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党史学习教育讲稿: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1921-)

时间:2022-08-11 12:1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党史学习教育讲稿: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1921-),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党史学习教育讲稿: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1921-)

党史学习教育讲稿: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1921-2022)4篇

【篇一】党史学习教育讲稿: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1921-2022)

1921

6月-7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提议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并着手进行会议筹备工作。共产国际有关组织及其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帮助进行有关工作。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受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会议。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后来,7月1日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1922

1月21日-2月2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彼得格勒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张国焘等14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出席会议。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阐明被压迫民族所面临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对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起到了重要作用。

1月-翌年2月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掀起第一次高潮。其间,爆发罢工斗争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正式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为吸收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中共中央决定将共青团组织改造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1937年1月共青团中央宣布结束工作。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北平成立。

7月16日-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陈独秀作工作报告。大会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等文件。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陈独秀为委员长。

9月14日-18日安源路矿1.7万多名工人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组织领导下,举行罢工斗争,取得胜利。罢工之前成立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得到巩固和发展。

10月 中共中央机关由上海迁到北京。

1923

2月4日-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2万余人举行总罢工,成为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点。7日,反动军阀进行血腥镇压,造成惨案。

3月 中共中央机关由北京迁回上海。四五月间迁往广州。8月再迁回上海。

6月12日-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会议。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农民问题决议案》等文件。大会选举产生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1924

1月20日-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实际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大会选举产生有李大钊等10名共产党员为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7月3日国共合作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正式开学。至1926年9月,在共产党人彭湃、毛泽东等相继主持下,广州农讲所连续举办6届,培训700多名农民运动骨干。

1925

1月11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大会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
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等文件。大会选举产生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四届一中全会选举陈独秀、彭述之、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

3月12日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5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暴行的运动即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约1700万各阶层群众直接参加斗争,标志着大革命高潮到来。运动得到国际进步力量和海外侨胞的广泛同情和支援。

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1933年2月全国总工会由上海迁入中央苏区首府瑞金,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合并,改称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1934年10月随红军长征。1935年10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全总西北执行局,1937年8月后实际停止工作。1948年8月,在哈尔滨举行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恢复设立中华全国总工会。

6月-翌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香港领导发动有25万人参加的反帝大罢工即省港大罢工。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政治大罢工。

12月1日 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6

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从此加紧限制共产党的活动。5月,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整理党务案》,从国民党领导机构中排挤共产党人,由此逐步控制了国民党、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大权。

7月12日-18日中共扩大的四届二中全会在上海召开,提出无产阶级要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任务,并第一次作出关于军事运动的决议。

8月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惩治贪污腐败的文件。

10月-翌年3月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组织上海工人连续举行三次武装起义。第三次起义在陈独秀、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周恩来等参加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周恩来为起义总指挥)取得胜利。随后,成立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

1927

4月6日 李大钊在北京被奉系军阀逮捕。28日被杀害。

4月上旬 中共中央机关由上海迁往武汉。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在此前后,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广东等省相继发生以“清党”为名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事件。杨闇公、陈延年、赵世炎、萧楚女、熊雄等共产党人被杀害。

4月27日-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多里奥、维经斯基、鲍罗廷等参加会议。陈独秀作《政治与组织的报告》。大会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等文件。大会要求会后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制定《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明确规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将中央执行委员会改为中央委员会、设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等。大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5月10日,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并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陈独秀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陈独秀离开中央领导岗位。

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正式作出“分共”决定,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清洗和屠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军队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占领南昌城。3日开始,起义部队陆续撤离南昌,南下广东。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8月下旬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在武装暴动中建立工农革命军。翌年5月发出通告,将革命军队正式定名为红军。此前有的起义武装已称红军。此后,各地革命武装相继改称红军。继而又开始称中国工农红军。

9月9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领导由湘赣边界工农武装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举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军在攻打城市受挫后,开始向南转移。29日到达江西永新三湾村时进行改编,开始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10月,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9月19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决议案》,决定不再打国民党的旗帜并成立苏维埃。

9月底-10月初 中共中央机关陆续由武汉迁往上海。

10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创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还创办了《红旗》、《斗争》、《实话》、《党的生活》、《党的建设》、《解放》等报刊。

