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复习集锦6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6-26 10:20:08 浏览量:

地理高考复习第1篇表解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自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与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包括如下三点:(1)有利于提高概括。它可以把冗长的文字叙述简化,精当、醒目、有重点地表述有关内容,使之一目了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高考复习集锦6篇,供大家参考。

地理高考复习集锦6篇

地理高考复习 第1篇

表解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自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与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包括如下三点:

(1)有利于提高概括。

它可以把冗长的文字叙述简化,精当、醒目、有重点地表述有关内容,使之一目了然。例如:天气与气候两个概念,如果按传统的讲授方法一般要10分钟左右,且难以理解透彻:而用表解法比较至多5分钟,节余时间则可多练。这样精讲多练、比较概括,自然事半功倍。其分析见

(2)能开拓的求异,增进理解。

教学中表解法往往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或国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写在表格中,使它充当地理的“贮存器”,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增强了理解记忆。例如:表1中填注气候与天气的联系与区别的练习,对了解教学状况很有价值。类似问题这样处理 高中历史,一方面比较加深了理解,另一方面理解促进了记忆,简化了内容,显出明显优势。

(3)有利于强生的应变能力。

许多地理知识是彼此相关连的,常常还可以触类旁通。利用表解注意启发,学生往往就能举一反三、随机应变。例如:填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就是典型示范。

教者先指导学生填“气候”一项,以下各项均由学生自行思考填好。这样学生既加强了“两分化”分析地理事物的认识,又适应了类似问题的解答。导而勿牵,远优于常规“填鸭式”教法。的目的主要在于运用,而运用当否则是能否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在将表解法运用于地理时,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根据教学要求设计表解

表解法的运用首先是表解设计,可要设计好实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一般来讲其项目要根据教材内容与要求选定,切忌滥立名目、随意增减。表解既要简明又要全面,切不可遗漏项目和各项中的基本论点。例如:

设计时既要考察到两部分各项内容的系统性,又要考虑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就是说通过本表练习有关季风的题目一般要能对付。

重点考究、练习

表解法可以在各种课型、各个不同教学环节运用,但实际证明以复习、练习课及巩固环节中运用起来效果最佳,因为它可以起到精要概括、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表解题型训练

表解在地理成绩考核中早已出现,但被广泛采用是从标准化命题盛行时开始,然而学生对此比较棘手。其原因主要是:概括能力不强,专题训练少,不习惯这种题型。即使“达意”,也不会这样“表意”。故此,为发展能力适应命题改革,切不可忽视这种智能训练。

运用地理表解除上面提到的外,还要特别注意如下两点:

其一,只有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系统地、有重点地表述纵横交错、千头万绪的地理事物,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通过练习熟悉教材,抓住本质,提炼出地理特点、规律、成因,以形成简明、概要、深刻的认识。

其二,切忌牵强附会,务必“因材而异”,表现法也像其他方法一样涉及“因材施教”的问题。这主要是指根据不同教材、要求、课型灵活而恰当地运用表解,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相反则会有损于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而贻误教学。

地球五个基本气候带的划分

关于气候带的划分原则和,是随着气候学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最早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上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等五个气候带。它是完全按照天文因素,即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也就是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因此,这种分法通常称之为天文气候带。但它的名称是气候名称,可见天文五带是气候带的基础。另外,以回归线和极圈四条纬线划分的五带,都是一定的纬度地带,所以又可以说五带是纬度带。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是地球上唯一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都不明显。

寒带: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是北寒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是南寒带。寒带地区,太阳斜射得很厉害,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漫长的黑夜,因此,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小,故称寒带。这里气候终年寒冷,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有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广大地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地面阳光斜射,寒暖适中,得到的光热比热带少,但比寒带多;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天文气候带没有考虑下垫面的性质和大气环流与洋流的热量输送,显然是不妥当的。而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这叫温度带。早在 1879年苏潘就提出以年平均气温20℃和最热月10℃等温线划分三个气候带。1953年发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分为五个气候带,即A热带,B干带,C温暖带,D冷温带和E极地带。以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的界线,比起天文气候带的划分来,前进了一步。

