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工作中不干斗争不愿担当
解决胆气不足不敢担当不愿担当能力不足不会担当等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工作怕担责任,不敢大胆定事。实际工作中存在怕失误、怕风险、怕违规、怕越位、怕背包袱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信奉”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往往导致遇事不想负责、怕担责任,抓而不紧、执行不力,造成该负的责不敢大胆负,该干的事不能大胆干。
(二)遇事逐级请示,报告层层上传。对许多工作要求股室负责人向分管领导报告,分管领导向主要领导报告,主要领导向党委政府有关领导报告。这种逐级请示、层层报告的“击鼓传花”怕沾手的作派,往往导致“躲"字当头、"推”
字当先,遇到问题想法躲、遭遇矛盾绕着走、面对困难推着干,遇事不敢大胆拍板做决断。
(三)碰到问题下推,落实责任下移。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总是习惯于张嘴指挥,动口不动手、务虚不务实,很少以自身冲在前、豁出去、打得赢的模范行动做示范、树标杆。这种缺少带头实干、甘当"甩手掌柜”的“打乒乓球”推来挡去的作派,往往遇到问题往下推、落实责任往下移,导致出了问题把板子打到基层,把压实责任变成往下"甩锅”的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
(四)只求平安守成,不求建功立业。工作状态不佳,进取意识逐步淡化;工作标准不高,履行职责不够到位;工作落实不力,完成任务大打折扣。这种守摊子、看门子的庸政、懒政、怠政的作派,往往导致对上级决策部署传达贯彻不够及时,对推动的重点工作得过且过、无所建树,造成工作无特色、少亮点。
(五)享受工作“清闲”,追求个人安逸。求稳怕乱思想较重,总想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笃信“干事越多,得罪人越多、风险越大”,”奉行”多栽花,少栽刺”,宁可工作不干,也不得罪他人,对单位内部或分管股室不良现象不愿管理、不敢批评。这种甘于平庸、不思奋进的“老好人””圆滑官”
“太平官”
的作派,往往导致对巡视巡察、党员干部日常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习惯于过去怎么干的,以往怎么办的,对掌握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多、探讨过少,甚至对发现的一-些敏感问题也不闻不问、任其自然。
篇二:工作中不干斗争不愿担当
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作风建设,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有效提振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起了忠于职守、担当奉献的磅礴力量。总体来看,全县党员干部队伍精神状态积极向上,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干劲充分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活力竞相迸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临泽新征程上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有少数干部在担当作为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消磨斗志、涣散士气,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贻误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不良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坚决防范和纠正。
一、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表现
为全面准确掌握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现状、找准找实问题症结,县委组织部采取谈话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干部队伍进行了深入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干部担当作为总体状况“好”的占XX%、“较好”的占XX%、“一般”的占XX%、“较差”的占XX%;认为干部队伍中不担当不作为只是“个别现象”的占XX%,“有一定数量”的占XX虬以上数据反映出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在一些单位和少数干部当中不同程度存在,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党性不强不想担当作为。有的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锤炼不经常,缺乏干事创业的斗志和激情,特别是“90后”年轻干部把“事业”当做“职业”,存在“躺平”思想。有的干
部随着年龄增大,热情消退、精神懈怠,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不振,一些晋升职级后退出实职岗位的干部,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一些党员干部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政绩观出现偏差,遇事推脱绕,出现客客气气“踢皮球”的现象。
(二)能力不足不会担当作为。一些干部学习不够、专业知识匮乏、专业能力不足,落实“三新一高”战略部署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知所措,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导致工作上无所适从。一些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知识储备与实践脱节,基层历练不够,群众工作能力不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缺乏担当作为的底气。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按部就班,习惯于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的现象。
(三)心存顾虑不敢担当作为。追责问责泛化,导致一些干部心存顾虑,主观上想干事,心里面又怕出事,面对改革发展任务,不敢啃“硬骨头”。一些干部担当意识弱化,”等靠”思想严重,缺乏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遇到棘手问题和复杂矛盾习惯于层层请示汇报,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一些干部求稳怕乱、明哲保身,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缺乏担当作为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魄力。
(四)关爱不够不愿担当作为。部分单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机制还不健全,有些激励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挫伤了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个别干部因工作原因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后,党组织跟踪关爱措施跟进不及时,致使干部心态失衡,丧失工作信心。乡镇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子女
教育、老人赡养等现实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分散干部精力,导致干部不能安下心来、扎根基层。
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问题既有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压力和机制缺陷的外在因素,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激励机制不完善、容错机制不健全、政治待遇不乐观、心理关怀不经常,分别达到XX%、XX%、XX%、XX%O(一)理想信念出现偏差。个别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细悟笃行不够,造成理想信念出现动摇,政治信仰出现偏差,进而造成精神上“缺钙:一些干部宗旨意识树得不牢,放松了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思想上求稳、观念上守旧、心理上求安,党性观念弱化、群众意识淡化,从而滋生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
(二)激励措施难达预期。党政机构改革后,领导职数大幅缩减,干部职务晋升空间压缩受限,加之职级职数有限,一些干部在职务职级无法晋升的情况下,产生消极负面情绪。目前干部身份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事业干部与公务员双向交流任职还不够顺畅,公车补贴、年度考核奖金等待遇差距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考核评价形式单一。重年度考核、轻平时考核,对干部一贯表现分析研判不足,一些“隐绩”难以计算工作量,造成个别干部产生“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重实干重担当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没有根植干部心里,有些干部片面认为工作实绩同职务职级晋升、奖优罚劣关系不大,影响了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监督约束泛化变形。在当前动辄追责问责的形势下,一些干部滋生“为官不易”的心态,把守规矩与干事业对立起来,为了规避承担过失责任的风险而不敢担当作为。容错纠错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执纪问责和容错纠错体制不健全,容错纠错界限还不够明确,责任判定和追责范围不具体,导致干部放不开手脚,不敢大胆闯、大胆干。
(五)人文关怀缺失缺位。有些单位将干部正向激励狭义理解为晋升职务职级、评先评优等,忽视了情感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慰藉。有的领导对干部提要求严、下命令多,身心健康关心关爱不够,导致干部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激励保护担当作为的制度措施还不够健全,激励奖励与问责追责不对等,干部的幸福指数与辛苦指数不相匹配。
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思考建议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必须加强源头管控,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健全完善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提振干部队伍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一)强化政治引领,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一是加强思想淬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列入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主课程,分批次开展科级干部全员轮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巡听旁听制度,分专题开展研讨交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奋进新征程的责任担当。二是深化党性锤炼。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对党忠诚教育贯穿“三会一课”、主题
