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民族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绘制的发展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建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下简称“复兴”)。因此,“复兴”成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的一个极具感召力的奋斗目标。
“复兴”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概念。它并不是回归中国昔日辉煌,而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重新走在世界各国前列;它不仅是某些经济发展指标的简单放大,而且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国防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意义上的全面繁荣和进步;它是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重新开始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而不是对任何别的国家乃至对世界的威胁;它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而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离。它是以超过人类总数五分之一的人为主体的伟大实践和历史运动,对21世纪人类世界的影响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将具有极大的穿透力和超越性,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辉煌古国在一度衰败之后复兴,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人类文明史中,曾出现过许多古老的文明国家,如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等,这些在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产生的古老文明,无不发生过重大的历史断裂甚至消亡,其文化共同体的延继均为外力所中断而没能直接留存下来,而只有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化从未被外来力量所中断而一直生存并绵延发展至今。
古老的中华民族能在渡尽劫难之后保持历史文化传统不中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复兴,这一历史现象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它充分显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又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不断培育和弘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凝结而成,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复兴”才必定得到实现,同时反转过来“复兴”的不断向前推进直至最终实现又必定会促使中华文明进一步发扬光大。复兴的中国必将重新恢复古代中国的开放传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广泛学习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充实、改进和提升中国文化的现代内涵,经过综合创新,真正建设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文化。中华文明将创下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由盛而衰,再由衰而盛的旷古奇迹。
“复兴”无疑是对现存不合理世界文化格局的有力冲击和修正,从而改变由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意识不断膨胀所造成的文化结构失衡或曰文化生态失调,它将使中华文明乃至东方文明摆脱长期以来受鄙视、受压抑的地位,使古老中华文明的传统和价值再次得到肯定,这种自信心的恢复将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出现,从而开创世界各国文化真正平等交流、和而不同、并行不悖、共同发展的人类文明新纪元。
“站起来”是一个历史使命,也是对世界的承诺
“复兴”将从根本上改变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的命运,并将使中华民族能够像他们的先人那样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近代以来,中国多灾多难。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时曾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主要还是指政治上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获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了反动阶级的统治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人民获得了自由和解放。现在看来,这个“站起来”的任务并没有最后完成,而只有再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复兴”,中华民族才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在综合国力的世界较量中完全“站起来”。
中国是一个大国,应当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这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多次表达过的一个愿望,反映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心声,也可以说是对全世界、对全人类的一个郑重承诺。中国
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复兴”从根本上改变了十多亿人的面貌和命运,这本身即是对人类发展做出的一个巨大贡献。此外,“复兴”还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开辟了落后民族和落后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并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代表了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新趋向、新突破和新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如何选择自己道路的方法性借鉴;它使中国有能力在诸如参与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援助受灾害打击的国家和地区、防止核子扩散、对付国际恐怖活动和国际贩毒活动等全球责任方面承担起更多的义务,并在诸如海洋、太空、大气层和南极洲等全球共同问题上分担更多的责任;它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居于世界前列,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一个发动机和火车头,带动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它还必将造就出一大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和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世界级大师和巨星,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总之,“复兴”的历史价值绝不仅仅只是表现为中华民族自身的创业兴邦,而且更表现在中华民族对人类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上。
中华复兴不仅是民族之福,而且是全人类之幸
“复兴”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并必将有力地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许多西方分析家都认为,中国的兴起会改变既存的世界秩序,甚至有的认为会对世界造成威胁。其实,这种观点或疑虑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中国经过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我们十分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发展机会。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前途光明,但问题也不少,为了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太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了。中国的复兴不是靠掠夺殖民地,不是靠贩卖黑奴,不是靠剥削第三世界国家,更无意去和“列强”瓜分或争夺什么“势力范围”。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讲,中国都不会去谋求地区和世界的霸权。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秩序搞乱了,对中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也与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处世哲学和民族秉性完全相悖,更不符合我们党和政府长期以来既定的外交政策。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秩序也不能例
外。现有的世界秩序既非从来如此,当然也不会永远这样下去。不变只是相对的,发展和变化才是绝对的、必然的,问题是朝着好的方向还是朝着坏的方向发展变化而已。中国的复兴,不仅是中华民族之福,而且肯定也是全人类之幸。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摆脱贫穷、愚昧和落后,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必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整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人类将变得更加有希望。中国所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符合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中国的复兴,不但不是对世界的威胁,反而是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正如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所说:“一个人口达到13亿、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在2020年接近美国四分之一的繁荣国家,肯定会比一个贫穷而动荡的有13亿人口的国家对全世界更有利。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的成长将为西方提供机会。”
