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20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4)(整理版)
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
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我国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____
●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鼓励群众全程参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应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开展耕地质量评定
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须达到哪些标准。建设过程中公众如何参与。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明确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建设程序等,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规范》明确指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即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则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规范》要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要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____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五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整理重点县。地形坡度大于25度的区域、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区、退耕还草区、行洪河道以及河流、湖泊、水库水面等区域则禁止建设。
篇二: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
第一篇: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调研报告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自XX年起我县正式启动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现结合河口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河口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
xx县共规划设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2万亩,其中河口乡共规划设计15333亩,目前已完工通过县级验收的5500亩,正在建设的5350亩,设计明年开工的4483亩。
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田块零碎程度大,权属状况复杂。我县耕地形态细碎、零乱,田坎比例过大。不仅不适合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开展规模化现代化作业,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面临的巨大障碍。但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为避免耕地权属调整产生的纠纷和麻烦,项目区田块较为零碎的现状仍然没有大的改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通过土地平整进行了权属调整,形成了规范的格网条田,但由于是将整理成的大田划分成小田承包给农民,户与户之间又重新筑田埂做界址,土地重新零碎化,有效耕地面积实际增加不多。
2、投资分散,综合效益难以发挥。县直相关部门按照
工作职责推进农村综合建设相关的工作,如:国土部门开展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通过对田、水、路、渠等进行综合整治,以增加耕地面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主要目标;
农业综合开发安排的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农业部门安排的高产创建项目,主要包括推广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综合防控病虫草害、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和推进机械化生产等内容;
水利部门安排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由于投资分散,投资标准低,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3、统筹不够,与农村新社区建设不协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将重心放在农田建设方面,对村庄整治、农村环境、交通建设等方面关注度不高。在一些项目区,常常能够看到农田配有建设标准较高的混凝土田间道,而与田间道对接的村庄道路则高低不平、损毁严重,也常能看到杂树、杂草,垃圾乱倒乱堆等环境不良现象,与农村新社区建设不相协调,且长久下来势必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造成不良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需进一步丰富,有必要与农村公路、沼气建设、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统筹开展。
4、设计粗糙,土地整治效果不明显。一部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未充分尊重项目所在地干部群
众的意愿,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干部群众参与不够,再加上设计人员未深入实际进行仔细的现场踏勘,缺乏细致周密的考虑,这样设计出来的方案施工难度大,群众认可度不高,效果就大打折扣。还有的在设计上注重硬件而忽视了土壤改良和科技等软件设施,达不到综合配套的要求。
5、建设有力而运营乏力。在现行的分散经营体制下,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许多建设好的工程由于管护不到位,高标准基本农田发展不可持续。由于缺乏必要的管护和科学的运营,导致建设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质量下降。同时由于耕地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整理好的大的连片的耕地再次划分成一块块小田而无法发挥出高的效益。
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几点建议
1、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结合。在不改变耕地用途,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适度流转。这样,高标准农田建设就能够真正做到降低田坎系数和田块零碎化程度,将零碎的不规则的小田建设成集中连片的格网条田,进而保障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作业和经营。此外,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结合,可以有效破解由于农民外出打工造成的耕地被撂荒等问题,并充分利用各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户等带领农村留守的有效劳动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大提高土地效益,让农民
真正富裕起来。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既要把耕地、道路、排灌沟渠等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以达到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又要注重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等工程,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要把目前较为分散的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关的现代农业、小农水等建设项目加强统筹规划,通盘考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有效率。
3、构建政府主导、国土搭台,整合部门专项资金。目前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关的国土、农业、水利、农发办等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各自为阵而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调,这就要求政府牵头,构建各部门联动的体系,整合各部门各渠道资金,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工程,使之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亮点,结构调整、特色示范的亮点,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亮点。
4、加强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管护和利用。首先是要对已建设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予以重点保护。其次是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要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标准化的标志牌,载明面积、范围、主要设施和保护责任单位等。县、乡、村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建立管护的长效机制。同时在建设好
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大力推广先进的、成熟的、优良的科研成果,让高标准基本农田真正实现优质高效
第二篇:高标准基本农田
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我国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出台
●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
●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鼓励群众全程参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应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开展耕地质量评定
什么是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须达到哪些标准?建设过程中公众如何参与?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明确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建设程序等,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规范》明确指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即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则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规范》要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要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五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整理重点县。地形坡度大于25度的区域、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区、退耕还草区、行洪河道以及河流、湖泊、水库水面等区域则禁止建设。
第三篇:高标准基本农田报告写法
高标准基本农田报告写法
1项目名称附加项目特性表
1综合说明
1项目概况
政策性文件+,目的公司开发项目+规模+面积权属+投入+更改后达到新增耕地的效果,定性评价。
1.1.2专家评审会意见刚开始可能没有。1.2建设标准
包括总体标准:土地平整,灌排工程,道路修整,防护林修建
建设内容:涵洞,道路罗列,具体数量规格。涵洞,田间道。1.3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1.4项目设计目标:结构,新增耕地,生产能力,基础设施,农田防护1.5设计原则1.6设计依据2项目概况
2.1项目区经济概况2.2项目区自然概况