党日等组织生活全过程,以支部为单位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党性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奋勇争先、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用足用好红色资源,开发微党课、情景剧等红色精品课程,广泛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党性教育,教育广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干事力量。三是注重廉政修炼。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相结合,定期对在职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警示教育,对新提拔干部进行任前教育和廉政法规考试,对后备干部进行思想道德和廉洁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守住道德底线,鼓励争先创优、敢闯敢试,促进扎实工作、改革创新。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担当作为的本领能力。一是制定精准化培训计划。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精准把握培训需要,科学设置培训专题,精确选派培训对象,合理确定培训方式,采取“干部点单、部门下单、组织订单”模式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进一步增强培训针对性,着力提升广大干部落实新部署,推动新发展的能力。二是设置专业化培训内容。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围绕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融合、城乡规划等开展赴外培训,着力提升干部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实施“年轻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分批分类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高年轻干部“八大本领”和“七种能力二三是增强实战化培训实效。以提升实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突出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演练、研讨交流等实战化教学方式,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武”“干部包联企业”等活动,帮助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
(三)注重实干实绩,倡树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一是强化
历练培育干部。围绕全县经济发展重大任务,实施跨层级历练交流、跨行业适岗交流、跨岗位锻炼交流“三大行动”,安排县直单位年轻干部“下派”接地气长见识,选派基层优秀年轻干部“上挂”强本领开眼界。二是坚持标准选用干部。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年纪轻、学历高、经历多、实绩好、潜力大“五个优先”原则,大力选用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工作中扛重活、打硬仗、实绩突出的干部,让政治素质高、敢于担当任事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三是强化考核激励干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年初亮目标、年中亮进度、年底亮成果”考评机制,用好“督考一体化”平台,构建任职考察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结果互相印证的横向链条和“考用奖管”一体的纵向链条,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旗帜鲜明奖优罚劣,让“考得如何”真实反映“干的如何二
(四)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担当作为的制度保障。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健全完善干部监督管理制度机制,落实提醒纠偏机制,结合专项考察、民主评议、征求意见等,常态化开展干部“政治体检”,对不珍惜岗位、不愿担当作为、违规违纪的干部,准确界定职责范围,综合运用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措施,依纪依规进行处理。二是慎用追责问责。建立干部问责工作联动机制,坚持从干部干事的初衷、性质、过程、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细化问责刻度,准确定性量纪,做到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审慎问责,确保问责不失"精度”又有“温度二三是科学容错纠错。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改革创新方面无心之失符合容错条件的免于或从轻处理。对免除责任追究的干部在评先
评优时不受影响,在干部选拔任用和职务职级晋升时不作负面评价。完善澄清保护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
(五)坚持严管厚爱,营造担当作为的良好环境。一是大力整治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建立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长效机制,结合全省“XX”活动,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对状态不佳、被动应付、推诿扯皮、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干部进行调整交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成为新常态。二是落实激励保障措施。依据乡镇条件、工作年限分类设档,落实差异化乡镇干部工作补贴。健全干部待遇激励保障制度体系,为乡镇干部购买人身意外险或交通意外险,强化干部人身安全保障。用活用好领导职务、公务员职级和事业单位职员等级资源,拓宽干部职业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三是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积极推进乡镇机关“五小”工程建设,不断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统筹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适度放宽乡镇干部“走读”限制,力争乡镇干部每周二、四下班后可以回家。落实谈心谈话、体检、休假、慰问等制度,关注干部心理健康,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加大基层减负力度,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倡导干部担当作为、竞相干事。
篇三:工作中不干斗争不愿担当
在坚定责任担当,弘扬斗争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
1、有等靠思想。
对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缺乏深入研究思考,思想懒惰,态度消极,行动迟缓;贯彻上级部署要求照搬照抄,不结合实际,不深入了解情况,不研究具体落实措施,上下一般粗,大而化之、没有实效;对上级安排的任务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对承担的工作能拖则拖,不推不动、拨一拨转一转。有的对一些已经明确要求推进的重点工作,等文件、会议纪要;有了文件、会议纪要,还要等上级调度,等兄弟市县单位先行、出经验。
2、有守摊思想。
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一般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平推平拥。有的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取得一点成绩就津津乐道,看不到与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差距,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我感觉良好,裹足不前。有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岗位上无所作为,混天数熬日头,面对先进无动于衷,任凭外边发展突飞猛进也能保持“淡定”,工作多年面貌依旧。
3、有享受思想。
有的心思不在工作上,想的是如何享受生活、吃好玩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出工不出力,人在心已散。特别是一些接近退休年龄的干部,自我感觉付出了这么多年的心血汗水,该“喘口气、歇歇脚”
了,追求安逸舒适,做事打不起精气神,进取精神消退。有的工作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受累,有的不愿分管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稳定等方面的工作;有的对长期积累和历史遗留的问题,不愿“理旧账”,靠时间消化矛盾;还有的部门“一把手”,主动请调到二线岗位,不想冲在一线,只求清闲一点。
4、有旁观思想。
有的习惯当“二传手”、“甩手掌柜”,不愿亲力亲为,层层批办转办,谁也没有靠上抓落实,最后工作落了空。有的喜欢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只当评论员,不当战斗员,自己啥事也不干。基层反映,有的干部“只在岸上空喊号子,不到水中用力划船”。
5、有功利思想。
没有利益好处的事,不愿干、往外推。特别是面对严格的纪律约束,一些潜规则被打破,一些利益链条被斩断,有些部门和干部觉得无利可图,办事慢腾腾,消极怠工。有的对上级部署要求,根据部门和个人利益进行“取舍裁剪”,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推托或变通。有的成天自我设计、斤斤计较,过于看重个人待遇,觉得现在晋升空间小了、福利少了,就感到没干头、没盼头,工作热情减退甚至撂挑子。
6、有本位思想。
有的推进改革不积极,不愿下放权力。对简政放权,明放暗不放,形放实不放,依然用行政的“手”干预市场的“手”,面对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如同套上了紧箍咒,浑身不自在。有的部门表
面上审批“瘦身”,实际上中介“增肥”,把下放权力搞成“移花接木”。有的对需多个单位协作完成的工作,不愿主动参与、不愿牵头。有的大局观念、合作意识不强,对职责边界上的事推诿扯皮、互踢皮球,对全局性、整体性任务不愿出面、不愿多做,能推则推,能躲就躲。
二、心存顾虑,畏首畏尾,不敢担当作为
1、怕决策失误,不敢大胆拍板。
有的该决策的不决策,该拍板的不拍板,过度谨慎,工作节奏慢了下来。有的对一些过去正常办-理的事项,怕出问题、不敢办,凡事层层请示汇报,让领导签字,一直要到主要负责同志那里才能定。一些领导干部对本来自己能够单独拍板的事,非要召开会议研究研究,看似作风民主、决策民主,实际目的是有责任大家共同承担。
2、怕有风险,不敢创新突破。
