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全文完整)

时间:2022-08-27 14:4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全文完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5篇

第1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困惑”与“策略”
作者:陈康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年第08期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人才的培养,最终影响国家的兴旺发达。当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容乐观,据近期有关调查报告显示:30%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缓慢前行,其中17%的教师因工作厌倦,专业化发展停滞不前。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教师专业成长困惑的原因和现状

        1.应试教育有一定影响。强势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时常冲击着人们的思维,一些教师时刻饱受着关注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与咬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放松的双重压力。如,一些学校给教师布置繁琐的任务,频繁开展外出听课和外出培训;
既要交电子教案又要交手写教案,教案还得条目繁多、拖沓冗长,上课,批改作业……教师们疲惫于“工作”,时间长了教师不仅成为教书的机器,而且超负荷的工作使得整日疲惫不堪,精力憔悴,身体的长期透支也使一些教师的健康提前亮起了生命旅途中的红灯。

        2.社会常常缺乏平常心。对教师满意度要求过高,导致教师心理压力负担过重,专业成长缓慢前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虽不把教师当圣人,但经常要求教师做完人,使教师如履薄冰。如,一些教师工作方法简单,出现教育负面影响,这时,社会媒体蜂拥而至,常常以挑剔的心态苛求教师,使教师心理失衡,从而影响教师专业化成长前进的动力。笔者认为,新闻媒体应多弘扬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不断研究教师的心理需求,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教师在改革中看到希望、尝到甜头,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促进专业化能力的提升,成就专业化快速成长的梦想。

        3.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制度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些学校为追求所谓的“名声”“荣誉”,制定了过细的考核规则,扭曲了教师的心态,部分教师出现沮丧、焦虑、压抑、忧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削弱教师专业化进取的信心。如,一些学校缺乏人文关管理,一些教师偶尔迟到或缺课是正常现象,领导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按照学校的“死规定”对教师加以惩罚,势必引起教师们的不悦和反感,造成专业化成长的漫步缓行。

第2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倪邱中心校教师成长规划

(2013——2016)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一所好的学校根本上取决于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育能力,。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新课改不仅指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也力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教师职业幸福,特制定倪邱中心校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

一、学校概况

倪邱镇中心学校创建于1958年,2003年被确定为阜阳市农村示范初中学。学校占地面积60余亩,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70人,教职工96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45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县优秀教师、师德标兵32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9%。

学校以“与成功有约”为办学理念,以“走好每一步”为校训,以“努力打造高雅校园 、书香校园 、七彩校园 、和谐校园”为培养目标,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求真知 、做真人”的校风,“爱有形 、教无痕”的教风和“乐学 、自主 、探究”的学风。

一年来,在以李尚友为校长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以“魅力倪中人, 和谐新团队”的精神风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有效的科学管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荣获了“阜阳市花园式单位”“全国诗教工作先进单位”“太和县平安学校”“太和县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发展优势

1、我校有位热心课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思想独特的专家型校长,有一个团结协作、和谐奋进、业务精良、有强烈的课改意识、特别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班子队伍。

2、学校管理趋于科学规范。学校以“三级六部的管理模式”为主导,用制度文化做保障,用校园文化做引领,形成了“平安立校、德育树校、质量兴校、教研强校、文化润校、特色亮校”的办学思路 ,学校管理正从制度化管理逐步向文化治校迈进。

3、课程改革正有序推进。学校在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高效课堂培训专家的引领下,我校班级学习小组已经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体现,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增强,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明显提升,学校形成了自己的 “六步三查” 的课堂教学模式。全体教师正满腔热情、全身心的投入课改,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如火如荼。我校有较为完备的教学条件,有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业务精湛、潜心教学的优秀教师,有文明向上、勤奋严谨的莘莘学子,有团结创新、敢为人先的倪中精神,我校的课改一定会取得成功!

