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 某公司利用秸秆年产8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供大家参考。
第1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利用秸秆年产8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
法人代表:***
1.1.3建设地点
***市***办事处***村
1.2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资格证书编号:**
1.3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
1.3.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
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63号);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6号);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
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7、《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9、《***》;
10、《***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政[2006]38号) ;
11、《***省2014—201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12、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
1.3.2编制范围与内容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公司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
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1.4项目概况
1.4.1承办单位概况
***位于***市***办事处***村,为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形成:“生物有机肥- 无公害、绿色、有机基地-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肉(食品)-畜禽(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生物有机肥”的绿色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公司利用生猪粪变产生沼气,沼渣和生物质秸秆生产有机肥,有机肥促进高效有机农业为一体,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公司始建于1997年,隶属于***市***办事处,于2006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现有固定资产2600万元,公司现有职工150人,其中技术人员35人,占地面积4000亩,建成四座四层楼的养殖场地,实施立体养殖,适应国家节约土地的政策,运用空间养殖以利于猪的通风、透光。年存栏生猪40000头,年出栏100000头,是以优质种猪和商品猪的繁育、养殖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畜牧企业。猪舍为单元式设计,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配备了精密的人工授精仪器,以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绿色、安全的优质商品猪。2012年销售收入12440.5万元,利润1056.14万元。
本期计划依托大约克公猪100头、杜洛克公猪100头、长白母猪5000头,存栏40000头,出栏10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粪便为原料产生
沼气,沼渣和生物秸秆混合年产8万吨有机肥生产线三套。公司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以技术和服务带动周边360多农户发展养殖,培育养殖小区,带动10000多户农户。目前公司已流转土地4000亩,带动一定数量的农户进行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及深加工,辐射带动能力较强。
本公司目前属***市龙头企业、***省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2009年***市人民政府授予标准化养殖小区,2011年被***省科协命名为科普基地,2010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12年被***市人民政府授予标准化养殖小区,2010年11月总经理***被命名为市首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市第四届政协委员。
1.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为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确保完成《***省“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5%”目标,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及粮棉主产区秸秆综合利用的通知》(发改环资[2014]116号)精神,***省发改委联合***省农业厅制订了《***省2014—201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秸秆资源总量丰富。据初步统计,2013年全省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等农作物秸秆理论产生量8850万吨,可收集量7950万吨,占全国秸秆资源可收集总量的10%以上。从全省秸秆资源分布来看,**、***
秸秆产生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秸秆资源总量都超过500万吨,7个省辖市秸秆产生量占全省总量65%以上。全省秸秆品种以小麦、玉米秸秆为主,占秸秆总量70%以上。
初步统计,2013年全省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640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0%。其中,通过机械粉碎还田、生产有机肥等,秸秆肥料化利用量达到3000万吨,占秸秆总利用量的48%,相当于减少化肥用量100万吨以上,节省农民开支25亿元,***省秸秆综合利用步伐逐步加快。但也存在如:秸秆商品化程度低、综合利用层次低;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程度低,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秸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为作物提供丰富的养分,改善作物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耕地“地力常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继续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鼓励企业使用秸秆生产有机肥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秸秆肥料利用率。同时,大力开发使用有机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水平。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4.3项目建设方案与规模
项目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采用高温堆肥发酵的工
艺技术,建设年产8万吨有机肥项目。主要建设发酵车间、烘干车间、成品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建(构)筑物。总占地面积8650平方米,建筑面积8150平方米。新增发酵槽、粉碎机等生产设备58台(套)。
项目建成后,年产有机肥8万吨,一部分用于企业现有4万亩种植基地使用,另外一部分与当地政府协议以成本价格供周边农户、企业使用。
1.4.4产品标准
生产有机肥产品的质量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农业部有机肥产品标准(NY525-2011)。
NY525-2011
1.4.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建设投资320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
建设投资:建设工程费用为32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200万元、设备购置1500万元、安装工程500万元。
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6结论与建议
项目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利用生物发酵菌种发酵畜禽粪便配以秸秆制成有机肥,实现有机肥工厂化生产,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解决当地养殖业的粪污污染,为大量农作物秸秆提供资源化利用提供出路。生物发酵菌种,生物发酵工艺与设备以及肥料配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地处农业主产区,市场广阔,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项目建成后,要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市场细分,明确目标市场、目标顾客和竞争对手,全面了解目标市场的规模、特征以及需求;选择合理的销售渠道;保持产品的质量、服务和具有竞争性的定价,有效地将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上推广。
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尽早开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第2章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为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确保完成《***省“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5%”目标,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及粮棉主产区秸秆综合利用的通知》(发改环资[2014]116号)精神,***省发改委联合***省农业厅制订了《***省2014—201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秸秆资源总量丰富。据初步统计,2013年全省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等农作物秸秆理论产生量8850万吨,可收集量7950万吨,占全国秸秆资源可收集总量的10%以上。从全省秸秆资源分布来看,**、***秸秆产生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市秸秆资源总量都超过500万吨,7个省辖市秸秆产生量占全省总量65%以上。全省秸秆品种以小麦、玉米秸秆为主,占秸秆总量70%以上。
