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华为企业战略管理分析(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华为企业战略管理分析6篇
第一篇: 华为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XXXX大学
战略管理结课案例作业
作业题目 :
华为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所在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班 级:
小组成员:
成员分工:
1、PPT设计制作和资料收集,;
2、公司简述,;
3、外部环境分析,;
4、内部环境分析,;
5、SWOT分析,;
6、战略选择与制定,;
7、战略实施方案,;
6、战略评估与控制,。
任课教师:
作业提交日期:
201X年2月18日
1.公司情况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1.1公司发展历程
2009年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08年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
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7年
∙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在2007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推出基于全IP网络的移动固定融合(FMC)解决方案战略,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运作总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2006年?
∙以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发UMTS技术。
∙推出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充分体现了华为聚焦客户、创新、稳健增长和和谐的精神。??
2005年
∙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
∙与沃达丰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
∙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世纪网络供应商,为BT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2004年
∙与西门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TD-SCDMA解决方案。?
∙获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合同,首次实现在欧洲的重大突破。?
2003年?
∙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
2002年?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5.52亿美元。??
2001年?
∙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
∙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
∙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
2000年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1亿美元。??
1999年?
∙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获得CMM4级认证、CMM5级认证。
1997年?
∙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
∙于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
1995年?
∙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
1992年?
∙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1990年?
∙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1988年?
∙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2公司组织架构
1.2.1公司股本构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股东是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
截止2009年12月31日, 华为控股的股东及出资比例如下:
华为控股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截止目前为61,457人,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全体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并通过持股员工代表行使有关权利。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努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1.2.2公司治理架构
----------------------------------------------------------------------------------------------------------------------
1.2.3公司组织架构
战略与市场负责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提供主导性支持,促进客户需求带动的业务发展,管理公司的品牌与传播,监控制定公司业务计划,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华为研发组织包括深圳的研发部门,以及全球17个研发中心。公司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了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与产业链上下游开放合作,使之提升自身解决方案的竞争能力。
1.3公司的业务与规模
全球运营规模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已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
华为在海外设立有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可以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
华为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瑞典、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有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土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华为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前,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是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2.外部环境分析
2.1国家宏观政策分析
1、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大信息产业发展力度,积极开展3G建设及业务应用,大力推进TD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加快通信转型步伐,保持行业的平稳发展。
2、 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始终推行要加强IP承载、数字电视网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2通信行业环境分析
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电信业重组后,3G建网逐步展开,TD、CDMA和WCDMA的建设尤其快速壮大,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这给通信设备商,尤其是中国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2008年,中国的通信投资建设丝毫没有减少,仅在大型网络建设和投资就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400亿元,不得不说,这给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国家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信设备的投入,这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带来了机遇。拿以前频频碰壁的北美市场为例:华为拓展北美业务始于2001年,到目前为止,华为在北美市场共拥有8个办事处,1000名雇员,但是北美业务的突破却迟在了2008年。
所以就整体而言,整个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处于一个产业比较成熟的阶段,有些产品已经进入衰退期,例如固话网络,而有些产品正处在成熟期,比如说GSM/CDMA产品、软交换产品、宽带网络等等,而也有些产品正处在成长期,比如说UMTS、光网络、移动数据业务,还有一些处在初创阶段,比如说LTE、100G传输网络、4G网络等等。
2.3消费者需求分析
1、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的除了日渐多样化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和滚滚而来的终端商机外,还带动了信息通信、商务金融、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业务应用和创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
2.4通信技术发展分析
1、 从全球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各类通信方式形成了相互渗透,相对竞争的态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数据化、宽带化、光纤化和无线化已经成为通信网络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
2、 移动流媒体技术,组播技术的发展加速了IPTV等的普及。
3、 3G技术发展已趋于成熟。
4、4G技术的应用已初见端倪。
2.5竞争对手分析
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是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经营范围几乎覆盖了网络建设的每个部分:组成互联网和数据传送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市场现在几乎都由思科公司控制。由于网络信息每四个月就增加一倍,需要更新、更快的网络传输设备支撑,这意味着思科的市场还在不断膨胀,从而使思科的市场成了最受欢迎、增长最快的公司。目前互联网上近80%的信息流量经由思科系统公司的产品传递。思科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网络领导者。思科系统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35000多名雇员,2004年的营业额超过220亿美元。
然而,思科系统公司2011年7月18日宣布,将裁员6500人,约为其员工总数的9%。这是思科5月份宣布计划裁员数千人以削减成本、提高利润的后续行动。此前,思科CEO钱伯斯7月13日确认将实施裁员,并对思科的业务运营进行改进。思科预计,累计税前重组费用不会超过13亿美元,包括解雇金及其他一次性离职福利。这对华为来说,应该是一个莫大的利好消息。
Juniper网络公司(中文名:瞻博网络)致力于实现网络商务模式的转型。多为创始人均来自思科,当年带走了思科大量的技术核心,令思科损失惨重。之前他们的业务核心还都在北美,04年的时候他们把NETSCREEN收购了,所以近几年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也火了,优势业务在防火墙上。公司的客户来自全球各行各业,包括主要的网络运营商、企业、政府机构以及研究和教育机构等。Juniper网络公司推出的一系列联网解决方案,提供所需的安全性和性能来支持全球最大型、最复杂、要求最严格的关键网络。目前,Juniper仅在中国设有办事处,未设立分公司,它不仅是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同样也是思科的主要竞争对手。
爱立信无线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33%,技术先进,在业内属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引领者,有最为强大的科研能力,早在2005年就发布了节能降耗的基站产品和与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的商业模式等等,成为华为等业界竞争者的模仿对象。在近期的“2010中国通信人才发展论坛”上被评为“最佳雇主”。
阿朗是阿尔卡特和朗讯合并成立的公司,主要生产骨干路由器,汇聚层交换机等。目前设备广泛应用于省级核心网络。
2.6外部机遇与威胁
机遇Opportunity
1、华为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信产业中,人们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再加上中国电信业的落后,设备提供能力的空白,使得国家把提升电信业的技术水平作为了发展重点。华为公司最初只是销售程控交换机、赚取价差,但任正非在掘到第一桶金以后,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行业的巨大潜力,投身通信设备的研发中去。凭着军人背景的坚忍不拔,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力物力和整个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华为的机遇是市场给的,但市场是要靠竞争、靠实力去拼来的,所以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2、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人力资源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据统计,华为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为2.5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大概为12万~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华为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2750小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1300~1400小时,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因此,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这是其能以弱胜强的核心优势。也成就了华为交付成本和交付效率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3、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不如前,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大大走俏。而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更是导致欧美运营商节省开支,使依赖于欧美市场的海外第一阵营设备商业绩大幅降低。在这个机遇下,华为、中兴脱颖而出,不但分享了亚太市场,更是利用其“性价比”,使得欧美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4、中国政府给予了通信产业众多扶持政策。华为是中国第一家通信行业的民营企业,因此国家和政府给予华为的政策性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威胁Threats
1、来自通信行业的威胁。目前有种说法: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慢慢变成了夕阳产业,技术能力过剩、服务过剩和终端用户固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就必将影响设备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2、来自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超过75%来自海外,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必将削减华为的竞争力。
3、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通过合并和并购,电信设备制造商已经渐渐形成竞争集团,但显然华为被排除在外。来自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如果华为准备不足的话,是很有可能伤筋动骨的。
4、来自某些欧美国家的政治壁垒。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部分国家出台相关行业的保护性政策。
2.7华为外部环境分析评价矩阵
3.内部环境分析
3.1资源
总资产情况如表:
厂房和设备情况如表:
无形资产如表:
3.2华为公司价值链分析
通信行业价值链:
3.3战略能力
战略能力包括了企业的方方面面,有很多个考核指标。
华为的战略能力主要体现在财务状况,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上:
财务状况:
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的双重驱动下,2010 年实现营业利润人民币 29,271 百万元,同比增长 39.0%,营业利润率达到 15.8%,比 2009 年增加1.7 个百分点,其中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销售毛利率比 2009 年增加 2.3 个百分点,达到 41.9%,主要得益于“Single”战略与产品创新。
组织结构:
3.4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优势Strength
