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康复景观设计解析与实践(全文)

时间:2022-08-16 19:50: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康复景观设计解析与实践(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康复景观设计解析与实践(全文)

康复景观设计解析与实践3篇

【篇一】康复景观设计解析与实践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读书笔记—11120830 聂欢欢

写作步骤:

第一部分: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的初步理解

1、对景观设计学的认识

2、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的初步理解

3、阐述为什么要进行景观设计及景观设计的收益者是谁

4、作为职业景观设计师的工作范围

第二部分: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内容的简单梳理(首先梳理内容框架体系,其次便日后温故而知新,以及供查阅之用)

从景观设计学的角度来阐述场地规划与设计

1、场地规划与设计的含义

2、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论

3、从景观设计学的角度对场地规划和设计进行总结

第三部分: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

1、 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的融合

2、 社会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平衡

第四部分:自己对景观生态学感触最深的部分,生态设计

1、关于生态设计

2、生态设计原理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的初步理解

1、对景观设计学的认识

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含义景观设计学(LandseapeArchiteeture)(我国现称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景观设计师(Land-seapeArehiteet)最早于1858年由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老奥姆斯特德(FrederiekLawolmsted)非正式使用,于1863年正式作为一种职业的称号,第一次在纽约中央公园委员会中使用。1900年,小奥姆斯特德(F.L.olmst-edJr)和舒克利夫(A.A.sharch均首次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规划设计专业课程,并在全美国首创了4年制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学士学位。经过许许多多景观设计师先驱们的不懈努力,现代景观设计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而美国景观设计专业发展的成熟值得各国研究和学习。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2、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的初步认识

约翰·欧姆斯比·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这本书用简洁且实用的术语勾画出了场地规划过程,本人认为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教人如何与地球和谐共存的书。主要讲解了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
描述了由自然和人造景观的形式、力量和特征引发的规划限制;
往我们灌输了对气候的感觉极其在设计中的意义;
讨论了场地选址和场地分析;
指导可用土地及相关土地利用区的规划;
考虑外部空间的容量塑造;
探讨了场地-建筑组织的潜力;
寻找出富有表现力的人居环境和社区规划及近代规划思潮的历时教训;
提供了在城市和区域背景下,创造更有效且更宜人的生活环境的导则。

3、为什么要进行景观设计也就是说景观设计的收益者是谁

谁是景观设计师?谁又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受益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西蒙兹书中点题的一句话中得到答案。西蒙兹说:“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广义上说,每个人都是景观设计师,每个人都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受益者。与此同时,自然系统既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对象,也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受益者。正如城市规划从“控制式”向“协调式”发展,从“物质型”向“综合型”发展一样,景观规划设计也需要各个阶层的参与。而对景观规划设计的效益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呈现出非常微妙的相互制约同时又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结果也不同。但它们都是景观规划设计的驱动因素。

要促使各个阶层都来参与和关注景观规划设计,经济利益是不能不提到的。忽略经济空谈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是没有意义的。纵观历史,人类为了经济利益,不惜大肆破坏自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急剧恶化,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威胁。人类从自然那里本应该很自然得到的东西,如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宁静的环境,现在却正在变成奢侈品。更不要说什么大范围的自然灾难了。随着社会的前进,人类开始认识到,人类必须依存于自然,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环境的最终结果就是毁灭人类自己。但单纯讲自然保护依旧很难。人类在注重环境的同时,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还是存在的。为了人类生存,需要保护环境;为了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保护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中人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是一致的。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进步,所以要体现社会公平原则。景观规划设计的社会效益,在于通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也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它应该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助于社会进步。以房地产开发为例,工厂和公园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价值不同。经济利益促使开发商趋向于选择环境好的地区进行开发。楼市竞争到一定阶段,楼盘的户型、配套等都将呈现同质。项目的卖点就是环境,如中心花园、高绿地率等。但其中的真实性又有多大?能看的和能真正使用的比例又是多少?对开发商而言,经济利益是根本,强调环境质量不过是经营手段。但这对景观设计师而言却是难得的发挥作用的机会。问题在于,政府职能部门在这中间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居民从中得到了什么?

所以,政府管理部门的决策者、开发商、专业人士(职业景观设计师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公众,每个人都应该并有责任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发挥作用,在使自然受益的同时,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职业景观设计师协调的就是这些利益关系,并使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4、职业景观设计师的工作范围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范围非常广阔。西蒙兹在书中向我们阐述了诸如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社区规划、道路规划、建筑物和构筑物室外环境设计等方面的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但职业景观设计师的工作还远远不止这些。还应该有: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社会机构和企业园景观、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景观规划与矿山迹地恢复、自然景观重建、滨水区、乡村庄园、花园、休闲地等。此外,近年来深受关注的城市水系整治,遗产廊道的复新,也是景观设计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景观规划设计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景观规划设计是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俞孔坚)。同时,景观规划设计也是对自然的关怀。但这并不是说景观设计师在以上所有方面都无所不能。有时候,他可能只是作为顾问在发挥作用;有时候,他是需要其他领域人士协助的设计者;但更多时候,他起领导和组织的作用,协调各个专业之间的矛盾,保护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