气温,降水,土壤,水文,地质,植被,光热2.2.3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权属,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耕地利用前质量现状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基础设施条件分析,道路设施分析列表格。3.1灌溉排水设施
灌溉设施列表,排水设施列表
图片
电力设施,农业设施,公众参与
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新增耕地来源。4.1适宜性评价
4.1.2评价方法选择4.1.3评价体系构建
1)评价因子选择,2)评价权重估算4.2评价分级赋值
4.3适宜性分级,适宜性分值计算,等级,评价结果5水资源分析。供水量分析地表流量+渠道引水量
需水量分析:毛流量*面积=总需水量
供水量平衡分析6项目可行性研究
项目的必要性,合法性,总体规划,限制性因素,适宜性,新增耕地,水源平衡分析,公众参与,建议结论。
7工程规划,土地利用布局,工程平面布局,灌排水布局,田间道路工程布局8工程设计
田块设计
土地平整分区
灌溉水源,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田间道路工程,典型田块,工程量汇总,9权属调整、10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条件,施工总布置。主要施工方法;灌排工程,道路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
第四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方案-2014年
2014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方财政局(公章)案
国土资源局(公章)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目录
一..........1((((二(一二三四、一)基基))))本本编编编编农农制制制制田田目依任时现现的.............................................................................................................1据.............................................................................................................1务.............................................................................................................2限.............................................................................................................3状................................................................................................................4状...................................................................................................4(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及分布........................................................4三((四7、一二、)2014指)建年导思目设建想标设和任原任内务.........................................................................................................5则.............................................................................................5务.............................................................................................................5容...........................................................................................................................、前言...........................................................................................................................
((五9((六0二一)高、标)准基资总本农田金体建设说内估明.............................................................................................................7容........................................................................8算...........................................................................................................................一二、))保投资障资金估筹措算.............................................................................................................9措.............................................................................................................9施.........................................................................................................................1七、附表-----------131、各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调查表----------------------------132、2014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汇总表-------------------------143、2014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主要工程量统计表----------15一、前言
(一)编制目的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和《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皖国土资〔2012〕180号)要求,通过制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安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和具体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和各项保障措施,为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做好上图入库、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等工作提供依据。
(二)编制依据
1)、《省实施办法》;2)、《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
4)、《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皖政办〔2005〕70号);
5)、《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
6)、《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2〕63号);
7)、《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皖国土资〔2012〕180号);
8)、《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196号);
9)、《省新增220亿斤生产能力规划纲要》;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1)、县级基本农田保护规划(2006-2020年);
12)、《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1005-2003);
1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14)、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及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
15)、本地实际基本农田保有量和各部门在建和计划实施的农田建设项目资料;
16)、土地调查、土地确权、土地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技术标准、规范与有关规定。
(三)编制任务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比重;
3)、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5)、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四)编制时限
落实当年可建成并能通过验收的在建项目,编制时限为2014年6月-12月。
二、基本农田现状
(一)基本农田现状
截止2013年底,耕地保有量为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公顷,基本农田占耕地的比例为
%。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基本农田配套设施工程标准较低,大部分是90年代修建的且年久失修,达不到《高标准基本建设规范》规定的标准,需要稍加改造或全面整治,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
(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及分布
通过开展调查统计,现有基本农田中主要配套设施工程建设标准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规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分为“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稍加改造”、“需要全面整治”三类情况。现有基本农田143.97万亩,其中:“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基本农田16.50万亩,主要分布在;“稍加改造”基本农田46.25万亩,主要分布在;“需要全面整治”基本农田81.22万亩,主要分布在。
三、2014年建设任务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党的方针政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导和聚合相关涉农资金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紧紧抓住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实施政策倾斜的契机,以基本农田改造为重点,通过“缺什么、补什么”为切入点,大面积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发展服务。
按照“先易后难、分类实施”的原则;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
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二)目标任务
按照市下达的2014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全县总建设任务13.75万亩,经适当投资可达标的项目13.75万亩。
根据实际情况,全县落实2014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建设任务
万亩,高于上级下达指标
万亩,经过稍加改造,适当投资后,可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
万亩。
规划将建设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现每个耕作田块直接临渠(管)、临沟、临路,保证每个耕作区与农村居民点相连;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如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其他工程措施,实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增加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给合功能。
四、建设内容
(一)总体说明
按照“先易后难、分类实施”的原则,今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全部为“稍加改造”类型项目。
1)建设规模。今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亩,均为“稍加改造”类型的基本农田。
2)项目布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布在,其中
