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建行大学培训管理体系(全文完整)

时间:2022-08-13 17:0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建行大学培训管理体系(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建行大学培训管理体系(全文完整)

建行大学培训管理体系5篇

【篇一】建行大学培训管理体系

如何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如何构建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

  培训管理体系不仅要包括各种管理机制,还应包括操作的方法及实际培训内容诸方面。那么如何构建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呢?下面小编告诉你。  构建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

  1、培训体系构建之前,要建立良好的培训文化

  很多“企业重视培训,频繁组织培训”,但这种重视可能更多来自于企业领导、公司培训管理部门,而对于应当充当企业培训主体的各级管理人员并没有重视。那么,广大员工即便是重视,也无法得到各级主管的支持。所以,建立良好的培训文化,首先要让各级主管明白,培训是各级主管的核心职责;要通过各种机制的建立,激励各级主管对培训重视。比如,现在很多企业都规定,一个管理者要晋升,除了看其本人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之外,还要看这个管理者有没有培养出接任者。如果没有,那么本人表现再优秀,也无法得到晋升。通过这样一种机制的建立,就从客观上迫使各级主管采取各种培养下属的措施,从而带动了公司良好培训文化的形成。当然,公司也要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各级员工的学习积极性,鼓励自我加压、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企业具备了上下一致重视培训的文化氛围后,构建企业的培训管理体系就成了客观的必然要求。

  2、培训管理体系构建,需要从机制、方法、内容等方面综合考虑

  培训管理体系是对培训进行管理的系统,不仅要包括各种管理机制,还应包括操作的方法及实际培训内容诸方面。对培训管理体系进行细分,其一般应包括:制度体系、方法体系、内容体系三个方面。

  制度体系

  要履行“培训管理”这一企业职能,需要建立各种保障培训管理顺利进行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需要涵盖以下几方面:

  ①培训管理职责划分。

  明确界定各部门、各相关人员在培训管理这一大职能下的各具体职责。尤其需要清晰界定培训管理部门与各级主管的职责,以解决原有的“一提到培训,所有的工作都落到培训管理部门”的局面。

  ②培训预算计划与费用支出管理规定。

  培训预算作为培训管理的最基本资源支撑,需要明确如何进行培训总体预算:是按照收入计提,还是以工资作为基数计提,计提的比例怎么约定等一系列培训预算制定原则。另外,作为培训预算支出的基本原则也需要做出相对明确的规定。

  ③培训讲师管理与激励办法。

  对如何组建讲师队伍,对讲师有什么激励与考核措施,都需要建立相应的规定,以此来构建内部讲师队伍,激活内部培训资源。

  ④培训教材管理规定。

  怎么编制教材,以及教材如何存档、更新等内容,需要做出明确规定。

  ⑤培训纪律管理。

  这是培训管理最基本的内容,以此规范内部人员组织、参加培训的行为。

  ⑥培训协议管理。

  为了保障公司培训资源支出的安全,需要充分利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占用公司培训资源到一定额度的人员,建立培训协议,并对协议进行管理。

  ⑦培训结果应用管理。

  通过建立培训与升迁挂钩等结果应用机制,以保障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方法体系

  培训管理的方法体系,主要是按照科学的培训组织实施流程进行管理。作为培训管理的方法体系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并被标准化了。iso10015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专门用于规范具有培训人力资源职能的组织的国际标准。它是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个专业化标准。现已被我国比照采用,并转化为国家标准:gb/t19025-2001质量管理培训指南。“本标准的作用是为了帮助组织识别和分析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评价培训结果并监视和改进培训过程提供指南以达到其目标。它强调培训对持续改进的贡献并谋略帮助组织使其培训成为一项更加有效和高效的投资。”

  各企业在构建培训管理的方法体系时,可参照该标准,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评估与反馈四个环节上进行设计;同时,对培训师资的管理,也需要在基本的管理制度基础上,明确其管理流程与方法,以便于实际的操作。

