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女性意识的觉醒(5篇)

时间:2024-08-21 09:14:02 浏览量:

篇一:安娜卡列尼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意识

  从安娜卡列尼娜与莎菲的对比看东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

  内容提要: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列夫·托尔斯泰探讨了和女性世界密切相关的家庭、婚姻、爱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反映了他对女性束缚的认知和态度。安娜·卡列尼娜是七十年代俄国社会急剧变革时期的一个具有束缚思想的贵族妇女典型。这个形象是俄国文学中刻划妇女形象的一大发展,也是托尔斯泰女性意识的体现。20世纪以后,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主要由于中国自身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也由于美国和欧洲妇女束缚运动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终于从男性本位文化的水面上浮现出来。丁玲1928年发表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篇充分表现个性主义和新女性叛逆精神的杰作。要说女性意识的觉醒,丁玲创作的“莎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本文将通过安娜与莎菲的对比来探讨东、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

  丁玲

  安娜

  莎菲

  女性意识

  19世纪70年代以后,女权主义运动在俄国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女性思潮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因而妇女们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自我人格更加独立,两性平等的渴望渐趋强烈,对男权社会的反抗日益坚决。在这种情况下,在托尔斯泰的笔下诞生了安娜这一先锋般的叛逆女性形象。“五四时期“之前,女人从来都处于一个边缘化的位置,特别是几千年来封建文化的欺凌,女性已异化为物。丁玲等一批女性作家的崛起是中国现代文坛上异常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对女性命运悲剧的一种自我拯救。《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一反传统观念,让女性掌握主动和选择权,挣脱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锁链,粉碎几千年来已经成型的男性话语机制。女性形象不再是被叙述,而是自述,女性不再是作为男性欲望投射的客体而存在,而是作为独立于男性的性别群体而存在。本文将从这两部作品的背景与作者的女性意识、安娜与莎菲各自所受到的当时社会的压力与羁绊、最后的选择与命运等方面的比较来看东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异同。

  一、作品背景与作者女性意识的异同

  从19世纪中期起,俄国妇女的地位便有了明显的提高。“19世纪60和70年代是砸碎偶像的时代,其间相当数量的俄罗斯知识女性获得束缚——远早于其他欧洲国家——她们还进入了激进思想和政治革命的领域。”【1】(P117)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问世于1877年。此前,在1861年俄国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改革并不彻底,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仍然充满着农奴制的痕迹和残余。在这种新旧制度交替的时代,作品中的主人公安娜为争取个性束缚、爱情自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当时的历史意义上说,她的思想正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潮流,反映着社会所赋予她的新思想、新意识。安娜的悲剧起源于新兴资产阶级个性束缚的要求与充满着封建农奴制痕迹的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思想道德的尖锐冲突。

  安娜·卡列尼娜也是七十年代俄国社会急剧变革时期的一个具有束缚思想的贵族妇女典型。这个形象是俄国文学中刻划妇女形象的一大发展。在托尔斯泰以前没有一个俄国作家这样完整,细腻的描写一个女人外表和内心的美,如此复杂地展示她的思想矛盾与斗争。在整部作品中,作者将安娜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自身人格束缚的渴求、尤其是对上流社会束缚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的反抗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安娜这个人物一百多年来在文学舞台上依然星光灿烂的主要原因。在安娜心目中,爱情是人类本性的正当要求,对真挚爱情的渴求也就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在七十年代新旧交替时期的俄国,封建势力还相当强大,安娜的爱情自由与个性束缚的思想的萌芽,必然要爱到压抑与挫折。可是,安娜完全没有退缩,而是昂起头来接受更大的世俗的挑战,是所处时代的具有叛逆精神的杰出女性,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曙光。

  对于安娜的悲剧命运,列夫·托尔斯泰给予了足够的同情,但同时又谴责安娜不该背弃家庭,同时又提不出真正解决的途径。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早期的妇女观比较保守,但在女权主义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之下,他并没有固守其保守的妇女观,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对其妇女观进行修正。最终,身为男性的托尔斯泰的妇女观发生改变,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些随着时代发展,在女权运动的推动下女性意识不断觉醒、走向不断反抗的女性形象,同时这也是托翁女性意识初期觉醒的表现。

  与俄国不同的是,中国女性意识真正的觉醒是在“五四”时期,足足晚了1个世纪。西方取得的成功的女性束缚运动极大地鼓舞了20世纪初中国渴望平等的妇女及男人。

  “五四”时期,在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新文学运动,这次文学革命的重要实绩之一,就是“人”的发现,尤其是“女人”的发现。“五四”时代的到来,激起了妇女束缚的新浪潮,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女性意识,使第一代女性作家以群体的形象登上了文学舞台。

  “五四时期”之前,女人从来都处于一个边缘化的位置,特别是几千年来封建文化的欺凌,女性已异化为物。丁玲等一批女性作家的崛起是中国现代文坛上异常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对女性命运悲剧的一种自我拯救。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一反传统观念,让女性掌握主动和选择权,挣脱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锁链,粉碎几千年来已经成型的男性话语机制。女性形象不再是被叙述,而是自述,女性不再是作为男性欲望投射的客体而存在,而是作为独立于男性的性别群体而存在。丁玲大半生都以女性的姿态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中国女性的生存、地位、价值等问题。她的探索,是作为一名女性对自己社会角色的敏感,尤其是在爱情和婚姻上,她明显地具有较强的女性意识。她笔下的女主人公们孤独而真诚,善良而坦率,正直而热情,猖激而倔强,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著追求的精神,她们都敏感地感应着时代的脉搏,向腐朽的传统思想和陈旧的习惯势力发出叛逆的绝叫,在所处的逆境中进行不懈的探索、挣扎与进取,这是一群叛逆的、坚韧的、刚强的有反抗意识的新女性。

  丁玲大胆地反抗封建礼教,勇敢地和男权中心社会相对立,追求个性自由,婚姻自由,肯定女人对爱、性的追求的合理性,显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正如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岛碧所说:“丁玲比她的先辈和同辈中的任何一位作家(不论男女)都出色,甚至可以说,敢于如此大胆的从女主人公的立场去寻求爱与性的意义,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丁玲是第一人。”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带着“五四”时代的烙印,反映肩负着时代苦闷创伤的女性心灵史。莎菲“是一个时代的苦闷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绝叫者,又是‘五四’以后束缚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2】(P11-14)

  虽然如此,但是作为女性的丁玲笔下的莎菲却没有作为男性的托翁笔下的安娜所变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强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丁玲并没有成为一个坚定的女性主义作家,其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在历史的暴风骤雨中时常臣服于大众革命意识,听命于为工农大众服务的主流创作方向的召唤。有的时期她能借文笔直抒胸中块垒,女性意识犹如高高浮出海面的冰山;有的时期由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及政治气候,她不得不含蓄隐晦地将这种意识渗透在作品中,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又恰似冰山沉潜于大海。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并不是简单地写一对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展示出来的是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作者笔下的一个资产阶级妇女束缚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束缚和真诚的爱情,安娜在追求个人幸福的道路上进行了勇猛的斗争,但由于她受到贵族传统和宗教的影响,又承认自己“是一个坏女人,一个堕落的女人”,从而表现出她的脆弱性,最后卧轨身亡,以此向封建社会投下一枚无声的炸弹,作为她们在现世用任何努力都无法赢得的另一种胜利——即体现着对生命真意的探索,对人格尊严的信仰以及对被虚伪、金钱腐蚀的人的灵魂的最大蔑视。安娜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她身上,既反映了时代的印痕,又明显带有自身叛逆的个性特征。从中也凸显了托翁初期的女性意识。这一女性意识的觉醒比丁玲的早了一个世纪之多,而且程度也较之强烈有力。

  在安娜和莎菲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中西方妇女虽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但遭受的政治、经济和性别压迫,其程度不相上下。在中、西方文明史上,女性一直是被压抑的性别,无论是在古希腊、基督教的文明里,还是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中,女性是以“第二性”或“他者”的身份被置于边缘的地位。但是,西方女子的地位似乎比中国的姐妹高些。以文学为例,彼特拉克十四行诗中的劳拉,但丁《新生》和《神曲》中的贝雅特里齐,曾令中国的姐妹们羡慕一番。由安娜的丈夫对于安娜放荡行为的容忍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女性的地位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低下而是有了一定的提高,尽管卡列宁对安娜的容忍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与体面。相反,中国的女性地位在“五四”之后才渐渐有了提升,中国的妇女束缚运动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中国女权思想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助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变革以及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才得以孕育发展。西方的女权思想有其自主性,这或许得益于17、18世纪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影响。但是,与西方女性意识觉醒的程度比较,东方的显然不足。

  “五四”时期觉醒的女性意识很快就被随后而至的民族与阶级的现实危机所冲淡,追求女性束缚、对女性角色的探索也就被追求平民大众的束缚、大众角色的探索所取代。在丁玲的写作生涯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特点的存在,丁玲大半生都以女性的姿态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中国女性的生存、地位、价值等问题。她的探索,是作为一名女性对自己社会角色的敏感,尤其是在爱情和婚姻上,她明显地具有较强的女性意识。丁玲早年的女性抒写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妇女束缚运动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从文学、文学史,还是妇女束缚运动的角度看,丁玲的早期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后期丁玲的女性意识明显地削弱了,如在作品《水》里,女人们则成了唠唠叨叨,只会抽咽、号哭的无知无理性的无能之辈。至此,丁玲已明显地放弃了以女性自我意识,以女性自身生存体验来讲述同性的创作尝试,早期作品中那个清醒的女性自我消遁了。

  早在一个世纪前,列夫·托尔斯泰就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形象各异、个性鲜明的女主人公。这些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坎坷经历,同时还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她们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深浅和震撼大小各不相同。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她们生命力的充沛程度有别,具体表现为爱的激情、力度、勇气有所不同。托尔斯泰塑造的女性形象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形象,如堕落后的玛丝洛娃;第二类是精神生活出类拔萃,为了爱情不惜一切代价地去追求的女性,如安娜、娜塔莎;第三类是温顺善良、无私怯濡、格守妇道,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女性形象,如吉蒂。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877年的俄国正出于新旧制度交替的时代,道德观念急剧变化、追求个性束缚,恋爱自由成为了青年人向往的新风尚。《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安娜为争取个性束缚、爱情自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她的思想正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潮流,反映着社会所赋予她的新思想、新意识。托尔斯泰超越了传统文化对两性特征的僵化表述,叙述了女性的压抑、呐喊和追求,以现实主义的敏锐眼光,写出了被男性社会传统所埋没的女性的声音,写出了从“第二性”的屈辱地位中挣扎而出的脆弱的女性意识,以及这种女性意识的最终毁灭。它是一部多方位展示女性生活、思考女性身份、生命价值及男女之间关系问题的家庭伦理小说。托尔斯泰虽然把自己对黑暗社会的反抗这一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身上,通过女性对男权社会既定秩序的反抗隐曲地折射出作者本人对专制社会的反抗,这样的女性意识有着男性意识的附属,托翁的保守女性观也从中得到体现,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思潮与背景下,这种带有女性意识的文学作品已经显得足够了,甚至比20世纪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更为成熟。与丁玲不同,托翁作品中女性意识是越来越明显和深刻。

  二、同样的追求,不同的选择

  莎菲是一个远离家乡只身在外读书的女子,她要尽情舒展自己的个性,享受青春的快乐,幻想着热烈而刺激的爱情与痛快的生活。但是,在那个荒颓的古城里,生活是如此灰暗惨淡,接近的人又是如此怯弱与卑琐,一切都令她厌烦,于是她徒然地在性爱的角逐中浪费宝贵的青春。苇弟不能懂得莎菲的心理,他的求爱只能令莎菲生出许多伤感。而丰仪的凌吉士,却又灵魂卑琐。莎菲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形象,她既有现代自由主义精神的一面,也有封建时代思想观念的遗痕。莎菲女士对性爱的吁求依然带有很多羁绊,隐蔽在心灵世界里。事实上她从未主动地表示过自己的爱,更未主动地要求过性。而一旦性爱将要发生时,她又表现出无限的恐惧、怯懦,找出各种理由加以抵御和防范。非但如此,她还反过来谴责自己的欲求,陷入无尽的自责和悔恨中。在和凌吉士有了进一步接触之后,她说:“看到他那被情欲燃烧的眼睛,我就害怕了”。接受了凌吉士爱抚后,她无限“懊悔我白天所做的一些不是”,这是“一个正经女人所做不出来的’。

  她整个身心被屈辱感和自贬感所缠绕,“痛恨……自己甘于堕落’。在她的灵魂深处还残留着旧的烙印,支撑着她所谓“正经”“堕落”之类话语的是封建时代的贞洁观与道德观,这些观念把性爱视为形而下的追求,视为洪水猛兽。性的传统观念,己经深深植入莎菲的灵魂,使她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决定了她还不是一个彻底的叛徒。她的身上凄楚、痛苦和愤感挣扎交揉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她苦苦挣扎的心理,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对她思想潜移默化的禁锢。

  而像苏菲一样,安娜也曾经有过犹豫,由于她对整个社会的认识是幼稚的,对于爱情的追求是盲目的,对于卡列宁和渥伦斯基的内心世界是很不清楚的,所以她在行动上,永远充满着矛盾,永远徘徊在犯罪和反抗道路之间。历史的沉淀,自幼的贵族教育和贵族生活的熏陶形成了安娜的价值观念,贵族上流社会的习俗及道德准则成了她判定自己行为的尺度,这使得她一面因被陈腐的社会意识扭曲而痛苦,一面恪守和维护这些意识;一面渴望爱情,一面又把自己当作贵族偏见的祭品。这种内在矛盾促使她人格分裂,成为最终把她推向死亡的精神动力。当传统观念卷土重来,压倒了爱欲,在精神领域恢复主导地位时,安娜自觉地按照这种观念无情地谴责自己的行为,精神上负起了沉重的罪恶感。与苏菲不同的是,带着良心重负的安娜依然执著爱情,在得到渥伦斯基的爱以后,她已无法忍受原来枯燥冷漠的家庭生活了,不得不在新的道路上走下去。同时,上流社会对她的驱逐和攻击,引起的逆反心理也强化了她追求爱情的决心。她内心的矛盾表现在:有罪和无罪的矛盾;情爱和母爱的矛盾;幸福和痛苦的矛盾;勇敢和恐惧的矛盾;纯洁和虚伪的矛盾。在种种矛盾下,死亡便成为了她最后的归属。

  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沙菲女士日记》最后提到:“好在在这宇宙间,我的生命只是我自己的玩品,我已浪费得尽够了,那末因这一番经历而使我更陷到极深的悲境里去,似乎也不成一个重大的事件。”“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浪费我生命的余剩;因此我的心从伤痛中又兴奋起来,我狂笑的怜惜自己:‘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当一切都幻灭时,苏菲终于有了清醒,不再被所谓的情欲左右自己的人生,而要一个人好好去度过最后的生命,她的选择与安娜决然不同,起码苏菲最后没有选择死亡,而安娜选择卧轨来结束一切,以轻生来宣告她对这个世界的不满,把叛逆的女性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于1927年写的。当时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也就注定苏菲不能选择死亡的道路,她要珍惜生命,即使她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她要继续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与理想的所在,不屑于那种无爱的爱情。不是只有死亡才是叛逆的最高峰,选择其他的方式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得不承认,五四时期苏菲的女性叛逆意识没有农奴制时期安娜的叛逆意识强烈。或许这也是东西方文化与女性意识差异的一个体现。

