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监督管理室(2篇)

时间:2024-10-06 08:14:01 浏览量:

篇一:干部监督管理室

  

  干部监督科职能

  干部监督科是负责监督和保障干部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部门。其主要职能涵盖以下方面:

  1.

  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干部监督科负责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选拔任用过程符合程序合规、公正公平的原则。这包括监督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公告发布、公开选拔、民主推荐、考察考核等,确保这些环节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2.

  对干部考核评价进行监督

  干部监督科负责对干部考核评价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考核评价结果客观、公正。这包括对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监督,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和监督,以确保考核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

  监督干部日常管理

  干部监督科负责对干部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包括职务变动、学习培训、奖惩等方面。这包括监督职务变动的程序和合规性,学习培训计划的执行和效果,以及奖惩制度的落实和合理性。

  4.

  受理干部违规问题的举报、申诉

  干部监督科负责受理干部违规问题的举报和申诉,并进行调查核实。这包括对举报和申诉的问题进行核实和调查,了解事实真相,提出处理意见,确保干部管理工作公开透明。

  5.

  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干部监督工作

  干部监督科负责对基层单位开展干部监督工作进行指导,包括提供政策咨询、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等。这有助于提高基层单位干部监督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6.

  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巡视、审计等监督工作

  干部监督科需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巡视、审计等监督工作,共同保障干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包括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确保巡视和审计等工作的顺利实施。

  7.

  研究制定干部监督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干部监督科负责研究制定干部监督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以保障干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这包括对干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和措施,推动干部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同时,也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和政策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其适应新时代干部管理工作的要求。总之,干部监督科作为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日常管理和违规问题处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履行这些职能确保了干部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和规范有序开展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篇二:干部监督管理室

  

  做好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干部监督管理

  自1999年以来,驻马店市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初步走出了一条运用审计手段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新路子,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营造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氛围

  1.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纪委、组织部、人事局、监察局和审计局五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审计局,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并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加强协调与配合。

  2.针对一些地方的领导对经济责任审

  计认识不到位,怕审出问题伤了和气,怕揭“疮疤”、丢“面子”、没“威信”等问题,结合一些单位财务管理混乱、个别领导干部一人说了算,造成决策失误、国有资产流失等突出问题,在全市组织研讨,统一思想认识。

  3.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广泛深入

  地宣传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作用、意义及要求。

  二、健全制度,明确职责,促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化

  为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凡市、县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所属独立法人单位的主要领导,市、县属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法人代表,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在调任、轮换、辞职、解聘、机构撤并等之前,不经过审计,组织、人事部门不得提请党委研究,有关部门不得办理变更手续。同时,建立和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通报制度、审计结果反馈制度和审计结果运用制度等。

  在审计程序上,审计机关根据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的委托建议书,制订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审计人员通过审前调查、精心编制操作性强的审计工作方案;将审计通知书送达被审计单位,同时抄送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干部;审计局实施审计后,向本级政府提交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并抄送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

  在审计结果利用上,由组织部门负责对被审计对象的调任、免职、辞职、解聘等提出处理意见;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经济责任审计中

  发现的案件线索进行查处;审计部门定期向联席会议提交审计结果报告。

  三、突出重点,确保质量,强力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把重点放在财务收支以及预算外资金使用是否真实、合规上;对乡镇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查清其任期内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还把重点放在乡镇财政收支的合规性、债权债务的真实性上,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财权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踪、延伸到哪里。

  四、注重方法,确保效果,切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1.选准审计对象。在项目安排上,侧重于对身居重要部门、掌握重点资金、负责重点项目、群众反映较大的领导干部的审计。

  2.改进审计方法。坚持账面审计与外围调查相结合,采取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公开接待来访时间和地点、个别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拓展视听门路。

  3.延伸审计内容。把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与经常性审计相结合,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与有关职能部门相结合,澄清家底,分清责任,量化政绩。

  4.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加强对审计决定和移交案件的跟踪检查落实,不断为经济责任审计积累资料,建立干部审计档案。

  5.组织参审人员系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对审计职业道德和廉政纪律提出具体要求。

  6.实行双向审计承诺制度,取得被审计单位的支持、配合。

  在具体工作中,严格区分四个界限,即:任前责任与任期责任的界限、领导责任与主管责任的界限、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的界限,决策失误与谋取私利的界限,力求把问题查清查透,责任明确,处理处罚适当。

推荐访问:干部监督管理室 干部 监督 管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