初步统计,2013年全省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640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0%。其中,通过机械粉碎还田、生产有机肥等,秸秆肥料化利用量达到3000万吨,占秸秆总利用量的48%,相当于减少化肥用量100万吨以上,节省农民开支25亿元,***省秸秆综合利用步伐
逐步加快。但也存在如:秸秆商品化程度低、综合利用层次低;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程度低,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目前,土壤肥力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是作物高产稳产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近20多年来,中国在肥料使用上的“三重三轻”(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轻微量元素)的现象日益严重,施肥比例严重失调,有机肥投入所占比重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60%下降到90年代的40%,导致耕地质量明显下降。据农业部90个土壤养分监测点和调查点数据分析,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平均仅为18%,旱地仅为1%左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地力水平差距较大。有机肥投入的减少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肥力的降低将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有机肥对促进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含有多种可被利用的有效成分,除绝大部分是碳外,还含有钾、硅、氮、钙、镁、磷等元素及矿物质、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质成份。合理将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在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
***市秸秆产生类型以小麦、玉米秸秆为主,从全省秸秆资源分布看,当地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秸秆产生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其产生量占全省的比重都在12%以上;秸秆利用率仅为63.52%,利用水平不高。本项目针对目前当地农作物秸秆处理难的问题,采用高温堆
肥技术生产有机肥,可以有效减少秸秆焚烧及农业废弃物乱排放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并提高当地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该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本项目的建设是实现农作物秸秆肥料化的重要途径
秸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为作物提供丰富的养分,改善作物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耕地“地力常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继续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鼓励企业使用秸秆生产有机肥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秸秆肥料利用率。
2.2.2本项目的建设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长期施用有机肥料,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中国传统农业之所以五千年繁衍不衰的根本原因。由此得到启示: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土地肥力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是培肥土壤,提高地力的一项有效措施,因为有机肥具有以下十分重要的作用:①有机肥肥效持久,营养元素全面,能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通气能力;②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加速养分在土壤中的分解、积累;③能活化土
壤养分,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结合固定速效化肥的有效成分,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淋溶损失,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活跃土壤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以降解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保持土壤活力;④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不仅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可提高肥料(有机肥和无机肥)养分的利用率。
随着石油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无机化肥。化肥不仅能提高作物单产,增加农业效益,而且还具有肥效高,见效快,运输使用方便,省工省时等优点。这就促进了化肥的大量使用。化肥在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但长期单施和偏施化肥,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保水、保肥、通气性能下降;同时也会使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群单一,数量减少,地力下降;如果不坚持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那么就不能使所施化肥在土壤中结合固定,大部分有效成分将被淋溶损失,既降低化肥的利用率,又污染环境;另外,不合理的施肥还会造成农产品品质量下降,表现为瓜果不甜、饭菜不香,食品中有害的硝酸盐含量上升,危害人类健康。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美欧等发达国家已兴起了有机农业生产,开始大力推广使用保土、肥田、无污染的新型有机肥料,限制化肥的使用。大力开发使用有机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2.3本项目的建设是实现有机肥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
有机肥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中心,对有机肥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生产经营商品化有机肥的机制。商品化有机肥料的生产经营是有机肥产业化的核心。所谓商品化有机肥,就是将有机废弃物(包括传统有机肥在内的有机肥原料)集中进行工厂化处理,通过高温发酵,消灭病毒、病菌,并通过干燥成粒生产出有机肥,添加部分化肥,生产出有机无机复混肥,包装成袋,可以就地使用,也可以较长时间贮存,远距离运输,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的新型有机肥料。
2.2.4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增加有机肥与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合理减少化肥用量,加快农业有机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已成为21世纪农业生产的主流和方向。有机废弃物分为第一性生产废弃物(如作物秸杆、枯枝落叶等)、第二性生产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等)、工副业有机废弃物(如农畜产品加工废弃物)和人类生活废弃物(如生活垃圾,人粪尿等)4类。中国有机废弃物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农作物秸杆年产量达5000多亿公斤,畜禽粪便排放量1340亿公斤,城市垃圾700亿公斤以上。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有机废弃物将以年均5%~10%的速度递增。这些有机废弃物,特别是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和近郊畜禽粪便已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源。若将这些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生产有机肥,对节省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2.2.5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水平
常规现代农业由于生产过程中过量或不合理地施入一些化学合成物质,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导致食物安全性降低。如过量使用化学N肥,使农作物尤其是蔬菜中硝酸盐累积和硝酸盐含量增加,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和食品质量及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随着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市场占有量将显著增加。从技术要求上讲,生产绿色食品对化学肥料是禁用或有限制的,主要使用经高温发酵灭菌腐熟的有机肥、沼气肥、生物肥料、绿肥、饼肥等;相比而言,有机食品的生产对肥料的要求更为严格,严禁使用化学肥料。因此,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离不开无害化的有机肥料。产业化开发新型无害有机肥料,将对发展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生产提供重要的有机肥源,促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