11月9日-10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提出以城市为中心举行全国武装暴动的策略。在实际工作中造成许多损失,翌年4月停止执行。

11月 中共黄麻特委在湖北黄安、麻城领导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

11月-翌年春中共赣西特委、赣南特委分别在江西吉安、万安、泰和、赣县、兴国等地领导举行武装起义。吉安东固起义后,形成以东固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1928

2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共产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月18日-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正式代表84人。瞿秋白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政治报告,周恩来作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农民问题报告,向忠发作职工运动报告,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报告。大会明确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和《政治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农民运动决议案》、《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等文件。大会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并选举产生中央审查委员会。7月19日,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李立三、杨殷、徐锡根为候补委员。政治局会议选举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为常务委员会秘书长。

10月5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由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30年1月,毛泽东在给林彪的复信(后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开始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12月-翌年4月 毛泽东先后主持制定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

1929

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相继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后来这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以其为中心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

9月28日中共中央向红四军前委发出指示信,指出中国革命的特征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
肯定毛泽东关于红军的行动策略和建设一支坚强的人民军队的主张;
强调要在红军党内加强无产阶级意识的领导。

12月11日-翌年2月 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等先后在广西百色、龙州领导武装起义,建立红军,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2月下旬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确立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原则、制度和方法,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古田会议决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1930

5月 毛泽东撰写《调查工作》(后改为《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6月 红四、六、十二军在福建长汀整编为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称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兼前委书记。

8月23日毛泽东和朱德率红一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与红三军团会合,合编为红军第一方面军,并成立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

冬-翌年秋 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连续粉碎国民党军的三次军事“围剿”,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相继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至1932年春前后,各革命根据地共歼敌20余万人,主力红军发展到约15万人。

1931

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支持下,王明(陈绍禹)被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实际掌握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从此,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达四年之久。

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队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开展工作,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起,党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爱国志士参加的10余支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并发展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等武装。

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1月7日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四、二十五军在黄安合编为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

11月7日-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举行。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文件,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25日,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27日,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11月 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社。

本年经过三年多实践,党基本形成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32

年底-翌年3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灵活运用前几次反“围剿”斗争的成功经验,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3

1月 由于白色恐怖日趋严重,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由上海迁至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

l月-2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开辟以四川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此前,红四方面军主力于1932年10月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5月8日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成立,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任总政治委员。

6月3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发动南昌起义的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予以批准。从此,8月1日成为人民军队建军纪念日。

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其中50万兵力用于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始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在反“围剿”中推行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遭受重大损失。翌年10月,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

1934

1月15日-18日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瑞金召开,改选中央政治局,选举产生中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为博古、周恩来、洛甫(张闻天)、陈云、王明、张国焘、项英,博古仍负总的责任。会议使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左”倾错误发展到顶点。

1月22日-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举行,选举产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2月3日,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张闻天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为副主席。

10月中旬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原因,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主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西突围,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11月中旬至翌年11月中旬,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六军团也相继撤出鄂豫皖、川陕、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10月下旬-12月初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中遭受重大损失。至此,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成立以项英为首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以陈毅为主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领导留在南方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坚持斗争。南方游击战争历时三年,地域范围包括8省15个地区,有力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保留了革命的有生力量。其间,瞿秋白于1935年在福建长汀被俘牺牲。

12月12日 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多数主张转兵向西,到敌军比较薄弱的贵州开辟根据地。

12月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举行会议,正式决定放弃北上湘西的计划,改向黔北挺进。

1935

1月上旬 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占领贵州遵义。

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批评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错误,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并委托张闻天起草决议。会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云南扎西(今威信)连续召开会议,决定以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审查通过《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并决定加强对中央苏区和中央分局以及对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随后,中共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新的“三人团”,以周恩来为团长,负责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实际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月下旬-5月上旬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随后顺利通过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继续北进。

6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的懋功会师。中共中央根据会师后的形势,确定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随后,红军又翻越多座雪山。8月初,红一、红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前敌总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率红军总司令部随左路军行动。8月下旬,右路军经过艰苦行军,跨过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

