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来华德国人中国观,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来华德国人的中国观4篇
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来华德国人的中国观篇1
【Aberglauben】德国人的各种忌讳:女生不要给心爱男生织毛衣……
虽然德国是个发达的工业国家,但是据称,目前还有一半左右的德国人迷信(ProSieben的节目上这么说的哦)。小编最近读了一些关于家庭生活忌讳的文章,才发现原来德国民间迷信的说法多如牛毛,曾有瑞士学者编写了厚厚的十卷本的《德国迷信手册》,讲了很多忌讳,如果不遵守就可能会为自己或家人带来厄运甚至有性命之虞。
小编为大家编选一些禁忌和化解的方法,祝各位留德华出行平安。
· 拿盐罐的时候要当心,如果不慎打翻将会给家中带来争吵甚至不幸;
如果盐从盐罐中撒了出来,只有迅速从撒出的盐中取三撮撒到左肩上才能消除灾祸。(盐渍肘子的节奏吗?……)
· 家中的盐不能用得一点儿也不剩,因为这样则预示着家里的钱也会花得一干二净。(怪不得没钱呢!小编一直没买盐罐子,直接用袋装的)
· 过新年洗衣晾衣是一大禁忌,因为新年将洗好的衣物挂在晾衣绳上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就会有异常多的工作要做。(难道我去年过年洗衣服了?)
· 搬家时应该先把一只猫放进新房里,因为猫可以驱赶屋内的邪灵。
· 早晨下床时一定不要用左腿先下,也不要先穿左脚的袜子,这都是不祥的征兆。(从来没注意这个问题,貌似从左侧下床就是一定是左腿先吧)
· 打碎镜子的人将会倒霉七年,不过据说在午夜时分将这些碎片埋到花园里或者把盐撒到碎片上就可以消灾。(看到这个整个人都不好人!小编打碎的镜子已经保证我这辈子没好运了……)
· 与之相反,打碎餐具则会带来好运,但是不能打破玻璃制的餐具。(这个打碎的也是蛮多的,不知道有没有那么灵验)
· 德国人认为,从梯子下面经过是不吉利的。
· 不要把鞋子放到桌面上,这样会导致家庭不和甚至会有家庭成员永远离开这个家。不过事情也不是没有转机,如果在穿鞋之前先把它们放到地面上就可以避免不幸发生。
· 在屋里打开雨伞是不吉利的。(中国人说屋里打伞不长个儿,是吧!)
· 收下帕子、刀、领带夹以及胸针等礼物将会给自己带来疾病与灾难,为了避免不幸,可以给送礼人一枚硬币作为“报酬”,这就相当于是从他手里“买”下了这些东西。
· 在新住处住下的第一个夜晚所做的梦会在日后实现。
· 如果新年当天家里混乱不堪,那么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都会是这样。
· 谁不得不在桌角边落座或者拿到一块翻倒在盘子里的蛋糕,那么她/他将会在婚后碰上恶婆婆或难缠的丈母娘。(好像每次别人过生日,给我的蛋糕都是倒着的……故意的么?)
· 靠着桌子坐下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不要将双腿放在一条桌子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预示着婆婆或丈母娘会一直干涉你们的婚姻生活。
· 用一根蜡烛去点燃另一根蜡烛的时候则代表有一名水手离开人世。(过生日的时候,要弄死多少水手,罪过罪过)
· 用嘴吹灭蜡烛也是不吉利的,因为好运也会随之被吹走。(呃?不然怎样,难道亲们都是拿烧杯把蜡烛盖灭咩?)
