特色“示范街区”,繁荣夜间消费市场。围绕吃、购、玩等要素,结合区域特色、业态定位、消费结构等特点,以热门美食区、大型购物中心、文体娱乐中心为基础,创建特色明显、内容丰富、载体多样的夜间经济特色示范街区,增加夜间消费品种,引导商家延长营业时间,形成旅游休闲、文化休闲、商业休闲的品牌,重点推动夜间经济有项目支持、有实体支撑。

(三)完善基础设施“硬条件”,保障夜间经济活动。完善夜间经济重点消费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标识体系、休闲设施、环卫设施、公共WIFI接入等配套设施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夜经济示范项目周边地铁、公共交通运营时间,加密运行班次,设置临时停车场,提高市民夜间出行的便捷性和交通管理的灵活性。

(四)实施夜间休闲“大众化”,丰富群众夜间生活。拓宽夜间经济产品种类供给,将电影院、体育馆、图书馆等文化娱乐场所纳入其中,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夜间消费活动,满足城市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以举办国际性、全国性的体育赛事和展览活动为契机,集聚夜间城市的人气、商气和财气。

    (五)充分利用媒体“传播器”,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有效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渠道,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持续开展夜间经济发展宣传推广,向市民提供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夜间消费资讯服务,培育夜间消费习惯。积极报道发展夜间经济富民、便民、惠民的工作成效,为加快夜间经济繁荣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篇: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韩倩;林维柏;路坤

作者机构:湖南工业大学 商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湖南工业大学 商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湖南工业大学 商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1674-117X

年:2014

卷:000

期:004

页码:41-47

页数:7

中图分类:F12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株洲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株洲市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国百强县比较存在明显的差距。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管理体制不完善,思想观念落后;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居民生活质量未得到明显提高;
县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
资金短缺,人才外流严重;
县域特色经济不明显。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解放思想,更新县域发展理念;
加强城镇建设,有效发挥聚集作用;
完善法律法规,转变政府基本职能;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综合实力;
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发动群众,深入挖掘特色资源;
积极吸引人才,实行“人才强县”战略,以促进株洲市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庆东

【期刊名称】《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本文找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总页数】1页(P.107-107)

【关键词】县域经济;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作者】王庆东

【作者单位】通辽市委党校,内蒙古通辽028000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王庆东

2.浅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庞秀芳

3.浅谈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卜锋

4.农村信用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 王赛红

5.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以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为例 [J], 梁佩韵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五篇: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自觉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于增强全县综合实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扰
纵观全国、全省发展的大背景,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和局限。有的农业比重偏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县域主导产业的龙头带动、链式发展和配套提升作用发挥不充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育缓慢,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大。有的地处边缘,受区位、资源、人文等客观因素制约,经济基础差,工业底子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致使县域经济发展手段及方式上的可选择面较为狭窄、发展速度缓慢。有的发展理念守旧,还存在“等靠要”、小富即安等思想,对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缺乏科技领军人才、行业拔尖人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抓抢机遇的意识不强,改革创新的能力不足。有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在抓发展、上项目过程中第 1 页 共 6 页

没有把生态放在第一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出现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导致原有发展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快速凸显。有的财政自给能力不足,财政收入来源单一,刚性支出压力大,只能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作,用于扶持经济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缺乏大项目、大产业支撑,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
二、正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协调处理好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县域经济发展中一个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必须牢固树立三次产业缺一不可、融合发展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主导工业,扩大做强第三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探索推进,激发科学发展潜力活力。改革创新是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之源。要巩固扩大现有改革成果,聚焦发展瓶颈制约和全面小康短板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承接落实上级改革任务,有效激活生产要素、释放资源潜力。要积极探索自选改革课题,按照“切口小、落点实、见效快”的要求,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农村“三块地”抵押贷款、村级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自主性改革,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创业基地功能,引第 2 页 共 6 页

进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创业者入驻创业基地,深化拓展院地校企合作,推动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等全面创新,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把结构调整作为着力重点分类施策,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不可缺一的思维,在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上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现代农业要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培育主体、打造品牌、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在产业结构上稳定制种业、做强蔬菜产业、扩大饲草养殖业、扶持新型产业,加快完善“产供储加销”全产业链体系,稳定提高种植业收入,扩大养殖业收入,着力增加劳务和三产收入。生态工业要以园区带动为突破,以重点园区基础建设、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招商引资引进新型产业、扶持发展小微企业为重点,围绕园区扶老、引新、扩微,实现工业经济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旅游和三产要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以A级景区创建、全域线路培育、服务质量提升、个性产品开发为重点,抓大、建新、推线,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补充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实现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
三、把生态环保作为发展底线优先考虑,促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一个地区拥有生态资源优势往往更有发展前途和发展后劲。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第 3 页 共 6 页

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抓发展、上项目始终把生态放在第一位,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打造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旅游业可持续的生态经济产业体系。要改善绿洲生态环境,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湖渠清淤恢复行动,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贯彻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相关政策法规,深入推进“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净土行动”,彻底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确保土净水净、天蓝地绿、空气清新。
四、把项目建设作为强力引擎狠抓不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项目建设永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要精心谋划储备项目,积极争取一批创新创业、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力推广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以好项目拉动大投资、培植大财源、带动大就业、促进大发展。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链延伸,积极对接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吸引一批中小微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孵化一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建立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和督查考核工作机制,畅通客商投资兴业和项目落地生根的“绿色通道”,不断提升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第 4 页 共 6 页

五、把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抓手持续用力,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要注重城乡规划管理,高起点推进城乡规划、小城镇和美丽乡村规划修编工作,推行“多规合一”,合理确定城乡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合理布局产业、路网和功能性项目,实现“一张蓝图”管控城乡发展空间。要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按照老城区做“减法”、新城区做“加法”的思维,加大棚户区、老旧街区改造力度,推进城市风貌改造,规划建设新城区学校、医院、文化、养老等公共设施,让广大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镇村污水达标排放、畜禽养殖场(区污染治理、河滩荒地变绿见水、秸秆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房前屋后净化绿化、房屋村落门面改造等专项行动,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满足群众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民生需求。
六、把从严治党作为最大保障抓实见效,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县域经济要发展,党的领导是关键。要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到党委领导经济工作之中,更好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职能,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全面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严格执行科学民第 5 页 共 6 页

主决策机制,凡属经济建设方面重大工作举措、重要工作事项、重点建设项目和大额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党内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充分征求人大、政协及各方面意见,努力提高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要注重培养专业型领导干部,强化政策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提升掌握政策、吃透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锻造一支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持续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要大力弘扬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坚持在基层实践中了解情况,在一线工作中发现问题,真正把心思放在谋发展上,把精力放在干事业上,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第 6 页 共 6 页

推荐访问:存在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 建议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