1、华为拥有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节省了调试时间,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2、产品性价比高、交付快。华为全球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将不低于10%的销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华为在国际通信运营商中已逐渐树立一个性价比高、快速响应的形象。
3、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保证了产品和工程实施的质量,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4、企业文化和执行力。华为的“狼性”文化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更强调积极进取,以绩效为导向。华为有着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员工培训、员工考核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字报口号等等,为华为保持其“狼性文化”、“奉献精神”提供了保证。
5、华为有一套完善的客户参观流程,把竞争对手做广告的费用拿来请客户和供应商参观华为的产业园区,有针对性地聚焦客户,提升华为形象,增强客户选择华为的信心。
劣势Weakness
1、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这个大环境对于华为电信设备的销售很不利。此外,“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华为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其品牌价值提升。
2、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创型创新少。华为虽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但这众多的专利中基本上没有原创产品。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谁占领了研发制高点,谁就拥有更多的市场发言权。技术上的跟随战略,虽然减少了巨额投入基础研究会带来的风险,但很难让华为超越国际巨头而成为真正的行业领袖。
3、营销模式。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运营商洽谈的直销模式。但实践证明,这只在南美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比较有效,在发达国家更是行不通。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发达地区市场拓展问题:一是加大投入,采取类似海尔开拓北美市场的方式,实现制造与研发的本地化;
二是与国际着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实力,华为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4、接班人问题。“后任正非时代,华为的红旗能扛多久”、“任总之后,华为再无传奇。”诸如此类的言论比比皆是。与中国现状相符,民营企业的“接班人”始终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对于华为来说也是一样。
3.5华为内部环境分析评价矩阵
3.6华为SWOT分析
4.华为的战略选择与制定
5.1 华为公司的愿景与使命
5.2华为公司的战略选择
华为正在慢慢地从第三象限向着第四象限转移:总成本领先与集中化战略逐渐演变成差异化与集中化战略,其主要原因有:
华为的行业地位发生了变化。20年发展以来,华为一直是模仿行业领先者的角色,以其产品的性价比和快速的客户响应度建立竞争优势,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减少和被赶超,华为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第一阵营,已经由行业追随者逐渐变成了行业引领者,那么如何规划新产品、新功能,如何利用好产品生命周期,与竞争者产品形成差异化将成为以后华为发展的主旋律。
随着国内平均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华为雇员水准的提高,必将大大影响华为的总体成本,华为众多产品中的同质化产品的性价比竞争优势必将削弱,如何提供独特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将成为关键。
5.3华为公司的战略制定
华为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的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 (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 (Bandwidth)和降低总拥有成本 (Cost),实现商业成功。
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信息技术行业与电信行业正在走向融合。电信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推动其他传统行业更高效发展,并经历着意义深远的变革——从聚焦语音转变为聚焦数据、从关注管道转向内容、通讯需求从人与人之间延伸至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业务类型也从传统的电信业务转向融合的信息通信技术业务。
5.华为战略的实施方案
6.战略评估与控制
战略评估与控制的五过程:
战略的评价与控制方法:
确定评价指标
评价环境变化
评价试试效果
战略调整
6.1评价指标
财务指标
2010 年,华为销售收入实现 1,852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4.1%。这主要源于华为在海外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及在电信网络、终端和服务产业的均衡、快速发展。净利润达到 238 亿人民币,利润率为12.8%。与此同时,华为实现了 285 亿人民币充裕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这将有利于公司与客户一起,把握 行业融合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收入情况如表:
由图可见,华为的销售收入、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逐年上涨趋势。
资产状况:
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的双重驱动下,2010 年实现营业利润人民币 29,271 百万元,同比增长 39.0%,营业利润率达到15.8%,比 2009 年增加1.7 个百分点,其中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销售毛利率比 2009 年增加 2.3 个百分点,达到 41.9%,主要得益于“Single”战略与产品创新。
公司净财务费用比 2009 年增长人民币 3,088 百万元。所得税费减少人民币 198 百万元,其中当年所得税费比 2009 年增加了人民币941 百万元,达到人民币 5,639 百万元,递延所得税费下降人民币1,140百万元。净利润达到人民 币 23,757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30.0%。
市场占有率:
2010 年,华为搭起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业务领域均获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 ,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85,176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24.2%。
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达 64,771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9.7%,受主要电信运营商投资减少的影响,销售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但保持了稳定的市场地位。
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20,405 百万元,同比增长 33.8%,其中,北美和独联体高速增长,俄罗斯从去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复苏,整体市场需求强劲;
欧洲保持稳健增长,专业服务保持了较强的需求;
虽然印度市场增长放缓,但受益于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市场的发展,亚太地区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非洲保持稳健增长,数据/语音业务和固定接入在北非保持领先地位,西非网络设备新增份额排名同业第一。
第二篇: 华为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华为公司企业战略分析
不知道你对华为企业战略分析是否有所了解呢?那你知道有关华为企业战略分析的一些相关内容吗?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华为的一体化战略
(1)、横向一体化战略
在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2)、纵向一体化战略
华为所面临的通讯信息市场,可谓是竞争激烈,强手如云,华为始终能够在竞争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占据主动。这要归功于华为灵动的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前向一体化战略
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可以是华为控制销售和分配渠道,有助于改善库存积压和生产下降的局面。
后向一体化战略
即发展企业原有业务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料、配件、能源、包装和服务业务的生产经营。
华为先后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海思公司,华为赛门铁克公司等从原材料、研发、以及和经销商合作、技术支持和服务等使得华为对原材料的成本、可获性及质量有了更大控制权。在拥有的众多的自主产权、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的同时,在于思科、爱立信、北电、贝尔等通讯巨头谈判时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
(3)、多样化战略—相关多样化战略的选择
华为在电信通信行业内,不断开拓新的产品和技术。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竞争战略
专业化战略
不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华为选择了只做设备供应商,选择的是专业化的发展战略。它定位于“做世界级的、领先的通讯设备供应商。”并写入《华为基本法》,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1、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
2、、专业化产品体系
华为的低成本战略:充分利用中国价格低廉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成本。从而制造的产品物廉价美。
一、拥有较长时间的成本价格优势;二、较低成本运营优势;三、外购资源投入成本较低;四、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减低生产成本;五、进行流程再造,1998年聘请IBM对华为从组织管理、企业文化、产品线等整个企业进来流程再造。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
差异化战略
华为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差别化售后服务优势,快速的反应速度。使自己的产品有了强有力的竞争力。
混合型战略
混合型战略是指低成本地提供优质的差异化产品,然后利用成本优势制定比竞争对手产品更低的价格,通过为买房提供超值的价值来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
不卖最贵,只卖最好
华为选择的这个战略有自己的优势,2004年,华为以低于竞争对手20%的价格赢得欧洲运营商法国第二大网络运营商Neuf的青睐;
价格优势上差异化产品,华为还在适当的时候直接投资、参股合作或被对方参股,在资本层面上与合作对象相互融合,为买方提供超值服务。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竞争策略
1、市场发展策略
国内:从深圳开始,从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扩展,华为进行了市场开发、在市场中寻找新的潜在客户、增加新的销售渠道。华为的市场发展战略主要得益于华为产品在价格上、产品质量上和服务上的优势,使得华为的产品在全国得到认可;
国外:世界如此之大,东方不亮西方亮。你欧美跨国公司吃欧美市场的肥肉,我可以先去啃亚非拉市场的骨头。不能正面碰撞我先迂回侧翼。1995年,华为启动了拓展国际市场的艰苦漫长旅程,起点就是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从1995起,经历了6年的漫长拼搏,一直到2001年华为在国际市场才有了成效。这一年,华为的产品已经进入非洲、亚洲等十几个国家,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华为的品牌也开始在这些第三世界国家逐步叫响。
2、产品发展策略
华为在原有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单一产品基础上,1989 自主开发PBX。
1994 推出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1996 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
与香港和记黄埔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
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并于2004年通过了CMM5级认证。
1997 推出GSM设备。逐步研发了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GSM设备„„一直到现在的云计算。它的产品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的。
3、产品革新策略
华为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推出第三第四代的电信通讯设备和解决方案。在无线电,微电子,通讯等领域不断推陈出新。
4、产品发明策略
在1995年华为就开始跟踪国际上3G技术的走向,而在当时国内并不多少人看好3G领域且当时国内还未发放3G的牌照。华为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巨大的人才、资金等进行3G的研发。
而今天华为3G已经走在领导的先进行列。它的产品发明和技术创新是无法阻挡的。除了现在时兴的3G技术,到现在云计算。可以看出华为的技术和产品发明的是正确的。
5、市场转移策略
这种战略是指企业将现有产品投放到别的企业尚未进入的刚开始形成的处女市场。华为的数据通讯产品从个人到家庭、再扩大到企业、政府。从国内到俄罗斯,(2000年左右当时俄罗斯市场普遍不被看好,各通讯巨头纷纷推出),泰国,越南,南非等地。华为的产品市场不断的转移和扩大。
6、全方位创新策略
华为2008年,华为公司成为世界专利"申请数量"(非核准)年度最多的公司,结束了飞利浦垄断长达十年之久的“霸主”地位。华为的创新:新标识灵动活泼,更加具有时代感,表明华为将继续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持续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共同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高科技行业,没有核心技术,品牌会空壳化,没有生命力。所以,华为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自主的技术路线。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营销组合
1、价格封杀对手;
2、编织客户关系网;
3、农村包围城市;
4、重点打击主要对手。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总结
发展战略 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华为积极致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一个人人共享、更加美好的全联接世界,实现人与人、行业与行业、物与物的全面互联。整合全球资源,开展本地化运营,提升当地技术与经济水平,实现整个产业链和行业之间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信息行业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华为围绕客户需求和技术领先持续创新,与业界伙伴开放合作,聚焦构筑面向未来的信息管道,持续为客户和全社会创造价值。基于这些价值主张,华为致力于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华为力争成为电信运营商和企业客户的第一选择和最佳合作伙伴,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第三篇: 华为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XXXX大学
战略管理结课案例作业
作业题目 :
华为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所在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班 级:
小组成员:
成员分工:
1、PPT设计制作和资料收集,;
2、公司简述,;
3、外部环境分析,;
4、内部环境分析,;
5、SWOT分析,;
6、战略选择与制定,;
7、战略实施方案,;
6、战略评估与控制,。
任课教师:
作业提交日期:
201X年2月18日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1.1公司发展历程2009年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08年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
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7年
∙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在2007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推出基于全IP网络的移动固定融合(FMC)解决方案战略,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运作总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2006年?
