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调研,供大家参考。
农村安全饮水的现状及对策的调研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日常生活用水质量的高低代表了这全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我国由于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地理条件复杂,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有不少地方饮水困难或饮水问题突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人们,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下面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及研究。
关键词:饮水困难;饮水卫生安全;水质;污染;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是,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却相对滞后,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脱节,尤其是作为农民生活重要基础设施的饮用水供给基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并且日益成为影响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偏少加上水质的恶化,这一系列的饮水问题就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潜在危险。因此,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是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同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的饮用水,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饮水卫生安全,关系到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政府提出的和谐、稳定发展的民生问题,因此农村安全饮水的问题近年来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已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的不稳定因素。90年代左右,农村饮用水大都直接来源于河流湖泊,虽然当时污染很少,但其它的隐患如病毒感染比较严重。本世纪初,工农业迅速发展,导致大批的河流湖泊污染,以致不能直接使用,于是有涌现出了单户水井的增多,而这样虽然解决了近期的饮水难题,但是这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对地质结构造成了无可估量的影响,还有就是地下水矿物质高,直接饮用导致各种结石等疾病的产生。总而言之,农村缺乏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及保护,仍然缺乏集中有效的分配方式。水利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各地正加大投入,重点解决人口较少民族、农村学校、血吸虫病区、高含氟地区和干旱缺水地区的吃水难题。为此我们来到湖北省长阳县深入农村调查了当地农村饮用水的状况,了解到安全用水工程在地方的实施情况和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当前农村农户的用水方式
2013年抽样统计统计的最新数据,板桥村60%的村民使用的是从大山里引过来的山水。采用的是集水坑供水。当地共建成2处供水点,解决了该镇两千多人的吃水问题。另外,35%的农户以分散式供水——建水窖或水井的方式解决了基本的生活用水问题。当地建成的100口水窖解决了800人的用水问题。但是仍有5%的人,即20户,120人面临着吃水难的问题。这两种取水方式也是全国大部分用水困难地区的解决办法,集中式供水能有效的解决一部分人的吃水问题,但是水窖和水井的方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受到季节性降雨量的影响较大。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当地有一部分村民是用的开发区的工业用水和水库水。
二、安全饮用水的实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地理结构和居住点分散是工程实施的一大难点。农村饮水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变,村与村分散,文化经济比较落后,人畜饮水多采用地面及地下水和降水。居住点分散使得管网延伸工程又遭遇瓶颈,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耗时耗力都相当大。
2、另外,一些其他的基本设施建设对地表水产生影响。农村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靠地表水维持基本的生活,但是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
水量。由于各条高速公路和隧道的开发建设,需要开山、炸石、采矿等工程建设,破坏了原来的地质构造,使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水质污染,导致饮用水缺乏。
3、气候条件的变化使得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不到保障。对于居住的较分散和居住地点地势较高的农户,仍是以蓄水池或各类水窖的形式饮水,这样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各地区的降雨量差异很大因而水的供给量得不到保证。雨季时这一部分人就有足够的水源,但是一旦到了干旱季节,他们又将面临缺水的问题。
4、人类自身的活动致使水资源进一步缺乏。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条件恶化。地表植被这个天然水库的涵蓄水能力减弱,使泉水出露时间缩短甚至枯竭,本来缺水的地区愈发贫水。
三、农村饮用水水源及水质的问题
1、水源的确立
在农村集中式供水的蓄水池中的水主要是取自地势较高的地方的泉水。将其蓄积起来供给附近居住较集中的一些农户。还有一些调节池,也是取自山间的泉水或水厂的水,利用地势差异产生的压力将水从底下压入调节池,然后经过卵石,砂的净化再分散到各家各户。然而,居住较分散或居住地势较高的农户由于抽水费用较大还是依靠降水、地下水维持基本的生活。还有一部分人居住点离小溪河较近,就直接以溪、河中的水为水源。
2、各种水源的水质分析
2.1、山区菁沟水或泉水,流速较快,流量一般不大,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一般没有工业污染或人为的破坏,水质较好,集中式供水中蓄积的这种水水质一般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在经过调节池时,采用了简单有效的生物净化方法,再一次滤过水中的可见浑浊物,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的质量;但是大多数未经过水厂或供水站净化的水在汛期仍有颗粒悬浮物,大肠杆菌的含量也往往超标。
2.2、江、河、溪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的影响较大,其浑浊程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亦急骤增高,对于直接饮用江、河、溪水的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不能作为长期的饮水方式否则将对人体产生严重影响。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水质一般较好,浑浊度较低,适合人畜饮用但是供给量变化很大。
2.3、采用地下水时,水源与水位及地形,地质情况有关。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水量。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一般无色,硬度偏高,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叫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由于复杂的地质状况,恶劣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部分地区水源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导致存在高氟水源,造成地方性氟中毒。通过对当地某村的调查发现,全村536户、2473人,患斑釉齿的人口达到1648人,占总人口的66.6%,有近20%的人口有不同程度的氟骨症状。
2.4、关于雨水和降水的水质,这就与当地的降水量和空气中的污染程度及收集方式有关了。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水的Ph值、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放射性元素的含量等等都有可能不符合国家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如长期以雨水作为水源,各种疾病也可能接踵而至。
四、农村水资源的管理现阶段我国农村水资源的管理和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水利管理队伍不稳定,水利改革步伐缓慢,多头管水现象,水利工程病险较多效益难以发挥等等。为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予以鞭策和监督。调研期间,我们了解到当地村民以协会的形式,进行自主管理。具体方案是由一个村或一个组所有的自来水用户成立一个用水者协会,由会员选出理事会成员,负责监督和管理相关事宜。理事会有人专门负责收
