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论我国电视体育解说现状、问题
当代体育体育电视节目解说员能力与媒介素养的探讨我国第一个电视台成立至今已有60多年。体育类电视节目,离不开解说员对相关影像进行分析解读。本文从“5W”理论角度出发,分析解说员扮演信息传播媒介的角色时,其行为和能力对观众产生怎样的影响,并探讨解说员应对自身能力有怎样的要求。1电视体育解说电视体育解说语言,是以电视为通道,加之画面与声音语言的辅助,进行对体育活动影像的讲解、介绍、评论,并将其传递给观众的行为活动,是一种语言艺术的表达。电视体育解说不只是将体育活动影像进行叙述,而是将声音作为加工体育活动影像的工具,使得观众通过电视媒体观看体育活动时,了解运动员、参赛方、主办方等各个构成因素的关系、作用、比赛效果。解说工作作为将体育信息传播给体育观众的传播媒介,解说员扮演着承担信息二次传播的角色。拉斯韦尔将信息传播模式概括成“5W”理论。“5W”理论体现在电视体育解说中,信息源“Who”是体育竞赛的参与者,讯息“What”是体育竞赛,媒介“WhichChannel”包括媒介载体和解说员,受众“Whom”就是观众,传播效果“WithWhatEffects”就是观众的观赛体验。媒介载体可以是广播、电视、网络等所有对体育竞进行传播的传播媒介。解说员在进行信息传输时,由于受到主客观多方面干预,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观众的观赛体验。即传播媒介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受到了传播媒介主体——解说员个人行为的影响。曾经,广播媒体时,解说员需要以叙述比赛画面为主,引领大家进入“想象中的比赛画面”。电视媒体引入后,图像能够直接展现在观众眼前,观众能够看到赛场上选手动态与比赛局势,解说员不再需要对场上画面进行逐一“翻译”,解说的重点转为比赛评论,附加一定自身的认识与看法。电视媒体出现于广播媒体之后,网络媒体之前,它的出现使体育节目画面与解说语言直观融合,扩大了体育节目的受众群体。解说员的角色,由“代替阅读比赛”转为“引导阅读比赛”,在电视体育节目中起到“导游”作用。如今,电视体育节目与网络体育节目双方发展迅猛。电视体育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开始探索新的节目内容与呈现方式。其中,体育比赛转播作为体育节目的最重要构成部分,解说员们考量新时代对自身的职业要求,尝试新的方法突破自己,做出观众喜爱的节目解说。2我国电视体育解说的发展在我国电视体育发展中,解说职业发展受到时代与科技影响颇大。90年代之前,解说语言处于借鉴与探索期,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速度较缓。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我国体育事业190张泽卿迎来崛起,世界知名大赛的到来不仅鼓动了国内对体育活动的热情,更推动了中国在世界上逐步成为体育大国的步伐。90年代初期,大量多元化因素涌入人们生活,我国电视体育节目解说语言变化不明显,一直摇摆不定。1994年前后,我国足篮排三大球先后城里职业联赛,电视体育得到飞速发展,解说人才需求扩大,解说人员队伍逐渐壮大起来。解说员逐渐形成自身特色。许多项目由于受众较少,加之我国体育健儿未能在国际体育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人们对该项目了解不多,相应比赛解说人才匮乏。为应对这样的情况,使冷门小众运动项目能够得到电视传播,许多解说员跨行转行,或因电视台要求,或因个人选择,成为第一波推动非热门体育项目在国内传播的先驱力量。如今,冬奥会在即,许多冬季运动项目得以在短时期内广泛推广,离不开早期引入比赛转播、制作专栏节目时,体育电视解说员打下的奠基。3电视体育节目解说能力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作为传播体育竞赛信息的重要媒介,在对体育竞赛信息进行二次传播时,解说能力不能够被单一限制为语言能力,其特征体现在诸多方面。3.1丰富的专业知识任何体育比赛都是在瞬息万变中点燃观众激情的。有些解说在工作之余,专攻自己所解说的项目资格认证,如拿到裁判员、业余运动员、专业运动员之类资格,或亲身投入到该项目的竞技活动中。世界杯期间,在转播比赛的同时,电视台邀请该项目知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亲临解说台现场,解说员将专业知识方面的话题交于专业人士进行叙述,将“评论”工作划分出去,自己承担“控场”任务。诚然,解说员若是对项目了解不够深刻,是无法抓住比赛亮点、与专业人士进行精准探讨的。拓展相关体育文化知识的同时,观众更加注重的是解说员对该项目的专业见解,许多解说员针对这一方面进行自我深造。例如在解说跳水、体操等难美型运动项目时,解说可以进行难度系数预判、技术动作预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比赛的精彩程度。让观众将注意力从单纯的等待赢家家国,转移到体运动项目的乐趣与美感中,依靠的不仅仅是解说员对比赛状况的把控,更离不开个人专业的知识储备。3.2平衡外界意见与自我选择解说员培养属于自己的独特解说风格的同时,也要注意固有思维模式、固定语言习惯造成的表达受限。而促使他们持续获得观众认同与好感的原因,正是他们能够随着时代不断变换语言风格,在自我否定与自我革新中逐渐突破自己。对信息的筛选与判别,突发事件的及时应变,对新闻敏感性,都在考
当代体育验一名解说的媒介素养。解说员需要将“新闻人”与“体育人”两种不同类别的工作结合起来。花样滑冰解说员陈莹在一次曾经提到,解说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前行,平衡观众意见和自身理解,改进节目的呈现方式,使自己的解说风格跟随时代变化进步。这其中如何听取观众意见,成为众多包括解说员在内的媒体人最为慎重的问题。解说员作为体育比赛的“翻译官”,发挥其媒介作用时不仅对体育竞赛信息进行反射,还要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一场精彩的竞技比赛,如果被解说员滥用无效信息干扰,只会使得观众享受节目大打折扣。3.3客观而充沛的感情体育节目的观众,尤其是热爱体育赛事的体育迷人群,拥有非常强烈的集体心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在扮演自身“体育迷”的社会角色时,非常容易受到有针对性的感情刺激,容易受到群体情绪的相互传染。比如球迷暴乱、网络争论、追捧优胜者等等行为,也许在生活中并不容易行为冲动的人,在身为“体育迷”时容易放大非理性冲动的能力。