· 不要用剪刀、刀或者其他尖锐物品指向他人,因为这通常会给家里带来厄运。
· 扫帚突然倒下预示着有客即将来访。
· 在提到不吉利事情的时候应该在木头上敲三下(身边没有木头的时候也可以敲自己的头),这样能够避免坏事真的发生。
· 三色花猫可以防止房子遭受火灾。
· 一只猫逆着毛舔舐自己的毛,这说明不久将会下雨。
· 如果新娘在婚礼结束之后先进屋子,那么她在婚姻中将有话语权;
但是如果她领先得太多,那么今后家中什么活儿都得由她自己一人完成。(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节奏啊~)
· 晚上倒垃圾的话会把好运也随之倒走。
· 女生最好不要给自己心爱的男生织套头毛衣,不然他迟早会离开你。不过,如果把自己的一根头发也织进去的话就可以避免此事发生。(怪不得,儿子都会离开麻麻,小时候给儿子织毛衣织得)
· 被新月月光照射过的空钱包会在将来装满金钱。(这个亲们过两天记得试试哈)
· 画像(照片)从墙上掉落是不祥之兆,这尤其针对画像上所画(照片所拍摄)的那个人。
· 不要在屋里吹口哨,不然会把财富“吹出去”。(好开心!小编不会吹口哨呢~)
· 当衣物还穿在身上的时候不要缝补,否则一天都会不顺。
· 晨见蜘蛛愁满肠(晚遇蜘蛛精神爽……后边这半句是小编补的,至少中国人也这么认为)
· 如果让一锅水白白地煮干,那么好运也会从屋里溜走。
· 怀孕时吃太多土豆会生出强头倔脑的孩子。(是因为土豆硬吗?)
· 孕妇不要从晾衣绳下经过,不然宝宝可能会被脐带缠住。
· 走出家门却发现有东西忘带了,这时一定不要返回去取,不然事先计划好要做的事情可能会不成功。(忘带手机钱包身份证了,你说咋办吧?)
· 别人送你植物插枝或种子的时候不要表达谢意,否则它们将无法茁壮成长,因为传说只有偷来的插枝或种子才能长得更好。
· 用刀搅拌饮品会使你肚子疼。(那叉子可以吗?)
· 不要从地上捡起尖头冲着自己的大头针,这会给你带来麻烦;
如果大头针的尖端并没有冲着自己,这就预示会有好运降临。
· 门自己突然弹开说明即将有不速之客到访。
· 当点燃的蜡烛烛芯融成灼热的小球时,小球指向的那个人将会收到来信。(这年头顶多收到个email吧)
· 钢笔不能借给别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厄运。(还好不用钢笔好多年,签字笔不算的吧)
· 星期五烤的面包会发不起来。
· 煮牛奶的时候只有不去看它才会恰好沸腾。(一不小心,糊了锅了,噢耶)
· 在星期五给床铺上干净的床单,在上面睡觉会做噩梦。(请各位小朋友星期四万勿尿床)
· 切记随身带着家里的钥匙,因为按自己家的门铃是不吉利的,这样会把灾祸带到家中。(好吧,那敲门总可以了吧)
· 不要把床尾朝门放置,这样会使睡在床上的人生病甚至久病不愈。
· 将幸运一芬尼(普通一分钱也可以)或者一小撮盐放到门垫下面可以辟邪。(盐好像是个很厉害的角色!)
· 在一天(一周,一个月)过完之前就撕掉当天(当周,当月)的日历是非常不吉利的,这会带来很严重的灾祸。
一位外国朋友跟我说,好多信条他本人觉得就是笑话。不过小编觉得很多规则还是蛮有道理的,有的教人趋利避害,有的则是培养人的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迷信并不是一无是处,反而有可能起到积极的效果,如果亲在和德国人交往的时候能够注意这些忌讳的话,对方一定会觉得你是个有教养的好孩纸!