  三、不同的羁绊,同样的选择

  安娜出身贵族,年轻貌美,生气勃勃。听从姑姑的媒妁之言,嫁给年长20岁的卡列宁。这段无爱的婚姻便成为了后来安娜追求爱情的羁绊。在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下,她过着压抑、空虚、完全无“自我”的日子。在“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开始安排”的时代,安娜在新旧交替的历史影响下,逐步觉醒。她违反贵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不管上流社会的眼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追求爱情自由及个人的束缚。“我要爱情,我要生活”,便是她全部的生命。所以在她与渥伦斯基相爱后,她的全部生活内容就是爱情,甚至这份爱情还远超过母子亲情。尽管如此,安娜追求的是光明磊落的爱情,不像上流社会的贵族男女相互欺骗,偷偷摸摸。她勇敢地向社会舆论,向虚伪、堕落的上流社会公开挑战,绝不向那些贵族资产阶级低头,充分地表现出她争取人格独立的坚强意志。无奈,封建势力的罗网是如此牢不可破,面对整个上流社会冷酷的道德压力和精神迫害,并且在她所托非人的情况下,她彻底绝望了。最后,安娜怀着对罪恶世界的满腔仇恨,从心底发出了悲愤的呼喊:“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在对上流社会无情的控拆下,自己走上了不归之路,放弃了先前辛苦争取来的一切,或者她是在害怕将来会失去,因此选择放弃,选择死亡来将瞬间化作永恒的拥有。

  与安娜相反的是,苏菲没有受到封建婚姻的压迫,从她对感情的执着追求中,从她对毓芳、云霖的带着枷锁跳舞式的恋爱的嘲笑中,可以看出她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抱有多么强烈的反对态度。但对资产阶级的恋爱观,她就不那么容易识别了。当接触并真正了解凌吉士之后,发现他灵魂卑丑、品格低劣之后,仍然痴迷地“倾慕他,思念他”,甚至认为没有他,“就失掉一切生活意义的保障了”,这点就不能原谅了。尤其是最后她那么不能自拔地渴望并终于得到了凌吉士“这个人类中最劣种的人儿”的拥抱,就更应该受到人们的谴责。而莎菲所以在堕落的道路上滑了这么几步,完全是资产阶级恋爱观影响和腐蚀的结果。正是出于对那所谓的“传奇中”的爱情的追求,对那“欧洲中古的骑士风度”的向往,使莎菲一度成为资产阶级公子哥儿凌吉士的俘虏,险些掉进堕落的泥坑。因为莎菲把理想的爱情看得如同生命一样重要,最后不管凌吉士的丰仪对她有多么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她也决不以灵魂做代价而贪图感官的享受。她要的是灵与肉相统一的爱情,而这个灵肉统一的爱情观与封建思想的桎梏便成为了莎菲追求爱情的羁绊。因此,最后选择放弃这段感情,离京南下,一个人离开去度过自己宝贵的时光。在莎菲看来,精神之爱和肉体之爱的和谐统一才是她的理想归宿。在莎菲身上,“女性的自我意识空前凸现,自尊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3】(P15-17)。由此可见,“敢于如此大胆地对女主人公的立场寻求爱与性的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丁玲是第一人”【4】。

  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安娜与莎菲两者都有妨碍自己追求理想爱情的不同的羁绊,但是最后同样选择了放弃,不同的是前者选择了死亡,后者选择了善待生命。其实安娜卧轨而死,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是赞美她誓死不做“奴隶”,愿为自由、幸福而生。如果不能获得新生活,就甘愿去死,安娜的死,虽然是软弱的,但毕竟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抗议,在一些读者眼里,她的自杀不仅不是女性软弱的体现,反而是对当时黑暗社会和贵族资产阶级最强烈的反抗。在十九世纪的俄国安娜所代表的社会矛盾是无法解决的。但是安娜追求的爱情与母爱的统一、家庭与义务相结合的抗争也成为了女性觉醒的标志,成为俄国文学史上女性为争取合理生活权利的斗争典型。

  而莎菲的羁绊就是她理想的爱情观与潜意识中的封建思想,虽然如此,但是她还是深深地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无视一切封建规范,嘲笑禁欲主义,看不起因怕怀孕而不敢与恋人结婚的朋友:“我忍不住嘲笑他们了,这禁欲主义者!为什么会不需要拥抱那爱人的裸露的身体?为什么要压制住这爱的表现?”【5】(P204)她曾一度沉迷在凌吉士丰仪的外表下,无法自拔。后来对凌吉士丑恶的真面目了解后,莎菲陷入了灵与肉的冲突中,特别是当她发现被凌吉士欺骗之时,她决意要冲出凌吉士用“色相”布下的陷阱,并且要“让那个高个子尝尝我的不柔顺,不尽情理的倨傲和侮辱”【6】(P204)。在她一度吻了他的“富于诱惑性的红唇以后,她就一脚踢开了这位不值得恋爱的卑琐的青年”。【7】莎菲没有因为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失败而选择结束生命,她最后选择了离开,好好度过珍贵的时光,或许她会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或许是一个人静静地享受生命。她不屑于为凌吉士这样的男性浪费掉自己宝贵的生命。虽然与安娜一样最后同样选择离开,但是方式是不一样的。生与死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才是对社会黑暗与对男权的最强控诉,没有明确的答案,这只可以见仁见智了。唯一肯定的是她们都是当时社会女性意识觉醒的最佳代言人。

  总结:

  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不幸,表面看来代表了俄国妇女传统的命运,代表了俄国世世代代沿袭的道路,但我们看到的安娜毕竟是19世纪70年代的俄罗斯女性了,她不甘在禁锢中叹息,要追求不受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所束缚的以爱情为基础的幸福生活,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束缚的理想和要求,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对虚伪的封建贵族思想的挑战,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之一,在当时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的。丁玲与她的《沙菲女士日记》则是中国当时社会女性意识觉醒,女性束缚的一个转折性的标志。莎菲“是一个时代的苦闷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绝叫者,又是‘五四’以后束缚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8】。这两部作品诞生在不同的时间与背景,由不同性别的作者创作而成,但都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从两部作品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东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有着不同的条件,觉醒程度的深浅都不一样。东方女性意识的觉醒或多或少都是受到西方的女权运动、女性文学等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要比东方的要早和彻底。

  参考文献:

  【1】、尼娜·珀利堪·斯特劳斯著,宋庆文等译:《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性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王

  宇.《90年代性别差异性文化想象的尴尬及其原因》[J].文艺评论,2002年

  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唐仁君.《知识妇女寻求束缚的冲突与互补—丁玲冰心早期小说比较》[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94年

  【4】、(日本)中岛碧著.《丁铃论》[M].《丁玲研究资料》[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5】、钱谷融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钱谷融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7】、茅盾著

  女作家丁玲[C].丁玲研究资料[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8】、茅盾著.

  女作家丁玲[C].丁玲研究资料[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阅读文献:

  【1】、林树明著

  《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第一版

  P17、【2】、罗婷等著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张永泉著

  《个性主义的悲剧——解读丁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

  【4】、董炳月.男权与丁玲早期小说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4):23一25.

  【5】、智量译

  列夫·托尔斯泰著

  《安娜·卡列尼娜》[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版

  【6】、曹辉《列夫·托尔斯泰的妇女观—从托尔斯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作者的妇女观》2007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

  【7】、郭和英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思———透析安娜悲剧及对现代女性启示》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篇二:安娜卡列尼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安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胡阁姣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0年第11期

  内容摘要: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安娜·卡列宁娜》是列夫·托尔斯泰发表于1877年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小说中安娜是一位敢于反抗上流社会虚伪道德、夫权统治的女性觉醒者形象。安娜女性意识的觉醒主要体现在性意识的觉醒和性别主体意识的觉醒两方面。性意识的觉醒表现为性压抑、精神出轨、身体出轨,性别主体意识的觉醒表现为对纯洁爱情的执着追求,对妻性母性的挣脱。安娜女性意识的觉醒启发所处时代尤其对俄罗斯女性意识的觉醒产生了重大影响。安娜女性意识觉醒者形象,对当代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对女性写作等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托尔斯泰

  安娜

  女性意识

  觉醒

  《安娜·卡列宁娜》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19世纪70年代写的一本文学著作。在这个时间段,恰逢是俄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危机的时候。一方面是因为农奴制改革留下了封建残余和弊病,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在俄国盛行,传统的宗法制度受到一定的解构。安娜产生于处于这个时代的作者笔下。作品中安娜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代表了资产阶级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也彰显了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性意识的觉醒

  性意识是指一种对客体事物能够引起性欲望和性觉醒的神经反射意识。弗洛伊德就认为所有的欲望未满足就是跟性相关。性意识的觉醒一般要经过这几个过程:性压抑、性觉醒、性成熟。安娜的性意识主要体现在冰冷的夫妻关系之性压抑、性意识的觉醒之精神出轨、性意识的成熟之身体出轨。

  (一)冰冷的夫妻关系之性压抑

  安娜的身上总有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压抑的生气,这种生气是自由、是爱情、是平等、是人性的本能欲望和冲动。“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1]是什么让尊贵的卡列宁夫人努力地压抑着与生俱来的人的本性?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安娜是上流社会的贵族后裔,随时要保持一个贵族阶层的淑女形象。这种淑女气质是隐忍的,身份和地位相关以及性欲望相关。就如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所有欲望的不满足都是性的不满足。安娜的性不满主要体现在她和卡列宁缺乏共同的生活情趣和爱好。

  卡列宁是一个大安娜20岁,虚伪、自私的政治化的机器人。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维护自己的利益,维伯爵形象和名声。而安娜是一个极度渴望被关心和被爱的爱情至上主义者。冷漠单调的卡列宁和热情善良的安娜在性格上就不适合。他给不了安娜热烈的,真挚的爱情,也无法给安娜心灵上的尊重。波伏娃的《第二性》中有这样一句话“生来就是软弱无力,奴性十足,她们掌握不了世界,因此竭力占有一个情人,或最好占有一个丈夫。”[2]安娜一直小心翼翼的生活在以丈夫和儿子这两个男人为庇护的世界里。这两个男人代表了安娜的两层身份,妻子和母亲。这两道要命的枷锁,深深地烙在在了安娜心房上,让安娜感受不到一丝做女人的快乐。在遇到伏伦斯基之前,安娜一直过着符号式的生活,如果伏伦斯基没有点燃她的爱情之火,恐怕安娜要一直過着基督教徒禁欲系生活。

  (二)性意识的觉醒之精神出轨

  当遇到了对她热烈追求的年轻的少校伏伦斯基,安娜爱情才被激发出来。“安娜往下一望,立刻认出是伏伦斯基,一种惊喜交集的奇怪感觉一下子袭上她的心头。”[3]安娜的生命激情已经点燃了,就算她怎样费力地掩藏也于事无补了,这是安娜第一次真正地唤醒自己的性意识。她要主动去争取属于自己的爱情,要做一个活生生的女人。“她避开她那些精神上的朋友,进出豪华的交际场所,她在那边遇见伏伦斯基,并在这种会见中尝到一种销魂的快乐”[4]在这种冒险和刺激的甜蜜约会中,安娜寻找到了释放压抑已久的情感满足的突破口。这种感情上的填补是安娜这么多年以来内心真正渴求的。埋藏在安娜身体里的性欲蠢蠢欲动最后开花结果。这种性意识觉醒的方式是非常之主动和负责任的。主动是因为安娜开始自主的出入所有能碰到伏伦斯基的场合了,负责任是因为安娜十分的信任自己和情人的这份情谊,并不断继续这样的约会活动。

  (三)性意识的成熟之身体出轨

  “好象凶手残暴而又狂热地扑向尸体,把它撕裂,切碎一样,他在她的脸上和肩上吻个不停”[5]性意识的萌芽到性行为的发生也就是性意识觉醒的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被称之为性成熟。性意识觉醒的最终结果是性成熟。性成熟即指这样在这个过程中,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完全成熟,达到可以繁殖的能力,并且对喜欢的异性产生性交的欲望和组建家庭承担彼此命运的心理。安娜和伏伦斯基发生性行为之后,安娜的心理也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昨天晚上还觉得那么明确,今天忽然变得不但不明确,而且是走投无路了。她由于突如其来的羞耻而跟感到恐惧。”[6]异性之间第一次产生性行为会给双方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疑惑。安娜既感到羞耻又感到满足,矛盾复杂的心绪跟安娜的性压抑是分不开的。但是安娜作为女性意识的先觉者,她勇敢的继续频繁的出入以培特西公爵夫人为主交际圈,每次都继续和同伏伦斯基私会。这些精神出轨和身体出轨的行为和举动都将安娜定义为一个荡妇。最初的爱情萌动最终成了强烈的欢快带有负罪感的肉体交织融合,安娜做了伏伦斯基的地下情人并且怀了他的孩子。虽然安娜和伏伦斯基在这个时候没有结婚,但他们已经有了夫妻之实,也满足了重

  新组建一个新家庭的基本要素。这个女人一旦有了爱情,就不顾一切羁绊,寻找她作为女人本应该享受的崇拜和迷恋、最正常的灵与肉结合的性满足。

  二.性别主体意识的觉醒

  安娜性别主体意识的觉醒体现在她对爱情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妻性”“母性”的挣脱。一个女人除了付出自己的爱,还应该拥有被爱的权利。从爱情的觉醒到对妻母身份的抛弃,都是对女性意识觉醒的推动,也是女性主义在崛起时必须要做的。

  (一)爱情的觉醒

  爱情在安娜心中如此神圣,给了安娜足够的抵抗俗套的勇气。安娜时时发挥了她作为一个真正的女人的主动权。安娜爱情的觉醒首先体现在她对伏伦斯基的思念,其次表现在她用行动去品尝当地下情人的滋味,最后体现在她强烈要求自己的这段爱情能够光明正大。想要私会的时候私会、在大庭广众下与伏伦斯基交头接耳毫不考虑丈夫的面子和世俗批判的眼光,向丈夫坦白自己的堕落行为,用厌恶的字眼形容丈夫,迫切的逃离丈夫抛弃最爱的儿子与情郎私奔,公开去剧院看戏等等都是安娜在宣示着她作为一个女人的主权。“能够完全占有他,这一直使她感到快乐。”[7]生下女儿后的安娜对伦斯基的过度的依赖和过分的要求,也是体现了安娜对自己私有物的霸占欲。“此外,她还通过书籍和专业刊物研究伏伦斯基所从事的各项事业,因此伏伦斯基常常就农业、建筑,甚至养马、运动等方面的问题向她请教”[8]安娜不是爱情和婚姻的奴隶,她要将爱情变成自己的附属品,主宰情人伏伦斯基,将伏伦斯基永远臣服于她。要将那一纸乏味的婚书变成一团废纸,丢在烈火里燃烧殆尽。安娜要求的是毫无杂质的纯粹爱情,而伏伦斯基对安娜的爱情并没有像安娜那么明确和坚固。这两者对于爱情需求不对等导致他们在出现了缺隙。自古以来,女性就把爱情看得更重要,而男性更注重事业。生活不是理想的国度,而是充满了现实和残酷。美丽纯洁的生命个体不会轻易的得到胜利。安娜对爱情的极致忠诚,让她以失败的爱情来告终。安娜卧轨自杀,用生命向世俗偏见作出最激烈的反抗。安娜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的猛烈性和局限性注定了会有这样悲壮的结局。