4、魅力德育模式已基本构建。我校通过构建“四个系统”、建立“两级平台”(即:学生自主管理系统、情感体验系统、多元评价系统、校园文化系统;
学校平台和班级平台),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学校德育充满魅力和生命活力。

学校德育将继续坚持德育内容的“小、近、实”:(“小”——教育内容具体,“近”——教育内容贴近实际,“实”——讲究实效、知行统一。)追求专题德育活动的系列化、精品化,不断形成七年级以“习惯、荣辱”、八年级以“感恩、责任”、九年级以“奋斗、成才”为主题的教育特色。

三、指导思想

以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本,以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抓手,以“三名”(名师、名班主任、名学科主任)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构建和完善以学校为基地、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学实践为导向,完善学校师资的自培,强调“因人施训”、“因需设训”,关注教师人文需求,提高教师的文化品味。坚持师德与师能同建原则,坚持专业与特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专家引路原则,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针对性、时效性。

四、发展目标

依托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高效课堂培训,通过课程改革这一平台,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高效课堂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愿望的,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和高效课堂理念,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有一个大幅度的成长,能适应需求、面向未来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增强教师职业幸福。

经过专家引领和学校三年的努力,力争到2016年我校省市级名师达到2人以上,推出在全县有影响的名师3—5名,1-2个学科成为太和县知名学科,争取学校有5-8名教师能够成为县市级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书育人的磐石信念。

师德是教师的师魂,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提高,师德为先。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首要任务,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师德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的其他各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师德建设。学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监督机制。我校将建立师德师风建设与监督的长效机制,依照《倪邱中心校教师师德规范和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学校教师发展处、工会等科室负责师德的调查研究和检查评估。各部门负责人要深入第一线,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将师德问题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在网校上建立“师德论坛”,尝试学生对教师师德评价活动,督促教师更新思想观念,完善道德修养,并把相关信息及时向教师反馈。

(2)建立宣传机制。学校要把师德建设的宣传工作作为经常性地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要利用文化长廊精心设计版面,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
举行“夸夸我们的老师”演讲比赛,开展“感动校园十大教师”评选活动,弘扬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

(3)探索培养机制。中心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培养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形成了师德建设的多种培养机制。学校将不断加强对教育理论、教育法规的学习以及教师职业理想教育。通过班主任论坛、青年教师论坛、业务研讨活动等,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要定期举行师德师风报告会,大力表彰了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开展以学科组为单位的各类学科周的活动,使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师德水平。学校将制定各类文明公约,规范教师言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通过各种培养机制的建立,学校要让教师成为真正“学习者”、“反思者”和“研究者”,使师德师风建设得到进一步落实。

(4)完善评价机制。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在各类评先评优中,在同等条件下,对师德优秀的教师要予以优先考虑;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进行人员的流动制度。二是建立考核机制。每学期结束,学校将对各校班子成员统一进行民主测评,对全体教师要进行师德师风考评,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奖励、聘任、晋升、晋级、流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1)为加强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学校设立教师发展处,将原教导处一分为二,分别成立教师发展处(强化师资队伍专业成长)、课程管理处(强化教育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教师发展处,有工会主席随冲同志和李彩英主任专门负责课改工作,指导学校开展课改调研,指导学科组以及老师在导学案编制、教学流程、合作学习小组分配、评价机制确立、制度建立和实施高效课堂的管理、咨询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学校要指导教师注重教学反思,指导教师认真学习、宣传“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和“即墨二十八中‘和谐互助’教学模式。通过摸索和研讨确立学校宏观模、各学科模,进而形成优秀教师的个人模。

(2)教师发展处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听专题讲座、开展培训等方式,让所有一线教师倾听、观看和亲身感受、体会“高效课堂”。学校拟定每年要让全体教师到都能外出轮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引导广大教师投身课堂实践。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构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

(3)建立崭新的评价体系。

个人小成绩、团队大业绩。学校教师分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同质竞争、异质帮扶;
打造组内竞争、组外合作平台。

(4)抓好大教研小课题研究。

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动地球。学校坚定不移地以课改为抓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积极开展大教研活动,努力构筑小课题研究平台。教师发展处和课程管理处要确定各学科组开展此项活动负责人、时间、地点、人员、任务,要扎扎实实坚持备课、听课、评课、议课(小课题研究)制度。

(5)建立全员展示机制。

我校的教育理念是“与成功有约”,即“以成功激励成功”!写出来的是作业、展示出来的才是作品。学校将为广大教师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让教师在展示中体验成功和快乐,在展示中彰显自身价值,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是说的平台。学校开设“经锄大讲堂”,利用每周四业务学习时间让教师谈心得、说经验、聊感想、话反思、明得失,达到共同提高,教学相长。二是写的平台。学校将通过文化长廊十二块展示窗和网校空间彰显教师的课改成果和收获,展示优秀教师的风采。

(6)实施“三名” 工程建设。通过三年的培养和磨练学校将培养一批名师、 名班主任、名科主任,设立名师、 名班主任、名科主任工作室,在培训、教研、福利、荣誉等方面给予倾斜和鼓励。引导他们做课改的领头雁,发挥他们的帮扶、引领、辐射作用。