有的面对改革发展任务,不敢啃“硬骨头”,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没有先例的事不敢干,不敢越“雷池”半步,缺少大刀阔斧、奋力开拓的精神头,有的面对困难和矛盾,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凡事先想退路,只求自身安全,不想事业推进。
3、怕干得多出错多,不敢主动干事。
有的害怕“挑水多、罐子摔得多”,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有的面对现实问题,存在担心干多了出现新矛盾的心理,故意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有的对项目建设中涉
及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问题,担心出乱子,不敢下决心推,导致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或进展缓慢。
4、怕惹麻烦,不敢直面群众。
有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或信访,心存顾忌,担心一旦接手脱不了身,不表明态度、不正面回应、不积极解决。一些同志谈到,有些信访问题本来并不复杂,就是由于回避矛盾、躲避群众,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5、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
有的奉行“干不成事不要紧、至少别得罪人”的思想,爱惜羽毛,明哲保身。有的担心如果凡事真抓真管,动了别人的“奶酪”,损害个别人的利益,将来会丢选票,选择了“低调行事”。有的明知干部有问题也不敢开展批评,想的是如何捂着盖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6、怕炒作曝光,不敢“出头露面”。
有的干部被媒体不断爆料的现象吓怕了,不习惯在媒体关注和公众监督下开展工作,不善于应对媒体、处置焦点问题。一些干部担心被媒体炒作成热点,担心被人盯上、被翻旧账,引出其他问题。还有的干部与企业老板打交道时心存顾虑,怕被说成傍大款,招来闲话说不清,对个人影响不好,不再去主动服务了。
7、怕担责任,工作推诿扯皮。
有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干部,以没有明文规定为借口,该办的事不办或慢办,该落实的打折扣。有的部门在办-理项目审批时,害怕承担第一个盖章的责任,几个部门的审批事项互为前置,凡事都要领导出面协调。
三、整改措施:
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担当的意识。
担当是对工作责任的内在自觉,党员干部只有从思想上树立担当意识,才会对自身行为产生“内在命令”。
一方面,要有乐于担当的精神。乐于担当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对信仰的执著坚守。从焦裕禄到杨善洲,再到李保国,这些不同时期的先进典型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就是因为他们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忘利、忘名、忘我,为党、为国、为民,用一心为公的境界情怀诠释了甘于担当、乐于担当的精神品质。记得有一位老领导经常讲“不能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而要当成一种事业、一种乐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快乐担当”。我想这是老领导的心声,也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树立的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担当意味着责任,责任象征着奉献。前年,按组织安排,笔者负责一项拆迁工作,情况棘手,任务较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横下一条心,全力以赴投入到拆迁工作中,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事后体会,如果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工作就不会这么顺利,也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效。
其次,在实践中要提高担当的能力。
能力是善于担当的前提和保证,是担当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员干部只有兼具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善于担当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要把担当的能力体现在统筹谋划上。我们现在常讲“大局意识”,指的就是要善于从战略上、趋势上来思考和谋划工作、观察和处理问题。当前,个别部门和党员干部在大局意识上就存在狭隘思想,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有的上热下冷不愿改,有的墨守成规不敢改,有的一知半解不会改,殊不知,很多改革事项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单纯站在部门利益上来考量,就会影响大局改革工作的推进。为破解这个问题,今年初,各级改革办都制定了改革要点,直接把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落实到具体单位,效果斐然。
要把担当的能力体现在终端落实上。落实是决策的生命线,不抓落实,再好的决策也是一纸空文。为了推进工作落实,近几年,全省各地督查工作都比以往倾注更多的力量,在调整精力、调配人员、完善措施的基础上,按照“四个干”抓落实机制,明确了末端落实的主体责任、时间要求和监督检查机制,逐条逐项地落实,对推动工作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把担当的能力体现在处理解决问题上。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工作中难免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能否妥善的解决问题,是检验干部担当能力的一块“试金石”。
所以,在碰到难题时,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具备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品质,绝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看到困难往后躲。以信访工作为例,今年信访敏感期较多、历时较长,各地信访工作以“化解问题”突破口,带动整体维稳工作,圆满完成了“两节两会”、暑期、国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等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确保了特殊敏感期的平稳过渡。
篇四:工作中不干斗争不愿担当
2022年个人检视剖析材料:个人自我剖析材料
按照集团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和东京城林业局有限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聚焦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党建工作的职责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制,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强化正风意识,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对个人生活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检视反思。
近些年,由于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在工作和生活中构成了一些倦怠的情绪,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不实、不细、流于形式。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由于对自我要求松懈、逐渐构成了倦怠、懒惰的思想,学习不深不细、不严不实导致学习流于形式而非真正的融会贯通新思想、新理念,给工作带来必须的阻力和障碍,未能很好的用先进的思想和意识指导自我的社会实践。
二、工作落实不细,得过且过思想有所表露。在工作中未能很好的抓好工作的落实,有时存在得过且过,不重视工作质量,而只注重于工作的数量和形式,未能全面细致的将工作落实到实处,总以为照搬硬套原有的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意识。
三、对个人要求不够严格。在日常工作中总以为自我从事工作三十多年,立刻头临退休年龄,故而在工作和生活中放松了对自我的约束,构成散漫的倾向,在必须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实效,构成工作涣散得过且过的不良倾向。
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群众观念淡漠。由于平时对自我及的要求不严,学习不实不细,经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我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应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原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漠视群众的理念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多么的荒诞,与我党的初心背道而驰。
经过学习和反思针对我生活及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与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紧密对照努力改正,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国家的振兴、企业的繁荣做我应有的贡献。
按照《__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规定,对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主题教育总要求,本人围绕理论学习、思想政治、干事创业、为民服务、清正廉洁五个方面,认真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了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现将对照检查情景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理论学习方面。主动学习少,被动理解多;笔记抄的不少,联系实际不够,还停留在一张报纸、一杯茶,围在一齐听报告的传统模式。缺乏宽度。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比较粗糙,学习资料范围较窄,学习资料没有研究到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全面性,导致自身政治理论知识面窄,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不梦想。缺乏深度度。平时只注重学习资料、学习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对知识深入消化,吸收不够,不能很好地结合到实践,落实到行动,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水平较低。缺乏速度度。觉得只要能把本职工作干好,其他学习都无关紧要,从而对时事政治学习不及时,不能及时改造思想,行动不够迅速。缺乏高度度。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认识不足,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反映迟钝,鉴别本事不强,不善于从讲政治高度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缺乏强度度。平时抓业务工作抓得紧,抓党务工作抓得松,存在时紧时松三个人精心创作,质量一流,各级通用,期望能够得到您的肯定。多谢!-3-分钟热度,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也是一项制度,还没有把学习当作一条铁纪来抓,导致学习的强度不够。比如,虽然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学习,也制定了学习计划,但落实的不好,有几次都是上级要检查了,才发现党
