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教学反思汇编9篇

时间:2023-07-06 16:50:04 浏览量:

概率的教学反思第1篇听了陈传荣老师的“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统计与概率意识”的精彩讲座和经过几天的网络研究学习,让我对新课程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的内容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概率教学反思汇编9篇,供大家参考。

概率教学反思汇编9篇

概率的教学反思 第1篇

听了陈传荣老师的“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统计与概率意识”的精彩讲座和经过几天的网络研究学习,让我对新课程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的内容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

“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四大学习领域之一。《课标》也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这样做的最主要原因是“统计与概率”和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太密切相关了,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情境中,根据大量的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是新时代公民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一、如何理解统计观念:

以前我就认为:统计不就是计算平均数,画统计图吗?这些事情计算器、计算机就能做得很好,还有必要从小就开始学习吗?确实,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计算平均数,画统计图等内容不应再占据学生过多的时间,事实上它们也远非统计学习的核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自己的“统计观念”。一提到“观念”,就绝非等同于计算、画图等简单技能,而是一种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培养出来的感觉,于是也有些人将“统计观念”标为“数据感”或“信息观念”。无论用什么词汇,它反映的都是由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想法,所推测到的可能结果,自觉地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等。

二、统计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统计”的解释有两条:

(1)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

(2)总结地计算。不难看出,第一种解释把“统计”描述成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一系列的活动,有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对数据进行计算,以及最后通过数据进行分析等。这种解释为我们进行简单统计的教学提供了依据,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把统计知识的教学拆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而要注重统计的过程性知识,即谈到统计必然会涉及到一个统计的全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收集和整理数据——运用合适的统计图、统计量来展示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统计,为什么要统计等知识。因此,可以这样说,统计是一个过程。

第二种解释让我们看到“统计”也是一种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信息社会中,数据无疑是重要的信息之一,如何面对数据,从数据中获取信息,这就需要用到统计的方法。例如,我们在学《我们的姓》时,我要学生统计一下全班有几种姓,各有几人时,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了一次小统计,先写出人名,然后进行统计。

《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统计”的描述是这样的“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人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这句话也突出了统计的过程中它的价值。

三、统计观念的体现:

1、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

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首要方面是,要培养他们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举个例子来说,当你无事出去溜弯时,就会看见许多车人你身边走过,问你这条街哪种车经过的多时,你不能因刚才看到的就下结论,而要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收集一定的数据同时进行整理分析,这样才能判断出哪种车经过的多。

2、能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

学生不但要具备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而且还要亲身经历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并能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还以“经过哪种车”为例,学生不仅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收集数据,而且还要讨论需要收集哪些数据,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进行收集,还要把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使之清晰,这样才能进行合理的判断。

四、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总目标指出: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本学段学生关注事物的新奇性和趣味性,所以对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应侧重于初步的感受和体会,避免处理成单纯计算而不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活动。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第一学段的学生很难理解统计的全过程,为此,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统计活动,比如:“我们班要举行特长培训,应设几个组,每个组有几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孩子们就会想做一个调查,就产生了统计的必要,然后再思考具体的统计方法,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接触越来越多需要统计才能解决的问题,不会出现只重教知识而忽略体验的情况了。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问题促进学生分析和解释数据。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判断统计图表能否表达原始问题。如通过统计图能否判断出有几个特长班,参加哪个特长班的人多,参加哪个特长班的人少。

第二、判断统计图表是否还能显示出其他的信息。主要引导学生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描述性问题,如“参加美术班的有多少人?”

②比较性问题,如“参加美术班的人数比参加书法班的人数少几人?”

第三、根据统计图表作出合理推断,引导学生交流读图表的心得。

总之,义务教育阶段的`统计学习应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的作用,既能有意识地正确地运用统计来解决一些问题,又能理智地分析他人的统计数据,以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概率的教学反思 第2篇

“统计与概率”可以说是数学新课程中最让小学教师感到“头疼”的内容了。这个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领域既难教又难学,尤其是让许多成人都感到抽象难解的“概率”,也首次成为小学数学的一部分,它能否真的变成我们所期待的“儿童数学”?