3、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关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1)学校工会将积极开展“维权”的宣传、咨询等活动,坚持以服务为主线,以维权为重点,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在校园内努力营造一个“心齐气顺、和谐共事、心情舒畅、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改革方案尤其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的讨论、制定和修改,努力在源头上形成维护教职工权益的有效机制。

(2)加强对广大教师职称、福利待遇,劳动关系问题的调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支持教育改革,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的新途径。不断健全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帮困扶贫机制,切实为教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经常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生活情况,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校园网络和宣传阵地,开展心理保健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增强教职工身心素质和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学校干部与困难教职工家庭联系制度,了解掌握所需帮扶情况,落实帮扶措施,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

(1)学校教师发展处和工会将利用教职工的业余活动,开展景观区月光曼舞行动,经常开展拔河比赛、象棋比赛、书画比赛、文艺表演等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全体教职工的生活,增强职业幸福感。

(2)学校开展给教师过生日活动,每周的国旗下有学生会值周干部公布本周过生日老师,然后有学生同意向老师祝贺。老师过生日那天,由所在班级学生在上课前向老师鲜花。活动气氛热烈,场面其乐融融,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师生情感,真可谓“掌声、笑声、声声入耳;
心情、友情、情情暖心。”给教师过生日,不仅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集体的温暖,还体现了学校领导对教师们的情感管理和人文关怀,有效地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师的幸福指数,促进了学校和谐、健康发展。

(3)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们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论坛”。我校全面实施“12358工程”,即一年转正,两年基本功过关,三年完全胜任教学工作,五年成为教学骨干,八年成为学科带头人。

(4)为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追求职业幸福,我校将定期举办“职业幸福论坛”,让大家喜晒幸福,说职业、聊同伴、夸校长、谈家庭-----畅所欲言,无所不谈。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我们要教会全体教师学会倾诉,学会悦纳自己 、悦纳他人、 悦纳现实 、悦纳未来,引导教师永远保持一种宁静高远的幸福心态,重视过程,活在当下,乐在其中;
在课堂教学中享受课堂,在师生交往中感谢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享受过程,在学生的进步和自我的成长中感悟幸福,在平凡而常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中提升幸福。

(5)我校还将经常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增强广大教师的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以及面对困难、勇于担当的勇气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培养全体教师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附: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行事历:

九月份:

1、师德师风承诺书的签订。

2、“教师节放歌”活动

3、专家讲座,高效课堂培训。

4、青蓝工程活动

十月份:

1、月光曼舞活动开始启动。

2、教职工书画大赛。

3、“夸夸我们的教师”演讲比赛。

4、骨干教师评选。

5、经锄大讲堂活动。

十一月份:

1、教职工体检。

2、教职工拔河比赛。

3、经锄大讲堂活动。

4、教学优质课大赛。

十二月份:

1、职业幸福论坛。

2、“我的课改故事”演讲。

3、教职工健身趣味活动

4、经锄大讲堂活动。

元月份:

1、迎元旦教师联欢会。

2、青年教师论坛。

3、向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

4、名师、名班主任、名学科主任评选。

倪邱中心校教师发展处

2013年9月2日

第3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高台县巷道中心小学

教师专业化成长手册

(2011 -- 2012 学年度第 学期)

姓名 :
王雪艳

前 言

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新课程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承载者民族教育无上荣光的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教师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我们要让每一个教师成功地进入并完成——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学会反思、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为实践的研究者。

有的老师说“上边的活动太多了,没有多余的时间读书看报,没有时间写备课、批作业,没有时间锻炼身体、谈心交流”等等,岂不知自己还是遵守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支粉笔一杯茶,一本教材一学期”得习惯。“优秀的人不抱怨”,一个成熟的教师往往发现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老师除了上课以外,一天下来,大的时间段的确没有,但只要按着新课程的标准精心安排,细碎的时间还是有的。我们要求全体老师都要在遵守学校课程表完成上课、批作业等工作的基础上,起码要安排40分钟各种形式的备课时间、30分钟读书写笔记的时间、20分钟与同事交流得时间、10分钟锻炼身体的时间,也只有这样,素质教育前提下的很多工作才能顺利完成。

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的老师在经历了一系列传统思维定势与新课程改革标准碰撞后,终于摸索到了能够尽可能多地将各种教学思考融为一体的新的办公模式,正是基于这种崭新的工作思路,《高台县巷道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手册》应运而生。