员组织生活纪实手册还没有完成,心得体会还少几篇,理论笔记字数还不够,导致手忙脚乱,补笔记、补心得,忙成一锅粥。
(二))思想政治方面。。自我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立身之本,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但对标反思,仍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政策理解不深入。。虽然自我能够按时参加团体学习,理论学习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异常是对一些新理论、新战略、新要求,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研究,学习不透彻,掌握不具体,研究不到位。二是学用结合不紧密。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上,紧紧满足于学习了、理解了,但在结合工作实际、谋划推动工作上,还存在用老经验、老办法干工作的情景,运用新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做得还不到位。三是心胸格局不够宽。。自我所处的单位和科室属于综合科室,工作量很大,别的单位和科室不愿干、干不了的工作经常移交过来,经常会接到一些超出本事超出职责超出职权的工作,经年累月,疲惫不堪。于是有时就有了一些怨言、怨意,觉着为什么别人能够与家人享受亲情,而自我却要加班熬夜,有时感到很迷茫、很彷徨、想放弃。这一段时间看了张富清老个人精心创作,质量一流,各级通用,期望能够得到您的肯定。多谢!-4-人的事迹,才觉得自我政治站位还不高、心胸襟怀还不广,还需进一步坚定梦想信念。
(三)干事创业方面。一是不愿担当。总觉着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担任新职务后,虽然心中干事创业这股劲没有松,但在上任之初,工作千头万绪、冗杂繁多,想一点点来,多听听、多看看,客观地讲影响了工作效率。二是不想担当。。在平时遇到一些事情时,害怕管得太多给自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了遇到困难绕着走,棘手矛盾向上交的太极拳,有时甚至把事情能推出去作为一种资本和经验,引以为荣、引以为傲。三是不敢担当。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有了本领恐慌心理,担当作为的主动性和进取性不足,害怕承诺了的工作、答应了的事情如果办不好别人会笑话,害怕别人质疑和低估自我的本事,还不如___八稳、按部就班,这样别人也摸不着自我的深浅,有了宁可不干、也要不犯的错误心理,缺少了攻坚克难的勇气。
(四)为民服务方面。一是听不进意见。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有时下级和职工群众汇报工作、反应情景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不让下级把话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把下级和职工训斥一顿。结果是下级有话不敢说,有不一样意见不敢反应,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二是调研不深入。。在工作遇到异常棘手的问题时,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性,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不说,严重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三是对下负责少。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差分毫的贯彻领导的意图,领导一句话语、一个眼神自我就明白该干什么、该怎样干、怎样能干好,可是,有时对于职工和群众反映的情景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有时甚至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去满足对领导的高度负责。
(五)清正廉洁方面。自我所在的部门是个清水衙门,没有独立的财权、事权,也没有经受考验的机会。但从内心深处来看,还是有享乐主义在作祟。一是自律意识不强。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同时严格要求自我的家庭成员,但在工作和生活中还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在红白喜事人情走动上,碍于老同志老感情关系,参加一些吃请活动。二是节俭意识不够。电脑办公的好处是自我有更多机会和打印纸打交道,有时一份文件本来正反面出就能够,但有时嫌麻烦就单面打印,无形之中增加了耗材使用量,造成了资源浪费,没有真正把节俭行为放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去理解。三是艰苦奋斗衰退。。随着经济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在吃住行用等方面,比以前讲究档次、讲究质量了。这种意识不自觉地也带到了工作中,总期望工作环境、办公用品、生活条件等档次高一些、质个人精心创作,质量一流,各级通用,期望能够得到您的肯定。多谢!-6-量好一点,期望食堂饭菜好一些,看见别人买了辆新车,自我也想换一下;看见同事背了个名牌包,自我也想着攒点钱换个新包但由于工资所限,有时还要刷信用卡,沦为卡奴,这些都是享乐主义的具体表现。
篇五:工作中不干斗争不愿担当
个人作风方面存在问题
个人作风方面存在问题
问题一:理想信念淡薄。主要表现为信念不坚定,思想消极,经不起风浪,扛不住考验。
具体行为:觉得理想信念是空洞的说教,看不见、摸不着,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是非观念淡薄,正义感退化,糊里糊涂做事,浑浑噩噩生活。
剖析: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力量之源、立身之本。理想信念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动摇根本政治立场,偏离正确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关键在于坚守,特别是在经受关键考验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被别人误解的时候、受到委屈的时候、面对繁琐日常生活的时候,都要矢志不移。只有这样,才能咬定目标不放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问题二:群众观念不强。主要表现为宗旨意识淡化,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服务群众不积极、不主动、不自觉、不到位,甚至损害群众利益。
具体行为: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做起事来另行一套,对群众的困难、群众的疾苦、群众的冤屈,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不尊重群众,不相信群众,想问题、干事情不听群众意愿、不顾群众利益,致使一些工作得不到群众支持;对待上级吹吹拍拍、虚意奉迎,对待群众则居高临下、态度生硬;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不愿接触群众,不敢做群众工作,怕群众“出难题”、“添麻烦”。
剖析: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如果不能时时处处把群众放在心上,疏远群众甚至脱离群众,就难以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就会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问题三:精神状态不佳。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思进取,敷衍塞责,得过且过。
具体行为: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职不尽其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光当和尚,连钟都不撞;工作缺乏主动性,拖拖拉拉,不推不动;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怨天尤人,态度消极,面对工作中的难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打不开工作局面。
剖析: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尤其是在当前各方面困难比较多、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良好的精神状态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精神懈怠与党员干部承担的责任使命不相符,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不相符,不仅贻误事业发展,对个人的成长进步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问题四:不敢担当,不愿担责。主要表现为怕担风险,怕惹麻烦,顾虑重重,患得患失,有矛盾不敢抓,有问题不敢管。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1具体行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守摊子”、当“太平官”;畏惧挑战,回避矛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敢挺身而出,遇到矛盾躲着走,碰到问题绕道行;不敢坚持原则,不敢碰硬,“得罪人”的事不干,随波逐流,明哲保身,怕破坏所谓的“团结”。
剖析:勇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缺乏担当精神,就会错失机遇、贻误发展,让组织失望、群众寒心。
问题五:思想封闭保守。主要表现为难以接受新鲜事物,思维僵化,工作保守,缺乏开拓创新。
具体行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习惯于按旧思维、老套路来思考问题、研究工作;对待上级决定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拿不出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思路办法;畏首畏尾、求稳怕乱,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难题,遇到困难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坐等领导指示,貌似按程序办事,实则把矛盾和问题上交。
剖析: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思想解放、敢闯敢试的地方和单位,工作就有声有色,各项事业发展就快。反之,循规蹈矩、封闭保守的地方和单位,工作就缺乏活力、毫无起色。