∙以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发UMTS技术。
∙推出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充分体现了华为聚焦客户、创新、稳健增长和和谐的精神。??
2005年
∙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
∙与沃达丰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
∙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世纪网络供应商,为BT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2004年
∙与西门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TD-SCDMA解决方案。?
∙获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合同,首次实现在欧洲的重大突破。?
2003年?
∙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
2002年?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5.52亿美元。??
2001年?
∙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
∙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
∙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
2000年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1亿美元。??
1999年?
∙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获得CMM4级认证、CMM5级认证。
1997年?
∙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
∙于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
1995年?
∙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
1992年?
∙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1990年?
∙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1988年?
∙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2公司组织架构1.2.1公司股本构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股东是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
截止2009年12月31日, 华为控股的股东及出资比例如下:
华为控股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截止目前为61,457人,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全体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并通过持股员工代表行使有关权利。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努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1.2.2公司治理架构
----------------------------------------------------------------------------------------------------------------------
1.2.3公司组织架构
战略与市场负责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提供主导性支持,促进客户需求带动的业务发展,管理公司的品牌与传播,监控制定公司业务计划,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华为研发组织包括深圳的研发部门,以及全球17个研发中心。公司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了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与产业链上下游开放合作,使之提升自身解决方案的竞争能力。
1.3公司的业务与规模全球运营规模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已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
华为在海外设立有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可以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
华为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瑞典、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有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土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华为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前,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是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2.外部环境分析2.1国家宏观政策分析1、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大信息产业发展力度,积极开展3G建设及业务应用,大力推进TD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加快通信转型步伐,保持行业的平稳发展。
2、 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始终推行要加强IP承载、数字电视网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2通信行业环境分析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电信业重组后,3G建网逐步展开,TD、CDMA和WCDMA的建设尤其快速壮大,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这给通信设备商,尤其是中国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2008年,中国的通信投资建设丝毫没有减少,仅在大型网络建设和投资就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400亿元,不得不说,这给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国家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信设备的投入,这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带来了机遇。拿以前频频碰壁的北美市场为例:华为拓展北美业务始于2001年,到目前为止,华为在北美市场共拥有8个办事处,1000名雇员,但是北美业务的突破却迟在了2008年。
所以就整体而言,整个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处于一个产业比较成熟的阶段,有些产品已经进入衰退期,例如固话网络,而有些产品正处在成熟期,比如说GSM/CDMA产品、软交换产品、宽带网络等等,而也有些产品正处在成长期,比如说UMTS、光网络、移动数据业务,还有一些处在初创阶段,比如说LTE、100G传输网络、4G网络等等。
2.3消费者需求分析1、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的除了日渐多样化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和滚滚而来的终端商机外,还带动了信息通信、商务金融、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业务应用和创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
2.4通信技术发展分析1、 从全球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各类通信方式形成了相互渗透,相对竞争的态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数据化、宽带化、光纤化和无线化已经成为通信网络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
2、 移动流媒体技术,组播技术的发展加速了IPTV等的普及。
3、 3G技术发展已趋于成熟。
4、4G技术的应用已初见端倪。
2.5竞争对手分析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是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经营范围几乎覆盖了网络建设的每个部分:组成互联网和数据传送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市场现在几乎都由思科公司控制。由于网络信息每四个月就增加一倍,需要更新、更快的网络传输设备支撑,这意味着思科的市场还在不断膨胀,从而使思科的市场成了最受欢迎、增长最快的公司。目前互联网上近80%的信息流量经由思科系统公司的产品传递。思科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网络领导者。思科系统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35000多名雇员,2004年的营业额超过220亿美元。
然而,思科系统公司2011年7月18日宣布,将裁员6500人,约为其员工总数的9%。这是思科5月份宣布计划裁员数千人以削减成本、提高利润的后续行动。此前,思科CEO钱伯斯7月13日确认将实施裁员,并对思科的业务运营进行改进。思科预计,累计税前重组费用不会超过13亿美元,包括解雇金及其他一次性离职福利。这对华为来说,应该是一个莫大的利好消息。
Juniper网络公司(中文名:瞻博网络)致力于实现网络商务模式的转型。多为创始人均来自思科,当年带走了思科大量的技术核心,令思科损失惨重。之前他们的业务核心还都在北美,04年的时候他们把NETSCREEN收购了,所以近几年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也火了,优势业务在防火墙上。公司的客户来自全球各行各业,包括主要的网络运营商、企业、政府机构以及研究和教育机构等。Juniper网络公司推出的一系列联网解决方案,提供所需的安全性和性能来支持全球最大型、最复杂、要求最严格的关键网络。目前,Juniper仅在中国设有办事处,未设立分公司,它不仅是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同样也是思科的主要竞争对手。
爱立信无线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33%,技术先进,在业内属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引领者,有最为强大的科研能力,早在2005年就发布了节能降耗的基站产品和与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的商业模式等等,成为华为等业界竞争者的模仿对象。在近期的“2010中国通信人才发展论坛”上被评为“最佳雇主”。
阿朗是阿尔卡特和朗讯合并成立的公司,主要生产骨干路由器,汇聚层交换机等。目前设备广泛应用于省级核心网络。
2.6外部机遇与威胁机遇Opportunity
1、华为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信产业中,人们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再加上中国电信业的落后,设备提供能力的空白,使得国家把提升电信业的技术水平作为了发展重点。华为公司最初只是销售程控交换机、赚取价差,但任正非在掘到第一桶金以后,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行业的巨大潜力,投身通信设备的研发中去。凭着军人背景的坚忍不拔,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力物力和整个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华为的机遇是市场给的,但市场是要靠竞争、靠实力去拼来的,所以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2、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人力资源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据统计,华为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为2.5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大概为12万~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华为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2750小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1300~1400小时,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因此,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这是其能以弱胜强的核心优势。也成就了华为交付成本和交付效率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3、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不如前,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大大走俏。而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更是导致欧美运营商节省开支,使依赖于欧美市场的海外第一阵营设备商业绩大幅降低。在这个机遇下,华为、中兴脱颖而出,不但分享了亚太市场,更是利用其“性价比”,使得欧美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4、中国政府给予了通信产业众多扶持政策。华为是中国第一家通信行业的民营企业,因此国家和政府给予华为的政策性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威胁Threats
1、来自通信行业的威胁。目前有种说法: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慢慢变成了夕阳产业,技术能力过剩、服务过剩和终端用户固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就必将影响设备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2、来自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超过75%来自海外,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必将削减华为的竞争力。
3、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通过合并和并购,电信设备制造商已经渐渐形成竞争集团,但显然华为被排除在外。来自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如果华为准备不足的话,是很有可能伤筋动骨的。
4、来自某些欧美国家的政治壁垒。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部分国家出台相关行业的保护性政策。
2.7华为外部环境分析评价矩阵3.内部环境分析3.1资源总资产情况如表:
厂房和设备情况如表:
无形资产如表:
3.2华为公司价值链分析通信行业价值链:
3.3战略能力战略能力包括了企业的方方面面,有很多个考核指标。
华为的战略能力主要体现在财务状况,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上:
财务状况:
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的双重驱动下,2010 年实现营业利润人民币 29,271 百万元,同比增长 39.0%,营业利润率达到 15.8%,比 2009 年增加1.7 个百分点,其中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销售毛利率比 2009 年增加 2.3 个百分点,达到 41.9%,主要得益于“Single”战略与产品创新。
组织结构:
3.4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优势Strength
1、华为拥有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节省了调试时间,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2、产品性价比高、交付快。华为全球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将不低于10%的销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华为在国际通信运营商中已逐渐树立一个性价比高、快速响应的形象。
3、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保证了产品和工程实施的质量,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4、企业文化和执行力。华为的“狼性”文化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更强调积极进取,以绩效为导向。华为有着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员工培训、员工考核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字报口号等等,为华为保持其“狼性文化”、“奉献精神”提供了保证。
5、华为有一套完善的客户参观流程,把竞争对手做广告的费用拿来请客户和供应商参观华为的产业园区,有针对性地聚焦客户,提升华为形象,增强客户选择华为的信心。
劣势Weakness
1、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这个大环境对于华为电信设备的销售很不利。此外,“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华为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其品牌价值提升。
2、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创型创新少。华为虽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但这众多的专利中基本上没有原创产品。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谁占领了研发制高点,谁就拥有更多的市场发言权。技术上的跟随战略,虽然减少了巨额投入基础研究会带来的风险,但很难让华为超越国际巨头而成为真正的行业领袖。
3、营销模式。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运营商洽谈的直销模式。但实践证明,这只在南美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比较有效,在发达国家更是行不通。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发达地区市场拓展问题:一是加大投入,采取类似海尔开拓北美市场的方式,实现制造与研发的本地化;
二是与国际着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实力,华为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4、接班人问题。“后任正非时代,华为的红旗能扛多久”、“任总之后,华为再无传奇。”诸如此类的言论比比皆是。与中国现状相符,民营企业的“接班人”始终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对于华为来说也是一样。