本手册印制的宗旨是“落实科研兴教战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共设立“前言”、“我的专业成长规划”、“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记录”、“学生花名册及成绩表”、“听课、评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校本培训记录”、“每周教学反思”、“我的读书笔记”、“个人荣誉”和“本学期工作总结”等多个栏目,内容齐全,能真实反映出教师一个学期的专业化成长过程,细致而温馨。

相信,随着新印制的教师手册的正常使用,我校的各项工作定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我的个人信息简表

我的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表

(2010年9月—2013年9月)

自我现状分析

三年自我发展目标


本学期我的工作任务及奋斗目标


我的课程表

学生座位表

年级 班 男 人 女 人 共 人


学生花名册

后进生花名册

后进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后进生转化记录表


年级 成绩表

年级 成绩表

听课记录


家校联系登记表

备注:联系方式有电话联系、教师家访、家长来访、信件联系等。


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记录

校本培训及业务学习记录

每周教学反思录

教育教学随笔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教学案例、课堂实录

外出培训及学习记录

外出培训及学习心得

集体说课稿

专题讲座、交流发言稿

读书学习笔记

读书学习心得

论文、教学经验材料

教育科研课题实施记载(一)

教育科研课题实施记载(二)

教育科研课题实施记载(三)

教育科研课题实施记载(四)

本学期度个人荣誉

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第4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一、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有关概念

(一)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

1、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准确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知识表述科学、准确,教学过程思维科学、精细;
思维的条理性在课堂上思路清晰、有条理;
思维的概括性在课堂教学上对教材内容处理恰当,即反映全貌、有突出重点;
思维的发散性在教学中能多方向、多层次、多侧面的思索问题、开展教学,思路开阔,能提出多种假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思维的变通性能变通思路,产生超常的教学设想,提出教学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思维的独创性能产生新颖的、别人未能想到的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指教师口头表达科学准确、简洁易懂,逻辑严密、生动能吸引学生;
较强的文字表达及板书能力文字功底好、能写一手好字,板书结构好,既能反映教学全貌、又能突出重点;
较强的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能充分恰当运用身体的位置、姿势、动作与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
善于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指善于运用实验设备、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教学。

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善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善于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善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善于管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纪律的能力,善于反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善于评价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能力,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强的人格、情绪的感染力等。

(二)教师专业结构和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教师专业结构

(1)专业理念

"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即为专业理念,为教师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使得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与非专业人员区别开来。如果一个教师把教育看成是全人生的,把未来社会理解为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那么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就将重于知识的学习而成为教育的主题。过去习惯于把课程看作是基于一定的学科领域,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实施具体的教学意图的一个过程

(2)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师应具有基础能力(智力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学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教师还需加强以下四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的文化判断能力。

(3)专业态度与动机

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教师的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涉及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态度)、工作的积极性能否维持(专业动机)和某种程度的专业动机能否继续(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理想、态度、动机和职业满意度等是一系列影响教师去留、保证教师积极专业行为的密切关联的因素。其中,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两个核心因素,其他的因素一般都要通过这两个因素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美国学者凯尔卡特曼通过"专业自我"这一概念来说明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问题。他认为,自我是一个复杂、多维、动态的表现体系,是人和环境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影响着人们感受具体情景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日常行为的方式。专业自我包括:自我意向(对"作为一个教师我是谁"问题的回答);
自我尊重(教师对自身专业行为和素质做出的个人评价);
工作动机(促使人们进入教学职业,留在教学工作岗位的动机);
工作满意度(教师对工作境况的满意度);
任务知觉(教师对工作内容的理解);
未来前景(教师对其职业生涯和工作境况未来发展的期望)。

(4)专业知识

教师的知识基础由七种类别的知识构成:

①内容知识,主要是指学科知识;
②一般性教学知识,指超越各具体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理和策略;
③课程知识,指对作为所教的"职业工具"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掌握;
④教学内容知识,指对将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而成的对具体课题、问题或论点如何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的理解;
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
⑥教育环境的知识,包括从班组或课堂的情况、学区的管理和经费分配,到社区和文化的特征;
⑦关于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他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

2、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在教学目的方面: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现在的真正目的早已转移到了为了各级各类升学、为了各种形式的考试方面。几乎课堂上的全部教学行为都是为升学、为考试服务的,因此培养的学生是"高分低能"或者"低分低能"。现代教学论主张,教育不仅培养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而且要培养文明幸福的人。