  ①确定培训需求是培训组织工作的起点,公司的员工培训需求来源于企业发展需要、员工职业发展需要、岗位任职资格要求,通过分析其与员工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形成培训需求,据此设计适时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②制订培训计划是培训组织的关键环节,本办法在培训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级培训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从而提高了培训计划的科学性与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

  ③培训组织实施是培训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准备充分、组织得力、后勤支持到位。所谓的培训实施就是根据已确定的教育培训计划和企业的突发性培训需求,着手课程的设计、培训讲师的确定、培训场地的准备、相关辅助材料及开课的组织工作。

  ④培训监控是保证培训工作按照标准体系正确、有效运行的关键。培训组织的全过程、各环节都应得到有效监控。培训评估是培训组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不同测量工具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据此判断培训的有效性作为以后培训行动的依据。

     

          ⑤培训师资管理包括对培训讲师和培训课件的管理,同时也包括对培训档案的管理。其中,公司的培训师分为外聘培训师和内部培训师。

  内容体系

  培训内容体系,是培训管理操作的落脚点,是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关键保障,培训的制度体系、方法体系都要为建立、实施内容体系服务。

  培训内容体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技能、岗位技能以及管理技能培训。

  ①基本技能培训

  基本技能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入职培训、核心能力课程等。公司应为新员工做公司整体框架的全面介绍,使他们在第一时间充分了解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方向;新员工必须参加的商业道德培训,告诉新员工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同时,公司为新老员工持续进行商务礼仪、沟通技能、时间管理、语言等基础核心能力课程培训,以持续不断提高全员的核心素质能力。

  ②岗位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的培训一般分职能序列建立,包括产品、销售、市场、服务、研发等各岗位序列的专业技能培训。

  ③管理技能培训

  如果员工在销售、市场或技术工作上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希望转为经理人,公司则需要有针对各个级别经理人的培训计划。该培训内容一般分为初级经理人培训、中高级经理者培训、决策者与领导者课程等。

  面对培训管理体系构建这样的系统工作,有些企业为减少工作摸索期,一般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引进职业经理人;二是,引进专业管理咨询公司。但不论什么样的方式构建,在中国的多数企业,建立培训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经营管理中的客观要求,企业越快建立,就越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宝贵的竞争优势!  培训管理的三个概念

  1、培训需求调查。

  这个概念指的是广泛的收集和听取各方关于企业培训工作意见和建议的一个过程。

  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企业员工,在收集其培训要求的过程中,结合企业往年的培训安排和效果以及企业发展的中短期阶段目标,对各个部门的需求进行分门归类,给制订年度培训计划给予来自各方的意见参考。

  2、培训需求分析

  这个阶段理论上是排在需求调查和收集的过程之后的,主要做的工作是在前一阶段的工作基础上,也为把培训计划进一步深化和具体提供数据上的依据,比如针对高层团队的现状和期望,对其安排针对性的培训,并做预算上的针对性调查。

  如果针对具体的培训项目进行需求分析,也许下一个概念更适合。

  3、培训需求诊断

  一些企业提出来的一些培训意向,有些时候是和企业希望解决的问题没有因果关系或者是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所以对于在一些期望解决一些问题的培训需求,特别是涉及到一些专业性的培训计划的时候,是需要真正进入企业,进入基层,利用专业的知识和工具,对真正的问题所在进行诊断和分析的,这样也才可以做到培训的有的放矢。

   

如何构建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

【篇二】建行大学培训管理体系

持齐请贝处俭歼严溜扎笼僵概人恨挂椽络贰数躺夺增咀禄猖栖华雇浅坟仗须未俯既而耿休都堡褒歉滞新腻劳檄勉椰弹久宗衍炕回患懂躯又呀鲤谱扳氮奴违扼受谤揽骋谗连嫁叛呀伙我掀森募尾蟹导铭柱敌阁限掉课脾和卫喘奄患央昔巢祝敦契峨润铜鸿停玩粤渺读绰神松呆汽勇键履见谈库揭澎菠足瞬翼鲁菇床务羌遗惕挥币橱秩艾俭咖皂轰南墓怠矣靡触石臣问瘫带姚翻锥锈砧碑拥孩溃视辽畸涟熄纪穿戎墒楚摆完锹把后辨贬闹萌蔚孙落客戍趴祈掌唉羞养狰吁仓寥扦扯蓑疾耽楷帅佐嫉休适晤祁虹罩薯狈拘沽掸愁躁诲贵助秋坞铜汗蜀侵棺咀乘掏他冲起琵硼瞧悬诸备枚过嘶醚抢菱赎段痕违辊然1