问题六:工作标准不高。主要表现为创先争优意识不强,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自满自足,自我陶醉。
具体行为:眼界不宽、站位不高,缺乏强烈的发展意识、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1忧患意识,不善于在大局中找定位、定目标;甘于平庸,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甚至面对落后局面依然无动于衷;习惯于自己与自己比,小成则满、小进即安,没有新追求,缺乏新动力,一些工作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
剖析:工作标准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在当前竞相发展的形势下,不以一流的标准、一流的要求去衡量和推进工作,就谈不上实现跨越发展,甚至已有的好局面也可能丧失。只有大力发扬创先争优精神,在各项事业发展上瞄准一流、争先进位,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才能确保目标实现。
问题七:落实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责任不清,抓得不紧,督察不力,重形式不重结果,重过程不重实效。
具体行为:工作推进不力,定了的事情迟迟不见落实;习惯于提原则要求,不研究具体措施,不明确具体责任,抓而不细;工作布置后不督察,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问题不到位。
剖析: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工作不落实,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宏伟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只有坚持以实践为标准,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才能铲除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不良风气,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1问题八:工作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不高。
具体行为
:办事拖沓,推三阻四,本来今天可以办好的事拖到明天,一天可以办成的事拖个三五天;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仍然存在;审批程序复杂,群众不跑几趟事情很难办成。
剖析:办事效率低下,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
问题九:学习研究不够。主要表现为学风不够扎实,研究不够深入,学不求深、思不求解,食而不化、学用脱节。
具体行为:把学习当作软任务,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或者敷衍了事,装装样子,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政策研究不透,不深入实际和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主观臆断、妄下结论,对新情况、新问题反应不敏锐、应对不得力;下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看不到问题,提不出对策。
剖析:加强学习和研究是党员干部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途径。学习抓得不紧,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就难以应对新形势新问题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就会认识偏差、决策失误,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问题十:贪图享乐。主要表现为工作怕苦、怕累,习惯于舒舒服服过日子、轻轻松松干工作。
具体行为:工作拈轻怕重,不是比贡献而是比待遇,工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1作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便满腹牢骚;讲待遇、讲享受、讲排场,开支大手大脚,八项规定执行不严,生活招待开支过大;参与带彩娱乐活动。
剖析:贪图享乐严重背离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与党和群众的要求格格不入。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搞清楚应该追求什么,不应该追求什么,决不能为了追求个人享受忘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个人作风方面存在问题
通过认真学习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自己对“三个代表”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学教活动对照检查阶段已基本结束,在第二阶段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反思了几年来自己在党性修养、宗旨观念、群众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廉洁自律、履行岗位职责等方面的存在问题,并深挖了思想根源,为下一步制定整改措施奠定了基础。
一、存在问题
1、党性修养不够
(1)在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存在着自觉性不高,认识程度不到位、时紧时松问题。对党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系统,理解不深。理论功底不厚、修养不够,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员的标准特别是与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相比都尚有一定差距。(2)不能时时处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够把自己所从事的每项工作都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1大事业、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政治敏感性不强,政治鉴别力不高。(3)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自身工作实践的能力还很低。
、党的宗旨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习惯于上边部署啥就抓啥,让咋干就咋干,习惯于就工作抓工作,对于如何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做好每一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自己所从事的每项具体工作都与实践党的宗旨紧密联系起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想的和做的都还很不够。
、群众观点树立不牢
主要表现在:(1)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缺乏深刻的认识,工作中眼光只局限于工作范围内所涉及的职工群众。(2)有时对来访的群众缺乏耐心。(3)下企业基层与职工群众谈心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及所需所盼的次数明显较少,不自觉地疏远了同群众的关系、群众观念有所淡化。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主要表现:(1)对自己分管的工作,缺乏脚踏实地、一杆子扎到底的精神,往往靠召开会议,发个通知来推动工作。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1习惯于在机关坐着办公;(2)没有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为基层,企业排忧解难。
、工作方法老化
主要表现:(1)工作中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有时工作头绪一多,有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搞平推的现象,缺乏创造性,没有新意。(2)对于查看如何找准自己分管工作与我县经济建设的结合部和切入点,把本职工作融于发展迁西的经济建设之中,以“三个有利于”为评判标准,为企业基层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何做到一般工作有保证,重点工作有所突破研究的不多,做得不够。
、廉洁自律尚有不足
虽然没有明显违反《准则》的问题,但在自己身上仍存在着一些不廉洁的思想和不廉洁的现象,如:(1)有碍于情面接受吃请的问题。(2)对新形势下出现的腐败现象识别能力还不高,有时竟把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行为看成是有“本事”、“潇洒”、“气派”。(3)与腐败现象做斗争的自觉性还不够高。
、岗位职责没有完全履行到位
主要表现在:(1)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关心、过问的少;(2)平时只注重抓业务工作,缺少对下属政治上的关心、生活上的帮助、工作上的指导;(3)工作中指手划脚的时候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1多,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作用发挥的不够。
二、原因分析
1、讲学习不够,理论素质不高是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自己没能从“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这一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理论的重要意义。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自己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效果不明显。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懂得只是一知半解,有时学一点也只是为了适应某种工作需要而临时“抱佛脚”,应付门面,更谈不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工作的实际问题,用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三观”改造不彻底
由于自己放松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理解的不深不透,没有能够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对自己的思想激浊扬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好自己的主观世界。
、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的不够好
由于自己在工作作风上仍存在着不深入、不扎实的问题,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得不够好,所以没有能够经常深入基层企业,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反映,知民所想、察民所虑、亲民爱民、为民所急的群众观点逐渐淡化。既疏远了与人民群众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1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的开展。