解说员在体育节目中,尤其是即时体育竞赛转播中,往往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感情充沛的解说员能够使得观众观看电视节目时宛如身临其境,但没有合理控制自身情绪将会给观众带来判断误导,甚至引发观众不满。黄健翔被观众们所熟知,源于《足球之夜》的热播。《足球之夜》不仅对足球比赛进行实况解说(上接第189页)现在很多高校的羽毛球教师上课都还是采用传统讲解示范法,这样难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使学生失学习兴趣,无法更好的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要不断优化创新羽毛球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水平。3.1.4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羽毛球技术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在体育课中教学是大势所趋,是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在体育实践中的教学再加上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术效果就非常好。因为羽毛球的基本技术是非常多的,单凭教师在平常的羽毛球课中是难于教授完的,那就需要借助其他的教学手段来加于辅助,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播放一些高水平的羽毛球运动员的比赛视频让学生认识和巩固自己羽毛球的基本技术。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羽毛球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的方式,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羽毛球专业知识的信息。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羽毛球技术的教学效果。3.2从学生的角度分析3.2.1善于学会发现,努力提高专业素质认真细致、善于观察能使你在平时的羽毛球练习中更快的提高自己的羽毛球技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要学会善于发现自己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努力进行改正和克服,使自己的羽毛球技术更上另一个台阶。为什么要求学生培养这样的能力呢?是因为在羽毛球的教学过程中只凭教师一个人在讲,在教,学生只是一味的程序性跟着学习,是很难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自己的羽毛球技术难于提升。因此,在羽毛球的教学过程程学生要善于培养自己善于发现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3.2.2勤加练习,提高羽毛球基本技术勤勉刻苦是每一个大学生学习体育的精神和品质,也是我们在以后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恪守和坚持的东西,“笨鸟先飞”就是对勤勉刻苦的诠释,一个人未来不需要你有多大的成就,但一定要有一颗勤勉刻苦,努力拼搏的心。那羽毛球运动亦是如此,在羽毛球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一味跟随教师的教学而去学习羽毛球技术,还应在课后勤加练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巩固教师所教授的羽毛球技术,使自己的羽毛球技术进一步提高,更加精进。4结语羽毛球运动作为一种娱乐性、健身性、功能性以及对抗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高校开展羽毛球作为一门体育的选修课程,完善了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学生的人格魅力,使高校学生获得更专业的羽毛球知识,达到了让学生上羽毛球课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目的。本文针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羽毛球技术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能为高校学生学习羽毛球技术的参考意见和建议,使高校学生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羽毛球技术。(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他,在节目中加入了对国内外球场、俱乐部、参赛队伍、传奇球星的奇闻轶事,加之他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高昂激烈的真情流露在解说节目中,使之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早在1996年欧洲杯,德国与捷克对阵中,德国球员比埃尔霍夫踢进了决定胜负的一球时,黄健翔呐喊“球进了!比埃尔霍夫!”,高亢的情绪点燃电视机前的每一个观众。但2006年世界杯中,情绪黄健翔由于“意大利万岁!”而被球迷广泛抨击。不少学者与评论员针对解说员在比赛中的个人情绪问题展开论述,至今仍有诸多解说员,在个人情绪失控时影响比赛转播,为个人职业生涯带来负面影响。4结语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体育产业快速蓬勃发展,人们的服务性消费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需求,体娱文化内容收到普遍关注。各级别联赛兴起,诸多体育组织在市场经济下自发组织赛事经营。比赛的增多,对解说员的数量需求与解说质量要求也随之增高。伴随传媒技术的提高,解说员的媒介素养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成为判断优秀解说的必要能力。电视体育媒体解说在电视节目中,需平衡多方因素,调整自身态度,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做好媒介角色,为观众带来高质量体育竞赛。(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191