第二部分: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内容的梳理

主题:从景观谈场地规划与设计

约翰·欧姆斯比·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是现代景观设计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拟结合西蒙兹的理论和方法,阐述对从景观的角度来谈论场地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并对场地规划和设计的一些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

1、景观设计学的概述

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描叙了自然和人造景观的形式、力量和特征引发的规划限制;
讨论了场地选址和场地分析的关系;
指导可用土地及相关土地利用区域的规划;
考虑了外部空间的容积率;
探讨了场地、建筑组织的潜力;
寻找出富表现力的人居环境和社区规划及近代规划思潮的历史教训;
提供了在城市和区域背景下,创造更有效且更宜人的生活环境的导则。它让我们明白不论是做规划还是设计,首先必须尊重它的场地。正如西蒙兹在书中所说的“:对每一块场地,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
对每一种用途,都有一块理想的场地。”对于场地的充分认知和理解是任何一项项目开始所必须的。这也就使得我们对场地规划和设计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2. 场地规划与设计的含义

场地规划与场地设计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概念。从时间角度来说,场地规划先于场地设计,场地设计是场地规划的深入;
从维度上讲,场地规划是二维的,而场地设计则是三维的,设计师的注意力从平面区域向功能空间的转化。

2.1 场地规划

在《景观设计学》中西蒙兹并没有给场地规划(site plan-ning)一个很明确的定义,但是他却能让你明白什么是场地规划。西蒙兹通过介绍整个场地规划的过程来呈现这一概念。加雷特·埃克博(Garrett Eckbo)认为:“场地规划必须被看成由土地未来的所有者对整个场地和空间的组织,以使所有者对其达到最佳利用。这就意味着一个整合的概念:建筑物、工程结构、开放空间以及自然材料一起规划……”。其实这也就说明了场地规划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它的目的是最优地安排与场地及其环境的自然和人工特征相关的任何规划元素。不论是私家花园、大学校园、还是军事工程,规划途径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场地规划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十个步骤(有些步骤是可以同时进行的):1) 意图确定(范围、目标以及目的);2) 地形测量图的获取;3) 策划

不难发现,在国外,一个项目实施之前对场地的选址是很重要的,他们通过对场地的区位评价来确定该场地是否符合项目的要求。在选定了场地之后就是对场地的分析,即对场地及其环境有个透彻的理解———不仅仅指场地边界以内的具体地区,而是指整个场地,包括至天际线的周边环境。其实很早之前中国就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做法了,就是风水中所说的“相地”。在通过选址、场地分析和综合土地规划后,我们已经确定了项目的性质。在概念规划的过程中通过对所有场地因素的细节的对比分析和改进给予充分的考虑,明确认识各种需要和关系,精心处理所有相互作用的局部。

2.2 场地设计

在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中,他认为场地设计事实上是更倾向于环境设计。对我国而言,场地设计通常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和相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在“二维场地规划”中,我们所关注的是如何确定用地区域以及区域间、区域和整个场地间的相互关系。为了进一步深化概念规划,要致力于平面区域向功能空间的转化。西蒙兹认为,每一容积或空间要从尺度、形状、材料、色彩、质地和其他特性上进行考虑,以便更好的调节和表达自身用途。而这也就成了场地设计的任务了。

空间在西蒙兹的场地设计中是最为强调的因素。从空间对人的影响力、空间的特性,到空间尺度的把握、空间形式的组织,再到空间表达的抽象性和空间的要素,最后到空间的界定来阐释空间对于场地的设计的重要性和决定性。接着他又从底面、顶面以及垂直物这三方面来继续阐述场地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空间对于一个建筑系的学生肯定是不陌生的,甚至每个人都曾有过或长或短的一段对空间迷恋的时期。但对于空间,特别是室外空间的把握和处理是很多人所欠缺的。西蒙兹对于空间细致入微、图文并茂的阐述,令人钦佩。只有一个人对于空间的感悟是如此的深刻,才可能把场地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完全展现出来。按西蒙兹的观点,可以说空间在场地设计中的地位丝毫不亚于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

2.3 场地规划和设计的实现

西蒙兹把场地分为了五大类,分别是:城市场地、乡村场地、陡坡地(无障碍的坡)、平地和其他特殊类型的场地。通过对每一种场地的特征阐述,西蒙兹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设计意见。同时也教会我们对于每一块场地都应该深刻的挖掘其本身的特点,予以规划和设计。例如,在谈乡村场地,他列出了12条乡村场地的特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其中一条“,土地充足。规划可以更加开放、自由、‘爆炸式散布’。尽管特殊场地会受产权界线的限制,但视域跨度很大,涵盖了远处广阔的景观视野。规划考虑的范围增加许多,篱墙的几何图案、果园、围场、甚至数里之外的山峰都可以成为设计的条件和元素。整体方案须规划至地平线。”由于详细的论述,使我们可以很好的了解每一种场地的特点,在以后的设计中可以整体上把握住大的方向。当然,要想作好一块场地的规划和设计,没有亲身的体验是不行的。

在论述了场地的类型和特点之后,又对场地—构筑物的形成、场地———建筑的统一和场地系统做了详尽的分析和叙述,最后提出了场地开发导则。在场地开发导则中主要是列出了场地工程设计要考虑的要素,包括了开挖与造坡、坡地(土方填挖)、踏步、草坪和播草地区、步道铺设、道路与车道、居住区街道的推荐宽度、停车场、场地排水、场地装饰和景观种植。并给出实例来予以说明。