可以预见,在21世纪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格局中,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一极,复兴的中国将以其日益雄厚的国力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大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安宁、繁荣和昌盛的新世界。
中华民族复兴关系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既是社会主义在全球凯歌高奏的世纪,也是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的世纪。我们党领导人民继续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取得了辉煌成就,使人们看到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邓小平同志曾经满怀信心地预言:到21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就不同了,“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
由此可见,“复兴”不仅仅只是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事情,它还关系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必将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断走向复兴。
篇二: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民族
形势与政策论文—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每一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每一个民族居住的区域都是祖国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每个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荣进步,首先取决于国家的命运,取决于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保持国家的统一,维护领土的完整,实现人民的团结,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只有民族团结,人民才能幸福安宁;只有民族团结,祖国才能繁荣昌盛;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
一、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追求
古往今来,各种文明相互激荡,在历史的长河中奔腾不息;各种文明交相辉映,使世界绚丽多彩。不同的文明各具特色、各成体系、各有地域,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追求相近的理想目标——向往实现社会的平等、安宁、和谐、和平。
(一)“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认为礼的作用,和睦是最重要的。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命题,深刻阐述了“和”不必一定要“同”,而“同”者也可能“不和”,以及善待自己更要善待他人的道理;实际上,孔子最早提出了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思想。在儒家看来,“同”并非“和”的先决条件,能在“不同”中求“和”才是最高的境界。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中国古代另一大思想流派道家提倡“天人合一”,即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在尊重与保护自然中谋生存,求发展。《礼记》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的理想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和睦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地等,但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的存在,但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秦汉以后,“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
“和合”思想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吸收、融合,对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
下,减少摩擦、增进共识,弘扬“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向世界表明,不断发展的中国,将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存、共生、共赢的“和合”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尽管东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就和谐这个理念来说,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世界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对此都有一定的认识;在西方文化中,“和谐”观念也有深厚的思想根基。
西方早期朴素唯物主义认为,联系世界万物的标准就是和谐。西方人的“和谐”观是建立在“差异对立”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追求对立,对立产生和谐”。柏拉图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会从“无秩序变成有秩序”。而毕达哥拉斯则明确提出:“和谐起于差异的对立”。西方早期的这种文化思想后来具体体现在西方民主的进程中。古希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民主制,几百年后的罗马相继出现了比较发达的民主共和制。
近代西方哲学的主题,就是在理性指导下,通过遵从自然对立的必然性,使人的自我身心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康德首先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实现人的自由与自然规律的统一和谐。黑格尔则用辩证法进一步完善西方文明传统的和谐观念,认为:和谐的本质就是对立统一。正是这些文化理念,使得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社会形态逐渐形成: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奠定了西方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洛克等人设计的三权分立机制,确立了国家权力的运行的平衡;约翰·密尔等人对公权和私权的界定,形成了公民和政府协调相处的框架,最终,发展成为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的现代西方自由社会的和谐文化理念。
实现社会和谐也一直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向往的理想社会状态。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体系中很早就有表述,特别是在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构建模式中,和谐社会成为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他在书中提出了空想的共产主义计划,认为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待遇平等,平均领取生活必需品,能使整个社会“和谐与自由”。马克思称这本书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的光辉灿烂的处女作”。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未来社会——“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蓝图中,处处闪耀着和谐社会的思想。比如,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不和谐的同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在揭示社会主义建立的前提条件时,提出了发展生产力,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思想;在构想“自由人联合体”时,提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思想;在分析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时,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相适应的和谐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等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二、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是如此。”
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世界,约有3000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由多民族组成,几乎没有纯粹的单一民族国家。在多民族国家中,由各民族共同利益而构成的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任何单个民族的利益,都必须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5000年辉煌壮丽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著名历史学家、民族教育家王锺翰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人民大众对本国、本民族的历史不了解,或者不能正确了解,怎么能叫他们热爱本国、本民族呢?从当代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来看,多民族国家的人民如果把爱本民族与爱祖国、爱兄弟民族对立起来,热衷于民族纷争,那么怎能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呢?我国的前途命运需要我们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大家庭里的每个民族成员结合起来。我们要想建设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加强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对本民族的历史的了解和热爱。”(《就民族史的教学和科研问题答》)