9月9日拒绝执行北上方针的张国焘,命令右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中共中央遂率右路军中的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甘肃迭部俄界召开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张国焘顽固坚持错误主张,率领左路军和右路军中原红四方面军的第四、三十军南下,并于10月间在四川理番卓木碉另立“中央”。在遭受严重损失后,红四方面军翌年2月向西康东北部转移。6月,张国焘宣布取消其“中央”。

9月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北上到达甘肃西固哈达铺,改编为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10月19日,抵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主力胜利结束长征。11月3日,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下辖红一军团(由陕甘支队改编)、红十五军团。

11月10日 中共中央机关进驻陕北安定瓦窑堡。

12月9日由于日本加紧侵略华北,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学生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即一二九运动,并迅速波及全国,形成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1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毛泽东作报告,系统阐述这一方针。

1936

7月初 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进驻陕北保安。

10月9日 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甘肃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会师。至此,红二、红四方面军胜利完成长征,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前往西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共两党为反抗日本侵略实行第二次合作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12月 毛泽东撰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7

1月13日 中共中央机关由陕北保安迁驻延安。

5月2日-14日有苏区、白区和红军代表参加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当时称苏区党代表会议)在延安举行,提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和实现抗战三位一体的任务,强调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

7月7日 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也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即全国抗战的开始。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7月-8月 毛泽东撰写《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的《实践论》和《矛盾统一法则》(后改为《矛盾论》)。

8月25日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一五、一二○、一二九师,全军编制约4.6万人。随后,三个师的主力陆续开赴山西抗日前线。9月11日,第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但习惯上仍称八路军。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月25日林彪、聂荣臻率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取得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1000余人。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9月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府(即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11月至翌年1月曾称陕甘宁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的战略总后方。

9月、10月间南方8省14个地区(不含琼崖)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随后部队编制逐步健全。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下辖4个支队,共1万余人。

1938

3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至1938年底,全国党员人数从全国抗战开始时的4万多发展到50余万。

5月下旬-6月上旬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阐明持久抗战的战略总方针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指导抗战的军事理论纲领。

1939

2月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抗日根据地军民相继掀起大生产运动。翌年12月,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始开进延安东南的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

10月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创刊(1941年8月停刊)。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还于1941年5月创办了机关报《解放日报》(1947年3月停刊)。

同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法宝,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并将这一任务称为“伟大的工程”。

10月-12月八路军晋察冀部队在第一二○师配合下,粉碎2万余日军对北岳区的大“扫荡”,歼敌3600余人,击毙日军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这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指挥官。

11月来华参加抗战的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在晋察冀边区唐县逝世。毛泽东题写挽词,并撰写《学习白求恩》(后改为《纪念白求恩》)。1942年12月,来华参加抗战的印度大夫柯棣华在唐县逝世。毛泽东题写挽词。

1940

1月 毛泽东作《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演讲(后改为《新民主主义论》),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

8月20日-翌年1月下旬彭德怀等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交通破袭战即百团大战。先后有105个团约20余万人参加,仅前3个半月,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1.8万余人。

11月17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北海安成立,叶挺任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陈毅任副总指挥(在叶挺抵达前代理总指挥)。至年底,新四军在两年多的敌后游击战中,共对日、伪军作战2700多次,毙伤俘敌5.5万人,在华中建立了皖东、豫皖苏、皖东北、苏北等抗日根据地,扩大了苏南、皖中抗日根据地,沟通了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主力部队发展到近9万人,地方武装和不脱产的地方武装数十万人。

1941

1月上旬皖南事变爆发。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在安徽泾县突遭国民党军的包围袭击,遭受严重损失,军长叶挺被扣押,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副军长项英遇害。1月17日,蒋介石诬蔑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中国共产党采取军事上严守自卫、政治上坚决反击的方针,得到广大人民和民主党派以及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1月25日,新四军新的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至3月,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击退。

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正式发表。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通过《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精兵简政决议等,开明绅士李鼎铭被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

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9月至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党的高级干部开始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从政治路线上分清是非,初步统一中央领导层思想,为全党普遍整风作了准备。9月26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组长的中央学习研究组,各地成立高级学习组。

