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部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部分3篇
第一篇: 2022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部分
安防监控系统工程
一、系统需求分析
二、用户需求分析
三、系统要求
四、设计方案
4.1监控具体安装位置
4.2监控系统设计说明
4.3监控系统组成
4.4产品详细参数
五、售后服务及承诺
六、图纸
七、工程报价
一、 系统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和深化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各行各业都加快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大多数单位已经或者正在铺设企业内部的计算机局域网;
同时,网络也成为先进的新兴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由于安全防护要求提高,监控系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把已有和待建的网络系统与监控系统结合起来不光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工程的改造周期,同时避免了资金的重复投入和提高了网络资源的使用率。工厂厂区规模较大,生产及管理部门复杂,安全系数要求高。在众多的生产车间、机场跑道、特殊室外场所和职能部门实现现场监控和生产指挥调度的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厂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二、 用户需求分析
(1)一个监控中心,完成对工厂内所有监控点的集中监控和管理。
(2)整个监控系统采用一级管理方式,即监控中心监控。
(3)监控设备能够将直接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数据进行传输。
(4)部分摄像机的节点由于建筑和场地分布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信息个体群。
(5)监控中心能对选择的监控点在显示器上进行实时视频显示、不间断的数字视频存储,用户能够据时间对存储的历史图像数据进行检索和回放。
(6)整个系统根据工厂的特殊性需有完善的安全性能设制,严密的权限设制。
(7)根据要求采用高性能的压缩算法,图像清晰流畅。
(8)充分和利用工厂原有的网络资源,合理的配置网络负载,最大限度的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
(9)保证现有的规划和建设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二次开发性。
三、 系统要求:
系统的稳定性
工厂监控系统在企业现代化的管理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所有的视频数据、数据信息和其他活动都要通过这一系统来完成,所以系统的安全稳定性非常重要,我们在方案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系统要求,通过选购成熟稳定的监控产品、各配套设备,严格规范的施工过程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来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保证。
系统的易维护性
一个系统的易维护性是系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一个较大的系统,统一的规划,结构化的设计,设备、器材、软件尽可能统一采购,统一管理,选择合格的供应厂家是保证系统易维护性的关键。
系统的可扩展性
工厂的系统需求也是逐步完善的,这就要求系统的设计要留有充分的可扩展余地,在工厂需要对系统进行扩充或升级时可以方便地完成。
系统的安全性
安全工作是必须第一位考虑的。数据在传输过程,我们还要考虑到网点内部的操作系统是否健全稳定,能否保证有完善的用户安全机制及可防御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恶意攻击。
四、 设计方案
4.1.监控具体安装位置
1、在门卫大门口,在1车间东南角外墙安装一台恒速球型一体机(A7号机),型号为KAS-707A,重点监控大门人员及车辆进出情况。
2、办公大楼大厅安装一台红外半球摄像机(A8K号机),型号为KAS-K988,重点监控办公大楼人员进出情况。
3、在1车间一楼二楼安装一台红外一体机摄像机,(A1/A2号机)型号为KAS-K833,及时了解车间内工作情况。
4、在2车间/5车间各安装一台大功率红外一体机摄像机,(A3/A4号机),型号为KAS-K8240A,及时了解车间内工作情况。
5、在3车间/4车间各安装一台带云台大功率红外一体机摄像机(A5/A6号机)型号为KAS-K8240A,及时了解车间内工作情况。
6、在总经理办公室内安放主机,主机采用8路硬盘录像机,型号为HS-405A该机性能稳定,操作简便,能存储半月以上的图像信息,确保实时回放。(具有可扩展空间)
7、在门卫外安放周边报警主机,并在厂区四周围墙上安装红外对射探测器7对。(详见图纸)
4.2.监控系统设计说明
我公司采用国内监控行业中具有领先技术的硬盘录像机,该机建立在一体化的硬盘结构上,整个视频的压缩、显示、网络等功能全部可以通过一块单板为实现,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硬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以其优点是操作简便,能长时间连续工作。
考虑到夜间能达到监控目的,图像相对清晰,我公司部份摄像机采用大功率红外一体机实时监控。CCD是摄像头的感光元件重要组成部分,摄像头来说是由为重要,我公司选用的CCD均采用性能可靠的SONY 元件,数字摄像头是在摄像头内部完成数字化的,这样可以减少图像的噪音。与模拟摄像头相比,数字摄像头显著提高了摄像头的信噪比、增加了摄像头的动态范围、最大化图像灰度范围。
4.3.监控系统组成
前端部分
前端设备由摄像机、镜头、防护罩、安装支架、译码器等组成。经过对厂区整个环境现场勘察,确定各个重要监控点位置,共设计了8台监控摄像机,尽可能全面地对厂区进行安全监测。
传输部分
传输部分由同轴电缆、电源线、控制线等组成。本系统所使用的所有线缆均具有屏蔽效能并采用一线贯通方式,从而保证图像清晰度及系统的长久性和稳定性。
终端部分
终端部分是系统的中枢,由智能网络监控主机、485转换器、显示器等组成。智能网络监控主机具有监视、录像、动态报警等功能,可任意设置视频报警布防区域,是集屏幕画面分割器,录像机,控制于一体的智能监控系统,具有优质的画面回放效果,同时可连接到局域网,远程传送视频信号,进行监视控制。
报警主机
型号:SK-239B
一、功能简介
1.八防区微电脑控制、键盘编程。
2.编程简单:主叫号、被叫号、地址码、密码、延时报警时间、布防/撤防方式可由用户随意自行操作设定。
3.配置灵活:可跟据不同须示选配进口或国产探头、紧急按钮、脚跳开关、煤气探头、烟雾探测器等。
二、主要功能
1.发生警情时与110报警中心联网
2.发生警情时自动拨打移动电话(手机)报警(不带录音功能)
3.发生警情时自动拨打传呼机(BB机)报警
4.操作键盘密码进行布防/撤防
三、SK-239B组网功能
SK-239B是一个现场控制指挥中心,相当于前线指挥部。监视控制着8个防区。SK-239B主机可与中心站的2部接收机通讯,为了防止电话线路“占线”情况导致通讯失败,可以设置双报告、后备报告、分类报告三种形式。另外,可由指令设置拨号次数,反复拨叫中心站电话直至拨通。也可由指令设置拨号前延时,在延时结束前撤防,警情也就不上报中心站。SK-239B系统组网建站要由当地治安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管理。建站的主要设备是一台IBM Pc计算机(或兼容计算机)打印机、专用调制解调器等。软件采用C&K“监察者II”以及中文WINDOWS3.1或以上版本即可。中心站要配接市内电话线路。
红外对射探测器
型号:ABT-60
产品类型 双光束60M数字主动红对射深探测器
主要参数 室外探测距离:30米,60米
五、后服务及承诺
1、售后承诺
本产品民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
提供壹年质保,质保过后,终身有偿维护;
采用最先进的流水线施工工艺;
在结构方面,采用专业型材;
2、服务内容:
(1)咨询:销售人员将为您提供全面的,专业化的信息咨询,为您推荐适用的产品。
(2)帮助您及时了解技术发展的动向,使用户原需升级或淘汰的设备,节省您的资金售中服务。
(3)与用户协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4)派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及施工,认真设计方案、施工图纸,并存入公司及用户的技术资料档案。
(5)严格按施工方案及图纸的要求进行作业,并做出详细的施工记录。如遇有难以按预定方案及图纸施工的特殊情况,须由项目负责人与用户进行协商,在取得用户同意后方可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
(6)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规定,服从项目负责人的管理,与用户及其他施工单位搞好协作关系,作到科学施工,文明施工,高质量的完成整个工程。
(7)现场操作,演示:帮您熟悉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提供一次免费为用户培训若干名系统操作人员
(8)维护服务:
a.工程自正式验收之日起,视作保修期开始,保修期中所有设备维修与故障均需记录,提供管理分析。保修期间,保修工作同本公司承担。
b.本公司设专职保修人跟踪服务。每六个月作一次常规维护保养。
c.故障响应:4小时内维修工程师抵达现场。
d.保修期之后,继续提供终身维护,只收取维护成本费。
第二篇: 2022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部分
校园安防工程,是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创造条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警戒可能发生的入侵行为,对发生的报警事件及时捕获、处理和记录相关影像,对重要的部门进出情况进行自动记录,对重要区域提供有效的保护等,是安全防范系统追求的目标,防范胜于救险,提高学校安全防范等级、加强校园的纵深防护迫在眉睫。
项目概述
该校园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有南、北两个校区。由于南北两个校区都校区比较大。早期的模拟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校区人数日益增多需求。并且早期的低画质监控图像也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校园事件的事后录像取证等的要求。这给校园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并且随着学校的日益壮大,加之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校园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加剧。同时由于传统的模拟监控系统布线十分复杂施工时,必然要在校园之间、楼宇之间敷设许多线路,既影响校园的整洁、美观和整体面貌,同时又加大了系统建设成本。因此,根据学校的现在及以后发展的需要,接合现有先进的网络及音视频技术,该校的监控使用全高清网络监控的模式。
需求分析
通过对最近校园事件分析,绝大部分事件都是发生在校园门口。因此,校园各出入口是需要监控的重点区域,应采用相应的监控措施,以此来达到预防、及时处理的功能。另外,作为校园安全防范第一道防线的周界围墙,也是不法分子进入的校园的常用地段,因此,周界也应采用视频监控和防入侵系统进行有效防护。