这里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有没有必要让儿童学习它?二、儿童有没有能力学习,或者说,统计与概率能否变成“儿童数学”的形态?三、教师有没有能力驾驭这样的“儿童数学”,假如前述两点成立的话?如何让教师具备这样的能力?

下文就通过个案研究带给我们关乎上述问题的诸多思考。或许,真正的答案还隐藏在更加深入、普遍和专业的科学研究之中,还孕伏在更成熟的思辨和讨论之中,但这并不削减一项真实调查的价值。当我们直面现状从而激起对这些永恒问题的思考时,这些思考也就有了当下的意义。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在小学数学中,新增加的“统计与概率”内容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学应该如何设计、展开,教师又具备多少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相关教材、培训等如何完善,都值得深入研究。我们以四年级一项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内容为例作了课堂观察和研究分析,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

教学内容如下:

例1:足球比赛前,裁判员通常用掷一枚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开球的一方,这样做公平吗?

例2:口袋里有四个号球,上面分别标有1,2,3,4。甲、乙两人各摸一次。甲先摸,摸出一个号球,记下号数,放回口袋中,乙再摸。谁摸出的数大谁胜。游戏公平吗?

课堂活动:小明、小丽被同学们推选为组长,得票数相同,谁担任组长呢?班长决定做4个纸团,其中只有一个写有“正”字。由小明从中任取一个纸团,抽出“正”字的纸团就担任正组长。这个办法公平吗?

分析该设计的意图可能是:因为已经学习了用分数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例1的"目的是通过计算双方获得开球权的可能性都是1/2,从而知道游戏公平的意思是“获胜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例2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游戏的公平性。“课堂活动”是让学生体会游戏的不公平性。

该内容由某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一所小学的两位教师分别执教。其中,李老师从事小学数学教育13年,原始学历大专;
张老师从事小学数学教育4年,原始学历本科。两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该校都属于中等偏上。我们对教学过程做了笔录和录音,课后对老师和学生作了访谈,为了解这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我们又在大三学生中作了调查与测试。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概率的教学反思 第3篇

通过几天的培训发现在“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教材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知道各位同仁是否有同感,下面就简单说一说:

一、关于“分类与统计”

一般说来,分类是为了使事物具有秩序,分类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总体。进行统计则是要根据数量上的结果做出决策,指导行动。总之,不能为分类而分类,为统计而统计。

教材中这几个案例我觉得目的不明确:

1、统计“换了几颗牙”作为主题引入,很有新意。

2、让学生统计穿的鞋子的尺码,学生了解也没有用处。这只有班级为每人订购一双鞋子时才需要。卖鞋的老板可能也需要;

3、有些情景设计的目标不妥当。例如设计学校借书的种类,结果是喜欢“漫画”的多,喜欢“文学”的最少,于是建议图书馆多卖一些“漫画书”。这就不大妥当。不喜欢文学书,恐怕需要多作介绍宣传,而不一定是少买。

二、关于分类的判断

一堆东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即分类的判断可以很多。但是,要循序渐进,先是一个判断,然后是两个判断,逐步培养。

一堆几何图形,可以按颜色分,形状分、大小分,一步步来,不要一下子就用3个判断分类。对一年级学生问:“你还可以怎样分?”问题太宽泛了。

分类不是单独的知识点,把分类当知识点展开,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分类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数学情景决策之中。随着知识内容的加深,分类的难度会增加。

分类的种类可以很多,而许多分类是没有价值的。例如,在一堆几何图形中,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红三角形”,一类是“非红三角形”,我们需要这样的分类?再如,一批东西中吃的穿的都有,其中有一只冰淇淋。然后,我分类,一类是冷的,一类是不冷的,这样分类有意思吗?虽然分得并不错。

分类不是分得越多越好,分类贵在分得“好”,即有价值,能够帮助决策。有需要才分类,不是分得越多越好。看见对象就要分类,无目的地分一通,只会把事情搞乱。无目的地追求各种分类,是误导。

三、关于收集数据

现在强调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材要求学生做许多调查,收集数据。但是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例如:统计班级同学的睡眠时间,学生自己并不知道每天的准确睡眠时间。