。3)工程建设内容。灌溉与排水工程,清淤沟渠
公里,修建农用桥
座,涵洞
座;田间道路工程,新修田间道
公里,新修生产路
公里;打机井
眼。
4)工程建设标准。
(a)田块规划标准。耕作田块的布置坚持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有利于灌溉排水、水土保持和防风,便于经营管理等。规划形状一般为长方形,具体依自然条件确定,耕作田块多数为南北方向,长400~500m,宽200~300m。
(b)农田水工程利规划标准。防洪标准:按二十年一遇;排涝标准,旱作区农田排水采用
年一遇,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3d排至田面无积水。灌溉标准: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规划为75%。农桥按
年一遇排涝标准规划。
(c)道路规划标准。合理确定田间道路密度,满足农业机械化和生产生活便利的需要。田间道的路面宽3~6m,生产路的路面宽度为3m以下。田间道路高出田面30~50cm,生产路高出田面30cm。
(d)农田生态防护林网规划标准。农田生态防护林规划应本着创造新的农业地理景观,建立结构合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5)实施期限。本项目从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全部完成。6)进度安排。在建并能在今年年底前验收。
7)主管部门。本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主管部门是国土资源部门。
(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
今年拟安排并能在今年十二月底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亩。
五、资金估算
(一)投资估算
根据确定的建设任务,按照“稍加改造”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分别测算相应的投资强度,结合计划开展相关基础建设工作所需经费,测算全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投资估算。根据上
级下达指标,今年“稍加改造”项目每亩按500元投资,总投资
万元。
(二)资金筹措
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中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等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主,积极引导和聚合相关涉农资金共同投入。对今年列入稍加改造、适当投资项目,省级实行以奖代补方式补助。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国土、农业、水利及其他部门一把手为领导的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共同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国土搭台、部门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保证资金足额投入,强化制度保障,扎实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2)、统筹安排建设资金。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统筹安排农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涉农资金,建立集中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实现建设任务和目标。
3)、做好相关基础工作。开展各级各类在建项目的梳理,收集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第二次土地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4)、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后管护。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对已建成和新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要及时划界、设立标志,实施永久保护。要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等成果,对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进行质量等级评定。
5)、适时上图入库。项目审批及开工后要按照土地整治项目报备要求在国土资源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报备,依托“一张图”和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进行集中统一、全面全程监管,实时报备信息,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现势性强。
6)、加强监督和考核。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
设和后期管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做好质量监测和绩效评价,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完成情况纳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
7)、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要严格执行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及廉政建设规定,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要完善项目公告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8)、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第五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纪念第二十二个全国土地日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
徐绍史
今天是第二十二个全国土地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万物土中生,有地斯有粮。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地实则粮丰,粮足则天下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加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保障发展、保护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又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衣食之源、立命之本。18亿亩耕地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不可逾越的红线。其中,15.6亿亩基本农田作为耕地的精华,几乎承担着全部粮食生产任务,是保障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安全底线。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了18亿亩耕地以及15.6亿亩基本农田。
2001年以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不仅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还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2亿多亩,经整治的农田平均亩产提高10%—20%,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30多亿斤,为国家粮食“八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甚至脆弱平衡的态势,耕地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的大国,要加快“三化”同步推进的步伐,立足本国耕地资源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发展之要。这决定了坚守18亿亩耕地“生命线”,不仅要坚决守住数量,更要着力建设好质量。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重点逐渐转向耕地质量建设,建成了一批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仅“十一五”期间就建成1.6亿亩,2011年建成了6000万亩,今年将再建成1亿亩。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过程中,一些地方按照现代农业规模生产的要求,归并零散地块并且鼓励农田向种田能手和农业企业集中,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土地整治不仅使农业综合生产成本普遍降低了5%—15%,还优化了土地利用布局,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整治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平台,成为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对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提出“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的目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就是要按照“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通过土地整治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优质基本农田,为粮食持续增产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同时,建立基本农田集中投入和全域整治新机制,继
续实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建设,新建5000处万亩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当前,2012年全国新建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计划已下达,还需要加快编制地方各级规划、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将建设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和地块,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综合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国土搭台、部门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的工作机制,形成建设合力。同时,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的经济激励机制,加大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分配制度,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经济补贴等手段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以土地整治工程为平台,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做到整治前农民自愿,整治中农民参与,整治后农民满意。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机制,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探索实行“以补代投、以补促建、先建后补”的整治模式,鼓励农民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土地整治中的权属管理,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要充分听取群众意愿,科学编制权属调整方案,做到权属明晰、确权到位,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让土地整治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
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和管护优质耕地并使之得到永久保护、永续利用,是以土地管理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们不仅要留给子孙后代足够数量的土地,更要留给子孙后代质量好、产能高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愿这项民心事业在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下,为
我国粮食持续稳定增长保驾护航,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和发展动力。