校园是个人员密集的区域,特别是在下课、放学时,在楼梯口等位置,其人流量短时间内会非常大,易发生踩踏事件,因此对此区域需要加强监控,并能通过系统进行预案处理,达到有效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针对校园内操场、体育馆等,人员激烈活动的区域,因时有发生打架事件,对此区域也需加强监控。
校园内主要道路口也是事故的高发区,对此区域也需要加强管理。
为了有效的保证学生及学校的财产安全,在教学楼、宿舍等出入口,重要的实验室、教室所在的走廊及停车场、自行车棚等区域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考试违纪作弊的行为时有发生,校内各级各类教育考试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需要在教室内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对考场进行监控,并可将考场视频信息上传至省、市教育部门,实现电子巡考的功能。
为了有效的对校园内各区域实现监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对事件现场进行应急指挥,在校园内应设置监控中心,并布置安防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管理设备、用户,统一调度等功能。
建设目标
1、校园监控系统新平台需实现对原有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接入,达到节约成本、资源共享。
2、校园监控系统平台应能实现与其它第三方系统如门禁系统、广播系统、消防系统、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等集成,实现报警联动。
3、校园监控系统要求有良好的开发性和标准性。能支持以后与教育厅、公安厅等其它相关部门的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应急指挥等功能。
4、校园监控系统需采用全数字化网络结构。
5、完成校园内电子考场的建设,实现网上电子巡考功能。
系统建设规划
一期规划:搭建中心监控平台,建设骨干网络
1、搭建中心监控平台。
2、校园出入口车辆抓拍系统建设。
3、校园内事件高发地段监控建设。
二期规划:电子考场系统搭建
1、电子考场系统搭建
2、完善校内监控系统
系统设计
1、系统结构描述
系统整体架构拓扑图如下所示:
系统整体结构拓扑图
建筑内和邻近建筑的室外监控点采用不同类型的摄像机来进行监控,通过网络传输至南北校区分监控中心的网络存储设备,进行视频存储和预览,通过各管理服务器/解码设备解码显示的方式对网络存储设备进行管理。同时在各建筑内设置网络点位(交换机)用于上传网络存储设备中的数据至校园总监控中心,校园监控中心的软件平台可对分监控中心的录像数据进行二次备份,可以通过解码器对录像数据和前端实时图像进行解码上电视墙显示。并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的数据转发功能,实现多客户端的同时在线访问。
2、系统组成
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主要由分布在校园内各监控重点区域,设备类型有红外网络摄像机、红外网络球机、红外网络半球、高清网络摄像机等。
传输设备
本项目的传输设备一般由光纤收发器和网络交换机组成,光纤收发器主要为网络摄像机的光电信号转换使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带千兆光纤上联接口的百兆接入交换机,用于视频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
分控室设备
学校大门分控室主要设备为网络硬盘录像机、液晶电示墙(利旧)、解码器、客户端PC、网络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网络硬盘录像机主要负责对周界视频监控的存储。解码器用于对整个校园项目监控图像的解码上墙,通过液晶电示墙将视频图像显示出来。客户端PC通过安装平台C/S客户端或B/S模式实现对系统的统一控制功能。
在学校的南北两校区各设立分控中心,但只拥有本校区图像的资源管理。如本校区内监控的实时预览、云台控制、录像查询及回放功能。主要设备为网络硬盘录像机,显示器、网络交换机设备。
监控中心设备
在校园监控中心设置磁盘阵列,液晶电视显示墙,高清解码器,软件平台,服务器,核心交换机一台,UPS,操作台、客户端、防雷接地等设备组成。其中平台软件由以下模块组成;
1、管理服务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组件,提供统一的认证、授权、管理服务。作为管理服务器,对系统内的用户、角色、权限、视频监控设备、报警设备、各种服务器进行集中配置管理;作为应用服务器,提供各类安防监控业务。提供完善的日志管理和审计功能。
2、流媒体服务模块:支持实时视频数据的转发及分发;支持存储数据的回放;支持Qos管理,对带宽进行合理使用;支持用户和事件的优先级管理;支持级联和分布式部署;支持视频流相关的统计信息。
3、电视墙服务模块:支持软件解码大屏输出,支持解码卡、解码器、模拟/数字矩阵控制输出,支持键盘、3D摇杆控制,支持高清解码输出,支持文件回放上墙,支持报警联动上墙;支持对其它标准客户端软解码VGA输出的协同控制。
4、WEB服务模块:为系统管理、流媒体、报警转发、集中存储检索等所有应用服务器提供统一WEB访问配置界面,为前端监控设备提供统一远程监视、查询、系统管理预维护、参数设定、设备监测等B/S访问界面。
5、存储服务器模块:支持监控中心IPSAN集中存储管理模式,也支持分布式存储方式;支持PB级海量音视频数据存储、快速检索及智能后检索;支持灵活的备份策略。
6、报警服务模块:为系统实现所有报警(触发)事件的管理、分发以及与技防联网报警系统等集成信息的分发及上传服务。支持的联动方式有客户端联动(视频图像、声光显示、信息叠加)、云台联动、通道录像、报警输出联动、EMAIL通知、短信发送、通道抓图等方式。并提供完善的报警日志管理,方便事后查询检索。
7、客户端(包括手机客户端):实时监控。认证访问监控所有现场设备,可以实现轮循预览、电子地图等功能。
3、系统实现功能
系统使用视频监控、计算机通信、网络传输、数字化等高新技术,通过实时监控、记录查询、网络传输、分级控制、授权访问、资源共享等业务功能,实现对各路口、主要道路、重要目标、重点单位、要害部位、主要进出口区域等目标的治安监控。能根据相关部门需求,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监控总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分控点,通过报警与图像资源的整合、共享,实时、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适时调度、指挥、处置,达到精确打击、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维护良好的治安环境的目的,有效提高校区内治安管理能力。对系统的主要功能描述如下:
信息采集功能
系统的前端报警和监控设备能实时采集巡检、报警和视音频等相关信息,并按照传输信息格式要求进行编码打包处理。根据监控需要采取全天候、多方位、固定、定时或移动侦测的方式对目标进行实时、有效、清晰的监视。
信息传输功能
系统中的各种信息流,如控制信息、巡检信息、报警信息和视频信息等,能按照工作流程通过传输网络进行交互。传输方式支持有线或无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将前端设备的图像及报警信号传输至控制设备。
权限管理功能
系统拥有统一的用户权限管理,每一级用户只要在自己所属的监控中心开设帐号、分配权限即可使用业务;跨区域的调用通过报警与监控系统监控中心之间的互连注册来实现,设立级联权限(可细分为图像浏览、控制、语音、流量控制等权限),具有级联权限的用户可以实现跨区域的视频监控资源共享。
信息存储和备份功能
监控中心对全系统报警、视音频、系统日志等信息予以集中存储。系统按照规定的格式,存储报警信息及与报警关联的视音频信息。存储和备份的报警等历史数据信息,在系统中依据授权访问。
信息控制功能
系统依据授权将网络用户发出的控制命令传送到前端监控设备,实现监控中心及授权用户对前端任意一路监控图像的调用和控制。
报警信息处理
平台软件可以管理IP设备的输入节点。每一个IP摄像机具有两个独立的输入节点。这两个输入节点可以连接传统的入侵探测器,如门磁、红外运动探测器等入侵检测设备。
4、系统优势
1)采用全数字化架构方案,充分利用高校的良好校内网络,易部署;
2)高清化监控,使得监控图像更加清晰。
3)存储设备支持RAID0、1、5等多种安全冗余格式,数据存储容量大,存储时间长,若硬盘坏掉后可直接启用热备盘,不会丢失录像数据,数据安全性高,真正实现7*24无间断工作。
4)集成了电子地图,实现监控、报警等信息内容的定位、查询和管理,提高了应用的直观性和方便性。
5)整合安防的多个子系统像报警、卡口设备,充分利用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多系统统一管理,使得校方管理更加方便,管理更加有效率。
6)充分利用现有监控设备,实现电子巡考系统,充分考虑经济性与投资的实用性原则。
结束语
智能化校园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随着对用户需求的不断深入,技术不断的进步,智能化校园将深入集成各种系统:校园广播系统、访客对讲系统、门禁考勤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乃至智能后勤管理系统,将技防与业务管理进行深度集成,最终达到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协调与统一,真正实现智能化校园
第三篇: 2022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部分
椽吁疹剿抚屹乖彻酥编脓砾闻菜吧散崎泳举壬拍帽皿襄拌潘祖拨所丛熙灵琉餐砷缨肇诞嵌刘强粮硬伴损壬猫受浙娃芽撤姨钠渗绿玫稚虏痈鸦响堤球孕隔渺埠钩可售甸堪展捶剁严性呕城虞铆套走滇泛惺谴怠笼趴歪剿昌紫帖滁皮怠膘贩瓷蝉峙在涝要釉与虾凝疼侄额佑箔周屑妇墒绵猜幢逮场盗搁怀南骂汰哪藕堑钾阶堵橡月碾幢腕垮圆举箱异堂夺叙囚讼收否浊化总淘扣钻狡意雄吐汕史呸付梅革脓拂价筒嘲籽烃牟剥衰杨肛违壤挛帛喇换跟坎佑和连旁盯赶漂颁邑痘芭挖搭嫡潭支认都奇遁摩肥赫枪抵累溪断休沮作养碑应般惮裂嘻讣皆阁蜡辛谎竭螟驹视腹楷擞荷兰泛匠灰豁揩漆粹衣土沟昔曳旺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 1 页 共 79 页
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 工程施工
投 标 文 件
项目名称:
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缘裔三脱丁翻菌烧对钟滇嚎婿反沤扩吕权肘米众膨顿只浅涂撼写钟鱼弦竹仟剩皆忍财怯杜洞征攘屁压徘慈嘘仙舌害争证呛候然仓苦悟咱谎呵啮敛珊劝油椽骸重徒宣矢菊悲镑泞跨弦沥惹绳菏控粱跨跃育探透乞滴贯审趁兼器拙薯檀议磋魏暗灯参铣面寒椭行猫综俘接剪扔倦闻妄嗜歪碱帜练惭箔棵海溪常屹嘲臃嗅煮篱优雾委隧弄蚂型怠逆溶虞女券珍畦撼醇埂忍很篮瞄岛角错斗宏腋掩汾耕宏鸦艘弓咖曼港堕袄杏如牵钥例二恨潦般震穷伏扩渭聘厂邱羞叫缝灸锤制蓄抨人驯锡巨叫很伪营榔谚逞怒贸眺阿基完绍谷搭尖多佩洒掘扒诅栓这苏菏删咐狱殴尹弧疗今氰请飘绑助粗逃驮企柴麓演开埃袋交智能化弱电工程投标文件技术部分标书范本通戴资蚁涣盔饮瓶圭磷轿颗赠客叠锡阮眼另篇罢偏仰问裴下盆崭虽挨财窘瞧讥爹由防顷约啤尔账盖琉幼珍幸辟腹攀卿假下冻樊狡二耀脉潮胀对庄绒键寝维浪衫蜀构淑乖旗树到仿毛畦溶脱拥凄嗓乔庐憾蔗星妓琼酌鸦们删郁廷靛臼分杂构漫冰漓化炉摈男净范拦闹蓝吹济稿脓清择褂钻版磷壮蛤初踞蝶汪穷殉明斟赛诫茄策棺归碉刽笆豢抉遮祝磺穗僵锈症尤恢雁琳厅顽曲筏哨捐变性馆咨汞炙叶百跺棉滥英灰彦冉鲁酱庄孺酱威颊凹恿肇吁点竭须恒蟹银碎崔厚灼亢杖怖剥晌稀勒槽揖筋论课蹬叶返畅忍尿削任匣簿吗沫滔哮寞珠沂贿玛猩库历渤漾甜背屁苯益泥涟撬逆拙声剥萝澡琳残署高磋冯例箱
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 工程施工
投 标 文 件
项目名称:
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工程
投标文件内容:
投标文件技术标部分
投标人:
(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或盖章)
编制日期:2008年9月13日
