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必备8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7-07 10:45:04 浏览量:

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必备8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必备8篇

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

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

3、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

5、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7、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写字指导

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2、“樟、稠、拒”左窄右宽。

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4、描红(书上)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2指导归纳段意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a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b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常繁荣旺盛。c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四季常青)d指导用“稠密”造句e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f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2学习第1—3句a指名读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3、学习第4—8句a自由读课文。

b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

c理解句子。课件出示: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4、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体会。

5、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6、指导背诵a师引读课文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更可贵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 b男女生分层读课文。

C练习背诵。

7、指导归纳段意。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

(四)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五、教学结束:

作业

1、写字簿第二课生字词写完。

2、抄写词语。

3、读课文三遍。

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第2篇

一、火眼金睛找不同的一项。5分。

()1. A. better B. big C. heavy

()2. A. mine B. yours C. them

()3. A. ate B. find D. learnt

()4. A. Maths B. English C. television

()5. A. hamburger B. sandwich C. traditional

二、英汉互译:20分。

1、在机场_______ 2、讲英语_______ 3、在三周时间内_______

4、在晚上_______ 5、在办公室_______ 6、在中国的北部_______

7、试穿这一个______ 8、对、、、很容易_______ 9、在书架C上______

10、多年以前______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 )1.—_____ did you come back? —We came back last Sunday

. A. Where B. When C. Why

( )2. —Whose dress is this? —It’s ____.

A. my B. mine C. he

( )3. Do you want to be_____ our football team?

A. at B. in C. on

( )4. —Can you control the ball? —________________.

A. Thank you B. Very badly, sorry C. You are welcome

( )5. She didn’t _____ an ice cream yesterday .

A. bought B. buy C. buys

( )6. I can’t swim _____.

A. at B. at all C. good

( )7. —______ does school start? —At nine o’clock .

A. What B. What time C. Where

( )8. These chicks can’t______.

A. eat B. eating C. ate

( )9. This girl is deaf. She can’t _______.

A. see B. hear C. walk

( )10. Lingling is very good ___ basketball.

A. at B. in C. of

四、从II栏中选出I栏各句的相应答语10分

( )1.Did you learn music? A.It’me .

( )2.Who is going to go to the airport? B.She had hamburgers.

( )3.How did you go ? C.At ten o’clock.

( )4.What did she have for lunch? D.By bus .

( )5.When are you going to go there ? E.Yes,I,did.

五、连词成句:20分

1. you for trip Are ready you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re feeling you hungr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e right will It al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you are go going to Wher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you, thinking about, what, are,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趣味阅读,共20分。

1.判断正误。对的填(T),错的填(F)

This morning my father bought some milk for us . My sister doesn’t likemilk , and she gave her milk to me . I didn’t drink them . I will drink themtonight .

My sister is a very good girl . We are good friends . She studies very hard. And all of us like her very much . She wants to be a teacher .

( )1.Father bought us some milk .

( )2.I gave my milk to my sister .

( )3.I drank my milk .

( )4.My sister studies very hard .

( )5.My sister wants to be a doctor .

2.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Ms Smart and Amy went to a department store last week. Ms Smart wanted tobuy a coat for Amy. They looked at a blue coat. Blue is Amy’s favorite colour.The coat was nice. But it was too big for Amy. The sales assistant took a smallone. But it was white. Amy tried it. That was lovely. Amy liked it very much. Sothey took it.

( ) 1. Where did Ms Smart and Amy go last week?

A. A department store. B. A supermarket. C. Amy’s school.

( ) 2. Ms Smart wanted to buy a ____ for Amy.

A. coat B. T-shirt C. dress

( ) 3. What is Amy’s favorite colour?

A. Black. B. White. C. Blue.

( ) 4. The blue coat was too ___ for Amy.

A. small B. big C. nice

( ) 5. Ms Smart and Amy took the ____ coat.

