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探析新媒体如何做好政法新闻报道,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探析新媒体如何做好政法新闻报道4篇
【篇1】探析新媒体如何做好政法新闻报道
播记者如何做好突发新闻报道
当前,广播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激烈竞争和挑战,如何发挥广播优势,采取积极的措施,在当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在媒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正成为广大广播人急于去做并应当解决的焦点问题。我认为广播记者可以在突发新闻、突发报道方面下大功夫,充分发挥广播“快”的优势,赢得最快的时效,以求在竞争中胜人一筹。本人作为一名广播记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际,就广播记者如何处理好突发新闻的报道提出个人一些粗浅的见解。
近年来,笔者仔细留意并收听了国内各大电台的播出新闻,发现突发新闻报道正在成为各台广播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浙江之声电台在08年10月14日开设了《新闻110栏目》,在每个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九点到下午的五点整,安排了五个小时时间,和省内的地方电台互动,专做突发新闻的报道。这个栏目开设起来后,浙江之声的收听率直线上升,受众范围也不断扩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确认识和理解突发新闻
突发新闻是对出乎人们意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例如,突然发生的灾难(空难,火灾,车祸等),突然爆发的战争,突然生变的政局,不期而至的天灾(地震,海啸等)的报道。
突发性是突发新闻最显著的特点,在短促、瞬间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突如其来,毫无思想准备。而如果一条新闻的发生过程是循序渐进而非在瞬间发生,即便出乎人们的意料,也不是突发新闻;
同样,如果一条新闻是在短促、瞬间的时间里发生的,但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事先已经被意料到,也不是突发新闻。
事件性是突发新闻的又一个特点。所谓事件性,是历史上、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这里主要强调“不平常的大事情”。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突发事情不少,因为许多事情不是“大事情”,构不成事件,因而不是突发新闻。与事件性相关联的是突发新闻必须具备新闻性。时效性是突发新闻的核心。正由于它发生的很突然,时间慨念也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类新闻都要清楚表达准确的时间慨念,几月几日,几点几分,甚至几秒发生了什么事,就是这个道理。突发新闻在短促、瞬间的时间里发生,出乎人们的意料,因而也是多变的。突发新闻的发展过程瞬息万变,不好预测。在前一个小时或几分钟里是新闻,转眼就会变成旧闻,又有新闻发生,这也构成突发新闻的特点。
一条突发新闻,通常有四个现场。以火灾新闻为例:烈火升腾是第一现场;
火起之后人员疏散以及自发救火是第二现场;
消防、救护车赶到并实施救援,是第三现场;
伤员在医院,火灾清理完毕,是第四现场。作为一名记者,你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现场,争取赶到四个现场里面,更靠前的现场。比如,有人在大街上打架,或者群众在街头抓住了小偷,如果广播记者当时正好在现场,采制到了同期声,那么这会是一条很鲜活的现场新闻。如果别人打架结束,小偷已经被带上车了,那么你采写的这条新闻就会比较平淡了。
遇到突发新闻广播记者该如何正确处理并把它做好
由于突发新闻往往是短时间甚至瞬间以内,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作为一名广播记者,第一,必须要有一个非常畅通的新闻信息渠道,只有具备这个渠道,才能做好突发新闻。如果没有畅通的新闻信息渠道,几乎不可能做好突发新闻的报道。而对于这点,笔者在报道甬台温铁路黄岩段坍塌事故的新闻时,深有体会。2008年8月21日上午6时50分左右,还在睡梦中的笔者接到了消防部门通讯员的电话,说6时40分左右,在黄岩南城街道金寺堂村,在建的甬台温铁路发生桥梁坍塌事故,有施工人员被埋。听到这一消息后,笔者意识到这是一条新闻价值较高的突发新闻。马上睡意全无,立刻起床在第一时间驾车来到事故现场。在简单了解了事故发生时间、当时的施工人数、目前被埋人数以及人员伤亡等基本情况后,笔者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第一位媒体记者连线发布了这条新闻。随后,根据现场营救的进度情况,又发出了多条现场连线报道。这次经历让我感到“关系网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新闻关系网络”也是新闻资源,靠日积月累的培养和编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没有平时的积累,即使有突发新闻发生,但是到你手里的时候已经不是突发新闻了,或许已经变成了旧闻。