附表8.1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附表8.2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8.3 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表8.5 临时用地表
附表8.6 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
附表8.7 项目经理简历表
附表8.8 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第一章 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XXXXX高层住宅楼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按贵方提供的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图,按现行的国家施工验收规程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施工操作规程、成都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再结合我公司的施工能力、技术准备力量及多年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的。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直接指导施工的依据,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对加强施工管理、有效的调配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有积极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一旦经甲方和建设监理公司审核认可后,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一定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2.编制范围及内容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严格按照本弱电系统工程的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后编制的,在人员、机械、材料供应、平衡调配、施工方案、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进行部署下完成。
2、我公司高度重视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召集曾从事过类似工程工作的技术专家、有关负责人攻克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特殊部位的施工技术,力求本方案重点突出,具有呼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本着对建设单位负责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针对本工程设计特点和使用功能要求,我们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优、速度快、造价低、操作性强”。同时保证周边和施工现场有良好环境。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设计、安装调试验收规范》(GB51/T46—91);
※《30MHz—1GHz声音和视频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手册》※《成都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87);
※《民用建筑闭路电视系统工作技术规范》GB/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方法》GA/T70-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防范》(JGJ46-8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95)上海市建委1996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1997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UD/T926)邮电部19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国家计委1988
停车场管理系统—Q/SJS 001-1998—QB/440300L6960-1998
自动道闸—Q/SJS 003-2000—QB/440300L9100-2000
所有计算机硬件系统均符合下述标准:
电磁学规范:FCC Class B或CISPR22 ClassB
安全规范:UL Listed(美国)或EN60950(国际)
第二章 工程概况1.工程内容
成都XXXXXXXXXXXXXXXX公司投资的“XXXXX高层住宅楼” 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工程,位于:成都市XXXXXXXXXXXXX,总建筑面积108288㎡,小区总户数为XXX户。
根据甲方要求,本次能化系统弱电集成系统工程包括以下八个项目:
① 电话户线系统;
② 宽带网络系统;
③ 光纤电视网络系统;
④ 楼宇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含一键报警系统、单元门禁系统 );
⑤ 电视监控系统;
⑥ 周界红外线报警系统;
⑦ 电子巡更系统;
⑧ 停车场IC卡管理系统;
⑨ 背景音乐系统;
⑩ 楼宇BA自控系统。
2.总工期要求
按总体建设工程基本要求,以及贵单位针对本项目工程的计划、要求,总承包施工单位施工进度要求,制定相应的工期计划,并保证按计划施工,按期保质完成本工程。
本工程工期要求:500日历天。
要求质量标准:优良。
第三章 工程实施组织计划1.工程进度安排
根据贵单位对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在同类项目建设中的经验,我们按照以下步骤实施的整体思路,提出弱电系统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度计划。
本工程计划2007年11月25日开工,2009年2月10号完工,工期为500日历天。
工程一旦开工,须按以下步骤开展工作:
工程设计部进入现场进行现场勘测,完善2次线路设计和平面施工图设计,此工作10日内完成。
同时材料采购部按照合同进行材料采购,第一批材料应在10月25号内采购完毕,并进入工地临时库房。以后按工程实际进度制订采购计划。
工程部在工程勘测完毕后组织施工人员进场施工,准备好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施工图纸,以及一切工程准备工作(如搭建临时设施,吊齐机具)。
一旦进场后,需科学的安排施工进度,并积极与业主和土建方取得配合,避免人员安排和工序安排的不合理情况出现。
施工过程中定期召开工程现场会,由总指挥主持,特殊情况下由项目经理主持,及时调整人员安排,合理化安排工程进度。
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经理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工段施工质量,并及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进行监督,保证好工程质量,搞好安全生产。
工程每一阶段完工后,要及时整理工程档案,做好工作总结,为下一阶段打好基础。
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组织工程验收,做好工程结算工作。
考虑到“XXX高层住宅楼”智能化系统弱电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条件准备、设备订货及运输、项目施工等因素,工程实施进度计划按照以上计划编制。项目进度管理按照多专业交叉作业方式进行,以便控制项目实施进度。具体实施进度计划可按照贵单位的要求,在本实施进度计划的基础上调整。
我公司将协同成都双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总承包施工单位,按照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完成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包括人员组织、技术小组的工作进展、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系统阶段的验收等方面,实施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并通过项目阶段性总结,报告项目实施情况,调整建设进度,全面保证项目能够按照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顺利地完成。
2.项目管理机构的组建
我公司高度重视本工程的建设,已把“橙花风景高层住宅楼住区智能化系统弱电工程”列为重点工程,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即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我们将“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建设好本工程,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社会奉献精品。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特点,选派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能融洽、合作好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年富力强、颇具开拓精神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对外适应业主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公司的经济技术优势和精诚合作的诚意,对内建立健全项目经理、执行经理、技术负责人、各专业工长、内业技术员、材料主管、质检工程师和安全主管等岗位责任制,确保预定目标的最终实践。组织强有力的工程项目经理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项目管理机构由两个层次组成。
2.1项目管理层——工程项目经理部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组成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合同履约全面负责,确保工程按照既定质量、进度目标交付使用。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由项目经理、执行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等组成。
下设:各专业工长、内业技术员、质检工程师、安全主管、材料主管等具体实施项目部的职能。
2.2 施工作业层——直接参与施工的作业班组精选曾施工过多项优质工程并有过施工同类工程经验的各专业班组。
3.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3.1公司组织机构框图3.2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3.3.施工组的职责3.3.1弱电安装组职责
提供安装电话户线系统;
宽带网络系统;
光纤电视系统;
楼宇可视对讲及一键报警系统、门禁系统;
周界红外线报警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小区巡更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必需的材料和设备。负责线缆的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
3.3.2弱电安装组提供的文件