四、关于“可能性”认识

现在的中低年级教材,不断地重复“必然、可能、不可能”的判断,往往是原地踏步。

学习“分数”之后,对古典概率可以进行简单的认识和计算。此时概率才能定量分析,体现数学的价值。

一般可能性的认识,不教也会。华东师范法学数学系李俊调查:20世纪的中国小学课程里没有概率,但是和其他有概率内容的国家相比,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大体相同。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授《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的知识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有选择的使用教材,分析好学生的现状,从而更好的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概率的教学反思 第4篇

本节课的主旨是希望学生“动”起来,通过不同的情景与话题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

在本节课的实施过程中,自已感受最深的体会有三:

1、提供贴近生活的学习素材,是激活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

在问题的设计中,让学生首先亲身经数学问题的现实场景——池塘里有多少鱼?从而看到有价值的数学,促使其用数学观点进行解释与应用,使得整个学习活动更为生动活泼,学生也在这种生动的问题情景中,获得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同。

2、设计动态平衡的活动方案,是激发学生积极动手的基础。

在活动的设计中,我们考虑的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不是一种盲动和简单的图热闹。基于此,活动给了学生相同的起点(相同的白棋数目,相同的样本容量,相同的实验次数,相同的实验时间),这有效地协调了各组活动的进度,避免了课堂节奏的失控。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学生到达的终点却可能是不同的(不同小组的不同结果,不同方案的不同精确度,不同方案的不同可行度,不同成员的不同收获)。

3、组织实力相当的活动小组,是激励学生协作竞争的基础。

对于活动的分组,注意了把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一方面发挥了组内成员相互协作的意识,不同的人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操作活动,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数据的分析及结果的估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又不失对数学学习兴趣的"一种持续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学生间的一种互动对话及交流。另一方面激发了组间成员相互竞争的意识,每个成员服务于自己的小团队,如果自己获得了成功,会感觉到为自己的小集体争了光,如果自己团队中的成员有上佳表现,自己也为自己在这个团队中而感到无尚光荣。

总之,我想,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追求和探讨这种动的氛围和动态平衡,使得学生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就一定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下的课程改革。

概率的教学反思 第5篇

通过几天的培训发现在“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教材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知道各位同仁是否有同感,下面就简单说一说:

一、关于“分类与统计”

一般说来,分类是为了使事物具有秩序,分类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总体。进行统计则是要根据数量上的结果做出决策,指导行动。总之,不能为分类而分类,为统计而统计。

教材中这几个案例我觉得目的不明确:

1、统计“换了几颗牙”作为主题引入,很有新意。但是统计出来做什么用呢?换得早好?快好?目的性不够明确;

2、让学生统计穿的鞋子的尺码,学生了解也没有用处。这只有班级为每人订购一双鞋子时才需要。卖鞋的老板可能也需要;

3、有些情景设计的目标不妥当。例如设计学校借书的种类,结果是喜欢“漫画”的多,喜欢“文学”的最少,于是建议图书馆多卖一些“漫画书”。这就不大妥当。不喜欢文学书,恐怕需要多作介绍宣传,而不一定是少买。

二、关于分类的判断

一堆东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即分类的判断可以很多。但是,要循序渐进,先是一个判断,然后是两个判断,逐步培养。

一堆几何图形,可以按颜色分,形状分、大小分,一步步来,不要一下子就用3个判断分类。对一年级学生问:“你还可以怎样分?”问题太宽泛了.

分类不是单独的知识点,把分类当知识点展开,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分类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数学情景决策之中。随着知识内容的加深,分类的难度会增加。

分类的种类可以很多,而许多分类是没有价值的。例如,在一堆几何图形中,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红三角形”,一类是“非红三角形”,我们需要这样的分类?再如,一批东西中吃的穿的都有,其中有一只冰淇淋。然后,我分类,一类是冷的,一类是不冷的,这样分类有意思吗?虽然分得并不错。

分类不是分得越多越好,分类贵在分得“好”,即有价值,能够帮助决策。有需要才分类,不是分得越多越好。看见对象就要分类,无目的地分一通,只会把事情搞乱。无目的地追求各种分类,是误导。

三、关于收集数据

现在强调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材要求学生做许多调查,收集数据。但是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例如:统计班级同学的睡眠时间,学生自己并不知道每天的准确睡眠时间。