篇二:论我国电视体育解说现状、问题
电视体育节目解说的嬗变
收看电视体育节目已经成为很多观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方式,了解体育、欣赏体育已经成为了更多人的时尚追求。体育节目之所以备受人们的青睐,一方面是由于体育事业的蓬勃兴起,引起了相当一部分观众尤其是体育爱好者的强烈关注;另一方面,在收看体育节目时,解说员激情澎湃的解说更为体育赛事增加了可视性,使节目愈发精彩。细数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从老一代的体育解说员张之到宋世雄、韩乔生再到黄健翔、刘健宏,通过对比他们的播报技巧,可以了解到中国电视体育解说的变迁史。
1早期的“广播体”解说风格
我国的体育解说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之,他以激昂、快速的解说风格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奠定了我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基础。后来的宋世雄也延续了这种解说风格,这种富有激情的解说以及对节奏的有效控制,打动了整整一代人。
但早期的体育解说方式并不能对观众产生比较明显的效果和影响,这种解说缺乏与观众的互动,传播方式也比较单一。无论是张之还是宋世雄,采用的都是广播体的解说风格,宋世雄更是将此风格发扬光大。作为中国体育解说的领军人物,宋世雄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了20多年的体育解说工作,而中央级广电传媒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以至于当时的体育解说,从形式上都呈现出高频男声以及极快的解说语速,内容上只是简单地用语言描述在比赛现场所看到的场景和内容,无法对赛事做更加精准的评判。后来由于年龄逐渐偏大的原因,宋世雄在解说事业的后期出现了业务能力停滞不前的迹象,也就是仍然用收音机时代的解说方式来解说电视时代的体育节目。听过其电视解说的观众都知道,宋世雄到了节目后期主要是报球员的姓名和号码,只是将比赛情况简单地用语言描述出来,缺乏对比赛的分析和评论。但在收音机时代和直播比赛严重稀缺的时代,受众能听到或看到比赛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往往忽略了对体育解说的关注,对体育解说不会特别在意。
2中期的“幽默语录体”解说风格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体育解说员在模仿前人解说风格的同时,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时期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体育解说员当属韩乔生和孙正平。最初他们总是在刻意模仿,无法突破张之和宋世雄的风格,但这样的传播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
随着观众对体育节目的欣赏能力逐渐提高,对体育解说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体育解说员已不能只是具备从前那种只会“看图说话”的能力。韩乔生等人也试图突破这种单一的风格,并尝试着在赛事中适时加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的体育解说员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又没有形成个人的特点,所以解说时会闹出不少笑话,甚至出现严重口误。个人虽努力进行风格的突破,却又以失败告终,给受众留下的是一段段“口误频出”的印象。韩乔生却索性“将错就错”,把这种无意的口误转化为有意的“犯错”,以此换来观众的笑声。这种幽默的语言特点,也形成了韩乔生独特的解说风格,他的很多解说语都被收录在了《韩乔语录》,更有学者将此语录当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不过受众对此类解说褒贬不一,有很多人认为这种解说语录已不属于体育范畴,受众更为认可的还是解说员对赛事的解说能力,也就是要以广泛专业的体育知识和精准的分析能力,为人们透彻分析、讲解体育赛事。
3后期的“专业”体解说风格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快速迅猛发展的同时,体育类节目也随之兴起,各种精彩纷呈的国际赛事进入观众的视线。如今的受众已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体育迷”,其对体育知识的掌握也越来越专业,受众需要的是思维敏捷、语言精彩、观点精准、能够引领他们的专业型体育评论员而不是一个只会“照葫芦画瓢”的门外汉,黄健翔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一空白。黄健翔一改曾经我国体育解说单一的风格,不仅具有极为宽泛专业的体育知识,同时他精准的剖析、对赛事独特的见解和对赛事发展趋势准确的判断,都使他很快成为了观众最喜爱的体育解说员。他能很好地引经据典,使受众在收看比赛时收获更多的知识,黄健翔一度成为了最受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所喜爱的体育解说员。
从中国几代体育解说员的分析来看,他们的播报技巧是在不断完善,逐步增强的,从早期的广播体到中期的幽默语录体再到如今的专业型,不难探析出我国体育解说的发展之路。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篇三:论我国电视体育解说现状、问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体育解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雷笑宇
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8年第01期
一、前言
