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的调研目的(7篇)

时间:2024-09-16 13:00:27 浏览量:

篇一:农民合作社的调研目的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困境和解决方案,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提供参考。此次调研的背景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重点转移到农业农村领域,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组织力量作为支撑,而农民合作社正是该领域中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会等多种方法,旨在全面了解当地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向农民合作社的成员和管理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对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收益分配、决策机制、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采访了几个不同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了解它们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经营管理模式、销售渠道等情况,同时还观察了它们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在座谈会中,我们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社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以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

  (一)发展现状

  1.农民合作社数量及类型

  经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本地区现有农民合作社共计XX个,其中以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为主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占比较高,其他类型的合作社较为稀少。

  2.规模和经济效益

  就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和经济效益而言,大部分合作社的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也不尽如人意。少数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合作社主要是由具有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组建起来的。

  3.管理和组织建设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民合作社存在管理不规范、组织建设不完善等问题。由于成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合作社在人员配置、岗位职责分工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存在的问题

  1.规模小、经济效益差

  本地区大部分农民合作社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差,甚至出现部分合作社亏损的情况。这是由于在成立之初,缺乏资金和技术资源是一个共同的问题。同时,合作社的成员经验和管理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管理不规范、组织建设不完善

  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和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导致部分农民合作社在管理和组织建设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如招聘管理人员、规范会员申请程序、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解决方案

  1.加强组织和管理建设

  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引导农民合作社加强组织和管理建设,推进职能和岗位分工的规范化,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内部管理体系。

  2.引入专业人才

  农民合作社应该引入有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以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采取一些鼓励措施,鼓励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加入农民合作社。

  3.加强资金支持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给农民合作社,帮助其壮大和发展。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农民合作社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扩大销售市场。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调研,我们发现本地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但也存在着发展潜力。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扶持,引导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的优势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农民合作社的调研目的

  

  XX农业大学“合作社新发展”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新时期合作社发展状况专业班级姓名(学号)XX()实践时间2012.07.15----2012.07.252012年08月09日

  “合作社新发展”暑期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在2006年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后,各地方政府响应政策号召,大力扶持和鼓励合作社的建设,合作社事业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但由于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指正和完善。二.调查准备:为反映合作社模式发展水平,在调查问卷设计、寻访调查方法的设计中,分别设计了直接问题、间接问题的调查项目和相对应的直接指数和间接指数编制方法,包括合作社概况及发展模式、技术发展和扩散、市场渠道和流通、产品质量、安全和改进、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迫切需要的发展条件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为了使本次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抽样对象为年龄在20-70周岁之间的合作社社员、非合作社当地常住居民,在山东烟台海阳市、青岛即墨市、枣庄山屏区实地进行了社会实践,通过与社员群众的沟通,来了解当前社员对于合作社发展的满意度。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实践队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1.调查时间:2012年7月15日----2012年7月25日2.调查对象:各类合作社3.调查地点:山东烟台、青岛、枣庄4.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合作社发展情况,分析其发展模式,总结合作社发展中的经验及教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5.调查方法:调查问卷,问询法,座谈访问。由于实际情况制约,考虑到时间问题,小分队分成四组分别调查,每晚进行总结分析。

  6.内容概述:(1)合作社概况及发展模式。(2)技术发展和扩散。(3)市场渠道和流通。(4)产品质量、安全和改进。(5)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迫切需要的发展条件

  四.数据统计:调查表共制了8份,收回8份。数据总结:1.所调查的合作社名称:烟台海阳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海阳市鑫财惠民果蔬专业合作社、青岛久和园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青岛永环园林专业合作社、枣庄市山屏区徐庄镇土地流转合作社、枣庄徐庄镇富硒板栗种植专业合作社、枣庄桑村镇郭村民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2.合作社发展模式分类: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社员生产联合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代表是烟台和青岛的合作社,其特点是服务社员,提供生产资料和统筹销售;另外一种是土地流转合作社,是枣庄地区合作社特色,其模式特点是公平价格收购社员土地使用权,统一种植销售,除保底金外,根据盈利按土地比例分红。3.技术发展和扩散:(1)烟台海阳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白黄瓜套袋技术技术普及性较广,拥有专利权(2)海阳市鑫财惠民果蔬专业合作社烟台富士苹果技术较为成熟但缺少特色创新,对社员技术培训较少(3)青岛久和园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黄粉虫鸡蛋无公害有机食品品质较高,拥有产品专利,技术普及较少,局限于合作社养殖场内(4)青岛永环园林专业合作社有机水果有机产品认证,科技化生产,技术较为规范,社员统一技术种植(5)枣庄市山屏区徐庄镇土地流转合作社无特色技术以经济作物为主,机械化种植(6)枣庄徐庄镇富硒板栗种植专业合作社富硒板栗技术较为先进,普及程度较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7)枣庄桑村镇郭村民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无特色技术以土豆、玉米为主要生产作物,机械化生产4.市场渠道与流通:销售市场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的销售渠道,通过物流公司或自主送货,向加工型企业、大型超市、农贸批发市场等,实现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贸对接,大多数合作社都是这样的销售模式;第二类是对外招商,海阳市鑫财惠民果蔬专业合作社、烟台海阳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模式之中有一部分水果便是由外地商人当地进行采购,这两个合作社不同的是,前者是外商向合作社采购,后者则是外商跳过合作社直接向社员采购,相同的是节约了物流环节,节约成本;第三类是新兴的旅游农业,青岛永环园林专业合作社在这点上走在较为先进的前沿,利用优质的有机水果和大力宣传,吸引游客到当地体验生态农业旅游,并将产品销售和服务业共同发展。5.产品质量、安全和改进:(1)产品质量较为优质、安全的合作社:烟台海阳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机无公害套袋黄瓜)、青岛久和园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有机黄粉虫鸡蛋)、青岛永环园林专业合作社(有机葡萄)、枣庄徐庄镇富硒板栗种植专业合作社(富硒板栗),这些合作社的产品利用农业科技提高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产品无特色,为传统粮食作物的合作社:枣庄市山屏区徐庄镇土地流转合作社(小麦、玉米等),枣庄桑村镇郭村民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土豆、玉米等),这两家合作社农作物普通,靠规模种植,统一销售提高效益。海阳市鑫财惠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富士苹果),苹果种植历史悠久,但产品单一,暂时没有创新。6.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迫切需要的发展条件:这些不同地区的合作社共同存在的问题有:规模较小、产业链薄弱、科技生产水平低、市场渠道单一、发展资金不足等。所需主要条件:资金、技术、市场等

  五、调查结果分析:根据合作社调研所获的数据可以分析出,现有阶段的合作社发展水平较低,种类繁多,模式多种多样,在市场竞争中暂时处于新兴地位,市场份额较少。在调查农户的过程中发现,农户对于合作社的基本知识了解程度较低,所以合作社在目前农村中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但随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合作社又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各种模式的不同,主要是适应于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等客观社会条件。以枣庄特色的土地流转合作社举例,其发展背景:枣庄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形,地少人多,且传统土地耕作收益较低,农民收入较低,随着外出打工收入的增长,留守劳动力减少,土地出现了闲置的现象,土地肥力下降,甚至荒芜。为了合理利用好土地,枣庄政府设立了土地流转中心作为土地转让平台,各地方设立了土地流转合作社,对流转来的土地进行统一的生产、经营,对产品统一加工和销售,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增加了人民的经济收益,促进当地三农问题的解决。其中土地流转中,农户可获得保底金,每年按照土地多少和等级,按比例返还分红,土地价值由权威土地评定机构审定,由土地流转中心颁发土地流转产权证。此外土地流转合作社还设立党支部,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新,党员在合作社起表率作用,带着党的信仰,提高合作社的凝聚力,但同样的,也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正处于检验阶段,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六.存在的问题:由于合作社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国家相关政策法律较不完善,政府监督和引导力度不够,社会环境、客观物质条件和自身发展认识不足等原因,合作社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发现,农户对于合作社的认同感不强,合作社民主决策出现问题,这使合作社在农民心中的形象丑化,不利于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合作社制度不完善,落实制度不规范是我在调研中最大的感受,有些合作社章程不完善,法人代表和营业执照名称不同,这些都是经营管理中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说明我们的合作社在管理上缺乏专业知识。而且大多数合作社的理事长都是农民出身,缺乏专业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渠道等多方面条件,缺少专业人才管理,对于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这也是制约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物质条件方面,很多合作社也是捉襟见肘,“缺资金”是很多合作社的理事长经常挂在嘴上的话。确实,纯粹的农民建立起的合作社,硬件的匮乏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制约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少数不良现象——假产品、伪价格、虚规模。这不仅欺骗消费者,同时又违反了国家法律,违背了社会道德,这样的合作社势必会被取缔。

  七.改进建议:1.在物质条件方面:(1)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合理利用国家财政支持,向有关部门申请项目补助和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2)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破解三农资金瓶颈,使资金技术流向农业。(3)成立资金互助社或合作社银行等金融手段,为社员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对外获利。(4)利用招商引资,在合作社制度框架下与拥有一定实力的个人或企业平等合作。2.在合作社生产方面:(1)科技务农。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引进优良品种,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2)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规模化生产和管理。利用机械生产工具,对农作物进行高效低成本的管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量。3.在产品销售方面:(1)进行农贸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减少物流环节成本。(2)开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3)开拓市场流通渠道,开展生态旅游农业。(4)开设市场直销商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4.在合作社管理方面:(1)按照合作社章程,公平合理的分配收益,提高社员福利。(2)兴修水渠等公共设施。(3)定期召开讲座、培训等活动,向社员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4)开展业余活动,丰富社员日常生活。