  (二)对妻性和母性的挣脱

  安娜的对伏伦斯基产生爱情并发生性关系后,一直处于矛盾和犹豫之中。矛盾是因为安娜对自己出轨的行为既感到兴奋又感到耻辱。犹豫是因为安娜舍不得抛下与卡列宁所生的孩子。所谓的妻性是针对女性而言的。只要两性之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那么占主制地位一人便可称另一方是自己的“奴隶”。这种契约关系实际上就一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和束缚。女人天生就有一种母性属性,安娜也非常喜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婚内出轨代表着跟原本的家庭关系进行分离,也就是挣脱了安娜身上的两道枷锁——妻性和母性。

  “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我看见您就受不了,我怕您,我恨你”[9]安娜再也不想過欺骗自己欺骗丈夫的了,她要坦白这一切,她想逃离这个冰冷的婚姻。安娜敢于在赛马这样的公共

  场合中表示自己对伏伦斯基的关心,看到伏伦斯基受伤竟忍不住哭了起来。安娜勇于挑战自己,将自己从婚姻和家庭的外衣中剥离出来,改变从前那个委曲求全,隐忍匍匐的境况。这是安娜对传统母性的反叛,她作为有夫之妇在丈夫在场的情况下,公开因为另一个男人哭泣。尽管卡列宁一再的提示安娜,要安娜注意在公共场所中保持应有的形象。

  “不,我不让他这样悠游自在,我要冲破他这张想束缚我手脚的谎言的罗网。”[10]安娜不愿在那个压抑的房子里,就算这是她的“家”,有她的儿子,她可以和伏伦斯基继续保持情人关系,护住她的名声,安娜最终选择了爱情。她不允许外人去亵渎她心中圣洁的爱情,她要让这份爱情变得光明正大。在这个虚伪的上流社会中,她要以真正的面目去示人,她要掌控自己命运。

  结论:安娜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在世界文学史上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历史性的反抗也鼓舞了更多的女性对自己的生活处境关注和反思。

  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主义绝对不是对男权社会的盲目反抗和控诉,应当是在接受启蒙思想和现代性的理论基础之后做出最理性合乎人道主义的反击。女性作为一个庞大的易受害群体,在寻求自我解救的同时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深化女性主义运动的本质意义,进行自我解剖和反思,为解救更多的受压迫的女性觉醒做出强有力的理论知识支撑。

  参考文献

  [1][3][4][5][6][7][8][9][10](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M].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56,69,115,256,407,63,191,250,261.[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234.

  (作者介绍:胡阁姣,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

篇三:安娜卡列尼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论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的复杂态度’

  第一篇:论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的复杂态度’

  论托尔斯泰对安娜的复杂态度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塑造的一个极为震撼人心的悲剧女性形象。曾有人这样形容《安娜·卡列尼娜》——最伟大的小说,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把一个最最美丽、可爱、动人的女性——安娜·卡列尼娜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感情强烈真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她极具悲剧性的命运感人致深。安娜身上体现了列夫·托尔斯泰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复杂态度,与此同时也反映出列夫·托尔斯泰对他所属的阶级文化的效忠。下面我就以三点来论述:

  一、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说过:“在婚姻中没有比宗旨不合更大的不幸了。”安娜的不幸恰恰在于她和卡列宁生活宗旨的不合。安娜崇尚精神生活,她视真诚的爱情为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以爱情幸福为生活的目的。卡列宁热衷功名,在官司场上面凝聚着他毕生的追求,使他变成了缺乏人的正常感情的官僚机器。安娜逐渐认识到自己婚姻的不幸,她开始寻求新的依托。正如法国社会学家西蒙·波伏娃所说“在社会中,男人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他首先被视为生产者,他为所从事的工作可以证明他生存的必要性。女人在男性为尊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父兄做主嫁给另外的男性。安娜虽然不是由父亲或者哥哥做主而嫁人的,但是她的婚姻也不是因爱而结合的。几乎还是少女的时候,安娜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卡列宁。但是卡列宁伪善自私,极端理性、冷酷,生命意识匮乏的人。他的主要兴趣在官场,是一架“官僚机器”。相反,安娜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是爱情,这种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活力,如同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牢笼中。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上流社会的社交界贵族们过着花

  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安娜起初也很安于这样的生活,作为卡列宁的妻子的身份出现在她所属的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子。但婚姻对安娜来说并不是出于自愿的,他们二人的婚姻不是爱情的结晶,更谈不上爱情,这样的婚姻就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安娜那貌似平静的心里像火山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激情,毕竟安娜是一个年轻鲜活的女人。安娜的首次与握伦斯基相遇,“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的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分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在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耀着。”在和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安娜那沉睡的爱的激情和生命意识被唤醒了。安娜开始懂得什么是爱情,她身上活生生的女人突然苏醒了,她发出了强烈的心声“时候到了”,“我要爱情,我要生活”,于是她就不管不顾的享受起爱情来。此后,她身上总流露出一种纯真的、发自内心的对真正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

  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中把安娜和卡列宁婚姻的真正不幸归结为两人精神志趣的巨大差异。卡列宁把安娜仅仅当做自己的妻子,而不是当做女人,更不是一个知心爱人,卡列宁从来也不知道安娜是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他们在婚姻当中应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卡列宁是一个伪善、僵化、缺少生命活力的贵族官僚的形象,小说通过这一形象严厉批判了那个腐朽的沙皇封建制度和上流社会刻板、虚伪的道德规范。卡列宁平常遵守法规,忠于职守,作风严谨,因而被上流社会称作“最优秀、最杰出”的人。然而,正是这个官僚队伍中的“优秀人物”,却是一个僵化的、生命意识匮乏的人。他与渴望自由、不肯循规蹈矩、富有生命活力的安娜正好相反,而与那个僵死的、保守的和平庸的社会环境则恰恰一致。所以,卡列宁从内心深处难以接受安娜的生活准则,正如安娜难以接受卡列宁。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便总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他每每以社会所允许的宗教和道德规范逼迫安娜就范,给她设置种种障碍;他自己没有感情需要,也就根本不考虑安娜的情感需要。在他这个人身上

  0

  跳动着的是一颗既不敢同外界抗争,又企图占有一切的猥琐、卑怯的灵魂。而安娜不仅艳丽迷人,雍容优雅,而且表里如一,她的精神与心灵充满了魅力。她真挚、单纯、自然、善良,拥有炽热的感情和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在卡列宁那儿安娜得到的只是形式上的虚无的婚姻。应该承认,建立在非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安娜正是生活在这不幸的婚姻当中,她追求新的爱情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错并不完全在安娜本人身上,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婚姻的不幸也是相当同情的。因而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发出“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呐喊,表明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

  二、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女性意识觉醒的惩罚

  1、家庭对她的惩罚

  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在享受甜蜜爱情的同时却被深深的负罪感困扰着。安娜委身于握伦斯基之后,恐怖和羞愧像怒浪般从心里把她击倒了。她感到罪孽深重,失魂落魄般地呼喊着:“天呀,饶恕我吧!她绝望而凄楚地对渥伦斯基说:“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安娜所受的教育和她信仰的宗教,安娜对儿子的爱和对握伦斯基的爱,使她陷人了深深的自责中。在她不得不向丈夫说谎时,她痛苦过;在告知丈夫真相后,她更加痛苦,她要面临新的选择,要么就委曲求全,如卡列宁所要求她的那样,一心一意做他的妻子,要么就离开卡列宁和握伦斯基生活在一起,但这就意味着她将失去儿子,而没有儿子的生活对安娜来说也是不能想象的。“但是他(卡列宁)知道我不会舍弃我的孩子,我也不能舍弃我的孩子,即使和我所爱的人一道,没有我的孩子,我还是活不下去;但是他知道如果我舍弃了我的孩子,从他那里跑掉,那我的行径就会和最无耻、最卑劣的女人一样。他知道那个,知道我不能够那样做。”安娜不愿意过两重的生活,她起初选择的是离婚,可卡列宁却用谢廖沙来要挟她,使她困惑迷茫。“他们不知道八年来他怎样摧残了我的生命,摧残了我身体内的一切生命力—

  他甚至一次都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他们不知道他怎样动不动就伤害我,而自己却洋洋得意。我

  不是尽力,竭尽全力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吗?我不是努力爱他,当我实在不能爱我丈夫的时候就努力去爱我的儿子吗?但是时候到了,我知道我不能再自欺欺人了,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了我这么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而他现在怎样呢?要是他杀死了我,要是他杀死了他的话,一切我都会忍受,一切我都会饶恕的:但是不,他??”而离婚对安娜来说却又是艰难的痛苦的选择。

  2、社会对她的惩罚

  在当时的俄国,教会虽然准许离婚,实际上条件极其苛刻,必须一方下落不明,这就等于不准离婚,并且离婚妇女不得再结婚。腐朽透顶的俄国贵族社会容忍已婚的男子“毫不扭泥地耽溺于一切情欲”,也容许已婚的妇女苟且偷情,却决不给妇女她应享受的自由、平等的社会权利。安娜不愿在贵族阶层的污泥浊水中随波逐流,她虽然置身于上流社会的社交界中,和培脱西公爵夫人那个风流集团有着联系,但她和那些堕落到姐妓地位的贵妇人不同,她一旦对握伦斯基产生了爱情就公然将之公布于众,从而使得上流杜会为之震惊、恼怒。在这里,道德败坏的男人和妇女可以生活的自由自在,但对于一个生性诚实的已婚妇女来说,即使她由于正当理由爱上另一个男人,如果她希望公开自己的爱情,合理解决这个问题,获得幸福的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的。摆在安娜面前的是两条路:或是向虚伪投降,与堕落的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或是蔑视一切阻挠,公开大胆地去爱,不惜为之作出任何牺牲。她对握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正因为它对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了解的。”这不仅表现出安娜对爱情认真严肃的态度,同时也是封建俄国社会中妇女处境在她心理上的某种折射。对于生活在贵族社会中诚实真挚,光明磊落的安娜来说,爱上自己丈夫以外的一个男人是生死枚关的事。作者为安娜的爱情选择了的悲剧结局,做为对她的惩罚,拜伦曾经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在。安娜在无爱的环境中饱受生活的痛苦,所以一旦遇到所爱,就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但是安娜的可悲之处在于,她没有将爱情

  1

  视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爱情与生活等同起来。她一再

  声明“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认为追求爱情就是探索美好的生活。为了爱情,她离开了家庭,抛弃了丈夫,丢下了心爱的儿子,背叛了上流社会。渥伦斯基作为贵族的一员,他也追求爱情,但仅把爱情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因而,当上流社会逼他在爱情与功名之间选取其一的时候,他被迫选取了功名,冷淡了安娜。正是这种日渐冷淇的态度使安娜心灰意冷,为她所不能容忍,因此,她说:“我的爱情愈来愈自私,而他的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而这是无法补救的”,“我要求他愈来愈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他却愈来愈想疏远我。,3、安娜自己对自己的惩罚

  “我要爱情,可惜他没有。那么一切都完结了!一定要完结!”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安娜对爱情的迫求是全身心的、孤注一掷的,爱情追求的失败,就意味着生活已经失去意义,生命的价值已不复存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她卧轨自杀了。安娜死前的喃喃自语是控诉的宣言:“一切都是讨厌的。晚钟响了,那个商人那么虔诚的划着十字!好象惟恐失掉什么似的。这些教堂,这种钟声,这种假惺惺的做作,都是为了什么?无非是为了掩饰我们彼此之间的仇恨,就像那些正在破口大骂的车夫样·····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必须用生命作为代价来为自己赎罪。{(安娜是惟一经历了两种不同婚姻(爱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赋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内涵,正是这种压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纯洁的吉提相形见绌;正是这种被唤醒的激情使她与卡列宁的婚姻、甚至彼得堡习以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谢辽莎都黯然失色。与这种激情与活力相伴而来的是不顾一切的勇气。当小说中写到渥伦斯基在赛马会上摔下马来,安娜因失声大叫而暴露了“奸情”之时,对丈夫说出下面这段话是需要一点疯狂勇气的,“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那么安娜恰好预示着一种可能:她对家庭的背弃,她的自杀,都是作者想做而未做的。因此,作者对如果说列文这个形象对托尔斯泰来说意味着个人经验的改写,那么安娜恰好预示着一种可能:她对家庭的背弃,她的自杀,都是作者想做而未做的。因此,作者对安娜的深爱、赞赏与恐惧是不难理解

  的。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安娜的悲剧是由于客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比如说脱培西之流蚁聚一处的上流社会生活圈子的压力,或者说,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悲剧是由于他们两人都无力也不愿与这个生活圈子一刀两断而导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作者高尔斯华绥认为安娜之死是作者的败笔,是不真实的。从小说本身所展现的事实来看,这一见解是说不通的。安娜与渥伦斯基结合固然会导致社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并未大到足以毁灭他们的程度,其次,假如这种爱情意味着“获救”和“幸福”,那么承受这种压力就是应有之义。至少,对于女主人公安娜来说,她在与渥伦斯基结合的过程中,她所面临的最大恐惧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摒弃,也不是谢辽莎遗弃的后果,而是她不知道爱情的对象何时会停止这种爱,从而让她的全部牺牲彻底贬值。由此,安娜进入了嫉妒——怀疑——安慰——怀疑——嫉妒的怪圈,并最终导致了厌倦。由此可见,安娜的死是由于厌倦,她的自杀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厌倦压迫着她,使他在任何时候都会采取自杀这一步骤,尽管安娜本人并非完全了解这一点。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安娜的自杀带有那么一点灵机一动的神秘色彩——她去车站并不是为了自杀,而是去等候渥伦斯基。火车进站的鸣叫使她突然想到了死,于是她就走下了站台。她当时表现得异常“清醒”,她甚至感到自己手提包被什么东西挂了一下,又从容地解开了它,但这种清醒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迷惘。在这里,只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安娜想惩罚他的情人,想让自己的死使对方感到悔恨。她动用了属于她的最后一点资源。

  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安娜的死是“注定”的,也就是说,作者托尔斯泰早就将她列入了牺牲者的名单,因为托尔斯泰对激情导致的后果已作了预先的设定,他不相信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婚姻/爱情形式有多大的前途。事实上,作者安排安娜与渥伦斯基在车站月台上的第一次见面,宿命的阴影已经将两人笼罩于其中了。