3.5华为内部环境分析评价矩阵3.6华为SWOT分析4.华为的战略选择与制定5.1 华为公司的愿景与使命5.2华为公司的战略选择华为正在慢慢地从第三象限向着第四象限转移:总成本领先与集中化战略逐渐演变成差异化与集中化战略,其主要原因有:
华为的行业地位发生了变化。20年发展以来,华为一直是模仿行业领先者的角色,以其产品的性价比和快速的客户响应度建立竞争优势,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减少和被赶超,华为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第一阵营,已经由行业追随者逐渐变成了行业引领者,那么如何规划新产品、新功能,如何利用好产品生命周期,与竞争者产品形成差异化将成为以后华为发展的主旋律。
随着国内平均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华为雇员水准的提高,必将大大影响华为的总体成本,华为众多产品中的同质化产品的性价比竞争优势必将削弱,如何提供独特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将成为关键。
5.3华为公司的战略制定华为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的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 (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 (Bandwidth)和降低总拥有成本 (Cost),实现商业成功。
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信息技术行业与电信行业正在走向融合。电信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推动其他传统行业更高效发展,并经历着意义深远的变革——从聚焦语音转变为聚焦数据、从关注管道转向内容、通讯需求从人与人之间延伸至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业务类型也从传统的电信业务转向融合的信息通信技术业务。
5.华为战略的实施方案6.战略评估与控制战略评估与控制的五过程:
战略的评价与控制方法:
确定评价指标
评价环境变化
评价试试效果
战略调整
6.1评价指标(a)财务指标
2010 年,华为销售收入实现 1,852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4.1%。这主要源于华为在海外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及在电信网络、终端和服务产业的均衡、快速发展。净利润达到 238 亿人民币,利润率为12.8%。与此同时,华为实现了 285 亿人民币充裕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这将有利于公司与客户一起,把握 行业融合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收入情况如表:
由图可见,华为的销售收入、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逐年上涨趋势。
资产状况:
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的双重驱动下,2010 年实现营业利润人民币 29,271 百万元,同比增长 39.0%,营业利润率达到15.8%,比 2009 年增加1.7 个百分点,其中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销售毛利率比 2009 年增加 2.3 个百分点,达到 41.9%,主要得益于“Single”战略与产品创新。
公司净财务费用比 2009 年增长人民币 3,088 百万元。所得税费减少人民币 198 百万元,其中当年所得税费比 2009 年增加了人民币941 百万元,达到人民币 5,639 百万元,递延所得税费下降人民币1,140百万元。净利润达到人民 币 23,757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30.0%。
市场占有率:
2010 年,华为搭起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业务领域均获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 ,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85,176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24.2%。
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达 64,771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9.7%,受主要电信运营商投资减少的影响,销售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但保持了稳定的市场地位。
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20,405 百万元,同比增长 33.8%,其中,北美和独联体高速增长,俄罗斯从去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复苏,整体市场需求强劲;
欧洲保持稳健增长,专业服务保持了较强的需求;
虽然印度市场增长放缓,但受益于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市场的发展,亚太地区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非洲保持稳健增长,数据/语音业务和固定接入在北非保持领先地位,西非网络设备新增份额排名同业第一。
研发:
华为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华为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华为对现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成为自己的专利。
(b)环境变化
数字化生存真正来临。沟通更丰富, 生活更美好。
互动视频成为信息的主导表现形式。
手机替代个人电脑成为信息中心,开启“我时代”。
LTE & 全 IP,从泛在语音向泛在宽带的飞跃。
云计算促进IT二次变革,行业格局将重新构建。
人人有宽带成为基本人权,ICT 驱动经济增长。
(c)实际效果
2010年业务回顾:
2010 年,华为构筑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业务领域均获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 ,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85,176 百万元,同比增长 24.2%。
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64,771 百万元,同比增长 9.7%,受主要电信运营商投资减少的影响,销售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但保持了稳定的市场地位。
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20,405 百万元,同比增长 33.8%,其中,北美和独联体高速增长,俄罗斯从去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复苏,整体市场需求强劲;
欧洲保持稳健增长,专业服务保持了较强的需求;
虽然印度市场增长放缓,但受益于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市场的发展,亚太地区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非洲保持稳健增长,数据/语音业务和固定接入在北非保持领先地位,西非网络设备新增份额排名同业第一。
(d)战略调整
今年4月28日,新闻报道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基本理念,迅速崛起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占据了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的宝座。
此时,华为宣布战略转型,拓展传统电信边界。自抛出“云管端”架构理念、发布云计算战略,华为的战略转型就已初露端倪。在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就提出拓展电信行业边界的概念,同时宣布其业务正由传统的电信行业拓展至信息技术(IT)行业,客户类型也由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向企业级客户和消费者延伸。
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信息技术行业与电信行业正在走向融合。华为认为,电信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推动其他传统行业更高效发展,并经历着意义深远的变革——从聚焦语音转变为聚焦数据、从关注管道转向内容、通讯需求从人与人之间延伸至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业务类型也从传统的电信业务转向融合的信息通信技术(ICT)业务。
基于这一认识,华为也适时调整了自身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架构,确立了运营商网络业务、企业业务、终端业务和其他业务四大业务运营中心。
通过分析华为的战略调整,可以看出,华为正采取了发展战略和灵活战略相结合的战略制定方式。华为对市场的敏锐程度不亚于思科。早在几年前,华为就已着手4G通信技术的研发工作。由此可见,华为在长足的发展中,时刻保持警惕,高灵敏度的嗅觉,以战略的眼光继续遨游在通信行业的海洋里,追寻更多更丰富的猎物。
参考文献:
【1】战略管理PPT课件
【2】华为公司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
【3】华为 百度百科
【4】华为宣布战略转型 C114新闻
第四篇: 华为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华为公司企业战略分析
一、公司简介
二、宏观环境分析
三、华为内部环境
四、SWOT分析
五、基本竞争战略
六、华为今后应该制定什么战略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亿元人民币(约合218亿美元),同比增长 19%。营业利润率14.1%,净利润18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12.2%。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三大设备商。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华为2009年的销售额达218.21亿美元(149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26.72亿美元(183亿元人民币),成为继联想集团之后,成功闯入世界500强的第二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也是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排名第397位。
二、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方面: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较大;
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突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形成。
法律方面:我国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其必将对国家整个经济生活和所有的经济部门,乃至对所有企业的市场行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的电信行业本身具有天然的垄断特点和长期发展的特性,因此《反垄断法》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电信行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大量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相继出台,不断完善中国的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通信技术的飞速进展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各个国家都把通信产业的发展作为带动本国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火车头”。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经济模式的改变,通信成本的下降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通信的大量需求促进了通信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既是通信全球化的原因,又是通信全球化的结果。
十二五规划下的国内经济环境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对我国维持30年的高增长提出挑战,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将出现下降。国际经验表明,与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相比,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速相对较慢,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由消费推动后,经济增速自然也就不可能保持原有的高水平。
全球以及我国通信业未来几年发展趋势预测。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通信技术的飞速进展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各个国家都把通信产业的发展作为带动本国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火车头”。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经济模式的改变,通信成本的下降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通信的大量需求促进了通信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既是通信全球化的原因,又是通信全球化的结果。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在我国,通信行业规划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相衔接,突出通信业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
我国工信部在拉动内需的基础上,还负责优化中国产业结构的重任,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契机,通信、信息化、IT 技术等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工业制造业的管理水平,拓宽通信能力,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准等都将起到帮助作用。而从通信产业这个子行业来看,新技术引入有利于优化竞争格局,调动自主创新积极性,对电信运营业、电信服务业、以及电信制造业在竞争力上的提升都将起到跨时代的作用。
4、技术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使信息传递更快、更便捷,促进了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大多是由科技进步推动的。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产品创新速度的快慢和科技含量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盛衰成败。
1.光纤通信
2.数据通信
3.移动通信
4.智能网(IN)技术
从全球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各类通信方式形成了相互渗透,相对竞争的态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数据化、宽带化、光纤化和无线化已经成为通信网络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
三、华为内部环境
1、 企业资源华为拥有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节省了调试时间,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2、 企业能力华为全球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将不低于10%的销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华为在国际通信运营商中已逐渐树立一个性价比高、快速响应的形象。
3、营销能力公司重视营销,营销和服务人员比重达33%,国内营销网络健全。33个办事 处,35个用户服务中心,营销人员人海战术明显,营销成本高。
4、生产能力 现代化生产基地,产能有保障,按订单生产模式生产,积压少,但对管理要求较高,生产人员比重低,约占总比重21%。
5、 管理能力 生产管理先进,国内率先采用MRPII管理模式,但落实度不够,人员流动较大。
四、SWOT分析
Strength
1、华为拥有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节省了调试时间,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2、 产品性价比高、交付快。华为全球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将不低于10%的销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华为在国际通信运营商中已逐渐树立一个性价比高、快速响应的形象。
3、 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保证了产品和工程实施的质量,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4、 企业文化和执行力。华为的“狼性”文化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更强调积极进取,以绩效为导向。华为有着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员工培训、员工考核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字报口号等等,为华为保持其“狼性文化”、“奉献精神”提供了保证。
5、 华为有一套完善的客户参观流程,把竞争对手做广告的费用拿来请客户和供应商参观华为的产业园区,有针对性地聚焦客户,提升华为形象,增强客户选择华为的信心。
Weakness
1、 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这个大环境对于华为电信设备的销售很不利。此外,“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华为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其品牌价值提升。
2、 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创型创新少。华为虽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但这众多的专利中基本上没有原创产品。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谁占领了研发制高点,谁就拥有更多的市场发言权。技术上的跟随战略,虽然减少了巨额投入基础研究会带来的风险,但很难让华为超越国际巨头而成为真正的行业领袖。
