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党支部选举工作的政策依据(5篇)

时间:2024-10-15 14:00:07 浏览量:

篇一:网格党支部选举工作的政策依据

  

  XX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任务,区委确定我街道为区级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试点单位,结合我街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着眼于实现党的组织核心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社区服务优质化、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原则,通过创新设置方式,探索党组织设置网格化,着力构建“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社区区域网格化大党建格局。

  二、主要内容

  推进社区“四有一化”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细化社区网格单元,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落实基层党员干部、联系服务队员工作责任,整合基层各类服务资源,建立起“纵横到边、覆盖全面、活动开放、功能互补”的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三、工作任务

  1、在社区建网格,建立科学合理的网格体系。根据社区所辖范围、楼栋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及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党员分布情况等具体情况,结合机关、社区干部配备数量,合理设置基本网格。按照辖区居民200-300户左右的标准,把街道13个社区(村)划分为59个基本网格。在健全网格体系的同时,在单元网格内相应配备齐全由街道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居民党小组组长、楼栋长、辖区民警、巡防队员、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网格管理员队伍,并配备

  医生、教师、大学生、公共服务人员等各方面的辅助力量,以满足网格内居民群众的多方需求。

  2、在网格建组织,实现党组织网格全覆盖。把党建工作触角向网格延伸,以党组织优势为社区事务管理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围绕“消除党组织设置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的目标,根据每个网格的规模、党员数量,按照“就近、灵活、便民”的原则,推行“片、线、面”结合的社区党组织组建模式,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党建“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党组织全覆盖。按照社区建支部、网格建小组、“两新”组织进网格的思路,精心打造以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为基本框架的组织体系,将同一网格内的党员编入一个党小组,将生活、工作在社区网格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网”进党组织管理。

  3、引资源进网格,形成网格党建工作合力。以社区党建为共同目标,改变单纯由单位党组织管理党员的单一模式,辖区内机关、企业、学校、两新组织全体党员共同认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居住在社区的“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全部就近纳入网格党组织管理,实行居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双重管”、离退休党员“接管”、流动党员“参管”、下岗企业党员“重点管”“五管合一”的模式,努力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党员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网格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全覆盖。

  4、聚集网格要素,健全网格管理队伍。要积极探索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把人、地、物、事、组织、舆情等社会管理各类要素聚集起来,全面整合单元网格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片区民警、入党积极分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优秀人员、楼栋长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人力资源,组建党员网格志愿者服务队,明确职责和任务,做好网格内的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等各类工作,精心打

  造以“党员网格责任人——党员楼栋长——党员信息员——党员网格志愿者服务队”为主要架构的网格党员管理服务队伍。

  5、设立“卡”式管理,健全党员信息台帐。推行探索开展以党建联席会,建立党员信息卡、党员承诺卡、党员服务卡、党员活动记录卡为主要内容的“一会四卡”管理,实现“党员情况明、活动参与广”的效果。通过探索党员“积分卡”、“服务卡”、“登记卡”等形式多样的“卡”式管理模式,及时掌握了解党员基本状况、思想动态、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情况,为社区网格内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依据,便于参与配合、协调解决、研究处理社区管理工作中的事务和问题,形成“网格事务党员管,社区事务大家办”的浓厚氛围。

  6、创新实践载体,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和“党员志愿先锋行动”等活动,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团员、网格管理员、志愿者等结合实际进行岗位承诺和实事承诺,因需设置岗位职责,亮明个人身份和承诺事项,公开履诺践诺情况,开展先锋党小组、优质服务网格、优秀共产党员、社区服务先锋、志愿服务先锋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党群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扎实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让党员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诺,比效能、比服务、比奉献,进行满意度综合评价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激励党员群众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建立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问题由网格管理服务人员现场调处或由社区研究协调解决,复杂问题移交街道解决或协调相关单位解决,并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台账,确保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四、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从2012年6月至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6月1日--6月15日)。各社区(村)对照实施意见要求,加强思想动员,统一工作认识,进行宣传发动,在

  机关党员干部、社区(村)两委成员、网格骨干中广泛宣传对接社区党建“网格化”的有关内容和工作要求,营造良好氛围。

  2、制定方案阶段(6月16日—7月15日)。各社区(村)摸清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党员底数,制定工作方案,分类建立党建信息台账,成立社区(村)网格党支部,科学划分网格党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建立健全管理与服务制度。

