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5篇
第一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立德树人,既是要树立自己,又是要树立自己的学生。”俗话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才是最主要的,正如文中所说的“树人,要树什么?树人是要树成一个有文化的人。”这里的“文化”我认为不仅仅指书本中学的知识,更多的指所掌握的各种能力以及优秀的品质。有才无德,有德无才都算不上有文化,德才兼备才是我们要树的合格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德”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用“才”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一个拥有阳光心态的老师,他的课堂一定是明朗的,他的学生一定是豁达的;
一个拥有磐石般坚韧的老师,他的课堂一定是探究的,他的学生一定是善思的。尤其小学生思想幼稚、单纯,模仿性很强,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将令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想要教好学生,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
其实,“立德树人”这个词语的本意就是在说德为才之帅。首先,要求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为先,兼顾智、体、美、劳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求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是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质。再次,要求我们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并懂得美好的未来与家庭无关,与金钱无关,与才智无关,只与个人的努力和创造的社会价值有关。
第二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立德树人,既是要树立自己,又是要树立自己的学生。”俗话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才是最主要的,正如文中所说的“树人,要树什么?树人是要树成一个有文化的人。”这里的“文化”我认为不仅仅指书本中学的知识,更多的指所掌握的各种能力以及优秀的品质。有才无德,有德无才都算不上有文化,德才兼备才是我们要树的合格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德”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用“才”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一个拥有阳光心态的老师,他的课堂一定是明朗的,他的学生一定是豁达的;
一个拥有磐石般坚韧的老师,他的课堂一定是探究的,他的学生一定是善思的。尤其小学生思想幼稚、单纯,模仿性很强,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将令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想要教好学生,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
其实,“立德树人”这个词语的本意就是在说德为才之帅。首先,要求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为先,兼顾智、体、美、劳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求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是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质。再次,要求我们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并懂得美好的未来与家庭无关,与金钱无关,与才智无关,只与个人的努力和创造的社会价值有关。
第三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 振奋人心的是,此次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相比十七大报告所说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种论述是对德育的进一步强化和精练,更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阐释。尤其是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意蕴更为深远悠长。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德育为先,立德树,从我做起.这让我感到,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人民教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但这是无比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通过学习,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做到:立德树人,以德立教。我的人生信条是:认认真真教书,兢兢业业育人。以身立教,以苦为乐,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谱写人生华美乐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我们执行教育的根本所在。学生时代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我们老师说的、做的是什么样子,那么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甚至会改变孩子们习惯的形成。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道德,树立自己积极向上的榜样作用。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爱是前提,爱是主旋律。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就是帮助所有学生成器成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我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教学生之所需、办学生之所盼,心永远和学生在一起。心系学生,情倾未来。当前对学困生、贫困生、后进生、留守生,需要格外关注。将人文关爱,送进学生心灵,把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心田。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乐其师,信其道。”永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永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学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学人员这一职业的神圣性在于,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他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只有热爱学生,搭建起教育教学的桥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学人员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推动教育走向成功。我愿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尊重学生的意见,捕捉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并给学生表现自我才能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便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行为习惯的养成者,还应该成为学生探索、尝试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叶圣陶曾说:教育的“目的在达到
不需要教”。我愿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威严的架子,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帮扶和指引;当学生解决了心中的困惑,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获取所需的知识。这样,便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意识,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素质教育,老师要有智慧,要懂得赏识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于是,我天天观察,我给他自由、给他空间、给他理解、给他爱心、给他宽容,就是希望能发现他潜在的优点。当然素质教育的过程,一定会充满艰辛,但我们只能坚持。急于求成是不行的,一劳永逸是做不到的,只能用宽容的心等待着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我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素质教育“不放弃一个学生”的理念,也证明了“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的说法。
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
首先,教师就要有一颗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信念。在提倡反腐倡廉的当今社会,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决不能为金钱动容,为名利诱惑,为地位倾倒。教师只有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才能把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完成好。
其次,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我们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每一名学生,和他们建立真挚的情感。还要做到诲人不倦,不用有色眼镜去辨别学生的好与坏,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人,绝不能够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行为。教师只有把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第三,教师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如今社会科学不断大踏步的向前发展,知识更新频率也非常之快。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才能接受新思想,获得新知识,才能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们只有接受最新的理念知识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的铭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秉承正确的政策方针,落实积极向上的教育理想,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的清醒教师。我们应该顾国家和教育事业的大局行事,应该做到高瞻远瞩,着眼于未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教育。只有统一认识,上下齐心,沿着立德树人的目标努力,教育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真正满意。
2014年3月25日
第四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 振奋人心的是,此次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相比十七大报告所说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种论述是对德育的进一步强化和精练,更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阐释。尤其是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意蕴更为深远悠长。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德育为先,立德树,从我做起.这让我感到,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人民教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但这是无比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通过学习,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做到:立德树人,以德立教。我的人生信条是:认认真真教书,兢兢业业育人。以身立教,以苦为乐,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谱写人生华美乐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我们执行教育的根本所在。学生时代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我们老师说的、做的是什么样子,那么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甚至会改变孩子们习惯的形成。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道德,树立自己积极向上的榜样作用。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爱是前提,爱是主旋律。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就是帮助所有学生成器成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我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教学生之所需、办学生之所盼,心永远和学生在一起。心系学生,情倾未来。当前对学困生、贫困生、后进生、留守生,需要格外关注。将人文关爱,送进学生心灵,把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心田。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乐其师,信其道。”永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永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学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学人员这一职业的神圣性在于,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