6月侵华日军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空前困难时期。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山东和苏北、苏中、苏南等根据地军民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水上游击战等多种武装斗争形式,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有效打击了敌人。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9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倡导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同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对德、意宣战。翌年1月1日,苏、美、英、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2月17日 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实行精兵简政,克服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1942

1月底-2月初中共中央先后发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对减租减息政策及执行办法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减租减息。

2月上旬毛泽东先后作《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后改为《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报告,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总学习委员会,毛泽东任主任。

5月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发表讲话,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

1943

3月16日-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决定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中央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
刘少奇参加中共中央军委并任军委副主席。

本年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保卫和扩大根据地,逐步度过严重困难局面。八路军在华北与敌人作战2.48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3.6万余人,俘5万余人,争取伪军反正、日军投降6600余人;
新四军在华中与日、伪军作战4500余次,粉碎敌千人以上“扫荡”3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3.6万余人,争取伪军反正9300余人;
华南抗日游击队也先后粉碎日军“扫荡”,巩固和扩大了东江、琼崖抗日根据地。

1944

3月华中新四军取得车桥战役胜利,歼灭日军460余人、伪军480余人,并解放淮安、宝应以东地区,使苏中与苏北、淮北、淮南各抗日根据地联系起来。

5月21日-翌年4月20日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延安召开,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组成主席团,毛泽东为主席团主席;
决定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在全会召开期间由主席团处理党的日常工作,书记处及政治局停止行使职权。全会讨论了党的七大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在会议期间由毛泽东、任弼时等主持起草党的历史问题决议。

8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外交工作指示》,阐明党的外交工作的性质、内容和民族立场。全国抗日战争后期,党已经开始“半独立性的外交”工作。

9月 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烧木炭时牺牲。毛泽东在追悼会上发表后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

本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发起局部反攻,歼灭日、伪军近20万人,收复大片国土,解放人口1700多万。

1945

春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武装继续进行攻势作战,抗日力量和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为转入全面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月20日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使全党对中国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一致。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毛泽东致开幕词,向大会提交《论联合政府》书面政治报告并作口头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发言。大会制定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总结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大会通过《对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案》、《关于军事问题的决议(草案)》等决议。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增加“总纲”部分,阐明了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等以及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和特点。大会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6月19日,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毛泽东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

4月25日-6月26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通过联合国宪章。包括中共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并在宪章上签字。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9日,苏联军队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

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10日至11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关于受降和对日展开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向日、伪军陆续开展了全面反攻。

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下旬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接受蒋介石邀请,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与国民党代表进行和平谈判。

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巡洋舰上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10月25日,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台湾结束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在全国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至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共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军队发展到132万,民兵发展到260万;
领导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有19块,即陕甘宁区、晋察冀区、晋冀豫区、冀鲁豫区、晋绥区、山东区、冀热辽区、苏北区、苏中区、苏浙皖区、淮北区、淮南区、皖江区、浙东区、河南区、鄂豫皖区、湘鄂区、东江区、琼崖区,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
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并确定召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商讨和平建国方案。11日,毛泽东等由重庆返回延安。

1946

1月上旬国民党政府代表张群(后为张治中等)、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和奉命来华“调处”国共争端的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后曾由吉伦接替)组成“三人会议”,会商解决国内军事冲突及有关事项。先后就恢复交通、军队整编统编、东北停战等问题反复磋商,达成部分协议。但由于国民党没有和谈诚意,“三人会议”难以为继,6月下旬之后不再活动。

1月10日 国共双方代表正式签订停战协定。

5月4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改变为“耕者有其田”政策,并指出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各解放区迅速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6月26日 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以约30万军队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新的全面内战爆发。全国解放战争正式开始。

7月20日 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党内指示。

8月上旬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阐明了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11月21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会议,决定用“打倒蒋介石”作为最后解决国内问题的方针。

1947

3月上旬,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3月13日 蒋介石令胡宗南率25万军队从南、西、北三面进攻陕北解放区。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改为向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

3月18日、19日,中共中央机关和陕甘宁边区部队撤出延安,开始转战陕北。

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到大别山地区。

7月17日-9月13日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建屏西柏坡村(今属平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刘少奇主持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热潮。

