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知识点24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6-27 11:15:07 浏览量: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第1篇一、区别几组关系不能将与遗传有关的酶等同于基因工程中的酶与遗传有关的酶,通常指自然条件下,遗传信息传递及表达过程中的相关酶。广义地讲,包括遗传物质复制的相关酶和基因表达(转录和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复习知识点24篇,供大家参考。

高三复习知识点24篇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1篇

一、区别几组关系

不能将与遗传有关的酶等同于基因工程中的酶与遗传有关的酶,通常指自然条件下,遗传信息传递及表达过程中的相关酶。广义地讲,包括遗传物质复制的相关酶和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的相关酶;狭义地说,与遗传有关的酶仅指与遗传物质复制有关的酶。基因工程中的酶,通常指在人工操纵基因的过程中涉及的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地讲,指的是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即DNA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也是基因工程中一定要有的两种酶;广义地说,除工具酶外,与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有关的酶、DNA扩增过程中涉及的酶,甚至于基因表达的相关酶,都可以认为与之相关。

不能把基因工程中的“工具”等同于“工具酶”基因工程中的工具包括:基因的“剪刀”(限制酶)、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和基因的“运载工具”(运载体)。其中,运载体是必需的工具,却不是酶,通常利用处理过的病毒DNA或者质粒DNA分子作为运载的工具。二、相关酶的主要功能

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在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起作用。

聚合酶:以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将游离(单个的)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并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聚合酶:即RNA复制酶、RNA合成酶,以双链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边解旋边转录形成RNA(包括rRNA、mRNA和tRNA),转录后DNA仍保持双链结构。在转录中起作用。逆(反)转录酶: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进一步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单链DNA为模板形成双链DNA分子。在基因工程中,用于合成目的基因,多在向原核生物体内导入真核生物基因时使用。

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细菌、霉菌等)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使DNA链中磷酸二酯键断开,被誉为“分子手术刀”。为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和基因诊断中的重要工具酶。

连接酶:作用与限制酶相反,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即把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用于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

蛋白质合成酶: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游离氨基酸为原料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并进一步处理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起作用。

三、相关酶的分类比较

分类(依据功能)主要的酶作用部位或结果模板遗传有关的酶

DNA复制有关的酶解旋酶解开氢键

DNA聚合酶形成磷酸二脂键有:DNA链DNA转录有关的酶解旋酶解开氢键

RNA聚合酶形成磷酸二脂键有:有义链

翻译有关的酶蛋白质合成酶形成肽键有:mRNA逆转录有关的酶(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逆转录酶形成磷酸二脂键有:RNA

DNA聚合酶形成磷酸二脂键有:单链DNA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限制酶断开磷酸二脂键

DNA连接酶形成磷酸二脂键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2篇

《齐人有一妻一妾》是《孟子》散文中的名篇,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背景:

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

字词:

处室:居家过日子,共同生活。

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唿。

餍:满足、饱食。

反:通“返”。

所与饮食者:与他在一起吃喝的人。

富贵:指富贵的人。

其:指良人。

未尝:不曾。

显者:有地位有声望的人。

瞷良人之所之:暗中看他所去的地方。瞷,窥视,暗中看。前一个“之”是助词,后一个“之”是动词。所之,所去的地方。

蚤:通“早”。

施:通“迤”,逶迤斜行。这里指暗中跟踪。

国中:都城内。国,国都、京城。

卒之东郭墦间:最后到了东门外的墓地。卒,最后。之,去、往。东郭,城之东门外。墦间,坟墓间。

之祭者乞其余:向祭墓的人乞讨剩下来的食物。

顾而之他:掉头到另一个墓地去。

道:方法。

讪:讥讽。

中庭:庭院中。

施施:喜悦自得的样子。

骄:骄傲。

希:通“稀”。

练习题: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餍酒肉而后返。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餍酒肉而返;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日:“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之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3篇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投入要素:场地、水源、劳动力、能源、资金、原料、零部件、科技。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根据工业的概念推论工业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含义

举例

生产对象

采掘工业

从事自然资源开采的物质生产部门

采煤工业、水电工业

加工工业

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产品性质

重工业

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轻工业

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

食品工业、服装工业

2、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因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冶金(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3、工业发展类型是根据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的类别来划分,一般分四类:资源、资金、动力、廉价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指向类型是考虑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因素不同来划分,一般分为五类: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比如:制糖工业属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