第二,在突发新闻现场,记者必须要保持清晰的思路,清醒的头脑。记者在赶到突发新闻现场之前的路上,心中对这个事件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图谱,只有这样,才能在你到达现场后,直奔有效采访对象而去,尽量避免在无效的底层采访对象身上耗费时间。笔者认为,记者在赶到现场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了解,基本确定事件大小、性质,然后,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采访对象,了解到突发新闻的基本情况,在第一时间内发连线报道,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快”的优势,或许,你发的就是头条新闻。还记得刚进单位那年,有一次甬台温高速公路上一辆运载化学物品的槽罐车发生了翻车事故,车上的化学物品发生了泄漏。接到这个采访通知后,笔者马上乘车来到了事故现场,发现高速交警、消防等部门人员正在对事故车辆进行喷水、施救,救护车停在路边等待接送伤员,双向两个车道中间的停车带上有许多人在围观。当时,由于缺少经验,笔者的大脑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应该先从哪里着手,也不知道应该找哪些人采访,也没有想到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将消息发布,更没有想到做连续报道或者跟进报道,最后,只是做了一篇简单的录音报道在本台播出。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在去采访之前,心里对这个事件能有一个清晰的采访图谱,那做这个突发新闻的时候就能胸有成竹,不至于那么慌张,乃至无从下手。
第三,广播记者在报道突发新闻时,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记者的状态决定突发新闻报道的成败,记者和突发新闻是浑然的整体,记者的亢奋状态决定突发新闻稿件的状态,四平八稳、不紧不慢地去抓突发新闻,断然不再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记者一定要到现场,一定要立足于“抢”。“抢”是什么感觉? 就是动若脱兔、奋不顾身,具有老虎见到猎物一样的快感,瞬间激活所有潜能,保持昂扬状态。
第四,广播记者在报道突发新闻时,对新闻要素的拿捏要懂得如何取舍。新闻要具备五个“W ”是常识,不论是普通新闻,还是突发新闻,记者理所当然该不遗余力地搞清楚新闻的所有要素。但由于突发新闻的突然性和多变性,在广播报道突发新闻的实践中,广播记者很难把新闻要素找齐全后再发稿。所以不必过分追求齐全的新闻要素,内容宜粗不宜细,这是突发新闻的突然性和广播“快”的特点决定的。第一时间能得到多少新闻信息,第一时间随时发布。
第五,广播记者在报道突发新闻时,要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在报道突发新闻时,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妥善、迅速地处理突发事件,甚至化危机为转机,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
而不正确的舆论引导,容易造成民众思想和行为偏激,舆论引导一旦失误,会酿成不可设想的后果。2007年2月4日凌晨1时43分,黄岩区东城街道绿汀路224号发生一起特大火灾,17人死亡,6人受伤。由于伤亡人数多,影响面大,一时间,黄岩坊间议论纷纷,人心惶惶。火灾发生后,笔者所在的台也在第一时间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但是报道的重点放到了各级政府对这一事件的高度重视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包括受伤人员的救治、死亡人员的妥善安置等等,让这些受害者的家属情绪稳定下来,配合政府做好善后工作,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笔者认为,在这种突发事件面前记者一定要实事求,正确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配合政府做好工作,使事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六,广播记者在报道突发新闻时,要确保自己的采访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处于临战状态。从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讲,笔者认为,广播记者报道突发新闻时,需要携带的工具主要以录音采访机和手机为主,有笔记本电脑当然更好。虽然设备不多,但是一定要使这些设备时刻处在临战状态,随时随地拿出来都能正常使用,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因为笔者在这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2007年的8月23日下午,笔者接到台州高速交警的电话,说甬台温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五车追尾事故,有人员伤亡。得到消息后,笔者匆忙拿上采访机,打的来到了现场。到达现场后,市区有关领导以及消防、高速等部门的人员正在现场营救。现场的营救指挥以及医护人员通过喊话的方式提振重伤员精神的同期声都非常精彩,笔者立即拿出采访机想把同期声录下来,但是当准备打开采访机的时候,提示电已经耗完了,附近也没有服务区,在高速公路上买电池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没有办法,最后只好做成了一片简单的文字稿。因此,笔者认为,广播记者平时一定要养成保养设备的好习惯,让设备处于完好状态,这样,再有这种突发新闻发生就不必担心了。
