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供大家参考。
《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原泉小学姓名:刘玉兰
联系电话:案例内型:课内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设计理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下册起,共安排了4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四篇文言文皆篇幅短小,可称“小古文”。从教材编排意图来看,为初中文言文学习奠定初步基础,打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之门。
“认识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搅一阵。”(叶圣陶语)小学“小古文”教学,应遵循其“小”的特点,启蒙的阶段目标,把握三个一点:“激发一点兴趣”“读出一点韵味”“揣摩一点语言”。
一、激发一点兴趣
第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杨氏之子》课前交流,我从生活入手,老师认识一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他特别有意思,向别人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刘氏之女”,知道什么意思吗学生联系生活明白是“姓刘人家的女儿”意在营造学古文的语境。
第二,降低难度,激发兴趣。“难读”“难懂”造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我们不妨降低难度,学生不会读,教师范读、带读、教读。学生不理解,教师可以铺设台阶。
第三,拓展阅读,激发兴趣。《杨氏之子》从《世说新语》导入,拓充《徐孺子赏月》《口中狗窦》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像《杨氏之子》
这样的故事在《世说新语》中有两千多个,里面有原文、有注释、也有译文,激发学生阅读小古文的兴趣。
二、读出一点韵味
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文言文教学“读”的指导要“实”,要求要适度。《杨氏之子》的读分四个层次:音、断、意、情。
三、揣摩一点语言
“文言共生”是语文教学的性质,教学中当警惕“废于清议”或“死于章句”的偏颇现象。如《杨氏之子》中“禽”的演变,“惠”的通假用法,“孔君平”、“孔”、“夫子”等同一个人的不同称谓,谁为谁设果的省略……只有把语言文字的教学放在文字文化的大背景下,教学才能扎实而不枯燥,浅白而不浅薄。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杨氏之子》《徐孺子赏月》《口中狗窦》的主要内容。
2、运用品味语言、比较异同等阅读策略,体会文章中语言的精妙。
3、拓展阅读材料,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文言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2.在交流朗读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精练,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导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古文佳句,谁能说一说呢刚才你们说的古文佳句用的语言是古人的,用这样的语言写的文章叫古文,也可以叫做文言文。
二、学习《杨氏之子》
(一)、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杨氏之子》出自哪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尝试着读一读。
4.根据注释理解词语
5.“禽”是什么意思
“禽”指鸟。这一句中,“家”和“禽”是两个词语,“禽”字前面要停顿,才能让人听明白。(课件出示: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反复练读,理解课文内容。
(二)、抓人物,感知大意
1.再读一读课文,碰上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
2.出示:“杨氏子”、“其”、“儿”、“儿”、“儿”、“君”这些词,再读读这些词语,又有什么发现
3.第三句,没有人物,为设果,到底谁为谁摆上水果
(出示填空:()为()设果)
(三)、品对话,感悟聪慧
1.师生一起读文。
师:第一句总起,后四句用一个小故事具体写。
2.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最能看出杨氏子的甚聪惠呢,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画下来。(生边读边圈画)
3.交流汇报。
4.师生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的特点。
三、阅读《徐孺子赏月》《口中狗窦》
学习要求:
1、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短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大意。
2、完成下列表格。
四、课外延伸
1.课后搜集广告词、歇后语、相声、笑话等,下一周我们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体会语言的精妙。
2.借《世说新语》读一读,这本书里有原文、注释、译文,相信你能读懂,也会喜欢。
【板书设计】
小古文语言的精妙
《杨氏之子》风趣幽默
《徐孺子赏月》偷梁换柱
《口中狗窦》击中要害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标签 阅读 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伯牙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