(一)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
从远古时期,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之上。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里,在各民族长期交往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秦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同时,我国从秦汉起就陆续在今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设置郡县,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在西北的羌地设护羌校尉,在东北乌桓地区设护乌桓校尉,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些边疆民族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治理版图之内,奠定了尔后统一多民族中国疆域的基础。正如著名学者任继愈所说:“秦汉开创了支配中国两千年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此后,统一成为主流,被认为是正常的,分裂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隋唐时期在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基础上建立了比汉朝疆域更为广大、民族更为众多的统一格局。唐朝设立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设道、府、州或羁縻府、州,管辖中南和西南各少数民族。唐朝统一领导和治理下的各民族蓬勃发展,促进了唐朝国力的强盛和疆域的扩大。宋朝虽然先后与契丹族的辽朝、女真族的金朝长期并立,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往十分密切。
元朝时,今天的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贵州等民族地区,都在行省的管辖之下。设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台湾,同时在云、贵、川、康等民族地区设土司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辖。清朝经过康、雍、乾三朝长达1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从东北、蒙古、新疆、西藏至我国南部、东部的整个地区,各民族都统一在祖国版图之内。清朝进一步奠定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增强了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综观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过程,其间既有全国统一时期,也有诸雄对峙割据时期。但统一是常态,每次分裂割据对峙之后,都使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大,制度越来越完善,参与统一事业的民族越来越多。而分裂是历史变态和迈向更高统一的过渡时期。凡在历史上促进中国统一发展的历史人物,无论他是哪个民族,通常都被推崇为大英雄;而凡制造分裂的人,也无论他是哪个民族,都被贬斥为历史的罪人。总之,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各民族根本和长远利益之所系,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追求目标。
(二)建立在兼容并蓄基础上的国家统一。
地理条件殊异、民族成分众多的中国能凝结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广大的中国能成为世界上惟一从古到今始终保持统一格局和文明传统不断的国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得益于中国特有的地理条件。中国东面和南面是茫茫大海,西边是世界屋脊,西南是高山深谷,北面是无垠的戈壁和草原,四周皆有天然屏蔽,因而构成亚欧大陆上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这一方面使先进的中部和东部农业民族区成为中华民族凝聚的核心,另一方面使中国历史上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和相互依赖性。这和欧洲农牧结合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此,无论是汉、唐还是元、明清,无论是汉族掌握中央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掌握中央政权,都离不开这一凝聚核心。
第二,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制定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交流的政策。近代以前的其他世界文明古国,如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帝国、拜占庭帝国,主要是建立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之上,实行的又是对异民族的强迫同化政策,所以一旦军事力量削弱或瓦解,基础即随之动摇坍塌,统治便难以为继,无法再度促成统一的恢复。而中国,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华夷五方格局,称“五方之民”,构成“天下”,共称天下的观念和大一统的理念深入人心,历久弥坚。这种大一统是建立在“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礼记·王制》),即保证大政整齐、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多种族群、文化、语言、宗教兼容并存,共同发展。这就使得中国历史上民族间的相互学习,形成了中华民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点,中华民族的共性日益增强,促进了祖国统一的发展与巩固。
第三,经过历史发展和锤炼,形成了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世代传承的三个纽带: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的休戚与共的关系。从我国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来看,由于中国特有的地理条件,各民族之间很早就形成了经济文化上的互补互济和互相信赖的关系。无论是国家统一时期,还是暂时分裂阶段,这种各民族间经济与文化的天然联系都不曾被割断。如历史上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进行的“茶马互市”、“盐铁贸易”等,既满足了中原农业、交通和军事的需要,也满足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所需,促进了经济互补和共同发展。同时,从先秦即已开始的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形成了中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基本格局。从历史记载来看,汉族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迁移和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内迁的数量都很大。如秦始皇曾
迁内地50万人到岭南戍边;汉武帝迁上百万军民到西域屯田;明朝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卫所,屯田的规模更是空前,仅云南一地就将近15万军户,使明代云南的汉族人口超过当地各少数民族人口的总和。少数民族内迁见诸史籍的,如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浑邪王率4万余人归附汉朝;西晋末年关中人口百万,内迁的“戎狄居半”;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随行的鲜卑人数以十万计。这种迁徙、融合更加强了各民族间业已存在的经济、文化联系。总之,各民族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中国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这是巩固祖国统一赖以存在的深厚基础和内在动力。
(三)各民族共同捍卫祖国统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从沿海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继而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中国各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西方列强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就有汉、蒙、满、藏、羌、彝、土家等各族军民奔赴前线,共同战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大沽炮台的满、汉守军和蒙古族骑兵,迎头痛击英法联军。西藏军民在隆吐山战役和江孜战役中,先后给英国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在中法战争中,壮、彝等族人民坚决反击法国对中国西南的侵略。东北地区的满、汉、达斡尔、鄂温克、赫哲等族人民,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柯尔克孜、回、蒙古等族人民,先后同沙俄入侵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新疆各族同胞的大力支援下,左宗棠率领的清军迅速击溃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的侵略,重新收复了新疆。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而奋斗。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族人民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海南琼崖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冀中、渤海回民支队,大青山蒙古族游击队,与全国抗日力量一起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构建美好家园的开拓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人民内求统一、外御强敌、反对分裂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各族人民互相交流、共建文明的创造史。