【篇2】探析新媒体如何做好政法新闻报道
新闻网站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报道
作者:赵卫祥[1];
作者机构:[1]长治日报社,山西长治046000;
来源:新媒体研究
ISSN:2095-0360
年:2017
卷:003
期:002
页码:P.23-24
页数:2
中图分类:G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突发性新闻报道;民意;策略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普遍运用,网络传播的速度突飞猛进,我国的新闻网站已经实现了完整的布局和体系的构建。这对于新闻网站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作为党和国家新闻事业组成部分的新闻网站,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长期存在诸多问题,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文章主要通过具体突发性新闻案例来分析我国新闻网站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的缺失,并进一步论述新闻网站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报道。
【篇3】探析新媒体如何做好政法新闻报道
如何做好法制新闻报道
作者:张鹏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9期
【摘 要】法制新闻报道主要关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律现象和法制问题,着重于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律意识和倡导法治精神,强调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规范功能及对公众各项基本权利的保护。
【关键词】法制新闻 法律知识 法治精神
一、法制新闻的着眼点
法制新闻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对某一个案件、某一类法律现象和问题的报道与剖析,运用法律观点回答问题,给人以教育、启迪或警示。
从这个意义上说,仅仅客观地报道公安部门、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破案、查处、监督、起诉、审查案件的过程是不能划定为法制新闻的。因为这样的报道常常将一个本应具有严肃性和法制教育意义的法制事件变成了简单的案件写真。对于这样的节目,观众很难从中获得法律知识,更无从谈起法律意识的增强。从理论上讲,这种创作的失误在于对“真实”的理解有偏差,他们简单地把“真实”理解为对案件真实的直接展示,只是停留在案件报道的表面,不进行社会文化以及法理的深刻分析。如今,法制新闻报道的对象范围早已超出了政法部门,包括了社会生活各方面与法律有关的看内容。根据报道对象不同,从行业角度法制新闻报道可划分为:经济法制、刑事法制、民事法制、行政法制、文教法制等。
其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琐事、家常事,都可以在法律或道德的层面上找到落脚点。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日,一家酒楼发生纠纷,公安局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得知,酒楼老板在欠发工人工资多月的情况下,于当日早上突然失踪。工人们发觉后,把酒楼内的一些物品拿走以抵押工资。不曾想这些东西是酒楼产权单位的,于是双方发生纠纷而报警。
按照一般的报道方式,只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一下就可以结束,但如果是以法制新闻的形式报道,仅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看似简单的事件中最少包含了两个以上的法律关系。其一,老板拖欠工人工资是违法行为;
其二,工人擅自处置他人财物也是违法行为,而这两点恰恰是法制报道的精髓所在。
【篇4】探析新媒体如何做好政法新闻报道
作者:沈郁兵
作者机构:南通市通州区广播电视台 出版物刊名:西部广播电视 页码:51-51页
年卷期:2016年 第4期 主题词:经济报道 亲和力 策划性
摘要:在互联网经济多元化的新常态下,对做好经济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记者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把握大势,让经济新闻"微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