第3章资源条件和市场分析
3.1资源条件分析
***位于***市***办事处***村。目前拥有年出栏能力10万头生猪的养殖规模。目前采用干清粪的废污处理工艺,日产鲜粪125吨,污水900m3。其中鲜粪中干物质含量约18-20%,污水中总固体浓度约0.6-1.0%,COD约8000-15000mg/L,BOD5约5000-6000mg/L,悬浮物4000-5000mg/L,pH 6.5-6.8。
***市秸秆产生类型以小麦、玉米秸秆为主,从全省秸秆资源分布看,当地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秸秆产生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其产生量占全省的比重都在12%以上;秸秆利用率仅为63.52%,利用水平不高。
此外,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现有种植基地4万亩,按照每亩种植基地年容纳有机肥按1吨预计,年可消耗生物有机肥4万吨。剩余部分用于周边其他农户使用。
从资源条件分析来看,项目单位有稳定的原料来源,有足够的耕地容纳有机肥,剩余部分供周边农户及种植企业使用,具备产品消化条件。
3.2市场分析
3.2.1国际市场
生物有机复合肥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环保型肥料新产品,也称为绿色肥料,代表着当前肥料应用技术的最新水平和最新趋势,它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含有一定的生物菌剂和增效剂,可满足农作物营养需求,既有高效的固氮、解磷、解钾活性微生物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它可以激活并培肥底土层,增厚耕作层,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和使用系数,延续并保护土地资源,从而达到培肥地力和改良土壤的作用。既有无污染无公害、肥效持久、壮苗抗病、改良土壤、提高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又能克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弊端。据试验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一般可使粮油作物增产10%~20%,蔬菜、果树等高效经济作物增产20%~30%,是发展“绿色食品”和优质环保农业的理想产品。生物有机肥原料易得,变废为宝,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生物有机肥所利用的有机质资源,一般都是牲畜粪便、农作物秸秆资源、城市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经过处理变成肥料,可以达到减少污染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可变废为宝,使肥料资源得到再利用。使用高效优质有机复合肥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形成共识,在美国有机复合肥用量占整个农业用肥量的68%以上,在英国、荷兰还高于此比例。在我国生产高效生物有机肥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出口创汇农业发展,对高效有机肥的需求将不可限
量。
3.2.2国内市场
我国无公害、无污染、绿色食品发展迅猛,消费量以每年7.5%速度递增。2007年,全国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18亿亩的25%。随着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出口创汇农业发展,对生物有机肥需求量日趋高涨,而且将会逐渐成为现行传统肥料的替代品。据国家统计局2006公报,2006年国内的化肥生产量为4519.79万吨,(不含各种进口化肥数量),化肥销售总额为3700多亿元,生物有机肥占总额的2%,即74亿元.由于生物有机肥的诸多优势逐步被人们认可加上国家政策的倾斜,专家估计:未来市场,生物有机肥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那么在2010年生物有机肥的销售总值将达到900亿元、到2015年将超过1500亿元(平均每个省达到50亿元)。***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拥有耕地面积近1.2亿亩,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1位,蔬菜面积已突破2000万亩,果园面积达到700万亩,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事关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按全省平均每亩耕地年施用有机肥100公斤预计,仅***省有机肥的市场容量即可达1200万吨。而目前,全省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厂家和生产能力却极其微小,因此,建设8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对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3.3营销策略
3.3.1目标市场
项目生产产品主要功效是培肥地力,改善作物品质,增产增收,因此本项目目标市场主要而向农村的高品质粮食与经济作物耕地,立足于农业大省。初期销售范围在以生产设施为中心的500公里半径以内,伴随着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逐渐将销售范围扩大到800到1000公里半径内,并争取开拓国际市场。
3.3.2产品和定价策略
针对农民对肥料的用途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本项目产品主要为生物有机肥,按照农业生产规律,在生产中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以保证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作为重要的农资产品,产品质量和价格对市场影响较大,因此,根据产品定位和市场细分,采用系列化、组合化的产品和价格策略,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采用不同的价格和营销策略。
第4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4.1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采用高温堆肥发酵的工艺技术,建设年产8万吨有机肥项目。主要建设发酵车间、烘干车间、成品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建(构)筑物。总占地面积8650平方米,建筑面积8150平方米。新增发酵槽、粉碎机等生产设备58台(套)。
项目建成后,年产有机肥8万吨,一部分用于企业现有4万亩种植基地使用,另外一部分与当地政府协议以成本价格供周边农户、企业使用。
4.2产品方案
4.2.1产品产量
生物有机肥8万吨。
4.2.2产品质量标准
生产有机肥产品的质量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农业部有机肥产品标准(NY525-2011)。
生物有机肥产品技术指标(NY525-2011)
第5章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5.1项目建设原则
***利用秸秆年产8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是在现有年出栏10万头养猪场的基础上进行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的项目,其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具有适宜的资源条件
本项目既要求有畜禽养殖场来提供充足的畜禽粪便、秸秆等相关原料,又要求周边地区有足够的农田来消纳有机肥产品,以达到形成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2)符合城镇规划要求
中心位置的选择应服从城镇建设规划、地区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远离居民区。
(3)节约投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选择交通运输便利,各方面条件(如水、电、路等)较好的场地,以节约基本建设投资,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符合畜禽场防疫要求
为防止畜禽粪便中的病原体传播疫病,应与畜禽场有一定的距离。粪便处理设施选址尽量选于养殖场的下风向,并且设置专用运粪通道,防止病源体交叉传染。
5.2建设条件
5.2.1地理位置
***市位于***省东南部,居黄河冲积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1′—115°40′,北纬33°03′—33°30′。境域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35.25公里。西邻**县,东接**县,北与**县隔河相望,南与**县接壤,东南与**县毗邻。
***位于****两省交界处,交通便利,**铁路穿境而过,东连京九、西接京广铁路两大动脉。大广高速、宁洛高速在市区交汇,106国道和5条省道穿越全境。沙颍河航运直通淮河。市乡(镇)公路、乡村公路、硬化道路纵横交织。
本项目建设地点在***市***办事处***村,公司现有场区和种植基地内,建设区域地势平坦,空气清新,周围无其他污染企业,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适宜项目的建设。
5.2.2自然气象条件
***市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为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冷暖适中,兼有南北之长,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能满足多种植物栽培和生长的需要: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有利于人类生活和动物的繁衍。***市四季分明,且各具特色:春温多变、雨水充沛;夏热多雨、暴雨常现;秋凉晴和、降水适中;冬长寒短、雨雪并降。
年平均温度为14.7℃。春季平均14.6℃;夏季26.9℃;秋季15.4℃;
冬季1.9℃。其温差1月份平均温度最低为-3.8℃;7月份平均温度最高为32.5℃;极端最低温度为-19.1℃;极端最高温度41.8℃。年平均最低温度10℃,年平均最高温度为20.5℃。
***年平均降雨量为850毫米。降水在地域上,由北向南逐渐增大。丰水年960—1070毫米,特旱年500—560毫米。春季降雨量占年降雨总量的20%;夏季占53—60%,秋季降雨量和春季略同,个别年份占30%;冬季占10%左右。纵观全年是冬春易旱,夏秋易涝。
由于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一般而言,冬季盛行偏北的冬季季风,夏秋盛行偏南的夏季季风。全年平均以偏北风最多,其次是偏南风和偏东风,偏西风最少。年平均风速3.1—3.6米/秒。