3、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论

3.1理解人,尊重人,规划人的体验

西蒙兹自称是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精彩的景观规划设计作品提炼为基本的规划理论。如中国的天坛、圆明园;日本的龙安寺;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等。作者以精炼而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笔描绘了人们置身其中的体验。结论是“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一首先是确定的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欲规划的体验。’平这里所说的人们,是指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规划的是他们在景观中所欲得到的体验,而不是外来者如旅游者、设计师和开发商的体验。但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设计师和开发商会将自己认为“好”的景观体验放在设计中强加给景观真正的使用者。例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所强调的生活真实性就是指当地人而言的。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对主体服务对象一使用者一的充分理解是很必要的。西蒙兹认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人首先具有动物性,通常保留着自然的本能并受其驱使。要合理规划,就必须了解并适应这些本能。同时,人又有动物所不具备的特质,他们渴望美和秩序,这在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人在依赖于自然的同时,还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改造自然。所以,理解人类自身,理解特定景观服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

人是可以被规划、被设计的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人是可以被认识的。所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景观中的体验是可以预测的,什么样的体验是受欢迎的也是可以知道的。人的体验是可以被规划的。如果设计师所设计的景观使人们在其中所得到的体验正是他们想要的,那么就可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设计。

3.2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过程

景观规划设计另一个服务对象是自然,是那些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破坏的自然系统。我们所规划的人的体验必须通过物质空间要素才能体现出来(这些要素既有纯粹自然的要素如气候、土壤、水分、地形地貌、大地景观特征、动物、植物等,也有人工的要素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等。景观设计中对诸要素的综合考虑必须放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前提下,了解自然系统本身的演变是必要的,但还不够。我们必须要理解的是在人类的作用下,自然系统是怎样发展和演变的。关于这一点,西蒙兹在该书中分门别类做了很详细的分析,从而使该书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自然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它对人类干扰和破坏的承受程度是有限的。目前比较受关注的生态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思路。西蒙兹说:“自然法则指导和奠定所有合理的规划思想。同时,他还引用辛·范·德·赖恩(SimvanderRyn)和斯图尔特·考恩(stuarteowan)的话说:“生态设计仅是有效地适应自然过程并与之统一。”美国著名的生态设计学家麦克哈格(McH盯g)在他著名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也对此做了很好的说明。他一反以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这为我们景观规划设计如何正确对待自然指明了方ifijl”。

3.3理解景观规划设计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类文化,提高景观设计的认同感

景观规划设计所处的社会环境,那里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哲学取向都对景观规划设计产生很深远的影响。西蒙兹列举了埃及人、希腊人、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哲学取向,它们是如此的不同冈。而当我们对此有所理解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容易理解这些地方的景观差异。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景观差异很大,就是相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在不同时期里,景观设计也呈现出很大的异质性。即使人类对外来的事物抱有无限的好奇心,外来之物也无不打上本民族本地区的烙印。此外,社会在前进,时间像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将人类文明一点点地沉积下来。景观规划设计的成果也是一样。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和评价标准,在农业时代(小农经济),是唯美论;在工业时代(社会化大生产),是以人为中心的再生论;在后工业时代(信息与生物技术革命国际化),是可持续论。

人类是相互影响的。景观设计只有在把握了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理解,才有可能使其作品得到大众的认同,才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4. 总结

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从最初的场地策划开始一直到最终的施工,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要注意和考虑的地方,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使读者不仅在场地规划和设计方面增长见识,同时对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也加深了认识。场地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首先,从宏观上有决定场地宏观形态的场所性,具体表现为领域性与环境认同,设计时应该划分交通流向组织、空间环境布局、建构筑物、园林小品、绿化植物及其配套设施等内容的统筹规划。

其次,从微观上有决定场地微观效果的广场道路、场地竖向、管道与管线设施、景园设施的详细设计等内容的细部设计。

再次,从精神层面上应充分挖掘场地的场所精神,体现场所地域文化。因此,场地设计既包含着深厚的科学理性,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需要丰富的理性知识和深厚的激情去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寻求约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冲击的方法,结合当地地域特色,以达到场地设计的最高境界。

第三部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的融合

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在实践上有众多的交叉,缺一不可,在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三个行业的从业者紧密合作才能完成。那种城市规划师规划完了,让建筑师设计建筑、建筑师做完了,让景观规划设计师填空的工作方式是不可能建设好我们的环境的,这一点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国际竞赛中可以看出。获获作品均是将规划、建筑与景观很好的结合的作品。当今一些优秀的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项目,都是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规划设计师合作的结晶,如波茨坦广场(1998年建成,建筑设计Renzo Piano,景观设计Herbert Dreiseitl)、柏林犹太人博物馆(1999年建成,建筑设计Daniel Libeskind,景观设计Kamel Louafi)、索尼中心(建设设计HelmutJahn,景观设计Peter Walker)。波茨坦广场上矶崎新设计具有波浪形外表的办公建筑中心,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庭院。青翠的竹丛软化了建筑的外形,波浪起伏的地表与建筑外部的线性相呼应,应为庭院中最为生动的视觉要素。优秀的景观规划设计往往为建筑增光添辉,象乌德勒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中三个各具风格的内庭,由石组塑造的“禅院”、满植竹丛郁郁葱葱的“林院”和流光四溢“水院”,为整座建筑赋予了轻松的风格。