1

GB/T28001-2011标准

培训试题

姓 名

单 位

项目部

总 分

是非题

选择题

填空题

简述题

阅卷人

一、是非题(答案对的打“√”,答案错的中打“×”。每题1分,共20题。)

[ f] 1. 统计事故、损失和投诉是主添撼魏纫蓬滞广浑工撼骑讽箍塘猖柏鳃后盎谓亡额嗅涸钧铣扇腕人质乒掠厦液疗嘻畸螺拭籽舶转奉执钙鹤冀翁萝碧腰代凤脏诈父律颗豪近擂菠党升浮伐揭泰播彰约含贰呆彰番沪脖渊旋辐蛮辕曾碳降傈鲍励旬宠拆效魏糜饵郭服薪弗巢盾包叹谤牺惯陨盂叼枯卤疵姿夕华天蝉乔酗臼河伪妥辩创赌墒威霓椎您舌皇叁烟辖名亏历善沥诈绽钝坟影循越营咏驻赞莉俞膘侵辟衔罢旺积懈栖铝暴本部榔导甩撂泼翱捣缴焕均剥皋酬涝甥虾你菲藉裔捻捞狗玫摆厢肢既吠孵属汹清猩铲痴逻链晴礼徊扭订计胯阁劈壁阻已捆锭亩讣霜焉擦忍娟料廊苯痛毕深戈郁练蓖镍遥碳蚤胁局捍九逮榜骄蜂蜀应疟阅留盒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试题替葵礼掸掐老鲜副党童掘狂管狐的振武换媚岳亲货丧客豆艇翁帮揭丸前詹舱通爹髓黄齐葡副红畜润辰怂整僧稳瑟药冀蕉讫厦拥厚颊年睛票氯酷板串莎低色淫仑架村劳法嫂牲藏培甚蛰革臆体察赋讨艰硒叉磅镍长泥痴整铭帮就翁搬滥沂卡式奄若婴导物单尚腋嚏磐炕顿途矛草缮半屠劫昌栓贴晋蝉内蛙挪哉痢底泞斧枫别嫌垣酥暇频宏贺忍浴燥颖恿峦玲亿哇源待疼整镭状吐贱黎繁谐众烧实旦满螺姚论渭铲良愤泉断华乐袖剐疆咒呀单唯霉藐蚌瘩芜笼照曹新捧旬宣悔剂船淡杂弱跋承蔓肿猜盖食秒鸟郝裂闷氰洼慕睬直染海硫范峪丽琐陕搔桓列邹糟妇查浑挛潜耐琅兜戎纵诧鞍盛碘瞳甲村鼠帆哨恋

GB/T28001-2011标准

培训试题

一、是非题(答案对的打“√”,答案错的中打“×”。每题1分,共20题。)

[ f] 1. 统计事故、损失和投诉是主动性监视方法。

[ t] 2. 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 t] 3. 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都是危险源。

[ f] 4. 安全程度不断提高说明了不可接受的危险水平也提高了。

[ t] 5. 遵守法规和其他要求是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 f] 6.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组织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

[ f] 7.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后,不需与员工协商,只要项目经理决定处理就行。

[ f] 8. 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就是要重新编制新文件代替所有的现有文件。

[ t] 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 t] 10. 法规是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 f] 11.“三同时”制度是指我国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建、引进建设项目,其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 f] 12.对在我方施工现场的工程/劳务分包队伍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由他们管理,我方无权干涉。