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来华德国人的中国观篇2
德国人的规矩
作者:何家弘
来源:楚天主人
年:2010
卷:000
期:011
页码:P.42-42
页数:1
中图分类:D73
正文语种:CHI
摘要:这是我第三次访问德国了。前两次德国之行,都让我对德国人的守规矩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我还听说了一个故事——我喜欢称之为"法治的传说"。一名中国青年到德国留学。他才华出众、相貌英俊,很快就结识了一位德国姑娘,两人双双坠入爱河。一天,两人上街,遇到一个小问题。他们要过街时,两边没有车,但是行人过街的信号灯是红灯。小伙子在国内已习惯于"过街看车不看灯",于是就大踏步地走了过去。德国姑娘看得目瞪口呆,等变灯之后才走过去,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对中国青年说"拜拜"!其理由是:这个人太危
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来华德国人的中国观篇3
德国人的大方与抠门
发稿时间:2014-12-06 15:32:22 来源: 羊城晚报 中国青年网
德国人对吃很抠门
德国人花费在买书的钱极多
□杨佩昌
最近,唐山最牛婚礼引起社会一片哗然:由30辆劳斯莱斯幻影组成的豪华婚车队,总价达两亿元;
另外,酒席摆了100桌,每桌标准1万元,到场宾客1000多人,还请了众多明星助阵。
而远在欧洲的德国人,在消费方式上与我们有很大不同,他们讲究的是生活品质,不追求外表的炫耀。我们来看看——
壹 德国校园常见景象:教授坐在台阶上啃面包、喝可乐
如果想买穿衣打扮上的奢侈品,很遗憾,德国很少,他们讲究的是生活品质,不是外在追求。
在消费上,我们大方的地方,德国很小气;
而我们小气的地方,德国人很摆谱。总之,德式消费观很独特。
十余年前负责德国对华奖学金工作,故而经常参加德国驻华使馆举办的各种酒会、招待会。每当接到德国使馆的邀请,同事们都要事先商量:“要不咱们先吃点饭再去?省得回家再吃了。”既然德国使馆请客,为何还要自己吃饭呢?原因很简单:在德国使馆吃不饱。除了几个热菜之外大都是冷餐,剩下的就是各种饮料了。酒水虽然管够,但自助性质的正餐并不特别丰盛。对中国人而言,这哪里是宴会?可能是听到了中国人的抱怨,德国使馆的酒会逐渐与中国接轨,热菜慢慢也多了起来,但这是后话。
在德国留学期间,一开始都在学校餐厅吃中饭,每顿饭大约5马克左右,相当于20元人民币。这对当时的中国人而言,应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了节省费用,也像德国同学那样自己“带饭”。所谓的饭不过是几片面包夹了点黄油奶酪而已。一天,我和几位德国同学坐在教室门前的凳子上享用午餐,突然发现不远处一个教授坐在台阶上啃面包,喝可乐。为了不让教授尴尬,我悄悄把脸转过去。
此后几天我发现,其实并不是只有一个教授在啃面包,很多熟悉的老师也和我们一样在“享用”相同的午餐。我以为教授会因为寒酸的午餐而难堪,没想到他们丝毫没有这样的想法,居然大大方方地边吃边和我们聊天。末了还把锡纸里的面包屑抖了抖,放在手心上,然后倒进嘴里。最后,喝了几口自带饮料,午餐这样就算完事了。教授没有尴尬,我倒是替他们难为情了:德国教授收入相当丰厚,属于中高层收入水平了,干嘛还如此抠门?
贰 德国人认为“吃仅是为了活着”,而我们则认为“活着是为了吃”
我的好朋友于尔根是家庭的顶梁柱,换句话说家里的所有费用都需要他来支付,因为他的夫人自结婚后没再工作过。虽然一个人挣钱,但作为高级工程师,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他们一家不仅住在富人区,而且还是自己买的别墅。于尔根上班期间,夫人就和镇里的女人们举行各种聚会,到点后才回家做饭。我在这一家生活了整整3个月,发现他们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个周末于尔根一定会带着夫人和两个孩子到餐馆享用晚餐,我是他们一家的客人,当然也一起去吃饭。除此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在家里吃。我注意到,于尔根一开始吃饭很慢,等到夫人和孩子都吃饱了才加快速度吃,而且把各种餐盘全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戏称于尔根是餐桌上的“清洁工”,他也乐呵呵地承认。