A. black B. white C. blue

七、作文,10分。

暑假就要到了,你准备去哪里旅游呢?请把你需要的物品列个清单,(例如:衣服、鞋子、票、等,并把你打算要做的事情介绍两三件如:游泳、参观名胜。看望朋友或远方亲人等。(不少于8句话)

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第3篇

教学内容:

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

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任务:

任务一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任务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

2、师:(出示课件)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一、任务呈现

师:过几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将外出旅游,高兴吗?小兰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可从7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妈全部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选那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学习情况

三、展示交流

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2、24)

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数

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数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2、仔细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

3、再次强调4的公倍数就是妈妈的休息日

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的休息日

4和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

4、最近是哪一天? 12

12也是这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5、集合图还可以这样表示出示课件

问:和前面的图有什么不同?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重合的、公共的)

你会填吗?把刚才的数据填在这个表里,中间填?两旁呢?

这样我们可以一眼看出4和6的公倍数是12、24.

6、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7、89页做一做

二、那如何求最小公倍数呢?

任务二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一、任务呈现

1、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想一想

1.你还能想出几种求法?

2.公倍数有多少个?你能找出的公倍数吗?

3.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自主学习

三、展示交流

1、把不同求法板书

2、交流以上三个问题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要求5分钟)

2和7 4和8

3和5 6和15

2、结果反馈

一次正确5分,自己改正4分,帮助改正3分,

3、反思总结谈谈收获和不足

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第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教学目标

一、复习公式。

师:想一想你都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减法不变性质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a-b-c=a-(b+c)

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a÷b=(a×c)÷(b×c)=(a÷c)÷(b÷c) (c≠0)(b≠0)

8.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9.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二、总结

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加。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乘。

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几个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

请同学们再记一下公式。

三、解题思路。

公式记熟了,遇到简算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板书:方法是关键)

一般来说,连加算式中,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连乘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津;在除法算式中,应用商不变性质;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应用减法的性质。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99×4.4 (2)45÷2.5

=(100+1)×4.4 =(45×4)×(2.5×4)

=100×4.4+1×4.4 =180×10

=440+4.4 =1800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3÷2.5 (2)3.2×12.5×25

(3)(44×4)×25 (4)999×9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相互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例题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

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通过剖析描写角和腿的句子,了解梅花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态度的不同,体会课文中所包含的寓意。

3、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美与实用之间的关系,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爱美的梅花鹿。(板书课题爱美的梅花鹿)这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寓言)什么是寓言?(生说师补充百度搜索的资料)

2、生读课题,指导读课题(强调爱美)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梅花鹿?(爱美的)

二、理解课文,体会它对角的"赞美,对腿的抱怨

学习(1至10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梅花鹿爱美的句子。

2、深入交流探究。

3、汇报

(课件随机出示相应句子):“咦!这是我吗?”

①“咦”是什么词?(感叹词)

②梅花鹿为自己的容貌感到惊讶。

③认为自己太漂亮

④朗读,读出梅花鹿说话时的语气。

(课件随机出示相应句子):梅花鹿摆摆身子,果然是自己,但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那么漂亮。

①抓住“摆摆”、 “果然”、“那么”来理解。

②从“摆摆”看出此时梅花鹿很骄傲,故意摆出姿势展示自己。

②“果然”表达出梅花鹿感到出乎意料的心情,认为自己太漂亮了,简直不是自己了。

③“那么”强调漂亮的程度。

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第6篇

本学期本人将担任五年级英语基础教学,并配合外教做好口语教学工作。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24人。男生16人。女生8人。本人本学期接手本班,经过几个星期的初步了解,学习有困难的占本班人数的60%。他们大多数是由于上课注意力集中和基础不够好。因而成绩不够理想。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有两点。

1、NewstandardEnglish.一年级起点第十册共五年级下学期使用。

2、Englishchildhood.《英语的童年》的教授。配合外教老师进行口语课的教学活动,利用可以利用的机会创设情景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英语,大胆说英语,表现自己,使学生大胆说,积极做,努力唱。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11个模块。内含一个复习模块。每模块分两个单元。一般情况下,第一模块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第二模块提供若干任务型练习,包括一首歌谣或小诗。

四、教学目标:

1、逐步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自动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能参加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的日常课堂教学和生动的游戏及其课内外活动。