四、关于“可能性”认识

现在的中低年级教材,不断地重复“必然、可能、不可能”的判断,往往是原地踏步。

学习“分数”之后,对古典概率可以进行简单的认识和计算。此时概率才能定量分析,体现数学的价值。

一般可能性的认识,不教也会。华东师范法学数学系李俊调查:20世纪的中国小学课程里没有概率,但是和其他有概率内容的国家相比,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大体相同。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授《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的知识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有选择的使用教材,分析好学生的现状,从而更好的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概率的教学反思 第6篇

数学教材八年级的一节课《频率与概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体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尽管随机事件在每一次实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但只要保持实验条件不变,那么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就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趋向稳定。我的教学设计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利用短暂的课内时间完成几百次、上千次的实验,使学生明白"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的机会,可以用该事件在大数次重复实验中发生的频率来估计"。为此,我准备了供学生进行实验的必要器材,并制作了Flash课件,以便进行模拟实验。课后反思:

1.兴趣来自现实生活

关于《概率与统计》的知识是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逐步展开和深化的,教学中老是用抛掷硬币和骰子这两种活动,会使学生厌倦。这节课我换了新鲜的学具(转盘)和新鲜的话题,由于它们都来自学生的生活,所以迎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并得以保持。

2.以问题为线索组织学习活动

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是上海青浦教改实验的重要经验之一。曹才翰教授在>总结青浦经验时说过,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思维总是指向问题解决的。在这节公开课上,我从头到尾都用一步步递进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力求使学生的思维像剥笋一样一步步深入,语言表达一步步精确,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混沌到清晰、从似是而非到把握本质,体会到数学思考的乐趣、探索成功的喜悦。

3.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我在平时教学中一直非常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用几何画板来研究图形变换和函数图象,用电子表格实施数值统计,用Flash课件进行模拟实验,并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软件理解数学概念,解决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实现的操作。在这节课上,Excel电子表格帮助大家快速有效地完成了统计和制图的过程;
电脑模拟使大数次实验在课堂中得以实现。信息技术成为这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解决问题五中,模拟实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离开这些课件,这节课能取得如此成功是不可想像的。

概率的教学反思 第7篇

听了陈传荣老师的“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统计与概率意识”的精彩讲座和经过几天的网络研究学习,让我对新课程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的内容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

“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四大学习领域之一。《课标》也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这样做的最主要原因是“统计与概率”和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太密切相关了,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情境中,根据大量的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是新时代公民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一、如何理解统计观念:

以前我就认为:统计不就是计算平均数,画统计图吗?这些事情计算器、计算机就能做得很好,还有必要从小就开始学习吗?确实,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计算平均数,画统计图等内容不应再占据学生过多的时间,事实上它们也远非统计学习的核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自己的“统计观念”。一提到“观念”,就绝非等同于计算、画图等简单技能,而是一种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培养出来的感觉,于是也有些人将“统计观念”标为“数据感”或“信息观念”。无论用什么词汇,它反映的都是由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想法,所推测到的可能结果,自觉地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等等。

二、统计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统计”的解释有两条:(1)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
(2)总结地计算。不难看出,第一种解释把“统计”描述成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一系列的活动,有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对数据进行计算,以及最后通过数据进行分析等等。这种解释为我们进行简单统计的教学提供了依据,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把统计知识的教学拆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而要注重统计的过程性知识,即谈到统计必然会涉及到一个统计的全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收集和整理数据——运用合适的统计图、统计量来展示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统计,为什么要统计等知识。因此,可以这样说,统计是一个过程。

第二种解释让我们看到“统计”也是一种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信息社会中,数据无疑是重要的信息之一,如何面对数据,从数据中获取信息,这就需要用到统计的方法。例如,我们在学《我们的姓》时,我要学生统计一下全班有几种姓,各有几人时,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了一次小统计,先写出人名,然后进行统计。

《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统计”的描述是这样的“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人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这句话也突出了统计的过程中它的价值。

三、统计观念的体现:

1、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

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首要方面是,要培养他们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举个例子来说,当你无事出去溜弯时,就会看见许多车人你身边走过,问你这条街哪种车经过的多时,你不能因刚才看到的就下结论,而要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收集一定的数据同时进行整理分析,这样才能判断出哪种车经过的多。