复习时,在老师复习的基础上,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查漏补缺。这次考试是基础测试,复习时要抓住主干知识,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大家还要注意联系实际,会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特别需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不少学生容易在审题上出现问题,抓不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建议在考前,看看曾经做错的题目,尤其要注意那些因为审题出现偏差而答错的题目。其次,在人文地理知识中,很多考生答题时分析得不够全面,有时一道题有四个答题要点,而有的学生往往只围绕一个要点展开。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思考问题要综合和全面。在自然地理中,考生薄弱的环节主要包括:太阳光照图的阅读、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天气系统的特点。这部分内容重在理解,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考生需在适度训练的基础上,要学会理解和运用原理、规律等。


地理高考复习 第2篇

一、梳理知识,把繁多的内容念懂、念精

地理知识很多,全都记住是不可能的。在最后阶段要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才能事半功倍。如:自然地理部分偏重概念、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要抓症结,在“懂”字上下工夫,一通而百通;
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要抓思路,以“精”替代繁杂,用最简单的话记住要点;
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运用地理原理说明解决区域问题。要抓特点,关键是“用”知识解决问题。明确了地理知识的套路,把书念薄才能应对高考。

二、抓住各类地图,用图落实地理事物的分布与特征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特征是高考必然涉及的内容,尤其最后两道综合大题,往往以某区域为背景,考查空间判定和一系列自然、人文特征。同时地理事物繁多的内容向来也是复习难点,而地图形象、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在最后冲刺需要强记忆的时候,使用地图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从地图入手,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

如:复习中国地理,可看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气温、降水量)、水系图、资源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分布图、人口民族图、城市商业图、交通图、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叠加辨认,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此外,对地理的其他各种考试图型,如地理景观图、剖面图、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熟悉这些图的特点和解法,是考好地理所必备的。

三、重温原理,用知识结构厘清答题思路

地理重在讲理,高考试题就是围绕各种地理原理考核其内涵、运用。要对地图、地球运动、气候、区位因素等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原理进行重温,以达到深入理解、真正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并建立起知识结构,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说明和解决问题。如:有了河流利用、治理的解题思路,解答同类型题目就容易多了。

例题:(天津20XX高考第13题)读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答案: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
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
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

四、多方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面对以能力立意的高考试卷,考生应具备哪些地理临场应试能力?

这些能力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舍得拿时间和精力,掌握实现能力的方法、途径,在不断训练中得以提高。如:描述、阐释能力。

首先描述要有思路。如:

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地形分布、特殊地貌、海岸特征、地质构造。

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气候分布、特殊天气(因篇幅所限,其他略)。

描述还要形象、准确。要紧扣试题;
依据资料;
观察细致;
语言精准。

例题: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某月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mm)”,描述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答案: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南北方向(或向北、西、南三面)递减。

五、关注热点,了解热区问题

近年高考不回避热点问题及热点区域,因此复习要多加关注。了解热点问题的相关知识,掌握热点地区的自然地理事物分布、自然环境特征、经济活动特征等也是目前阶段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特别是家乡天津的自然环境、近年人文活动的发展变化、文化习俗等,在以地方性为特征的天津高考试题中是不容忽视的。

六、适当做题,训练解题策略

最后阶段当然要做习题,它可检验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及开拓思路,提高各种能力。但题要典型,有一定代表性,可找一套较好的试题做。千万不要以题代替知识复习,或过多钻研难题。特别是综合题,要有一定的解题策略。

在做题后要思考,该题主要考核哪些知识?考查什么能力?明确出题意图就可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综上所述,熟悉地理事物(地图),把握地理原理,建立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能力,关注热点热区,就能在高考中应对自如,取得佳绩。