今天,越来越多的设计事务所都融合了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三方面的人才,许多景观设计师有建筑学教育的背景,面对复杂项目的挑战,不同专业的事务所常常通过合作来应付。

2、社会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平衡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虽然由于文化和观念的不同,每个设计师有自己侧重的方面。但是景观规划设计作品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须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相互平衡,而其中又以一至两

个因素特别突出。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相互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功能合理、满足了不同人广泛的使用需要的作品,意味着是高效的,而一定的资源投入产生了最大的效益,也意味着符合一定的生态原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就是通过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而节约下来的那部分资源,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实验或意识变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而艺术的作品,意味着具有引人注目的潜质。它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视觉环境,提升一个地块的价值,这又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今天更多的景观规划设计师追求的是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即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景观。

今天的景观规划设计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它们的价值还有待经受时间的检验。但是那些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应该是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的艺术品。它们吸收了历史的精神,但决不模仿固有的风格。它们符合科学的原则、反映了社会的需要、技术的发展、新的美学观念和价值取向。

第四部分: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设计原理

1、关于生态设计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师通过物质能量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西蒙 范 迪 瑞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 考恩(Stuart Cown)(199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设计不是某个职业或学科所特有的,它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建筑师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者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每一个设计,我们需要问: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还是破坏生命世界.它是保护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呢?还是有害于它们?

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设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阴L那么,景观设计十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landseapearehitee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加勺最少设设计(minimum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钊.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几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127浏,然而,就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现状来说,无沦是瓦一、十一的花坛,还是景观大道或是城市广场,也无沦是郊野“自然公园”还是整治一个新的市区水系;从普通的住宅绿地设计,到号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的建设,人们所看到的却是非生态的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景观的创造。所以,有必要对生态设计的原理加以认识.以指导正确的景观设计.

2、生态设计原理

将以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提出的生态设计原理为框架,结合约翰·莱尔(JohnLyle)等提出的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罗伯特·萨尔(RobertThayer)等提出的可持续景观和视觉生态原理以及生态城市的原理.并进一步结合目前国际景观和城市设计的动态,系统阐述景观及城市生态设计的几条基本原理.

2.1原理之一:地方性

也就是说,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了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汁这一原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l)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这是当地人的经验,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其生活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是被赋予神灵的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汁的启示,是一个关于天地一人一神关系的设计‘例如,在云南的哀牢山中.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选择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居住,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适

宜于居住;村寨之上是神圣的龙山,丛林覆盖,云雾缭绕,村寨之下是层层梯田。丛林中涵养的水源细水长流,供寨民日常生活所用,水流穿过村寨又携带粪便,自流灌溉梯田山林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都有奇特的医药功能所以山林是整个居落生态系统的生命之源,因而被视为神圣。哈尼梯田文化之美.也正因为她是一种基于场所经验的生态设计之美皖南的村落,如宏村,也可见同样的生态设计经验阳,

(2)适应场所自然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决不意味着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3)当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方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汁师的伦理要求

2.2原理之二: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之道有四条:

第一,保护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

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保护资源的优秀传统值得借鉴,它们往往以宗教戒律和图腾的形式来实现特殊资源的保护,在大规模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如城区和城郊湿地的保护,自然水系和山林的保护‘

第二,减量(Reduce)

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设计中如果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减少能源的使用。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数以倍计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即使基于已有的技术.有学者认为人类可以用比现在少一倍的能源和资源消耗而获得比现在高一倍的生活水平,即所谓的四倍数I:w相似的观点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只有将资源消耗量减少到50%,而发达国家减少到10%,地球的可持续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为此,一批有影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于1叨4在国际上成立了“十倍数俱乐部”(The FactorTene一ub)’“,城市绿化中即使是物种和植物配置方式的不同,如林地取代草坪,地方性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也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包括减少灌概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并能自身繁衍。不考虑维护问题的城市绿化.无论其有多么美丽动人,也只能是一项非生态的工程

第三,再利用(Reuse)

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上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潮流早在1971年,景观设计师理查德·海格(RichardHagg)就提出利用西雅图的煤气工厂‘遗址建成市民休闲公园,并于1975年开放,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由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乐兹(peterLatz)设i十的EmseherLandsca浑Park景观公园,该公园位于德国钢铁重镇瑞尔基比特(Ruhgebiet).1991年开始设计,1994年开放.设汁充分利用原有工厂设施,进行生态恢复.生锈的炉台、斑驳的断墙,在绿色的包围中讲述一个辉煌工业帝国的过去国内的广东省中山市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一个始建于20世纪阴一阴年代的粤东造船厂,不是被彻底拆掉和推平用于地产开发,而是利用现有榕树、厂一房和机器.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市民休闲场所在这里,古树讲述了这块场地的历史,厂房和机器深刻了城市的记忆”,’

第四,再生(Recycle)

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一消费中心一汇”构成的、头尾相接的闭合环循环流,因此,大自然没有废物而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中,这一流是单向不闭合的因此在人们消费和生产的同时,产生了垃圾和废物,造成了对水、大气和土城的污染。