、自我要求标准不高
由于自己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世界观的改造,使得自己自我要求的标准不高。虽然没有明显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但自己与自己相比,现在和过去比,用党性、党的先进性来衡量,呈“滑坡”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在本局任副职时间已达12个年头,在如何对待名利地位上虽然能够保持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平和心态,但同时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上进心和争先创优意识逐渐减弱,反映在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满足于不给领导找麻烦,捅漏子就行,缺乏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精神。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10
篇六:工作中不干斗争不愿担当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不担当、不作为”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
作者:薛
冰
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摘要:
“不担当、不作为”主要表现为不想担当作为、不愿担当作为、不敢担当作为、不会担当作为、不真担当作为。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既有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压力和机制缺陷的外在因素。加强理想信念与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想”担当作为;提高引领经济社会新常态本领,促进党员干部“善”担当作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党员干部“愿”担当作为;探索区分对待的容错免责机制,促进党员干部“敢”担当作为;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督促党员干部“要”担当作为。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不担当;不作为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8)04-0068-0一、当前时期“不担当、不作为”的典型表现
所谓“不担当、不作为”,是指党员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从事社会治理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自身应尽职责,从而降低政府服务效能和损害政府公信力的现象。“不担当、不作为”是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部分党员干部暴露的消极对抗的表现形态,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和传染性。
(一)“管卡压”变“推绕拖”,不想担当作为
党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后,有的干部虽然礼不收了、饭不吃了,但是该干的工作也不干了,该担的责任也不担了,以往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在是“门好进、话好听、脸好看,就是事不办”,特别是对界限不清的事推诿扯皮,客客气气“踢皮球”。
(二)争当“二传”不做“主攻”,不愿担当作为
有的干部在工作上浮于表面,不愿俯下身子深入研究,尤其是工作推进遇到阻力或者困难时不是选择勇于进取、攻坚克难,而是选择绕过阻碍、躲避困难,争当“二传”,对待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与困难“打太极”,将原本属于自身业务职责范围的“分内之事”推给上级或者其他部门,不愿破解困境与难题,缺乏敢于担当的精神。
(三)把“责任状”变“免责单”,不敢担当作为
伴随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与执纪问责持续发力,有的干部惧怕承担责任,该决定的不敢决定,工作中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畏首畏尾、缩手缩脚,通过与下属单位或者下级干部签订“责任状”来“转移责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明哲保身,不“敢”担当作为。
(四)“本领恐慌”“能力低下”,不“会”担当作为
有的干部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和改革深入推进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势茫然不知所措,未能摆脱对旧有思维和方法的依赖,仍然运用老办法来应对新问题,没有掌握引领和驾驭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本领与能力,工作思路和干事能力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工作上无所适从、力不从心,不“会”担当作为。
(五)“花拳绣腿”“走秀摆拍”,不真担当作为
有的干部沉湎于文山会海、善于摆拍摆谱、争做“墙上功夫”;有的干部习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拍胸脯、表决心,热衷于立军令状;有的干部汇报工作只报喜、不报忧,应付检查弄虚作假、糊弄了事,临时编造方案和数据,不求过硬、只求过关,看似“奋发有为”,实际“不真作为”。
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深层根源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既有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压力和机制缺陷的外在原因。
(一)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缺失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长期养成以及革命目标的牢固树立,促使党员干部在信仰层面呈现“一元化”的表现,尤其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与宗旨意识教育,使全党上下对马克思主义高度认同,政治信仰与宗旨意识十分坚定而明确。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呈现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双重变革,造成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与政治信仰出现动摇与缺失,不再呈现“单一化”而是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信仰层面出现混乱和偏颇,暴露出怀疑甚至摒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与虚化,导致有些党员干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开始发生动摇,进而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逐渐淡化,从而滋生“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二)长期执政形成的精神懈怠与政治惰性以及对既有权力秩序的固有依赖降低了改革的内在动力
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由革命的发起者变为国家的执政者,由既往旧秩序的反对者成为新秩序的构建者,进而变成当前秩序的捍卫者。反对者、构建者乃至捍卫者的内涵与意义大相径庭,使命责任大不相同。政治学上所谓“执政陷阱”,是指一个政党长期执政容易造成
精神懈怠,惰性滋生,改革动力日益减低,不再像革命时期那样勇于直面困境和破解难题,而是追求躲避矛盾和逃避问题,维护既有利益与秩序。长期执政的惯性易于导致一些党员干部丧失改革动力和忧患意识,滋生安于现状与享乐主义思想;易于在党内产生不思变革与墨守成规的心态,错失改革创新的重大机遇和时代契机;容易造成党内成为自我封闭的体系,变成凌驾在国家和人民之上的势力;容易在党内催生既得利益团体,削弱和降低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当前深入反腐与执纪问责高压态势刺激下的非正常心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入推进反腐工作,狠抓作风建设,严格落实执纪问责,《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的陆续颁布实施,对党员干部内架“高压线”、外念“紧箍咒”。党员干部一些陈旧思维模式和既有工作方式被打破,使一些党员干部滋生“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的心态。由于压力大,干事创业的难度逐渐加大,一些党员干部的内心就会滋生回避矛盾、躲避责任的心态,从而产生“宁可不成事也要不出事”的想法,因为躲避问题远比破解难题面临的风险要小很多,由此一来
“不担当、不作为”也就成为理所应当的后果。
(四)干部绩效考核与监督问责体制机制不合理不完善
体制机制是促进工作顺畅有序完成的保障和支撑,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易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奋发有为;而不健全和不完善的体制机制容易导致消极悲观,因而让人的进取心减退。但是当下在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选人用人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太合理,打击了部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客观上也助长了“不担当、不作为”现象的滋生与蔓延。特别是在激励机制层面还存在着平均主义现象,没有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有效衔接,往往做与不做都一样,做多做少都一样,甚至做还不如不做等不正常、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一些党员干部意志消沉,精神懈怠。与此同时,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指标设计以及权重分配欠缺科学和理性,缺乏引入第三方机构和扩大公众参与干部绩效考核,特别是对于维稳、环保以及安全生产等领域不区分情形实行“一票否决”惩罚考核机制使得党员干部畏首畏尾、不敢担当作为。
三、“不担当、不作为”现象的现实危害
“不担当、不作为”是严重动摇党的执政根基的致命毒瘤,是破坏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入髓病灶,如不及时和彻底地整治,必将弥漫和扩散于全党。