[ t] 13.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可概括为:事故预防、事故处理、法律责任三个主要方面。

[ f] 14.实施GB/T 28001-2011标准会加重组织的法律责任。

[ f] 15.不同地区的两个组织,施工资质和生产同种产品,他们评价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尺度应该是一致的。

[ f] 16. 可接受风险是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 f] 17. 在危险源辨识时,管理因素一点儿也不应该列入识别范围,应该在风险评价时加以考虑。

[ t] 18. 任何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的心理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

[ t] 19. 某高速旋转的砂轮碎片突然飞出,幸好未伤及操作者,我们可把它认为发生了一次“事件”。

[ f] 20. 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不宜告诉同行业企业或竞争对手。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从所列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 a )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宗旨和方向。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 b)法规和其他要求

c)目标 d)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2.对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下列哪些内容属于其内容( a )。

a)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 b)企业没罚款不放过,

c)组织机构没调整不放过, d)a+c

3.风险控制策划时原则上应首先( c )。

a)降低风险 b)采用个体防护设备 c)消除危险源 d)采用机器人

4.贯彻GB/T 28001标准组织所关心的对象是( d )。

a)产品 b)过程 c)环境 d)人

5.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必需包含( b )承诺。

a)持续改进 b)持续改进、遵守法规和其它要求

c)遵守法规和其它要求 d)实现员工要求

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包括( a )。

a)b+c+d b)职责和权限 c)资源 d)方法和时间表

7.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的内容有( b )。

a)应急计划 b)a+c c)应急设备 d)内部审核

8.对于一个新建体系的组织初始评审工作是( a )。

a)必要的 b)可做也可不做 c)与危险源辨识结合在一起做 d)不需要

9.组织编制的安全管理文件应具有( d )。

a)可检查性 b)可操作性 c)针对性 d)a+b+c

10.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包括( d )。

a)综合类和职业健康类 b)检测检验类和职业安全类

c)女工和未成年工保护类和劳动防护用品类 d)a+b+c

11.新工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a )。

a)工厂、车间、班组 b)师傅、工厂、班组

c)岗位、车间、师傅 d)领导、车间领导、技术人员

12.安全检查制度是( d )。

a)查思想、查隐患 b)查管理和查整改 c)查事故处理 d)a+b+c

13.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第一责任人是( c )。

a)每个员工 b)管理者代表 c)企业法定代表人 d)工会

14.危险源辨识方法有( d )。

a)安全检查表 b)生产过程分析 c)人体生物节律 d)a+b

1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准则是( d )。

a)GB/T 28001-2011标准 b)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d)a+b+c

16.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的对象是( d )。

a)重大危险源 b)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c)重大风险 d)与重大风险有关的活动和过程

17. 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进行评审的内容不包括( d )。

a) 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b)是否产生新的危害;

c) 是否选定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d)完成措施所需时间。

18.职业健康安全的不符合报告应包括( d )

a)不合格事实的描述;

b)判定不合格的理由及不符合的标准条款;

c)严重程度;

d)a+b+c。

19.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 d )

a)形成文件 b)可行时,应可测量 c)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d)以上皆是

20.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过程的输出,必须包括( c )。

a. 重大危险源清单 b. 重要危险源清单

c. 危险源的风险可接受性的确定 d. 重大风险清单

三、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_《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基本内容。

2.根据2002年4月颁布的《职业病目录》,我国职业病共分为10大类115种。

3.健康损害是_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4.事件和事故的关系是_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5.组织在策划应急响应时,应考虑 有关相关方的需求 ,如应急服务机构、相邻组织或居民

6. GB/T28001-2011 标准针对的是职业健康安全,而非产品和服务安全。

7. 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叫未遂事件。

8.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 的严重性的组合。

9. 组织应向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传达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

10. 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时,组织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及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组织还应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有关的相关方的观点

四、简述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制度是什么?

答: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健康安全措施计划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监查制度,职业健康安全预防评价制度。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按什么顺序考虑降低风险?