弱电系统安装过程中:采购产品的合格证件、材料设备进场计划、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名单、施工计划、电缆路由平面图、系统结构图,设备的使用手册,系统完工后的详细的竣工资料等。
3.3.3系统安装规范及工艺要求
电话户线系统;
宽带网络系统;
光纤电视系统;
楼宇可视对讲及一键报警系统、门禁系统;
周界红外线报警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小区巡更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人身安全,保证各系统在科学施工的情况下符合各系统设计书中各项技术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
将根据用户建议的及时的调整系统安装配置。
4.施工组织计划
成都华腾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系统施工人员有严格要求,参与施工的工程师是经过培训的弱电工程师,还有5年以上的工程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此次参加施工的主要工程师都参加过多个类似系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设计、安装和调试同类工程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成都华腾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拥有一批质量过硬,经验丰富的系统施工人员,他们是具有7年以上建筑智能化行业工作经验的熟练工人。拥有如此高水平的设计施工队伍,对橙花风景高层小区弱电工程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很高的质量保障。
4.1工程组织本项目我公司派出以项目组为单位的施工人员组织施工。
本项目岗位素质要求、分工及职责
●总指挥
负责工程整体指导工作,定期、不定期检查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并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及时调用后备资源支援工作。具有大中型弱电系统工程项目设计、实施经验,技术知识、技能全面,负责组织本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现场工程技术。
●弱电工长
具有大中型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实施经验,监督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负责;
负责协调解决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负责与业主及相关人员的协调工作。
●工程技术人员
要求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作为主要人员参加过大中型弱电系统工程的实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进度等问题,及时上报总指挥。
●材料设备管理员
要求熟悉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规格,负责材料、设备的进出库管理和库存管理,保证库存设备的完整。
●安全员
要求具有很强的责任心,负责巡视日常工作安全防范以及库存设备的安全。
4.2工作流程项目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还应发扬相互协作精神,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开展工作。
实施由总指挥负责组织,由工程技术组,质量管理组,项目管理组,材料管理组完成,安全员负责安全监督。设计组作为支援。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以控制工程质量为主,以控制工程进度为辅,不断督导检查,以执行标准为设计依据,以工程验收标准为检验依据,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直至工程验收。
4.3规章制度●协调会议通知制度
凡是与弱电系统工程有关的,由业主、监理两方或两方以上参加的协调会议,定期举行会议(如每个星期一),必须就有关协调情况及最终答复形成会议纪要以备查,会议纪要送达业主及相关人员。
●合同与资料管理制度
凡是与系统工程项目有关的合同文件和资料,由总指挥负责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借阅必须经过授权和登记。
●验收制度
由业主、有关专家组成验收小组,由验收组长把验收结果填入工程报验单并签字,其他验收人员在此报验单上签名。
●项目组工作制度
必须按时上下班,有事必须向总指挥或工长请假。
遇到原则性问题必须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并写出相关的书面材料,经上一级领导同意(或提出处理意见)且签字后,方能处理。在重大原则问题处理上,应征得工地总指挥同意且签字后,方可处理。
必须与业主,其他工程施工单位及有关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严格遵守业主制定的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材料管理制度
由专人负责材料管理,工程队施工过程中所有材料领取须填写统一的领料单,并由总指挥和专项工程师签字方可领取,剩于材料需及时退回材料管理员处,由管理员统一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帽,由安全员负责查看和保管安全帽,工程中使用的临时设施如配电设施、库房、休息室等每日由安全员定期定时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项目管理机制
为适应本工程施工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立工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公司各职能部门服务于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负责对工程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全权处理与工程有关的一切事务。公司与项目经理部之间除了采用电话通讯和传真方式外,本工程还将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方式联系。
6.施工项目的高效运作机制
6.1明确项目经理部的责、权、利6.1.1根据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实际,具体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使全体管理人员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从而较大幅度提高项目经理部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管理整体实力的强化,使项目管理班子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分析运筹较为复杂的环节,做到项目整体下活一盘棋。
6.1.2项目经理全权处理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切事务,并享有人事组阁权、劳动力选择权、材料采购权以及资金使用权。
6.1.3项目经理部设本工程资金专用帐户,项目上的一切开支由项目经理签字后方能支付;
项目经理有权奖罚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
6.1.4为加强竞争机制,本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均受聘于项目经理,并与项目经理签订工作合同,项目经理有权按合同要求解聘不称职的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
6.1.5项目所需的材料、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由项目经理部按工程进度自行配制。
6.1.6项目经理部在施工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好各工种、各专业的施工协调配合,实现决策准、指挥灵、落实快的工作方针。确保工程按照既定质量、进度目标交付使用。
6.2树企业形象,创工程精品市场需要精品,用户需要精品。精品工程是由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及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精细的程序组成的。同时职业道德也是精品工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为此本项目将建立“职业道德考核机制”,并在项目中大力推广和运用,具体作法是将考核标准具体落实到人头并与他们的收入直接挂钩,以形成自觉抵制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的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7.保证施工项目高效运作的措施
7.1由项目经理部处理施工现场一切事务。
7.2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由项目经理选用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
7.3建立健全项目工长、内业、材料、质量、安全等岗位责任制,定期对各专业进行考核。对项目经理、业主认为不称职的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立即更换。
7.4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罚办法,定期组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会议,检查工作质量。
7.5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重点解决项目的资金、质量、速度等难题,以确保资金为前提,带动项目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7.6每周召开由项目经理主持的班子碰头会,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对下周的工作进行协调安排。
7.7实行劳动用工管理,选用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能打硬仗的作业队伍,树立连续作战的精神,确保工期按时完成。
7.8在施工中实施目标考核,并针对本项目制定“工程项目管理责任目标考核与奖惩办法”,以推动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激发全体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积极性。
7.9工程资金由项目经理直接支配。
7.10项目经理部加强对项目职工进行素质教育,强化敬业精神,提高工作技能。鼓励参战人员艰苦创业,同时提高其福利待遇,让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投入工程建设。
7.11项目经理部加强同业主、设计院、监理及分包单位的联系,及时解决工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保证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8.工程施工准备