3、 营销模式。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
Opportunity
1、华为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信产业中,人们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再加上中国电信业的落后,设备提供能力的空白,使得国家把提升电信业的技术水平作为了发展重点。华为公司最初只是销售程控交换机、赚取价差,但任正非在掘到第一桶金以后,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行业的巨大潜力,投身通信设备的研发中去。凭着军人背景的坚忍不拔,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力物力和整个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华为的机遇是市场给的,但市场是要靠竞争、靠实力去拼来的,所以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2、 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人力资源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据统计,华为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为2.5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大概为12万~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华为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2750小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1300~1400小时,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因此,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这是其能以弱胜强的核心优势。也成就了华为交付成本和交付效率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3、 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不如前,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大大走俏。而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更是导致欧美运营商节省开支,使依赖于欧美市场的海外第一阵营设备商业绩大幅降低。在这个机遇下,华为、中兴脱颖而出,不但分享了亚太市场,更是利用其“性价比”,使得欧美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4、 中国政府给予了通信产业众多扶持政策。华为是中国第一家通信行业的民营企业,因此国家和政府给予华为的政策性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Threats
1、 来自通信行业的威胁。目前有种说法: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慢慢变成了夕阳产业,技术能力过剩、服务过剩和终端用户固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就必将影响设备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2、 来自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超过75%来自海外,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必将削减华为的竞争力。
3、 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通过合并和并购,电信设备制造商已经渐渐形成竞争集团,但显然华为被排除在外。来自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如果华为准备不足的话,是很有可能伤筋动骨的。
4、 来自某些欧美国家的政治壁垒。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部分国家出台相关行业的保护性政策。
五、基本竞争战略
低成本战略
华为的低成本战略充分利用中国价格低廉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成本。从而制造的产品物廉价美。
一、拥有较长时间的成本价格优势
二、较低成本运营优势
三、外购资源投入成本较低
四、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减低生产成本
五、进行流程再造1998年聘请IBM对华为从组织管理、企业文化、产品线等整个企业进来流程再造。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
差异化战略
华为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差别化售后服务优势快速的反应速度。使自己的产品有了强有力的竞争力。
1997年华为与加拿大的通信企业设备制造商北电网络开始正面交锋。作为大型排队机的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的北电网络已经多年占据这世界上很过国家的市场。华为的产品在性能方面可与之媲美没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经研究发现北电网络的技术研发全部设在国外所有的设备都是从国外直接进口客户的设备出现问题或者需要服务的时候技术专家很难及时赶到因此其在方面给的印象是反应速度慢不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华为决定抓住北电的这些问题发挥自己客户服务灵活而且迅速的优势部署客户战略优势在客户有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给客户解决问题。
混合型战略
混合型战略是指低成本地提供优质的差异化产品,然后利用成本优势制定比竞争对手产品更低的价格通过为买房提供超值的价值来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
不卖最贵只卖最好 ,华为选择的这个战略有自己的优势,华为以低于竞争对手20%的价格赢得欧洲运营商法国第二大网络运营商Neu的青睐。除了在价格优势上差异化产品华为还在适当的时候直接投资、参股合作或被对方参股在资本层面上与合作对象相互融合,为买方提供超值服务。
集中化战略
集中性战略是指将企业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群体、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者地域性市场通过为这个小市场的购买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务来建立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华为与其合作的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群体在总体低成本和差异集中化方面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的产品和服务。
6、华为今后应该制定什么战略
1·走上市之路
私人公司成华为国际化发展瓶颈,虽然华为目前还未上市,还是一个股权不透明的私人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华为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已经引起了发达国家的警觉,而这很可能成为这些国家和中国政府讨价还价的出发点,对于华为来说,明显增加了进入这些国家的障碍,这也就限制华为的发展进程。遇到类似问题的还有收购IBM PC后的联想集团。
相对来说,由于华为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解决起来会容易一些,那就是选择在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上市,让公司透明化
2·华为从高度的中央集权走向分权制衡
2009年初,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任正非表示:“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而现在我们恰好是反过来的。机关不了解前线,但拥有太多的权力与资源……我们要积极地先从改革前方作战部队开始,加强他们的作战能力,要综合后方平台的服务与管理,非主业干部要加强对主业务的理解,减少前后方的协调量。” 这透露出了华为的一个重大动向—改变20年来一直实行的中央集权管理模式,破除官僚主义,在产业上进行深度调整。
3·继续投资技术研发确保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华为现在的对手不是像朗讯那样实力强劲的“中年壮汉”,就是像Cisco这样如日中天的“杰出青年”,而且还要加上国外不断冒出各种各样的“天才少年
需要资本的积累 和先进的技术
4·进一步拓展发达国家市场
虽然华为在海外真正赚钱的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拿下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抢占制高点的好处不言自明:一是发展中国家的运营商一般也来自发达国家,华为可借此熟悉客户;
二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运营商有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Thank you!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五篇: 华为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大作业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XXXX大学
战略管理结课案例作业
作业题目 :
华为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所在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班 级:
小组成员:
成员分工:
1、PPT设计制作和资料收集,;
2、公司简述,;
3、外部环境分析,;
4、内部环境分析,;
5、SWOT分析,;
6、战略选择与制定,;
7、战略实施方案,;
6、战略评估与控制,。
任课教师:
作业提交日期:
201X年2月18日
公司情况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1.1公司发展历程2009年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08年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
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7年
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在2007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推出基于全IP网络的移动固定融合(FMC)解决方案战略,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运作总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2006年?
以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发UMTS技术。
推出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充分体现了华为聚焦客户、创新、稳健增长和和谐的精神。??
2005年
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
与沃达丰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
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世纪网络供应商,为BT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2004年
与西门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TD-SCDMA解决方案。?
获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合同,首次实现在欧洲的重大突破。?
2003年?
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
2002年?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亿美元。??
2001年?
以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
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
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
2000年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1亿美元。??
1999年?
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获得CMM4级认证、CMM5级认证。
1997年?
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
于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
1995年?
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
1992年?
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1990年?
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1988年?
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2公司组织架构1.2.1公司股本构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股东是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
截止2009年12月31日, 华为控股的股东及出资比例如下:
华为控股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截止目前为61,457人,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全体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并通过持股员工代表行使有关权利。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努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1.2.2公司治理架构
----------------------------------------------------------------------------------------------------------------------
1.2.3公司组织架构
战略与市场负责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提供主导性支持,促进客户需求带动的业务发展,管理公司的品牌与传播,监控制定公司业务计划,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华为研发组织包括深圳的研发部门,以及全球17个研发中心。公司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了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与产业链上下游开放合作,使之提升自身解决方案的竞争能力。
1.3公司的业务与规模全球运营规模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已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
华为在海外设立有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可以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
华为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瑞典、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有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土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华为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前,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是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2.外部环境分析2.1国家宏观政策分析1、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大信息产业发展力度,积极开展3G建设及业务应用,大力推进TD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加快通信转型步伐,保持行业的平稳发展。
2、 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始终推行要加强IP承载、数字电视网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2通信行业环境分析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电信业重组后,3G建网逐步展开,TD、CDMA和WCDMA的建设尤其快速壮大,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这给通信设备商,尤其是中国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2008年,中国的通信投资建设丝毫没有减少,仅在大型网络建设和投资就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400亿元,不得不说,这给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国家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信设备的投入,这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带来了机遇。拿以前频频碰壁的北美市场为例:华为拓展北美业务始于2001年,到目前为止,华为在北美市场共拥有8个办事处,1000名雇员,但是北美业务的突破却迟在了2008年。
所以就整体而言,整个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处于一个产业比较成熟的阶段,有些产品已经进入衰退期,例如固话网络,而有些产品正处在成熟期,比如说GSM/CDMA产品、软交换产品、宽带网络等等,而也有些产品正处在成长期,比如说UMTS、光网络、移动数据业务,还有一些处在初创阶段,比如说LTE、100G传输网络、4G网络等等。
2.3消费者需求分析1、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的除了日渐多样化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和滚滚而来的终端商机外,还带动了信息通信、商务金融、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业务应用和创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
2.4通信技术发展分析1、 从全球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各类通信方式形成了相互渗透,相对竞争的态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数据化、宽带化、光纤化和无线化已经成为通信网络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