  八.总结与体会在调研了这些合作社后,我对于合作社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平时自己只是学习到了一些书面的知识,没有结合到实践中去,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并且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在一些方面社员对于合作社的了解程度较低,社员与合作社处于脱节状态,从本质上看,合作社的确服务到了农民,但并没有体现合作社真正的价值,社员对合作社认知度较低,在海阳鑫财果蔬专业合作社调查中发现合作社仅仅发挥了销售渠道这一单一服务,社员当家做主人的本质体现的并不明显。其次是社员对于合作社运营认知模糊,合作社运营中信息不够透明,这使社员依存感较薄弱。此外,合作社产品特色经营值得借鉴,包装品牌化、市场多样化、产品科技化,以永平蔬菜合作社为例,它的技术专利“套袋黄瓜”便是很吸引人的“招牌”,发挥产品技术优势,这让它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这提到品牌化,不得不说永环园林专业合作社在这一点做的非常出色,通过大胆的广告投入加以宣传,深入打造品牌效应,围绕有机产品,拉长市场供应线,打造旅游休闲的高端产业体系,这使得优质葡萄等有机水果卖出高价位。抛开合作社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单独看为一个经济实体,这几家合作社经营的理念及策略都有成功之处,都为农民带来了实际利益,但也许恰恰是这种小农功力意识,过分放大了物质利益而缺乏远见,扭曲了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使得理念中的合作社被曲解。不过,现实情况使我们不得不放慢发展的脚步,脚踏实地的发展事业,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迷惑,急功近利只能走向没落。合作社事业,任重而道远,前景很广阔,但仍需不断被完善和引导,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扛起社会主义大旗。

篇三:农民合作社的调研目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共5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共5篇)

  一.x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特点及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截止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2家,其中种植业63家.畜牧养殖业72家.技术信息服务类41家,其他类型5家,注册资金2万元,入股资本2万元,入社农民2328户,辐射带动70000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注册商标3个,获无公害产地认证5个。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支持.典型带动和部门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农民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就总体来说,目前我老秘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呈现出发展势头强劲.区域分布广泛.产业优势明显.组织形式多样.融产供销于一体等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产业带动型。主要以裕祥槐山药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我老秘网县是山药种植大县,形成了以北城.东城.白集为中心,辐射石槽.莲池.赵德营等九个乡镇的15000多亩槐山药生产基地。但是由于药农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信息闭塞,生产经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严重影响了山药生产的发展。为了构建信息交流的平台,提高药农抗风险能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特成立了裕祥槐山药专业合作社,为广大入社药农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并

  根据市场行情统收统销山药,一方面提高了槐山药的生产质量,另一方面增加了广大种植户的收入,亩产能达到2万元的效益。当地药农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亩地一座楼,全家吃喝不用愁,外面打工也艰难,不如回家去耕田,几亩山药打得好,一年也挣几万元。”老百姓真正尝到了合作社带给他们的实惠。

  二是企业带动型。以裕华奶牛专业合作社和金源订单小麦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付井镇68户奶牛养殖户,依托金丝猴集团的奶制品生产,发起设立了xx县裕华奶牛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与金丝猴集团签订了长期供奶合同,并为入社农户提供良种繁育.奶牛防疫和鲜奶收购一条龙服务。目前入社养殖户已发展到230余户,存栏奶牛由初始的1100多头发展到6000多头,鲜奶收购价由每公斤

  1.90元上升到

  2.35元,仅此一项每头奶牛年可增收3000多元,可为养殖户增加收入1400余万元。纸店镇部分农民依托中储粮xx直属库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立了xx县金源订单小麦专业合作社。该社在年被评为无公害优质小麦示范基地。该社为广大种植户提供良种供应.肥料供给.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等服务。种植小麦规模2667公顷,并取得优质小麦产地认证证书。该社先后引进了郑育麦9987.花培8号.新麦208.西农979.众麦1号等优良品种。其中郑育麦9987亩产达到了1200-1300斤/亩,优质郑育麦9987的收购价格达到了

  1.17元/斤。优质西农979更是达到了

  1.21元/斤的收购价格,让入社农民每亩地平均增收200多元。该社积极在周边村镇推广良种种植,吸纳更多农户入社,并且由县内带动,更辐射到安徽临泉。该合作社让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实惠,加快了广大农民致富的步伐。

  三是能人带动型。以刘湾镇博森苗木专业合作社为代表,通过农村能人的示范带动,实现了以合作社为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规模化组织生产的格局。在能人陈征的带动下,成立了博森苗木发展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苗木品种供应.技术指导.肥料供应和销售等一系列服务,专业合作社聘请了两位生产组织员和苗木栽培技术员,从育苗开始进行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处理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同苗农签订农商合同,明确了最低收购保护价格,保证产品收干收尽等优惠政策,使农民种放心苗木。因组织得力,让利于民,服务周全。深受苗农的欢迎。目前,建成了500亩的示范片。通过示范片有效带动了刘湾镇1000亩苗木的发展。亩均产值4000元左右,示范片内75户农民产值达60万元以上,户平均增加收入4000元。

  四是自发组织型。以北城富盈生态养猪合作社为代表。我老秘网县是现代畜牧业发展先进县,特别是生态养殖.种猪繁殖销售最具代表性。北城养殖户在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科技创新,自发组织成立了富盈生态养猪合作社,该合作社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引进先进的生态养猪发酵床技术。以麦糠.玉米芯.农业生产下脚料配以专门的微生态制剂益生菌来垫圈养猪。猪在垫料上养殖,猪的粪便在发酵床上一般只需要三天就会被有益微生物分解,极大地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同时减少了猪粪尿臭味,达到了生猪肠胃道微生物平衡,增强了抗病能力,减少了90的用药量。猪的生长环境舒适,生长速度加快,一般可以提前10天出栏。所以生产的猪肉安全.优质.环保.没有抗生素,经过国家权威检测达到了绿色产品标准,销售价格平均每斤提高0.2元。由于不需要每天冲洗猪舍,可以节约用水90,并大大节省了人工。生态养猪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病死猪的风险,加快了生猪出栏速度。该合作社的生态养殖技术.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入社农户达到500多家,并辐射到周边乡镇,有力的推进了我老秘网县生猪产业科学快速发展。几年来,通过不同形式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强化了农民自我服务能力和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解决了一家一户在信息.良种培育.技术推广和对外销售等方面无法解决的困难,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同时也为党委政府抓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桥梁.纽带和载体。综合来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活跃于市场与生产者之间,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并通过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和营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其服务内容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无形“指挥棒”。

  二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农户组织起来,统一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使分散的生产与市场有机联结起来,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最具活力的组织载体,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有利于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对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搞活了农产品流通,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规模.没有品牌的农产品是很难打开市场销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其经营的农产品数量较大,质量较高,容易形成规模效应,通过沟通与合作,在价格形成.质量保证等方面达成一致,且其诚信水平相对较高,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价格和货源,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避免恶意竞争,使农民减少损失,从而保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稳定了优势产业的发展。

  四是有利于创立品牌,提高农产品档次。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一种产品要想赢得市场,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就必须进行品牌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创建品牌提供了有利条件,合作社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和加工,能充分提高农产品的档次,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农副产品闯入市场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尽管,我老秘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基础差.起步晚,目前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思想认识不统一,具有局限性。广大人民群众在认识上还不很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误解,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官办机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二是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任务.方式和目的理解不深.不透,工作上虽然积极,但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形式主义严重。

  (二)规模不一,发展不均衡,经济实力弱,服务功能差。

  不少合作社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模偏小,发展不均衡。具体表现为申报审批不严格,注册资金没有要求银行验资,多是随意填写,有的甚至存在名义社员及家庭合作社,而真正上规模.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合作社在总数中占的比例很低。在全县182家农民合作社中,销售收入超过千万元的没有几家,各个合作社的发展未能形成链条,而且缺乏配套的收购场地.仓储.冷库及加工设备等硬件设施,只能caiyes初级产品,无任何产品附加值,产销衔接不紧密,一般停留在产前的优良种子提供.产中技术服务,对于产后的销售服务.市场开拓.产品深加工.营销策略等方面涉足太少。

  (三)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老秘网县的合作社的参与者基本上都是农民,普遍水平不高。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也主要是合作社的内部人员担任,其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难以实现规模化的经营管理工作。而日益加剧的竞争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运作和经营决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

  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内容和执行都不规范,只写不做,流于形式。组织结构不健全,理事会.监督机构等形同虚设,缺乏民主管理和正常监督。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积累制度和风险保障制度,财务.社务不够透明。

  三.几点建议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要使我老秘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在农业产业化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形成地方产业带,带动一方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此建议如下

  (一)

  宣传造势,强化培训(1)多形式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及各种会议,大力宣传普及合作社经济的基本知识.政策措施.工作经验和优秀带头人的先进事迹,营造关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2)多层次搞好培训。县农业局要重点做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合作社理事会成员.财会人员的培训。合作社负责全体入会会员的培训,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认识到发展合作社好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和创办合作社的热情。同时,针对合作社市场营销短板问题,多渠道邀请专业市场客座教授,开展专项培训。切实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在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及法律知识方面的知识储备,培养造就一批骨干队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

  (二)加强管理,规范行为(1)我们继续把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尤其是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进行调查摸底,分类指导。对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农业局在制度.管理上要积极加以指导规范。要求合作社独立建帐,规范会计核算,定期向县农业局农经站报送财务和会计报表,定期向成员公布财务状况,接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充分调动理事会成员和一般成员两方面的积极性。(2)要做好省级市级示范合作社创办工作,以示范带动合作社规范。继续加强合作社的内在质量管理,争取办一个成一个,办一个规范一个,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要求,高标准运作.规范。

  (三)搞好服务,统筹兼顾(1)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为合作社提供政策咨询,搜寻发布农资.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种合作社产品展销会.洽谈会.产品发布会和知名品牌评选活动,为合作社开拓广阔的市场。要建立必要的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联网,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和网络营销平台。(2)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探索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农业产业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软环境建设。把加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担问题纳入农民负担监管范畴,严禁任何单位和部门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切实维护合作社和农民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度,为合作社产品的市场开拓创造条件。同时,优先对合作社提供农.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服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抓典型示范,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是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催化剂。结合我县产业特点及优势,注重在实践中培育典型,树立榜样,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经常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示范合作社的典型经验,通过表彰奖励,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合作社步入规范发展的良性轨道,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与规范同步。