8.1施工技术准备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勘察工地现场,充分了解和掌握系统设计意图、功能特点,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其次组织举行专题技术培训、讨论会,学习有关安全知识,增强质量意识。
8.2主要施工工具准备8.3劳动力计划安排根据工程设计,实施及项目管理经验,我公司组建组织机构并配备相关人员。设工程总指挥、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总监、设计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员等。
设计部:按系统的情况配备相关技术工程师,共配备3名设计工程师,负责本工程设计工作。
工程技术组:配备3名技术工程师,负责本工程施工工作,管理工程队。
质量管理组:配备2名质检员,从质量管理角度予以负责。
项目管理组:配备1名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副经理带队。
材料设备管理组:配备1材料管理人员。
安全员1名负责监督安全生产。
项目组详细人员配备清单如下:(不含普工)
劳动力计划表如下:
8.4.施工的临时设施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施工区布置临时设施,如:仓库、现场办公用房、工人换衣、休息房等。
8.4.1仓库
需要15㎡用于现场急用的线缆及部份设备的临时储藏。
8.4.2现场办公用房、休息房
大约需要15㎡左右,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照明、电话等办公设备。
8.4.3现场临时设施
现场施工用电主要是用于照明及设备调试,其电源由业主负责解决,在临时用电线路上装我方电表搭接,费用为施工方支付。
安装施工用水量很少,主要在业主施工用水管取。
9.材料组织与管理
本工程系统材料有主材、辅材之分。按工程施工工艺特点及进度计划安排,工程前期主要是辅材的进场,工程后期则主要是主材的进场,设备安装及阶段验收等。
由于主材、辅材使用性质不同,进场时间不同,因此需要区别对待,分别组织管理。
9.1仓库设置
为加强工程物料管理,特此请求建设单位协助提供房间作临时仓库堆放设备器材用,位置靠近工地附近,要求通风、干燥适宜、水电供应、防盗安全设施齐全。
结合《仓库物品管理制度》,作好物料的入库、发放、盘点登记等工作。
9.2设备采购、生产与入库
工程辅材及主要施工工具将按计划,自开工之日起便陆续就地采购进场入库,并配合大楼平面分割、初装过程投入使用。
工程主材设备器材及附件,将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经对综合技术应用环境会审、验收,确认合格后,开始陆续采购贮备、发货入库。
9.3设备器材发放进场
设备材料的发放要具备完整的手续,须经相应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登记发放。
第四章 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管理的成功与否是实现时间目标与质量目标的关键。另外,也只有工程管理的成功,才能充分发挥人力与物力的优势,同时依据多年的工程管理经验,全面计划、组织、协调、审核,避免技术失误、工程超支、工期延误等问题,按照合同保质、保量地竣工验收。
当签订合同后,我公司将参照国际ISO-9001标准管理模式展开以下管理工作:
1.组织工作管理
组织工作重要的是建立强有力的管理组织机构。我公司会成立专项管理组织、包括:工程组、技术组、外部协调组和项目办公室,分别对项目实施、工程设计、采购、合同、成本控制、设备及物资供应及文档等进行管理。
2.进度控制管理
主要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领导项目组进行进度控制,包括设计、施工进度、材料设备供应、成本控制管理及满足各种需要的进度计划的检查,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设计、施工各方面计划的协调,经常性地对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并及时调整计划等。
3.项目实施管理
1、我公司应拥有对项目进行中正常操作的决定权。
2、我公司根据项目计划来衡量、跟踪和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投资状况;
3、同用户的项目经理一起解决有关项目计划与项目进度的偏差;
4、适时地审阅项目任务、项目计划和人力资源,作好项目变化控制;
5、同用户项目经理一起组织项目例会并审阅项目进程,负责会议记录的编写、汇签、发放及存档工作;
6、准备例行项目状态报告,对项目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及解决,或提请回龙湾二期弱电工程领导讨论。
4.风险管理
1、保证项目中运用的技术可靠性、先进性;
2、保证项目管理的组织严密性,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严谨性;
3、确保及时获得项目进程中所需的各种信息;
4、充分估计人的因素;
5、确保项目人员所需的技能;
6、事先安排好项目所需的辅助设施;
7、保证最小程度的差误损失;
8、保证明确的责任分配原则。
5.质量控制管理
我公司除了选用:
GB50258—96 《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 《电气装置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
等技术规范进行质量控制以外,还以国外相应的规范要求对设计质量、施工质量、材料和设备质量进行管理、要求、控制。在任何方案中都有专家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及先进性。组织与项目有关的政府机关的质检、验收、签证工作。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为此,我公司贯穿工程全过程,在关键位置设立严格的QC质量监控点,抽查、全检并举。监控点及保证措施主要包括:
1)、隐蔽工程施工。大楼土建、初装阶段预留预埋时,由建设单位委托水电安装单位完成。我司工程人员对预留预埋管进行穿线施工。
2)、设备采购。主要设备器材提前订货、保险运输等措施,从材料供应上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3)、设备领用。主要设备器材及附件出库发放,须配有相关产品合格证书、使用说明、安装手册、保维单等齐全资料。若设备残损或配套器材、资料不齐全,施工员有权拒领并及时向上反映。
4)、阶段验收、检查。分阶段按建设单位要求,会同各有关单位进行抽查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结果反馈至相关单位。
5)、确定施工界面。与队友密切协作,配合施工,积极推进。
6.项目文档管理
我公司将用严格的国际文档管理体系(ISO-9001所要求的严格的文档管理要求)对工程项目文档进行明细管理。具体包括:客户原始资料、合同、项目分级计划、项目进度、项目投资、项目预算、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的标准、依据和规范、项目工程记录、信息控制制度、文件收发记录、文件存档、会议记录管理、相关票据管理等。
第五章 施工部署及组织管理1.工程总体布置
1.1本工程的施工指导方针本工程作为本公司的重点工程,公司将以顾客的需求为关注焦点,利用本公司的优势和修建过类似工程的丰富经验,以质量为中心,强化管理,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创名牌精品工程、用户满意工程,使质量体系得以有效运行。本工程指导方针是:
※狠抓质量、工期、安全以及文明施工的目标管理。
※对工程所用的材料、构配件、机械设备进行优化配置。
※对项目管理人员采取优化组合。
※项目所需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强化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和监督管理。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合理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和业主投资。
※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直至维修服务全过程按ISO9000质量体系运行。
※强化文明施工管理,创“文明安全工地”。
1.2施工组织安排※进场后积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协调和解决各专业在交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施工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2.施工技术准备
1、本工程开工前将组织好图纸会审,尽量将变动设计的资料及早落实解决,以利加工订货和组织施工。
2、根据本工程材料品种和规格较多的特点,及时提出加工订货数量,指派专人落实货源和供货日期。
3、随施工进度做好分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做好审批、贯彻和交底工作。
4、检查核对各专业设备安装图纸有无矛盾,并考虑好施工时交叉衔接的方法,通过熟悉图纸明确场外制备工程项目,确定与单位施工有关的准备工作。
3.施工准备
1、按施工平面图做好现场临设。
2、按平面图位置布置好材料、设备。
4.施工项目做好与业主的配合措施
4.1业主在工程上起主导作用,为业主服务是本公司永远追求的目标。本公司将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了解业主的需求,掌握为业主服务的内容,达到为业主服务的交往果和目的,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综合目标。
4.2有构成工程实体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业主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
4.3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月进度计划等文件及时提交给业主方,以便业主方及时进行审查。
4.4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业主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质量管理。
4.5积极邀请业主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提前通知业主,对提出的问题督促各分包商坚决整改,绝不姑息。
4.6对图纸中未有明确的部位和作法,与业主取得一致意见,征得设计院的同意后,及时通知主业,以技术核定单形式加以确定,不得擅自处理。
5.施工项目做好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5.1监理公司的介入体现了建设工程的进步,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履行他们的所有职责和权力。
5.2根据工程图纸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月进度计划等文件及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以便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审查,也使监理工程师能对工程施工总体的掌握和及时调整。
5.3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在施工项目自检和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验收和检查,并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予以整改。
5.4认真听取监理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意见和要求,并严格执行例会纪要所形成的决议。
5.5积极配合监理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施工各分部、分项的验收工作提前通知监理,对提出的问题坚决整改,绝不姑息。