(2)在教学任务方面: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而且要是学生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教会学生学习。布鲁纳认为:对学生来说知道如何学习要比知道学习什么更重要。赞可夫提出了"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使用一个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的主张。

(3)在教学过程方面:

我们现在沿用的是凯洛夫的"五大环节"教学程式。现代教育论主张,教学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乃至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课堂教学的理论绝非单一,教学模式也不能公式化。

(4)在教学方法方面:

现代教育论认为,不仅包括教的方法,而且包括学的方法。教师的方法并非"填鸭式",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独立摄取的能力,为学生的"无师自通"做准备,由单向型变成多向性,由单一型讲授变成复合研讨性,由学生静听型变成学生参与型。

二、国家对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教育一体化、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建立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的实质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过去是师范院校之间竞争,今后师范院校还要与综合大学及其他院校竞争。

也就是说,在坚持以师范院校为教师培养主体的同时,积极倡导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以形成我国开放性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但必须建立与完善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制度和评估制度,规范教师教育市场。

(二)从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角度,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

教师教育应该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教育,单靠职前的一次性终结型的师范教育是不够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而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则是实现教师终身的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
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
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

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把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连成一个整体,从而为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化提供了制度条件与物质条件。

(三)建立健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严把教师的"入口关"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赖于作为专业化保障手段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它规定了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等。目前教师资格考核的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即重学历,轻能力;
重笔试,轻面试。教师资格证书类型较单一,不能反映各个层次和水平的教师的差别。

目前在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随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四)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根据教师的职业发展的需要,重新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既要对老学科进行内容、体系上的改造,也要增补新的教育类课程,以满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其二,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是西方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方式,我们应适当借鉴,以使教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五)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使教师成为社会上优秀人才的首选职业。还要努力使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动力。

(六)改革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被认为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重要措施。正如医科大学需要在临床医院一样,教师教育机构也应有自己的"临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于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促进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有效培养培训教师从教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七)加强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即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奖励和处罚教师,不是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甚至也不是主要目的。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要实现学校的总体需要和目标,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更为主要的是要依靠教师的努力和积极性,尤其要依靠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三、我校对提高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措施

(一)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系统培训

1、师德培训

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新课程培训

我校组织的专题培训,对教师进行新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使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另外还将组织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通研教材、吃透教材的教学内容、解读课标、探索教法。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课程培训中学习书目主要有:《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我们将继续开展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
其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
第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通过逐步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把校本培训和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本校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术水平,用教科研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二)、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不仅是管理、约束、控制,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管理效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校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基础上,始终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去落实,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常规"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常规落实到位。在这基础上,也要创造条件,促使教师创造性工作,形成规范加特色的教学风格。

1、落实中层领导包学科制度。为了增强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把教学工作的管理落到实处,我校建立了领导成员的管一条线、保一个科、蹲一个班、授一门课的制度,落实领导的管理责任。要求每个领导成员对所包的学科教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将管理情况向学校行政会报告。

2、落实教学常规。我们按照新课程班级和非新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开齐科目,开足课时。要求教师严格按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上课及开展教学活动,不得随意调整或减少授课时数,保证各学科教学计划的落实,保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知识辅导,质量检测等基本环节,都向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制订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方案。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逐步保证了课堂教学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落实评优激励机制。评优激励机制是提高执行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的方法。我校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了评优激励机制,每个学期定期开展教学评优、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评优、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系列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三)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技术层面的)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1、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就某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该活动的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否反映课改的精神?活动的准备做得如何?是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活动内容的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等等,通过多角度反思,可以使一些问题消除于教学活动之前,同时养成教师正确对待教学活动的良好态度与习惯。

2、教学中的反思,主要要求教师组织教学时不仅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而且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需要是否给予满足?"等等,通过边活动边反思,教师就可以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标。

3、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要求对整个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优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如何改进?等等,教学后的反思即是本活动的结束工作又是下一活动的开始环节,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自我反思,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独立反思,它的反思主体和客体都指向自己,由于反思者(教师个人)对自己新组织的活动较为清楚,因此,反思的针对性可能较强、感受较深。