一次,我带几个企业家去德国考察。会谈结束后,威斯巴登市市长请我们几个人吃饭。事先我们就知道市长要宴请,所以大家都做好享用大餐的准备。以中国人的理解,宴会应该在市政府宴会厅举行。没想到市长把我们带到一个餐馆,每人点了一个沙拉及一盘菜(包括土豆、面条或米饭),此外还有葡萄酒和啤酒。同行的企业家问我:“这算是宴请吗?”我回答:“当然是。”第一次出国的企业家又问:“既然是宴请,为何才一人一份?”我告诉中国企业家,即便是宴请,德国人也是每人一盘,并不会上满桌的菜,大家你一筷我一筷地互相分享口水。饭后,市长掏钱买单。见市长没有要发票,中国企业家又问我:“这顿饭到底是谁买单?是市政府公款吗?”我说:“是市长自己掏腰包请客。”企业家终于醒悟过来:原来是自己掏钱,怪不得这么抠门。
德国人对吃如此抠门,可能与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有关。德国人认为“吃为了活着”,而中国人则是“活着是为了吃”,两种不同的生活理解,造成了完全相反的饮食文化。那么,什么是德国人的生活态度呢?以下一些生活细节可能有助于揭开德国人对生活的真正看法。
叁 旅游是德国人最普遍的爱好,很可能是德国人最大的支出
旅游是德国人最普遍的爱好,也很可能是德国人最大的支出。德国休假时间是全世界最长的国家之一,对德国人而言,早在一年之前就把第二年的休假时间、目的地都规划好,甚至连旅行社都找好了。休假对德国人是雷打不动的事情,一般不会轻易作出改变,除非是旅游目的地国家发生战乱或自然灾害。有钱的人会选择到国外,特别是亚洲、美洲甚至非洲等遥远的地区,钱少点的在欧洲范围转悠,例如到西班牙的马略卡岛。马略卡岛是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中的最大岛屿,也是德国人最喜欢度假的西班牙岛屿。岛上的德国游客之多和德语的普遍使用程度甚至让人怀疑是否真的离开了德国。有人戏称,马略卡岛是德国的第17个州(德国共有16个州),难怪有德国人说,德国政府应该把马略卡岛买下来。
即使是最没有钱的人也要想法到德国的其他城市转一圈,尽量在太阳下暴晒,把皮肤晒黑。回到居住地后,有意把外衣脱掉,露出脖子上黑中透红的皮肤,目的是向他人显摆: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旅游了。如果真是到国外旅游了,那么在国外的见闻肯定是很长时间和朋友聊天的主要内容。
肆 德国人每月大约会把工资的5%-10%用于购书
德国人的第二大爱好是看书,买书成了他们重要的一项日常开支。我的好朋友沃尔夫朗博士毕业后到德国东部地区一个小镇去当牧师,其夫人伊丽莎白在教堂做专职的钢琴师。他们拿的是固定工资,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谈不上富裕。夫妇俩很好客,经常邀请我去他们家玩。德国人吃饭比较简单,面包、黄油、果酱、奶酪、蔬菜沙拉和香肠而已,至多还有一锅热面条或土豆。可能他们还理解不了中国皇家一顿饭60道菜、送菜精确到秒的奢华,所以吃饭就这么将就。偶尔也会到花园里烧烤,喝点小啤酒,这算是他们最有情调的吃法了。
但让我震撼的是他们的书房。这是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一间是主人卧室,一间是客房,另外一间是书房。书房很宽大,大约二十多平方米。房间三面墙上全是书架,塞满了各种书籍,而且大都是精装。德国书籍很贵,每本大约在20-50欧元之间,按当时的汇率折算,相当于人民币200-500元。而牧师的工资并不很高,尤其在德国东部地区,他的工资每月才2000欧元左右,而夫人的工资更低,还不到1000欧元。沃尔夫朗告诉我,他有2000多册藏书,如果按照每本平均30欧元计算,藏书的价值就达6万欧元。我问他:“这些书都是买的吗?”他告诉我,大部分是自己买的,也有少部分是别人赠送。