三、民族团结是中国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的大团结。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针对当前民族团结形势明确指出:“民族分裂势力越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我们越是要维护民族团结,筑牢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钢铁长城。我们要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
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保持和发展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三次剧变,彻底地改变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第一次是社会形态的改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第二次是政治形态的改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在事实上获得政治上的平等,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从1947年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至今,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1173个民族乡。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占民族自治区地方总人口的47%,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民族区域自治完全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第三次是经济形态的改变。1978年改革开放,经过30年的努力,各族人民在经济上普获实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族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又好又快的局面。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3062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92.5倍。二是特色经济初步形成。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民族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农畜产品和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基地。新疆的棉花产量居全国第一,天然气产量居全国首位,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内蒙古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广西已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和综合利用基地;云南鲜花产量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第一。青海、西藏等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发挥区域特色,使旅游业成为本地区的新兴产业,同时成为国家重要的资源战略接续区。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1952年,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76亿元,1978年为76.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了20.39倍,年均增长24.34%),2008年达18453.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240.72倍,年均增长60.33%)。国家在民族地区安排了一批重大项目,修建了一批铁路、机场、高速公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和完工,增强了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四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民族地区实现外贸进口总额607.5亿美元,与2002年的112.4亿美元相比,增长了5.4倍。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2008年13170元,增长了30多倍;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2008年的3389元,增长了19倍。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可以说,现在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最好的时期。这些成就来之不易,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得益于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
四、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和各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民族团结见证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光辉历史。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民族团结关系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关系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我国教育家徐特立说过:“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当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必然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的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灵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和统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过程中,不仅民族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得以空前的光大,而且中华民族从自在的联合走向自觉的联合,团结一致走上了通向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
(二)民族团结谱写着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华美乐章。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自豪感。新中国成立60年来,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
60年来,中华民族在前进过程中克服了来自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种种困难和考验,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心同德、并肩战斗。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三)民族团结将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未来。
今天,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往开来、意气风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把各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只有56个民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团结奋斗,中华民族才能焕发出无比磅礴的伟大力量,民族复兴的伟业才会展现出宽广灿烂的光明前景。
篇三: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民族
立足民族精神,解读“广西精神”
摘要
“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广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积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广西的具体表现,是广西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风貌的结晶;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广西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区域特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作为21世纪青年大学生,应该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学习与思考广西的精神。
关键词
【内涵】
【精神】
【弘扬】
一.从中华民族精神到广西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
2.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大庆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胸怀大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在六十年代极不寻常的时期,中国科学家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
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青藏铁路精神——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青藏铁路建设者们顽强拼搏、求实创新,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三)广西精神根植民族精神,又具地方特色和民族内涵
“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广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积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广西的具体表现,是广西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风貌的结晶;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广西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区域特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广西拥有5100万人口,12个世居民族和睦相处,历史悠久,少数民族文化、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包容并存。经过多年胼手胝足的奋斗与建设,广西取得了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巨大成就。2005年,自治区党委在作出