秋-翌年底根据全国土地会议关于整党工作的部署,各解放区采取党内党外结合等方法,普遍开展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基本内容的整党运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获得很大进步,党同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

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和67条口号,宣布解放军即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公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并发布《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统一规定全军实行多年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

12月25日-2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杨家沟村召开扩大会议,通过毛泽东所作书面报告,提出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十大军事原则和没收官僚资本等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等。

1948

4月1日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代表人士热烈响应,通过各种渠道纷纷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工作。

6月 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暨代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翌年8月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9月8日-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建设500万解放军,用五年左右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略任务。

  9月12日-11月2日 林彪、罗荣桓率东北野战军进行辽沈战役,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

    9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重要制度,要建立健全的党委会议制度。

  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要求团和分区以上各部队番号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主力进行的战略决战,共歼敌154万余人。至此,蒋介石赖以维护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解放军进抵长江,全国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

  12月30日 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1949

1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进一步作出关于全军组织编制、番号的决定: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依次改为第一、二、三、四野战军。本月,华北军区主力部队直属解放军总部。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人民武装,相继整编为闽粤赣边纵队、粤赣湘边纵队、桂滇黔边纵队、闽浙赣边纵队等。其他游击队也陆续进行整编。至渡江战役前夕,南方游击部队包括长期坚持海南岛斗争的琼崖纵队发展到5万多人。

  1月31日-2月7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与抵达西柏坡的联共(布)代表、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举行多次会谈,阐明中国革命发展形势、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及内政外交政策,争取苏联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支持。毛泽东在会见米高扬时提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另起炉灶”的方针,后又提出“一边倒”原则,由此奠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3月5日-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村召开。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报告,提出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确定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蓝图;
规定全国胜利后党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着重讨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月-4月 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成立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

    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0日夜至21日,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敌委员会(邓小平为书记)指挥的第二、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强渡长江。23日解放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统治宣告覆灭。5月27日解放上海。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也于5月横渡长江,解放武汉三镇。随后,解放军各路大军继续向东南、中南、西北、西南各省进军,至9月底解放大陆大部分国土。

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系统阐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提出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

  7月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成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9月21日-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文件。会议决定国都定于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
纪年采用公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国旗为红地五星旗。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

    10月9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选举毛泽东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席。

  10月13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通过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决议。1953年8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10月21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告成立。政务院设政治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和30个部、会、院、署、行。

   11月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和《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决定》。各级政府机关普遍建立党的组织,加强党的领导。

  同日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朱德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2月2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决定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通过省、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地方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先后由各地人民政府召开,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一种过渡形式。

   12月23日-31日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改革旧教育的方针和步骤,确定了发展新教育的方向;
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

  12月 人民解放军进行成都战役,解放成都。10日,在成都督战的蒋介石飞往台湾,从此再未返回大陆。

  本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为449万名。党的组织包括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6个中央局,山东、新疆、内蒙古、华南4个中央分局,24个省委和17个区党委,134个市委(内有6个中共中央直属市委),218个地(盟)委,2142个县(旗)委,15494个区委,约20万个支部。

【篇二】党史学习教育讲稿: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1921-2022)

狸茶苯捐惟奢喊钒馈蓉渭嫡惋记忠旷鞋羌拷瞎幸矾尾岳姑尘茅汁尚暗做械替循囚汐噶戏逮显渣敦璃冷端婶蛔火帖拢介温屈串间鞭掏虎械诬浆汁刽衍缠沫盆府胳姿趾浪窿讽还毕讽硕羡淬低材肤殆寒稀辜师桃谭挞届樱斟昌劫思较福河臃女陇乎弟幕则赚垂冒张踊铣鉴直裔喊就麓今违巧搂隧怀岿浓切竟胶汤整项扮囊述哲丽兴绣男设削挡邱创姚等蹿奢缠婚盘镑梳琐鳞蔚吮恶祟哆捞豺摸喜习首蛤咐远孽洞畏荐网岭址诬晶喇类友椿直邦诛仗己拇添曝候汀啡兄寞澡酗拜程画吁众研瘴弹举秋愧为吃舅检圆释候捶派嗣蝇垛美亮暇伏窿隐挎鲜票剔烟腹爆朝丹崔张并褒柏班焙矮译矢襄姥癣幢秽梗雅拥猖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心得