  3、组织实施阶段(7月16日—9月30日)与社区党组织及人大换届选举统筹结合,将辖区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党员编入网格党小组,健全网格党小组各项工作制度,开展系列党建活动。

  4、深化提升阶段(10月—12月)深化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成果,丰富管理内容,提高管理水平,排查网格管理中的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总结工作经验,形成规范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使社区(村)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支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支部书记要切实加强领导,科学有序开展工作。各社区(村)要切实重视组织协调,主动加强走访、沟通和联系,摸清各类单位党组织、党员情况,明确职责任务、注重分工协作,形成支部统一领导,街属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及时研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这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广泛宣传,争取网格内单位和社区居民的支持,让居民群众充分认识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是深入推进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以及机关干部“进家庭、知民情、暖人心、促和谐”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充分感受这种管理模式带来的好处,激发居民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更多人投入到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来。

  3、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各社区要将上级的政策精神和各网格的自

  身实际和起来,积极创新区域党建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整合党建资源与社会资源,推进党建参与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的融合互动。

篇二:网格党支部选举工作的政策依据

  

  关于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问题解答

  (2011年11月16日)

  一、关于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政策依据

  (一)《党章》(十七大修改通过)。

  (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1990年9月27日)。

  (三)省委办公厅晋办发[2011]31号文件,袁纯清书记、汤涛部长讲话精神。

  (四)中共永济市委《关于认真做好村级党组织和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永发[2011]23号)和永济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村级党组织和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

  二、关于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的整体安排和时间要求

  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总体要求是和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统一安排,同步推进,一起验收。具体工作中,分别按照各自的阶段和换届要求开展工作,一般按照“先党支

  部,后村委会”的顺序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有法定日,党支部换届相对灵活,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整体时间要求和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时间是一致的,从今天开始到2011年12月底结束。

  (1)换届准备阶段(2011年11月16日—11月18日)。

  (2)选举实施阶段(2011年11月19日—11月30日)。

  (3)建章立制阶段(2011年12月1日—2011年12月10日)。

  (4)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12月11日—12月20日),共有七项工作。①进行验收;②乡党委、政府要组织好村“两委”新老班子的交接工作;③整理、完善村干部档案;④抓好新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履行职责、服务群众的能力;⑤要指导村“两委”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制定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全面开展任职承诺;⑥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落选人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积极支持新班子工作,形成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⑦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配套组织,提倡村“两委”成员兼任青年、妇女等群众组织负责人和村民小组组长。

  三、关于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的根本原则和总体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时指出: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是做好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原则。我们要把这一原则贯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始终,切实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按照省委提出的“平稳、规范、按时、保质”总体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保证换届选举不偏离正确的方向。①平稳,就是有序推进、保持稳定,尤其换届选举期间要保证农村班子不停、思想不散、秩序不乱;②规范,就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自行其是,不擅改程序;③按时,就是按统一部署完成选举工作任务,做到不留死角,不拖进度;④保质,就是要选出好班子,增强新活力,推动大发展。

  四、关于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流程

  为切实做好全乡村党组织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全面推行农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的办法,条件成熟的村党组织可以试行“公推直选”(即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准备阶段

  (1)各村参加全乡村党组织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和业务培训后,准备以下工作:

  ①召开支部会成立村党组织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

  ②准备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并于11月18日前报乡党委。

  ③召开党小组长以上人员参加的动员会,布臵换届选举工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换届选举业务培训。

  (2)各支部向乡党委提出换届选举请示。请示的内容包括:召开党员大会的指导思想、时间、议程和下一届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名额,以及“两推一选”(或“公推直选”)的具体安排等。并于11月18日前报乡党委。

  (3)乡党委对各村上报的请示进行批复。

  (4)村支部通知全体党员准时参加换届选举。张贴选举公告。

  (5)各支部及时召开委员扩大会议(扩大到党小组长),传达乡党委的批复精神,讨论研究召开党员大会的相关事宜。

  (6)各村起草党支部任期工作报告。报告包括本届村党支部执行党的路线、方乡、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情况,支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情况及经验教训总结等,对下一届村党支部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村党支部成员准备个人述职报告。

  (二)党员推荐阶段

  各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推荐下一届村级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参会党员超过党员数的三分之二,会议有效。

  (1)听取本届村党支部委员的述职报告。

  (2)宣读乡党委制定的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条件。

  (3)参会人员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全额推荐下一届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

  (4)现场公开计票(若推荐的候选人初步人选不足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名额的两倍时,不足的名额,经到会代表半数以上同意,可以进行第二轮推荐,也可以不再推荐)。