  如果说列文这个形象对托尔斯泰来说意味着个人经验的改写,那么安娜恰好预示着一种

  2

  可能:她对家庭的背弃,她的自杀,都是作者想做而未做的。因

  此,作者对安娜的深爱、赞赏与恐惧是不难理解的。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安娜的悲剧是由于客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比如说脱培西之流蚁聚一处的上流社会生活圈子的压力,或者说,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悲剧是由于他们两人都无力也不愿与这个生活圈子一刀两断而导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作者高尔斯华绥认为安娜之死是作者的败笔,是不真实的。从小说本身所展现的事实来看,这一见解是说不通的。安娜与渥伦斯基结合固然会导致社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并未大到足以毁灭他们的程度,其次,假如这种爱情意味着“获救”和“幸福”,那么承受这种压力就是应有之义。至少,对于女主人公安娜来说,她在与渥伦斯基结合的过程中,她所面临的最大恐惧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摒弃,也不是谢辽莎遗弃的后果,而是她不知道爱情的对象何时会停止这种爱,从而让她的全部牺牲彻底贬值。由此,安娜进入了嫉妒——怀疑——安慰——怀疑——嫉妒的怪圈,并最终导致了厌倦。由此可见,安娜的死是由于厌倦,她的自杀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厌倦压迫着她,使他在任何时候都会采取自杀这一步骤,尽管安娜本人并非完全了解这一点。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安娜的自杀带有那么一点灵机一动的神秘色彩——她去车站并不是为了自杀,而是去等候渥伦斯基。火车进站的鸣叫使她突然想到了死,于是她就走下了站台。她当时表现得异常“清醒”,她甚至感到自己手提包被什么东西挂了一下,又从容地解开了它,但这种清醒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迷惘。在这里,只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安娜想惩罚他的情人,想让自己的死使对方感到悔恨。她动用了属于她的最后一点资源。

  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安娜的死是“注定”的,也就是说,作者托尔斯泰早就将她列入了牺牲者的名单,因为托尔斯泰对激情导致的后果已作了预先的设定,他不相信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婚姻/爱情形式有多大的前途。事实上,作者安排安娜与渥伦斯基在车站月台上的第一次见面,宿命的阴影已经将两人笼罩于其中了。

  三、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觉醒的矛盾态度

  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最初构

  思中,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改变了这种构思,赋予了安娜许多令人同情的和美的因素。悲剧主人公应该同时是有罪又无罪的。因为他如果完全有罪,他就成为一个罪人,引不起我们的同情心,而如果他完全无辜,那他就是一个偶然的牺牲者,对我们不会有什么教育意义。安怕正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她所属的那个阶级带给她无法逃脱的罪——精神世界的空虚。列夫·托尔斯泰一方面认为安娜的追求合乎自然人性,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道德观来看,安娜又是缺乏理性的,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所以,在小说中作者对安娜既同情又谴责。他没有让安娜完全服从“灵魂”准则的要求,去屈从卡列宁和那个上流社会,而是同情安娜的遭遇,不无肯定地描写她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但另一面又让安娜带着犯罪的痛苦走向死亡。安娜的追求尽管有合乎善与人道的一面,但离善与人道的最高形式—

  爱他人,为他人而活着—

  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是作者对安娜态度矛盾的根本原因。

  1907年,列夫·托尔斯泰说:“我选择这个题词“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卷首语),就因为,如我解释过的,要表达这样一个思想,即人们所做恶事将有痛苦的后果,不是来自人们,而是来自上帝,就象安娜的遭遇一样。安娜违背了上帝的信条,就要受到上帝的惩罚,因为我们就住在神的近处。”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宗教法典里,安娜的那种女性的生命力对爱情、自由和幸福的强烈冲动,以及她背弃教会给她的男人而去自己选择男人,都是她犯罪的明证,因而无论列夫·托尔斯泰如何渲染安娜的可爱,并时时流露对她的同情和爱怜,他也依然不肯原谅她的罪过,让她死在了火车轮底下。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假如你是妻子,你就干你那份乏味的工作,假如你有子女,你就必须尽到你为母亲的责任。你没有权利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求改变的是自私和罪过。”他认为安娜为了爱情抛夫弃子,离家出走,没有尽到为妻为母的责任,这种显然缺乏忍让的宗

  3

  教感情的事情应该受到上帝的惩罚。《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资

  本主义在俄国一切生活中横冲直撞的七十年代,作者在此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俄国许多重要的社会生活面貌,特别是农奴制度改革后的社会现状。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渥沦斯基—卡列宁的情节线索,反映七十年代贵族社会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及其社会关系,一条是列文—吉提的情节线索,反映俄国庄园地主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小说开头“奥布朗斯基家一切都混乱了”这句话是理解全书的钥匙,一切都乱了的不仅是这一家,卡列宁家、列文家、薛杰巴斯基家无不混乱与紧张不安,这反映贵族社会面对资本主义侵入产生的危机,是动荡不安的时代的缩影,这惶乱不安既是小说的总的思想情绪,也决定了作家紧张的精神探索及对笔下人物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态度。

  主人公安娜是个年轻美貌的贵妇,在几乎是少女时代就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显贵卡列宁,过了八年没有爱情的夫妻生活。在贵族妇女中,她不只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安娜是热烈、真挚而丰富的,其性格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渥论斯基的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然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妇女根本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她勇敢地离开了卡列宁,却既被剥夺爱子又无法离婚。安娜蔑视世俗成见和贵族道德,贵族社会就冷酷地弃绝了她,扼杀了她这一点点微小的幸福和自由。与渥沦斯基结合的有限快乐给她带来了无限的痛苦,激情后的冷淡厌倦是她不幸命运的最后一击,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于是黑暗之中的大火终于永远地熄灭了。

  《安娜·卡列尼娜》的浓烈的艺术感染力,除了它感人的主题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外,也由于它在艺术上非常完美,技巧上颇多独创之处。在塑造安娜的形象上,作家溶入了自己的审美评价,始终注意显示安娜的美,写她的肖像美、动作美、服饰美、从容的风度、丰富的内心世界,既从正面刻划也从侧面描写,把她与另一少女吉提对比衬托,更让她与枯燥冷漠的卡列宁形成鲜明的对照;心理描写的生动贴切达到了“辩证法”的程度,安娜的常态心理、变态心理通过人物的内心

  独白和作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结构上也独具匠心,两条线索形成对照,在对比中对两种生活方式和道德原则作了评价。)安娜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新女性,安娜崇尚精神生活,她视真诚的爱情为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以爱情幸福为生活的目的。安娜的婚姻就如一个巨大的牢笼,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婚姻的不幸也是相当同情的。因而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发出“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呐喊,表明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

  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在享受甜蜜爱情的同时却被深深的负罪感困扰着。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安娜是一个应受到谴责的有罪的抛夫弃子的坏女人,让安娜必须用生命作为代价来为自己赎罪。

  列夫·托尔斯泰对觉醒了的女性意识既有认同的一面亦有拒斥的一面,作者的创作心态是矛盾的、复杂的。从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的塑造中流露出他对自己所属阶级文化的效忠。

  正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潜意识决定着一切,是列夫·托尔斯泰对他所属的贵族阶级的文化效忠,使他要安排安娜这个不守游戏规则的女子别无选择的走向死亡。当列夫·托尔斯泰安排安娜的死亡结局时,表明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对自己的阶级的文化效忠。因为所有的社会效忠,从属自己阶级的文化,不仅仅有同意谁的意义,还有反对谁的意义,这就是阶级性。

  4

  第二篇:论古希腊人对女性态度

  论古希腊人对女性态度

  荷马史诗成功地塑造了数位女性形象,每一种形象的背后都在用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什么。在这个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男性审美估价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体系中,所有的女性类型都表现了男人对女人的希冀或评价,直接服务于男性中心文化,她们来自现实生活中男权中心社会对女人的控制,是传统男权的女性价值尺度在文学中的折射。

  作为美女象征的海伦

  帕里斯和莫涅拉奥斯决战时,海伦走上城楼观战,特洛伊老首领们议论:“就是为了她,这个漂亮绝伦的女人,特洛亚人和阿开奥斯人干戈相向,忍受磨难而毫无怨言,她就想永生的女神,不过还是让她坐船离开吧,同时带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痛苦。”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它反映了海伦彻彻底底的美,倾国倾城的美,无与伦比的美,虽然她在某种意义上讲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即使她被赋予了神的血统,是宙斯的女儿。

  就是因为海伦的美丽,引发了一场闻名的特洛伊战争——因美女而战的战争。而她又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平凡的女人。一方面,尽管是两个男人的妻子,但在为莫涅拉奥斯生下一个女儿后,就失去了生育能力,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母亲,从而失去了女性特有的生儿育女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而在另一方面,她完全是因为美貌为男人们所争夺,比起女性身份来,她更像是一件财产,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一

  件满足男人虚荣心和满足感的器物,没有感情,更没有真爱,充满了悲剧的色彩。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海伦确实是证明了当时男权社会“女人祸水论”的这种说法。女人祸水论的形成固然是男权中心社会性别歧视的结果,但究其本身,女人之所以有倾国倾城的力量,还是因为有着不可抗拒的美。由此看出了美的双重性——既能给人无上的愉悦感,也让人沉湎其中不能自拔,造成悲剧性结果。多少英雄为之而战啊。

  从历史的角度看,她引出了西方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性质,也形成了文学中最早的女性人格结构。根据海伦的身世,她为主神宙斯和丽达(廷达瑞俄斯之妻)所生,即争斗之结果。少年时代她便被提修斯抢走,后被他的兄弟所救,由于海伦美丽绝伦,无数英雄意欲夺之。廷达瑞俄斯遂采纳俄底修斯的意见,让所有英雄立誓绝不动武,把女儿嫁给墨涅拉俄斯。尽管做了人妻,她最终还是在“金苹果”的纠纷中被阿芙罗狄蒂作为礼物转赠给了帕里斯,而导致旷日持久的特洛伊战争。作为文学类型,海伦被看作“第一女人”,只是其人格中最重要部分早已被确定——一种由男人任意抢劫的物品(“妻子”)。

  从美学角度看,文学中美的最初定义就是崇高,它来自对荣誉的捍卫和保护,来源于武力争夺女人的荣耀。海伦的神话原型造就了文学的最初观念和功能转换。依照弗莱的神话转换原则,文学的最初主题——争斗,美学的最初含义——崇高,都在于对女人的占有,对“美”的掠夺的男性价值体系中得到了熔铸。

  作为贤妻典范的佩涅佩罗

  她并不是消极漠然的女性形象,反而活跃于舞台的中央。她通常被视作贤妻典范,在书中,反反复明示或暗示佩涅罗佩与海伦,与阿伽门农的妻子克吕泰墨涅斯特拉的对照。海伦不忠于丈夫莫涅拉奥斯与帕里斯私奔,克吕泰墨涅斯特拉不仅叛夫甚至杀父,无不与忠实等候丈夫归家的佩涅佩罗形成强烈反差,是后者贞洁贤妻的形象愈加凸显。然而,传统的贤妻形象并不能完全涵盖诗中配涅罗佩的言行举止。

  佩涅洛佩在诗中最为著名的为她以给公公拉埃尔特斯织寿衣为借口拖延求婚人的计谋。这个计谋充分体现了佩涅洛佩的智慧,连她的求婚者都不得不称赞她的智慧。

  当女性在公众场合发出的声音威胁或僭越了男性权力时,她们往往被勒令退回女性的领地——织布机旁。然而当男性权威者一再要求女性退回纺织机旁,回到女性角色习惯的活动领域时,佩涅洛佩却巧妙地运用这个被男人分派的领域,拆卸了男性的权力,重织了女性的积极角色。

  她不仅能够在《奥德赛》这个充满欺骗的世界存活,保持名节,而且她在男性主宰的世界不再只是被动的角色,她的长袖善舞,她的狡猾和骗术,简直和奥德修斯别无二致。然而,从现代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佩涅洛佩的自主权是受到限制的,她仍然服从于父权制的思想。佩涅洛佩追求

  “名誉”,不像现代女性主义者那样追求男女平等,所以当长大成人的特勒马科斯两次斥责母亲,要求她退回到女人的织布机旁,她默默无言地服从。可见佩涅洛佩体现的是荷马的古代女性主义立场:女性被允许以巧妙的、不与男性权威冲突的方式在家庭甚

  至公共场域发挥积极作用,但女性不能越过男性设定的道德和权力的界限,此外,女性被允许像男性英雄一样追求荷马式的“名誉“,符

  合男性道德标准的女性甚至被赐予荣誉这样的精神奖赏。

  古希腊妇女性格的分离现象决定了在单一女性形象上不足以透视出其品格的全貌。既然妇女形象是由男人们塑造的,就很难想像会有一个整体上的女性自我。她们的性格特点被加以离异而分别造型,海伦的美丽、贤妻模式的奥涅佩罗都被男人们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判定着。而这也就是男权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价值评价观念了。

  每一个女人都被赋予了政治上的意义,仿佛她们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男人的评价一直都在决定着她们的名声与生活,无论自己过的生活是否满意,最终整个社会的评判和认知的标准还是在男人那里,这无疑是男性社会当中女性莫大的悲哀,无论是海伦,还是佩涅佩罗,都无法逃此命运。

  第三篇:安娜卡列尼娜女性意识探析(范文模版)

  浅析安娜女性意识——穿越时空的美

  《安娜卡里尼娜》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其

  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塑造的安娜形象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烙印下蕴藏着历久弥新的思想火花。关键词:女性意识的觉醒悲剧结果的必然性

  站在女性主义角度看安娜,她无疑是果敢坚毅的,可是她为了寻求自己的幸福甚至放弃

  了对于女人来说最珍贵的——自己的孩子,并且这孩子曾是她面对与卡列宁毫无激情与乐趣的生活时唯一的情感支柱与寄托。当她毅然忍痛选择了这条单行道之后却悲哀的察觉到,事

  情的发展轨迹总是无可预知的。当她抱着她深信不疑的爱离开家庭,天真地一位拥有了沃伦

  斯基的爱就拥有了一切幸福的时候,所有的温存和美好蒙住了她的眼睛,全然不知无边的冷

  漠和痛苦正向她逼近。爱情对于每个人来说无意识重要的,可一旦逾越了道德的底线,都必

  将以悲剧终结。安娜对自身解放的渴求究竟是人格解放还是肉欲

  使然?她的死是社会的罪过

  还是永恒的不可冲破的道德对她应有的谴责呢?