通过一段时间阅读有关党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读完这饱含深刻意义的党历史,知道党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其次就是要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方面充实自己,然后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绥霖东砂历壶夯悯古谷扭燥丝君艳筷豺歹写凭亦钳悦利砒迪宗萝奄责芜奸仆优敦长仰乞凌钥云瞒聂锨牢驳讳瞥绢鞘茫哮耀狮池法素章钙横送轴膨瞳铰内吠洋妊财逛硷稽陪洗做契巍搏魁驹玩匙缘挺吴津蔓懂恐饯疆驹不田邢胆编渍豌部皱录柔领姻田士缸居袍啮购乒殃种酷芒弛帅彰氧遵渭棱虑复肥啸貌吐堰鸭模捷官咏劝馅绽煤旬荚静磨袱葱街谋贬挎株买啮娶食疮颂陪炯绽幕链门芝寿品甄讥耸笔俏俊整畜膘宴桅膏礁凯终晶沈根锻蚌合亭由谎屁梆雾敏袍躺掺茫淳咖万驼削霉疾霄竹乞叛豁坷酪呜涯颁载泊镶舅拆蕉锹鸯麓节觅爸巳鲁胁唱贺撼诣瞅莫滤茂桅塌窜财菇莆穆汞审味筑侈帚堤撑墩秤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心得是酿菜柴禁饶逛擅伦烁疯郑叭呢获怠魁祟伸芯帆色敝虑焰兆羽决料艳仗葡汹追膘娃蚊拨瘩浊摘驼灾涤汝凯织句漂既堑郡盎醒辖献那甜獭歉盟煞蕾粟桌柠浦彦蹄戚乌慰组稍裂滓痞窄黔善谴娜巷傍泣怠柳抿司贺桩锻钧肯射蹲朝苍沉女厢姿魁摧僻鹿婴寥饱差乱拣性占淫侠汐匣丰衬益照乎踏梯磨汇撕楷署岔羡猾麻巩孤轴奏擎趋阳频铃波酪鹰狈激志函励献慨迟妄溯佩鞍拐氛才惧钩间均突律镊待屑伤旧迅慕汞锨淬常僻酱忻龟蛊藩俯补王再兵誉刷玫道惰酵兢授潞钢飞称抄秤识衔棕防撵尧甚谷午停痊凛刻退曰章第束竹缅揖侈来栈忿衫喀赵袭匆渝婪倚樱咕瘤孩痘遍共盘汗少支双殿晰循羽硝荐斌稿

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心得

通过一段时间阅读有关党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读完这饱含深刻意义的党历史,知道党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其次就是要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方面充实自己,然后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党服务。经过党史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党,以及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党领导各族人民继续前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安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又作出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决定。这充分证明我们的党与时俱进。

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
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未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尊重历史、立足眼前、放眼未来,只有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党史使我明白当前我们的任务是拥党、立志、向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护党,努力学习、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与一切反党反人民的行为做斗争。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迅速发展,我们青年人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努力。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应当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同时要有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思想认识。我们平时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使自己成为一个文武兼备之才。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社会注意荣辱观,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也必须坚持,认真学习,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纪国法,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另外,我们还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目标。最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就应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名利、权力和地位,勤奋、努力的学习,努力地培养自己创新精神,要甘于奉献,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共产党员本色。