  (五)抓协作配合,创设良好发展环境。健全完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做到紧密配合,互通信息,特别是注重各部门优惠政策的相互配套。建立并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交流意见。建立健全各项扶持.指导.考核及奖惩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分散的资金捆在一起,通过积聚效应实现规模效益。通过对我老秘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考察和调查,调研组

  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深入地分析了目前我老秘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状况.特点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议xx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辖20个乡(镇).2个办事处.55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14万亩,农业人口109万人,外出务工人员32万人。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我老秘网县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学_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实践,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x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特点及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截止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2家,其中种植业63家.畜牧养殖业72家.技术信息服务类41家,其他类型5家,注册资金2万元,入股资本2万元,入社农民2328户,辐射带动70000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注册商标3个,获无公害产地认证5个。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支持.典型带动和部门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农民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就总体来说,目前我老秘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呈现出发展势头强劲.区域分布广泛.产业优势明显.组织形式多样.融产供销于一体等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产业带动型。主要以裕祥槐山药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我老秘网县是山药种植大县,形成了以北城.东城.白集为中心,辐射石槽.莲池.赵德营等九个乡镇的15000多亩槐山药生产基地。但是由于药农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信息闭塞,生产经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严重影响了山药生产的发展。为了构建信息交流的平台,提高药农抗风险能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特成立了裕祥槐山药专业合作社,为广大入社药农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并

  根据市场行情统收统销山药,一方面提高了槐山药的生产质量,另一方面增加了广大种植户的收入,亩产能达到2万元的效益。当地药农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亩地一座楼,全家吃喝不用愁,外面打工也艰难,不如回家去耕田,几亩山药打得好,一年也挣几万元。”老百姓真正尝到了合作社带给他们的实惠。

  二是企业带动型。以裕华奶牛专业合作社和金源订单小麦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付井镇68户奶牛养殖户,依托金丝猴集团的奶制品生产,发起设立了xx县裕华奶牛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与金丝猴集团签订了长期供奶合同,并为入社农户提供良种繁育.奶牛防疫和鲜奶收购一条龙服务。目前入社养殖户已发展到230余户,存栏奶牛由初始的1100多头发展到6000多头,鲜奶收购价由每公斤

  1.90元上升到

  2.35元,仅此一项每头奶牛年可增收3000多元,可为养殖户增加收入1400余万元。纸店镇部分农民依托中储粮xx直属库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立了xx县金源订单小麦专业合作社。该社在年被评为无公害优质小麦示范基地。该社为广大种植户提供良种供应.肥料供给.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等服务。种植小麦规模2667公顷,并取得优质小麦产地认证证书。该社先后引进了郑育麦9987.花培8号.新麦208.西农979.众麦1号等优良品种。其中郑育麦9987亩产达到了1200-1300斤/亩,优质郑育麦9987的收购价格达到了

  1.17元/斤。优质西农979更是达到了

  1.21元/斤的收购价格,让入社农民每亩地平均增收200多元。该社积极在周边村镇推广良种种植,吸纳更多农户入社,并且由县内带动,更辐射到安徽临泉。该合作社让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实惠,加快了广大农民致富的步伐。

  三是能人带动型。以刘湾镇博森苗木专业合作社为代表,通过农村能人的示范带动,实现了以合作社为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规模化组织生产的格局。在能人陈征的带动下,成立了博森苗木发展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苗木品种供应.技术指导.肥料供应和销售等一系列服务,专业合作社聘请了两位生产组织员和苗木栽培技术员,从育苗开始进行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处理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同苗农签订农商合同,明确了最低收购保护价格,保证产品收干收尽等优惠政策,使农民种放心苗木。因组织得力,让利于民,服务周全。深受苗农的欢迎。目前,建成了500亩的示范片。通过示范片有效带动了刘湾镇1000亩苗木的发展。亩均产值4000元左右,示范片内75户农民产值达60万元以上,户平均增加收入4000元。

  四是自发组织型。以北城富盈生态养猪合作社为代表。我老秘网县是现代畜牧业发展先进县,特别是生态养殖.种猪繁殖销售最具代表性。北城养殖户在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科技创新,自发组织成立了富盈生态养猪合作社,该合作社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引进先进的生态养猪发酵床技术。以麦糠.玉米芯.农业生产下脚料配以专门的微生态制剂益生菌来垫圈养猪。猪在垫料上养殖,猪的粪便在发酵床上一般只需要三天就会被有益微生物分解,极大地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同时减少了猪粪尿臭味,达到了生猪肠胃道微生物平衡,增强了抗病能力,减少了90的用药量。猪的生长环境舒适,生长速度加快,一般可以提前10天出栏。所以生产的猪肉安全.优质.环保.没有抗生素,经过国家权威检测达到了绿色产品标准,销售价格平均每斤提高0.2元。由于不需要每天冲洗猪舍,可以节约用水90,并大大节省了人工。生态养猪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病死猪的风险,加快了生猪出栏速度。该合作社的生态养殖技术.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入社农户达到500多家,并辐射到周边乡镇,有力的推进了我老秘网县生猪产业科学快速发展。几年来,通过不同形式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强化了农民自我服务能力和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解决了一家一户在信息.良种培育.技术推广和对外销售等方面无法解决的困难,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同时也为党委政府抓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桥梁.纽带和载体。综合来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活跃于市场与生产者之间,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并通过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和营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其服务内容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无形“指挥棒”。

  二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农户组织起来,统一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使分散的生产与市场有机联结起来,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最具活力的组织载体,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有利于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对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搞活了农产品流通,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规模.没有品牌的农产品是很难打开市场销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其经营的农产品数量较大,质量较高,容易形成规模效应,通过沟通与合作,在价格形成.质量保证等方面达成一致,且其诚信水平相对较高,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价格和货源,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避免恶意竞争,使农民减少损失,从而保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稳定了优势产业的发展。

  四是有利于创立品牌,提高农产品档次。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一种产品要想赢得市场,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就必须进行品牌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创建品牌提供了有利条件,合作社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和加工,能充分提高农产品的档次,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农副产品闯入市场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尽管,我老秘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基础差.起步晚,目前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思想认识不统一,具有局限性。广大人民群众在认识上还不很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误解,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官办机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二是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任务.方式和目的理解不深.不透,工作上虽然积极,但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形式主义严重。

  (二)规模不一,发展不均衡,经济实力弱,服务功能差。

  不少合作社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模偏小,发展不均衡。具体表现为申报审批不严格,注册资金没有要求银行验资,多是随意填写,有的甚至存在名义社员及家庭合作社,而真正上规模.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合作社在总数中占的比例很低。在全县182家农民合作社中,销售收入超过千万元的没有几家,各个合作社的发展未能形成链条,而且缺乏配套的收购场地.仓储.冷库及加工设备等硬件设施,只能caiyes初级产品,无任何产品附加值,产销衔接不紧密,一般停留在产前的优良种子提供.产中技术服务,对于产后的销售服务.市场开拓.产品深加工.营销策略等方面涉足太少。

  (三)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老秘网县的合作社的参与者基本上都是农民,普遍水平不高。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也主要是合作社的内部人员担任,其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难以实现规模化的经营管理工作。而日益加剧的竞争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运作和经营决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

  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内容和执行都不规范,只写不做,流于形式。组织结构不健全,理事会.监督机构等形同虚设,缺乏民主管理和正常监督。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积累制度和风险保障制度,财务.社务不够透明。

  三.几点建议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要使我老秘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在农业产业化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形成地方产业带,带动一方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此建议如下

  (一)

  宣传造势,强化培训(1)多形式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及各种会议,大力宣传普及合作社经济的基本知识.政策措施.工作经验和优秀带头人的先进事迹,营造关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2)多层次搞好培训。县农业局要重点做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合作社理事会成员.财会人员的培训。合作社负责全体入会会员的培训,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认识到发展合作社好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和创办合作社的热情。同时,针对合作社市场营销短板问题,多渠道邀请专业市场客座教授,开展专项培训。切实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在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及法律知识方面的知识储备,培养造就一批骨干队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

  (二)加强管理,规范行为(1)我们继续把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尤其是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进行调查摸底,分类指导。对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农业局在制度.管理上要积极加以指导规范。要求合作社独立建帐,规范会计核算,定期向县农业局农经站报送财务和会计报表,定期向成员公布财务状况,接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充分调动理事会成员和一般成员两方面的积极性。(2)要做好省级市级示范合作社创办工作,以示范带动合作社规范。继续加强合作社的内在质量管理,争取办一个成一个,办一个规范一个,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要求,高标准运作.规范。

  (三)

  搞好服务,统筹兼顾(1)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为合作社提供政策咨询,搜寻发布农资.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种合作社产品展销会.洽谈会.产品发布会和知名品牌评选活动,为合作社开拓广阔的市场。要建立必要的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联网,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和网络营销平台。(2)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探索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农业产业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软环境建设。把加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担问题纳入农民负担监管范畴,严禁任何单位和部门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切实维护合作社和农民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16.7万名,带动农户481万户,占总农户数的36,成员人均纯收入6971.8元,带动农户人均纯收入5650.3元,分别比一般农户高74和41。实践证明,办好一个专合组织,能振兴一个产业.创优一批品牌.搞活一地经济.致富一方农民。但是,目前我省专合组织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地方对专合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尚未把专合组织的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个别基层干部还存在怕农民联合后难于管理的认识,一些农民认为专合组织是“归大堆”,存在失去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担忧。

  二是扶持政策不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国家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支持政策,为专合组织营造了发1展环境,但对专合组织及其成员急需的建设项

篇四:农民合作社的调研目的

  

  农民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

  农民合作社是一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经营、集约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民合作社的出现,既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民群众自身发展经济的要求。农民合作社能够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并且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二、项目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拟在县成立一家农民合作社,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农产品销售等。预计农民合作社面积为500亩,包括150亩的水稻种植、200亩的蔬菜种植、100亩的水果种植和50亩的生态养殖。此外,农民合作社将与周边的农户合作,共同经营,形成规模化生产。