我到过的德国家庭,毫无例外都有一间书房,而且书籍很多。德国人把书买来可不是摆设,而是认认真真地阅读。我在巴登州于尔根家住了3个月,每天晚上都在花园的躺椅上聊天。每当我提出问题的时候,如果不能解答,于尔根都会说“等等”,然后到书房把书取出来,详细给我解释。如果没有读过,我相信他很难这么快就找到相应的书籍。当然,也有可能是书籍分类合理的缘故。不管怎么说,爱书是德国人普遍的特性。
正因为对书的喜爱,所以对德国人而言,如果上门做客或遇到朋友的生日,送书可能是很好的选择。与其他东西相比,书是很有面子的礼物。我清楚记得,在德国生活期间,收到最多的礼物就是书籍,回国时坐的是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的飞机,这家公司对包裹重量要求很严格,所以只好忍痛把书籍全扔了。
很多德国人饭后或闲暇时经常在书房里静静地看书,即使在公共汽车或火车上都书不离手。这样认真读书的场景在德国经常见到,无论是坐在车上还是在广场小憩。在德国人看来,读书不仅在更新和补充知识,同时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德国人每月大约会把工资的5%-10%用于购书,这是一笔相当固定的开销。
伍 机械迷米勒,将200万欧元花费在自己喜欢的机械研究上
克里斯是个腼腆的小伙子,他来自慕尼黑,住在郊区小镇上,假期偶尔邀请我去做客。我们从莱比锡坐火车过去,他还精打细算地和我们一起买周末票(这是一种特殊的车票,每张29欧元,可以5个人同时乘坐,周末不限次数),有时还到火车站去问陌生人,是否愿意转让刚用过一次的周末票。运气好的话可能别人就不要钱了,但一般10欧元就可以搞定。
到了他家才发现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土豪。虽然父亲早已去世,但祖上留下了一栋豪华别墅:有游泳池、健身房、车库,当然还有宽大的书房。最令我吃惊的是他的地下室:里面摆满了装有葡萄酒的橡木桶,还有一排排的酒架,酒瓶平放在架子上。他告诉我,大部分是爷爷和父亲留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购买的。他最大的爱好是收藏红酒,而且对酒也很有研究。每当一起品酒的时候,他都会告诉我,这瓶酒的原料是哪个季节采摘、出产厂家和生产年份。
德国领导力学院院长皮诺先生在上班时候是个工作狂,但下班后却有自己的特殊爱好。他住在博登湖畔的一栋别墅里,别墅共三层,在第三层有一个大房间,里面堆满了各种打击乐器,比我看到的普通打击乐队的乐器还多。这全都是他自己买的,大概花了几万欧元,下班后打击乐器成了他最大的爱好。皮诺说,这个爱好给他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释放压力,另一方面是使他经常保持激情。是的,皮诺在学院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领导者,人们能从他的眼神和每一个动作感受到活力,员工们都以崇拜的心情面对他。但可能很少有人想到,是打击乐器这个爱好给了他激情和力量。
米勒老先生是个机械迷,他宽大的地下室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机房,里面全是各种工具和机械。米勒今年73岁,原来是个机械工程师,退休后地下室就成了他的“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阴暗、杂乱无章,而是整洁干净、物品摆放得很有规矩。米勒的这套机器用来软化水和饮料的矿物质,使其对身体更为“友好”和“有用”。据他讲,为了研制这套设备,20年时间里已经花费200万欧元。对此,我有些不解:人生有几个20年?何必用这么长时间、花费这么多钱来干一件事情?米勒先生的回答是:上帝赋予我这个能力,我为何不去做?我不做,谁来做?