建设“文化广西”的战略决策时,就组织课题组对“广西精神”进行过研究。2008年,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广西各族人民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服从大局、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和谐精神”。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时,在中央评价广西的“四个模范”中,“民族团结的模范”放在第一位,“团结和谐”成为“广西精神”的典型特征。2009年,为隆重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自治区党委结合广西的实际提炼了“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的百色起义精神。这些内涵成为新时期广西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广西精神的精神内涵
(一)团结和谐是广西精神的根本标志。
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顽强拼搏、勇于进取,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形成了团结奋斗、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是我国民族团结的楷模。在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会上,中央代表团团长周永康同志代表党中央高度评价广西是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将大力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开创以民族团结和谐为核心的全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繁荣的新局面。“团结和谐”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民族特质。
(二)爱国奉献是广西精神的显著特征。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广西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特别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广西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严格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顾全大局,不讲条件,勇于牺牲,自觉奉献,为保家卫国、维护边疆稳定、创造幸福生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无私的奉献,形成了非常宝贵的精神品格。“爱国奉献”体现了广西精神基本的历史特质。
(三)开放包容是广西精神的鲜明特质。
广西沿海沿边沿江,长期以来,不封闭、不保守、不狭隘;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善于学习全国兄弟省份的长处,善于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善于吸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以开放的胸怀,熔铸四方文化精华,促进了自身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凸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南宁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更是加大了广西的开放力度,展示了广西自信豁达的姿态、天下一家的情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放包容”是对广西地域特点、区位优势、历史发展和民族性格的高度凝炼,体现了广西精神的区域、人文特征。
(四)创新争先是广西精神的重要特点。作为一个后发展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区,广西人民秉承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不甘落后,不怨天尤人,不因循守旧,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勇于赶超。广西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奋勇争先的过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人民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创先赶超的精神状态,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在赶超创新、争创一流中实现历史新跨越。“创新争先”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创先争优”
时代精神的广西化,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精神动力。“创新争先”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时代特征。
三.中国人民尤其青年大学生应如何学习与实践广西精神
(一)立足民族精神,努力学习广西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有条件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体现在国家、民族和他人处在危难时刻能挺身而出,还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实际行动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团结和谐的模范。
长期以来,广西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了团结奋斗、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成为我国民族团结的楷模。我们要大力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讲团结、重和谐、求合力,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爱护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护团结,进一步开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
(三)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爱国奉献的楷模。
爱国奉献是广西人民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我们要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富民强桂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艰苦奋斗,淡泊名利,自觉奉献,报效国家,让爱国奉献成为时代风尚和社会主流。
(四)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开放包容的榜样。
长期以来,广西人民有着自信豁达、天下一家的情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创先赶超的精神状态,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创造一流业绩。
(五)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创新争先的先锋。
创新是广西破解又好又快发展难题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开拓创新的勇气、敢于争先的锐气,始终保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工作激情,在工作思路上不断创新,使创造的火花在碰撞中闪光,使思想的翅膀在渴望中飞翔,用与时俱进的广西精神推动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学习广西精神心得体会》
《广西新闻网——高校如何弘扬广西精神》
篇四: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民族
民族文化力与民族文化的本质
内容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等一系列重要论断。特别是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论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不仅成为普通民众日常议论的热点话题,而且也成为理论界研讨的前沿课题。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凝聚力
文化人与精神家园
社会化
国力与文化竞争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而光辉灿烂的文化。它博大精深,充分显示了炎黄子孙的无穷智慧和宽广胸怀。民族文化的本质就是民族凝聚力。我们因文化同而有共同语言、共同向往、共同梦想,因文化同而志同道合,因文化同而让我们相互理解,抱在一起!没有民族文化就不能组成一个民族!一群人先是有了文化,接着有了历史,然后成了一个民族,于是有了国,接着有了家,有了家才有了一切!民族文化是其根本!民族文化是什么?是一个民族的魂!民族凝聚力是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共同文化的重要功能,它使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
一、文化力与精神家园
(一)关于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多年来一直极富魅力、令人关注。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就有著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期有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后期有持续不断的文化热、国学热,一直影响至今。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第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