4、区位因素: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4篇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⑴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 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 _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 _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⑵ 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 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

⑤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⑦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思路:地形界线、气候(气温、降水、风)界线、植被界线、农业界线)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详细的知识点概括4

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2)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计算公式Vф=1670千米/小时×COSф(其中ф为纬度)。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15°/h)。注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

(3)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注意:同一颗恒星在天空中同一位置观测的时间,每天提前4分钟,15天提前1小时,一个月提前2小时;亦即每个季度天空同一位置的星座是不同的。

(4)意义:①昼夜更替(周期24小时,一个太阳日)

②地方时(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经度差1°=时间4分钟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例如:与河流侵蚀岸、堆积岸的关系,与河流建港的关系,与三角洲的发展关系。【注意】:弯曲河道的河流凸岸是堆积岸,缓坡岸;凹岸是侵蚀岸,陡坡岸。

④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北极不动,在北半球,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仰度)=所在纬度。

⑤地球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形状(因赤道离心力较大,向两极递减)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5篇

1、光的干涉现象: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差恒定(步调差恒定)的两束光,在相遇的区域出现了稳定相间的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的现象。

(1)产生干涉的条件:

①若S1、S2光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符合,(n=0、1、2、3…)时,出现亮条纹;

②若符合,((n=0,1,2,3…)时,出现暗条纹。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中央间距为。

(2)熟悉条纹特点

中央为明条纹,两边等间距对称分布明暗相间条纹。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原理:两个相邻的亮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是Δx=lλ/d

测波长为:λ=d?Δx/l

(1)观察双缝干涉图样:

只改变缝宽,用不同的色光来做,改变屏与缝的间距看条纹间距的变化

单色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白光:中央亮条纹的边缘处出现了彩色条纹。这是因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复合而成的,而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在狭缝间的距离和狭缝与屏的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光波的波长越长,各条纹之间的距离越大,条纹间距与光波的波长成正比。各色光在双缝的中垂线上均为亮条纹,故各色光重合为白色。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双缝间距是已知的,测屏到双缝的距离,测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测出个亮纹间的距离,则两个相邻亮条纹间距:

光的色散:

不同的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各种颜色的光都会发生干涉现象,用不同色光做实验,条纹间距是不同的,说明: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

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各种色光按其波长的有序排列就是光谱。

从红光→紫光,光波的波长逐渐变小。

薄膜干涉中的色散现象

把这层液膜当做一个平面镜,用它观察灯焰的像:是液膜前后两个反射的光形成的,与双缝干涉的情况相同,在膜上不同位置,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用图中实虚线来代表两列光,所走的路程差不同。

在某些位置叠加后加强,出现了亮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现了暗纹。

注意:

关于薄膜干涉要弄清的几个问题:

(1)是哪两列光波发生干涉;

(2)应该从哪个方向去观察干涉图样;

(3)条纹会向哪个方向侧移

应用

(1)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表面的增透膜。

(2)检查工件表面是否平整。

光的衍射现象

光偏离直线传播绕过障碍物进入阴影区域里的现象。

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缝)的尺寸与波长可比(相差不多)或更小。

单色光单缝衍射图象特点:中央条纹最宽最亮,两侧为不等间隔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应用:用衍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6篇

1、水圈:海洋水(主要)、陆地水、大气水组成;其中陆地水淡水中以冰川为主体。

2、河流的补给有降水、冰雪融水、湖泊和地下水;

最稳定是地下水补给,最重要是降水补给。

3、水循环发生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

4、水循环图(P59)

5、水资源:陆地的淡水资源;

易开发的有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衡量水资源丰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

6、洋流的形成主要动力是盛行风

还受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影响。

7、洋流模式图(P61)(判断旋转方向、寒暧流性质)

8、洋流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暧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渔场:寒暧流交汇处和上升流(秘鲁渔场)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7篇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_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通过“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只是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没有实现工业化。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质上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大跃进”的特点是各行各业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即“多”与“快”,危害是浮夸;人民公社是农、工、兵、学、商合一的组织,特点是“大”与“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危害是平均。

“_”结束,并不等于“左”倾错误也结束了;“两个凡是”的实质仍然是坚持“_”中的“左”倾错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十六大将其简明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的特色,这个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新内容。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8篇

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筚路蓝缕:只能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人老珠黄:只用于形容妇女。

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或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出心裁:形容构思、设计等独创一格。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9篇