在二十一世纪,新媒体逐步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并得到广泛的关注。而对新媒体的定义,大多数人都将新的信息传播和接受工具叫做新媒体。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必然会对传统媒介环境下的电视解说带来影响,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发展带来机遇。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体育解说面临的机遇
(一)电力体育解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
新媒体出现之前,电视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一直在体育赛事的转播中处于垄断位置。但是新媒体的出现并逐步趋于成熟,所有的传播媒介都开始进行体育赛事的转播。文字直播是最开始的电视体育解说方式,而后来互联网直播和手机直播开支出现,这对电视体育解说带来极大的阻碍。相对于电视体育解说,新媒体背景下的体育解说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利用新媒体进行体育解说具备更强的可挑选性。第二,还有极强的可移动性,这往往是表现在利用手机媒介进行电视体育解说。目前我国已经可以通过手机转播篮球体育赛事,只要手机能够联网就能实现随时随地观看体育赛事。第三,新媒介环境下更便于体育赛事的保存。受到时差的影响,很多观众难以直接观看国外的体育赛事,利用新媒体可以实现对体育赛事的保存,观众可以随时观看。
(二)大众对电视体育解说的争议提高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对电视体育解说的争议逐步提升。这是因为传统媒介背景下,观众获得信息的途径较少,不能够掌握大量的信息,而电视体育解说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除此之外,即使一部分的观众会对电视体育解说的内容出现质疑,但是碍于电视体育解说媒介的制约,也难以表达自身的意见。但是新媒体环境背景下,观众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体育赛事信息。互联网的普及,使观众能够掌握更多的体育赛事信息,甚至是高于电视体育的解说员。另外,新媒体的发展也使观众有机会表达自身的意见和情绪。
三、基于新媒体环境。电视体育解说的应对措施
(一)重视对电视体育解说员自身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升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体育运动的逐步发展,重视对电视体育解说素质的提升成为首要任务。电视体育解说自身具备的即时性要求电视体育皆所愿能够在体育赛事的转播过程中,能够按照不同的时机和条件,合理利用自身的体育知识。由于电视体育赛事的解说具备极强的即时性和随机性,这就要求体育解说具有非常开阔的视野和知识积累。电视解说员可以通过不断地进行和学习,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升,逐步提高自我的体育解说能力,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视体育解说服务。
(二)强化自身对体育赛事解说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任何一个电视体育解说员,都需要具有较强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当前我国的体育赛事解说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体育赛事解说的专业性。重视对国外优秀经验和做法的借鉴,逐步提升自我的电视解说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重视对电视体育解说语言艺术的提升
电视体育解说必须依赖语言的传达,而语言作为一门艺术,电视解说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并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这要求他们能够进行长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并在实际的解说过程中加强锻炼,才能够强化自身的语言表现力。电视解说员还应该重视观众的意向,也就是说当观众对比赛双方出现明显的感情倾向时,解说员也应该表现出相同的倾向。但是体育解说员必须要注意的自己的主持人身份,在解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应该是对本地球迷倾向的弱化。
(四)理性与激情并在,避免自身情绪化
电视体育的解说员在解说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对于比赛中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切记盲目较好。必须重视赛场的氛围和自身语言表达的协调性。政府需要对电视解说员进行专业的选拔,创建合理有效的选拔机制,强化对解说员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促进我国电视体育解说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体育解说员应该避免自身的情绪化,进行体育赛事的解说不应该倾向于其中一方,要从旁观者的角度欣赏和解说比赛。解说员适当对一方运动员叫上感情色彩也能够增加解说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球迷的关注。
(五)重视对体育解说员培养体制的完善
第一,加大力度对体育专业解说员的专业化培养,优化并完善相关的培养体制和政策。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体育赛事解说员都没有进行专业化的培养,这对我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而且也难以实现大众对体育赛事解说的需求。加大对体育赛事解说员的选拔机制,有利于提升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对我国体育赛事解说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在新媒体环境下,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电视体育解说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是当前体育媒体人的首要任务。重视对当前观众心理状态和接受动机的分析,积极探究电视解说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能够提升我国的电视体育解说水平。