太阳辐射年总量平均每平方厘米为116.702千卡,有效光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57.13千卡,年平均日照时数2158小时。全年中夏季辐射量最大,光照时间长,分别占全年的34%和31%;冬季辐射量最小,光照时间短,分别占全年的16%和20%。
历年平均初霜日在11月1日,最早出现在10月15日;历年平均终霜日在3月31日,最晚出现在4月18日。平均无霜期为219天,最长年份为262天,最短年份仅179天,相差两个多月。无霜期80%,保证率为210天。
5.2.3地形地貌
***市地处黄淮平原,地势西北偏高,东南倾斜。海拔34—37米,局部最高海拔45米。由于长时期河流的交互沉积,及历次黄***泛冲
积的影响,地面形成“岗洼相间”、“坡洼多、岗埠少”的特点,域内有大小坡洼126个,呈大平小不平微地貌特征。
本项目所在位置地形平坦开阔,适合项目的建设。
5.2.4水文地质
***全市共有地表水1.49亿立方米,地下水2.07亿立方米,过境水20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12.56亿立方米,常年可利用量2.04亿立方米,实际利用量1.61亿立方米。***大部分地下水属钙镁型水质,适宜于人畜用水和农田灌溉。
***市境北部平原,其沉积物是以沙河自北向南,呈壤质——粘质地带,如南顿、城郊、郑郭三乡镇的沿沙河地带,属壤质泛道带。由于黄泛冲行时,地面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局部高地和坡洼,如韩岭、棠棣洼等地。中部是河湖相沉积岗地带,由于洪河多次泛滥、淤积、改道,形成了岗、坡、洼相间的地貌。被淤积的泛道带成为岗地,高度多在41—42.5米之间,地下水4—8米,在此地带多发育为灰潮土和黄棕土,如川岗岭、虹河故道。在泛道之间,形成一些河间洼地,牒形或浅槽形洼地。如曹楼坡、大李庄坡。南部属湖沉积洼地,从第三世纪以后,以潮相沉积为主和原地貌的微度差误,形成了牒形、浅槽形、近水形洼地。这些洼地多发育砂礓黑土。牒形洼地处湖泊洼地的中心地带,地下水位较高,一般为1—1.5米,间有季节性积水。如清净坡、陈楼坡(长坡)。浅槽形洼地比牒形洼地稍高,地下水位1—2米,季节性积水时间较短,如大凡庄南坡等。过水洼地多分布
于汾河、泥河和十八里沟两侧,地下水受沟河水量大小的影响,变化较大,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积水。
5.2.5抗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该区域为6度地震烈度区。
5.2.6基础设施条件
1、供水
公司取水设施齐全,有80m、100m、120m等不同深度的深水井8眼,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2、排水
项目单位厂区内养殖污水和雨水有各自排水系统,养殖场污水经密闭管道输送至沼气生产区集中处理,雨水经养殖场完善的排水管网,排出场外,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3、供电
场区内有养殖场架的专用高压线路,可保证为本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电力。
5.2.7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
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电缆等均可由***市及***市建筑材料市场供应。
第6章工程技术方案
6.1生产纲领
本项目为***利用秸秆年产8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生产有机肥产品的质量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农业部有机肥产品标准(NY525-2011)。
6.2设计原则
1、项目建设力求高质量、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高导向、高效益。具备科技示范、技术推广、经营效益等功能。
2、以“生产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提高效益”为原则,注重生产线的整体配置。
3、设备选型中充分考虑有机肥加工行业技术与装备发展水平,并着重于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兼顾先进、节能、投资省等因素,选用国内外成熟可靠又具有一定先进性的设备。
4、以提高秸秆肥料化为根本出发点,根据加工企业规范进行规划设计。
6.3工艺技术方案
6.3.1技术方案选择
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有多种方式,但最为常用的方式就是将高温堆肥。高温堆肥方式具有日处理量大、速度快、无
害化程度高(防止臭气散发)和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清洁化等优点。此外,利用该方式进行有机肥生产时,还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固体废弃物进行C/N比和水分调节等,从而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解决农业生产中大量农作物秸秆的出路问题。
由于刚生产出的腐熟堆肥水分含量大,不便于贮存和流通,而风干堆肥又较为疏松、体积大,施用、运输和贮存均不方便,所以通常对堆肥进行后续加工以改善堆肥的物理化学性状和提高有机肥的附加值。目前,国内外在腐熟堆肥的后续加工方式,以挤压方式进行堆肥的颗粒化最为常用。因为堆肥的颗粒化不仅可以减少风干堆肥体积的40-60%,而且在处理中可根据客户的要求或作物、土壤的特点进行有机肥有效成份的调节,以进一步提高肥料附加值、技术含量等。
因此本建设项目实施时将选用高温堆肥方式,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原料进行堆肥生产。在生产中通过对生产工艺的调节,使有机肥生产周期缩短为10天。腐熟并风干后以挤压方式进行堆肥的颗粒化进一步提高有机肥的附加值。
6.3.2生产技术方案
本项目将各养猪场的沼渣和剩余3.75万吨猪粪便等收集后,通过添加生物菌种和粉碎的农作物秸秆等辅助材料将原料水分含量调节到50%左右,采用发酵池发酵,槽底架空通风提高微生物活性,有效缩短发酵时间、消除臭气和促进发酵原料的快速腐熟,同时利用发酵产生的高温杀灭病原菌和虫卵,确保肥料达到卫生标准。
为了确保生物有机肥生产线充分满足环保的要求,在工艺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物料在流动过程中的除尘要求,在多道工序增加了除尘的
装置以满足环境的要求。另外在整个发酵车间和烘干造粒车间增加了生物除臭和除尘设施,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6.3.3工艺流程
利用猪粪和作物秸秆高温发酵生产有机肥的工艺如下图所示。
有机肥工艺流程简图
6.3.4工艺流程描述
①预混工序
将收集来的猪粪等与粉碎的农作物秸秆按照事先设定的配比量将原料加入到双轴预混机内进行拌合、添加发酵菌,并将其水分调节至50%左右,然后由皮带输送机送入发酵池进行好氧高温发酵。
②发酵工序
混合后的发酵物料由皮带输送机转运到发酵车间的发酵池内,按1.2m厚度堆积,此后一段时期内操作人员须及时监控池内物料的温度
变化,适时开启翻抛机对物料进行翻动,当翻抛机在其中一个槽池内工作完成后,再通过水平转移车将翻抛机转移至另一个槽池内进行工作;本工段设计并安装了通风装置,根据需要适时启动供氧装置给槽池内物料提供氧气;启动车间内的换气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以保证有机物料的正常发酵和消除臭气。
③烘干、粉碎、造粒工序
发酵完成的物料水分约40%左右,可转运至室外摊晾场晾晒风干,经筛分机筛分去除金属和大块石头等杂物后,将其进行烘干、粉碎、造粒、包装等。
6.3.5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预混物料比重0.4-0.6
发酵物料水份50-60%
发酵周期7-10天(在充分供氧的情况下)
发酵物料堆高0.8-1.2m
机械搅拌1-2次/日
发酵池底部通风100L/分.m3,每日通气2次,每次2小时
6.4技术特点
①本项目是利用猪粪和添加适量农作物秸秆经过高温发酵处理而成,产品无臭味、无有害菌、不含杂草种子和对作物生物发育有害的成分,因而是真正的“生态肥料”或“绿色肥料”。
②本项目采用统一发酵、统一配制的方式生产,因此产品品质均一、有机质及养分含量高、肥效稳定、施用更加安全、可靠。
③本项目生产中充分利用生物能、太阳能,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因而市场竞争力强。
④本项目是利用腐熟堆肥以挤压方式而成的颗粒肥料,具有体积小、水分含量低,因而有利于降低肥料的运输成本、易于贮存和机械化施肥。
6.5主要原材料及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6.6新增设备
①预混设备(按WTH-750型计)
设计参数:收集公司各猪场污泥和猪粪等,利用农作物秸秆调节水分至50%后,发酵原料总重量约14.4万吨/年,年工作日350天,每天两班,每班工作8小时。
小时产量:12次/小时×1m3/次×0.6吨/m3 = 7.2吨;
日产量:7.2吨×16小时= 115.2吨;
年产量:115.2吨×350天= 4.03万吨/年;
选用4台WTH-750型预混机可以达到产量要求。
②发酵槽(按长×宽×高=70米×7米×1.5米为一条计)
设计参数:年工作日350天,每天三班,每天工作8小时。发酵池容量/条:1.5米×70米×7米×0.8吨/m3 = 588吨
年产量:588吨÷10天×350天= 20580吨/条
需发酵槽:144000吨÷20580吨/条= 7条
第7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7.1总图布置
7.1.1总平面布置原则
1、按照国家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并结合当地情况,在满足使用的要求下,做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投资、降低造价,并应切实注意节约用地。
2、场区总平面布置应作到功能分区明确。发酵车间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加工及成品库布置在上风侧。
3、根据工艺及防火要求,将生产协作密切的车间组织在一起,力求做到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生产线路简洁、流畅,避免往返运输和作业线的交叉。
4、在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下,根据生产性质、动力供应、货运周转、卫生及防火等条件分区布置,并将有大量排出烟、尘及有害气体的车间,布置在场区下风方向。
5、运输是生产工艺流程的前奏和继续,它是联系各生产环节的纽带,总图布置中做到合理布置人流、车流的运输线路,以利于生产线路的畅顺,减少能量消耗,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6、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规范及各种安全的要求,并应满足地上、地下工程管线的辅设和交通运输的要求。
7.1.2项目组成
根据工艺方案和生产需要,本项目主要生产车间包括发酵车间、烘干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包括原料堆棚、成品仓库、变电所、水泵房等,总占地面积8650㎡,总建筑面积8150m2。