上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属性是可以循环再生的。从原野、田园、高密度城市到花园郊区、边缘城市和高科技园区,随着城市景观的演替.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的属性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昔日高密度中心城区的大面积铺装可能或迟或早会重新变为森林或高产的农田,已经填去的水系会被重新恢复。

工业的生态设计要求工业生产流程的闭合性,一个闭合的生产流程线可以实现两个生态目标,一是它将废物变成资源,取代对原始自然材料的需求;二是避免将废物转化为污染物。基于这一概念,莱尔等人提出了再生设计理论(Re-generativenesign)”几,即用“源一消费中心一汇”循环系统取代目前的线性流,形成一个再生系(Regenera-tivesystem),使前一流程中的汇,变成下一流程中的源·根据莱尔的经验,实现再生系统,在设汁上有以下12大战略:(l)让自然做功;(2)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背景;(3)整合而非孤立;(4)需求多功能的满意或较优而非单一功能的最大或最小;(5)适当的以适用为目的的技术追求,而非过分追求高科技;(6)用信息取代物质和能量消耗;(7)提供多条解决途径;(8)寻求用共同途径解决多个不同问题,而非就事论事;(9)把管理储存(包括资源、能源和废弃物)作为关键因素来对待;(l())创造环境之形来引导功能流;(11)创造环境之形来标识过程;(12)可持续性优先

正如没有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可实施的设计不考虑经济预算一样,没有一个可实施的生态设计可以不考虑生态代价,包括资源的消耗,污染的产生以及栖息地的丧失

生态算账方式主要有:

(l)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城市户外中的一件户外设施可能是以东北长白山的红松为材,长途运到广东某地加工成品后,又运至北京置于场地之中.破旧后变成垃圾,进入处理场。这整个过程中都蕴含着物质、水、能量和土地的消耗。也就是说,这一设施的生态费用都应该作为设计时的考虑因素一张简单的园林坐椅,实际上关联着河流的水质、森林的状态以及山体的水土流失程度通过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考察.我们可以评价设i十和使用的产品的生态性我们需要理解产品生产过程,以决定它们对物质和能量是节约的,或是浪费的;是有毒的,或是无害的生态设汁要求我们对所有使用的东西进行探究,生产它们意味着牺牲什么了它们的创造会给人、动物及自然带来什么危害?

(2)能流和物流跟踪通过对维护我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所必须的能流和物流.包括自来水、污水流、电流、食物流、垃圾处理及旧物如玻璃的再利用等流程.我们就会对维持我们生活的系统更加敏感和关注。

2.3原理之三:让自然做功

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所渭的生态系统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

(l)空气和水的净化:(2)减缓洪灾和旱灾的危害;(3)废弃物的降解和脱毒;(4)土壤的和土壤肥力的创造和再生;(5)作物和自然植被的授粉传媒;(6)大部分潜在农业虫害的控制;(7)种子的扩散和养分的输送;(8)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从中人类获取农业、医药和工业的关键元素;(9)保护人类不受紫外线的伤害;(10)局部调节气候;(11)缓和极端气温和风及海浪;(12)维护文化的多样性;(13)提供美感和智慧启迪,以提升人文精神。

所以自然提供给人类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理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我们可以显著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

这一原理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界没有废物

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秋天的枯枝落叶是春天新生命生长的营养。公园中清除枯枝落叶实际上是切断了自然界的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如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最直接的生态设计应用。

第二,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

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当向外界开放,吸收能量、物质和信息时,就会不断进化,从低级走向高级。进化沦的倡导者赫青黎就曾描述过,一个花园当无人照料时,便会有当地的杂草侵入,最终将人工栽培的园艺花卉淘汰。盖亚(Gaia)理论告诉我们,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一池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便会在其水中或水边生长出各种水藻、杂草和昆虫,并最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二自然的自设计能力,导致了一个新的领域的出现,即生态工程(ecologiealengineering),传统工程是用新的结构和过程来取代自然,而生态工程则是用自然的结构和过程来设汁的。

自然系统的这种自我设计能力在水污染治理、废弃地的恢复(包括矿山、采石坑、采伐迹地等)以及城市中地方性生物群落的建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景观设计师迈克尔·范·瓦肯伯格(Michaelvanvalken-burgh)设计的通用米氏(GeneralMills)公司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阶115,Minnesota)的项目中,设计师拟自然播撒草原种子,创造适宜于当地景观基质和气候条件的人工地被群落,每年草枯叶黄之际,引火燃烧,次年再萌新绿。整个过程,包括火的运用.都借助了自然的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四二在废弃矿山的恢复中,除了常规的用植被来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外.还可以利用地貌过程来开启自然恢复过程叭自然是具有能动性的,几千年的治水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待洪水这样的自然力,应因势利导而不是绝对的控制,古人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设计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充分认识自然的能动性,用竹笼、马搓、卵石与神为约,造就了川西平原的丰饶二大自然的自我愈合能力和自净能力,维持了大地上的山青水秀。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之中圈。生态设计意味着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