  三、市场分析

  本项目所在县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较为发达的农业生产能力。经过初步调研发现,该县农业市场需求量大,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农民合作社采用规模化经营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从而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有逐渐取代传统小农户的潜力。

  四、技术与设备

  本项目种植、养殖技术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包括喷灌系统、无人机巡查、智能养殖设备等。这些技术和设备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并且简化生产流程,减少人工成本。

  五、投资与财务分析

  项目初期投资主要包括场地租金、设备采购、技术引进等。预计初期投资约为200万元。合作社的经营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产品的销售。根据市场需求和初步的销售预测,预计年收入为300万元,年均利润率为20%。根据初步的财务分析,预计项目投资回收期为3年。

  六、风险分析

  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管理风险等。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可能导致收入的不稳定。自然灾害风险主要是由于天气、疾病等因素导致产量下降。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和成本增加。为降低风险,项目组将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与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加强市场研究和销售渠道开拓、建立灾害预警机制等。

  七、项目可行性

  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在当前的农业发展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农民合作社能够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虽然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措施,能够降低风险,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八、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农民合作社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市场调研,确保产品的市场需求;加强技术和管理能力培养,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建立长效的合作关系,稳定供应渠道和销售网络。通过这些举措,相信农民合作社项目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对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五:农民合作社的调研目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本文将通过调查和分析,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分析

  1.发展态势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以农业合作社为主的专业合作社数目不断增加。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15.5万个,其中农业专业合作社占比80%以上,发展前景广阔。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很多特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成百上千名成员,甚至还涉足跨行业、跨地区发展。

  2.发展成就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不仅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还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农民专

  业合作社还可以发挥中介服务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如技术咨询、资金融通、市场信息等方面。

  3.面临挑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合作社组织水平和规范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合作社只是盲目冲关声势,忽略了内部组织建设和管理;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着一定的业务范围局限性,有些合作社只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经营活动;最后,尽管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但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面临着融资难、流动性差等问题,这也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思考

  1.加强组织建设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其国际化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效协同和利益共享。可以采取集体决策机制、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专业化管理服务机制等措施,使合作社得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和进步。

  2.拓宽业务范围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积极拓宽业务范围,以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经营活动为核心,逐渐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技术投入和人才引进,提高合作社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优化融资环境

  面对融资难、流动性差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在融资渠道、融资产品和融资模式上进行优化升级,提高融资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同时,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各类融资产品和政策落地实施,增加合作社资金筹措途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总体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发展成就,将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足,如组织建设不规范、业务范围局限性和融资困难等。加强组织建设、拓宽业务范围、优化融资环境等措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支持的方向。

篇六:农民合作社的调研目的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共16篇)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共16篇)

  业地位不对等,在价格制定.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重大问题上缺少对话谈判能力,有时遭受损害也无能为力。对大中型龙头企业而言,直接与农户打交道,管理成本高,监督不到位,标准化生产措施难以落实等等。这些情况说明,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间环节主体缺位的情况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有眼光的龙头企业开始牵头成立或参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合作社一方面与龙头企业洽谈签订供销协议,帮助社员建立稳定的销售市场,积极谋求合作社共同利益。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合作社成员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二)基层供销社着眼于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和推进二次创业,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和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供销社系统逐步走出低谷。从牵头.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入手,进一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已经成为供销系统的共识。从调查看,供销社已经成为我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带动力量。***大有花生生产合作社是由***供销社牵头,并以经营设施.场地.资金等方式出资与当地农民共同组建。目前,已发展社员268户,建立起花生种植基地1680亩,年经营收入1000多万元,社员年增收入150多万元。

  (三)“村两委”成员着眼于为村民办实事,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村“两委”成员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主导产业,以“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些合作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村支书与合作社理事长一人兼。村支书兼任理事长后,带领农民搞专业生产,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了党的工作与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创新。***清风寨山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姜庄新胶苗木专业合作社.***市凌河镇新儒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都是这种模式,3个村的农户人均年收入都比入社前增收3000元以上。

  (四)一批农村能人着眼于“抱团闯市场”,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购销大户.加工大户.种养大户.经纪人等信息比较灵通,市场运作经验较为丰富,且有一定积累。他们对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运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对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也最为迫切。***市王封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是由一个购销大户发起成立,经过一年运行,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63户,实现销售收入850万元,创汇30多万美元。***玉元蛋鸡专业合作社,是由养殖大户带动起来的,现已发展203户养鸡户入社,社员户比非社员户年人均纯收入高出__多元。

  二.做法与措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得益于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近年来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统筹规划布局,明确工作思路。***明确提出了“创新模式.膨胀规模.注重规范.加快发展”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思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农业优势产业振兴.区域化布局结3合起来,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产业特色明显.市场前景广阔.辐射带动力强的合作社。在工作重点上,重点抓好合作社培训.示范社培植.联合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组建.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合作社数量得到较快增长.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机制得到有效创新.实力得到显著增强的目标。按照这一工作思路和目标,统筹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长期规划***中部平原以发展优质瓜菜.专用粮等高效作物为主;西部和南部山区以发展畜牧业和优质果品生产,突出发展畜牧业和高档果.专用果及大棚果.小杂果生产;北部沿海地区以发展渔业.名优特水产品设施渔业和创汇渔业为主,力求每个县市区都能围绕各自产业优势组建起特色鲜明的合作社集群。

  (二)强化指导服务,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膨胀。

  一是加强培训。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迅速催生一批新的合作社,年底市农业.财政.工商等部门启动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工程,对有意兴办合作社的农村能人.经纪人.种养加大户和县.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进行了分期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搞好考核落实。培训结束后,市农业局组织经管部门制定并落实了具体考核办法,及时跟上指导.督查。各级经管部门发挥县镇经管机构和人员的优势,采取包靠制度,全力搞好指导和服务。

  三是注重典型示范。全市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活动,通过典型示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三)加大扶持力度,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年,为加快合作社发展,加大合作社金融支持,市农业局.工商局.财政局.民政局.农村信用社联社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两个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对加快合作社发展,促进合作社壮大提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规模.上档次,市财政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对合作社联合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给予财政资金扶持。

  (四)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围绕建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新机制,利用我市在合作社登记注册方面政策突破的优势,结合综合配套改革提出的目标要求,出台考核办法,加快合作社联合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并加大指导规范力度,帮助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目前,全市共注册登记联合社16家,涉及蔬菜.水果.粮油.养殖等多个产业,有165家合作社加入了联合社,社员

  1.6万人,带动农户5万户。

  三.问题与困难一是运作不够规范。有的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社员大会等机构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社员很难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利益连结机制不健全,连结不紧密,一些合作社与成员尚未真正形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带动能力不强。***作为农业大市,是农业产业化发源地,尽管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三是扶持力度不大。近年市级财政安排的年度专项扶持资金有限,很不适应合作社发展的需要。金融支持政策不够明晰,合作社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合作社组织生产的农产品进入大型超市的门槛比较高,各种收费名目繁多,缺少农商互动的扶持政策。在合作社登记方面,个别地方还存在变相收费问题。

  四是优秀人才短缺。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合作社带头人少,真正清楚合作社如何规范运行的人少,大多数人对如何办好合作社仍是雾里看花。一些普通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宗旨.性质.地位.作用认识模糊,甚至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与“大锅饭”.“大呼隆”联系起来,影响和制约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四.思考与建议建项目投资情况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万元,省财政资金19万元,市财政资金3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108万元。投放到土建工程投资67万元,建设防护林网20万元,水利设施21万元,其他5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园地开垦.整理30000,建设无性系茶叶设施栽培大棚36个,面积28000,购置无性系茶叶苗50万株,购置黑松.侧柏苗木等

  1.8万株,修路1千米,建设水囤1座,埋设管道2600米,新建大口井1眼。主要成效一是经济效益实现茶叶年产量近

  2.3万公斤,年销售收入180余万元,利润81万元。

  二是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形成“合作社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茶叶生产格局,提高项目区及周边茶叶种植户的科技意识.质量意识和生产管理水平,对加快当地无性系茶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开展以来,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同时辐射带动500余户茶农发展无性系茶叶近千亩,实现辐射带动收入近200万元。

  三是生态效益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技术规程操作,减少了化肥.农药等的使用,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良好生态效益。(2)莒南县年润盛蔬菜专业合作社400亩日本丹波大黑豆原种繁育基地改建项目投资情况项目总投资9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万元,省财政资金

  13.5万元,市财政资金

  1.5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51万元。投放到土建工程投资

  73.3万元,设备投资0.7万元,其它2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改建黑豆育苗繁育设施大棚22个,购置良种黑豆__公斤,购买仪器3台套。主要成效一是经济效益实现年亩产305kg,实现年销售收入305万元,净利润100万元。

  二是社会效益为项目区周边提供直接就业机会近300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黑豆近800亩,带动增加销售收入120余万元

  (3)莒南县年新叶农民专业合作社0.3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情况该项目总投资416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304.74万元,农业措施投资

  57.71万元,林业措施投资31万元,科技推广5万元,项目管理费

  17.55万元。计划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60万元,省财政资金118万元,市财政资金12万元,项目区乡村自筹资金26万元。建设内容一是水利措施开挖沟渠

  21.2公里,维修蓄水池及场地平整1座,塘坝2座,埋设PVC管道16公里部分主管道采用PE管),建出水口209个,新建电管站4座,建设输电线路3km,新建拦水坝1座,河道治理500米,建桥涵建筑物120座,其中生产桥4座.过路涵20座.进地涵96座。