  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安娜的美溢于言是有目的的。没有安娜震撼人的美,就没有沃伦斯疯

  狂的追求与爱,也没有卡列宁家庭的破裂,更没有安娜之死带给人沉重的震撼。没错,悲剧

  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不过,安娜对卡列宁的不忠,放到任何一个时代人们都无法

  对之大加赞赏,社会当然会给予冷酷无情的封杀。另外,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安

  娜太过看重沃伦斯,失去了自我,这也是自古女性悲剧的主要原因。

  纵观人类历史,女性为了争取自身与男性享有同等存在与发展的权利,在各个方面、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曾进行过不屈不挠的反抗与斗争。在西方文学史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反抗

  意识并采取了反叛行动的女性,虽然她们的结局大都以悲剧告终,但却体现了求生存争自由的意识的觉醒,她们以艰难而又坚韧的努力,在泥泞曲折的人生之路上奋然前行着,以实现

  “真正的人”的回归。

  一、安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安娜是一个美丽聪敏、富有教养的贵族妇女。八年前,当她还是一个十八岁少女的时候,由姑母作主,按照贵族和教会的婚姻制度,嫁给了当省长的、比她大二十多岁的卡列宁。这

  种不是基于爱情而是出于家长之命的婚姻,是宗法制社会的传统,安娜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她安之若素地和卡列宁一起生活了八年。八年的家庭生活中,丈夫热衷于官场应酬,从未想

  到她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窒息着她的勃勃生机,但安娜还

  在“努力”地爱自己的丈夫。作家在作品中告诉我们,她每逢欢乐和愁苦的时候,都会“立

  刻”去向丈夫诉说,可以想见,她同丈夫的关系即使不怎么亲密,至少还是和睦、平稳的。

  但自从与卡列宁结婚后,安娜完全禁闭在自己的婚姻中,全心全意地爱丈夫,尽心尽力地照

  顾自己的儿子。她的蓬勃朝气不见了,她的生气完全被压抑了,这从后来佛伦斯基在火车站

  与安娜第一次会面时的印象中可以得知。

  安娜与佛伦斯基车站邂逅,她的“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独特的神态既暗示了她婚姻的不幸,又流露出她内心的激情。“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欲抑却扬的矛盾心理初露端倪。这时安娜的开始有了觉醒,她既想接受命运安排,可实在不甘这样做一辈子的卡列宁夫人。尽管如此,安娜对生活还是充

  满热爱,对爱情依旧怀着模糊的憧憬,这时,她年轻时心中曾有过的爱情的萌芽正在悄悄地发芽,她模模糊糊地渴望品尝这种滋味。实在不能再爱丈夫了,便去爱儿子。尽管没有爱情,但生活还“幸福”,至少在当初她与卡列宁之间没有出现象多莉与她哥哥之间所发生的那些事情。也就是说,这时她爱情的种子只是刚刚萌芽,她还能用理智去控制。她无奈地屈从了这种没有爱情的生活。托尔斯泰从他的宗教观念出发,安排安娜过上了一种看似平静幸福却不符合她所追求的理想情感的生活,这为悲剧的最终产生埋下伏笔。

  安娜·卡列尼娜自从爱上佛伦斯基,她内心的平静就被打破,她的内心分裂为两个自我:一个是符合社会秩序要求的贤妻良母的女性角色——卡列宁夫人,一个是鲜活地迸发出青春活力、要独立、要自尊的女性意识。安娜讨厌无爱情的婚姻生活,厌恶虚伪的婚外偷情,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家庭生活:安娜牺牲了一切——家庭、儿子、名誉、地位,获得了爱情,除了爱情她一无所有;佛伦斯基获得了爱情,被压抑的功名心却日渐上升,尤其是意识到爱情的束缚时便逃向社交、事业,二人的结合与上流社会的冲突无法避免,二人的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难以沟通,爱情危机愈演愈烈。托翁指出:“艺术是一架显微镜,艺术家用它来对准自己灵

  魂的秘密,并且把这些人所共有的秘密展示出来。”托翁真实地描写了安娜的心灵。她不甘心自己的女性意识被女性角色扼杀,于是向丈夫提出离婚。离婚不成,她就离家出走了。她马上发现自己陷入了窘境:丢弃了她的女性角色,她就不能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一个位置,就无法在上流社会出入。她甚至不能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人做些有意义的事。住在佛伦斯基乡下的庄园里,她看书,写作,办学校??可没有哪一件事能让她全身心投入。她的女性意识与女性角色发生了断裂。

  安娜的行为与其说是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毋宁说是在努力超越自己的女性局限,从传统的女性角色中挣脱出来。她反思自己的爱情,发现爱情不能完成发扬女性意识的任务,她连爱情也厌倦了起来。“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谎话,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安娜悲剧的意义在于显示了女性个体正从群体中分化出来,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要求自己为自己立法。在欧洲,自由思想已先于安娜几十年出现了,她们意识到“妇女觉醒的第一步,即是对家庭的反叛,它颠覆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分工模式,从而颠覆了整个文明赖以成立、赖以发展的基础。”因此,女性自我的觉醒,妇女摆脱家庭束缚的努力“貌似平凡,像似建设性的,实际具有极大的颠覆作用。”20世纪的女权主义者们就是这样起步的。

  二.安娜悲剧结果的必然

  自我理想与社会主流理念的对立。安娜与佛伦斯基的邂逅可说是一次偶然,但在回彼得堡的火车上重逢的一刹那,她心上就洋溢了一种喜悦的骄矜心情,压抑不住的欢喜和生气闪耀在她的脸上。他们的爱情发展很快,彼此吸引。安娜的心理是矛盾的,但她却又把幸福的梦想全寄托在了佛伦斯基身上,她抛弃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去爱佛伦斯基,包括她的名誉、地位、家庭以至心爱的儿子。在意大利,她感到了无比的幸福,但隐隐的又觉得是“不可饶恕”的。佛伦斯基起初也真诚地爱安娜,为了她,他放弃功名,改邪归正,不再吃喝玩乐;为了她,他不怕舆论的压力,也不惜开枪自杀,等等。但佛伦斯基始终只被安娜的外貌所吸引,并没有了解安娜的精神世界。他只知道和安娜寻欢作乐,从来不体贴也不可能理解安娜内心的母爱和爱情的痛苦斗争;而且佛伦斯基终究是个生活在上流社会的贵族,他不可能把自己的生

  活长期局限于两人世界里,他需要社会活动,需要交际,因此很自然地导致了安娜的不满。安娜自从离家后,便把佛伦斯基的爱情当作了唯一的感情支柱,她不能失去他,但越不想失去便越害怕失去,于是爱在她的心里便演化成了猜忌、怀疑、怨恨。如当她在剧院受到卡尔塔索夫夫人的侮辱后,美丽的脸颤栗了,回到家却责怪起佛伦斯基的“镇静”来,说什

  么“你不应当使我弄到这个地步的,假如你爱我??”在两人关于社会活动的争执中,安娜是开着玩笑说的,但她的声调里却能辨别出恼怒的意味。

  佛伦斯基在动身去参加选举以前,安娜内心决定克制住自己,不要吵闹以便能镇静地忍受离别。但当佛伦斯基以那种冷酷而严峻的眼光向她告别时,她的心受到了伤害,想要克制也克制不了。当佛伦斯基为监视亚什温赌博而晚回后,他张开双手向安娜探过身去,此时的安娜是多么高兴他的这种柔情蜜意的表示,但是她感到了一种奇怪的邪劲不让她屈服于她的冲动之下,她心里矛盾着,就像斗争的情况不允许她投降似的,她没有“屈服”。到后来,她希望他出门时到她这里来,而他没有;她希望他抬头望望她的窗口,而他也没有。这一切都使她感到末日到来的恐怖。她不希望爱情的完结,但却明显地感到了一切将完结。安娜对佛伦斯基的爱是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感受到的却是越来越被疏远,写信、打电报都没有作用了。这时她才猛然醒悟到“如果与佛伦斯基结婚,不要说幸福,就是摆脱痛苦,难道还有可能吗?”这样,在一切都失去了的情况下,安娜的出路只有一条,那便是死亡。安娜自杀而死了。她是因为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为追求个性解放而死的,这种追求精神高于同时代的一般贵族妇女。但同时她又是一个贵族妇女,因而她不能不为种种贵族偏见所束缚,比如,她相信梦,相信预兆,相信上帝,她一方面勇敢地追求个人幸福,并且确信自己不比别的贵妇人差,但同时她又在心里承认自己是“一个坏女人,一个堕落的女人”,这说明了在她勇敢的行动背后潜在着一种脆弱的自我意识。安娜深深地爱恋着佛伦斯基,把佛伦斯基看的神圣而又完美无缺,能够与这样完美的情人结合,表明自己具有不凡的价

  值。她认为爱情既提升了自我价值,又使生命获得了全新的意义,然而,爱情说到底只是尘世间的俗物,它不是宗教!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爱情之上,寄托在男人身上的女人都是愚蠢的。记得张学友有句歌词是“等待着别人给幸福的人,往往过的都不怎么幸福。”爱情的神圣,情侣的纯真,只是恋人们的精神错觉。它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这是安娜扑向死神的关键原因。

  安娜的行为显示出她敢于从自己的天地中走出去,进入传统为男性划定的领地。“敢于质疑”使得她与同时代的其他叛逆女性如包法利夫人迥然有别。后者通过婚姻没有换来安娜那样荣耀的社会地位,她极为重视自己的容貌,她不惜一切代价打扮自己,以取得主宰集团的爱慕。她是男性统治的受害者,同时又将男性统治身体力行。比起安娜来,佛伦斯基始终没有走出传统,他不愿费心探究女性的世界,他的意识是僵化的、未获得更新的,因而造成这些勇敢女性的失败。同样的关系存在于哈代笔下的苔丝身上。在易卜生笔下,当娜拉要走出玩偶之家,学着做一个人时,她的丈夫海尔茂还在那里喃喃地说:“你在说胡话吧??难道你不信宗教?你大概还有点道德观念吧?”在固守传统这点上,男人总比女性固执,大概与他们处于优越地位有关吧。对安娜来说,当初与伏伦斯基私奔以求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愿望彻底幻灭。两人交流上的矛盾,实际上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自我的压抑造成的。

  安娜对爱情的勇敢追求,是她对自我人格、人权的捍卫,对自我存在的珍重,仿佛一记响亮的耳光甩在上流社会的脸上。在争取个性解放的道路上,安娜不仅缺乏卡列宁所拥有的政治权利,而且也没有社会舆论与社会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佛伦斯基也不是时代的英雄,他的不稳定性安娜早已察觉。但是,安娜身上那种被压抑的生气促使其作出大胆的抉择,宁肯背上抛夫弃子的罪名,宁肯和整个社交界决裂,宁肯与专制官僚制度及其工具直接冲突,都要保护自己纯洁的道德面貌。实现自己合理追求,毫不妥协,义无反顾的斗争。她的悲剧突出了她身上的那些使她高出周围人的品质。

  安娜的抗争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代表了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另一个阶段——“自为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观念领域不

  断学习探索,丰富了加强了对女性主体意识内涵的认识。另一方面,她们又在实践领域中,展开以争取男女两性在各方面尤其在精神方面权利平等的斗争。当女性以强有力的主体姿态改造自身与社会时,女性的主体意识便达到了自为阶段。在这个阶段,女性不仅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而且是具有创造性地能动主体。创造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自为的主体也是自由的主体。

  安娜的惨死是个社会性的悲剧。当她公开向上流社会表明自己有爱的权利的时候,她就把自己摆在了跟整个上流社会为敌的位置上了,她就已成了整个上流社会的众矢之的了,这也是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她真诚的勇敢的爱着佛伦斯基,触犯了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触犯了统治阶级的法律条文和宗教教义,触犯了上流社会的陈腐舆论。她的死是对整个上流社会的一种抗议和抗争,表明了与上流社会的决绝。在冲破封建束缚、反抗社会压迫方面,她做到了处在她那个地位和环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这是安娜形象性格的进步性之所在,也是作家世界观和思想的进步性之所在。

  作家通过安娜的惨死,对俄国上流社会提出了强烈控诉,对俄国寄生阶级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作家以他特有的洞察力去观察世界,思索人生,但受时代特点制约,未能为安娜谋求更好的出路。安娜的爱情以悲剧结局反映了俄国社会生活自身的逻辑,而安娜性格的矛盾直接根源于作者世界观的矛盾,这是受当时时代特点所制约的。所以,从根本上说,安娜的性格矛盾,反映了俄国当时的时代面貌和时代特点。同时,安娜的悲剧引发了人们对女性主体意识内涵的探求,封建专制制度是安娜悲剧深刻的社会原因,矛盾的思想是安娜悲剧主要的内在原因。安娜追求爱情时,反抗社会解放自我,而获得爱情后,依附情人迷失自我。封建时代不可能为安娜提供社会大舞台,而当代妇女早已走入社会,拥有了自由、人权、工作。妇女应该追求爱情幸福,但不应试图凭借爱情,赋予生命以意义和价值,这样注定是不会成功的。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待人们一步步地

  探索和实践。

  在托尔斯泰的最初构思中,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但作者在创作

  的过程中改变了这种构思,赋予了安娜许多令人同情的和美的因素。然而,托尔斯泰让安娜仍免不了一死。我们说,是潜意识决定着一切,是托尔斯泰对他所属的贵族阶级的文化效忠从属关系使他也要安排安娜这个不守游戏规则的女子别无选择的走向死亡。当托尔斯泰安排安娜的死亡结局时,表明了作者托尔斯泰对自己的阶级的文化效忠从属关系,正如哈贝马斯所说“而大众的流动性体现在,一个人,当他或她在社会层理中运动时,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文化上不同的效忠从属关系。因为所有的社会效忠从属关系不仅仅有同意谁的意义,还有反对谁的意义。”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这对于旧的束缚女性思想的道德观念和宗法制度是一种挑战。女性不断地为自己的正当的要求与权利进行斗争,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奋斗过程,它不仅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支持,也需要男性的理解,更需要女性克服自身的不足,不断取得性格上的成熟。

  安娜之死,说明在阶级斗争、制度交替、价值观念变更、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社会中个人奋斗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个人解放应与社会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安娜对农奴制上流社会压抑人性、摧残人性的反抗,出之有因,反之有理,符合历史潮流前进方向,值得同情。但她没有认识到在剥削阶级异常强大的社会里单靠个人力量单枪匹马同封建社会所代表的价值观念作斗争,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不可能的,等待她的只能是断头台。安娜这样一位非凡的女性,集悲、美于一身,从外形到内心无不光彩照人。她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不惜用自己美好的生命为代价,呼唤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实现了最为崇高的美学界定。因此,比起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其他女性,安娜具有更多的哲理和永恒的意义。

  参考文献: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杨思聪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新论》.[J].《西南师大学报》,1990年第二期.第四篇:论《简爱》中简爱的女性意识

  论《简爱》中简爱的女性意识

  作者:祝娟

  单位:博英阳光幼儿园

  【摘

  要】夏洛蒂?勃朗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简爱》出版于1847年。在那个年代,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作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实属难得,更可贵的是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独立意识,虽然这种独立意识在强大的社会价值观念的作用下显得有些无助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病态。但《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敢于反抗压迫,要求独立自由,追求平等的精神体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的女性。

  【关键词】简爱

  女性意识

  平等

  独立

  女性意识界定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具体得说:“‘女性意识’指女性的自我意识??它主足于女性的‘此在’去感知,体验人生与世界,传达女性的欲望与追求,肯定女性的经验与价值”。19世纪的英国是“女性小说的时代”。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主题创作出超越时代的女主人公简·爱。她既不是“家里的天使”也不是“理想的淑女”,她的桀傲与叛逆显然和时代的主流意识格格不入,却因勇敢的挑战男权控制下的既定秩序,追求女性的独立、平等成为女性文学不朽的经典人物形象。

  女性意识在《简爱》中的体现

  十九世纪的英国普遍存在的妇女观是什么呢?当时的思想家约翰·拉斯金在其散文《论女王的花园》中就说,理想的妇女和理想的家庭与现实的原始森林式的生存竞争互不相容,妇女的地位不是在社会上,而是在家庭中。按照当时流行的说

  法,就是做“家里的天使。”这就意味着女人必须在家里侍奉丈夫和孩子,否则就是不合乎“家里的天使”的模式,也就失去了女人存在的价值。显然,“天使”集中概括了一个男权主义世界里十分荒谬的妇女观。这种观点在十九世纪十分盛行,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简·爱却大声宣布“我不是天使,我就是我自己!”这呼声既是对以男子为中心的英国社会的公开挑战,也是为捍卫女性人格与尊严的呐喊。若从妇女解放的角度说来,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在当时有名么激进,多么有份量!可以它是打开《简爱》的一把钥匙。

  简爱从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寄养家庭里少爷的专横,小姐的傲慢,夫人的恶意,仆人的偏见,都令她感到痛苦不堪,从而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不公平!不公平!”这是她的结论。终于在她被她的表哥打得头破血

  流之际,她发疯似的和他对打,使尽全力狠狠地揍他一拳,并发泄地叫道:“你这个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她甚至敢于对她残忍的舅母说:“世界上我最恨的人就是你!”