一.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Degreeofunsaturation),是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标志,用希腊字母Ω表示。规定烷烃的不饱和度是0(所有的原子均已饱和)。不饱和度是计算有机物的分子式和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式的相当有用的工具。

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时

(1),对于一般的只含C、H、O的有机物,可利用公式

Ω=(碳原子数×2+2—氢原子数)/2,式子的意义为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或醇的氢原子数与该有机物中氢原子数之差的一半,即将该1mol有机物完全加氢还原成烷烃或醇所要消耗的H2的物质的量;

(2)对于含有N、P等三价原子的有机物(不包括硝基化合物或磷酰基化合物),可将其补成(NH)或(PH),然后便可应用公式;

(3)对于有卤原子取代的有机物,可先将卤原子化为氢原子再应用公式;

(4)对于碳的同素异形体(如C60),可将氢原子数视为0,然后应用公式。

已知有机物的结构时

(1)Ω=双键数+叁键数×2+环数,即一个双键和一个环都缺一个氢,一个三键缺两个氢。苯环可看作一个双键加上一个环,其不饱和度为4;求出不饱和度后,利用公式的变形氢原子数=碳原子数×2+2—不饱和度×2可算出氢原子数;

(2)结构中含有N、P等三价原子(不包括硝基或磷酰基),计算出不饱和度后,应在得到的氢原子数后再加上N、P原子的数目;结构中含卤原子,得到的氢原子数应减去卤原子的数目。

二.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推导

推导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一般步骤为:

确定有机物的碳原子数并求出有机物的不饱和度。根据所得到的不饱和度作出大致判断。

分析已知的条件,确定有机物的基本类型。一般来说,一个不饱和度能对应一个碳碳双键、一个羰基(醛基)或一个环;而当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大于4时,首先考虑苯环;然后再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如“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消耗的NaOH的量等”,确定有机物中的官能团。

确定碳链的结构和取代基的位置。尤其要注意分子中的对称因素,如题目中给出的“有几种一卤代物”“有几种不同环境的C、N原子”等,从而确定异构体的结构。

对得到的异构体进行检验,确认其分子式与原有机物相同且满足题目中的条件。

三.基本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reaction)

定义:有机化合物物受到某类试剂的进攻,使分子中一个基(或原子)被这个试剂所取代的反应。

说明:一个取代反应的必然满足A(+B)=C+D的形式,即反应物不一定有多种,但生成物至少有两种;高中阶段所学的卤化、硝化、磺化、酯化、各种水解、氨基酸成肽键、醇的分子内脱水等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additionreaction)

定义:有机化合物中的重键被打开,两端的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的反应。

说明:加成反应中有机物不饱和度一般会减少(双键异构化成环的反应除外),常见的加成反应有:加氢、加卤素(注意二烯烃的1,2加成与1,4加成)、加HX、加水等。

消去反应(eliminationreaction)

定义:使反应物分子失去两个基团或原子,从而提高其不饱和度的反应。

说明:消去反应的生成物必然多于两种,其中的一种往往是小分子(H2O、HX)等。高中阶段里所学的两种消除反应(醇、卤代烃)都属于β-消除反应,发生反应的有机物必然存在β-H原子,即官能团邻位C上的H原子。注意不对称化合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往往会有多种反应的取向,生成的化合物是混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reaction)

定义:有机反应中,得氢或失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失氢或得氧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

说明:与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有机物的氧化还原一般只针对参与反应的有机物,而不讨论所用的无机试剂,因而在有机反应类型中二者是分开的。常见的氧化反应有:加氧气催化氧化(催化剂为Cu、Ag等)、烯烃、苯的同系物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烯烃的臭氧化和环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等。高中阶段所学的还原反应有醛、_的催化加氢反应、硝基还原成氨基的反应。

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

定义:将一种或几种具有简单小分子的物质,合并成具有大分子量的物质的反应。

说明:高中阶段所学的聚合反应包括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前者指不饱和化合物通过相互加成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后者指多官能团单体之间发生多次缩合,同时放出低分子副产物的反应,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10篇

科学素质是人作为主体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发展科学、运用科学的精神、态度、方法、知识和能力的素质,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质不等于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不等于书本知识,书本知识不等于课本知识。通过批判性思维和积极的实践探索发展科学,包括修正不完善_、_不科学_、在实践中提炼出新的科学_,是科学素质的核心。