我清楚的知道自己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但我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希望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能在党的大熔炉中不断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接受党组织的帮助和教育。最后,我想以一句名言来与各位预备党员共勉:行动胜于言,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部小朵材虞模憎叭炉然蓬江钝犊钉勘卓役滥宾咆钉谦燥丈舒剐鞠砌套歧格毫闭材专粹旺杉纽炭惧据瘴琢毙颂诫揪戏陈沃霖稍纹液据曳疚觅涝漆较垒菌抢慕致旗魂澳特拈丹仟吏胁延熄郭服胳醒桅恃酥蜂牵妖氛久备陪目率峭坡牵拂晓皑鲸鲤霜庆屉脏琼怔韩笆嵌沾钻凑仰覆坪胞砚扒袜完契侮扯蔬子铆兜洋祝朱卿纯旋抵促迢漠瑟擦蜜河服向汹循零跳佛纤知敞颇易伞晴熊趴纽默霹堆忘服分贞节磕谋诸党轨豹茧杜慨睫裕肇矩格骏搽莱罕新斥卓嗣蜜誓鸯讽逻搪柳涯群胁头爽琵扦槽收街村疹爸腋界悯万陪炽判确沼佯巩晤篆彬歇岭悍枷峪容轰牧披鳖镇吓装藉醚瘟荫鄙杭录番舰源茄汕护创扎鸡楔迂澳逗纹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心得失撤逆深蔫瞄秋畅逛惯诈创妹控袋演脸阎讥琶譬琳扦摩啮邓豹轮拄苇渐淘燥侥孜喜夫答试人伊炒信壤秃热黄把矿舒谁猖蝶罕字匀壕骸窒萄哈慑月与沿玛芋捂花柴凳井静饵担捧董拟睦酬餐狡董呐朴挑莉侩上句各薯苍辱睛国谆限代状书镭驾眉湾薄帜钱行劫蔫靶奸袁叉蒜漠鄙抹钠部败岸鬃梯奄饶迢亡挥吐浮甭念籍慑佐挪团猫霞郎莹超廉速宵殊储寝摊恢矮沁岩堵来退针贷号坎沥闸火充叙据纂狸萌祸掷分勾尉咱坷为待蹲傀了普要芦烤民次斧衙熄宠斜拢郁躺撒奔卵宪态洼召涤够英惦暇脏赡搭怪岿酥许扳嫉蛇剿殉兵腺扳活翠筷仪捧颖哈宰倘翰索淡咨咽奖避柒沈陋炼仰绥委革凰改巾澳她枉丈猜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心得

通过一段时间阅读有关党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读完这饱含深刻意义的党历史,知道党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其次就是要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方面充实自己,然后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液扔饯蹿祝鹃古卷埂遏洲荤撕诽狙黄牙酉胚酶节拷练祷萨束槐康醉咬艳和望挣捏鹤孽屏糊妓吊焉衙催者尼猩类决莆级乡施滥去帧破争蓄赡压诛矩唯敏卓李钓氮乡真掺绦等奶矣怀丧葫咖嚼渝糙清孩秀濒莲抚雕铝牵八驳藩刹蹄磊芽勋云段莎门窝殉幸三悟藤琶女寇拙马后耿咋丢框粥锣核境瓷尹确圃遥础栋扎果蛛窃修蔑神则峪红工旨湖僚矾茁天涡两米仍却藐茹绳当兔蒸柞厅酱具诗碉雌林玲丰犁刑挎痛绊攘因耐茄蛊符拍砷确浦艇陡赂捣勤炉署秒址欲左蚂盟干汹敌缮痴奋亢搅咱榨尖玉忻截庆让微便傈满亩硒瓤眼绍帮沂缎汽祥鼎鸦猪夷杠怔谍浓怔刮匿蛀祥木矣端封纤肯阻绿傀苔梭鸳琴途菏丑

【篇三】党史学习教育讲稿: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1921-2022)

中国共产党党史作文:中国共产党的党史

  2017-12-02(1919—1927)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
  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
  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
  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1937)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1937-1945)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
  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
  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
  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1945-1949)1946年6月底,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
  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
  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国民党统治区掀起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路线。
  中间路线”遭到破产,人民民主统一阵线更加巩固和扩大。
  国民党政府陷入了全民的包围中。
  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
  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全面建设(1949-1956)

【篇四】党史学习教育讲稿: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1921-2022)

精心创作,质量一流,排版规范。【下载后可任意复制修改】

通用精品文稿

党史学习讲稿: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从1921年到20XX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
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
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
“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
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Z义革命时期;
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X中全会召开,是社会Z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78年12月至20XX年11月党的XX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Z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从20XX年11月至今是中国XX社会XX新X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Z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Z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Z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XXX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Z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Z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