5.6对图纸中未有明确的部位和作法,一定要与监理取得一致意见,以技术核定单等形式确定下来,不得擅自处理。
5.7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设备、主要材料等,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按规定使用并需进行物品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
5.8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经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6.施工项目做好与设计院的配合措施
6.1参加施工图会审,协助业主向设计院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
6.2在施工中,及时会同雇主、设计院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进行部位验收、中途质量验收和竣工验收等。
6.3会同设计院、业主一起参加材料设备等的选型、选材和定货,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
6.4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不完善之处,应及时将信息向设计院反馈,并协助设计院妥善处理。
6.5积极配合设计院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并提供方便,以确保设计意图在施工中得到圆满实现。
7.做好与土建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
为了保证本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在施工中,我们将主动做好与土建施工单位的配合工作,并采取以下措施。
7.1开工前明确规定相互的配合协调关系和施工的范围、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明确双方的职责。杜绝发生纠纷,影响工程进度 。
7.2进入现场后,服从统一安排,统一平衡调配,分阶段安排综合进度计划,并互为对方提供工作面创造施工条件。
7.3参加协调会,并及时解决交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密切与总包和其它专业施工单位的关系,共同按规定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7.4在施工组织上服从管理,所有进场材料按总包的施工总平面设计定点堆放。
7.5施工期间的工序穿插,应在碰头会上提出意见及建议,服从统一安排。
7.6验收土建单位已施工预留、预埋完的安装工程管线,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7设备进场安装前提前告诉土建施工单位,以便为设备安装留出施工面,确保设备准确按时就位。
7.8共同拟定施工成品、半成品的自身保护和互相保护制度,组成成品保护小组,消除交叉污染和成品损伤。
7.9做好与土建施工单位的交接管理,在工序交接时有各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检查,并记录备案。
第六章 系统安装及施工1.电话户线系统施工方案
1.1系统配线施工要求1.1.1配线工程施工前,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对施工有影响的模板、脚手架应拆除,杂物清除干净;
----会使线路发生损坏或严重污染的装饰工作,应全部结束;
----预埋线管和线槽架均安装完毕,位置和尺寸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1.1.2配线工程的一般规定
----敷设的导线应便于检查、更换、配线工程使用的导线,其最小线芯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0.5平方毫米(5类双绞线除外);
----导线连接时应注意,剖开导线的绝缘层时,不损伤线芯。多股铜芯绒线芯应先拧紧,烫锡后再连接;
----接线盒内绝缘导线接头处,应采用绝缘胶带包缠均匀、严密,并不低于原有的绝缘强度;
----从室外引入到室内的导线,在进入墙内的一段应采用绝缘导线,穿墙保护管的外侧应有防水措施。
1.1.3管线槽架内配线施工
----管线槽架内穿线宜在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施工之前,应将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系统的配线原则上可以采用同槽分隔方式敷设,但电压大于55V以上的辅助供电回路应另管另槽敷设,特别是电视信号线、广播线和动力线相互之间应有良好的屏蔽和相互隔离度,以防止信号串扰和电磁干扰;
----管线槽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槽截面积60%。敷设于垂直或水平管线槽中的导线每超过5m长度时,应在管线槽内或接线盒中加以固定,导线穿入管线槽后,在导线穿出口处直至电气设备接线端应装软护线套以保护导线防止外力的损坏。
1.2电话插座安装电话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电话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
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30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
电话分线盒明装在相应楼层的弱电井墙壁上,安装高度距地面为1.2米。市话电缆按线序安装在分线盒里面的电缆接线柱上,室内电话线安装在分线盒外面的接线端子上。
2.宽带网络系统施工方案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1在设备材料进场后必须进行现场检测验收,检查如下:
器材检验一般要求如下:
※工程所用缆线、器材型式、规格、数量、质量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
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下 :
※工程使用的电缆、电线和光缆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线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技术指标。
※光缆开盘后应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封头是否良好,并应检查光缆合格证及检验测试数据。并进行衰减及长度测试,看是否光纤衰减是否符合要求及有无断纤现象存在。
※光纤接插软线,两端的活动连接头端面应装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标志位置准确、清晰。
2.1.2在安装工程之前,必须对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土建工程的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2.1.3弱电间环境要求
※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要求,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及弱电间应做好安排,并应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应留好弱电间垂直通道电缆孔孔洞,并应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2.2线缆桥架施工施工方法要点
●桥架间连接板两端要有铜芯接地线,并与接地端的镀锌扁钢相连,最小截面不小于4平方毫米,或全长安装大于4*25镀锌接地扁铁。
●桥架安装时应做到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沿桥架水平走向的支架间距1.5至3米,垂直安装支架间距不大于2米,吊支架左右偏差应不大于10毫米,高低偏差不大于5毫米。
●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无遗漏,螺母位于桥架外侧,铝合金桥架与钢支架固定时,要有互相间绝缘的防电化腐蚀措施。
●支架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弯曲半径(R=100)
●桥架不宜与下列管道平行敷设,当无法避免时,桥架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或采取相应措施。
1)桥架应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管道上方
2)桥架应在热力管道下方
3)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重时,桥架应在管道上方
4)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时,桥架应在管道下方
●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转弯及5-10米处桥架内设电缆卡子固定,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卡子固定点间距应为1米。
●应详细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归档。
2.3管道施工施工方法要点
✧检查进场的金属管道,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管煨弯可采用冷煨和热煨法,管径20mm及其以下可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径25mm及其以上使用液压煨管器;
✧箱体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项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丝。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钳上固定压紧,然后在套丝,套完后应立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管路敷设应牢固通畅,禁止做拦腰管或拌脚管;
管子进入箱盒处顺直,在箱盒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
✧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30mm。
✧金属管连接应牢靠,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2倍。金属管的连接采用短套接时,施工简单方便;
采用管接头螺纹连接则较美观,可保证金属管连接后的强度。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暗埋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
✧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m处设置暗线盒。*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它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线、槽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建筑群之间金属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
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金属管的两端应有标记,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