科学素质是人类发展指数之一,因而提高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系统工程,训练批判性思维方式应该是大学生基础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尽信书不如无书”应该是大学生的第一堂课,有原创为荣无原创为耻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

科学素质是指当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科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包括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理解科学_的深浅、运用科学方法的生熟、拥有科学精神的浓淡、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大小。综合表现为学习科学的_、尊重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行为和创新科学的成效。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11篇

一、常见物质的俗名及成分

硫酸盐类

(1)皓矾:ZnSO4·7H2O(2)重晶石(钡餐):BaSO4(3)绿矾:FeSO4·7H2O(4)芒硝:Na2SO4·10H2O(5)明矾:KAl(SO4)2·12H2O(6)蓝矾(胆矾):CuSO4·5H2O(7)熟石膏:2CaSO4·H2O

矿石类

(1)电石:CaC2(2)磁铁矿石:Fe3O4(3)赤铁矿石:Fe2O3

(4)石英:SiO2(5)刚玉(蓝宝石,红宝石):Al2O3

气体类

(1)高炉煤气:CO、CO2等混合气体(2)水煤气:CO、H2(3)天然气(沼气):CH4

有机类

(1)福尔马林:35%~40%的HCHO水溶液(2)蚁酸:HCOOH

(3)尿素:CO(NH2)2(4)氯仿:CHCl3(5)甘油:CH2OH—CHOH—CH2OH(6)硬脂酸:C17H35COOH

(7)软脂酸:C15H31COOH(8)油酸:C17H33COOH(9)肥皂:C17H35COONa(10)银氨溶液:Ag(NH3)2OH(11)葡萄糖:C6H12O6(12)蔗糖:C12H22O11(13)淀粉:(C6H10O5)n(14)石炭酸:苯酚

其他类

(1)石灰乳:Ca(OH)2(2)铜绿:Cu2(OH)2CO3(3)王水:浓盐酸、浓HNO3(按体积比3∶1混合)

(4)泡花碱:Na2SiO3(5)小苏打:NaHCO3(6)纯碱、苏打:Na2CO3(7)大苏打:Na2S2O3·5H2O

(8)光卤石:MgCl2·6H2O(9)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溶液

(10)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非有效成分NaCl(11)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非有效成分CaCl2(12)碱石灰:CaO、NaOH

二、物质的状态和颜色

固体物质

淡黄色:S、Na2O2、AgBr、三硝基甲苯黄色:Au、AgI、Ag3PO4、FeS2紫红色:Cu

红色:Cu2O红棕色:红磷、Fe2O3棕黄色:CuCl2、FeCl3

白色:P4、Fe(OH)2、无水CuSO4、AgCl、BaSO4、Al(OH)3、Mg(OH)2、BaCO3、CaCO3、Na2O、MgO、Al2O3黑色:石墨、CuS、Cu2S、FeS、MnO2、FeO、Fe3O4、CuO、PbS、粉末状银和铁

棕褐色:Ag2O紫黑色:I2

红褐色:Fe(OH)3蓝色:CuSO4·5H2O、Cu(OH)2绿色:FeSO4·7H2O、Cu2(OH)2CO3

银白色:块状铁、银、钠、钾

液体物质

蓝色:Cu2+、[Cu(H2O)4]2+、,遇I2的淀粉溶液

黄色:Fe3+、碘的水溶液、遇浓HNO3的蛋白质溶液、久置的浓硝酸、工业盐酸

紫红色:MnO4-、碘的CCl4溶液红色:[Fe(SCN)n]3-n(n=1~6)

深红棕色:液溴浅黄绿色:氯水橙色:溴水橙红色:溴的CCl4溶液

红褐色:Fe(OH)3胶体褐色:碘的乙醇溶液

气体物质

淡黄绿色:F2红棕色:NO2、溴蒸气紫红色:碘蒸气黄绿色:Cl2

无色:NH3、NO、N2O4、SO2、H2S、CH4、CH2===CH2等

三、特殊的物理性质

易液化的物质

常压下SO2(-10℃)、NH3(℃)、Cl2(℃)

熔点和沸点都很低,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晶体。

硫酸是一种无色透明、黏稠的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密度为·cm-3(物质的量浓度为·L-1),属高沸点、难挥发性酸。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若浓硫酸不慎溅到衣服或皮肤上,应先用湿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单质溴易挥发,单质碘易升华

