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饲料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范文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时间:2022-05-27 09:50: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作物秸秆饲料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范文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农作物秸秆饲料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范文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加快推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利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牧业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农牧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编制“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6〕2504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秸秆资源和综合利用现状

内蒙古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7亿亩,农牧民人均耕地面积7.4亩,有效灌溉面积4517.85万亩,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200亿斤,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区和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

(一)秸秆资源量

内蒙古是粮食生产大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2015年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35.6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2.6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565.4亿斤。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3756.65万吨,其中玉米秸秆2926.16万吨,大豆秸秆266.2万吨,小麦秸秆189.57万吨,向日葵秸秆117.18万吨,其它秸秆257.54万吨。

全区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3128.26万吨,其中,玉米

—1—

秸秆2463.87万吨,占可收集资源总量的78.76%;大豆秸秆212.96万吨,占可收集资源总量的6.81%;小麦秸秆151.66万吨,占可收集资源总量的4.85%;向日葵秸秆93.74万吨,占可收集资源总量的 2.99%;其它秸秆206.03万吨,占可收集资源总量的6.59%。

表1 全区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统计表

从种植结构和秸秆资源分布区域看,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东四盟市秸秆产生量占全区秸秆资源总量的70%左右;从秸秆种类看,玉米、小麦、大豆、向日葵等4种主要农作物秸秆约占全区秸秆资源总量的93.41%。其中玉米秸秆所占比重最大,其秸秆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全区秸秆总产量。

(二)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不断—2—

涌现,全区农作物种植布局呈现出集中连片趋势,秸秆资源分布也从种类和数量上日趋集中,东部以玉米和大豆为主,中部以玉米为主,西部以小麦和向日葵为主,集中的资源分布态势为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表2 全区秸秆主要利用途径消耗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内蒙古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等五种利用方式。2015年,全区秸秆有效利用资源量2510.43万吨,有效利用率达到80.25%,其中肥料化利用786.15万吨,占有效利用资源量的31.32%;饲料化利用912.52万吨,占有效利用资源量的36.35%;燃料化利用794.25万吨,占有效利用资源量的31.63%;基料化利用9.26万吨,占有效利用资源量的0.37%;原料化利用8.25万吨,占有效利用资源量的0.33%。同时仍有617.83万吨秸秆被废弃和焚烧,占可收集资源量的19.75%。

—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秸秆作为农牧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和重要资源,秸秆资源化和商业化利用前景广阔。传统的刀耕火种,使秸秆焚烧和闲置现象在粮食主产区仍普遍存在。秸秆焚烧可以消灭一部分杂草种子和细菌虫卵,燃烧后的草木灰作为有机肥可有效增加土壤肥力。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文件,禁止秸秆焚烧,积极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过腹还田技术、青贮微贮技术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引导和扶持秸秆制板、秸秆发电、秸秆固化颗粒燃料、秸秆生物燃气等综合利用项目,但是,秸秆利用率低、产业链短、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还远未彻底解决。

1.秸秆还田条件高、难度大

(1)还田秸秆不能及时腐解

秸秆在25~30 ℃条件下腐熟需要20 天左右。内蒙古秋季温度低,气候干旱,冬季封冻时间长,加之秸秆产量大,还田后腐解较慢,导致当季难以腐熟完全,播种后耕层漏风、跑墒现象严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2)秸秆破碎度达不到要求

玉米机械收获粉碎还田要求秸秆破碎长度小于10厘米,破碎度达到95%以上。在实际生产中为了降低油耗和成本,常因机械动力不足或人为设置不合理,秸秆破碎度一般在80%左右,秸秆长短不一(长的秸秆达到40~50厘米),翻埋深度不够,整地时易拖堆,不能与土壤较好结合,导致墒情不足减缓秸秆分解—4—

速度,不利于腐解。

(3)秸秆还田作业成本高、缺乏科学标准

大型机械收获、机械粉碎秸秆还田成本偏高,要达到高质量的还田作业需进行两次粉碎,机械深翻,投入氮肥、腐熟剂等,较高的投入严重影响了大部分农牧民秸秆还田的积极性。此外秸秆还田还存在技术标准和方法不明确的问题,实际操作过程中凭感觉靠经验现象比较普遍。

2.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低、规模小

秸秆能源化(生物燃气、颗粒燃料、直燃发电等)、饲料化(饲草、复合颗粒饲料)利用途径在技术、规模、经济等基础条件方面还不完全成熟,虽然在市场刺激下出现了一些综合利用雏形,但仅仅是倾向性和苗头性的,不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综合利用技术含量不高,建设规模不大,距产业化发展相去甚远。

3.秸秆收集成本高、储存难

一是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从事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强,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多采用低成本设备进行生产,致使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过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推广应用。据调查统计,加工生产1吨秸秆固体成型颗粒燃料,需耗电120~150度,仅此一项即增加生产成本100多元。二是秸秆售卖价格低,利润空间小,不具吸引力,农牧民没有积极性。调查显示,一亩地秸秆产生量约0.3吨,秸秆电厂收购价每吨260元,去掉收集、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成本后,农

—5—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秸秆 综合利用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