  对寄养家庭的反抗导致了简爱被送进劳渥德孤儿院。这是一所以肉体到精神对孩子们进行宗教束缚摧残的所谓慈善机构,简仍是那样叛逆不驯。她对好友海伦经常受到责骂和鞭打却从不抱怨十分蔑视和愤恨。她奉劝海伦说,如果自己受鞭打,便要把那根鞭子夺过来,当面把它折断,而且“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狠狠地回击!”这正是简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写照。简以她顽强的生命力熬过了八年窒息刻板的学校生活,但她始终念念不忘的是“我向往自由,我渴望自由”。这都表明了简“不与环境命运相妥协,勇于反抗斗争,争取做人的权利的可贵精神,而这正是当时广大妇女觉醒的标志。”

  女性的独立首先在于经济上的独立。在简爱生活的年代,结婚是女子的唯一出路。但在简爱的心目中,经济的独立是她人格独立的支柱,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她才觉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才觉得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人。简爱经历了痛苦,贫穷的童年,但她发奋努力,终于以超群的才华当上了老师,经济上得以自食其力。她对经济上独立自主的要

  求是强烈的也是贯穿始终的。罗切斯特给她买的昂贵的衣服首饰,都让她一一推掉。她向罗切斯特表示:“不要任何财物,只要一颗没有被大量的恩惠压倒的心”。她永远也受不了“让罗切斯特先生把我打扮得像一个玩偶,每天让金雨淋在我周围"。她执意不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而要继续作阿黛勒的家庭教师,用这个挣得我的膳宿费和外加的一年的三十磅。在离开桑菲尔德和她所深爱的男人后,简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份新的生活她承担了圣约翰为他介绍的艰苦工作。为穷人服务,做一名乡村教师。同时,这份工作也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需要依附任何人!简爱在经济上独立的要求,并没有使她把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简爱在金钱面前,在叔叔的遗产一夜之间由赤贫变为富有的时候,她立即就把遗产的大部分转赠给她贫穷的表哥表姐。很明显,作者努力让她的女主人公在经济上独立的用心是良苦。我认为,遗产的安排并非象许多评论者所说的是“画蛇添足”,而是恰恰反映了作者已经敏锐地看到,女性的独立。

  首先在于经济的独立。她清楚地懂得,如果妇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那么在政治上、婚姻上就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可言,这个认识无疑是接近真理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要妇女仍然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是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按照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行为规范,简爱有两大过失:一是向一个男人(罗切斯特)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情;二是拒绝另一个男人(圣约翰)的求婚。简爱与男主人翁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她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她很清楚地意识到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的鸿沟:罗切斯特出身名门,是上流社会的绅士;她出身卑微,不名一文,只是一个地位与佣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师。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气馁,或者自我贬低,而是勇敢地向自己!向罗切斯特承认自己的感情。在一场社会地位如此悬殊的爱情当中,表现得不卑不亢。她认为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这无疑是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向社会偏见的大胆挑战。“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貌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在英国小说史上,简是第一位女主人翁,为

  强烈的感情所驱使,主动地向她爱慕的男主人翁表达爱意,而又如此率真感人!当她为自己不能与罗切斯特结合却仍被留在庄园而感到屈辱时,她愤然说道:“你认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这番有力的自白表明了简一贯遵循的神圣原则一一自重、自尊、自爱。

  由于罗切斯特疯妻的存在使他们无法结成夫妻,于是罗切斯特就决定带简到遥远的地方一起生活,但简认为自己无异于当一名情妇,她对自己说:“我关心自己,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越尊重自己”。她勇敢地面对厄运的挑战,作出了离开罗切斯特这一痛苦而又坚决的抉择。这正是她把爱情与人的真正价值紧紧连在一起,从而使爱情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她的出走,不仅完满地表现了她的性格,她的执著追求,而且是对世俗观念的大胆蔑视。因此,她的离去,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选择,是在争取一个普通女子应有的社会地位的道路上往前迈了一步。

  简爱在离开庄园后,流浪荒郊,幸好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在圣约翰与简的交往中,他发现了简的性格中闪出的不平凡的光彩:她直爽,单纯,富有激情,特别是她的能吃苦耐劳和有毅力这一点,圣约翰认为是适合作一个传教士的妻子的有利条件,所以他向她求婚。但他对简的求婚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上帝的旨意。简虽然佩服圣约翰的献身精神,但他们的爱情观有着截然不同的分歧。她认为圣约翰向她求婚,不是因为爱她,只是要在他在印度的辛苦工作中有一个合适的同事。她一再坚持在爱情婚姻上应该是平等的,应该以爱情为基础而结合,而不应该把妻子当作传教士的一件有用工具。她对圣约翰说:“我鄙视你的爱情观念!我瞧不

  起你奉献的这种不真实的感情!是的,圣约翰,你把它奉献出来的时候,我鄙视你!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是不平等的!”

  圣约翰对简的求婚,实际上是在宗教的名义下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招安,本质上仍然是把女性当作工具,当作附庸,当然被简爱所拒绝。

  简爱的女性意识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平凡的简·爱虽然相貌普通,出身卑微,然而却拥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罗素曾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善良如空气,没了它,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简·爱的善良除了我们理解的同情心外,更有着超越于普通人之上的无私与宽恕。

  在简·爱舅妈里德太太临终时,她陪在身边的那一幕感动了无数读者。从小

  说中,我们看到里德太太简直就是简·爱苦难的源头,随着收留她,疼爱她的舅舅里德先生的去世,冷酷无情,虚伪自私的里德太太把简·爱当作佣人一样对待,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刁难,对这个失去双亲的可怜孩子,不但不给予同情与关爱,反而处处苛责,纵容自己的孩子欺负。更可恨的是,她把简·爱送进了标榜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人间地狱般的慈善学校里,并且在前来接简·爱的布鲁赫尔斯先生面前撒谎怒斥简爱是一个撒谎而讨厌的女孩子。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深深伤害过自己的人,简·爱原谅了。

  当这位曾虐待过自己的舅妈临终时,在没人在身边的情况下,她去探望了她,并对她所受的巨大的痛苦产生了怜悯之情,她弯下腰吻了吻她,深情地叫了一声

  “舅妈,亲爱的舅妈”并妥善安排了她的后事。简·爱在此的表现,让每一位读者都看到了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善良。马克·吐温曾说过:“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

  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都会有意无意伤害别人,也会被别人伤害,如果执著于这些伤害,只会让自己更痛,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也许宽容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好。寄人篱下,任人驱使的悲惨童年,饱尝了人情冷酷,世态炎凉的滋味,并没有使简·爱变成一个冷酷麻木的女孩,相反,她用一颗善良博大的爱心关爱着身

  边的人。简·爱这样一个平凡而圣洁的女子告诉21世纪的女性们不仅要爱自己,还要去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是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只有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无私的给予,在世俗怨恨中心胸旷达而付出真爱,才称得上

  是一个具有高贵品格的形象。

  简·爱悲惨的成长历程让她早早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她宁可承受孤独,也不愿低三下

  四、无视人格地去乞求廉价的怜悯和同情。当仆人告诉她称呼表哥主人时,她勇敢地反问道“:他怎么是我的主人?我又不是仆人!”无论是舅母的虐待还是学监的侮辱,无论心灵受到多大的挫伤,她都自尊自爱,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人格。

  在做罗切斯特养女阿黛勒的家庭教师时,她虽只是一个出身微贱的小姑娘,本应是很容易低声下气,乞求怜悯的。但简·爱却不。在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第一次有关礼物的谈话中,罗借养女阿黛勒要礼物的茬口,试探简·爱对他人的施舍和恩赐的态度:是否期望别人的礼物?

  简·爱实实在在地答到“:我说不上来,先生,我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经验,一般认为是讨人喜欢的。”罗讥讽

  道“:爱小姐,你不像阿黛勒那么单纯,她一见到我就嚷着要‘礼物’,而你却转弯抹角。”简不露声色说“:因为我对自己是否配得礼物,不像阿黛勒那么有信心”罗再次为难道“:啊,别以过分谦虚来搪塞!”简不卑不亢说到“先生,你已经给了我‘礼物’,我很感谢你,赞扬学生的进步,是教师们最向往的酬劳。”在谈话中,她既不忘家庭教师的身份,又充分表现出作为一个平等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简·爱的自尊自爱还表现在当她发现自己爱的人有妻子时,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和简·爱相爱后,欢天喜地到教堂准备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早已结婚和

  阁楼上藏疯妻的秘密。这一消息使简·爱伤心欲绝,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来之不易的幸福瞬间就要消失了,是去还是留?虽然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她不愿违背道德准则,不愿失去做人的尊严去做罗切斯特的情人。她告诉罗切斯特:“先生,你的妻子还活着,这是早上你自己承认的事实。要是按你的希望同你一起生活,我岂不成了你的情妇。别的说法都是诡辩———是欺骗。”她拒绝了这份不道德的婚姻,以非凡的自制力,克制了对罗切斯特强烈的爱,毅然离开了庄园。这使我们感受到简·爱独立人格中包涵的平等、自尊的进步爱情观以及她的独立人格的锋芒和魅力。

  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读者来说,爱情主题是一个最富有人情味、最能引起感情共鸣的主题;对创作者来说,爱情主题是最能展示作者人性力量的主题。简·爱的爱情让读者感到一股强大的、热情优美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她的感情历程,读懂了她对爱情与女性独立的诠释,也让读者为她在情感与理智徘徊中作出令人振奋的抉择而喝彩。

  简·爱的感情观中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平等的爱情。罗切斯特虽专横傲慢,但感情真挚强烈,经过骄傲和感情之间长时间的斗争,被简·爱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深深地爱上了她。简·爱知道这种爱情在当时注重阶级的社会是不可能的,在她以为罗切斯特要与贵族小姐结婚时,她选择离去,而罗切斯特却要求她留下来,这也激发了简爱的表白。“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

  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

  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可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爱情表白,道出了简·爱内心要求人格平等的呼声,充分表现了她反对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庸俗爱情观,鄙视资

  产阶级的门第观念,以大胆的叛逆精神向罗切斯特告白。

  其次,在简爱寻求的爱情里,二人在经济上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依附性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这一惟物主义理论不仅仅适合阶级范畴,也对男女的社会关系作出了相适应的解释。女性要独立,首先要争取经济上的独立,抛开对男性的物质依赖。所谓“靠诚实的劳动挣得的面包,比不劳而获的面包更香甜。”在她打算嫁给罗切斯特时,她的想法就是:不愿依附于对方,而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带来更多的财产。她拒不接收罗切斯特送给她的钻石戒指、项链和手镯等奢侈礼品。当罗切斯特要她立刻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时,她拒不认同,而是继续履行家庭教师的职责,她要以自食其力的劳动来保持个人的人格尊严,也维护了自己纯洁高尚的爱情。也正因为这样,简·爱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以血肉之躯同

  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简·爱的婚姻观首先表现在她发现罗切斯特已经有妻子后,选择理智地离开。尽管她非常爱罗切斯特,但她知道如果与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她将失去尊严,因为她的留下只会使她成为一名情妇。她要的不是这样不纯净的爱情和婚姻。她凭着坚强的毅力,痛苦而坚定地离开了他,去独自谋生。至此,可以看到简·爱追求自由、平等的婚姻。

  反映简·爱婚姻观的另一个例子还体现在她拒绝表哥圣约翰的求婚中。离

  开桑费尔德庄园后,简·爱历尽艰辛,最后被里佛斯兄妹收留。兄妹中的哥哥圣

  约翰是一个虔诚的传教士,在他打算去印度传教时,他多次向简·爱求婚,但却

  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他赏识简·爱的才华和毅力,在他心中婚姻只不过是为自己

  取得一位帮手的工具。面对他的求婚,简·爱有过挣扎,但她明白,如果她和圣

  约翰在一起就等于抛弃了一半自我,过一种完全克制自己受人支配而且没有真

  正爱情的虚伪婚姻的生活。尽管她非常赞赏他献身宗教的精神,感激他对她的赏识,她还是拒绝与圣约翰缔结没有爱情的婚姻。第二天,她在爱的呼唤下,告

  别了圣约翰家,重返桑费尔德,她要到那儿去寻找自己真正的爱情与归宿。在罗

  切斯特庄园被烧,眼瞎臂断时,简·爱毅然选择了自己的爱情,待在自己深爱的人身边,不离不弃,奉献给灾难中几乎绝望的罗切斯特以真诚的爱。她用自己的行为表明了自己的爱情观,那就是平等自主,真诚奉献。

  女作家精心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很不寻常的家庭女教帅形象,歌颂了把两颗灵魂平等结合在一起的爱情,同时也歌颂了敢于和男权社会顽强斗争的妇女,把维护女性的人格尊严看得高于一切。从表层意义上说,《简爱》的爱情故事是平民女作家站在进步的立场上,对于当时盛行的以金钱、门第、美貌作为交换条件的买卖婚姻的否定。可是从深层内涵看,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中,深藏于其中的意义,是令人震撼的开始觉醒的。19世纪西方妇女强烈的女性意识,千百年来柔弱可怜、因没有人格的独立而寻求男性保护的女性,在女作家建构的世界里,挺立起来了,她获得了雄伟刚强的力量,不仅得到了精