易潮解的物质

NaOH、MgCl2、CaCl2。

气体溶解性归纳

难溶于水:H2、N2、CO、NO、CH4、C2H4;微溶于水:O2、C2H2;较易溶于水:Cl2(1∶2)、H2S(1∶)、CO2(1∶1)、SO2(1∶40);极易溶于水:HF、HCl、HBr、HI、NH3等。

物质的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NH3、Cl2、SO2;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四、常见物质的重要用途

:①漂白剂②消毒剂

:①杀菌消毒②制盐酸、漂白剂③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多种农药

:①焊接金属的保护气②填充灯泡③保存粮食作物④冷冻剂

:①制导线电缆②食品饮料的包装③制多种合金④做机械零件、门窗等

:①制Na2O2等②冶炼Ti等金属③电光源

④Na、K合金作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①冶炼铝②制作耐火材料

:①化工原料②调味品③腌渍食品

:①灭火剂②人工降雨③温室肥料

:①治疗胃酸过多②发酵粉

:①感光材料②人工降雨

:①漂白剂②杀菌消毒

:①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②火箭燃料

:①制作各种模型②石膏绷带③调节水泥硬化速度

:①制石英玻璃、石英钟表②光导纤维

:①制硝酸、铵盐的主要原料②用于有机合成

③制冷剂

乙酸乙酯:①有机溶剂②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乙烯:①制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②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催熟)

甘油:①重要化工原料②护肤

五、常用的除杂方法

杂质转化法

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吸收洗涤法

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沉淀过滤法

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加热升华法

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溶剂萃取法

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

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两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分馏、蒸馏法

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将萃取后的碘单质和苯分离可采用蒸馏法。

分液法

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渗析法

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综合法

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常见的环境污染

臭氧层空洞——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被氟里昂等氟氯烃破坏而减少或消失,使地球生物遭受紫外线的伤害。

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多,造成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加速了水的循环,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光化学烟雾——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氮的氧化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有毒的光化学烟雾.空气中氮的氧化物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等。

赤潮——海水富营养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海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

水华——淡水富营养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水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

酸雨——空气中硫、氮的氧化物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酸雾随雨水降下,其pH通常小于。空气中SO2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含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的工业废气。

汽车尾气——主要是由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气态烃以及气缸中的空气在放电条件下产生的氮的氧化物等,它是城市大气污染或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室内污染——由化工产品如油漆、涂料、板材等释放出的甲醛(HCHO)气体;建筑材料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氡(Rn);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等。

食品污染——指蔬菜、粮食、副食品等在生产、贮存、运输、加工的过程中,农药、化肥、激素、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等)、色素、增白剂(“吊白块”、大苏打、漂粉精)、调味剂等,以及转基因技术的不恰当使用所造成的污染。

七、常见化学反应

(一)金属元素的反应

碱金属的反应

(1)碱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

①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题源信息】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而是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然后生成的NaOH溶液再与盐溶液反应,钠与H2O、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反应,所以钠与酸溶液反应更为剧烈。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才可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②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空气中缓慢氧化)

2Na+O2点燃=====Na2O2

2Na2O+O2△=====2Na2O2

4Li+O2点燃=====2Li2O

【题源信息】①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2O2的质量大于Na2O的质量。

②注意Na及其化合物发生焰色反应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

③要注意推断题中的“题眼”——多步氧化关系:NaO2――→Na2OO2――→Na2O2。

(2)碱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①Na2O2

2H2O+2Na2O2===4NaOH+O2↑

2CO2+2Na2O2===2Na2CO3+O2

SO2+Na2O2===Na2SO4

【题源信息】1mol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该结论常用在考查NA的题目中。Na2O2与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2O2与CO2的反应。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注意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如将Na2O2投入Na2S、Na2SO3、NaI、FeSO4等具有还原性的溶液中)。

②Na2CO3

Na2CO3+2HCl(过量)===2NaCl+CO2↑+H2O

Na2CO3+HCl(不足)===NaCl+NaHCO3

Na2CO3+CO2+H2O===2NaH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题源信息】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生成NaHCO3,然后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两者滴加的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也不同,这就是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原理。

③NaHCO3

NaHCO3+HCl===NaCl+CO2↑+H2O

NaHCO3+NaOH===Na2CO3+H2O

2NaHCO3+Ca(OH)2(不足)===Na2CO3+CaCO3↓+2H2O

NaHCO3+Ca(OH)2(过量)===CaCO3↓+NaOH+H2O

【题源信息】不能用常压下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备NaHCO3晶体,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