2、 移动流媒体技术,组播技术的发展加速了IPTV等的普及。
3、 3G技术发展已趋于成熟。
4、4G技术的应用已初见端倪。
2.5竞争对手分析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是互联网的领先提供者,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经营范围几乎覆盖了网络建设的每个部分:组成互联网和数据传送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市场现在几乎都由思科公司控制。由于网络信息每四个月就增加一倍,需要更新、更快的网络传输设备支撑,这意味着思科的市场还在不断膨胀,从而使思科的市场成了最受欢迎、增长最快的公司。目前互联网上近80%的信息流量经由思科系统公司的产品传递。思科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网络领导者。思科系统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35000多名雇员,2004年的营业额超过220亿美元。
然而,思科系统公司2011年7月18日宣布,将裁员6500人,约为其员工总数的9%。这是思科5月份宣布计划裁员数千人以削减成本、提高利润的后续行动。此前,思科CEO钱伯斯7月13日确认将实施裁员,并对思科的业务运营进行改进。思科预计,累计税前重组费用不会超过13亿美元,包括解雇金及其他一次性离职福利。这对华为来说,应该是一个莫大的利好消息。
Juniper网络公司(中文名:瞻博网络)致力于实现网络商务模式的转型。多为创始人均来自思科,当年带走了思科大量的技术核心,令思科损失惨重。之前他们的业务核心还都在北美,04年的时候他们把NETSCREEN收购了,所以近几年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也火了,优势业务在防火墙上。公司的客户来自全球各行各业,包括主要的网络运营商、企业、政府机构以及研究和教育机构等。Juniper网络公司推出的一系列联网解决方案,提供所需的安全性和性能来支持全球最大型、最复杂、要求最严格的关键网络。目前,Juniper仅在中国设有办事处,未设立分公司,它不仅是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同样也是思科的主要竞争对手。
爱立信无线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33%,技术先进,在业内属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引领者,有最为强大的科研能力,早在2005年就发布了节能降耗的基站产品和与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的商业模式等等,成为华为等业界竞争者的模仿对象。在近期的“2010中国通信人才发展论坛”上被评为“最佳雇主”。
阿朗是阿尔卡特和朗讯合并成立的公司,主要生产骨干路由器,汇聚层交换机等。目前设备广泛应用于省级核心网络。
2.6外部机遇与威胁机遇Opportunity
1、华为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信产业中,人们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再加上中国电信业的落后,设备提供能力的空白,使得国家把提升电信业的技术水平作为了发展重点。华为公司最初只是销售程控交换机、赚取价差,但任正非在掘到第一桶金以后,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行业的巨大潜力,投身通信设备的研发中去。凭着军人背景的坚忍不拔,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力物力和整个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华为的机遇是市场给的,但市场是要靠竞争、靠实力去拼来的,所以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2、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人力资源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据统计,华为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为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大概为12万~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华为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2750小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1300~1400小时,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因此,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这是其能以弱胜强的核心优势。也成就了华为交付成本和交付效率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3、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不如前,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大大走俏。而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更是导致欧美运营商节省开支,使依赖于欧美市场的海外第一阵营设备商业绩大幅降低。在这个机遇下,华为、中兴脱颖而出,不但分享了亚太市场,更是利用其“性价比”,使得欧美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4、中国政府给予了通信产业众多扶持政策。华为是中国第一家通信行业的民营企业,因此国家和政府给予华为的政策性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威胁Threats
1、来自通信行业的威胁。目前有种说法: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慢慢变成了夕阳产业,技术能力过剩、服务过剩和终端用户固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就必将影响设备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2、来自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超过75%来自海外,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必将削减华为的竞争力。
3、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通过合并和并购,电信设备制造商已经渐渐形成竞争集团,但显然华为被排除在外。来自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如果华为准备不足的话,是很有可能伤筋动骨的。
4、来自某些欧美国家的政治壁垒。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部分国家出台相关行业的保护性政策。
2.7华为外部环境分析评价矩阵华为外部环境因素矩阵分析
机会
外部环境关键因素
权重
分值
加权分数
国家政策扶持
4
中国经济的腾飞
4
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和超额利润的通信产业
5
1
中国研发的低成本
3
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大大走俏
3
威胁
电信运营商能力的下降,必将影响设备制造商的盈利情况。
4
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
4
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
2
来自某些国家的政治壁垒
2
总分
1
31
3.内部环境分析3.1资源总资产情况如表:
厂房和设备情况如表:
无形资产如表:
3.2华为公司价值链分析通信行业价值链:
流程重整
华为以市场管理、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为主干流程,辅以财务、人力资源(HAY)等变革项目,全面展开公司业务流程变革,引入业界实用的最佳实践,并建设了支撑这种运作的完整IT架构。
组织变革
华为从产品线变革开始,以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及战略与客户常务委员会作为实现市场驱动的龙头组织,强化Marketing体系对客户需求理解、战略方向把握和业务规划的决策支撑能力。同时,华为通过投资评审委员会(IRB)、营销管理团队、产品体系管理团队、运作与交付管理团队及其支持性团队的有效运作,确保以客户需求驱动华为整体的战略及其实施。
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
华为聘请德国FhG帮助进行生产工艺体系的设计(包括立体仓库、自动仓库和整个生产线的布局),从而减少了物料移动,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财务管理
2007年,华为启动了IFS(集成财经服务)项目,该项目覆盖了华为全球所有关键财经领域,将进一步提升华为管理运营能力并支持未来业务拓展,有助于华为与领先运营商建立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
供应链管理
华为持续建设柔性的供应链能力,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供货保障的比较竞争优势。建设了扁平化的制造组织,高效率、柔性地保障市场要货需求。华为认真推行集成供应链(ISC)变革,保证新流程和系统的落实。华为实施了质量工程技术,供应链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改善,发展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采购绩效管理和推行基于业界最佳实践TQRDCE的供应商认证流程。
3.3战略能力战略能力包括了企业的方方面面,有很多个考核指标。
华为的战略能力主要体现在财务状况,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上:
财务状况:
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的双重驱动下,2010 年实现营业利润人民币 29,271 百万元,同比增长 %,营业利润率达到 %,比 2009 年增加 个百分点,其中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销售毛利率比 2009 年增加 个百分点,达到 %,主要得益于“Single”战略与产品创新。
组织结构:
3.4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优势Strength
1、华为拥有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节省了调试时间,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2、产品性价比高、交付快。华为全球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将不低于10%的销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华为在国际通信运营商中已逐渐树立一个性价比高、快速响应的形象。
3、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保证了产品和工程实施的质量,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4、企业文化和执行力。华为的“狼性”文化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更强调积极进取,以绩效为导向。华为有着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员工培训、员工考核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字报口号等等,为华为保持其“狼性文化”、“奉献精神”提供了保证。
5、华为有一套完善的客户参观流程,把竞争对手做广告的费用拿来请客户和供应商参观华为的产业园区,有针对性地聚焦客户,提升华为形象,增强客户选择华为的信心。
劣势Weakness
1、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这个大环境对于华为电信设备的销售很不利。此外,“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华为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其品牌价值提升。
2、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创型创新少。华为虽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但这众多的专利中基本上没有原创产品。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谁占领了研发制高点,谁就拥有更多的市场发言权。技术上的跟随战略,虽然减少了巨额投入基础研究会带来的风险,但很难让华为超越国际巨头而成为真正的行业领袖。
3、营销模式。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运营商洽谈的直销模式。但实践证明,这只在南美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比较有效,在发达国家更是行不通。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发达地区市场拓展问题:一是加大投入,采取类似海尔开拓北美市场的方式,实现制造与研发的本地化;
二是与国际着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实力,华为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4、接班人问题。“后任正非时代,华为的红旗能扛多久”、“任总之后,华为再无传奇。”诸如此类的言论比比皆是。与中国现状相符,民营企业的“接班人”始终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对于华为来说也是一样。
3.5华为内部环境分析评价矩阵华为内部环境因素矩阵分析
优势
内部环境关键因素
权重
分值
加权分数
华为有着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
4
极具成本优势的研发力量,人力资源成本低,产品较便宜
4
仍未上市,没有来自资本市场高利润的股市压力
4
立足中国本土市场,为开拓全球市场铺垫好基石
5
实行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研发投入
3
劣势
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
3
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专利多,原创型创新少。
4
营销模式: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运营商洽谈的直销模式。
2
推崇“床垫文化”和“狼性文化”不利于员工身心健康
3
总分
1
32
3.6华为SWOT分析4.华为的战略选择与制定 华为公司的愿景与使命愿景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
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核心价值观
公司核心价值观是扎根于华为内心深处的核心信念,是华为走到今天的内在动力,更是华为面向未来的共同承诺。它确保华为步调一致地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实现“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愿景。
成就客户?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是华为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标尺,成就客户就是成就华为自己。?
艰苦奋斗
华为没有任何稀缺的资源可以依赖,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与信赖。奋斗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中,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华为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
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断进步,不断改进,而不是自我否定。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开放进取?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华为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坚持开放与创新。任何先进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业务管理,只有转化为商业成功才能产生价值。华为坚持客户需求导向,并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至诚守信?
华为只有内心坦荡诚恳,才能言出必行,信守承诺。诚信是华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华为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
团队合作?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团队合作不仅是跨文化的群体协作精神,也是打破部门墙、提升流程效率的有力保障。
5.2华为公司的战略选择华为正在慢慢地从第三象限向着第四象限转移:总成本领先与集中化战略逐渐演变成差异化与集中化战略,其主要原因有:
华为的行业地位发生了变化。20年发展以来,华为一直是模仿行业领先者的角色,以其产品的性价比和快速的客户响应度建立竞争优势,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减少和被赶超,华为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第一阵营,已经由行业追随者逐渐变成了行业引领者,那么如何规划新产品、新功能,如何利用好产品生命周期,与竞争者产品形成差异化将成为以后华为发展的主旋律。
随着国内平均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华为雇员水准的提高,必将大大影响华为的总体成本,华为众多产品中的同质化产品的性价比竞争优势必将削弱,如何提供独特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将成为关键。
5.3华为公司的战略制定华为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的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 (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 (Bandwidth)和降低总拥有成本 (Cost),实现商业成功。
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信息技术行业与电信行业正在走向融合。电信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推动其他传统行业更高效发展,并经历着意义深远的变革——从聚焦语音转变为聚焦数据、从关注管道转向内容、通讯需求从人与人之间延伸至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业务类型也从传统的电信业务转向融合的信息通信技术业务。
5.华为战略的实施方案基于客户需求驱动,华为逐步建立起包括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四大业务领域在内的端到端综合优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Bandwidth)和降低总拥有成本(Cost),实现商业成功。
电信基础网络:全IP融合网络?