7.1.3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选址位于***市***办事处***村***现有场地内。南为农田,整个场地东西长约780m,南北宽500m,围墙内总占地面积39公顷(含585亩)。为合理利用土地,本着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合理,内外运输顺畅和便于生产管理的原则,本设计的总平面布置将厂区分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分区,即原料区、生产区、成品区和厂前区,其中原料区主要为禽粪和秸杆堆棚,位于厂区西南部,生产区包括发酵、烘干等车间,集中布置于厂区的南部,位于该区域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减少对厂前区的周边村庄与企业的空气污染,辅助生产设施等位于厂区的北部,形成厂前区。造粒车间和成品库位于生产区北部,形成成品区。
7.1.4出入口设置
本项目原料和成品均采用汽车运输,根据企业的选址位置,生产规模和厂区总平面布局,入保证人货分流、净浊分流。本设计在厂区西侧和南侧分设两个出入口,即西入口和南入口,西入口位于生产区,主要为原料和成品出入口,避免与人流干扰。南入口位于厂前区和成品区之间,为人流入口,完全避免了人、货流的交叉。
7.1.5道路及绿化系统
本项目场内外运输均采用汽车运输,全年主要运输量为23万吨/年,因此运输车辆较多。厂内道路系统为主干道和次干道两种,主干道主要分布于原料、成品区周边,承担原料及成品的运输功能,故主干道应有足够的宽度。另外,连接厂区出入口和生产场地的道路为次干道宽,城市型道路,主干道路面宽度12米,次干道路面宽度4.5-6米。路面结构均采用水泥砼路面。道路排水采用盖板明沟。道路总长1040米,道路、广场及硬化地面面积3000平方米。
绿化布置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因而必须根据具体要求,与总平面布置综合考虑,并与场地环境相协调。根据企业性质、产品规模和总平面布置方案,为了消除或减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和气体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应因地制宜地选用绿化树种,尽快发挥绿化效益。在不影响交通、地上地下管线运行和维修条件下,在厂前区以集中的绿地为主,其树种选择宜为减弱噪声的分枝低,树冠大而密,叶子硬的白杨、枫树、绿篱等,营造小区域的绿化景观。生产区另一绿化组成部分是行道树和沿路绿地,形成带状绿化。其间乔木和灌木搭配栽植,营造轻松、舒适的绿化景观。使整个厂区内绿化布局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的绿化层次和空间结构,以与厂内的建筑相呼应,建成现代化工厂的典型模式。总绿化面积1480平方米,绿化系数为32%。
7.1.6竖向布置及场地排雨水
本项目厂区内地势平坦,场地竖向设计本着尽量利用自然地形,
减少土方工程量的工程量的原则,同时,场地应有完整、有效的雨水排水系统,满足生产、运输、装卸及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场地标高及排水坡度尽量结合原地形进行平整,场地排雨水坡度为5‰,雨水汇入厂内道路边沟,最后排入厂区西侧的区域排洪沟内。故整个场地标高宜东高西低,并高于西侧区域道路0.3米。
7.1.7厂内外运输
本项目全年总运输量为23万吨,其中运入量为15万吨/年,运出量为8万吨/年。厂内运输采用叉车、推车等。厂外运输工具以汽车为主,主要以社会运输力量解决。
7.2土建工程
7.2.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各车间的建筑设计主要依据生产工艺流程使用,气象条件,建筑造型和建筑技术等因素进行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的。
7.2.2主要建筑方案
本项目在现有厂区新建一座有机肥加工车间,包括原料晾晒场、发酵车间、烘干车间、造粒车间、成品库、锅炉房、变配电间、机修车间、水泵房、地磅房等。总占地面积8650㎡,建筑面积8150㎡。具体车间尺寸如下:
发酵车间:平面尺寸为75×50m,单层,建筑面积为3750m2;
烘干、造粒车间:平面尺寸为75×40m,单层,建筑面积为3000m2;
以上建筑为单层排架结构,屋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门窗采有铝合金,平开钢大门,墙面为水泥砂浆抹面,888仿瓷涂料,水泥地面,建筑外墙做法采用浅色涂料,基础采用混凝土独立基础。
成品库:平面尺寸分别为30×30m,均为单层钢筋砼排架结构,建筑面积为900 m2。库房采用彩钢压型复合板,门窗采用铝合金,平开钢大门,内墙面为水泥砂浆抹面,888仿瓷涂料,地面采用地砖,建筑外墙做法采用浅色涂料,屋面采用轻型钢架,砖墙围护,基础采用混凝土独立基础。
变配电间、锅炉房及水泵房:平面尺寸分别为10×6m、15×10m 和5×4m,均为单层混砖结构,建筑面积分别为60 m2、150 m2和20 m2。建筑均采用两布三油防水卷材屋面。变配电间门采用变电室门,窗采用实腹钢窗;锅炉房门窗采用平开钢大门,窗采用塑钢窗;水泵房门窗须用木门,铝合金推拉窗。内墙面为水泥砂浆抹面,888仿瓷涂料,地面采用地砖,屋面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基础采用混凝土条型基础。
机修车间:平面尺寸为24×10m,单层,建筑面积为240m2。
地磅房:平面尺寸为6×5m,单层,建筑面积为30m2
机修车间和地磅房门窗采用木门,铝合金推拉窗。内墙面为水泥砂浆抹面,888仿瓷涂料,地面采用地砖,屋面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基础采用混凝土条型基础。
7.2.3主要建筑物一览表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7.3给水工程
7.3.1用水量及水质、水压要求
1、用水量
(1)生活用水量:项目总定员23人,生活用水指标取150L/人?日,消防用水量另计。
(2)生产用水量:项目生产用水30m3/d。
(3)道路广场、绿化用水:用水量按2L/m2计。
用水量计算如下:
用水量一览表
2、水质和水压要求
项目各种用水为井水,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
各用水处供水管道入口处水压不小于0.2MPa。
7.3.2水源和供水设施
项目场地水资源丰富,在厂内打井取水可以满足生活用水需求。
7.4排水
7.4.1排水量
本项目排水量按供水量的80%计,日排水量为381.2m3/d,小时最大排水量为78.32m3/h。
7.4.2排水方案
厂区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粪便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雨水排排放利用场地地形自流排放。
7.5消防用水
消防用水量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规定,各单体按一次火灾计算,室外消防用水量按15L/S,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按10L/S,折合为最大小时消防用水量为90吨/小时。
项目设计消防设施供水能力为100吨/小时,可以满足项目消防用水需求。
厂区消防系统为:室外消防采用低压消防制,控制半径按80米设计三出口式地面消防栓,配套消防供水管网组成消防供水系统。7.6供配电
7.6.1供电系统设计
1、供电电源
项目所在地电力资源丰富,农电改造已经完成,本工程为三级负荷,采用10KV电源供电。由项目所在地附近变电站引入一路10KV 线路作为供电电源,项目供电有可靠的保证。
2、负荷计算
经计算,项目总装机容量542.4kW,计算有功功率为458.2kW,无功负荷为59KV AR,视在功率为462kV A,具体的负荷计算见下表:
负荷计算表
3、用电设施选择
项目在厂内建设变配电所一座,选用500kV A电力变压器1台,并配套相应的配电设施。
4、变配电
(1)变配电所:变电所内电缆进出高压柜采用下进下出,低压柜采用下出线方式。电缆进出低压柜采用上进上出线方式。
(2)变配电系统:高压侧采取单母线方式,加电气、机械联锁,平列运行;低压侧设联络,当一路电源失电时,另一路电源可带部分负荷。
(3)继电保护方式:变电器高压侧拟采用三相过流、速断、单相接地保护及变压器超温报警。
(4)功率因数补偿方式: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成套静电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以集中补偿形式使高压侧功率因数提高至0.92以上。
5、低压配电线路敷设方式
低压配电采用桥架敷设方式,局部埋墙埋地暗敷设。所有消防负荷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并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箱,末端配电箱切换供电。楼梯间机房等处的公共照明均由专用照明切换箱供电,其中应急灯和疏散指示灯均自带蓄电池,应急时间不小于30分钟。
(1)10KV线路选用YJV-10KV型交联电缆室外埋地敷设。
(2)低压配电柜的馈电线路均采用电缆桥架敷设或采用密集型铜母线,其中引至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采用阻燃B级耐火电缆。
(3)照明、动力配电支线采用BYJ-75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铜芯线穿管在墙、楼板或吊顶内敷设。
6、照明
灯具均选用不同型式的节能型灯具,按相应的照度标准设计。照明灯具以节能型荧光灯作为主光源,室内根据需要配置插座,以满足不同的用电需求。
在厂区道路上采用单侧布灯形式。建议采用高品质、寿命长、光效高、一致性好的灯具。
7、接地系统
接地装置主要利用基础地桩,并在建筑物外侧设人工接地极。供电系统中,所有变配电设备均作接地处理。所有设备电气控制部分和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均在入口处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项目主要建筑物接地电阻R d≤4Ω,其他次要建筑物的接地电阻R d≤30Ω。
7.6.2供电设施选型
电力变压器为S11型产品,该产品为国家推荐的节能型产品。配套高压配电柜选用五防式GG-1A(F),低压配电屏选用PGL2型产品,低压电容器屏选用低压配电相配套的PGJ1型。
7.7通风
场地内产生的水汽和臭气采用离心式抽气机将其送至建在大棚外的生物过滤除臭池内,利用生物法将臭气消除。
其他建筑物内均利用自然通风,保障职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7.8计量
7.8.1物料及动力消耗计量
1、原材料经计量使用,成品经称量包装。
2、供水管道设水表井。
3、供电在10KV A侧设电度表,对大型用电设备安装有低压电度表进行电能计量。
7.8.2计量机构
在生产技术部设兼职计量人员,负责全厂的计量工作。
第8章环境保护
8.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项目区域内地势平坦,四周环境良好,没有任何污染源。
8.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本项目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污染源主要有废水、固体污染物及噪音。详细情况分述如下:
1、粉尘及废气
肥料生产的很多环节会产生粉尘,如物料的运输、混合、破碎、筛分、包装等。
对于畜禽粪便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腐败时所产生的氨气、动物有机体中蛋白质腐败时所产生的硫化氢气体。