  二是农业措施新修田间主路8公里,田间支路

  3.4公里,土壤改良1000亩,苗木基地补土1000亩。

  三是林业措施栽植侧柏18500棵,松树1500棵。

  四是科技措施技术培训及资料1500人次/册。

  主要成效一是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改善本项目通过实施农业.水利.林业.科技等措施,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形成了标准较高的基本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防灾.抗灾能力明显增加。经过开发,耕地基本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的规格化高产.稳产农田,加快了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项目建设,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土地.道路和周边的环境得到了统一规划改造和综合治理,不仅形成农田园林化的新格局,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区域内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美化了田园,优化了环境。同时通过运用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使农药.化肥的残留污染得到有效地控制,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和谐统一,项目建成后,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500亩,年节水量60万立方米,项目区林木覆盖率由开发前的21提高到26。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增强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农田水利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0,除涝面积达到100,新增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0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0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3万亩。改造完成后,土壤肥力状况得到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开发前的0.7,提高到0.9。通过项目的实施,林木覆盖率由开发前的21提高到26以上,有效地调节田间气候,减轻农业自然灾害,起到了保水.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还可以调节气候,起到了优化美化的作用二是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在原有种植结构的基础上新增黑松种植面积500亩,年新增种植业产值240万元,项目区内农产品产量将大幅度提高,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

  三是社会效益推动了项目区科技进步。经过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即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等技术,为项目区农业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新的科技成果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水利方面通过推广应用,使项目区实现了节水化灌溉。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通过培训农民技术人员,使农民学到了一些实用技术,如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发展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促进了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项目建设可以辐射带动项目建设乡镇及周边地区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增效,农民增收。通过示范带动.可以辐射带动周边10余个村居近1000余户,增加农民收入__万元。同时在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实施一条龙服务,服务面积大.范围广。

  三.我县目前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制度不够完善,内部建设亟待完善。

  一是扶持合作社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模式办法实施造成了资金的不合理支配,财政投资不能完全发挥效益,应当尝试将项目实施权利完全交付给合作社自己来完成,合作社

  根据自己的实情,合理落实完成通过招标实施模式不能完成的需求。

  二是有些已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订不规范,理事会.监事会职责不清,会员权利.义务不明。

  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虽已进行注册登记,但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作用不能在日常管理中得到体现。在271家合作社中,理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活动正常的不到一半。内部控制制度的欠缺,导致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二)科技支撑乏力,产品竞争力弱。农业开发扶持合作社项目,对于科技措施的投入太少,农民专业技术培训落后,形式单一,没有足够资金形成科技支撑。我县多数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且多数专业合作社实行生产.销售全程综合服务,属于初级的农产品生产。受经济实力.市场风险等影响,广大农民对发展加工.销售等高附加值的专业合作社涉足不够。经营规模偏小,带动效应不明显。

  一是科技投入不够。大多数专业合作社仅停留在种植.栽培等生产环节,而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等投入很少。

  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我县专业合作社大多数的产品是食用菌.粮食.蔬菜.竹木等农产品,但大多数都是初级产品,并没有经过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影响了经济效益。

  (三)品牌意识不强,阻碍高位发展。品牌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从产品质量竞争上升到形象竞争的新阶段,着力打造品牌.商标.包装.信誉等无形资产形象,显得分重要,其中品牌战略尤为突出。全县271家农民合作社中只有6家合作社的产品注册了商标,但大多数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不高,品牌获利能力不强。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服务层次普遍较低,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扶持力度不够大,合作社自筹资金比例太大,指标难以落实完成,财政投入资金比例数太少,外部环境不够宽松。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基础较差,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短缺,自身的资金积累非常有限,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数成员缺少有效抵押物,目前全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较多地以土地抵押,用资金入社的成员偏少。惠农贷款只有少数农民获得。农民专业合作社除蚕桑专业合作社给予了少量扶持外,其余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享受过资金扶持。特别是在引导农民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方面,我县还没有把这些经营领域纳入到合作经济的范围,在税收.用电.用地.用人方面也没有优惠政策。另外,土地流转难也制约了产业规模发展。

  (五)缺乏专业人才,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者基本是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也主要是合作社内部成员担任,其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适应规模化的经营管理需要。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入进来,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条件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来,人才问题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不灵.技术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政策引导。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民成员抵御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保护农民成员的合法权益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办要积极深入到乡.镇.村和广大农民群众中去,通过召开座谈会.动员会,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大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的好政策.好措施,让广大群众了解农业开发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宗旨.作用.运作形式,达到相关部门了解.经办服务机构掌握.农民群众熟悉的效果。

  (二)经营扶导。按照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政策要求和部署,深入合作社,积极指导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其组织运行行为。帮助合作社开展多种培训活动,加强对合作社理事.监事会成员和社员的技术.管理和合作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农民的合作意识。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和帮助社员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新形式,鼓励大型农业企业.龙头企业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引导到专业合作社之中,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推行订单农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民合作社大型农企”.“农民合作社品牌”的发展之路,实现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价出资,实现增资扩股,以壮大发展规模。

  (三)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加快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以做大做强.培特培优,根据莒南农业开发产业现状,以草莓.茶叶等优势产业为目标,在“专业化”上做文章,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上抓突破,构建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把同类产业的大小合作社联合起来,组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联合社或行业协会,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加速全县同类合作社的整合,增强实力和带动力。加快组建全县的草莓.茶叶等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主导产业合作社,既强调打破村与村的界限.打破乡镇界限,更多地带动本区农民,又鼓励实现跨区域联合,努力使某个甚至更多的单项产业合作社成为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龙头。帮助合作社争取农业开发资金和政策支持。要稳步推进“现代农业”,树立诚信理念。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创效高.信誉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经纪人,组织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订单农业”,为农产品流通架起“经纪桥”,铺好“订单路”。

  (四)发挥合作社项目资产移交及工程运行管护优势。

  发挥合作社项目工程运行管护优势关键在于明晰项目产权,确定管护主体。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投入物化为资产后,产权很难界定,项目财政.自筹资金的投入,一旦转化为农业基础设施,资产形态就混为一体,但在产权的关系上不可能将一个建筑物的产权分解成几个部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

  根据实物的运营作用及实物形态,进行分类分级,明确产权主体。在实际的操作中,可实行分类分级明确产权。如排灌站.干支渠等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应明确为合作社资产;固定渠.田间林网等分散型农业基础设施应明确为社员资产;在产权的管理上,属于比较集中资产的,可由合作社集中统一管理,属于分散性质资产的,由合作社成员管理;这样,层层明确了产权,也就明确了管护主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能否长期发挥效益,关键在于建后管护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合作社项目社员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提高社员的管护意识尤为重要。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社员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宣传和,以项目区建设前后效益的对比,以事实增强群众的管护意识,增强农民管护农业开发资产的自觉性,在项

篇七:农民合作社的调研目的

  

  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赵银海

  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就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市农林局的有关情况介绍,接着深入到四明山镇、河姆渡镇、临山镇、低塘街道等乡镇(街道),召开了由分管镇长(主任)、农办主任、合作社负责人和社员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专业合作社,然后又召开了由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农办、市农机总站、工商余姚分局、农发行余姚支行、市合作银行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较长时间,它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市场经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发展这种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村经济组织,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规范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建立了由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及组织组成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服务体系,并依据各自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二是通过变更登记、新设登记等,依法规范1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构成、出资方式和组织机构,规范了专业合作社章程、内部运作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三是依法制定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扶持政策,在农业扶持政策中专专门安排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性扶持资金,并落实上级规定的各项扶持政策;四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特别是在产前农资统一配送、产中技术服务、产后销售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素质。

  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3家,其中余姚市级示范合作社

  12家,宁波市级示范合作社1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规范化合作社总数达到52家。共有入股社员2024人,联系带动农户5.5万多户,经营和联接基地面积14.07万亩,基本覆盖了全市特色产业和产品。2007年实现经营服务总收入1.7亿元,实现盈余652万元,其中盈余返还及股金分红总额为360万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品种面积不断扩大,如茶叶经营面积

  3.15万亩,占总面积的56.4%;水果2.9万亩,占总面积的22.3%,其中蜜梨0.95万亩,占总面积的44.3%,葡萄0.35万亩,占总面积的29.2%;红枫1.2万亩,占总面积的70.6%;茭白0.7万亩,占总面积的20%。水产养殖1.88万亩,占总面积的45%。由上可知,合作经济在我市经济作物中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二、主要问题

  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在推进农业产

  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好作用,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合作发展的意识还不强。合作社的本质是合作,多数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含义和概念认识不清,对它的性质、地位、作用认识不明,导致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足、运行不规范和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农民习惯于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组织起来共同发展的热情和信心,有些农民尽管参加了专业合作社,但也仅仅把合作社当作一个销售场所和销售渠道,而对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的服务功能和作用缺乏全面了解,契约意识、规则意识比较薄弱,执行章程规定的自觉性较差。调查显示,一些社员当产品好销时,往往自行销售,当产品滞销时,就找合作社解决销路。还有个别合作社的负责人,利用合作社的资源向自己倾斜,不是平等地服务于每一个社员。

  2、合作发展的层次还较低。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调查显示,我市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限于产前的农资统一采购、产后农产品销售这些环节,所谓统一销售,也大

  都局限在统一开具销售发票,专业合作社还没有做到统购统销、统一口径对外销售,农户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如去年在临山葡萄节期间,发生个别种植户用“味香园”的品牌包装劣质葡萄销售的现象,影响了临山葡萄的声誉。在统一合作社内部生产技术标准和技术服务方面,则更加薄弱,直接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统一。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普遍较小,带动力不强,目前每家合作社入股社员平均只有24个,而且基本不跨行政区域。

  3、内部运作机制还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作了明确的规定,我市已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有比较规范的章程及有关制度文本,并按规定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社员大会等机构,但从实际运作看,大都流于形式,不少合作社未按规定定期召开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大会,活动正常的估计不到一半,缺乏科学民主的管理与监督机制。

  4、扶持政策还未完全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设一章来规定政府了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从我市实践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国务院还未按合作社法的规定出台相应的税收、金融等方面扶持政策的实施细则,给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税收政策方面,目前按暂缓征收操作,不少合作社都反映心里不踏实。在金融方面,我市农发行和有关金融机构,还未开展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目前只承办对社员个体的金融服务。(2)我市每年安排80万元的财政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用在合作社的开办和规范化奖励上,扶持的深度和层次还不够。合作社法规定:“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调查显示,我市在上述方面还存在不足。(3)合作社法还对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扶持以及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作了原则性规定。调查中发现,我市对专业合作社发展急需解决的科技、人才、用电、用地等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扶持措施。