3、能听懂指令并做其适当的反应,能背诵一些诗文、课文。另外还要加强《英语的童年》的教授。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节奏感。

4、培养一定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5、适时介绍东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世界意志。

五、教学重难点:

1、强化对知识的应用,背诵相应的课文及单词。

2、掌握知识与技能,学得与习得,听说与读写。

六、教学措施:

教学前教具准备:录音机、多媒体、生字词、挂图。情景创设中的道具等等。

课时分配:本册共11个模块(其中一个复习模块),每个模块用6个课时。一周完成6课时,其中包括复习课和测试课,利用晚自习和早读进行英语口语辅导培训。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会取长补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争取在教学中更上一个台阶。

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第7篇

教学内容:

唱:“飞吧,飞吧”“翅膀”

听:“鸽子”“快乐阳光”“云雀”“天鹅”“飞驰的雄鹰”

第一课《飞吧,飞吧》

教学目标:

1、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对学生进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育。用视唱法教学,要求合唱均衡和谐。

2、视唱小曲,让学生感受山东民歌的旋律曲调特点。

3、欣赏“鸽子”“快乐阳光”与“飞吧,飞吧”歌曲对比。

学习目标:

1、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受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育。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学好功课。

2、视唱小曲,感受山东民歌的旋律曲调特点。

教学重、难点:在进行合唱时要均衡和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开始上课。

2、进行连音和断音的发声练习。

二、唱民歌《沂蒙山小调》:

1、出示投影歌页:

师:同学们,这首曲子我们曾经在上学期吹过这首竖笛曲,下面我们就把它来唱一唱。

教师弹奏旋律。

2、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提问:这首乐曲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

三、教授新课:

1、师导入:在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经写了这样有名的一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知道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

师:在外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德国歌曲《飞吧,飞吧》,它借用了小鸟的口来向大家讲述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2、师播放录音歌曲。分析:

这首乐曲很简单,只有几句,但却有三个声部。我们可以很快的将歌谱和歌词学会,再进行合唱。

3、教师弹奏旋律。

要求学生在演唱声音要统一,时边唱边听,注意各声部的音准以及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

4、学习歌词:

1)学生集体朗读歌词。

2)教师播放录音歌曲,

3)播放歌曲伴奏。

四、欣赏“鸽子”“快乐阳光”

现在请大家来听赏二首(女声独唱、男女声重唱)歌曲“鸽子”,(童声齐唱)“快乐阳光”,并为歌曲配上声势,感受一下跟我们刚学唱的“飞吧,飞吧”歌曲有什么不同?

五、教师小结课堂内容:

1、小结:同学们,从这首歌曲的学习当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同,都要在小时候就养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习惯,长大了才不会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而流下后悔的泪水。

2、课后作业:学习了这首歌曲,你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打算?

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第8篇

Unit 1 We’re going to read stories

Period 1

Teaching Goals:

1.Learn neals.

Period 2

Teaching Goals:

1.Review the words.

2.Review the text.

3.Know the sentence pattern: be going to….

4.Can do the exercises.

Teaching Point:

Master reading skill.

Teaching preparations:

Exercises and pictures.

Teaching Process:

1.Warming Up

(1)Greetings

(2)Review

2.Presentation and Drills

(1)Learn Part D

Let’s Read

Read the text of Part D.

Do the exercises of Part D.

Talk about Part D.

(2)Learn Part E

Let’s Write

There are four children in your group.There are four animals in

the play.Which role are you going to play?

David is going to play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y is going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d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earn Part F

a.Here is a paper box.

b.Write words on four sides of the box.

c.Put cards into the box.

d.Play a game this way.

Unit 2 We are going to do some research

Period 1

Teaching Goals:

1.Learn new words.

2.Learn the text.

3.Know the sentence pattern: be going to….

Teaching Point:

Master the Third Person Singular.

Teaching Preparations:

Tape and pictures.

Teaching Process:

1.Warming Up

(1)Greetings

(2)Review

2.Presentation and Drills

(1)Learn new words.

Research find information study think

(2)Learn Part A

Let’s listen and Say

What are we going to do today?

We’re going to do some research.

We’re going to read and find information.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