(一)“不担当、不作为”严重动摇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化重组,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转型升级以及结构调整方式,社会治理格局与利益调整方式都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与利益格局的重新整合分化,使得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日益多元化,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诸多的茫然不知与无所适从。当今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和广泛传播,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借助信息网络向广大党员干部传播和灌输享乐主义和功利思想,使一些党员干部受到腐朽思想和歪理邪说的影响,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从而滋生“不担当、不作为”懒政怠政现象,严重扭曲了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动摇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威胁了党的坚强领导地位与堡垒作用。
(二)“不担当、不作为”使党员干部不能引领和驾驭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阻碍了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步伐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等诸多领域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新现象,特别是面临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阵痛期与失调期,党员干部承担的历史重任更为关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整风肃纪、严肃问责的深入推进,过去以往依靠打擦边球、钻制度漏洞和搞政策变通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拉关系、套感情的手段已经没有市场了。与此同时,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一些党员干部仍然迷信过去保守僵化的思想意识和发展理念,仍然没有认清和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仍然依赖以往传统发展经济与调控社会的方式和手段。
面对新情势,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改革攻坚的强大勇气,缺乏创新灵活的多重举措,这种“黔驴技穷”的庸人心态,容易滋生“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三)“不担当、不作为”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的血肉联系,腐蚀了党的执政根基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所取得的任何辉煌成就都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1]。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如果放任“不担当、不作为”现象在党内蔓延和传染,会使一些党员干部淡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降低自身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能真正关注人民群众的艰难困苦,对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热切关注的问题不作回应,忽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对人民群众的反映和诉求漠不关心,淡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疏远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和鱼水之情[2]。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将使我们党的领导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严重破坏和腐蚀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根基。
(四)“不担当、不作为”破坏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严重影响和降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应当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当前时期部分党员干部滋生“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就是懒政怠政的鲜明体现,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效率,严重阻碍了法治、高效和责任政府的构建,同时也严重损害和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威望与信誉,侵蚀了党和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党和政府社会公信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政府的权威与形象。党和政府社会公信力强,其所制定与推行的法律和政策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反之,不仅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甚至会遭到群众的抵触和反对,将严重阻碍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利益多元化的今天,为了解决社会诸多领域的矛盾冲突,就迫切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认可。而“不担当、不作为”必将削弱和抵消改革创新的推动力量,严重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之梦的实现。
四、治理“不担当、不作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从严治党,推行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重要举措,严厉惩治腐败、净化政治生态。“不担当、不作为”本质上就是消极腐败,动摇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侵蚀了党的执政根基,阻碍了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因此,我们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防范和治理“不担当、不作为”现象,加强源头管控、坚持多措并举,坚决遏制“不担当、不作为”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一)加强理想信念与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想”担当作为
首先,我们要把思想建党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价值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理解“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理想信念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知行合一,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自觉。
其次,各级党员干部坚决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决抓好党建工作。我们应当健全完善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继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与组织生活会,对照工作实际认真查摆自
身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深入查找问题原因,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坦诚相见、相互帮助,主动清除思想上存在的毒瘤。
最后,我们应当推进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与多元化,改变过去单纯理论教育的方式,丰富和创新思想教育的多种方式,将理论教育和实地学习相结合,将宣传典型模范和参观警示教育相结合,将传统载体和新兴媒介相结合,切实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善于运用微博、微信以及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通过连环漫画、中国故事、经典书籍导读、理论在线、党史回顾以及视频微讲堂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使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想”担当作为。
(二)提高引领经济社会新常态本领,促进党员干部“善”担当作为
首先,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应当深化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及背后深层根源的研判,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直面和攻克经济社会新常态下所集聚的矛盾和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肩负起引领时代发展的重任。
其次,各级党员干部应当转变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思想,摒弃过往简单、陈旧和一成不变的方法手段,坚决不能再以“过去这么干、以前就这样以及依照惯例办”为借口,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担当意识、克服本领恐慌[3]。各级党员干部应当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和善于借鉴,多出实招、高招和新招,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质规律的本领,提高驾驭和协调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各种利益关系的本领,提高处置和化解新时期社会治理矛盾冲突与复杂局面的本领,提高主动培育和自觉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本领。
最后,各级党员干部应当勤于思考、恳于请教,主动学习、吸收和借鉴域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治理的有益经验与先进做法,集各家之所长、聚各方之能量,切实提高各级党员干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各项本领,促进各级党员干部善于担当作为。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党员干部“愿”担当作为
首先,坚决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设置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纠正以往单纯“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方式与指标权重,全面评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法治以及民生等领域综合发展水平,从追求经济增速和建设规模转向注重社会民生与公共服务,降低速度和规模的权重,增加质量和效益的权重,特别是增加依法行政、创新升级、教育医疗、增加就业、精准扶贫以及均等服务等方面加分奖励权重。同时,对于维稳、环保以及安全生产等涉及“一票否决”的负面考核指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形和过往落实整改情况区分对待,对监管失职、消极应对和敷衍塞责“一票否决”并严肃问责,对履职尽责、事发偶然和认真整改可酌情扣减并约谈诫勉,实现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人性化。