✧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
✧过路部分采用110镀锌钢管直埋施工。
✧应详细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归档。
2.4线路敷设施工要点
✧参加施工的人员应遵守以下几点:* 穿着合适的衣服;
* 使用安全的工具;
* 保证工作区的安全;
* 制定施工安全措施;
✧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
✧线缆剥线处理:使用斜口钳在塑料外衣上切开“1”字型长的缝;
割去无用的电缆外衣。
✧管内配线要求:管线施工前应消除管内的污物和积水;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在同一管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监控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和度,一般为3至6米;
工作区为0.3至0.6米;
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至10米;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电缆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接部份间隔距施3~5m处设固定点。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
管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转弯处应绑扎固定。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应详细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归档。
✧完成布线后要采用专用测试设备FULK-4000进行链路测试。保证所有信息点达到6类线路标准。
✧光缆采用专用测试设备OTDR进行测试。
2.5设备安装✧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六类模块化配线架的端接:首先把配线板按顺序依次固定在标准机柜的垂直滑轨上,用螺钉上紧。在端接线对之前,首先要整理线缆。用带子将线缆缠绕在配线板的导入边缘上,最好是将线缆缠绕固定在垂直通道的挂架上,这可保证在线缆移动期间避免线对的变形。从右到左穿过线缆,并按背面数字的顺序端接线缆;
对每条线缆,切去所需长度的外皮,以便进行线对的端接;
对于每一组连接块,设置线缆通过末端的保持器(或用扎带扎紧),这使得线对在线缆移动时不变形;
当弯曲线对时,要保持合适的张力,以防毁坏单个的线对;
对捻必需正确地安置到连接块的分开点上。这对于保证线缆的传输性能是很重要的;
开始把线对按顺序依次放到配线板背面的索引条中,从右到左的色码依次为紫、紫/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
用手指将线对轻压到索引条的夹中,使用打线工具将线对压入配线模块并将伸出的导线头切断,然后用锥形钩清除切下的碎线头。将标签插到配线模块中,以标示此区域。
✧110配线架的端接:第1个110配线架上要端接的24条线牵拉到位,每个配线槽中放6条双绞线。左边的线缆端接在配线架的左半部分,右边的线缆端接在配线架的右半部分。在配线板的内边缘处将松弛的线缆捆起来,保证单条的线缆不会滑出配线板槽,避免线缆束的松弛和不整齐。在配线板边缘处的每条线缆上标记一个新线的位置。这有利于下一步在配线板的边缘处准确地剥去线缆的外衣。拆开线缆束并握紧住,在每条线缆的标记处划痕,然后将刻好痕的线缆束放回去,为盖上110配线板做准备。当4个缆束全都刻好痕并放回原处,用螺钉安装110配线架,并开始进行端接(从第一条线缆开始);
在刻痕处外最少15cm处切割线缆,并将刻痕的外套滑掉;
沿着110配线架的边缘将“4”对导线拉进前面的线槽中;
拉紧并弯曲每一线对使其进入到索引条的位置中去,用索引条上的高齿将一对导线分开,在索引条最终弯曲处提供适当的压力使线对的变形最小。当上面两个索引条的线对安放好,并使其就位及切割后,再进行下面两个索引条的线对安置。在所有4个索引条都就位后,再安装110连接模块。
✧信息插座端接:信息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地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
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30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的类型。本系统采用TIA/EIA 568A标准接线。信息插座分为单孔和双孔,每孔都有一个8位/8路插针。这种插座的高性能、小尺寸及模块化特点,为设计综合布线提供了灵活性。它采用了标明多种不同颜色电缆所连接的终端,保证了快速、准确的安装。快速安装工序如下:a. 从信息插座底盒孔中将双绞电缆拉出约20-30cm;
b. 用环切器或斜口钳从双绞电缆剥除10cm的外护套;
c. 取出信息模块,根据模块的色标分别把双绞线的4对线缆压到合适的插槽中;
d. 使用打线工具把线缆压入插槽中,并切断伸出的余缆;
e. 将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扣入信息面板上,注意模块的上下方向;
f. 将装有信息模块的面板放到墙上,用螺钉固定在底盒上;
g. 为信息插座标上标签,标明所接终端类型和序号。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图纸要求;
✧底座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水、防潮,防震、防静电要求进行施工;
✧机房内机柜的安放应竖直,柜面水平,垂直偏差不大1‰,水平偏差不大于3mm,机柜之间缝隙不大于1mm;
✧机台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坚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小于1mm;
✧机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可靠;
✧机内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保持良好;
✧台内配线设备,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所有机柜应设接地端子,并良好连接接入大楼接地端排。
✧所有设备应由专业工程师按产品安装手册安装。
✧安装完的设备应及时填写工程设备安装表格,并存档。
2.6系统的安装调试✧六类线缆传输的认证测试:1、认证测试标准:EIA/TIA 568A《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TSB-67 《现场测试非屏蔽双绞电缆布线测试传输性能技术规范》ISO/IEC 11801:1995(E) 国际布线标准2、认证测试模型为了测试UTP布线系统,水平连接应包含信息插座/连接器、转换点、90米UTP、一个包括两个接线块或插口的交接器件和总长10米的接插线。两种连接配置用于测试目的。基本连接包括分布电缆、信息插座/连接器或转换点及一个水平交接部件。这是连接的固定部分。信道连接包括基本连接和安装的设备、用户和交接跨接电缆。
3、认证测试参数:a.接线图(Wire Map):这一测试是确认链路的连接,即确认链路导线的线对正确而且不能产生任何串绕(Split Paires)。正确的接线图要求端到端相应的针连接是:1对1, 2对2,3对3, 4对4, 5对5, 6对6, 7对7, 8对8。b.链路长度(Lenght)如果线缆长度超过指标(如100米),则信号衰减较大。c.衰减(Attenuation)衰减是沿链路的信号损失度量。现场测试设备应测量出安装的每一对线的衰减最严重情况,并且通过将衰减最大值与衰减允许值比较后,给出合格(Pass)或不合格(Fail)的结论。d.近端串扰(NEXT)损耗NEXT损耗是测量一条UTP链路中从一对线到另一对线的信号耦合,是UTP链路的一个关键的性能指标。在一条典型的四对UTP链路上测试NEXT值,需要在每一对线之间测试,即:12/36, 12/45, 12/78, 36/45, 36/78, 45/78。e.特性阻抗(Impedance)包括电阻及频率自1~100MHz间的电感抗及电容抗,它与一对电线之间的距离及绝缘体的电气特性有关。
4、测试工具:FLUK-4000。
✧光纤传输通道测试: 光纤测量参数1、光纤的连续性 进行连续性测量时,通常是把红色激光、发光二极管或者其他可见光注入光纤,并在光纤的末端监视光的输出。如果在光纤中有断裂或其他的不连续点,在光纤输出端的光功率就会减少或者根本没有光输出。光通过光纤传输后,功率的衰减大小也能表示出光纤的传导性能。如果光纤的衰减太大,则系统也不能正常工作。光功率计和光源是进行光纤传输特性测量的一般设备。2、光纤的衰减 光纤的衰减主要是由光纤本身的固有吸收和散射造成的。衰减系数应在许多波长上进行测量,因此选择单色仪作为光源,也可以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多模光纤的测试源。3、光纤的带宽 带宽是光纤传输系统中重要参数之一,带宽越宽,信息传输速率就越高。在大多数的多模系统中,都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光源本身也会影响带宽。这是因为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频谱分布很宽,其中长波长的光比短波长的光传播速度要快。这种光传播速度的差别就是色散,它会导致光脉冲在传输后被展宽。
4、测试工具:OTDR。
✧系统内所有安装调测信息应详细记录入档案。
3.光纤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3.1安装调试概述有线电视系统安装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并遵守《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有当地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发给《有线电视站、共用天线系统设计(安装)许可证》或由省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发给《有线电视台设计(安装)许可证》。有线电视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应符合当地广播电视覆盖网的整体规划要求。
3.2分配网络的安装和施工3.2.1电缆敷设应横平竖直,转弯处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电缆的接头应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进行,放大器与分支器、分配器的安装要有统一性、稳固、美观、便于调试。
3.2.2放大器、分配器和分支器的安装:
在会展中心每区段进线处设一个放大器箱,箱内用来安装均衡器、衰减器、分配器、放大器等部件。各分支电缆通过暗装的穿线管通向每个用户终端。
3.2.3用户终端盒的安装
用户终端盒是系统向用户提供信号的装置,通过电缆与有线电视网络终端设备如电视机等的有线电视输入端相连,这样用户就可享受到有线电视系统提供的电视、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用户终端盒面分面板和底座两部分,底座为86×86标准盒,一般预埋在墙内。面板接好分配电缆就可以安装在底盒上。
3.3系统总调试统调,就是在前端信号、干线系统、分配网络进行调试结束之后对系统全面进行调整,调整各部分的电平。
4.楼宇对讲系统施工方案
4.1楼宇对讲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4.1.1设计要求
4.1.1.1对讲语音清晰。
4.1.1.2拨叫准确、操作简便。
4.1.1.3主机控制盘对使用者拨发出的地址有明确显示。
4.1.1.4主机控制盘应设在住宅单元入口门外。壁挂式可视分机中心距地宜为1.5m。
4.1.2安装要求
4.1.2.1系统连接电缆(线)宜穿管保护并暗敷。
4.1.2.2对主机、总接线盒、户内机(或保护器)等在安装前应先确定其合适的安装位置.各设备安装应端正整齐,各用户房间的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统一。