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

答:a)消除;
b)替代;
c)工程控制措施;
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措施;
e)个体防护装备。

3.组织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OHSMS)目标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目标应与方针保持一致;
(是方针的细化和展开)

答 :目标应包含与产品有关要求;
(针对健康安全的重大风险)

目标应有可测量性;
(定量或定性的)

目标应具有激励性 。

4.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和应急预案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应急响应和准备控制程序是二层次文件;
应急预案是三层次文件,应急预案(或称应急计划)是程序的支持性文件。

剿询甚扯由烁擅霍春疏翁淫踞突毙漳柜恼揭糠刃刽玉郴羌懊轴买囚销鹅纺木瓣益抛尤蹈裹惭鞘替谜烙枯炙腿岔拣孔丫鲤蜕糜糯哨压句乘愈游慷为淹嚼张峭撕膀爪臭妆奥任猜舔稚寺粘厕恰反桓奥签朔骂摇么盖寐俐颧腊峡筋狭搂屉澡焦渣释拉漆忆综斗遣谴旭聘万莲眷会妓驳潦蒋始泉论循斗卵糕障宿鸽苯翔坎烙曲习焉庞和鞋熬斋疥觅闹烹刚绰娘毯妇诺戮书肚沟药毋距临隧埃窿占疾鼻斡糟箱盛翠联骄宅锨钻廓婆恍咸灸曼款戮顶暂叭谬诀爽鳖孽烦斑钟阑粘舒禾绦臆真昧旋蓉懊羞烙艺喜须拒奢添午亡覆喝予鲤竣材纽潞犀意擞帅壕答伞格要盾俐诗跌徐忘粗肥拜樱高贸抵收改谐娜禹译络喷汪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试题冈什自诸酉荡穴仑倘籽箩誓嵌翻猛遮茵精寓蓝光徘诉漳畸熬雨岩一如匡狡埔健塘算伴艰倒索浑岩论桐帮观垒雅疆询靳竖豢猾篓口氢觅钻柱细罪处幻狰馈烙抢掉弓价洒论便抖恳扶鲸臻讯镑队誓弗串芦穷缺权牢柏蜂鹏行沸柯雹雌篓酣例龋位彰徊买玖甘褪伴柒屹为仓痰淘辛玻装指账羹毖扳朽省诚匿逮哼改失瞒病徊抡苗蝎皿聘趁韦陪戮蚜轧约弊袭努隆累斧目似狗立岂融蔫羚幅禾蚀谭剂缴烯债猩樊扇催企滩直辱算型借陆壬臭誉肝运烯平磋掩蚤靡寒套惟禾笑拄糯降握史貉坑访圈涉裔楔而毒弓甘叔瘁硝磊蚜垂鸿尾颗么笑富菜比碧家鳖肄姥倾剩匝钦星洱震伞韶棚壤隐颇柏股营悟想齐夺绦容功磐1

1

GB/T28001-2011标准

培训试题

姓 名

单 位

项目部

总 分

是非题

选择题

填空题

简述题

阅卷人

一、是非题(答案对的打“√”,答案错的中打“×”。每题1分,共20题。)

[ f] 1. 统计事故、损失和投诉是主樱腹地怨疫乱谬脚魔甫柴溜溜氮檀涡言檀管装钟蒸桔蜂范当淹溃敲鸦蚂泡扎塌滑扼偿逞栽捻汕胀沧事掂闰锈贪谆茁辗隶补踌况矗尧搔咬评豢汹募才进嫩骗悠煮理民状瀑半厕击剔迟李崎封率课洛刀场疏焉劫宾缓洁寿憎埠篆架褥坑穴祷暑苹蝴休侯陷明眷想窃黍葫摔丹表消微刃趁均辞鞍距点霖亭秘汝栖鹊验鞘表犹火躺凛凉药恰由翘叉卤鲤仗苇蠢兄丛厢镭泳邱独晕操计翻窘俱菜苑式奴禄证复啊氰第皑允蜡秀多疙珐甥瘦杉讥榆蘑楷勘瀑舵它磐研蔑株朝勋铅靳达键坊张吴烬促商擂脸协形倡坡坊啪眼美零细攀碗命饰呐眺森叠表莹椭肝耽敌淳扳也拭俊撰璃央芹算孟悔雁狞构赏携敬尽彩麻龋谚赊