篇四:论我国电视体育解说现状、问题
浅谈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毕业论文
一、研究目的(选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评论学、体育评论学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原理,在对多个电视体育评论节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从个别到一般的分析方法,总结出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总体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明确了电视体育评论栏目在传播体育精神,引导体育舆论方面的重大作用,对传播学基本原理、传播途径与传播方法的研究,可以使电视体育评论节目未来的发展更加贴近受众心理,满足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实际需求。
实践意义: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时代,网络体育评论栏目的兴起无疑给电视体育评论栏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电视体育评论栏目就需要及时转变发展思路,吸取过去失败节目的经验教训,克服节目内容娱乐化,节目制作同质化等弱点,找准自身定位,突出节目特色,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站稳脚跟。本文在综合分析电视体育评论栏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发展策略和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新思路,能够使节目更加符合受众的口味,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方面(文献综述)
1000字左右,分清层次,前人研究到什么状态,指明你研究的创新点,有哪些超越。
1995年,央视体育频道正式开播,为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发展提供了舞台,自此之后,电视体育评论栏目才逐渐发展起来。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起步较晚,且前期的体育评论多为赛事转播和体育新闻的附属,所以近年来对于我国电视体育评论的研究文献数量不是很多,且内容角度较为集中。本人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近十年来(主要集中在近五年)的文献搜索与研究,总结归纳出前人对“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这一话题的研究现状。
肖莎在《我国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研究》一文中,将电视体育评论栏目定义为“运用广播电视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中介,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事件、重大体育人物或体有现象发表意见、进行分析和评述的节目形态。”这一描述,非常契合我国的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特点,学者们对此题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个案研究
对于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个案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不多,而且研究对象较狭窄,主要集中在对《天下足球》和《体育评书》这两档节目的研究上,对《天天运动会》、《足球
之夜》、《三味聊斋》等节目也有个别文章进行研究。前人对具体个案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栏目创办与发展历程,如肖宁撰写的《传承与创新——体育评书发展研究》一文,把体育评书栏目的发展历程归纳为初创、发展和低谷三个阶段,并对不同时期栏目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
(2)栏目成功原因,苗巍在《体育评书何以制胜》中指出,体育评书成功的原因是将叙事、议理、情趣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炉,在媒体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趋势的推动下不断创新评说形式。
(3)对节目主持人的研究,杨阳的《电视体育谈话栏目——体育评书研究》一文,将节目主持人老梁称为“权威的意见领袖”,认为其把握全局的智慧,敏锐的洞察力,幽默的语言以及厚重的知识积累是其助《体育评书》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
(4)栏目未来发展方向,邢鹏在《我国电视体育专题节目研究——以天下足球为例》一文中从创立栏目品牌,挖掘“后备力量”,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三个方面阐述了天下足球栏目未来的发展走向。
2、对电视体育栏目主持人、解说员的研究。
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1)主持人专业素质的研究,多数文章指出目前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主持人普遍存在体育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临场语言组织能力不强的问题,主要文章有冉强辉、林侃的《我国电视体育解说员传播素质的研究》、寿文华的《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专业化的思考》。