他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只有热爱学生,搭建起教育教学的桥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学人员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推动教育走向成功。我愿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尊重学生的意见,捕捉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并给学生表现自我才能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便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行为习惯的养成者,还应该成为学生探索、尝试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叶圣陶曾说:教育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我愿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威严的架子,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帮扶和指引;
当学生解决了心中的困惑,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获取所需的知识。这样,便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意识,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素质教育,老师要有智慧,要懂得赏识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于是,我天天观察,我给他自由、给他空间、给他理解、给他爱心、给他宽容,就是希望能发现他潜在的优点。当然素质教育的过程,一定会充满艰辛,但我们只能坚持。急于求成是不行的,一劳永逸是做不到的,只能用宽容的心等待着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我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素质教育“不放弃一个学生”的理念,也证明了“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的说法。
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
首先,教师就要有一颗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信念。在提倡反腐倡廉的当今社会,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决不能为金钱动容,为名利诱惑,为地位倾倒。教师只有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才能把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完成好。
其次,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我们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每一名学生,和他们建立真挚的情感。还要做到诲人不倦,不用有色眼镜去辨别学生的好与坏,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人,绝不能够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行为。教师只有把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第三,教师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如今社会科学不断大踏步的向前发展,知识更新频率也非常之快。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才能接受新思想,获得新知识,才能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们只有接受最新的理念知识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的铭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秉承正确的政策方针,落实积极向上的教育理想,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的清醒教师。我们应该顾国家和教育事业的大局行事,应该做到高瞻远瞩,着眼于未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教育。只有统一认识,上下齐心,沿着立德树人的目标努力,教育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真正满意。
2014年3月25日
第五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
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史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育工作做出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切实做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强调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要求全国广大青少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习近平总书记还殷切期望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就要自觉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立德树人”,坚强而有力地回答了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
认识到当代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适应时代特征,必须反映时代诉求,必须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进而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的教育培养,才能有力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一、更新德育理念探求德育规律
德育理念是指人们经过长期蕴蓄而形成的关于德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追求,是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德育为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德育格局要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
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立德树人与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学业成长、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而成为促进学生改善自我、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原动力。只有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目的,把学生作为学校德育的动力主体,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把德育工作过程变成尊重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学校德育工作才能更具时代性、实战性和有效性。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创新育人模式,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帮助。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把学生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次。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十八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关怀“每个”、培养“每个”,是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关的科学阐释,也可称之为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学生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获得教育的成功,人人都能成才。 教育关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计。我们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三、一切为了学生,增强德育效能
教书是育人,学校管理更要服从和服务于育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所有环节中去。教师队伍的管理,教学环节的管理,学生纪律的管理,校园文化的管理,后勤服务的管理等都和学生的生活成长密切相关,都和学生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如何更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不断修改、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不仅仅是口号,而必须是目标,并付诸行动。教师教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必须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只有坚持塑造人与服务人相统一,坚持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教相结合,坚持塑造人与发展人相统一,才能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益的校园氛围,才能促进学校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四、立德树人,强化德育工作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要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而新时期对教育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教育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而当代教育则应该更加突出立德树人。教育者深深地懂得自己面临的学生普遍有如下特点:自尊心受损、自信心受挫、行为不规范、思想过分开放或过分压抑、成功感很少、自暴自弃较多等等,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用人才,既不能靠单一的文化知识传授,也不能靠单一的技能培训。鉴于上述原因,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已成教育者必须深思的重要课题,只有更加主动地研究德育工作,只有找准突破口,只有将德育与学生的潜能挖掘、技能成长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德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只有真爱学生,因材施教,去关爱他们,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去撞击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火花,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热情,也才能使学生在学校成长成才。因此,学校德育的难题应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多元切入,其关键在于捕获学生心灵,循序渐进。可以说,立德树人就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人格,这也是由当代学生特点决定的,因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和灵魂。只有抓住这个根本和灵魂,学校才能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教育才能卓有成效地生存与发展。
推荐访问:树人 并举 教育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