篇三: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一、背景信息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之一,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进展情况,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
1.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支持情况;
2.调查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情况,包括建设目标、面积、类型等;
3.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4.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调研方法
1.文献研究: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了解政策支持和研究成果;
2.实地调研:选择若干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农田基础设施、土壤改良、水利设施等;
3.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4.数据分析:整理并分析相关数据,评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四、调研结果
1.政策支持情况:政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等多方面支持;
2.建设情况: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多个地区得到了较好推进,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3.问题与挑战: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土地流转难、技术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4.影响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农田的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
1.政策建议: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提供更多技术指导;
2.解决问题: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管,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健全管理机制;
3.推广经验:在成功推进的地区进行经验交流,推广成功案例。
六、总结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解决问题和推广经验的工作,可以进一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篇四: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调研报告
注:本文为
AI自动撰写,内容仅供参考。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农田资源日益减少,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项目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旨在探讨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问题和进展。
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背景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指通过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切实保障耕地质量和数量,为实现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旨在提高农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在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一项重大国家工程,也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一项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农业工程。
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现状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壤改良、水利工程等方面,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截止到目前,全国基本农田面积已经达到15.3亿亩,其中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超过
3.5亿亩。与此同时,各地还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
和建设,特别是提升了灌溉、排水设施的效率,并加强了农田水资源的保护。此外,中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和农村生活水平。
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农田环境保护不够,资金和人才的匮乏等。
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规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到位。由于统筹和协同机制不完善,领导干部的认识不足,导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所需政策法规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到位。
2.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不够。目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对弱,技术体系建设不够完整,无法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
3.资金投入不足。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地方财政在建设中承担了较多的责任,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建设进度缓慢。
4.土地流转难度大。由于土地流转存在认知矛盾和一些制度上的问题,并且农民缺乏土地维权意识和能力,导致现有土地流转难度大、经济效益不足。
四、解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加强纵向和横向协调机制,重视绿色基本农田建设,加强监管力度,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落地生效。
2.加速技术创新,在“农业+科技”的支撑下,研发新的农业生产技术,鼓励科研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发适应当地情况的技术方案。
3.加大财政投入,保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顺利实施。鼓励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资金投入,支持老旧基础设施和耕地进行整治提升,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建设效率。
4.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完善土地交易市场的体系建设,创造平等和有竞争力的土地流转环境,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维权意识和能力。
五、结论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背景、现状和存在问题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更多有力的政策,扶持各地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切实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利益。
篇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与背景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背景包括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以及各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
调研对象为已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地区,包括农业部门、农田建设单位、农户等。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
三、调研结果概述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水利设施老化、土壤质量下降等。
四、农田基础设施情况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包括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涵、沟渠等。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在农田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如道路宽度不足、桥涵损坏等。建议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布局。
五、农田水利设施情况
农田水利设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地区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灌溉效率低下。建议加强水利设施维护和更新,提高灌溉效率。
六、农田土壤质量与肥力情况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注重土壤质量与肥力的提升。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土壤质量下降,肥力不足。建议采取有机肥料施用、秸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质量和肥力。
七、农田病虫害防治情况
病虫害防治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还存在不足。建议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
八、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生态保护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农药监管和使用指导,推广生态友好型农业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九、农田生产效益分析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以提高农田生产效益为目标。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在提高生产效益方面还存在不足。建议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十、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本次调研发现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水利设施老化、土壤质量下降等。改进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水利设施维护和更新、采取有机肥料施用和秸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质量和肥力等。同时建议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十一、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研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建议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提高土壤质量和肥力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农药监管和使用指导推广生态友好型农业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加强项目管理评估和监督保证项目实施效果和质量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稳步推进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推荐访问: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农田 高标准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