5、集体反思,即组织教师群体就某一个教学问题,教学活动进行的共同反思

(四)创设高效课堂,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是认真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骨干引领的作用。课改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要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努力探索和开拓"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新思路。各校领导要主动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及时掌握课堂教学动态,积累素材,在总结、梳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各学科的教学新模式。积极引导教师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新模式,要把应用新模式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主抓手。各位教师要大胆的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切实改变过去那那种一言堂、满堂灌和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总结骨干教师的成功经验,在普通教师的群体中形成共识,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借鉴应用,加以推广;
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通过说课、评课等环节,让普通教师对怎样是一堂好课多一份感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师群体的课堂教学水平;
创建师徒结对机制,给新进教师和教学能力相对差的教师指派骨干教师进行带教,主要在教材分析、备课设计、教法应用及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教学能力。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课堂教学活动。各校要依据课程改革要求,广泛开展"新理念、新课堂"系列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层层开展"五课"活动,即: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结课活动,精心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
狠抓集体备课,规范集体备课程序和要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切实提高我们每位教师能力和水平。加强"常态课"教学质量的监控,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由校长室、教导处、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联合听课、评课小组,对所有教师的"常态课"进行跟踪,通过听课、评课,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加以针对性的总结指导,对照"高效课堂"总体要求,努力构建新课程背景下"常态课"课堂教学新形态,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内容仅供参考

第5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赵村中心小学张莉

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新课程在我市已进入全面实验的阶段,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为使自己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有所作为,因此,当前的教师们,必须将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提到日程议事中来,通过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只有经常的进行学习、研究、反思、不断实践,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现新的事物,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不断满足当前孩子们的需求和教育的发展,也才能在工作中找到自身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现结合学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建立尊重、赞赏、宽容的师生关系。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尝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人人都能学好,个个都能成才。能善于发现和及时赞赏学生的成功及其闪光点,要学会宽容和等待。要坚持以下“七个不”:即不体罚学生;
不辱骂学生;
不大声训斥学生;
不羞辱嘲笑学生;
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不冷落学生;
不随意向家长告状。同时,对学生的发展和评价保持适度的宽容,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批评转化为期待,避免过多地苛刻地评价学生的“对”与“错”,从而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教学关系上,注重帮助、引导、交往

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保证,在教学中我将尽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强调师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的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加强师生的对话、交流,力争完成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在对待自我上,做到设疑、反思、创新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尽可能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首先自己就要下功夫,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的设置上,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且观点新颖的问题进行设疑,置学生于问题情景之中。

?4、以反思性教学为突破口,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反思。

作好课堂教学反思,即教学前反思,用新课程理念,走出过去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法机械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出发,拓宽教育的时空,拓展教学的内容,优化教学的过程,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是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的反思,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并尽量公开又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教学后反思是在授课后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止。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

5、厚积薄发,开拓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比赛,不断的磨练自己,在挫折中不断的成长、完善。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者、专家请教,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新世纪的教师重任在肩,我愿与新课程同行,与课程改革一同成长,与全体教师一起共创辉煌。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安仁小学靳东双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种自我挑战,也是对自己事业和人生目标追求的系统化理论化,只有敢于挑战自我,才能不断成长。所以,我们必须实施挑战自我,反省自我的策略,精心设计搭台展示自我,检测自我,修正自我的策略,才能在不断战胜自我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现对本学期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德为宗,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从业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可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为此,我校坚持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及有关政策法规,积极开展师德承诺、行风建设等活动,努力做到“思想道德规范、专业道德规范、教学道德规范、生活道德规范、行为道德规范、语言道德规范、交往道德规范”,自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一是塑造完善自我形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开展“学习讨论,自我评价——相互督促,寻找榜样——自我设计,对照规范——自我完善,榜样形象”的系列主题活动。二是关爱相信每个孩子。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为出发点,开展“微笑服务”系列主题三是提高自我生命质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发展之路”为落脚点,开展“自我生命真谛——自我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系列主题活动。

二、师能为上,全面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1.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

1)多阅读些名家的教育教学着作,广泛阅读《德育报》、《班主任之友》等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网站等,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2).积极参加网络培训和学习,经常到课堂去学习和交流。

3)认真学习、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案例,取长补短。

2.多交流取长补短:

1)、多听课评课,认真研讨,多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自己。

2)积极参加各项专业培训。

3.积极钻研和总结经验:

1)积极认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认真撰写教学心得,尽量多写学生个案,使得教育更得当得法得益。

2).经常组织教师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及时研究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断学习积累,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发展。发现不足后,针对自身的特点与不足,逐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日益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最终目标是争当科研型教师。

总的来说,我校教师在这过去的一学期中,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课堂操作能力,个人基本素养等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

推荐访问: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专业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