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第二,文化是发展的目标。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斯德哥尔摩“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会议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第三,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四,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一个民族如何既融入全球化又保持文化个性,关键是要有清醒的文化自觉和主体意识,防止“他者化”。
(二)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国际来看,是积极适应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的需要。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而且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全球化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是关系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文化的内在发展动力,在于它的刚健有为,在于它的独立意志,在于它的开放包容,在于它的维新变革。在这里,悠悠古韵与勃勃生机是有机结合的。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同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中国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更好地保存和发展自己。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中弘扬和光大中华文化。文化建设贵在积累,重在创新。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要有一套具体的做法和合适
的路径。在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再犹豫彷徨了。要从娃娃抓起,从最基础的典籍着手,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和规范做起,在文化建设方面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具体的做法和路径主要是:
第一,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第二,生活化,即逐步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成为日常生活规范。
第三,社会化,即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第四,教育化,即使中华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二、文化人与社会化
(一)从人格发展角度来说
社会化有自我完善的过程和功能。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来认识“自我”,并按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行为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自我”是人格的重要部分,自我完善包括: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自我”观念对人有着推动、调节和控制的功能。
(二)从社会互动角度来说,没有社会化就没有社会
社会化不仅对个人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社会的发展和有效运作也是如此。只有当一个社会的成员一起行动共同支持、维护这个社会的时候,社会才能发展下去,所以社会往往通过塑造成员的行为来达到此目的。从社会的观点来看,当人们感觉到自己想做的正是社会期待的,这期待也最好地满足了社会的利益和要求的时候,社会化才能有效运作和发展。(三)人的社会化的功能
从文化角度看,人的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著名美国社会学家w.奥格本对社会现象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人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
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这种观点反映了人的社会化在文化延续中的重要性。
从社会结构角度看,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本质任务。帕森斯曾说,社会没有必要把人性陶冶得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而只须使人们知道社会对不同角色的具体要求就可以了。他认为角色学习过程即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待,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其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人的社会化的内容:
1、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一方面,社会化使得生活在同一个民族、国家,同一个阶级、阶层,同一时代的人的个性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每人的个性中都会内在地包含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等共性的东西。这是社会文化传递的结果。
另一方面,社会化又不可能造就具有完全相同个性的个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遗传因素;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三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虽然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有某种身不由己的力量制约自己的活动,但面对社会,个人并非是消极被动的,在一定范围内拥有选择余地。因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是,同在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兄弟姐妹,性格特征合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完全相反。
2、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社会化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化的内容就是个人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一般说来,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两大部分。个人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价值观念内化,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在社会学看来.这一过程对于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及自我观念的完善,以及个人在特定社会结构中的角色扮演具有重要意义。
3、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考察和解决有
助于把人推到一定社会结构中充任角色的条件和机制。
三、国力与文化竞争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如是说。党和国家已经敏锐的意识到文化在当前国际竞争中的重大意义。从国际竞争看,现在国力竞争更加注重软实力,未来的斗争将主要是文化的竞争。正如美国战略家热津斯基所言:“控制人类共同命运努力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具有极端重要意义的哲学和文化层面,正是它形成了指导政治行为的重要观念和影响。”这一句话道出了文化软实力的真谛。
首先,文化软实力首先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在一种文化的氛围当中,形成伟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更为震撼人心的是它令其他的民族也向往、撼动、景仰。
其次,文化软实力是生产力。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载体,既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产业,体现为强大的生产力。
最后,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而且还是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国家要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
结论:
民族文化的本质就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而中华民族凝聚力则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共同文化的重要功能,它使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而且还是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国家要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
篇五: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民族
形势与政策论文: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
内容提要:现在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中国人丧失了古代传承的优良的“民族精神”,然而我认为,中国的历史某种意义上就是被殖民或半殖民的历史。所以像这种强大的民族团结的精神从来没有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我们不应去浩瀚的历史中盲目搜寻,而应立足于现实,创造出崭新的民族精神!
关键字:民族精神两千余年殖民文化儒家中庸不排外并非丧失不曾拥有创新
前几天无意中看见了一篇李敖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发表的一个讲话,这位老先生一如既往的坚持奉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其题目竟然是“如果我是日本人,我也会去参拜靖国神社”!于是饶有兴致的往下看他的高见
文章开篇就直捣黄龙,切中要害,简洁明了地指出了中日两国人对“民族英雄”不同态度:
“作为中国人,今天我想起在抗日战场和朝鲜战场上用血肉之躯抵抗了小日本和美帝机枪大炮的几千万中国先辈……我欲哭无泪,我想跪下叩一万个响头……却找不到他们的牌位!
日本人为什么要参拜靖国神社?因为对于大和民族来说,里面所供奉的:都是他们民族的英雄呀!”