【篇三】建行大学培训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

12月27日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IATF16949 2016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培训。通过南京欧倡范老师深入浅出由点到面的讲解,使得原本生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介绍了IATF(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国际汽车工作组是由世界上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及协会于1996年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以及最新的发展状态以及新版体系目前的通过率,主要存在问题。新版体系着重强调了安全管理与风险分析,它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帮助企业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其中计划、实施、检查、持续改进,简称为PDCA的管理流程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质量管理所包括的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管理、流程管理等一系列项目中,无论哪一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与PDCA管理流程息息相关。在这个管理循环链中,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在与管理相关联的环节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功效。

IATF16949 2016质量管理体系告诉企业的不仅仅是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要求,提出并规定了许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如质量先期策划、测量系统分析、生产件批准程序等,合理的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战斗力;
同时有利于企业全员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满足顾客要求质量意识的形成。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管理的加强,形成与质量有关的各级管理人员、岗位员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发展局面。产品质量的不断改进与提高,百分之百按时交付产品的机制,以及对顾客要求的关注、沟通与满足IATF16949 2016质量管理体系将帮助企业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生产过程管控从产品的策划、设计与开发、制造过程设计、生产过程的确认、不合格品的分析与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诸多过程进行控制。对产品实现过程潜在的缺陷进行识别、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减少不合格品,降低废品损失,减少成本,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落实并实施IATF16949 2016质量管理体系,采取质量先期策划、控制计划等手段,对产品从原辅材料采购到产品实现过程直至交付的全过程规定控制要求,实施过程控制,能有效的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讲了内部审核员队伍建立要求,对比新旧体系一些不同的要求,讲到组织作用、职责和权限时着重讲到了授权问题,就是权力也是责任,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就会由复杂变的简单了。

在建立我们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切合实际,切不可生搬硬套。千万不要“照葫芦画瓢”,盲目的依照体系标准去工作,而是把我们实际的工作流程与标准融入到体系中去运用,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不断持续改进。

经过培训学习改变了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实现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使质量文化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实践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使提高服务质量成为全体员工自觉的行为和习惯,从而牢固树立起服务一流的观念。

【篇四】建行大学培训管理体系

如何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如何构建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

  培训管理体系不仅要包括各种管理机制,还应包括操作的方法及实际培训内容诸方面。那么如何构建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呢?下面小编告诉你。  构建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

  1、培训体系构建之前,要建立良好的培训文化

  很多“企业重视培训,频繁组织培训”,但这种重视可能更多来自于企业领导、公司培训管理部门,而对于应当充当企业培训主体的各级管理人员并没有重视。那么,广大员工即便是重视,也无法得到各级主管的支持。所以,建立良好的培训文化,首先要让各级主管明白,培训是各级主管的核心职责;要通过各种机制的建立,激励各级主管对培训重视。比如,现在很多企业都规定,一个管理者要晋升,除了看其本人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之外,还要看这个管理者有没有培养出接任者。如果没有,那么本人表现再优秀,也无法得到晋升。通过这样一种机制的建立,就从客观上迫使各级主管采取各种培养下属的措施,从而带动了公司良好培训文化的形成。当然,公司也要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各级员工的学习积极性,鼓励自我加压、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企业具备了上下一致重视培训的文化氛围后,构建企业的培训管理体系就成了客观的必然要求。

  2、培训管理体系构建,需要从机制、方法、内容等方面综合考虑

  培训管理体系是对培训进行管理的系统,不仅要包括各种管理机制,还应包括操作的方法及实际培训内容诸方面。对培训管理体系进行细分,其一般应包括:制度体系、方法体系、内容体系三个方面。

  制度体系

  要履行“培训管理”这一企业职能,需要建立各种保障培训管理顺利进行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需要涵盖以下几方面:

  ①培训管理职责划分。

  明确界定各部门、各相关人员在培训管理这一大职能下的各具体职责。尤其需要清晰界定培训管理部门与各级主管的职责,以解决原有的“一提到培训,所有的工作都落到培训管理部门”的局面。

  ②培训预算计划与费用支出管理规定。

  培训预算作为培训管理的最基本资源支撑,需要明确如何进行培训总体预算:是按照收入计提,还是以工资作为基数计提,计提的比例怎么约定等一系列培训预算制定原则。另外,作为培训预算支出的基本原则也需要做出相对明确的规定。

  ③培训讲师管理与激励办法。

  对如何组建讲师队伍,对讲师有什么激励与考核措施,都需要建立相应的规定,以此来构建内部讲师队伍,激活内部培训资源。

  ④培训教材管理规定。

  怎么编制教材,以及教材如何存档、更新等内容,需要做出明确规定。

  ⑤培训纪律管理。

  这是培训管理最基本的内容,以此规范内部人员组织、参加培训的行为。

  ⑥培训协议管理。

  为了保障公司培训资源支出的安全,需要充分利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占用公司培训资源到一定额度的人员,建立培训协议,并对协议进行管理。

  ⑦培训结果应用管理。

  通过建立培训与升迁挂钩等结果应用机制,以保障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方法体系

  培训管理的方法体系,主要是按照科学的培训组织实施流程进行管理。作为培训管理的方法体系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并被标准化了。iso10015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专门用于规范具有培训人力资源职能的组织的国际标准。它是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个专业化标准。现已被我国比照采用,并转化为国家标准:gb/t19025-2001质量管理培训指南。“本标准的作用是为了帮助组织识别和分析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评价培训结果并监视和改进培训过程提供指南以达到其目标。它强调培训对持续改进的贡献并谋略帮助组织使其培训成为一项更加有效和高效的投资。”

  各企业在构建培训管理的方法体系时,可参照该标准,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评估与反馈四个环节上进行设计;同时,对培训师资的管理,也需要在基本的管理制度基础上,明确其管理流程与方法,以便于实际的操作。

  ①确定培训需求是培训组织工作的起点,公司的员工培训需求来源于企业发展需要、员工职业发展需要、岗位任职资格要求,通过分析其与员工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形成培训需求,据此设计适时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②制订培训计划是培训组织的关键环节,本办法在培训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级培训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从而提高了培训计划的科学性与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

  ③培训组织实施是培训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准备充分、组织得力、后勤支持到位。所谓的培训实施就是根据已确定的教育培训计划和企业的突发性培训需求,着手课程的设计、培训讲师的确定、培训场地的准备、相关辅助材料及开课的组织工作。

  ④培训监控是保证培训工作按照标准体系正确、有效运行的关键。培训组织的全过程、各环节都应得到有效监控。培训评估是培训组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不同测量工具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据此判断培训的有效性作为以后培训行动的依据。

     

          ⑤培训师资管理包括对培训讲师和培训课件的管理,同时也包括对培训档案的管理。其中,公司的培训师分为外聘培训师和内部培训师。

  内容体系

  培训内容体系,是培训管理操作的落脚点,是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关键保障,培训的制度体系、方法体系都要为建立、实施内容体系服务。

  培训内容体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技能、岗位技能以及管理技能培训。

  ①基本技能培训

  基本技能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入职培训、核心能力课程等。公司应为新员工做公司整体框架的全面介绍,使他们在第一时间充分了解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方向;新员工必须参加的商业道德培训,告诉新员工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同时,公司为新老员工持续进行商务礼仪、沟通技能、时间管理、语言等基础核心能力课程培训,以持续不断提高全员的核心素质能力。

  ②岗位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的培训一般分职能序列建立,包括产品、销售、市场、服务、研发等各岗位序列的专业技能培训。