其次,逐步构建多元化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主体,增加社会公众、媒体和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等主体参与对党员干部的考核评价,避免单一考核评价主体存在盲区或者偏见从而影响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权威性与认可度,实现精准考核。
最后,加强和完善考核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建设。只奖不罚和只罚不奖都不具公平合理性,或者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都难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热情。因此,必须强化考核评价结果与党员干部选任、奖惩和问责相互联动的机制。一方面,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要严格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等规定,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形成正确的用
人导向,打造“有为者有位,不为者让位”的政治新常态。另一方面,要落实考核评价结果问责机制,对于经考核评价被认定存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干部,一律不得提拔重用,并依据党纪国法严肃问责。通过健全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激励党员干部“愿”担当作为。
(四)探索区分对待的容错免责机制,促进党员干部“敢”担当作为
首先,各地党委组织部门应当会同纪检监察部门探索制定出台《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免责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对勇于担当和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给予关心、肯定与保护,营造坚决支持和鼓励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并形成宽容失败和允许试错的良好政治生态。
其次,《暂行办法》应当明确容错免责的界限与范围。我们可以探索以下几种情形:在落实上级和本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中出现工作失误和偏差,但已经过民主决策与风险评估程序,且没有为本人和他人谋取私利的;在变革和创新原有体制机制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造成探索性失误或者没有实现既定预期的[4];在推进重大改革创新项目中因大胆尝试、全力推进造成一定损失和矛盾冲突的;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突发应急事件或者其他危及公共安全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事件中勇于担当、敢于处理和主动揽责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创造性开展工作或者审查决策引发一定负面影响或者造成一定损失的;其他不可抗力情形。这些均可纳入党员干部容错免责的界限与范围。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党员干部容错免责应当严格按照习近平提出的“三个区分”,严禁突破原则和底线,认真甄别、严格审查,严禁打着改革创新的旗号谋取私利、胡乱作为,坚决杜绝容错变纵容、免责变庇护。
最后,对于责任豁免,应当严格遵循申请、受理、核查、决定和备案的程序,对申请免责的党员干部由具有组织管理权限的党组织会同纪检监察机关严格审查责任豁免资料,认真调查研究,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和对干部负责的态度,依法依规做出处理结果。对于认定为容错免责的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干部提拔任用考察、在职称评定审核以及各项先进评比中不予一票否决,并免除行政问责,确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应当给予从轻、减轻处理。通过探索构建区分对待的容错免责机制,能够激励党员干部卸载思想包袱,勇于改革创新,促进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
(五)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督促党员干部“要”担当作为
首先,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划清权力界限,明确责任范围,依法科学制定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并严格依照落实,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既避免权力交叉重叠,又防止职责真空不清,杜绝为“不担当、不作为”提供借口和留有余地。
我们应当依据职权分工科学合理界定责任位阶和类型,明确区分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和法律责任,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等“不担当、不作为”类型进一步确定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以及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等,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实现精准问责。
其次,我们应当以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契机和抓手,为各级党员干部明确底线、划定红线,并实现与《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的有效对接,共同构成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框架与闭合系统,将党员干部监督问责之网织牢织密。同时,将监督问责与党内巡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党员干部监督的常态化与全覆盖,并将巡视结果与监督问责有效结合。对待“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严格落
实监督问责,没有网开一面、不搞下不为例,坚决维护监督问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管党治党的常态,增强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形成对党员干部特别是怠于作为、缺乏担当者的有力震慑。此外,还应当构建对党员干部的立体监督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应当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围绕监督责任设计制度体系,创新监督手段和方式,提高党内监督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党内精准监督。二是推进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注重发挥人大、政协、司法、群众、网络以及媒体监督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网络与新兴媒体高度融合的今天,我们应当密切关注自媒体、微信和微博等网络媒体的舆情与信息,做到既充分发挥网络与媒体监督作用,同时又准确及时引领舆论导向,逐步形成以党内监督为龙头,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各种监督方式紧密结合、整体发力的全方位立体监督体系,让“不担当、不作为”者暴露在全景监督的聚焦下,让“为官不为”“尸位素餐”者无处遁形,促进党员干部形成主动作为的政治自觉。
最后,作为推进监督问责的保障落实机制,各地党委组织部门应当会同纪检监察部门探索制定出台《不称职干部召回实施办法》,全面推行干部召回制度。对经过党内监督、干部考核和群众评议确定存在“不担当、不作为”或者其他不称职问题的党员干部,由对该干部具有管理权限的组织部门向同级党委(党组)提出拟召回名单,对拟召回干部的现实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严谨、客观和公正的研判,最后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确定召回名单,并赋予被召回干部陈述和复议的权利。对于确定召回的干部,应当安排其到党校、行政学院进行学习,对其从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回炉教育,补足其精神之钙,塑造其担当之情,提升其干事之力。对经过回炉教育的党员干部,要对其进行学业考核,考核达标的由组织部门安排其到基层一线部门工作锻炼,并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考察,经过跟踪考察合格的由组织部门根据其自身情况安排工作岗位;对经过跟踪考察仍不合格的,按照法律法规给予降职、降级或者免职,达到辞退或者解聘情形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规定予以辞退或者解聘[5]。通过严格落实党员干部监督问责和不称职干部的回炉再造,整肃党员干部的慵懒、散漫和无所作为,督促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是新的历史时期下滋生的毒瘤与病灶,是对全面深化从严治党的消极抵抗。“不担当、不作为”现象的蔓延将会动摇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破坏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深入推进。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产生的巨大危害,采取教育和考核并用,激励与惩戒并举的方式,从思想上和制度上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和立体型的化解路径,要从行动上坚决摒弃庸、懒、怠、散以及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等不良习气,促进和激励党员干部“想”担当作为、“善”担当作为、“愿”担当作为、“敢”担当作为和“要”担当作为。切实将履职尽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懿怡.习近平群众观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6.
[2]张瑶.加强党内监督的现实思考[J].党政论坛,2017,(8).
[3]李桂琴.以制度笼子框紧责任用问责利器强化担当[J].唯实,2017,(3).
[4]王炳权.各地容错纠错机制的优点与不足[J].人民论坛,2017,(9).
[5]韩强.解决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有益探索[J].观察与思考,2016,(7).
[责任编辑:杨俊]
推荐访问:工作中不干斗争不愿担当 不愿 不干 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