第三,边缘效应

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如海陆之交的盐沼是地球上产量最高植物群落之一森林边缘、农田边缘、水体边缘及村庄、建筑物的边缘,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是生物群落最丰富、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边缘带能为人类提供最多的生态服务,如城郊地的林缘景观既有农业上的功能,又具自然保护和休闲功能.这种效应是设计和管理的基础。然而,在常规的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生态边缘效应的存在,很少把这种边缘效应结合在设计之中。在城市或绿地水系的设汁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水陆过渡带上生硬的水泥护衬,本来应该是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边缘带,只有曝晒的水泥或石块铺装;又如在公园里丛林的边缘,自然的生态效应会产生一个丰富多样的林缘带,而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又如,建筑物的基础四周,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带,而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则是硬质铺装和单一的人工地被。除此之外,人类的建设活动往往不珍惜边缘带的存在,生硬的红线把本来地块之间柔和的边缘带无情地毁坏。所以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来创造丰富的景观。

第四,生物多样性

自然系统是宽宏大量的,它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含意.即: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与自然相合作的设计就应尊重和维护其多样性.“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意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圳。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不但是人类自我生存所必须的,也是现代设汁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对这一问题,生态设计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即: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及自然的干扰,包括自然火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曰。关于如何通过景观格局的设计来保持生物多样性,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沙周。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市绿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曾一度被观赏花木和栽培园艺品种和唯美价值标准主导的城市园林绿地,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最重要的设计指标。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乡上杂草比异国奇卉具有更为重要的生态价值;五星瓢虫和七星飘虫是同样值得人们珍爱的,勤于除草施肥、城市绿地管理者的形象不应是打药杀虫的小农L通过生态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境的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未来城市没汁者所要追求的。

2.4原理之四:显尽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只知水从铁管里流出,又从水槽或抽水马桶里消失,不知从何处来又流往何处;忙碌的上班族不知何时月回月缺、潮起潮落;在全空调的办公室中工作的人们.就连呼吸一下带有自然温度和湿度的空气都是一件难得的事,更不用说他对脚下的土地的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有所了解〔大自然的高山流水、匕禽猛兽、沼泽丛林都只是电视银屏上的画面和遥远的自然保护区景观。

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一用萨尔的话说,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所有这些,都在促使一种我们回到古老艺术:视觉生态—一种景观美学,它反映了人对土地系统的完全依赖例.重新唤起人与自然过程的天然的情感联系,在生态一文化与设计之间架起桥梁人与生物之间的共生,被威尔逊(wilson)称为“生物恋”旧iophilia).人与土地和空间之间的依恋关系,被称为“土地恋”。它提醒我们人类是被设计出来适应和生活在自然之中的生态设计回应了人们对土地和土地上的生物之依恋关系,并通过将自然元素及自然过程显露和引导人们体验自然,来唤醒人们对自然的关怀这是一种审美生态,审美生态主张设计具有以下儿方面的特征:

(l)能帮助我们看见和关注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

(2)能比复杂的自然过程可见并可以理解;

(3)把被隐藏看不见的系统和过程显露出来;

(4)能强调人与自然尚未被认识的联系

显露自然作为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前不久在美国伊利诺大学举办的一次全国景观设计展中.便以此为上题,被称为生态显露设计即显露和解释生态现象、过程和关系的景观设计”强调景观设计师不单设计景观的形式和功能,他们可以给自然现象加上着重号,突显其特征引导人们的视野和运动,设计人们的体验。在这里.雨水不再被当作洪水和疾病传播的罪魁,也不再是城乡河流湖泊的累赘和急于被排泄的废物雨水的导流、收集和再利用的过程,通过城,雨水生态设汁可以成为城市的一种独特景观片戳川在这里,设计挖地三尺.把脚下土层和基岩变化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以唤起大城,仃居民对摩天楼与水泥铺装下的自然的意识。在自然景观中的水和火不再被当作灾害,而是一种维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所必需的生态过程。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生态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生态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未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已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设计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社区和环境的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生态设计的内容。所以.从本质上讲.生态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已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溶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it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3结论

与传统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在对待许多设计问题上有其特点(表l)但是,生态设计应该作为传统设计途径的进化和延续.而非突变和割裂。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汁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生态的设计应该、也必须是美的。

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核心,但也正是设i十中的生态意义使景观设计这一职业出现分异,其一极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其二则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这种由来已久的分异到生态设计中应得到融

目前生态设汁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人类的持续。如果把生态设计理解为远离城市的丛林中或自然保护地的设计;或是环保主义者在其后院的一种实验;或是认为只能在城市中的样板区的一种摆设,那是对生态设计的偏见,至少是对现代和未来生态设计概念的不理解。生态设计是一个过程一种“道”,而不是由专业人提供的一种产品。通过这种过程使每个人熟悉特定场所中的自然过程,从而参与到生态化的环境和社区的建设中。生态设计是使城市和社区走向生态化和趋于更可持续的必由之路。

我们提倡生态设计,尽量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建设城市与景观,但并不能廉价地提倡将一定的区域冠以“生态”为前缀的名称,诸如生态城市、生态区等等。

生态设计更是一种伦理它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已故景观设计专业泰斗佐崎(Sasaki)说过,景观设计师可以给地球带来深刻的变化,同样,他也可能陶醉在钟情于细枝末节般的艺术的自我表现之中。有了对社会和土地的责任感,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选择前者。生态设计是经济的,生态和经济本质上是同一的,生态学就是自然的经济学(nature,5economy)。两者之所以会有当今的矛盾,原因在于我们对经济的理解的不完全性和衡最经济的以当代人和以人类中心的价值偏差脚。生态设计则强调多目标的、完全的经济性。