综合题(区域)解题策略

审清题是前提:图、文试题情景;
设问内容、角度;
试题给出条件

提取好是核心:

试题资料——信息提取;
地理背景——熟悉掌握;
知识结构——答题思路;
地理原理——解题钥匙;
综合思维——答会少丢。

善表达是落脚点: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要点全面、表达完整

语言规范、言简意赅


地理高考复习 第3篇

地理二轮复习任务目标

高三地理学习内容较少,重点在于复习过往地理知识内容[1]。所以高中地理学习在高三学习中通常起着巩固知识作用。而高三第二轮的地理知识复习,则往往是为了能够弥补在第一轮模拟考试中,所发现的地理知识摄取能力不足问题。

通常来讲高考地理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到高中所学地理知识的必修内容,主要包括地理知识的获取、灵活应用地理知识内容、能够阐述地理知识构造以及原理规律等。随着现如今新课改政策的推广,高中在教学活动中,更为侧重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学生扎实的基础能力也成为了高考考试中的重点考试内容。所以高三第二轮复习方案应当根据学生在一轮模拟考试中,所表现出的学习问题,结合二轮甚至高考所将会涉及到的考试内容做探讨。通过深入地理知识基础内容,组建学生地理复习内容。并帮助学生能通过地理发展规律与基础知识所包含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学习态度,以及处理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二轮复习重点学习方向

抓住高考考试重点虽说在高考考卷出来以前,谁都不知道高考题目内容。不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能力,以及学生灵活的学习理解方式能够有效破除高考考试难题。所以帮助学生抓住高考内容重点是教职人员工作重要方向

根据调查,历年来高考地理题目普遍侧重于地理基础知识中的数据应用。例如给出一张地形走势图,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上的内容,分析气候产生原因,以及山脉走向问题。又比如给出一张图,再给出一些数据内容,让学生来分析当地属于什么气候带,分析降雨量等气候地貌之间的联系。所以教职人员应首先能够认知自身定位,以及分析历年高考考试范围。通过历年高考内容得知地理二轮复习方向。

找准地理考试重点,对症下药。使得学生能够找准学习方向,规避错误的学习方向所产生的大量繁琐复习内容,减少学生复习压力,找对学习办法。

加强审题指导,抓材料中关键词

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容易审题不认真,这样便容易导致无法完全正确有效的提取出文字或图表中隐含的信息。这样便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边读题边画关键词,通过仔细有效的提取文中的信息,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答题。经过实践经验得知,应该让学生清楚明白的知道文中的每一处文字都有其特别的意思,不能够忽视,无论任何一处文字都有可能成为解题的关键。

加强对区域定位的训练

在地理的复习过程中,师生都应该明白,地理综合题的考察,大部分都是通过区域来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因此,进行区域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如果定位不准确的话,之后的答案都是不正确的。

(一)根据经纬度定位

在历年的高考题中,很多都直接或者间接的考察了中国的地形图。在地形图中,学生主要根据经纬网位置,然后进行串联式记忆,从而达到重要的复习的效果。比如:在300N纬线上,从西向东依次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沿400N纬线从西向东依次有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同样还可以利用900E、1000E、1100E、1200E经线来串联。通过串联记忆,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研究世界各个大洲的地形剖面图,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各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地势起伏状况,通过这样训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特别是空间想象力和区域定位能力。

(二)看海陆位置定位

在实际的生活中,将地球分为了七大洲和四大洋,而且在每一个大洲和大洋的交界处的海陆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便需要掌握住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比如,美洲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邻太平洋,与印度洋不相邻。因此,世界各国都需要根据海陆位置进行定位。