2、能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

学生不但要具备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而且还要亲身经历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并能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

还以“经过哪种车”为例,学生不仅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收集数据,而且还要讨论需要收集哪些数据,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进行收集,还要把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使之清晰,这样才能进行合理的判断。

四、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总目标指出: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本学段学生关注事物的新奇性和趣味性,所以对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应侧重于初步的感受和体会,避免处理成单纯计算而不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活动。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第一学段的学生很难理解统计的全过程,为此,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统计活动,比如:“我们班要举行特长培训,应设几个组,每个组有几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孩子们就会想做一个调查,就产生了统计的必要,然后再思考具体的统计方法,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接触越来越多需要统计才能解决的问题,不会出现只重教知识而忽略体验的情况了。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问题促进学生分析和解释数据。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判断统计图表能否表达原始问题。如通过统计图能否判断出有几个特长班,参加哪个特长班的人多,参加哪个特长班的人少。

第二、判断统计图表是否还能显示出其他的信息。主要引导学生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①描述性问题,如“参加美术班的有多少人?”②比较性问题,如“参加美术班的人数比参加书法班的人数少几人?”

第三、根据统计图表作出合理推断,引导学生交流读图表的心得。

总之,义务教育阶段的统计学习应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的作用,既能有意识地正确地运用统计来解决一些问题,又能理智地分析他人的统计数据,以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概率的教学反思 第8篇

“统计与概率”可以说是数学新课程中最让小学教师感到“头疼”的内容了。这个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领域既难教又难学,尤其是让许多成人都感到抽象难解的“概率”,也首次成为小学数学的一部分,它能否真的变成我们所期待的“儿童数学”?

这里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有没有必要让儿童学习它?二、儿童有没有能力学习,或者说,统计与概率能否变成“儿童数学”的形态?三、教师有没有能力驾驭这样的“儿童数学”,假如前述两点成立的话?如何让教师具备这样的能力?

下文就通过个案研究带给我们关乎上述问题的诸多思考。或许,真正的答案还隐藏在更加深入、普遍和专业的科学研究之中,还孕伏在更成熟的思辨和讨论之中,但这并不削减一项真实调查的价值。当我们直面现状从而激起对这些永恒问题的思考时,这些思考也就有了当下的意义。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在小学数学中,新增加的“统计与概率”内容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学应该如何设计、展开,教师又具备多少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相关教材、培训等如何完善,都值得深入研究。我们以四年级一项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内容为例作了课堂观察和研究分析,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

教学内容如下:

例1:足球比赛前,裁判员通常用掷一枚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开球的一方,这样做公平吗?

例2:口袋里有四个号球,上面分别标有1,2,3,4。甲、乙两人各摸一次。甲先摸,摸出一个号球,记下号数,放回口袋中,乙再摸。谁摸出的数大谁胜。游戏公平吗?

课堂活动:小明、小丽被同学们推选为组长,得票数相同,谁担任组长呢?班长决定做4个纸团,其中只有一个写有“正”字。由小明从中任取一个纸团,抽出“正”字的纸团就担任正组长。这个办法公平吗?

分析该设计的意图可能是:因为已经学习了用分数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例1的目的是通过计算双方获得开球权的可能性都是1/2,从而知道游戏公平的意思是“获胜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例2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游戏的公平性。“课堂活动”是让学生体会游戏的不公平性。

该内容由某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一所小学的两位教师分别执教。其中,李老师从事小学数学教育13年,原始学历大专;
张老师从事小学数学教育4年,原始学历本科。两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该校都属于中等偏上。我们对教学过程做了笔录和录音,课后对老师和学生作了访谈,为了解这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我们又在大三学生中作了调查与测试。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概率的教学反思 第9篇

教学方法上,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加强集体合作意识,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出发,本节课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引导——探索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思考,进行自主探索。

(2)活动——参与

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方式,调动多种器官参与,积极组织学生利用概率与统计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断。

(3)讨论——交流

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参与,给学生活动的.机会,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学习方法指导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以下学法。

(1)自主探索

通过自主学习,体会转化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合作交流

借助合作交流。解除困惑,使自己的思路更明确,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

推荐访问:概率 汇编 反思 概率教学反思汇编9篇 概率的教学反思(汇编9篇) 概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