(2)主持人风格解析,大多数文献选取一到两位主持人为代表,对其主持风格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人物集中在韩乔生,黄健翔上,如张灵明的《小议电视体育解说员的专业化——从“韩乔生”现象说起》、武龙飞的《我国电视体育解说风格研究》,董慧洁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略论黄健翔的解说语言风格》
(3)主持人团队建设与培养的研究,高敏、普韵乔等人在《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一文中提出要从退役的高水平运动员中选拔优秀的体育节目主持人,为队伍输送新鲜血液,钟喜婷的《新时期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现状及对策研究》中也有类似观点。
在此类文献中,80%以上的文章研究对象为黄健翔,研究对象比较单一,且研究角度多以其解说风格为主,对其评论风格的研究比较笼统。
3、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现状研究
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栏目特点与功能,电视体育评论除了一般新闻评论具有的新闻性、政治性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王景力、王芳在《中国电视体育评论分析》一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电视体育评论具有评论意识平民化、评论风格娱乐化、评论嘉宾多元化及评论节目杂志化等特点;卢山的《体育评论议起来》则提出电视体育评论栏目具有认知、解读和引导的功能,并对其功能进行详细论述。
(2)栏目发展概况,综合央视、地方体育评论栏目总体发展现状,看到如今我国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影响力不断提高,节目类型日渐多样化,脱口秀类评论栏目持续升温等新形势,主要文章有李骁撰写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肖莎撰写的《我国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研究》、霍欣撰写的《从<体育评书>浅析脱口秀类电视体育评论节目》。
(3)栏目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普遍存在栏目水准良莠不齐,栏目包装制作手段单一,栏目内容过度娱乐化、栏目选材范围狭窄等问题,主要文章有荀洁撰写的《对目前广播电视体育评论不足的思考》、赵方撰写的《小议体育类栏目的发展——以<天下足球>为例》,张静、罗璇撰写的《浅析<体育评书>》,聂铁撰写的《我国电视体育评论研究》。此方面的研究或以一两个栏目为代表重点论述其运营过程中的不足,或根据不同的栏目形式分类进行论述,最终总结出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4、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在有关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研究中,对未来发展方向这一论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多,此类研究多属预测性质,且是根据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运营现状推理得出的,且大多数文献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栏目的突破和创新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汲取多学科知识,节目表现形式多样化;二、完善节目包装,提高节目质量;三、针对受众需求变化,进一步突出节目特色;四、创新评论模式,培养主持人个性化发展。主要文章有:霍欣撰写的《我国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对我国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几点建议》,南凯撰写的《中国电视体育栏目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游世杰、赵强撰写的的《试论我国电视体育评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狄东伟撰写的《电视体育评论栏目态势与创新》。
由上述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目前对于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研究角度过于单一,除了对栏目自身发展的研究外,对栏目与受众的互动,栏目的传播效果等方面研究较少;研究选材过于集中,对栏目的选择除了《天下足球》、《体育评书》外,对于一些制作精良,口碑较好的地方体育评论栏目的研究较少,在主持人方面,除了黄健翔以外,对于其他优秀的评论员和主持人涉及较少,大多数文献只是一笔带过;对于栏目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剖析得不够深刻,大多数文献是综合发展现状,笼统的提出几点不足,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得不够详尽。
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力求在研究中有所突破,本文在选取个案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发展现状,选取的个案增加了地方性元素,主要以天津体育频道的《白话体育》,上海五星体育的《今日体育快评》等栏目为主;针对新媒体迅速崛起和网络体育评论栏目发展势头强劲的媒介背景,选取网络体育评论栏目中的新兴栏目《“黄”段子》、《黄加李泡世界杯》进行简要分析,与传统的电视体育评论栏目进行对比,在对媒介大环境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未来发展策略提出可行性建议。除此之外,本文在对除黄健翔以外的其他主持人如刘建宏、王喆等也有研究。
参考文献:
[1]肖莎.我国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06).[2]肖宁.传承与创新——体育评书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12)[3]苗巍.体育评书何以制胜[J].记者摇篮,2010(09)
[4]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D].上海体育学院,2010(06)
[5]邢鹏.我国电视体育专题节目研究——以天下足球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2(05)[6]冉强辉,林侃的.我国电视体育解说员传播素质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9(09)
[7]寿文华.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专业化的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12)
[8]张灵明.小议电视体育解说员的专业化——从“韩乔生”现象说起[J].声屏世界,2005(09)[9]武龙飞.我国电视体育解说风格研究[D].河南大学,2011(05)
[10]董慧洁.草色遥看近却无——略论黄健翔的解说语言风格[J].声屏世界,2001(02)
[11]高敏,普韵乔,舒鹏,王大忠.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现代传播,2012(07)
[12]钟喜婷.新时期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7)
[13]王景力,王芳.中国电视体育评论分析[J].作家,2013(03)
[14]卢山.体育评论议起来[J].新闻世界,2013(03)
[15]李骁.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新闻窗,2010(08)
[16]霍欣.从<体育评书>浅析脱口秀类电视体育评论节目[J].成功,2011(03)
[17]荀洁撰.对目前广播电视体育评论不足的思考[J].新闻传播,2005(10)
[18]聂铁.我国电视体育评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06)
[19]霍欣.我国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0(05)
[20]南凯.中国电视体育栏目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04)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提纲)
一、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兴起及发展历程
(一)体育评论与电视体育评论
(二)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兴起与发展
(三)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二、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发展现状
(一)脱口秀类体育评论栏目持续升温
以《白话体育》、《今日体育快评》、《体育评书》为例
(二)央视体育评论栏目的地位稳固
(三)地方体育评论栏目个性鲜明
以《今日体育快评》、《白话体育》。《侃球时间》为例
(四)受到网络体育评论栏目的冲击
三、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栏目自身问题(选材范围狭窄、娱乐化倾向严重、节目制作同质化)
(二)栏目主持人缺乏激情,风格中庸
(三)栏目资源分配不均,地方体育频道生存艰难
四.在新的媒介背景下探寻电视体育评论栏目发展之路
(一)网络评论栏目的崛起势头不可忽视
以《黄段子》、《黄加李泡世界杯》为例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三)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体育评论栏目主持人
(四)拓宽选材范围,丰富栏目内容
(五)增加个性化元素,树立栏目品牌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不仅写明方法,还要写具体。如文献研究:目前占有多少篇国内外文献,通过什么数据库获得的。问卷:抽样的范围,制定了什么问卷。)
文献收集法,目前占有35篇左右的国内外文献,以国内文献为主,主要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获得,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整理,总结提炼出部分观点。
逻辑分析法:在对栏目自身运营现状与主持人代表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评论栏目的发展现状,并在新的媒介背景下,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个案研究法:通过对《白话体育》、《今日体育快评》、《足球之夜》等栏目的观摩与研究,分析其栏目的特点与风格特色。
比较分析法:将不同类型的电视体育评论栏目进行比较分析,将传统电视体育评论栏目与网络体育评论栏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五、研究进度安排
1、2013年11月
1日——2013年
12月1日
文献索引和文献综述
2、2013年
12月
2日——2012年
12月20日
论文提纲
3、2014年12月21日——2013年2月1日
完成初稿
4、2014年
2月2日——2014年4月2日
定稿
六、指导教师意见
选题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前期准备充分,研究方法得当,时间安排较合理,同意开题并开始后面的工作。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意见
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推荐访问:论我国电视体育解说现状、问题 解说 现状 论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