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笔记【精选推荐】

时间:2022-07-31 14:20: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笔记【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笔记【精选推荐】

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笔记2篇

【篇1】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笔记

为什么要学习党史?

古人“以史鉴今”之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时仅有50多名党员,但只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尔后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战胜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组织本身也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

党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党的建设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如今石油行业持续低迷,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

党的历史分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年10月~1976年10月)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0月~至今)

第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至今已走过95年的历程。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国和国成立,在党史上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间经过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年9月~1923年5月)、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1945年8月)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 五个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期间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国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照搬照抄别国经验个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波澜壮阔的。这场伟大的革命,为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国和国成立,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中国共产党又经历了27年的历程。

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这27年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这27年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充满了艰辛、坎坷和曲折。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课题。从1957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左”倾错误绵延了20年,尤其“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的发生,导致中国社会长时间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如邓小平所说:“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咋样搞社会主义”。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标志“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理论上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实践上从“文化大革命”灾难中走出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在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继毛泽东的第一次革命之后的有一场新的革命-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

第四部分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而奋斗。

历史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已走过了95年的历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回顾党的历史,有一下几点基本经验可以在今天借鉴: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2.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知道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3.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终理想,也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理想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篇2】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笔记

中国共产党党史

(一九二一年—一九四九年)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九一九年五月—一九二三年五月)

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中国的工人运动发展,各地共产主义组织成立。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党的“一大”(1921.7.23—31)——《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4,党的“二大”(1922.7.16—23)——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

(一九二三年六月—一九二七年七月)

1,党的“三大”(1923.6.12—20),确定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2,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3,5月,设在广州黄埔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开学(黄埔军校)。

4,党的“四大”(1925.1.11—22)——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5,东征、北伐。

1925年2—12月,国民革命军先后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南征,消灭了军阀。

北伐战争(1926年7月—1927年3月)。

6,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7,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和党内严重的右倾退让政策

8,蒋介石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了

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

土地革命时期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九三七年七月)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秋收起义(1927年9月)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

起义均告失败。

抗日战争时期

(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四五年八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部分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一九四五年八月—一九四九年九月)

抗战胜利后,人民期望和平,中国共产党呼吁建立联合政府。

重庆谈判

1946年6月,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在人民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1949年3月,毛主席在西北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警示: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政治前提。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即将到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