2、固体污染物
废渣主要是养殖场畜禽粪便、肥料等固体污染物。
3、噪声
噪声主要为风机、加工设备等设备,声强在80-110分贝左右。
4、废水
废水主要是场地冲洗废水,粪尿等,以及少量的生活废水。
8.3治理方案
8.3.1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8.3.2执行标准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1.5.8);
2、《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 81-2001);
3、《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
8.3.3三废治理方案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是固体废弃物和废水。针对有机肥加工行业特殊性,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切实加强污染防治。
1、粉尘治理方案
在加工车间增加除尘设备,并加强对半成品的堆放管理,控制粉尘的产生。
2、噪声治理方案
对于设备产生的噪声,生产中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使噪声降低到环保标准规定的指标以下,以确保良好的生产环境。
3、大气治理方案
本项目有害气体的产生主要是在原料运输和发酵车间产生,运输过程中尽量采用密闭方式,减少排放;发酵车间采用过滤池对畜禽粪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除臭。
8.4绿化
总图布局设计中考虑充足的绿化带,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卫生标准。
8.5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遵循生态学、经济学的发展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以生态农业理论为指导,高新技术为依托,体现现代化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优势,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形成了一个经济、合理、完整、多层次、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系统。针对项目产生的污染,经过综合和科学治理以后,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生产中产生的污染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
本项目实施以后,项目区环境和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利用。所有排放物可全部就地消化利用,不对外排放。
第9章节能、节水
9.1节能
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以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根据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节能。
9.1.1节能原则与措施
1、认真贯彻国家和行业节能规范,做到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能源。
2、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严禁采用国家已公布的淘汰机电产品。
3、设置能源检测仪表,加强企业对能源的计量和管理。
9.1.2能耗状况
本项目主要为养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主要是有机肥车间消耗能源,主要能源种类为电力。根据8万吨的有机肥生产规模,企业有机肥生产车间年耗电量为320万kWh。
9.1.3节能措施
1、设计中设备选型对落实节能工作十分重要,因此主要设备选择应坚持选用节能指标先进的设备。如风机等设备选用国内先进水平的
设备。
本项目中所有机电设备,一律不选用节能指标落后的机电设备。
2、采用合理的配电方式,电气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使用节能型变压器,低压配电使用静电电容器低压集中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照明设计推广绿色照明工程产品,以节约能源。
9.2节水
本项目是利用秸秆以及项目单位现有养猪场排放的畜禽粪便制造有机肥,项目本身很少用水或不用水,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变废为宝,实现废物利用,而且还能减少整个区域的用水,达到节约用水目的。
第10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0.1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1编制依据及标准
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3号);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T9;
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4、《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5年修订版)。
10.1.2设计原则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投产以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工人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本工程设计执行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考虑的原则。
10.1.3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在生产过程有高温、高湿场所和有腐蚀场所。
10.1.4职业安全主要措施
1、生产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风机、水泵等除选用低噪声设备外,尚采用减震、隔音、消声等措施,使噪声降至65-75dB的允许范围。
2、按设计规范要求,保证操作人员足够的作业空间和通道,操作
平台设有安全护栏。设备传动部位设防护罩。电气设备均设有可靠的保护接地装置。
3、总图布置时,设置人流口、物流口,避免交叉和迂回,并尽量使负荷中心与供应来源靠近通道,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采光通风,日晒等均按有关规定设计。
4、为防触电事故,位于潮湿环境的电器设备设置漏电保护开关,带电部分要有明显标志。在所有用电设备和设施处落实完善的安全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安全生产。
10.1.5职业安全与卫生机构
企业职业安全与卫生机构设置在生产技术部,由1名专职人员负责,本项目不再别行考虑。
10.2消防
10.2.1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30号《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5年修订版);
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66-92)。
10.2.2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分析
本装置生产所用部分原料为易燃易爆品,故应加强防火措施的制定和监管。
10.2.3消防环境状况
加工基地设有专职防火人员,定期与市消防系统汇报、联系,对厂区内消防器材定期检查、维修,使厂区内消防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10.2.4电气防火
在电缆沟内安装防火墙、防火门,电缆竖井和电缆穿墙孔采用耐火材料堵墙。
在易发生火灾处使用电缆槽盒,重要回路如架空电缆等处采用防火材料。
10.2.5消防措施
生产装置和生产厂房之间保证足够的防火间距,危险较大的区域尽量安排布置在下风方向。在项目区内完善消防措施,循环水池兼作消防水池、消防水管网和消火栓。室外消防采用低压消防制,控制半径80m计。针对对防火有较高要求的场所,配备足够的消防沙和化学灭火器材。确保重要部门的消防安全。
第11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11.1企业组织
11.1.1企业体制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组织机构健全。下设财务科、生产科、品管科、市场服务部和后勤部。
11.1.2组织机构
组织结构图如下:
11.1.3工作制度
生产连续化进行,每年除设备检修时间,年工作日按330天计算,每天三班生产,每班工作8小时。
11.2劳动定员
项目定员23名,其中技术人员2名,工人19名,管理人员2名。
劳动定员一览表
11.3人员来源及培训
11.3.1人员来源
1、工人:本项目产品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操作和手工操作都十分频繁,且较为精细,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对技术操作有一定要求,车间工人要求具备一定机械专业常识,因而应从社会招收有一定学历的青年或具有相近行业生产应验的工人,经考核录用。
2、管理人员:本项目管理人员除从公司内部调剂,不足部分可从优秀工人中选拔任用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3、技术人员:本项目技术人员要求素质较高,专业性较强,要来源于相近行业厂家或具有较为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拟招聘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满足生产和科技开发的需要。对于有专业特长和科研成就的人才应给予优厚待遇。
11.3.2人员培训
本项目人员培训可分为两部分进行。
一般生产工人培训:通过公开招聘的工人入厂进行一个月的技术业务理论培训及操作技能培训后,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为项目建成后的顺利投产运营提供熟练的技术工人做好准备。
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项目运营前和运营后应不间断进行相应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学习、培训,并对全国先进企业进行考察,从而提高对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技术人员培训:由于本项目引进设备是国内先进有机肥生产设施,
技术要求较高,要求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业务水平,所以在采用人员时必须严格把关,招聘社会上高级技术人才,经考试合格后择优录取,持证上岗。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技术培训,派人员到外地先进企业和大专院校进行进修学习,在设备检修期间,组织学习班,提高生产人员的文化素质。