  神上的独立自主,更实现了经济上的自主。简爱这一形象变得高大而不同凡响,她闪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象暗夜中的火把,为广大妇女点燃了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李立新,简析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潮[J].人文2009(1):127—128.[2]李涛,新历史主义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48—51.[3]苗福光,欧美生态女权主义述评[J].学术论坛2005(10):181—184.[4]王文惠,简?爱性格的另一面——以女权主义批评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64—66.[5]王文惠,《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读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11):86—88.[6]王文惠,从被压迫者到压迫者——论《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兼及相关问题[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6):99—101.[7]王文惠,月亮与火的宗教意象之美——读夏洛蒂?勃朗特之《简?爱》[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3):89—92.第五篇: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

  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

  中心论点:

  妇女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古代父权制牢不可催的统治,封建礼数的摧残,使得女性地位下降到了一个令人骇然的地步,这一点在宋明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明代,皇帝和皇后甚至亲自编写《女戒》之类的书来提倡“女德”,极力表彰妇女贞节.随着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礼教日益严酷细密,对妇女的压迫日甚一日.直到19世纪末,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洋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随之而入,这种异质东西的传入与经几千年沉淀于中国人头脑中的意识发生了最为激烈的碰撞,人们被约束的思想也随之被打开,人们对女性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贤妻良母,辛亥革命后,社会政治趋向民主,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女子学校制度、课程等不断变革,因此,一批知识女性不断觉醒,在教育、婚姻、职业、参政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并在这些领域有了一些作为。由此看来女性的社会作用社会地位并不亚于男性,甚至于在某些方面女性之作用比男者更胜

  一筹。主要事例:

  一、从古代到近代,女性是受压迫最深的一个群体。父权统治将女性降低为附庸于男性的第二性,《系辞》曰“天尊地牢,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又曰“乾道男,坤道成女”。女性所能受到的教育,也只有《女儿经》、《女戒》、《女训》等等。(古代女性被迫害的事例)

  二、甲午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少数率先觉醒的女性也开始将自己的命运与推翻清政府统治,实现民族振兴相联系,林宗素在《女界钟》中指出:“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岂独匹夫然哉,虽匹妇亦有责焉”.薛素贞认为:“夫一国兴亡,匹妇亦有责任;同仇敌忾,吾咸具感情”.随着妇女问题的提出,女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开始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主要表现在:(20世纪初中国女性意识的开始觉醒事例)

  1、兴女学.要争取权利,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女子自己开始创办学校.如1904年杭州的惠兴女士创办了贞文女学堂。

  2、办女报.她们认识到舆论宣传的重要性.这时期创办的报刊主要有《女学报》,《中国女报》,《神州女报》,《女界钟》等报纸。

  3、建立组织,争取参政权.除了在舆论上鼓吹外,她们还认识到,必须“合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为争取参政权,成立了“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要求“男女平权之实现,女子教育之普及,家庭妇女地位之向上,妇女政治地位之确立”.4、废缠足,1901年清政府颁布禁止缠足谕旨,要求废除缠足陋习.在1907年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中清政府再次强调指出:“女子缠足最为残害肢体,有乖体育之道,各学堂务一律禁止,力矫弊习”.规定在新学堂上学的女生一律禁止缠足,以为社会表率.三、女子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在教育、职业、婚姻、参政等等之上。在女子教育观上,知识女性把女学看作是强国之本,认识到女子教育可以使女子从业自立,正如西方的男女平等和教育造就了职业女性一样,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整体水平和国力的强盛。因此,先进的知识女性不遗余力地倡导女子多读书,坚持女子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全面发展,最终成为能够自立、自强的国民。在女子婚姻观上,不再绝对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自由择偶,离婚自愿,更有宣

  扬独身者。在女子职业观上,清末时传入西方妇女就业状况,辛亥革命也极大地鼓起女性走向社会的勇气,众多知识女性意识到就业有利于她们自立,不再依赖于男子,广大知识女性开始探索就业途径,追求职业平等。在女子参政观上,受西方天赋人权学说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女性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参政观,中华民国的建立进一步进步女性参政的希望,主张女子以渐进方式参政。

  民国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于1912年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追求男女平权.新文化运动对纲常礼教的抨击,使之强加给妇女的种种束缚不再天经地义,婚姻自主的开始流行,就业机会的增加,一定程度的参政权利的获得,表明在追求男女平等方面已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的《新婚姻法》和1954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妇女在结婚,离婚,财产,就业,选举等方面的平等地位,妇女解放运动翻开了新的一页.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妇女的权利作了充分的规定.如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1986年颁布,2006年修改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女孩与男孩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如第4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篇四:安娜卡列尼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安娜卡列尼娜》作品研究综述

  摘要:对于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的研究是广泛而深刻的,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随着时代而不断的更新和扩展。但是,就到目前为止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于《安娜卡列尼娜》的研究千篇一律的集中在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内容研究、艺术构思技巧、比较文学研究、女性主义探索以及影视研究等方面,并且各家研究都是为了自圆其说而在文本中找证据,忽视了文本本身所传达的涵义,有时未免有失偏颇。当然,探索真理的脚步永不停息,对于一部伟大作品而言,更是如此。

  关键字:《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拱顶,

  关于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一直是学术研究中热门。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娜卡列尼娜》的研究不断受到新的观照,焕发出新生机。在此,以“《安娜卡列尼娜》”位关键字,通过中国知网的检索,获得近1300篇期刊研究成果,近120篇博硕士论文,26篇会议研究报告以及36篇报纸研究文章。通过排比归类,发现21世纪以来,作品研究又有了新进展,呈现出新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分析不再一味的肯定或否定,而是依据文本作进一步的研究;对于作品的现代解释的研究兴起;采用了最新的研究方法等等,成就颇多。下面就人们热衷于研究的方面做一些简单的评述,从而对于未来作品的研究方向做出探索。

  一、《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分析

  对于研究作品中的人物主要集中在安娜、列文、卡列宁和伏伦斯基四人身上。对于安娜、伏伦斯基和卡列宁的形象的研究,学术界研究的前后观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就简要评述一下。

  首先,对于安娜形象的研究,一百多年来,学术界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有些人认为,安娜就是一个背叛丈夫和儿子,背叛家庭的荡妇形象。认为安娜的所谓爱情是个人中心主义和“原始生命激情(性爱冲动),并且她听凭情欲的驱使背弃了做母亲和

  妻子的责任。所以在上帝面前时有罪的,必须接受“永恒的审判”——自杀。有些人则认为安娜是一个内心深刻,感情强烈,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象。他们认为安娜不但单纯美丽,而且富于激情;敢于追求独立的人格和枕着的爱情;是一个勇于向传统、向社会发出挑战的进步女性的形象。这两种观点未免都太过贬低或拔高,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大多数学者还是比较公正的,认为安娜确是俄国上流社会的一位优秀妇女形象,如自我意识的觉醒,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和真诚坦率的个性等;但是她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形象。如,偏执的爱情观,自私的个人主义等等。

  其次关于列文的形象,学术界一致认为他是列夫托尔斯泰自我的写照。无论从气质或内心追求来看,都是一个个性化的人物,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体现了托尔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观点。列文见证了资本主义冲击下的俄罗斯的农村状况,他企图通过不流血的革命解决农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的;另外,列文执着的精神探索,不仅反映了托尔斯泰自身的苦恼和精神困惑,也展现了作家本人对于社会巨变的无能为力。

  最后关于卡列宁和伏伦斯基的形象研究,出现许多颠覆性的论断。对于卡列宁来讲,他一直都是反面形象的代表,认为他是“官僚机器”,旧观念、旧制度的反面形象,常常被定格子啊冷漠、机械、死板之上;但是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卡列宁也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而且他也并非没有感情,只不过不容易感情外露而已;并且他是个品德高尚、聪明正直的人,对待爱情忠贞专一,一次次的给妻子悔过的机会,并且在妻子接近死亡时仍决定宽恕她。且不说这种观点的对于错,但是它确实对于卡列宁长期形象的一种颠覆。另外,伏伦斯基也得到了同样的礼遇。评论者一反传统的认为伏伦斯基是安娜悲剧的制造者,并且认为他是一个始乱终弃的纨绔子弟和他对安娜的追求完全是出于一种色欲的冲动的观点,转而认为伏伦斯基

  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认真而负责的,他从未改变过对于安娜的爱情;并且伏伦斯基与安娜相爱之后一改以往作风,对事业、对家庭都作出了最大的努力,这是有目共睹的。总之,无论是卡列宁还是伏伦斯基,可见人们开始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审视了,这是好的一方面。

  二、作品内容研究

  关于作品的内容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悲剧研究、梦境研究、作品体现的社会状况研究以及作家与作品关系研究等方面。首先,关于安娜的悲剧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悲剧原因的探索方面。认为安娜的悲剧结局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的社会文化因素,安娜所处的环境是沙皇旧制度下的封建保守的上流社会,那里充满虚伪、冷酷、腐败,安娜的爱情根本没有人贿赂理解。另外,伏伦斯基和卡列宁也是造成她悲剧性结局的帮凶。另外一方面,安娜自身的因素。她对待爱情的那种占有、自私、偏执是她爱情悲剧的决定性因素。传统文化也在她身上刻下了印记,没有生存能力等。其次,关于梦境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索安娜的精神状态,并且梦境具有暗示作用,对于安娜最终命运的一种预兆。再次,作品中的社会状况的反映,是以两条线索来完成的。一条线索是对以安娜为代表的都市上层贵族生活的描写,主要反映了社会的伪善和肮脏,贵族的奢侈和腐败以及上层人们的婚姻状况。另一条线索是以列文的视角来写的,描写了资本主义之下的农村状况以及列文眼中的贵族的腐败。作品中还有关于宗教方面的描写也反映出当时俄国人们的精神状态。大量服饰的描绘也展现出伟大作品的巨大涵容量。最后,作品当然是作家思想的反映,并且作家总是借助作品中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对于作家与作品关系的研究方面,在于集中于作品中反映出了作家的宗教观点、婚姻和爱情观念以及作家的精神探索和思想矛盾方面。

  三、艺术技巧构思

  关于作品的艺术审美的研究,学术界主要集中在作品的独特的结构、刻画人物的方法方面。首先,关于作品的独特的结构艺术,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持一套天衣无缝的拱顶的看法,认为作品的结构是以奥博朗斯基夫妇为纽带的,以安娜和列文各自的爱情和家庭两条线索平行发展,并且最终以统一的思想构思——家庭思想彼此汇合起来。但是有的学者也提出除此一套看的见的拱顶之外,还有一套看不见的拱顶——两个故事的内在联系。就是指安娜和列文各自生活之间的对比,看似毫无关联,其实都有内在联系将两个故事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个内在联系就是看不见的拱顶。比

  如在生活结构、两个女主人公的爱情生活以及安娜和列文各自的探索。其次,就是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文中有大段关于列文和安娜心理活动的描写,这也是研究的热点;还有就是形象而生动的肖像刻画。

  四、比较研究

  关于安娜的形象及其人身抉择,研究者们多集中在安娜与众多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上。首先,外国女性形象之间的比较。例如,将安娜与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进行比较,反映女性挣脱束缚,大胆追求爱情的精神。将安娜与《廊桥遗梦》中的弗兰西斯卡进行比较,对于她们在追寻自由爱情路上所做的抗争进行分析。从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与安娜在面临共同的主题:爱情与婚姻的纠结中探讨她们两种不同的爱情观念。其次,与中国女性形象之间的比较。例如,将安娜与曹禺《雷雨》中的繁漪进行比较,反映她们反抗压迫和虚伪的婚姻,向往和追求幸福爱情的渴望;通过安娜和杜丽娘的比较研究,反映出中俄文化的差异:前者展现了狂热的宗教情怀,张扬了一种矛盾、极化之美;而后者体现的是张扬的情感追求,反映的是一种中和之美。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安娜都为寻求自身位置和自我价值经历了一场爱情的冒险,实现了的都是“失败了的人生价值”。

  五、女性主义探索和影视研究

  以女性主义意识来研究安娜形象,是目前新兴的研究视角。从女性角度来分析安娜形象以及她悲剧命运的原因,确实与传统的文学评论方面有些差异,但是也角度新颖和观点独特,对于文学作品是一种别样的解读。女权主义者认为安娜是妇女争取自由平等和人格独立的旗

  帜,是女权主义的先驱。安娜作为一个追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勇于反抗压迫,敢于离经叛道的俄国贵族妇女形象,她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她才是“真正的人”。而安娜悲剧的原因首先在于弱势的经济地位,其次在于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力量的弱小和女性的不独立。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巨著,不断的被搬上银屏,这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时至今日,《安娜卡列尼娜》研究已经历了100余年的发展历程,回首过去,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安娜的形象分析和悲剧成因方面与艺术技巧方面,结论陈旧,趋同情况严重。其实,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其内容是博大而精深的,所以研究的方向和视角应该是多方位的,范围也是相当广泛的。这里,我觉得还应该以下几个方向来研究:首先,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本部书中描写写了150个人物,可以说,本书汇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好多人物都是很值得研究和分析的。例如,上层贵妇人,李迪亚伯爵夫人,培特西公爵夫人等;列文的哥哥尼古拉·列文;吉娣的朋友华伦加等。其次,这部书共有81万字,是一部长篇巨著,书中描写各种风俗人情,景物风貌以及各色人物,也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一部著作。所以,可以从民俗学,语言学,生态美学,文化人类学方面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再次,可以从作家作品关心角度来分析,但是要在细读文本,仔细分析作家生平和思想的基础上,在更加深入的探索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新方法,新视角,同时也要保持一颗不断追求真理的心。

篇五:安娜卡列尼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2008.01(上旬刊)

  文化研究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思

  —透析安娜悲剧及对现代女性启示

  ——

  □郭和英

  (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摘要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

  ,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

  ,发挥主动

  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本文从女性意识角度深度透析安娜婚姻爱情的悲剧意蕴

  ,使婚姻中困惑的现代女性得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女性意识安娜觉醒启示

  中图分类号

  :I14文献标识码

  :A

  托尔斯泰的《安娜

  ·卡列尼娜》问世于

  1877年。俄国正出于新

  旧制度交替的时代

  ,道德观念急剧变化、追求个性解放

  ,恋爱自由成

  为了青年人向往的新风尚。作品中的主人公安娜为争取个性解放、爱情自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她的思想正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潮流

  ,反映着社会所赋予她的新思想、新意识。托尔斯泰超越了

  传统文化对两性特征的僵化表述

  ,叙述了女性的压抑、呐喊和追求

  ,以现实主义的敏锐眼光

  ,写出了被男性社会传统所埋没的女性的声

  音,写出了从

  “第二性

  ”的屈辱地位中挣扎而出的脆弱的女性意识

  ,以及这种女性意识的最终毁灭。它是一部多方位展示女性生活、思

  考女性身份、生命价值及男女之间关系问题的家庭伦理小说。

  一、女性意识与女性角色的断裂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的自觉意识

  ,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

  ,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女性意识具体地说

  ,是指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

  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

  ,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

  ,并

  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肯定和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和人生需