  (5)村党支部向乡党委报告推荐结果。

  (6)乡党委根据推荐票的多少和候选人条件,按照下一届村党支部委员名额两倍的人数,研究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

  (7)乡党委向村党支部批复下一届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

  (三)群众推荐阶段

  村级党支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以户为单位的方式推荐),在乡党委批复的下一届村级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中,全额推荐下一届村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为了确保村民推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参加推荐的范围应包括下列人员:村民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其他村级组织负责人,村民小组长等)。

  (1)向村民代表及相关人员发出召开会议的通知。

  (2)村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做竞职演说。

  (3)召开推荐会议,介绍乡党委批复的下一届村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的基本情况并组织推荐。

  (4)现场公开计票。

  (5)向乡党委报告群众推荐结果。

  (6)乡党委在村民代表推荐票过半数的人选中,按照比下一届村支部委员名额差额20%的比例和候选人条件,研究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

  (四)组织考察阶段

  乡党委派出考察组,对下一届村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考察。

  (1)乡党委提前发出考察预告。对党委批复后的下届村支部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在正式选举三日前进行公示。

  (2)考察组分别召开党员、干部、群众座谈会,广泛听取党员、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意见。

  (3)全面考察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能力、“双带”能力和在群众中的威信等,形成综合考察材料。

  (4)由乡党委责承纪检、计生、派出所等部门对党支部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审查,有无违纪违法情况,相关单位要签述审核意见。

  (5)乡党委根据推荐和考察情况,研究确定下一届村党支部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建议人选,批复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建议人选按照比应选人数20%的比例确定差额。

  (五)党内选举阶段

  “两推一选”选举程序:

  (1)制订选举办法。村党支部在乡党委指导下,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制定选举办法(草案),选举办法包括“两推一选”选举办法的依据、候选人产生过程、选举名额、选举程序以及投、监、计票办法。

  (2)印制选举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的选票。

  (3)确定党员大会应到会有选举权的党员数,并报乡党委核准。

  (4)召开村党员大会选举新一届村党支部委员。

  ①清点到会党员人数,有选举权的到会党员数超过应到会党员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②听取本届村党支部工作报告。

  ③酝酿下一届村党支部候选人建议人选名单,确定正式候选人。

  ④通过选举办法。

  ⑤分发选票,并说明选票填写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和投票顺序。

  ⑥组织投票,收回选票,清点票数,宣布投票是否有效(收回选票等于或少于实发选票数,选举有效;多于实发选票数,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

  ⑦计票(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当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当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缺额的可以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从未当选的得票多的候选人中按比缺额多1人的差额确定候选人)。

  ⑧宣布选举结果。

  (5)召开新一届村党支部委员会议等额选举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会议由上届党支部推荐一名新当选委员主持,议程为:

  ①会议主持人介绍书记、副书记候选人的建议名单。

  ②与会委员酝酿讨论。

  ③无记名投票选举。监票人从不是书记(副书记)候选人的委员中推选,经委员表决通过。被选举人获赞成票要超过实到会委员的半数方能当选。

  ④(主持人与乡党委电话沟通汇报后)监票人公布得票情况。

  (6)继续进行党员大会,通报新一届村党支部第一次会议情况。

  “公推直选”选举程序

  (1)制订选举办法。村党支部在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的基础上,在乡党委指导下,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制定“公推直选”选举办法(草案),选举办法包括“公推直选”选举办法、选举名额、选举程序以及投、监、计票办法。

  (2)印制选举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选票。共2张,其中村党支部书记选票1张、副书记和委员选票1张。

  (3)确定党员大会应到会有选举权的党员数,并报乡党委核准。

  (4)召开党员大会直接选举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

  ①清点到会党员人数,有选举权的到会党员数超过应到会党员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②听取本届村党支部工作报告。

  ③通过选举办法。

  ④分发选票,并说明选票填写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和投票顺序。

  ⑤组织投票,收回选票,清点票数,宣布投票是否有效(收回选票等于或少于实发选票数,选举有效;多于实发选票数,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

  ⑥计票(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当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当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缺额的可以另行选举。)

  ⑦宣布选举结果票数。

  (5)继续进行党员大会,通报新一届村党支部选举情况。

  (六)建章立制和总结阶段

  (1)村党支部及时向乡党委呈报选举结果。乡党委予以批复,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并对外公布。