所有生产人员,上岗前都应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掌握相关技术等方面的常识,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消防知识。
第12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
12.1项目管理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由公司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任组长,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直接对主管领导负责,以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标准按进度计划安排的工期完成。
1、项目实施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施工监理制”的原则进行管理。
2、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参建单位的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
3、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过程中,聘请有资格的监理单位和人员,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理,抓好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
4、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建设过程中,接受计划、审计等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建成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
5、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占。
12.2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12个月。为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建设周期,各阶段工作应尽量提前进行,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可以进行技术培训、设备考察与定货工作,土建施工末期可以提前开始设备安装工作。各阶段实施进度安排可见下表:
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13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建设期,防范和化解工程建设中的违规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项目的招投标方案。13.1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的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勘察设计招标、施工监理招标、施工企业选择招标三项。
鉴于项目法人单位目前尚不具备自行招标所具备的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该项目招投标活动,全部委托给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办理,面向社会全部进行公开招标。
13.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1、项目经上级部门批复同意后,承办单位发布招标公告。
2、在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30日内,具有承担招标项目能力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可以投标。投标人少于3个时,承办单位应当重新进行招标。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招标项目属于建筑施工的,招标文件的内容还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和拟用以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本项目不接受联合招标。
3、开标时由招标代理机构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开标时由招标人委托公正机构检查并公证。
4、评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管理法》的规定和程序进行。
5、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该通知书具有法律效力,若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自中标通知书发出30日之内,按照招标文件,承办单位和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同时,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
13.3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项目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因此,在招投标过程中,为保证项目的公开,对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和资质有如下要求:
1、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
评标委员会由项目承办单位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于开标当天从当地发改委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委员会主任由专家临时推选;评标委员会采用单数制,但最低不少于5人,并且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评标委员会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按得分高低排出名次,推荐中标候选人,得分最高者中标。
2、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要求
评委会成员在副高(副教授)工以上,从事本专业至少在8年以上,对工程项目有较深入的研究,并且职业道德良好,与投标单位无任何利害关系。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的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第14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1投资估算
14.1.1估算内容
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内容为:利用秸秆年产8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的土建、设备及安装费用、总图工程和相关的二类工程费用。14.1.2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
2、《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咨经〔1998〕11号;
3、《***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建设标〔2008〕50号;
4、近期《***市建设工程材料基准价格信息》。
14.1.3编制办法
1、土建工程根据类似工程决算,并参考当地建设工程造价指数信息进行调整,以单方指标计入。
2、安装工程根据设备购置费及设备安装类似工程决算,以指标形式计入。
3、设备购置按设备生产厂家报价及产品样本价格计入。
4、其它费用按有关规定计取,并考虑项目具体情况后计取。
(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建[2002]125号文件规定计入;
(2)工程设计费:参照计价格[2002]10号文件规定计入;
(3)工程监理费:参照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件规定计入;
(4)招投标费按计价格〔2002〕1980号文规定计入;
(5)培训费:按项目定员的60%为基数,培训期3个月,以1000元/人·月计入;
(6)联合试车费:按设备费的1%计入。
(7)项目建设其他前期费用:按15万元计入;
5、基本预备费率取5%。
6、流动资金:按详细估算法估算,其中铺底流动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30%,根据国家考核规模总投资的有关规定,铺底流动资金计入总投资。
14.1.4项目总投资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89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7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26万元,投资构成如下:
详细投资见附表。
14.2资金筹措与融资分析
14.2.1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896万元,所需资金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解决。
14.2.2融资方案分析
项目融资主体是公司法人,本项目盈利能力强,项目实施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资产优良。投资各方商业信誉度高,履约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因此,项目所需债务资金易于筹措。
14.2.3资金使用计划
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全部建设投资当年投入。
第15章效益评价
15.1评价依据
1、本项目财务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的财税制度编制。
2、项目计算期按15年计,其中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14年。
3、根据项目性质,生产期内第1年年达产80%,第2年及以后各年达产100%。
4、项目融资前基准收益率12%,融资后基准收益率13%。
5、本项目经济评价只计算有无对比的新增部分。
15.2费用与效益估算
15.2.1成本费用估算
1、原材料、动力
原材料及动力按工艺专业提供资料进行计算。
2、职工薪酬:项目人均工资2000元/月计入,附加按工资的14%计算。
3、折旧及摊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建筑物按30年折旧,设备按15年折旧,残值率均为5%,其他资产按5年摊销。
详见附表:折旧与摊销估算表。
4、修理费用、其他制造费用