经过多年积累,华为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数据通信IP技术等核心领域建立了综合优势,是融合时代运营商的最佳伙伴,将为客户带来独特的价值。?
业务与软件:帮助客户增加收入、提升效率
在业务与软件领域,华为致力于向全球电信运营商提供开放的应用环境、智慧的运营平台和快速的专业服务,以帮助运营商增加运营收入、提高运营效率并最终获得商业成功。?
专业服务:协同、快速、专业?
在专业服务方面,华为持续优化服务解决方案并提升运作效率,帮助客户进一步提高总拥有价值(TVO)。
终端:伙伴、定制、价值?
华为聚焦运营商转售市场,帮助客户满足用户对多样化终端的需求,通过提供种类丰富的网络终端,为消费者带来丰富便捷的通信体验。?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华为坚持开放合作。华为以客户需求驱动研发流程,围绕提升客户价值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业务管理的持续创新。?
华为投入43,600多名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46%)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并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华为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把领先技术转化为客户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成功。
6.战略评估与控制战略评估与控制的五过程:
战略的评价与控制方法:
确定评价指标
评价环境变化
评价试试效果
战略调整
评价指标(a)财务指标
2010 年,华为销售收入实现 1,852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这主要源于华为在海外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及在电信网络、终端和服务产业的均衡、快速发展。净利润达到 238 亿人民币,利润率为%。与此同时,华为实现了 285 亿人民币充裕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这将有利于公司与客户一起,把握 行业融合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收入情况如表:
由图可见,华为的销售收入、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逐年上涨趋势。
资产状况:
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的双重驱动下,2010 年实现营业利润人民币 29,271 百万元,同比增长 %,营业利润率达到%,比 2009 年增加 个百分点,其中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销售毛利率比 2009 年增加 个百分点,达到 %,主要得益于“Single”战略与产品创新。
公司净财务费用比 2009 年增长人民币 3,088 百万元。所得税费减少人民币 198 百万元,其中当年所得税费比 2009 年增加了人民币941 百万元,达到人民币 5,639 百万元,递延所得税费下降人民币1,140百万元。净利润达到人民 币 23,757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市场占有率:
2010 年,华为搭起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业务领域均获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 ,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85,176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
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达 64,771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受主要电信运营商投资减少的影响,销售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但保持了稳定的市场地位。
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20,405 百万元,同比增长 %,其中,北美和独联体高速增长,俄罗斯从去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复苏,整体市场需求强劲;
欧洲保持稳健增长,专业服务保持了较强的需求;
虽然印度市场增长放缓,但受益于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市场的发展,亚太地区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非洲保持稳健增长,数据/语音业务和固定接入在北非保持领先地位,西非网络设备新增份额排名同业第一。
研发:
华为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华为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华为对现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成为自己的专利。
(b)环境变化
数字化生存真正来临。沟通更丰富, 生活更美好。
互动视频成为信息的主导表现形式。
手机替代个人电脑成为信息中心,开启“我时代”。
LTE & 全 IP,从泛在语音向泛在宽带的飞跃。
云计算促进IT二次变革,行业格局将重新构建。
人人有宽带成为基本人权,ICT 驱动经济增长。
(c)实际效果
2010年业务回顾:
2010 年,华为构筑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业务领域均获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 ,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85,176 百万元,同比增长 %。
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64,771 百万元,同比增长 %,受主要电信运营商投资减少的影响,销售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但保持了稳定的市场地位。
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20,405 百万元,同比增长 %,其中,北美和独联体高速增长,俄罗斯从去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复苏,整体市场需求强劲;
欧洲保持稳健增长,专业服务保持了较强的需求;
虽然印度市场增长放缓,但受益于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市场的发展,亚太地区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非洲保持稳健增长,数据/语音业务和固定接入在北非保持领先地位,西非网络设备新增份额排名同业第一。
(d)战略调整
今年4月28日,新闻报道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基本理念,迅速崛起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占据了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的宝座。
此时,华为宣布战略转型,拓展传统电信边界。自抛出“云管端”架构理念、发布云计算战略,华为的战略转型就已初露端倪。在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就提出拓展电信行业边界的概念,同时宣布其业务正由传统的电信行业拓展至信息技术(IT)行业,客户类型也由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向企业级客户和消费者延伸。
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信息技术行业与电信行业正在走向融合。华为认为,电信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推动其他传统行业更高效发展,并经历着意义深远的变革——从聚焦语音转变为聚焦数据、从关注管道转向内容、通讯需求从人与人之间延伸至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业务类型也从传统的电信业务转向融合的信息通信技术(ICT)业务。
基于这一认识,华为也适时调整了自身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架构,确立了运营商网络业务、企业业务、终端业务和其他业务四大业务运营中心。
通过分析华为的战略调整,可以看出,华为正采取了发展战略和灵活战略相结合的战略制定方式。华为对市场的敏锐程度不亚于思科。早在几年前,华为就已着手4G通信技术的研发工作。由此可见,华为在长足的发展中,时刻保持警惕,高灵敏度的嗅觉,以战略的眼光继续遨游在通信行业的海洋里,追寻更多更丰富的猎物。
参考文献:
【1】战略管理PPT课件
【2】华为公司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
华为 百度百科华为宣布战略转型 C114新闻
第六篇: 华为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华为公司企业战略管理分析论文《华为国际目标市场选择战略优劣势分析》
摘 要:以华为为代表的国内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在“走出去”时多选择将目标市场定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自身发展壮大以后,再采取逐步扩张的战略将战略重点转向欧美核心市场。本文着重分析华为采取的“先易后难”国际目标市场选择战略的优缺点,以揭示中国大部分企业策略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国际目标市场选择;华为国际化 一、华为国际化发展历程简介及战略分析 1:华为国际市场拓展过程:
1:进入香港。1996年,华为与和记电信合作,提供以窄带交换机为核心产品的“商业网”产品。
2: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重点是市场规模大的俄罗斯和南美地区。1997年,在俄罗斯建立了合资公司,2001年,俄罗斯市场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1997年,华为在巴西建立合资企业。
在泰国,华为连续获得较大的移动智能网订单。此外,华为在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沙特、南非等也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3: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在西欧市场,从2001年开始,以10G SDH光网络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华为的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在北美,华为先依赖低端产品打入北美市场,然后再进行主流产品的销售。
2:华为技术研发国际化过程:
11999年: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分别于2001年和2021年获得CMM4级认证、CMM5级认证。
2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
32001年: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
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1] 3:华为国际化战略分析:
一方面,华为在市场拓展上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思路。华为首先以落差式战略进入市场竞争相对较弱,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市场;然后,随着技术与实力的成熟,渐进式的向欧美发达国家核心市场突破。
另一方面:在技术研发方面,华为始终坚持着与世界顶级技术保持紧密接触,在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地区发展自己的研发中心,跟进技术研发的步伐。华为每年将10%的利润投入到创新研发中,并成为世界上专利申请最多的国际化企业。
二、华为国际目标市场选择战略的优势分析
1.准确的竞争分析与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使华为避开了国际竞争对手的打压。
华为在国际市场扩展的路线为:中国—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采取的落差式战略与准确的目标市场划分思路。在国际化初期将自身定位于发展中国家通信设备市场的补缺者,选择很多发达国家的一流厂商不愿意前往的发展中国家,如非洲、南美。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目标市场,避开了向国际竞争者的直接挑战,从而能在企业国际发展初期获得相对较为宽松的竞争环境,避免了在起步时受到国际巨头的打击和重大影响。
2.所选择的目标市场经营环境相似,有利于开展跨国经营。
华为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多为经济正在发展起步、国内技术相对落后、政策条件较为优越的发展中国家。这类国家,第一由于自身技术条件及经营环境的有限,很难发展或吸引具备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对引进技术性的外资企业实施较优越的政策环境。第二,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体与中国所经历过的发展环境相类似,国内企业能较快掌握目标国的运营规则和环境,进入与学习成本低,能较快适应该国当地的市场环境。第三,普遍与中国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外交关系,中国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华为能获得相对的安全保障。
3.当地竞争对手较弱,能获得一定的品牌和技术优势。
华为初始发展中选择的目标市场多为技术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目标国国内尚未能形成规模与实力相当的竞争企业。与该类目标市场相比,华为自身的技术与品牌拥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华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能获得相对稳定的有利市场条件,实现企业业务的稳定增长。
4.目标市场国家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阶段,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华为所选择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阶段,对通信网络等信息设备的需求会日益增长,但由于自身发展条件与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一定时期内并不能完成高科技技术设备的完全国内供应。这一目标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普遍矛盾使其成为拥有巨大潜力的一个细分市场,并为华为贡献了大部分销售业绩。
5.落差式市场选择与积极型技术研发相结合,为华为国际化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虽然华为选择将起初的战略目标市场定在发展中国家,但华为并未满足于成为发展中国家通信设备的龙头老大。华为在国际市场拓展的同时十分注重技术研发的国际化与快速拓展。保持加快创新速度,提升创新能力,不断跟进尖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将技术研发
与落差式市场选择相结合。这不仅使其自身的技术实力在发展中国家能获得较大的比较优势,还能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收回大量的资金。既有效保证企业的正常资金运转,又为后续的技术研发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为华为进军核心市场打下技术与资金实力基础。
三、 华为先易后难的国际目标市场选择战略的优劣势分析 1.目标市场政策与国家坏境的不稳定,国际化业务存在风险。
在华为的众多国际目标市场中,存在着环境恶劣、政治环境动荡、政策变化快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在过去的20多年中,华为几乎每年都有因国际事故、国际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资产损失。
2.影响品牌形象,不利于向高端核心市场进行推广。
华为作为一个来自于发展中国际的企业,易受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产品”思维定势的影响,使企业品牌与产品质量受到低估。加之,华为国际化过程初期采取的以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目标对象的战略,未能有效在广大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进行推广,使华为产品在核心竞争市场的知名度及影响力有限,大大阻碍了华为国际化进一步发展之路。
3.缺乏参与发达国家市场竞争的经验,发达国家的进入和学习成本高。
华为的国际化更多的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积累了众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运营与管理经验。而发达国家的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技术和文化环境等都与发展中国家有太大的不同。要想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参与到高层次、更广阔市场的竞争中,必需熟悉发达国家的经营规则,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市场环境,华为必需重新学习与摸索。华为还将面临更加强劲的竞争对手,迎接更加激烈的挑战,存在熟悉市场之前就被对手打败的巨大风险。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户婧.华为的渐进式国际化征途:动因、战略、竞争力 [J].中国集体经济,2021,7.