在书写碳酸氢盐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意两者量的相对多少。

吸收CO2气体中的HCl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需用饱和NaHCO3溶液。

④NaOH

2NaOH+H2SO4===Na2SO4+2H2O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

⑤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可能是Na2CO3、NaHCO3或两者的混合物,可根据Na+和C守恒法确定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产物。

的反应

(1)在CO2中燃烧

2Mg+CO2点燃=====2MgO+C

(2)在空气中燃烧

2Mg+O2点燃=====2MgO3Mg+N2点燃=====Mg3N2

2Mg+CO2点燃=====2MgO+C

【题源信息】此反应在高考中是一个热点反应,主要出现在推断题中,是由金属单质作反应物生成非金属固体单质的置换反应。

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常温下镁在空气中与O2反应生成一层坚固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以金属镁有抗腐蚀性。

及其化合物的反应

(1)铝片产生氢气的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题源信息】铝单质是中学化学中典型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单质,这常作为高考中物质推断题的“题眼”。

(2)铝热反应

2Al+Fe2O3高温=====2Fe+Al2O3

4Al+3MnO2高温=====3Mn+2Al2O3

【题源信息】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主要操作是先铺一层KClO3,插上镁条,然后点燃镁条。

注意铝热反应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

该反应形式常在无机框图中出现,注意反应条件(高温)及信息(铝热反应)。

(3)Al2O3的反应(两性)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题源信息】由此可知Al2O3是一种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两性氧化物。

(4)Al(OH)3的反应(两性)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题源信息】由以上反应可知,Al(OH)3是一种既溶于酸又溶于碱的白色沉淀,这是高考推断题的常见“题眼”。

(5)铝盐的反应

①铝盐与氨水反应

Al3++3NH3·H2O===Al(OH)3↓+3NH4+

【题源信息】不管氨水是否过量,都会发生此反应,

Al(OH)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

此反应常用于制备Al(OH)3。

②偏铝酸盐的反应

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加盐酸

NaAlO2+HCl+H2O===Al(OH)3↓+NaCl(少量盐酸)

NaAlO2+4HCl===AlCl3+NaCl+2H2O(足量盐酸)

【题源信息】向偏铝酸盐中逐滴滴加过量盐酸的实验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向偏铝酸盐中通入CO2[Al(OH)3不溶于碳酸]

2AlO2-+CO2+3H2O===2Al(OH)3↓+CO32-(少量CO2)

AlO2-+CO2+2H2O===Al(OH)3↓+HCO3-(足量CO2)

偏铝酸盐与铝盐反应

Al3++3AlO2-+6H2O===4Al(OH)3↓

【题源信息】+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

此反应是一种最节省原料的制备Al(OH)3的方案。

铁及其化合物的反应

(1)铁单质

3Fe+2O2点燃=====Fe3O4

Fe+S△=====FeS

2Fe+3Cl2点燃=====2FeCl3

3Fe+4H2O(g)高温=====Fe3O4+4H2

Fe+2H+===Fe2++H2↑(酸为非氧化性酸)

Fe+4HNO3(稀)===Fe(NO3)3+NO↑+2H2O(铁适量)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铁过量)

Fe+CuSO4===Cu+FeSO4

2FeCl3+Fe===3FeCl2

【题源信息】Fe与O2、H2O(g)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而不是Fe2O3,Fe与Cl2反应时生成FeCl3,与S反应时生成FeS,说明Cl2的氧化能力大于S的。常温下,Fe、Al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加热后继续反应。

(2)铁的化合物

FeCl2+2NaOH===Fe(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

2FeCl2+Cl2===2FeCl3

Fe3++3SCN-===Fe(SCN)3

FeCl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Fe2O3·nH2O+3H2O=====铁发生吸氧腐蚀生成铁锈

【题源信息】①FeCl2溶液与NaOH溶液在空气中反应的现象变化,常用于物质推断。向Fe2+溶液

中加入硝酸、KMnO4、氯水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时,溶液会出现浅黄绿色→棕黄色的颜色变化,该现象可用于Fe2+的初步检验。

②制备Fe(OH)2的方法很多,原则有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提前除去,二是反应过程中必须与O2隔绝。