  求。女性意识将

  “人”和“女人

  ”统一起来

  ,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

  性别的价值追求。

  在男权制社会中

  ,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事是只有男人才能做

  的,而女人

  ,被禁锢在家庭中

  ,除了做一个

  “贤妻良母

  ”,她无处施展

  自己的才能。我们把女性的这种定位称之为

  “女性角色

  ”。女性角色

  先于女性意识存在

  ,在女性未建立起女性意识之前

  ,就习惯性地以

  社会赋予她的女性社会角色出现了。女性角色是靠社会教育和社会

  习俗培养的,是对女性意识的限制和不尊重

  ,而女性意识也只能从

  这些限制中萌发出来。在女权主义运动之前

  ,人们根本没有像今天

  这样清楚地看到男性对于女性的统治

  ,也没有意识到这种统治竟然

  得到整个社会的接受和认可

  ,男人和女人自觉自愿地接受了这个秩

  序。由于女,她们

  “在关心自己、关

  心自己的愿望、目的和需要方面学会的东西就比男人要少得多

  ”。在

  漫长的父权制的人类文明史中

  ,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长期处于混沌

  状态。一个女人要让男人们接受

  ,“就必须像他们那样去思考和行

  动,否则他们就会把你当成怪物

  ,而孤独会成为你的命运。”

  在《安娜

  ·卡列尼娜》中,卡列宁是父权制的代表

  ,他就是理性和

  意志的化身。他缺乏对自己的喜爱和关心

  ,他的感情世界受到抑制

  变得贫乏苍白

  ,使自己异化成一部

  “官厅机器

  ”。他也同样压抑安娜

  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阻止她产生女性自我意识

  ,当他得知妻子可能爱

  上了别人

  ,这才思索起有关她的事。他第一次实实在在地想到她的个人生活、她的思想、她的愿望。一想到她可能有

  ,而且应该有自己

  独立的生活

  ,他就觉得非常可怕。安娜对他坦白自己的感情后

  ,他以

  种种卑劣的方式破坏她对自身力量的信赖

  ,削弱她的自尊心

  ,希望

  她重新回到依赖他、对他服服帖帖的角色中去。父权制加上宗教的作用越发变得强大

  ,卡列宁获得更大的权利。

  安娜

  ·卡列尼娜自从爱上伏伦斯基

  ,她内心的平静就被打破

  ,她

  文章编号

  :1672-7894(2008)01-157-02的内心分裂为两个自我

  :一个是符合社会秩序要求的贤妻良母的女

  性角色

  ——一个是鲜活地迸发出青春活力、要

  —卡列宁夫人

  ,要独立、自尊的女性意识。她不甘心自己的女性意识被女性角色扼杀

  ,于是

  向丈夫提出离婚

  ,离婚不成

  ,她就离家出走了。她马上发现自己陷入

  了窘境

  :丢弃了她的女性角色

  ,就不能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一个位

  置,就无法在上流社会出入

  ,她甚至不能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人做

  些有意义的事。住在伏伦斯基乡下的庄园里

  ,没有哪一件事能让她

  全身心投入

  ,她的女性意识与女性角色发生了断裂。

  安娜把维系两者的希望

  ,寄托在她与伏伦斯基日渐飘摇的爱情

  上,爱情是她要向世人证明她的女性意识存在的唯一可以利用的手

  段。她需要的是让社会承认她的女性意识存在而不是女性角色存

  在。这个要求未得到满足

  ,甚至一点希望都没有。绝望之下

  ,她要以死

  来让伏伦斯基以及他所在的那个社会承认她的女性意识的存在。但

  伏伦斯基心里认定

  “我什么都可以为她牺牲

  ,就是不能牺牲我这个

  男子汉的独立性。”他不明白为什么安娜对于与丈夫离婚显得并不

  热心

  ,他认为女人就是需要一个名分就行了

  ,他不知道他急于给安娜

  的那个女性角色就是安娜拼命要挣脱出来的。两人无法真正理解和

  沟通

  ,安娜痛恨伏伦斯基。临死之前

  ,她去看望了陶丽和吉娣

  ,只要泯

  灭掉那女性自尊、女性意识

  ,重拾回一个女性角色

  ,像她们那样生活

  ,也很容易。可她宁愿去做一个为捍卫女性意识而死的斗士。安娜的行为与其说是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毋宁说是在努力超越自己的女性

  局限

  ,从传统的女性角色中挣脱出来。她反思自己的爱情

  ,发现爱情

  不能完成发扬女性意识的任务

  ,她连爱情也厌倦了。“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谎话

  ,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

  !”安娜悲剧的意义

  在于显示了女性个体正从群体中分化出来

  ,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

  二、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失落

  托尔斯泰在描写安娜的容貌时说道

  “在她脸上有一股压抑着

  的活泼生气

  ,似乎她身上充满了过剩的精力

  ,按捺不住要从她那闪

  亮的眼神和微笑中不时地泄露出来

  ”,而这压抑着的活泼生气充满

  了过剩的精力

  ,暗示了在安娜沉稳的表面下隐藏的是一座火山

  ,蕴

  涵着巨大的毁灭性的力量。而这种生气被压抑的原因在于安娜丈夫

  卡列宁的刻板、虚伪、自私

  ,她在卡列宁家长式的统治下感到窒息

  ,形成了不爱丈夫爱儿子的扭曲的家庭生活局面。而安娜渴望得到真

  爱,渴望温馨家庭生活。从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安娜的爱情并不

  是水上的浮萍

  ,她从一开始就渴求一份真实的感情

  ,但遗憾的是她

  丈夫不能给她

  ,伏伦斯基的追随

  ,随时出现的殷勤和热切的追求

  ,终

  于将安娜沉睡以久的爱情唤醒了。她初次认识了女性的自我

  ,安娜

  身上蕴涵已久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了。

  伏伦斯基对她的爱后来证明绝对不是逢场作戏

  “我们要是没

  有这种爱情

  ,..根本就不能活下去。”安娜在他的感情中认识了

  自己的感情

  ,她开始审视自己的婚姻

  “八年来他怎样摧残我的生命

  ,摧残我身上一切像活人之处

  ,他从来没有想过

  ,我是一个活的女人

  ,是需要爱情的。”她审视她的丈夫

  “他不是一个男子

  ,不是人

  ,是木偶

  文化研究文化研究

  2008.01(上旬刊)

  !”她的女性意识慢慢形成

  “我不能再欺骗自己

  ,我是一个活人

  ,..,我要爱情

  ,我要生活。”

  安娜在爱情中展露了她的活力、智慧、情感、兴趣

  ,在爱情中充

  实了自我。她的付出提升了伏伦斯基的人格力量

  ,使他从逐香猎艳

  的鄙俗行为提升到爱的境界。他们彼此在对方身上寻找自我

  ,他们

  学会体验高尚的情感

  ,感受由两人共同创造的生活

  ,体验爱情带给他

  们的幸福和甜蜜。他们共同付出

  “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在互相

  认可中

  ,两个人能够迷失,在他们的爱情

  中蕴涵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些在安娜枯燥单调的婚姻生活中是不

  曾有过的,也是伏伦斯基在花天酒地的军旅生活中无从体验的。卡

  列宁对安娜来说是一堵墙

  ,囚禁她的热情

  ,缩小她的生命价值

  ;伏伦

  斯基对她来说是一面镜子

  ,从他那里

  ,她感受了自我存在

  ,发现了自

  己的价值。安娜之所以爱上伏伦斯基

  ,是因为他了解自己

  ,觉得和他

  在一起能扩大自己的人生经验

  ,实现她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而不仅仅

  像有些论者所认为的由于本能的性欲冲动。

  安娜只是在追求一份真实的爱情

  ,但是这份爱情的争取与获得

  却是异常艰辛。一个昔日的上流社会的贵夫人

  ,一个平凡的渴求爱

  的小女子

  ,一个人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

  ,身体的和精神的。她知道

  他们不会饶恕她

  ,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东西现在都会象那天空

  ,那绿

  叶一样对她毫无怜恤。但她仍然没有放弃

  ,没有回到卡列宁身边做

  他体面的妻子。她表现了十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

  ,热烈而又执着

  ,坚

  定而又热情

  ,真挚而又深沉

  ,自觉而又清醒。她去看望儿子

  ,是对卡

  列宁以及上流社会的回击。在剧院里

  ,她对侮辱她的卡尔塔索夫妇

  进行了反击也是对向她关闭了大门的社交界的反击。她始终是高傲

  的,不屈服的。

  安娜的女性意识越来越成熟。由一个追求爱情与幸福的要为自

  己的生活做主的小女人

  ,慢慢成长为敢于公开蔑视社会并与之决裂

  的女战士。她追求爱情和婚姻的统一

  ,母爱与爱情的统一

  ,权利和义

  务在家庭中的统一是她在成长中的觉悟。这不仅仅是合理的,也是

  千百万妇女共同的愿望。安娜的理想与追求是崇高而美好的,是女

  性意识觉醒继而成长的标志。她的觉醒是有开创意义的,这也使她

  的人格放射出最绚丽的光彩。

  在剥削阶级异常强大的社会里

  ,单靠个人力量单枪匹马同封建

  社会所代表的价值观念作斗争

  ,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不可能的,等待她的只能是毁灭。安娜的悲剧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所代表的价

  值观念对人性的严重摧残

  ,同时

  ,也揭示了卡列宁所代表的虚伪和

  腐朽的封建农奴制下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虽然异常强大

  ,但它的崩溃是必然的。尽管安娜在自我价值的追求上有时过于放纵情绪。

  但是她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和发展自我要求以个人能力改变

  自己的不幸命运

  ,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安

  娜之死

  ,说明在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社会中个人奋斗的道路

  是走不通的;个人解放应与社会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对现代女性

  悲剧给人提供的是一种对不幸事件的严肃思考。这种思考有利

  于我们深化自己的人生

  ,从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因素作出评判

  和否定。《安娜

  ·卡列尼娜》无疑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安娜的命运

  是必然的,虽然说依附是造成她悲剧的内在原因

  ,但是当时的社会现

  实造成的女性地位使得女人不得不依附男人。曾经那么聪明有智慧

  的安娜在爱情的面前不知该如何保持自我。她对伏伦斯基的爱已经

  不是纯粹的爱情需求了

  ,而是在绝望中为自己寻找精神的栖息地。她

  对爱情的这种全身心的,孤注一掷的追求意味着一旦爱情追求的失

  败,生活就会失去意义

  ,生命的价值就会不复存在。这让爱者和被爱

  者都身心疲惫

  ,都痛苦不堪。爱情虽然重要

  ,但无论有多么重要都不

  能超越生活

  ,它也不是婚姻的全部内容。安娜爱情至上的观点远远夸

  大了爱情本身应有的范畴

  ,她那童话般的世界一旦落实到现实的土

  壤里就会轻易粉碎。虽然她与外界压力的抗争是如此坚强

  ,她坚强地

  争取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地位和权利

  ,但是她的作为独立的人的愿望只是为爱情而产生的,是依附于爱情而发生作用的。更确切地

  说,如果不是爱情巨大的诱惑

  ,她也许不会如此的坚强。但一旦得到

  爱情她又如此脆弱

  ,脆弱地除了依附爱情之外别无寄托其实她对爱

  情的依附是对所爱男人的依附

  ,这种依附造成她人格的虚无。

  我们从安娜的形象中读出了近代妇女的大不幸

  ,也读出了现代

  女性的大困惑、大烦恼。她们中的许多人还在重复走安娜老路。一旦

  走入婚姻

  ,就把自己的精神依附于男人身上

  ,为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人格

  ,甘愿成为男人的附庸

  ,渴望终身依赖对方。她们不是将自己与

  自己所爱的人完全渗透和融合

  ,同时保持相互的人格独立

  ,而是终

  日沉入日常生活而不做超越性人生追求

  ,沉湎于爱情而不发展自己

  的聪明才智

  ,放弃自己的理想

  ,把爱情当作生命的全部内容。她们的结局是只能是被厌倦或者被抛弃。

  安娜的悲剧告诉我们

  ,单纯的两性之爱不足以建立起稳固的完

  整的自足的世界

  ,借助于本然的生命力的迸发与释放虽然可以在一

  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突破人生困局

  ,但从根本上讲非但不能拯救个

  人,反而会将个人逼进死胡同。安娜的悲剧

  ,值得我们每位当代女性

  深思、警醒

  !希望天下所有的陷入爱情与婚姻的女性

  ,坚守自己独立

  的人格

  ,保留独立的女性意识

  ,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永远不失掉自

  我,永远不以男人或者社会的附庸物而存在

  ,从而实现女性意识真

  正意义的回归。

  参考文献

  :

  [1]E.M.温德尔

  .女性主义神学景观

  [M].北京

  :三联书店

  ,1995.[2]西蒙娜

  ·德·波伏娃

  .第二性

  [M].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3]列夫

  ·托尔斯泰

  .安娜

  ·卡列尼娜

  [M].上海

  :远东出版社

  ,1997.[4]张玉娟

  .“女性意识的萌芽与失落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6(1).[5]杨静

  .“追求与幻灭

  ”[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1).!!!!!!!!!!!!!!!!!!!!!!!!!!!!!!!!!!!!!!!!!!!!!

  (上接第

  144页)

  亮色。相比之下

  ,裘德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散发着一种黑暗和阴沉。裘

  德的努力和挣扎表明了

  ,宗教精神可能蜕化为一种压制人的观念和

  制度

  ,无法容忍裘德性格中对个体爱欲的倾向。难能可贵的是

  ,虽然

  裘德的生命中有太多的困苦和疼痛

  ,但他并非走向救赎

  ,而最终是

  走向了《约伯记》中对上帝的质问。当理想、职业、孩子、爱情一个个

  弃他而去之后

  ,他象约伯那样诅咒着自己的生日。和苔丝一样

  ,裘德

  被困在不利于他们的社会环境和性格缺陷交织编成的网中

  ,越是挣

  扎越是难以脱身。

  不愿逆来顺受却无法挣脱

  ,这是从哈代那里我们深切地体会到

  的悲剧气氛。较之古典悲剧中对命运之神盲目的恐惧和绝望

  ,哈代

  的悲剧小说凭借其对环境

  ,性格和命运之关系的真知灼见

  ,产生更

  具体

  ,更强烈的悲剧效果。虽然没有叱咤风云的宇宙众神

  ,苔丝

  ,裘

  15德等小人物的反抗却将他们生活的时代和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冲突

  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正因为如此

  ,他们的反抗中体现出的人

  的尊严和对理想幸福的永恒追求才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源于

  哈代的现实主义描写的悲壮之美是哈代悲剧小说的核心

  ,使这些作

  品超越了某一具体的时空。

  参考文献

  :[1](英)托马斯

  ·哈代

  .无名的裘德

  .刘荣跃译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6.

  [2]ShouhuaQi.祁寿华

  .WilliamW.Morgan.回应悲剧缪斯的呼唤

  :托马斯

  ·

  哈代小说和诗歌研究文集

  [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3]任生名

  .西方现代悲剧论稿

  [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4]肖四新

  .西方文学的精神突围

  [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推荐访问:安娜卡列尼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安娜 觉醒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