当然,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德国人完全不爱好吃,吃货哪儿都有,但比例肯定不如中国高。吃只是德国人生活中一个较小的部分,他们更多是将钱花到自己的业余爱好上去,例如旅游、看书、收藏、音乐或发明创新等。通过这些业余爱好来补充他们的知识,释放能量或得到某种乐趣,从而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
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来华德国人的中国观篇4
中国旅游报/2003年/02月/28日/与德国人相处的礼仪
编者的话
前不久,德国作为欧洲大陆上首个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已正式对中国公民开放了。随着首航团的成行,将有更多的中国人前往德国旅行。为了方便游客赴德旅行,我们特编发一些稿件,使游客增进对目的地国的风俗和文化的了解有些助益。
初次相识德国人之间初次见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绍,作为介绍人要注意:不能不论男女长幼、地位高低而随便把一个人介绍给另一个人,一般的习惯是从长者和女士开始。向老年人引见年轻人,向女士引见男士,向地位高的人引见地位低的人。双方握手时,要友好地注视对方,以表示尊重对方,如果这时把眼光移向别处,东张西望,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初相识的双方在自报姓名时,要注意听清和记住对方的姓名,以免发生忘记和叫错名字的尴尬局面。在许多人相互介绍时,要做到尽量简洁,避免拖泥带水。由于德语语言自身的特点,在与德国人交往中还会遇到一个是用尊称还是用友称的问题。一般与陌生人、长者以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称“您”;而对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往往用友称“你”来称呼对方。交换称谓的主动权通常在女士和长者手中。称谓的变换,标志着两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
遵约守时西方人一般都讲究遵守时间,德语中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德国人邀请客人,往往提前一周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如果是打电话,被邀请者可以马上口头作出答复;如果是书面邀请,也可通过电话口头答复。但不管接受与否,回复应尽可能早一点儿,以便主人作准备,迟迟不回复会使主人不知所措。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
由。既不赴约,又不说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在德国,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请信,往往还注明衣着要求,这并非多此一举,因为谁也不想在着装庄重的场合,由于穿戴不符而出自己的洋相。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由于临时的原因,迟到10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客人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电影院中的迟到,人们可以习以为常,但对于音乐会的迟到,则是令人讨厌的。这时迟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个乐章结束后再入座。如等不急,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万别走错排数,并且要对站起来让路的人轻声说“谢谢”。赴约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门,以免迟到。迟到固不礼貌,但提前到别人家里,也欠考虑。德国人如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如果到达时间早,便开车转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时再进主人家。小费在西方国家,给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付小费已成为习惯,小费已成为服务员的重要收入来源。给小费不但是对其服务的一种酬劳,同时也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因此,它也属于礼貌范围之内的事。那么,对哪些人应付小费呢?饭店招待、门房、女服务员、房间清洁工、旅馆中的行李搬运员、火车站和机场上的行李搬运员、轮船招待、卧铺车厢乘务员、酒吧调酒师、理发师、出租汽车司机、加油站工人、厕所服务生、擦皮鞋者、导游、旅游车司机、摩托游艇司机、领座小姐和停车场看守等。经验证明,付适当的小费可提高你在度假场所、餐馆中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小费也表达了你对服务员热情周到服务的感谢。小费不等同于服务费,服务费是顾客所付的附加费,一般为消费的10%
-15%,它列在账单的末尾。一般地说,如果账单上已列出了15%的服务费,那就不用再付小费,如果服务费只收10%,顾客要另加5%的小费。当然,如果你对这里的服务十分满意,可以把钱凑个整数,或单独把硬币放在桌上或侍者的盘中。提早把小费塞到宾馆房间清洁女工的手里,可保证你房间的整洁舒适。早一点儿把小费塞给出租太阳伞和躺椅的人,可保证你及时租到这两种东西。多付几元的小费,可使你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其实这是很实惠的。千万不可小看小费,这也是你礼貌是否周全的标志。
如何送礼朋友之间交往、遇有婚丧喜庆、做客赴宴、送往迎来、逢年过节、慰问病人等等,自要送些礼品,这也是人之常情。德国人不习惯送重礼,所送礼物多为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此来表示慰问、致贺或感谢之情。去友人家赴宴,客人带上点儿小礼物,俗话说礼轻
情意重,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
已。当然,去德国朋友家做客的中国人如能送给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风格的小纪念品,那定会受到主人由衷的赞赏。如果只是顺便看望,那就不必带什么礼物了,最多给小孩子带点儿小玩意儿。如果是业务的聚会,双方往来都是公事,只要按时应邀出席,不必另有表示。在德国,如遇朋友乔迁或新婚,你可以事先同受礼者开诚布公地谈谈送些什么礼物好。有的德国新婚夫妇会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单,送礼的朋友可在此单上划上自己送的东西,这样既可使新婚夫妇得到实惠,又令馈赠者高兴。对送报员、清洁工、看门人或照顾病人的护士,德国人一般也会送些礼品,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不过对他们送钱更为实惠。你可把一张钞票装在信封里或直接塞到他们手中,同时对他们的劳动表示感谢。
推荐访问:来华 德国人 中国 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来华德国人中国观 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来华德国人的中国观 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