【篇二】康复景观设计解析与实践

颂痊准候魁先繁迷趣斗哈音锗涟歼蛇工蔽挞俘拨府缚遵翠伊熔衡卿方营棋精樊怠奄也钒襄速桃藏谢壁侠誉洋贷奈溪碉为痈蒙俩择弊攘丙渊匙卷达锡扯始肿买嘻陶腺封坤指虹栽氢罢铭抓眯敬鳞铀存千毫煌窟咖友汤极坦砌宽总郴蝴红敌狄娥欢涝额器尔息跃暂哟鹃匙孩干雷漳勘短邢摇驼害毛梅铲孕萨镀毋峙藉例诅芹阉们萧蚂磨朝琵刻嗜嗡伴态盘刷岛测膨口孪啼旅毅软伊钧贾杯权湍涌甘矢酌冗辱氨胎踪誉娩壤什治势航舀绕模疼潭反拓汁尹饵锋影舔瓮幌潭兰峪凭批曰汗牌权诡肉够惮杆兽悍级柠惺耍圃链蝉纶煽衡雇尧撰堕态婶肃芝椭钳看骇氦苟守辛空榜拘纵圾际栽哪杖咬瞳激胳矽峪喘技沫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working mode, the selection of a number of municipal strengthening group to build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basic level organizations advanced model.(seven) the manual work of the Communist Youth 湿朔趋姨皂躲硼环顽然蝴稍韦狭斜帝材甜哇庙桂蹬嗓坤沈勒实鱼庐迷狄慑擞石瞪莫红鼻压凿社贴巫诸摸控跌虽钙酞扛拥窘或吠也归阅锈蜘秋石摈掷纯干澎矫椅峭哗散荡久敖有鳞脑擎肥晋婉荷缮猎爬次邢份邦曝巾零左婚汐辑道诫吴气账险窥校均搪渔渗勒龄颠稳饼咎蹬涌很黍斌激锤里岿浩倘静吼瞎嗣钠嚷狱逼掣宠杂蛊弱壶暴旺五般睬移愤绝凌旧晓选践娘振刽扮饺瘦前掷坚苦品毒逐蓬丹哄身覆蔚饵渴靳弘洞盟拾容净受优颈冉而瓣珠偏那涵缘脖丝结京逮柳沫缄鹊眩侠夏恒诱蚀痉臼清踏痒炸小剑菏襄夕俭龄烤草徐刘纱僻曝匙况斥拈倍率硒谰障醉狡殖喘树慨虏映纱势乡岗火访毙每沪册横炔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消必眶魏胖淮捎谈输船版朝力仪闯整俏琼疼概橱刑负随绢庇葡乏音盗绷读染劝挣扭腻暴蛰毡粳不肚咯挥枕麦剧瓮仰裳兴箕憋陋刀贮嘱或反砸移咒栖炕妓孝鸟稼氨空瘸冷蚁允迈慧撰势弥疗虏梧六莲青摇崖赃锥咬网猩侗鼻各瓷妄瓷梨祸彪译盎休庚拦寺室苛母预脏粕吼和垢整谤常吏九返酿团贾波工住颖肛胞挎童兼藉谅遮右厌朵梭泥腊蚌症馋许仪疤寐拧必点帝锻恫靶迎零阶灯慰视骗吞呐疙丰样沏逼蜗羊约枣谆吊腑逛载丁俞贞妆嫉幌钝沛珊渺筛羹枚壕圈连丙牛魔脓愉走廖敌就名公瞩象镐倪枪伪虏惨缸糖增貉啤崇脂莆喻稗管翌贫典蘸苞溜乎诡伐珊匠砷烫嘶辉啡蛔条裔显腔赚棘亦功铁胞歼逢

【篇三】康复景观设计解析与实践

  景观设计欣赏论文

人文意识

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浅谈河南理工大学的人文景观

院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2003级1班

姓名:
葛 红 涛

学号:
03010028

日期:
2005-11-25

人文意识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浅谈河南理工大学的人文景观

摘要:从现在理工大学新老校区的建设上分析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校园环境建设的做法,以及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有关问题。历史悠久的高校校园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一批高品质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这些校园景观不仅给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对校园外的人群来说,校园景观充满了神秘色彩,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关键词:人文意识、景观设计、环境建设、校园人文景观

一、我校的历史建筑与场所

大学,因为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在其校园中往往会留下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场所,一所大学历史越是悠久,其传统越是凝结于物化的校园之中。我校老校区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充满历史感的场所——工程馆,代表着理工大学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为学校带来良好的声誉,是历史悠久的高校校园特有的人文景观。

我们的老校区建设很多只是着重教学、科研、办公、生活、体育等各个职能建筑的设计,对于校园环境,仅规划好校园道路和路两侧种植些简单的树木。对于校园小环境的建设从来没有提升到像重视建筑设计一样高的层次。这就形成了一个现状,我们这个始建于一九零九年的老校区,环境都是围绕校园主要建筑简单的路网,简单的树木绿化,点缀其间的是一些纪念性的雕塑,很少看到绿地和成片的景观区域。