  三、工作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发展原则。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分工,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列入“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通过普法宣传,使广大农民和相关人员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作用、运作形式、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措施等,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达到相关部门了解,经办机构掌握,农户熟悉的效果。在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前提下,明确合作社发展的原则:一是坚持产业基础。发展合作社必须围绕我市的农业主导产业,要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不能盲目发展;二是严格创办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确保运作规范、带动力强,办一个成一个,讲究质量;三是发挥能人作用。创办专业合作社,必须要有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和为农服务意识强的能人牵头,才能带动专业合作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

  生存与发展,实现专业合作社、牵头人和农民“三赢”目标。

  2、注重规范运作,提高合作水平。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运作和管理制度,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力和竞争力之所在,也是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一要规范章程,参照示范性章程,制定并完善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合作社章程,明确服务宗旨、成员资格、股权设置、组织机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等;二要建立良好的组织机制,建立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化;三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合作社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成员利益保障机制、内部利益二次返利制度和股份分红制度;四要建立外部监督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合作社的年度审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五要建立合作社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和市场销售,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2004年5月,市政府曾经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若干意见》,这一政策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市的发展,但随着《农民

  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需要对扶持扶持政策进行完善。为此,建议市政府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并结合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浙江省和宁波市对规范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最新精神,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包括财政资金扶持、建设项目安排、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土地流转和用地、电力供应、技术人

  才、农业保险、绩效评价、星级评比等方面政策措施,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作出具体的扶持安排,形成一整套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

  4、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做大做强。一是要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加快土地向合作社社员流转,扩大合作社的经营规模,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建设现代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要鼓励市域内同一领域的专业合作社,实行横向联合,组建行业联合社和跨区域的专业合作社,共同开拓市场,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注册商标和农产品标准,实施品牌和标准强社战略,发展品牌农业,严肃查处假冒合作社商标、商号和农产品商标的侵权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实施品牌经营的积极性;四是要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关系,催生演化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新的经营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新型农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产业带和产业群。

  (2008年3月)

  第二篇: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8月10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周玉生的带领下,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委员们视察了天长市鑫洁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永丰镇现代农业合作社,并邀请

  10多家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座谈讨论。座谈会上,委员们听取了市农委负责同志《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通报》,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民合作社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副市长刘正田应邀参加座谈会并讲话,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截止2010年7月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315家,覆盖全市所有镇(街道),涉及种植业、畜禽、水产养殖业、苗木花卉、农事服务等10多个领域,拥有成员1.5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带动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四个提升,一个增加”:即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了农民市场地位,增加了农民收入。金集益民、仁和芦龙两家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入社会员每年增加收入4000多元,被流转户通过务工经商,年平均增加收入5000多元。维林水产专业合作社通过科学养殖,统一经营,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户均增加收入6000多元。益民鹅业合作社、龙岗芡实合作社分别荣获农业部和安徽省“示范合作社”称号。

  在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市委、市政府及市农委、市工商局等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建立了由市农委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管理服务体系,并依据各自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二是工商部门通过上门指导和注册登记,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构成、出资方式和组织机构,完善内部运作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三是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扶持政策,专门安排扶持资金,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成长壮大;四是市农委及新农办组织人员深入各地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章程认真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素质。

  调查表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步入健康发展轨道,效益也

  日趋显现。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少数干群对合作社的性质、作用认识不清。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新生事物,一经工商注册就是一个新型的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市场主体,以增加收入为宗旨的企业,其本质是合作。调查显示,不少干部和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认识不清,对它的性质、作用认识不明,导致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后劲不足,运行不规范。有些农民虽然参加了专业合作社,但也仅仅是把合作社当作一个销售场所和销售渠道,而对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的服务功能和作用缺乏全面了解,契约意识、规则意识比较薄弱,执行章程规定的自觉性较差。一些社员当产品好销时,往往自行销售,当产品滞销时,就找合作社解决销路。还有个别合作社的负责人,利用合作社的资源向自己倾斜,不是平等地服务于每一个社员。调查中我们还了解

  到,有少数镇村干部将合作社视为村级集体组织,平调或挪用市政府的扶持资金。

  2、服务面不广,层次较低。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调查显示,我市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限于产前的农资服务统一采购,产后农产品销售这些环节。多数专业合作社还没有做到统购统销,农户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一些新的服务领域还未拓展。

  3、内部运作机制不够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合作社的管理机制作了明确的规定,我市已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有比较规范的章程及有关制度文本,并按规定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社员大会等机构,但从实际运作情况看,大都流于形式,不少合作社未按规定定期召开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大会,科学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还未形成。

  4、政策扶持需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设一章来规定政府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从我市实践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

  问题:(1)国务院还未按合作社法的规定出台相应的税收、金融等方面扶持政策的实施细则,给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税收政策方面,目前按暂缓征收操作,不少合作社都反映心里不踏实。在金融方面,我市金融机构,还未开展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目前只承办对社员个体的金融服务。(2)我市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用在合作社的开办和规范化奖励上,扶持的深度和层次还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可以委托和安排

  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采集、发布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调查显示,我市在上述方面还存在不足。(3)《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还对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扶持以及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作了原则性规定。调查中发现,我市对专业合作社发展急需解决的人才、用电、用地等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扶持措施。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合作社目前普遍存在着缺少专业技术人才、财务管理人才、信息采集发布人才,导致服务水平难以提升,规模难以扩张。

  5、规模小,应对市场和自然灾害能力差。我市大多数专业合作社规模不大,积累不足,很难应对市场行情的变化,特别是承担千亩以上规模种植的合作社,水产养殖、种植合作社一旦遇到较严重的自然灾害,虽然参加了农业保险,但仍然难以支撑,抓紧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显得十分重要。

  二、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注重规范运作,提升合作水平。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运作和管理制度,是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力和竞争力之所在,也是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建议市委、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运作程序,增强合作功能。一要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参照示范性章程文本,制定并完善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合作社章程,明确服务宗旨,成员资

  格,股权设置,组织机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等。二要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要严格执行议事规则,使重大事项决策真正民主化。三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正确处理好公共积累和利益分配的关

  系,既要让入社社员增加收入又要确保合作社发展壮大,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四要建立外部监督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合作社的审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五要建立合作社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市场销售,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各类合作社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

  2、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包括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安排、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土地流转、用地、电力供应、技术人才、农业保险、绩效评价、争先创优等方面政策措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论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项服务,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形成一整套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议市政府用于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项资金,不搞普惠制,要跟项目走,做到“见花浇水”,这样有利于合作社发展壮大。

  3、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做大做强。一是要坚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加快土地向合作社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建设现代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条件成熟的可在合作社下成立合作农场,专门承担土地流转后的规模种植,加快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二是要鼓励全市同一领域的专业合作社,实行横向联合,组建行业联合社和跨区域的专业合作社,共同开拓市场,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注册商标和农产品标准,实施品牌和标准强社战略。四是帮助合作社培养和引进人才。建议市农委、新农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密切配合,制定出合作社专业人才的培训计划,对有培养前途的、具有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合作社成员,建议

  市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或专项扶持的措施,将他们输送到大专院校进行短期培训。鼓励大专院校对口的毕业生到专业合作社工作,必要

  时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补助。从外地引进的人才可以享受工业企业引进人才的有关优惠政策。

  4、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我市的主流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先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特别要注重对合作社的性质、地位、作用的宣传,以消除少数干群的错误认识,增强合作意识,支持合作社,积极搞好各项服务,推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第三篇:关于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

  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这种新型的市场主体是联结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纽带,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组织形式。近日,市人大农业委员会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是:

  一、基本情况

  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实施后,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逐步探索建立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按照“先行试点、以点带面、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指导和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运行。截止今年5月底,全市共有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905个,社员总数16000多人,带动农户6万多户。从登记注册的905个农民专业合

  作社的产业分布看,涉及种植、养殖、运销、信息技术、农机服务等多个领域,从事种植业的有210个,从事畜牧业的有639个,其中奶业570个,林业7个,渔业10个,服务业23个,其他16个。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

  组建形式多元化。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三种组建形式。一是“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农民能人牵头发起建立,由于与农户联系密切,在种植、生产、销售环节上组成比较紧密的链条,大大加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企社联办,以专业合作社依托企业的技术与资金优势,为企业种植所需要的农产品,并为企业试验示范新品种,企业为合作社提供相应的经费。这类合作社运作风险小,但经济效益也不大,只是企业与农户的纽带;三是“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党支部领办、创办的,把党支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途径。

  合作内容不断深化。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户或十几户联合,发展到几十户,甚至几百户联合。从合作领域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从单一产业领域,发展到种、养、加、销等各个产

  业及领域,其中联系较为紧密、运作较为规范的,集中在产业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与农业产业化关联程度大的产业,如奶牛、蔬菜、马铃薯、小杂粮等。从合作水平看,由单纯的技术服务,向物质供应、产品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综合服务转变。此外,我市一些地区还尝试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成立了土地合作社,乡镇、村委会将农民的土地集中连片整合,储备到农村土地合作社,然后由合作社转包或出租,所得收益分红。

  地区主导优势特色产业突出。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依托当地主导、支柱产业产品和特色产业产品发展起来。因此,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的产业主要以奶业、蔬菜、马铃薯、肉羊等主导优势特色产业为主。为突出地区产品特色,我市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商标意识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已有“阴山红”牌李子、“川宝”牌马铃薯、“伊牛”牌小香米、“蒙禾”牌西瓜、“一溜弯”牌红辣椒系列产品等30多个合作社商标。武川县农丰马铃薯种薯专业合作社的“川宝”牌马铃薯获XX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品牌”殊荣。武川县兴旺农副产品专