虽然我也痛恨日本,虽然不愿承认,但是大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可以称为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确实令我们众多的炎黄子孙感到汗颜!日本人可以说是世界上少有的最团结的民族之一,而这种团结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国人所缺乏的。在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横流的物欲已经淹没了对英雄的崇拜之情,对民族的热爱之情。人们在为生计不停的奔走,烈士陵园已经成为传说中走形式的地方……
回首往昔,1840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之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以许多人以为中国被外国侵略的屈辱史只有100余年,只是在这期间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丧失了。然而他们却不了解,史学家之所以如此界定中国近代史和屈辱史的开端,是为了突出从此开始了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正面交锋。事实上,中国从封建制度的确立到灭亡的两千余年,中国人一直遭受外族的殖民侵略,经常遭受成为亡国奴的苦难:秦汉时有强大的匈奴,不得不以长城与和亲来换取片刻的安宁;晋唐有嚣张的突厥,都城长安的沦陷难道不是殖民的标志?两宋就更惨,前有大辽西夏,后有大金蒙古,杯酒释兵权之后,有几任宋朝皇帝不是靠年纳岁贡割地赔款混日子的?可惜黄金万两买不断草原民族逐鹿中原的野心,最终构筑中国历史上最大版图的元朝帝国还是统一了中国全境。如果这以前的种种都算是小小的骚扰的话,这就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殖民化了。换句话说,在此后的时间里,大部分中国人都是真正意义的亡国奴了。之后的明朝虽有反扑,但仍然无法阻挡建州女真的金戈铁骑,大清帝国的建立帮助中国完成了历史上第二次完全殖民……”
可能有人会说,汉人满人蒙古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虽然语言和生活习惯不同,但是同是一个人种,怎么能算是殖民呢?那么我要反问一句,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异同不也是这样么?为什么日本人就算是殖民性质的侵略战争呢而这些就不算呢?难道只因为中日之间隔了一个东海?事实上,宋人眼中的蒙古人,明人眼中的满族人和我们眼中的日本人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差别只在于他们叫外族为夷人,而日本人称我们为支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清政府遭遇洋人侵略时,也可以理解为两个殖民者之间的战争,一个打败了另一个,不过是前者在殖民地住得太久淡化了它的侵略本质。
历史上的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理应积极对外扩张,为什么反而屡遭侵略而且表现软弱,甚至有“亡国灭种”之险呢?恐怕要从更深的文化层次寻根觅源了。在鱼龙混杂的各种中土文化中,出于统治地位的儒家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颓废”可谓“功不可没”。在中国历史上对外扩张最积极的是元朝。蒙古勇士曾三次东渡远征日本,更骑着藏骜横扫欧亚大陆,把中国的版图一直西扩到多瑙河流域。然而,如此强大的帝国为什么在后期衰败了呢?因为被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同化,行“中庸”之道,雄心难再。清朝统治者对于汉文化的吸收更为重视,所以同理也难逃相同的命运。时至今日,虽然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却从来不敢小看中国的文化的力量,不仅不敢,而且膜拜。曾有网友在日本网站嘲笑日本人想变成中国人,竟然没有一个日本人反对!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中虽然有抵抗外族侵略的重要方面,同样也有显著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求安求稳(鲁迅先生口中的“劣根性”)且兼容并包的重要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一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武力驱逐武力能驱逐的,智力同化武力不能驱除的,才使中国文化成为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的幸存者——我们的人种不断在扩充和变化,只是我们的文化从来没有终止过传承和发展。
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面对外国的侵略中国人大多“丧失民族精神”了。理由很简单,我们并非丧失了什么团结对外的民族精神,而是我们从来都不曾拥有过!儒家学说的中庸,中庸中的从众心态结合了生存第一性在潜意识中提醒中国人:这才是最安稳的生存之道。作为一个纳百川归于大海的国度,决定了中国人的本性是不排外的,所以就有了不曾出现过的“民族精神”的丧失,有了“顺民”,也有了“汉奸”。
古朴的文化固然有它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积极意义,但是恐怕并不能适应全新的快节奏社会。我个人认为,我们需要做的,是以五四运动为界进行更多的继承,并坚持进行进一步的创新。特别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实现和平崛起的新时期,应该少去老棺材中挖那些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古籍。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发现和建设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我们崭新的民族精神,然后凭借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六: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民族
推荐访问: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民族 形势 民族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