取水费,用于维修管理及发放负责人的工资,收费标准由村民开会统一商议决定。这样整个循环过程就完全是用水者自行决议,实行和完成的,政府和相关部门没有参与其中,也就改善了出现问题没人管的局面及以上的种种问题。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其他地方也有采用。
五、国家相关政策致力于改善农村饮水现状据水利部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有1.52亿人口仍面临饮水困难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农村人口。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每年安排中央资金60多亿用于解决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到今年,全国已有1.6亿农村人口告别不安全饮水。以湖北省为例,目前省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尽快让农村居民用上安全清洁的水,决定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确保5年内、即2013年底前解决广大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水。今年我国将力争完成约300亿元的中央水利投资,其中包括新解决60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一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同时有关部门将完成《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0-2013年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其中县级规划要将饮水不安全人口落实到村、到工程、到人头,确保解决好原规划余下的1.52亿人和国营农场、林场,以及农村学校等方面饮水安全的问题。现存的农村居民饮水尚未的到解决的问题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尽快让安全饮水工程造福每家每户。
六、关于安全饮水工程的几点建议
1、对水质要严格检验。
据了解,农村大部分居民用的水水质都不符合国家《生活饮水水质标准》的相关要求,有的地区甚至出现地方性水病,地方性传染病,结石,各种肠道疾病更是常见,也有地方出现氟或其他重金属中毒的现象,可见农村饮用水水质并没有完全得到好的控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人口饮用水的硬度较高,还出现氟,锰含量超标的现象,一部分人患上了结石。虽然调节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水的作用,但是其中的化学元素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抽样化验,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可靠。那些直接饮用江、河、溪水的居民的饮用水水质就更得不到保障了。因此,建立专门的机构定时对各地区的饮用水进行采样化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村民依然认为只要肉眼看不到浑浊物就算健康的水,这显然是不对的。如果不对农村人口饮水水质实行监控和化验,是很难保证其水质也不能预防一些疾病。
2、加大对安全饮水的宣传力度
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对人维持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洁净的水可以是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有利于促进细胞的新成代谢,体内的细胞也就丧失了恶变及毒素扩散的条件,自然人生病的几率就降低了。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在饮水习惯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应当在农村加大对健康饮水方式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的意识。例如不喝生水,不在离畜圈,粪池30米以内的地方挖水井,如何利用漂白粉、优氯净进行消毒,清晨起床(空腹)应该补充300毫升水等等一系列的安全知识。
3、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其实我们生活用水的绝大部分是来自江河,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还有各种白色垃圾……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江河里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过滤,处理污染过的水得到安全的水,我们不仅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劳力。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够有效的阻止水质遭到破坏,从而减少对水质的处理,化验等工作,既有利于国家发展也有利于人民健康,符合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4、鼓励个体私营供水企业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自九十年代中期在有些地方兴起,现逐步发展到乡镇集镇供水。即由国家扶持、个人投资建设供水工程,供水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归投资者所有,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私营供水企业,使农村小型供水工程完全企业化,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同时企业主可根据用户的增加确定工程的发展规模。既可以解决当地居民的饮水问题,也可以适当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5、合理确定水价。
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服务对象是千家万户的老百姓,水价必须公开、公正、合理。集中供水站应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科学制定供水价格,规模较大的供水工程要推广水价听证制度。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街道)供水工程和由社会投资兴建的集中供水工程,其水价由县物价部门会同水利部门按有关政策合理核定;对村集体兴建的供水工程,其水价应在保证工程必需的管理费用的前提下,由村民代表会议确定。要逐步探索分质供水、超额加价等办法,有效节约水资源,保证供水工程良性运行。
当然,需要改善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应该在各方面都竭尽全力,在国家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下,我们应当切实落实各项工程,真正让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健康。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各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来,也都把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列进了“八件实事”和“十件实事”。各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深入各省各地乡村供水工程和农户调查研究,并亲自抓典型、办试点。湖北省俞正声书记一再强调:“要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来抓,本着宜快不宜慢的方针,精心规划,周密组织,加大工作力度和工程进度”。
总而言之,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解决好广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将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和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此,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加快推进农村饮用水工作的“两个转变”:一是从饮水解困向饮水安全转变。要由“有水喝”向“喝清洁卫生水”转变,向“喝自来水”转变;二是从简易供水向优质供水转变。要严格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建设一批水源充足、水质优良、设施完善的农村饮水工程,真正造福于人民。解决这一问题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参考文献:
赵乐师.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任务【J】.中国水利,2008(19)
庾莉萍.从我国饮水安全危机看市场【J】.《中国公共安全》,2009(8)
推荐访问: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调研 安全问题 饮水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