[2] 安筱鹏,乔 标.我国通信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阶段的进程分析—— 以华为公司为例 [J].企业观察,2021,4:52-57.
[3] 陈建南.经济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新趋势及启示[J].世界经济,2001,1:41-42.
《试论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摘 要:预算管理是企业的基础部分,战略是指导企业发展的重要导向,但目前我国企业的战略和预算管理仍然存在脱节的问题。只有实现了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并且使企业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在企业战略的导
向之下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对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探讨,可为广大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战略;企业;管理;预算;经营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预算管理,严格控制经营成本及生产成本。而预算管理只有依靠企业的战略规划,才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而预算的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也是分不开的,因此,选择了怎样的战略,就决定了怎样的预算方向。
1 企业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
①企业战略定义。企业战略指的是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涉及到企业经营、生产、发展、运行的各个方面。企业制定合理而科学的战略目标,能够促进企业的生产与发展,使之快速的适应竞争。
②全面预算管理定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对资金的预算和控制,从而达到节约资金、控制资金的目的。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预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管理者对各个部门的活动、计划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对预算支出和实际支出进行差异对比。从而对管理者进行激励,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要以市场的科学预测为基础,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中心,依靠企业平时的管理经营状况,然后逐步的分解到企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去,这样就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使企业更加快速、稳健的发展。
③全面预算管理和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首先,预算目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又决定了预算的目标。另外,预算目标还能够对企业的管理方针和政策进行描述。因此,如果企业的预算没有根据企业的战略来制定,那么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次,预算管理还必须和企业战略是一致的,企业战略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方针。没有预算支撑的企业战略不具备可行性,没有战略导向为基础的预算又不具有科学性。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实施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最后,企业的战略对自身全面预算管理还具有导向作用。企业的战略能够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清晰而明确的方向。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战略导向来制定预算计划,这样就能够满足预算的目标和要求。
2 目前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没有明确的认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都不够全面,所以也没有重视这个问题。预算编制大部分还是以财务部门为主,部门之间配合得不好,管理人员也没有及时的进行监督,这样就削弱了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使得预算工作在企业中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②执行力度不够。很多的企业虽然执行和开展了全面预算工作,但是执行的力度仍然不够,因为管理者没有严格的进行监督和控制。这也导致了员工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不
按照预算编制的计划来操作,使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起不到应该有的作用,企业内部如一盘散沙。
③预算编制不合理。一部分企业在编制预算计划的时候,没有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和实际战略来进行,编制的预算计划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此外,也没有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跟踪、分析与考核,使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与预算编制脱节。
3 如何实现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3.1 确立战略规划
确立战略规划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第一步,首先企业要设置一个合理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可实现性,而且能够对企业起到提升的作用。而且这个战略目标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比如,企业可以根据平衡积分卡来将自身的战略目标分为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学习培训等几个方面。为了让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现有的战略目标之上设置一个浮动比例,这样就能使战略目标适应企业外部、内部的变化了。
3.2 根据战略规划对预算进行编制 3.2.1 预算的编制
明确了战略目标,就要对企业进行预算编制了。编制的过程中必须围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进行。然后要考虑如何减少消耗,增加生产量,最后还要将对员工的投入纳进预算的范围内。对员工的投入包括了员工福利、学习培训等。整个战略预算都包括企业的各个方面,比如人力资源的投入量、生产和管理的投资、技术开发的投资等。
平衡计分卡可以将企业的战略分解为多个指标,比如,在制定收入增加战略和生产效率提高战略的同时,可以对这两个战略指标进行分解,分解成配送体系、产品质量、成本费用、员工技术等多个要素。然后便可以根据企业设置的战略目标,制定出可行的战略措施。制定这个战略措施的时候,可以对实际需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进行大概的核算。在制定了这个措施以后,战略预算才可被推行和使用。
3.2.2 对经营预算进行编制
经营预算指的是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预算,在编制收入预算的时候,可以根据企业之前的财务、收入情况来进行。而编制费用预算,则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来进行,因为费用预算指的是企业自身运营的费用预算。编制费用预算的时候,要依据费用的分配、总额,另外还要找出成本动因、预算动因,从而对费用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
在编制预算的过程当中,还要编制一个表格,这样才可以使预算的内容明确而规范。可以采取预算项目分拆、组织单位分解两种办法,将所有的费用标准都填入表格当中,再用相关的表格按照勾稽关系相互连接,这样便可制成一个合理的预算表格。
3.2.3 全面执行预算方案
在制定了预算编制以后,就要执行预算方案了。企业可以将批准的预算方案传给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并且将各项预算指标细化到具体项目和用款的范围,让员工们根据这个预算方案来对财务进行控制,同时也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支出的可靠依据。不仅如此,还要让员工的预算执行情况与其本身的薪酬、福利、奖金挂钩,既要有奖励,也要有惩罚,这样才更加具有鼓动性。企业管理者与财务部门还要随时进行查看预算执行情况,此外,还要及时的将执行情况反馈给上一级的领导干部,以提高执行力。
3.2.4 对预算中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为了使全面预算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下去,管理者还要进行随时的监督,按照授权制度来进行分级控制。企业根据批准的预算,对支出项目按照使用性质来进行控制,并且对各个部门进行横向的管理,分级落实到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实现双向的监管。这样就能使预算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
对于预算之内的支出,首先要制定使用计划,制定了之后要对这个计划进行审查。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将支出严格的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预算编制必须明确,这样才能使员工们有明确的目标,对这个目标进行过程监管,从而促使整个全面预算工作顺利的进行。另外,进行严格的监管能够杜绝和防止员工的不合理操作、违规操作。
3.3 对整个预算工作进行考察和评价
企业还要对整个预算工作进行考察和评价,要考察的方面包括预算编制情况、预算调整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企业管理者要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合理而公正的评价。考察和评价可以分为年度和季度。另外还要在企业内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比,根据评比的结果对员工实施奖励和惩罚。
在预算管理实施的整个过程当中,必须以企业的战略为导向。这样才能使预算管理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另外,在执行的过程中,管理者还要不断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4 基于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
①以市场为基准和依据。市场是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根本主导,因此,战略目标必须与市场紧密联系。而企业在编制预算计划的时候,也要根据市场的情况来进行。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出现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同时也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预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支出,提高效益,同时这也是企业的经营目的。企业必须将这个观念灌输给员工,紧跟先进,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这样才能够让所有的员工明白,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就是为自身创造收益。
③实行全面的经济控制。在落实企业的预算管理时,必须要紧靠财务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的经济控制。同时还要将财务指标纳入预算考核当中,从而强化资金管理,达到预算管理的目的。对于企业来说,这是最基础的管理工作。
④跟上社会的发展。如今,社会水平得到了大力的提高,科技也在随着而发展。很多企业都采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了,而预算管理也更是采用了电算化的手段,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可靠性。电算化通过将企业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加工整合,这样就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错误。同时,还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使企业朝着战略性的方向前进。
5 结 语
预算管理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的外部竞争力。但是企业的预算管理必须以自身的战略为导向,也就是说,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让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相配合,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不断的前进,最终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颖,刘远.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探析[J].消费导刊,2021,7:96-96.
[2] 马洁.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21,6:100-101.
[3] 李波,翟云萱,党小松.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21,9:75-76.
[4] 邰丽娜.试论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J].商业会计,2021,7:76-77. [5] 吴东升.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体系分析[J].活力,2021,2:102-103.
[6] 梁淑芳.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在煤炭企业的应用[J].现代商业,2021,27:95-96.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