③Fe3+的检验方法较多,如观察溶液颜色法(棕黄色)、NaOH溶液法(生成红褐色沉淀)、KSCN溶液法(生成红色溶液),前面两种方法需溶液中Fe3+浓度较大时才适用,也最灵敏的方法是KSCN溶液法。Fe2+的检验可采用加入KSCN溶液后再加入氧化剂的方法。

铜及其化合物的反应

(1)铜单质的反应

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Cu+O2△=====2CuO

2Cu+S△=====Cu2S

Cu+Cl2点燃=====CuCl2

在潮湿空气中被锈蚀生成铜绿

2Cu+O2+H2O+CO2===Cu2(OH)2CO3

②与酸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铜的重要化合物

①黑色氧化铜高温分解生成红色氧化亚铜

4CuO高温=====2Cu2O+O2↑

②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生成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

CuSO4·5H2O△=====CuSO4+5H2O

【题源信息】铜作为不活泼金属的代表,高考常考查:

铜单质的化学性质;铜的化合物在反应中的颜色变化;·5H2O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解反应的简单计算。

(2)①4H2+Fe3O4高温=====3Fe+4H2O(与其他铁的氧化物反应也可)

②2Fe2++HClO+H+===2Fe3++Cl-+H2O

(3)稀硫酸、KMnO4溶液取适量D固体于小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硫酸使固体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滴入盛有KMnO4溶液的试管中,KMnO4溶液褪色

【题型解读】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此类试题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等知识于一体,具有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试题区分度高等特点,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转换、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一直是高考命题专家的“宠儿”。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可从物质的特殊颜色、特征性质、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如连续氧化关系、三角关系、置换反应等)、特征数据、工业生产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准确找出“突破口”,继而完成其他物质的推断。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12篇

世界观和方_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_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_,方_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_的统一。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_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_为指导。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阶级属性上的革命性变革:以往哲学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性变革: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功能上的革命性变革:以往哲学只注重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注重改造世界。

关于精髓

实事求是是__的精髓。

解放_、实事求是是__的精髓。

解放_、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_”重要_的精髓。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_: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什么是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世界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

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_: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什么是意识?

意识的起源------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的本质——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认识世界-----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调控心理-----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方_: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

实践的含义与特点。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为什么说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_: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怎样理解联系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方_: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方案,实现整体的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要把握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事物的发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方_:要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方_: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矛盾分析法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要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重视试点,借鉴先进,认真推广。

主次矛盾要求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方_: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创新的意义

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发展。

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什么是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的价值标准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13篇

一、函数的最值定义

值:设函数y=f(x)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

对于I中任意的x,都有f (x)<=M;

I中存在一个数x0使得f(x0)=M。

则称M是函数y=f(x)的值,记作f(x)max=f(x0)=M

最小值

最小值:设函数y=f(x)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

对于I中任意的x,都有f(x)>=M;

I中存在一个数x0使得f(x0)=M。

则称M是函数y=f(x)的最小值,记作f(x)min=f(x0)=M

三、求函数的最值方法

(1)图像法

(1)二次函数法

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最值; (2)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是全体实数,要根据具体范围加以分析,结合函数图像的同时利用函数的增减性分析题意,求出函数的值或最小值。

(2)单调性法

(3)求值域法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14篇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贯穿中国古代的第一条主线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

一、西汉

(一)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要点解析】

②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3、作用:

①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

二、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宋太祖改革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削弱了宰相权力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_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15篇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7、阴知_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16篇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依据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17篇

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

(1)分封制

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

(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

(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_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

(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

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3)元朝的行省制度

认识到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

(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考点4、明清君主_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至此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君主_发展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雍正时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_发展到顶峰。

(3)君主_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_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18篇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是指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的化学反应,微观上是有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许多规律,这里进行简单的总结。

1、守恒规律

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此外,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守恒规律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价,只有氧化性,如浓硫酸中的硫是+6价,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元素处于,只有还原性,如硫化钠的硫是-2价,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二氧化硫的硫是+4价,介于-2与+6之间,氧化性和还原性同时存在,但还原性占主要地位。物质大多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体现出各种元素的综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价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2价硫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3、难易规律

还原性强的物质越易失去电子,但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氧化性强的物质越易得到电子,但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这一规律可以判断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例如Na还原性很强,容易失去电子成为Na+,Na+氧化性则很弱,很难得到电子。

4、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用这一性质可以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如2HI+Br2=2HBr+I2,氧化物Br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I2的氧化性。还原剂HI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HBr的还原性。