修理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的5%计取,其他制造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的1%计取。
5、其他管理费:按工资福利的80%计算。
6、营业费用:按收入的5%计算。
经计算本项目平均年总成本费用为4311万元。
详见附表:总成本表。
15.2.2收入与税金
1、收入:本项目经营收入见下表:
项目正常年收入4800万元,运营期年均收入4731万元。
2、增值税及附加: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8〕56号文,本项目免征增殖税。
详见附表: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15.2.3利润及分析
所得税按25%计,税后利润提留法定盈余公积金按10%计,生产期内年平均利润总额421万元,年平均税后利润315万元。
总投资收益率为19.2%。
详见附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损益表)。
15.3财务分析
15.3.1盈利能力分析
1、融资前盈利能力分析
本项目编制了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由该表可得出各项融资前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如下:
由上表看出:FIRR≥Ic,表明项目的盈利性能够满足要求,财务效益可以被接受。FNPV≥0,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超过了设定折现率所要求的盈利水平。项目方案设计合理,基本面良好,项目相关方面可据此做出投资决策。
所得税后延伸分析说明,项目投资对企业价值有较大贡献,可据此进一步开展融资方案的研究。
见附表: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
2、融资后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拟定的融资方案,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计算融资后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如下:
融资后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表明,FIRR≥Ic,表明项目资本金盈利性能
够满足要求,财务效益可以被接受。FNPV≥0,表明项目投资者的盈利能力超过了设定折现率所要求的盈利水平。从项目权益投资者角度考察,设定的融资方案可被接受。
见附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5.3.2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根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可看出,计算期内各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全部净现金流量看,计算期内各年现金流入均大于流出。因此,项目具备生存能力。
详见附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5.3.3偿债能力分析
本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负债水平,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说明。项目建设第一年资产负债率最高以后逐年下降,项目计算期内年平均资产负债率7.58%,其他各项指标较好。
见附表:资产负债表。
15.4不确定性分析
15.4.1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盈亏平衡点(BEP),分析该项目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能力以及分析项目可以承受多大的风险而不至于发生亏损的一种方法。营业能力的盈亏平衡公式为:
BEP=固定成本/(销售收入-税金-可变成本)×100%
盈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年均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41.60%,企业即可保本,说明项目实现盈亏平衡的能力是很强的。
15.4.2敏感性分析
考虑到决策过程中的投资、成本等诸多变量在项目实施以后,可能因某种原因而出现一定的偏差,敏感性分析就是要对这些不确定因素予以充分的估计,分析其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便为项目最终决策提供依据。现将: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建设投资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对本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进行系统计算,计算结果见敏感性分析表。
敏感性分析表
计算结果表明,最敏感的因素是收入,临界点—4.36%为收入降低的极限,超过这一极限,项目将转变为不可行。
建议业主适当关注收入量走势,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风险因素给项目投资效益造成不利影响。
15.5评价结论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经济效益较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自有资金)净利润率等指标显示出项目的投资回报较好。
从财务角度讲,项目是可行的。
第16章结论与建议
项目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利用生物发酵菌种发酵畜禽粪便配以秸秆制成有机肥,实现有机肥工厂化生产,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解决当地养殖业的粪污污染,为大量农作物秸秆提供资源化利用提供出路。生物发酵菌种,生物发酵工艺与设备以及肥料配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地处农业主产区,市场广阔,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项目建成后,要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市场细分,明确目标市场、目标顾客和竞争对手,全面了解目标市场的规模、特征以及需求;选择合理的销售渠道;保持产品的质量、服务和具有竞争性的定价,有效地将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上推广。
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尽早开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目录
第1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
1.2报告编制单位 (1)
1.3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 (1)
1.4项目概况 (3)
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
1.6结论与建议 (8)
第2章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10)
2.1项目背景 (10)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2)
第3章资源条件和市场分析 (16)
3.1资源条件分析 (16)
3.2市场分析 (17)
第4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20)
4.1总体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建设内容及规模 (20)
第5章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22)
5.1项目场址 (22)
5.2建设条件 (23)
第6章工程技术方案 (27)
6.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沼气利用及发电项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年产4万吨有机肥建设项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沼液综合利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200亩蔬菜瓜果温室大棚建设项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工程方案 (33)
6.7物料平衡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环境保护 . (44)
7.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44)
7.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44)
7.3治理方案 (45)
7.4绿化 (46)
7.5环境影响评价 (46)
第8章节能、节水 (47)
8.1节能 (47)
8.2节水 (48)
第9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9)
9.1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49)
9.2消防 (50)
第10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52)
10.1企业组织 (52)
10.2劳动定员 (52)
10.3人员来源及培训 (53)
第11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 (55)
11.1项目管理 (55)
11.2项目实施进度 (55)
第12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57)
12.1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57)
12.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57)
12.3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58)
第13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9)
13.1投资估算 (59)
13.2资金筹措与融资分析 (60)
第14章效益评价 (62)
14.1评价依据 (62)
14.2费用与效益估算 (62)
14.3财务分析 (64)
14.4不确定性分析 (65)
14.5评价结论 (67)
第15章结论与建议 (68)
附表:投资估算表
经济评价表
附图:区域位置图
推荐访问:万吨 秸秆 年产 某公司利用秸秆年产8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 某有机化肥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