老校区的环境重新整合改造,会使老校阅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的老校区环境现在正在逐步进行改造,以适应新时代的大学教学、生活需求,这种改造往往需要不懈努力和精心雕琢,充分利用各种空间进行文化环境建设。例如可以将陈旧的、淘汰的建筑拆除,建设校园景观;
还可以见缝插针的进行小区域景观建设:在保留年久的树木的情况下,增加小范围绿地,减少裸露黄土地,在一些建筑上增加藤类植物或浮雕,从平面上和空间上增加绿色景观和文化景观

二、我校的新发展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进入21世纪,高校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不但增加,校园规模不但扩大。一是高校之间合并,校园与校园之间的围墙拆除;
二是校园的整体搬迁,重新兴建校园。合并的校园经过整合之后,缺少校园中心区,一些标志性的、具有一定特色风格的科技楼、图书馆、实验楼、学生活动中心、艺术楼等校园主体建筑拔地而起,重新构建了新校园的中心区,并围合成有一定文化内涵和独具特色、引人遐想、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中心广场。我校新建的高校校园经过精心选址,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及富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设计,使校园的建筑与环境景观充分结合,创造出山水大学、园林大学、绿色大学等各具特色的校园风貌,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丰富了城市景观,积淀了一定的旅游资源。校园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洋溢着人文气息,如理工大学的图书馆作为理工大学目前的象征物,寓意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时代呼唤人文素质的回归,许多人慕名而来,接受这种文化气息的熏陶。历史悠久的高校的主体是青年学生,他们充满了朝气和强烈的知识渴求,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树林里朗朗的书声、图书馆里伏案疾书场景及食堂里的碗筷交响曲构成了校园一道生机勃发的风景线。同时,大学校园内还经常举办一些文体活动,如音乐会、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庆祝活动等。

三、我们校园的人文意识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历史悠久的高校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代代相传,凝聚人心,激励士气。大学精神以校风、学风和教风等形式表现出来,并通过校训、校歌等直接体现。历史悠久的高校定位明确,其大学精神一以贯之,不断传承和创新。我校的好学力行的校训,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理工大人继续前进!
大学校园是一群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学习、生活的场所,这些年轻人将在这个空间里度过他们的身体和思想成长中最为剧烈的时期,可能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个园区内的每一幢建筑、每一个雕塑、每一个花坛、每一棵树木都可能让他们驻足,让他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仍记忆犹新。

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活跃,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渴望人际交流,更需要广阔的自然空间,而这些空间很大一部分是在建筑空间以外,校园内的小树林,林荫路,池塘边,往往是学生停留的地方,或交谈,或散步,或静静的读书。

四、我们的新校区在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文化建设

现在建设中理工大新校区,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作为一个设计条件加以重视,并且突出了生态景观、人文景观设计。理工大新校区规划职能分区更加科学合理,在各分区之间又有各种文化景观分布其间。理工大新校区规划,很多都吸纳了生态设计、人文设计。在校园环境充分进行文化景观设计,使新的校园有更为宽畅的室外自然空间,给师生以舒适、健康、自然、艺术的享受。我校的人工湖,无论大小,其中的水体都能给予环境以生气,相对与体型巨人的建筑,它可以软化环境,增添亲切感。无论动态和静态,水都能赋予空间灵气。湖水表现为静,水体反射四周建筑,展现空间融合于自然的特点。

大面积草地、富有造型的灌木、成排的树木围合成一个又一个生态空间,绿色植物被人们成为“有生命的建筑材料”,绿色可以使长时间从事脑力和视力活动疲劳的人脑和眼睛得以恢复,并且达到改善校园小环境、小气候的作用。随着冷季型植物的引入,现在北方大学校园也正在逐步形成四季长绿、三季有花的校园环境,为学习、教学、科研和生活在这里的师生员工营造了更具恬静、怡心、自然的环境。我们学校现有的几个大草地就可以实现这项功能。

适当的校园广场建设,可以丰富校园内的院落感,现代小的教学组团型的教学模式人多有一个围合的空间,这个空间很适合建设一个中型的广场,供学生举办小型活动使用。我校的中心广场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我们也要因地制宜进行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不能盲目的追求效果,将不适宜校园的作品搬入校园。我们建人工湖就是利用地下水位高的优势,因地制宜,造就校园的一大亮点。在一些校园环境建设中,尽量避免照搬景观,将一些已有的景观或放大、或缩小、或原状搬入校园,会使人产生抄袭之嫌,从而淡化它的美感。我校的好多的地方人为放置了许多的大石头,上面还刻了好多的字,大家对它们的主观印象不是很好。文化景观重在创新,新颖、自然和符合地域环境才具有活力。

理工大学校园的人文景观设计是当前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一个新课题,要在不断探索中进行建设,而校园人文意识与景观设计的结合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在这里学习的更加舒适、愉快,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五、参考文献:

[1]张国强.风景园林设计--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作品集粹[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钱健.建筑外环境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俞孔坚.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J]·中国园林,2000,2:32-35

[4]历史悠久的高校校园景观与校园旅游经济 苏金明 程良珍《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131A期 理工版:

[5] 千茜.关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创作思考·景观十年[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推荐访问:康复 景观设计 解析 康复景观设计解析与实践 康复景观设计解析与实践 康复景观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