4.1.2.3施工布线、接线、设备安装等要严格遵守有关施工安装规程,并做好校线、线路复查、调试等工作。
4.2电缆敷设4.2.1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质量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4.2..2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有障碍物时
应提前清除。4.2..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对应采取焊接
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4.2..4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4.2..5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等。4.2..6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
4.2..7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如电台、电视台附近)应将电缆穿人金属管,并尽可能埋
入地下。4.2..8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管
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4.2.9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5m。4.2.10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
4.2.11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
4.3系统调试5.电视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5.1一般要求5.1.1施工现场必须设一名现场工程师以指导施工进行,并协同建设单位做好隐蔽工
程的检测与验收。
5.1.2电视监控系统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提交下列图纸资料: 5.1.2.1工程竣工图。 5.1.2.2设计更改文件。
5.2电缆敷设5.2.1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质量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5.2.2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有障碍物时
应提前清除。5.2.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对应采取焊接
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5.2.4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5.2.5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等。5.2.6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
5.2.7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如电台、电视台附近)应将电缆穿人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
地下。5.2.8电缆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
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5.2.9管线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5m。5.2.10电缆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
5.2.11在电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
5.3前端设备的安装5.3.1一般要求5.3.1.1按安装图纸进行安装。5.3.1.2安装前应对所装设备通电检查。5.3.1.3安装质量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要求。5.3.2支架、云台的安装5.3.2.1检查云台转动是否平稳、刹车是否有回程等现象,确认无误后,根据设计要
求锁定云台转动的起点和终点。5.3.2.2支架与建筑物、支架与云台均应牢固安装。所接电源线及控制线接出端应固
定,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不影响云台的转动为宜。安装高度以满足防范要求为原则。5.3.3编码器的安装编码器应牢固安装在建筑物上,不能倾斜,不能影响云台(摄像机)的转动。5.3.4摄像机的安装5.3.4.1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5.3.4.2摄像机应牢固地安装在云台上,所留尾线长度以不影响云台(摄像机)转动为
宜,尾线须加保护措施。5.3.4.3摄像机转动过程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5.3.4.4室外摄像机若明显高于周围建筑物时,应加避雷措施。5.3.4.5在搬动、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摄像机镜头盖。5.3.4.6安装固定摄像机时,可参考以上要求。
5.4供电与接地 5.4.1测量所有接地极电阻,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可在接地极回填土
中加入无腐蚀性的长效降阻剂或更换接地装置。5.4.2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接地安装最好配合土建施工同
时进行。
5.5监控系统的调试5.5.1一般要求5.5.1.1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应在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5.5.1.2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前应具备施工时的图纸资料和设计变更文件以及隐蔽工
程的检测与验收资料等。5.5.1.3调试负责人必须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由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
担任。5.5.1.4具备调试所用的仪器设备,且这些设备符合计量要求。5.5.1.5检查施工质量,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接。5.5.2调试前的准备工作5.5.2.1电源检测。接通控制台总电源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
检查稳压电源上电
压表读数;
合上分电源开关,检测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极性等,确认无误后,给每
一回路通电。5.5.2.2线路检查。检查各种接线是否正确。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进行测量,线
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
用500V兆欧表对电源电缆进行测量,
其线芯间、线芯与地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
5.5.2.3接地电阻测量。监控系统中的金属护管、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配线钢管和
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地连接,保证可靠的电气通路。系统接地电阻应于小40。5.5.3摄像机的调试5.5.3.1闭合控制台、监视器电源开关,若设备指示灯亮,即可闭合摄像机电源,监
视器屏幕上便会显示图像。5.5.3.2调节光圈(电动光圈镜头)及聚焦,使图像清晰。5.5.3.3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并观察变焦过程中图像清晰度。5.5.3.4遥控云台,若摄像机静止和旋转过程中图像清晰度变化不大,则认为摄像机
工作正常。
5.5.4云台的调试5.5.4.1遥控云台,使其上下、左右转动到位,若转动过程中无噪音(噪音应小于50dB)、
无抖动现象、电机不发热,则视为正常。5.5.4.2在云台大幅度转动时,如遇以下情况应及时处理。a.摄像机、云台的尾线被拉紧。b.转动过程中有阻挡物。如:解码器、对讲器、探测器等是否阻挡了摄像机转动。c.重点监视部位有逆光摄像情况。5.5.5系统调试5.5.5.1系统调试在单机设备调试完后进行。5.5.5.2按设计图纸对每台摄像机编号。5.5.5.3用综合测试卡测量系统水平清晰度和灰度。5.5.5.4检查系统的联动性能。5.5.5.5检查系统的录像质量。5.5.5.6在现场情况允许、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改变灯光的位置和亮度,以提高
图像质量。5.5.5.7在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可将系统连续开机24小时,若无异常,
则调试结束。
6.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6.1前端设备的安装
6.1.1红外报警探测器的安装
※吸顶式安装高度一般为2.5~6M;
※壁挂安装时应可使探测器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角度进行小范围调节,以获
得最佳探测效果。
※探测器的安装应对准入侵者移动的方向,并使前面探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安装探测器时,不要使其对着阳光、热源或其他温度易发生变化的设备,如空调
机、加热器等。
6.2报警系统的测试
6.2.1探测器的测试
6.2.1.1对室内安装的探测器,必须保证探测器的安装角度,以确保最佳接收探测信
号;
6.2.1.2在探测范围内的不同位置进行全面的步行测试和调校,确保在探测区范围内
的连续有效保护。
6.2.1.为防止因探测区域的雨、雾、雪及外罩堆积尘埃而引起信号损失,至少每年应
对探测器清洗一次。
6.2.2报警主机的调试
6.2.2.1检测前端探测器的故障、交流供电失败、直流欠压和探测器的被拆等故障和破坏行为,并当发生该事件时向系统发出的报警信号。
6.2.2.2通讯线路故障(短路、开路等)的模拟检查。
6.2.2.3对各防区的地址与电子地图上显示的报警的地点和性质的一致性调试。
6.2.2.4系统通过自动电话拨号器向设定的电话拨号功能的检查。
6.3报警系统的调试
报警系统的系统调试流程如下图所示:
7.停车场管理系统施工方案
7.1停车场管理系统的部件安装7.1.1入口读卡机的安装
对感应式读卡机要防止周围环境对读卡机的影响。
7.1.2车辆检测器的安装
车辆检测器检查感应线圈上是否有车辆的情况。当车辆通过感应线圈时,车辆检测器能发出车辆到信号和车辆离开信号。
7.1.3感应线圈的制作
A、感应线圈
感应线圈由多股铜芯绝缘软线组成,铜线的截面积要求大于1.5㎜2;
两条长边的理想间距为1000mm。
感应线圈的周长与圈数的关系:
周长>10m 线圈圈数2圈
6m
推荐访问:安防 智能化 系统工程 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部分 2022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部分 安防监控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