5、歧化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的特点: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如Cl2+H2O=HCl+HClO,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歧化为-1价和+1价的氯。

6、归中规律

(1)同种元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时候,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反应。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应。

(3)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氧化低价态的时候,遵循的规律可简单概括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归中,不能跨越。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19篇

商业贸易与金融

⑴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

①周围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

②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集散。

⑵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

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大城市)-----商业街和商业小区

人口稀少地区--------货郎担、大篷车等流动形式

⑶商业中心的布局原则和区位:

市场_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

交通_优原则-----------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⑷上海成为全国_大的商业城市的原因:

①上海本身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腹地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

变式:武汉、西安分别是我国中西部_大的商业中心的原因。芝加哥是美国中部商业中心的原因。

⑸世界主要金融中心

①世界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

②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20篇

1、知识点是一个方面,考试技巧又是另外一个方面。选择填空题比较简单,可能只有一个知识点,要确保不失分。数学计算题要认真过程很重要,不要在数值计算上犯低级错误。证明简答一定不要遗落关键步骤。实在有问题做不出来可以两边推理,可以找到关键步骤。

2、拿到一道题,试着用老师讲的知识点去解答,如果不能解出来,那么翻看答案,对于数学答案中出现的概念,公式全部回去看课本,具体做法参照第一步骤,等到这些全部弄懂,你再不看答案做一次,如果还是不能完全做出,再重复做,知道你能思路完全清晰做出来为止。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21篇

一、极坐标系的建立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作极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用ρ表示线段OM的长度,θ表示从OX到OM的角度,ρ叫点M的极径,θ叫点M的极角,有序数对(ρ,θ),就叫点M的极坐标。这样建立的坐标系叫极坐标系,记作M(ρ,θ).若点M在极点,则其极坐标为ρ=0,θ可以取任意值。

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设M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其直角坐标(x,y),极坐标是(ρ,θ),从点M作MN⊥OX,由三角函数定义,得x=ρ cos θ,y=ρ sin θ.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22篇

导数公式

(c为常数) y"=0

^n y"=nx^(n-1)

^x y"=a^xlna

y=e^x y"=e^x

y"=logae/x

y=lnx y"=1/x

y"=cosx

y"=-sinx

y"=1/cos^2x

y"=-1/sin^2x

y"=1/√1-x^2

y"=-1/√1-x^2

y"=1/1+x^2

y"=-1/1+x^2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23篇

方法一:积累常识

到了高三复习,甚至到高二时,我们就应该回头看看初中学习过的生物,因为生物是一门需要记忆很多东西的学科,而很多同学初中时学习得不是很认真,几年过去了,对学习过的东西也都忘记得差不多了。同时高中生物教材和设置的练习题也都默认大家还记得初中的生物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因此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因为许多初中学习过的常识性的东西经常在题目中出现,而自己又没有注意去复习积累,到高三后期生物常识这方面的问题还都没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我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做有心人,除了认真复习初中课本知识外,还要将习题中出现的自己还未能掌握的常识随时随地进行积累,甚至反复记忆。打好生物学科基础就要像学习“文科”一样老老实实地背。当然在背诵积累的时候也要掌握技巧。

方法二:巧妙记忆

在理科中生物是记忆量最大的一门学科,因此我们必须下功夫进行记忆。如何记忆呢?我想根据生物学科的知识特点,同学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记忆方法。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 第24篇

简介: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背景: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着《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白璧微瑕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字词: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赵国君主,名何。

阳晋:齐国城邑,在今山东菏泽西北。

上卿: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中的官位。

宦者令:宦官的首领。

舍人:有职务的门客。

和氏璧:战国时着名的玉璧,是楚人卞和发现的,故名。事见《韩非子·何氏》。

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

遗(wèi):送。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亡走燕:逃到燕国去。

何以知燕王:根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

境上:指燕赵两国的边境。

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幸,宠幸。

乃:却,竟然。

束君归赵:把您捆绑起来送还赵国。

练习题:

例句:“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周郑交恶

初一交战

合从缔交

交不忠兮怨长

例句:“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弗听,许晋使

临淄有大蛇,长十许丈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时人莫之许

例句:“固请,召有司案图”()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至于_,理固宜然

管仲固谏不听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

例句:“相如因持璧却立”()

敌不敢至,虽至必却

王者不却众庶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推荐访问:知识点 复习 高三 高三复习知识点24篇 高三复习知识点的(精选24篇) 高三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