  业合作社的“蓝姐”牌系列蛋产品在XX年第三届创业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被评为“XX人民大会堂宴会指定产品”。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合作组织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组织农民从事专业化生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村、产业带,带动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专业生产。如:赛罕区润土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周边各村1500座温室大棚为依托,通过技术扶持和市场引导,根据消费人群需求推出不同档次的蔬菜,逐步打出“润土绿”这个蔬菜品牌,已经成为呼市“菜蓝子”的重要一员,成为赛罕区蔬菜种植主导产业的支撑点;清水河县蒙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已拥有固定资产XX万元,入社成员200多人,带动当地农户10000多户,发展起了独具特色的清水河小杂粮产业,合作社社长刘三堂于XX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武川县围绕马铃薯产业,建立起一批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了一定规模,且大多数都开展了农超对接,如“富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圣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等,都和XX、上海“家乐福”超市、“沃尔玛”超市、XX小汤山等地签订购销合同。有的合作社还开展了超市直采,有效带动了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提高了农业标准化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自身特有

  的组织载体优势,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校等部门的联合,带动科技培训与科技示范活动,加快了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强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托克托县的多数合作社,每年年初均为成员举办1—3期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每年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发放科技资料5000多份,建立了无公害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从而把科学技术通过专业合作社推广到了千家万户。托县大羊场胡萝卜生产合作社,以蒙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由200户红萝

  卜种植户自愿联合组建,带动农户3823户。合作社与蒙川公司签订种植和销售定单,实行保护价收购,对社员生产的红萝卜实行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品种,其主要蔬菜品种胡萝卜、甘蓝、南瓜、红辣椒全部实现了标准化种植和加工;保鲜蔬菜、脱水蔬菜完成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推动了农民持续增收。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营;通过统一服务,开拓市场,降低了生产交易成本,扩大了产品销路;通过建立利益联系机制,实现利润返还,分享加工流通环节利润,从而在各个环节促进了农民的增收。据调查了解,加入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同等条件下比未加入的农户的年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土左旗秀梅奶牛专业合作社,将81户社员的奶牛集中饲养,集中管理,XX年,有存栏奶牛570多头,交售鲜奶1000多

  吨,实现销售收入275万元,平均每公斤鲜奶比非社员高0.2元,每头奶牛的收入比非社员高1000元左右。

  提高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急需相应的社会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联合与合作,可以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起到了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较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如回民区乌素图林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XX年成立以来,为社员统一购买了蔬菜种子,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统一购买无公害农药,统一在温室大棚安装了沼气池,注册了商标,定期请专家现场培训指导等,在销售上统一包装,统一批发,保证了产品品质,蔬菜每斤比同类菜高0.3元左右,杏果每斤比同类产品高2—4元。

  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现阶段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仅靠政府的规划指导,很难跟上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需求。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上情下传,下情上达,协助政府贯彻和落实农业与农村政策,减少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组织,把自己的意愿和建议反馈给政府,为政府施政提供第一手材料,增强了政府指导农村经济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政府把一些“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由专业合作组织来管理,使政府从大量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转变

  职能,集中精力抓大事、顾全局、搞服务。与此同时,专业合作组织培训了农民的合作意识和民主意识,也有利于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合作组织规模小、服务层次低、运作不规范、辐射功能弱,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发挥和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理顺。

  认识不到位,支持力度小。一是由于宣传力度小,农民对专业合作社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多农民还不知道什么是合作社,习惯于一家一户式的经营方式,缺乏组织起来共同发展的热情和信心;二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普遍存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力度小,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由于多数合作社是白手起家,生产规模小,经营实力不强,在资金融通、技术引进、设备改造、市场开拓上都面临极大的困难。还有的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只是为了套取国家的项目和财政的扶持资金,对合作社的功能、作用、机制都不甚了解,成立后也没有进行运作,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壳合作社”。

  内部运作不规范。一是《章程》不够规范,有些合作社的《章程》流于形式,写一套做一套,不按《章程》议事、办事;二是民主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机构有的未设,有的也只流于形式。日常运作主要由理事长

  一人说了算,社务不公开,合作社完全没有按照民主管理的理念、方式、原则运行;三是内部制度不健全,缺乏资金积累制度和风险保障制度。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的财务管理体制未完全形成。四是内部利益分配机制还没有形成,没有实现盈余返还和二次分配。

  合作社成员综合素质不高。大多数合作社缺乏有实践经验,有合作理念、有市场知识的牵头人,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大多数发起人信息渠道比较窄,不能获得更多有用的市场信息。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资金瓶颈比较普遍。很多合作社自身资金积累能力非常有限,实力较弱,又缺少有效抵押,较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政府所能投

  入的资金又是有限的,因此,资金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社命运的长短。另外,很多税收优惠政策仍难以全面落实。

  五、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调研后,大家形成共识,针对我市农民合作社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继续深入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等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二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

  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的贯彻落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出台地方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用地、用水以及人才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三是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政策倾斜,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引导支持一批奶牛、蔬菜、肉羊、马铃薯、小杂粮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要结合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积极探索从事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

  四是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对资金扶持项目的建设指导和资金监管;

  五是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知识培训力度,培养一支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辅导员队伍,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管理人员。

  第四篇: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基本情况

  从XXXX年我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XXX个。其中市级示范性合作社X个:XX农畜产品购

  销专业合作社、XX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XX农民专业合作社.XXX县XX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类型多,涉及面广,合作社组织涉及农业各个领域。其中从事农产品购销XX个,林果业X个,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从刚开始的3-4年增加到现在的XX个。今年全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XXX县XX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在XXX县XX镇成立。联合社的农产品都是联合社成员的基地直接提供的,通过成立联合社,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同时可以减少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单个合作社销售的成本,还能有效整合资源、连接市场之路,从而开展更高平台上的产品营销、信用合作等各项服务。目前有XX合作社统一使用合作社财务规范和报表。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辐射作用显著。XXXX年合作社有社员XXXX人,带动周边农户XXXXX户,销售农产品累计XXXXX吨,实现销售收入XXXX万元,占农产品销售收入的X%。

  XX年入社社员达XXXX人,签定销售合同数XXXX个,合同面积XXXX亩,销售农产品XXXXX吨,销售金额XXXX万元,上交税金0.XX万元。

  截止目前全县合作社入社社员XXXX人,拥有固定资产总额XXXX万元,带动农户数XXXXX户,经营规模面积XXXX亩。为了增加农产品销售,XX乡XX合作社在XX市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收购当地农民种植的土豆、白菜、等蔬菜,每月销售量XXX吨;全县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招标,与各乡镇中小学校签订食品供货协议,主要供应学校食堂肉、菜、蛋等食品,每月供应蔬菜等食品XXX吨;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路。充分利用XX对口支援我县的大好时机,扩大我县优质农副产品在全国的销售,产品在国内销售到天津、广洲、上海等内地市场。XXX县XX红枣业农民专业合作社、XX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上海XX集团签定XX、XX供货协议,销售XXX县优质XX、XX,XX乡的“XX”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办理进出口许可经营证,与周边的XXX、XXX等周边国家开展进出口贸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宣传认识不够。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在宣传引导方面不够广泛、深入,致使部分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理解不全面,对推动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民合作意识不强,入社积极性不高,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2、人才、技术、信息缺乏。一是各部门缺乏懂农村专

  业合作社知识的专业人才,合作社缺乏有实践经验、合作理念、市场知识的牵头人,农民缺乏合作知识。二是合作社的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程度低,且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难以深度开发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由于思想保守,合作社之间的信息交流较少,供求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影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自身建设不规范。XXX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虽然呈现出较好的趋势,但从整体上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组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合作领域窄,服务功能弱,发展规模小,总量少,入社会员少,辐射带动面小;有一些合作组织发展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没有章程、制度、没有工商登记,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利润返还机制和必要的监督机制,利益联合机制也不完善,尚末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在外部环境上,认识程度还不高,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范和提高。

  4、合作社发展不平衡。有的合作社发展实力较强,辐射带动作用强、有的合作社经营范围狭窄,实力弱;

  5、政策落实不到位。随着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合作社的发展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来推动合作社发展,但到具体执行

  时一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地。如:税收减免政策执行不统一、贷款担保困难、生产设施用地困难等。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

  6、资金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签订了农产品购销合同,由于流动资金短缺,不能正常支付,而贷款又担保落实难,阻碍了合作社的发展。

  7、产品附加值低。我县大多数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是以散装原产

  品或半成品形式出售,很少进行产品的分级、包装、这不仅影响了我县农产品市场范围的开拓,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可持续增收的成效。

  (三)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乡镇长、村长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所辖范围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地点设在村组。县农业局要依法履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责,县农经局具体负责做好发展规划制定、法律政策落实、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示范培育、宣传培训、统计监测等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作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采取广播、电视、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合作理念和依法办社意识,增强各

  级干部依法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

  强指导服务合作社发展的工作力量,建立健全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和工作指导体系,县成立合作社指导服务中心,乡镇、场成立合作社指导服务办公室。要抓紧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业务指导操作规程,加大对合作社辅导员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支熟悉法律政策、热心合作社事业的辅导员队伍,为促进合作社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4、规范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统一投入品采购供应、统一生产

  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注册商标、统一产品销售等服务。建立合作社农产品生产档案,实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和监测制度。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品牌,如XXX、XXX、土鸡和土鸡蛋、XX土豆、XX红枣和蜂蜜、XX核桃、红花等。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地理标志等认证活动。

  5、加快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外

  销平台建设,到内地开拓销售市场,组织产品向XX等内地销售,加快现代农

  业农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社企对接”、“农市对接”等五大对接,促进合作社与城市超市、学校食

  堂、涉农企业、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产销衔接。组织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产品展示、展销、洽谈推介活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内地展会,负责做好展品宣传、广告等工作,县财政给予一定的展会经费补贴。通过扩大合作社产品销售半径,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

  6、加强规范化建设。把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农业部等国家11部委的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建设规划和示范社标准。围绕设立登记、建章立制、利益联结、统一服务、民主管理等,引导开展规范化建设。我县每年选择培育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7、营造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环境。执行近年来市出台的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国家和市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项目,可优先争取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提供信贷支持。县农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要会同县农经局共同做好农民业合作社信用评估和建档工作。鼓励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授信与合作社成员单体授信相结合,采取“宜户则户、宜社则社”的办法,建立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县政府支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

