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读书有三到阅读题及答案(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读书有三到阅读题及答案3篇
【篇1】读书有三到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训练题读书养气及答案
读书养气
李建永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
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1.选文论述的观点是 。(4分)
12.第⑤段“厚积而薄发”中“厚积”指的是 ,“薄发”指的是 (4分)
13.第③段列举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例子目的是什么?(3分)
14.下面是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果要在本文中引用,可以引用哪两句?并说说理由。(4分)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④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15.“读书可以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结合你课外阅读的感受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书。(3分)
参考答案:
7、读书可以养气。
8、读书多 写出好文章。
9、运用举例论证,从而证明“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这一观点。10、①、④。因为①④句名言所谈论的是读书的意义或内涵,符合本文中心,可以作为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
而②③句所谈论的是读书的方法以及要博览群书,并不符合本文所论述的中心。所以选择①④两句。
11、言之有理即可。
【篇2】读书有三到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3题。(8分)
小议读书
刘熙武
①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从本质上讲,就是读者的心灵和上下古今的伟大智者的心灵进行对话。但真正要把书读好,需搞明白三个问题。
②一是为什么读书。这是读书入口处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纵观天下读书人,一般有两种读书心态:出于实用和出于兴趣。实用性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手段,以适应工作、职务需要和追求财富等为目的。兴趣性读书则是出于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知识世界,提高个人素质。现在的许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读书。只是为了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个好工作,属于被动地学习,这是对读书目的严重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之一。
③二是读什么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是无法穷尽的。庄子有言: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要减少读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针对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有生命力的,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可以穿越时空的东西。反复读经典,每次心得和收获都不一样。毛主席读《红楼梦》读了5遍,圈点阅读《资治通鉴》17遍;
温家宝总理读《沉思录》近100遍,天天都在读,这就是经典。有些东西当时看来是经典,过一段时间再看,还是经典。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等等都具有永恒的真理价值。
④三是如何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一百本书而不思考,不如思考着读一本书。前人也不是完人,也有认识偏颇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有些观点或论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可能是不合时宜的;
也有些观点或论断,结合新的实践或新的元素是可以创新发展的。所以,我们读书要边读边思,于不疑处有疑,善于存疑,敢于存疑,然后进行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学问。不仅要思考其中的思想内容,最重要的是掌握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掌握了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人就有了力量。
⑤最后,要善于活化知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知识,但零碎的、没有系统的知识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这就需要活化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系统。人的大脑好比电脑,脑子里存储了大量的零碎的知识,如果不去消化、理解和运用,无非是在脑容量里多占了点空间而已,这样的知识越多,你的内存越小,反应越慢,脑子容易僵化。知识是冰,是死的,而智慧是水,是活的,只有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是到达了读书的真境界。
(节选自2009-12-19《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标题《小议读书》肯定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什么?(2分)
2.从选文的结构和分论点的角度完成下列两题。
(1)第②③④段这三个论述语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2分)
(2)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读书要读什么书和如何读书。(2分)
3.第⑤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2分)
眉山市2010年初中学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其理由是:首先,从形式上看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仅仅是一个短语;
其次,它仅仅是一论题,规定了作者的写作范围,没有表达作者对读书的见解和主张。
2.(1)不能。其理由是:它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或它有一个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体现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严密性。
(2)读书要读经典;
读书要边读边思边疑,掌握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
3.比喻论证法。证明了读书要善于活化知识。
【篇3】读书有三到阅读题及答案
朱熹《读书要三到》阅读及答案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朱熹《读书要三到》阅读及答案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注释:①从:跟随②者:的人③遇:董遇,人名④云:说⑤苦:苦恼⑥渴:迫切地⑦或:有的人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其义自见________________(2)苦渴无日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小题3】文章反映了关于学习的哪两方面的道理(2分)答案
【小题1】(1)通现,显现、显露(2)时间【小题1】读书上百遍,书的意义自然显现
【小题1】一是书要反复诵读,意义就自然显现;
二是读书要巧妙运用时间。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理解文言词语要精准,这里应注意,(1)见通现,显现、显露(2)古今义,这里是时间。考点:这是对文言文实词识记与理解考点
点评:识记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具体要求有准确理解实词的常用义;
辨别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其意思;
正确理解一
1
词多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准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等。当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注意关键词和文言句式,这里应注意义见等词语的理解。
考点:这是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与翻译考查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小题1】试题分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表明书要反复诵读,意义就自然显现;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告诉我们读书要巧妙运用时间。
考点:这是文言文中内容与手法理解考点。
点评: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文本内容。然后,要先审题干,审出命题点和做题要求与范围,再进行理解内容,找出相应语句。
2
推荐访问:答案 读书 阅读 读书有三到阅读题及答案 读书有三到阅读题及答案 读书有三到阅读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