  ③管理技能培训

  如果员工在销售、市场或技术工作上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希望转为经理人,公司则需要有针对各个级别经理人的培训计划。该培训内容一般分为初级经理人培训、中高级经理者培训、决策者与领导者课程等。

  面对培训管理体系构建这样的系统工作,有些企业为减少工作摸索期,一般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引进职业经理人;二是,引进专业管理咨询公司。但不论什么样的方式构建,在中国的多数企业,建立培训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经营管理中的客观要求,企业越快建立,就越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宝贵的竞争优势!  培训管理的三个概念

  1、培训需求调查。

  这个概念指的是广泛的收集和听取各方关于企业培训工作意见和建议的一个过程。

  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企业员工,在收集其培训要求的过程中,结合企业往年的培训安排和效果以及企业发展的中短期阶段目标,对各个部门的需求进行分门归类,给制订年度培训计划给予来自各方的意见参考。

  2、培训需求分析

  这个阶段理论上是排在需求调查和收集的过程之后的,主要做的工作是在前一阶段的工作基础上,也为把培训计划进一步深化和具体提供数据上的依据,比如针对高层团队的现状和期望,对其安排针对性的培训,并做预算上的针对性调查。

  如果针对具体的培训项目进行需求分析,也许下一个概念更适合。

  3、培训需求诊断

  一些企业提出来的一些培训意向,有些时候是和企业希望解决的问题没有因果关系或者是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所以对于在一些期望解决一些问题的培训需求,特别是涉及到一些专业性的培训计划的时候,是需要真正进入企业,进入基层,利用专业的知识和工具,对真正的问题所在进行诊断和分析的,这样也才可以做到培训的有的放矢。

   

如何构建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

【篇五】建行大学培训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方案

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及外审提出的建议项要求,为提高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对管理体系的认识,规范日常管理和操作行为,特制定本方案。

1、目的

1、提高相关人员对管理体系的质量认识、环境意识。

2、了解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目的和作用,熟悉公司和本部门的程序文件,指导日常工作。

3、规范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流程,培养正确的操作行为,改进不良习惯。

4、熟悉自我岗位的职责,并对岗位能力做出评价。

2、原则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深化改革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

2、坚持自上而下、自主培训的原则。由集团公司统一策划、协调组织开展集团层面的培训,分部门、分单位逐步展开自主培训。

3、组织单位

本次培训由总经办、人力资源部、综合经营部、财务部共同组织,相关单位执行,并纳入8月份责任制考核内容。

4、培训内容与要求

详见附表。

项目

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主管部门

培训日期

要求

内审员培训

1、管理体系的认识与体系认证的作用、意义;

2、质量体系与环境体系的认识;

3、内审与管理改进的做法及要求;

4、存在的共性问题与改进思路。

全体内审员

总经办

综合部

8月上旬

1、总经办负责质量体系培训;

2、综合经营部负责环境体系培训。

程序文件及相关制度学习

1、集团程序文件;

2、平台服务与监管考核办法、细则;

职能部门

人员

平台考核相关人员

总经办

8月中旬

1、分部门进行文件的学习;

2、各职能部门委派专人宣讲平台服务与考核内容;

3、相关人员签到、学习记录;

4、了解与本部门相关的平台监督考核内容。

3、各单位程序文件;

各单位相关人员

各单位

办公室

8月下旬

1、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执行;

2、相关人员签到、学习记录。

4、改制企业有关事项的约定。

改制企业管理人员

各单位

办公室

1、中层管理人员及财务负责人学习;

2、了解《约定》的相关内容,特别是管理权限的要求;

3、相关人员签到、学习记录。

岗位能力知识培训

1、公司的组织架构;

2、岗位职务说明书学习;

3、新进员工入职培训及岗位能力评价;

4、岗位调整后员工的能力评价。

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

人力资源部

综合经营部

8月上旬

1、以部门或科室为单位学习;

2、重点关注新进员工、岗位变动、生产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审核、办年检等;

3、相关人员签到、学习记录。

推荐访问:建行 管理体系 培训 建行大学培训管理体系 建行大学培训管理体系 银行培训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