(三)根据轮廓定位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特有的轮廓特点来进行区域定位。不仅应该清楚准确的掌握我国34个省的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的轮廓,还应该掌握大洲大洋周围的湖泊的轮廓。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很多人基本上将一些省区和国家的轮廓进行抽象记忆。比如将中国的轮廓看作一只雄鸡,云南省的轮廓看作是一只开屏的孔雀。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判断出区域,就应该多看图、多读图、多查图,而且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需要查图的时候,还应该将周围的区域都一起记忆一下。

(四)根据重要地理事物定位

在进行区域定位的时候,应该将地图中的一些重要事物进行定位。比如图中的海湾、半岛、平原、高原等都应该确定其区域位置。

理性复习,深化能力,强调应变

①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一贯追求,它体现着考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重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卷,试题的命制采用了大量的新素材,为考生提供新信息,为问题创设新情景,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特色日趋明显。

②加强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查考生能否将所获取的信息与相关的知识建立联系,能否准确地运用有关知识和信息,去认识和说明问题。该项能力在考试中尤其重要,也是考查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低表现就是能定性的解释地理现象和说明地理问题,高一层次的是能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说明问题,更高层次是将原有的主干知识和获得的地理信息相结合加以分析运用。


地理高考复习 第4篇

一、提高整体梳理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第一阶段复习时,知识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间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回归课本防止知识遗忘的同时,应该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类工作,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

(1)影响因素类。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二、提高地图的解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地理中的图片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一)掌握好读图的基本步骤

(1)先看所给地图的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2)细辨图中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分辨识别它们的分布特点。

(3)重视图中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洲界线、国界线、日界线、晨昏线等。

(4)注意空间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而珠海位于西岸;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智利的轮廓像长剑。通过阅读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流等,然后再沿某一方向顺序去读图。

(5)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分析,找出规律,最后作进一步分析成因。

(6)勿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课本中的洋流图,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辅图,我国的地图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诸岛的辅图。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时更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不可忽视。

(二)应加强图图、图文转换训练

要让学生知道,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在图上直观地反映出来,而且教材表明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图上可以显示得更为紧密和清晰。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并加上图文转化、图图转化训练。如将局部图转化为全部图,将从某一角度绘制的图转换成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角度去看,将试题中的图转化为课本上的图或文字等,使之转换到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方便解题。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文字等信息,将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以了解图像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增强自己的判读能力和绘制图表的能力。

三、提高地理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要全面思考,对比分析。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再如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等等。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概念。

要多角度进行训练,促进知识迁移。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去思考的地理问题,要整体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学习中注重加强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如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如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如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等。

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平时要关注热点和重大问题,如全球变暖、北京奥运会、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人口问题、能源的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等。但不应盲目追逐热点,要善于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中发掘所涉及的原理和规律。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高考复习 第5篇

1、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是季风气候。

2、矿物、矿产与矿床

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时才称为矿产。有矿不一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矿产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则在一定地质作用下才能形成。

3、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仅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和证据。

4、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动居住地。

5、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量

前者是对污染物而言,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而后者是对人口而言,指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

6、领土、国土与国土资源

领土和国土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指一国主权管辖的也域空间。但领土是国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部分。国土除领土外,还包括国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权利但不具有绝对占有权的海洋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部分,国土资源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国家的全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贷源。

7、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8、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地理高考复习 第6篇

厄尔尼诺(ELNINO)

⒈概念:“厄尔尼诺”是西班牙文“圣婴”的意思。每年年终圣诞节前后,南美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海温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就象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如秘鲁沿岸)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印尼、澳大利亚东海岸)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厄尔尼诺”也会影响到热带以外的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就我国来讲,“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我国有可能出现暖冬气候;夏季,东北地区温度容易偏低,主要降雨带位置偏南,华北雨季偏弱的可能性大;登陆我国的台风也比常年减少。

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秘鲁渔场浮游生物减少,鱼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徒。影响生态环境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发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常年减少。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第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推荐访问:集锦 高考复习 地理 地理高考复习集锦6篇 地理高考复习(集锦6篇) 地理高考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