  8、强化服务和销售功能。计划参加合作社的农户覆盖面达XX%,XX%以上的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

  产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增收水平超过其他农户XX%以上。到2020年,围绕我县六大产业发展,形成一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载体的产业集群,经营实力明显提高,运行更加规范,服务农民能力显著增强。

  9、争取项目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合作社结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示范标准推进合作社发展,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使其发展壮大,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10、规范化运作

  每建立一个合作社,都要进行民主选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完善办事机构,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农经局统一印制章程及各种内部管理制度,使其规范化,成立后由农经局验收,合格后统一授牌,这样可以建立一个规范一个,使其真正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为谋求共同利益开展专业合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2006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减免政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

  我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7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鄂发[×]×号);省人大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2008年和2009年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从2006年起,省财政每年专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经费;2005年,省编办专门批准成立了“湖北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办公室”。从2009年起,我省还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示范工程、人才培训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2003年的×个发展到×个,同比增长×倍。

  虽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总体形势看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合作社水平参差不齐,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合作知识与合作能力。这与政府部门扶持指导和服务不够密切相关。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从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加强引导,从而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提高合作质量。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快

  截止2009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家,比2008年增加×家,增幅×%。其中京山县、钟祥市、长阳县等×个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家,京山县达到×家。

  2、领办主体多

  一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占×.×%。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由果品产销大户程国庆领办的。二是科技人员创办型,占×.×%。沙洋县曾集镇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该县曾集镇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蔡代兵牵头组建的。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占×.×%。湖北长阳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省级龙头企业湖北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异地投资组建的。四是村级组织牵头型,占×.×%。郧县合叶桑蚕专业合作社,由郧县胡家营镇土地沟村支部书记湛宏远牵头领办。

  3、覆盖产业广

  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机、农村能源、林业、水利等多个行业。其中,种植业占×.×%,养殖业占×.×%,其他行业占×.×%。

  4、典型示范强

  各地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充分体现了为成员服务、民主管理和谋求共同利益的合作社性质。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培育典型合作社×家,其中省级指导扶持×家,各地指导扶持×家。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创办者姚凤君同志,是当地果树行业的老专家,该合作社引进培育了×多个果树新品种,推广了×多项新技术,并有多个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国内领先。联合购买生产资料和联合销售达×%以上,统一培训、修剪、机防、嫁接率达到×%,还有冷藏保鲜、品牌经营,办公和培训大楼等,为成员增收节支效果显著,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以上。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合作知识的宣传培训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到位。虽然国家2006年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发展原则、组织管理、设立登记等都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宣传不够,又往往停留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和领导讲话上,很多干部群众没有听到,也没看到,从而造成对发展合作社的必要性和对合作社的性质与作用认识不够。近几年省里通过开现场会和培训会,解决了各级政府和农业(经管)部门的思想认识问题,培养了一批合作知识辅导员,但还是难以适应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各地也开展了一些针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但培训人数太少,合作社对成员的培训就更少了,往往只有一些技术性培训。由于缺乏平等互助的合作意识,导致合作社发展中存在“利益驱动”现象,有些政府官员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营主体,又不纳税,没有好处;有人还认为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要去管;有些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领办者,看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扶持,纷纷包装挂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些专业大户领办者,以为办合作社等同于办公司,在盈利分配上完全按股金分配,在民主管理上,也是投资多的成员或理事会少数人说了算,完全不知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按交易额(量)分配为主,成员有平等管理合作社的权利。有些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得利,没有履行义务的意识,没有管理合作社建设合作社的主人翁意识。

  2、政府部门指导力度不够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涉及到合作知识和组织管理,又涉及特色产业和技术、市场等问题,还涉及领办者带领成员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没有懂合作知识和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人去指导,很难做到依法办社,很难成为政府推动“三农”工作的抓手,也很难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过去政府部门指导不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懂合作知识的辅导员太少。每个县(市)只有×-×人参加过培训,而且往往只有×个专职人员,有些还是兼职。乡镇一级基本没有专职人员。村里基本

  没人管,指导服务很难到位。二是深入农村指导服务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现在的指导最多只能跑马观花,很难做到深入细致开展调研和指导。而这项工作唯有直接向群众宣传,有针对性地指导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国解放初期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就是依靠各级干部深入农村宣传指导的。三是典型示范不够。典型示范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但由于政府扶持和部门指导不够,导致典型示范太少,规范运作欠佳,服务效果有限。四是没有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我们的基层指导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强调“先发展,后规范”和“边发展,边规范”的合作社发展思路,缺乏“以规范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个县(市)、一个行业做几个盆景式的合作社,还不能做到规范运行,最后必然影响发展。老百姓看不到好处,影响加入的积极性,合作社也可能没有生命力,政府的政策扶持也很难加大力度。只要能办出一部分规范的合作社,让广大农民偿到甜头,夯实合作社服务基础,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就会加快发展,政府也就会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支持。

  3、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普遍存在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机构不健全、决策不民主、分配不合法等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关系不顺,核心是合作社能否给成员带来增值利润,这是合作经济的实质。实际上,国家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部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规定得既有原则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由于我们的领办者和指导者一般只有企业、事业、社团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经验,往往凭借经验管理和指导合作社,恰恰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其特殊性质,不同于其他任何组织。只要合作社领办者和指导者都能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弄清了合作经济的实质和作用,就是使合作者都能享受通过合作带来的增值利润,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得到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增值利润的好处。就不难理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关系不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

  方面:一是龙头企业运作型。有些合作社,在为成员服务时,往往局限于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和保护价收购社员农产品,这种服务对农户成员确实有好处,但他只是一种盈利性服务的市场买卖行为,而合作社行为应该是在此基础上,让成员分享生产资料和购销产品带来的增值利润。二是行业协会运作型。有些合作社,将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生产者社员联合起来,既为生产者社员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又以保护价收购生产者社员的产品,既为加工者社员带来稳定的货源,又为生产资料供应商带来薄利多销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这种运行机制看起来大家都能利用合作社这个平台得到好处,互利共赢,其实,还是“企业+农户”的翻版,核心问题是,往往生产资料和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利润没有分给生产者社员,只是生产资料供应商和加工销售企业联合起来的一种营销策略,还可以减免税收,或争取政府资金扶持。三是核心成员运作型。有的合作社是以几个能人大户联合发起,作为核心成员,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当地一些小型生产者农户参加,作为“一般成员”,不在工商登记。“核心成员”完全按股份分红,“一般成员”则以购销合同结算。当然“一般成员”还是享受了进入市场、改进价格和技术服务的好处。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在运行中应当依法规范,合作社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应主要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

  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合作社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

  要让合作社知识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合作社发展的动力,就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利用各级行政组织资源,通过会议形式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是有关职能部门结合业务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宣传合作知识。三是通过各级党校、高等农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相关涉农培训机构开设合作社专业课程。四是通过典型示范宣传合作知识和管理人员。五是通过合作社向成员以及农村青少年宣传合作知识。

  (二)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市场主体组织形式,它的领办者一般都是农村能人大户、农技人员、龙头企业等,生产的都是优势特色农产品,而且是专业化、规模化、无公害化生产经营。合作社的发展既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又能提高农业效益,最大的好处是能促进农民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好。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扶持。各级财政应当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板块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合作社的资金投入。目前,我省对合作社的扶持资金主要是对示范性合作社给予补助,一般一个县(市)只有一个,而且资金额度只有×-×万元,只能用于规范化建设和一般性服务。对于发展生产和解决加工销售问题,资金是个重要瓶颈。一般农民社员资金都有限,贷款又没有什么抵押。要想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一是争取金融部门出台支持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二是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建议省财政每年拿出×万元,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从发展现代农业看,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合作社,才有能力运用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支点,它能把农民的组织化、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机制。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农民、农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着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三)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示范和总结推广力度

  2010年中央×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为贯彻中央精神,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厅都将“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写入了2010年的×号文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作为合作社具体指导部门的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办公室以及各级经管部门更应该重点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试点示范工作。如何抓好这项工作,中央的要求是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示范社给予补助,这就意味着政府扶持合作社是有重点和具体要求的。另外,抓示范社建设,也是农业推广工作的有效工作方式,通过示范社建设,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让农民亲眼看到和亲身感受到合作社的作用和好处,让合作社的领办者知道规范的合作社应做好哪些工作。让我们的指导者知道如何总结推广合作社经验。示范社建设主要围绕提高服务功能、完善民主管理和利益机制做好具体工作,在此基础上,搞好总结推广工作。抓好这项工作,决定因素在人,只要我们的干部能够深入农村,深入合作社,针对不同合作社的特点,与合作社领办人沟通想法,帮助合作社建立和完善内部利益机制,在技术、市场和管理方面予以指导,示范社的作用就会充分体现。全省各地都有一些好典型,凡是指导有方,擅于总结的地方,典型合作社就多。凡是指导服务不够,即使有一定资金扶持,也很难培育出好典型。一个好的示范社要具备三个重要条件:一是产权明晰。要明晰成员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一个没有产权的合作社,或者是产权不清的合作社,不是利益关系有矛盾,就是合作成效不佳。二是盈余主要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如果盈余全部或主要按股分红,就无法体现合作社性质,无法做到依法办社。三是在成本价基础上开展服务。合作社对成员的服务既不是无偿服务,也不是市场化的有偿服务,而是非盈利性服务。如果合作社仅仅把社员当成顾客,就无法帮助成员降低产销成本,也无法体现与公司制企业的本质区别。在政府部门指导合作社发展上,一定要以规范促发展,对于示范社而言,本身就有比较好的基础,只要有人指导一下就行了。只有规范发展的合作社才有生命力。为此,建议各级财政加大示范社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一是投入示范社服务功能建设;二是用于培训;三是用于指导服务的工作经费;四是用于表彰先进,包括优秀辅导员。另外,除了各级经管部门要抓示范社建设外,农业部门的种植、畜牧、水产、农机、农村能源等行业,农业综合开发、工商、税务、林业、水利、农垦质监等

  相关部门都要结合业务抓好示范社建设。

推荐访问:农民合作社的调研目的 目的 合作社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