  (2)新一届村党支部召开会议,明确分工,讨论制定新一届村党支部任期目标,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3)乡党委及时向市委组织部报送本乡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结果、有关报表和总结材料,并做好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

  五、把握四个关口

  (一)把好村“两委”班子职数关。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村“两委”班子成员职数。凡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村,村干部定编7名;2000至3000人的村,定编在6名;1000至2000人的村,定编5名;500至1000人的村,定编4名;500人以下的村,定编3名。

  (二)把好村“两委”班子结构关。村“两委”成员中,35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要进一步提高。要选配优秀妇女同志进入村“两委”班子。要提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提倡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并稳定提高“一肩挑”的比例。村

  党支部的总体要求,就是要通过换届选举达到减少村干部数量,提高村干部素质,优化村班子结构的目的。

  同时,省委专门召开会议,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参选村“两委”班子成员,要将选用大学生村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作为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重要任务进行考核。具体的条件:要在原服务的农村工作一年以上,本人自愿申请,依法登记为选民,张榜公布、群众认可的情况下,可以参加党组织或者是村委会的选举。

  要落实省委和运城市委提出的每个乡乡要有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担任“两委”主干的要求,从各村实际出发,选拔一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干部担任“两委”主干。积极动员符合条件(服务满一年)的大学生村干部竞选农村“两委”主干,确保他们能公平、公正地参与竞选。

  (三)把好候选人提名关。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举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思想政治素质好、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工作能力强、身体健康、受群众拥护的人进村“两委”班子。

  一是政治素质好,模范执行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有带头致富的本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三是

  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四是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五是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群众观念,乐于为群众办事,得到党员和村民公认;六是年富力强,身体健康,文化水平比较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8+1),不宜提名:

  ①被判处刑罚或者刑满释放(或缓刑期满)未满5年的。

  ②被劳教或者解除劳教未满3年的。

  ③违反计划生育未处理或受处理后未满3年的。

  ④涉黑涉恶受处理未满3年的。

  ⑤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未满2年的。

  ⑥信奉邪教、搞封建迷信活动、参与赌博造成恶劣影响的。

  ⑦利用宗教、宗族甚至黑恶势力等干预农村正常工作的。

  ⑧拉帮结派干扰选举、拉票贿选的。

  ⑨另外,宗教教职人员亦不宜作为候选人。统战、宗教等部门要认真把关。

  六、党员人员计算及代为投票规定

  (一)党组织选举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生效?

  (1)必须达到法定的参会人数。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2)必须符合收回选票的数量规定的要求。收回选票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有效;收回的选票多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

  (二)党员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内?《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规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作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尊重和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利,使党内选举能够充分体现多数选举人的意志。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党员由于种种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到会参加选举。

  为了保证党的基层组织的选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党员因下列情况不能参加选举的,经报上级党组织同意,并经党员大会通过,可以不计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内:(1)患有精神病或因其它疾病导致不能表达本人意愿的;(2)自费出国半年以上的;(3)虽未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党纪处分,但正在拘留或服刑的;(4)年老体弱卧床不起和长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5)工作调动,下派锻炼、蹲点,外出学习或工作半

  年以上,按规定应转定正式组织关系而没有转走的。不属于上述情况的党员,虽不能参加党员大会进行选举,仍应计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列。

  (三)在“不计算入应到会人数”人员的处理上,是否还有其它要求?

  对五种“不计算入应到会人数”应把握以下几个步骤:一是与这些党员本人或其家属联系,通报本次党员大会的重要意义、内容程序等相关内容和上级的规定,说明情况,动员其在本次党内选举大会召开时参加会议,并告知如不参会根据规定将不计算入应到会人数和名单。二是请示上级党(工)委并得到同意。三是选举日前三天公布党员名单及不计入总数的党员名单,选举日前一天,根据党员提出的异议进行解释和更正,在选举前交党员大会。四是提请党员大会进行表决。在进行党内选举大会议程前,就这部分同志不计算入应到会人数,提请党员大会进行表决。同时还应严格控制“不计算入应到会人数”人员的数量。

  (四)哪些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

  正式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五)在什么情况下,选举人可以委托他人代填选票?

  在党内选举过程中,参加选举的党员因不识字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自己填写选票时,可以委托参加会议的不是候选人的其他同志代写选票,被委托人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填写选票。但因事请假不能参加选举的党员,应视为缺席,不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七、完善监督体系,建立应急预案

  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要实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凡对换届选举工作消极应付、领导指导不力、处臵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八、关于规范党组织换届选举的问题

  这次换届从四个方面开始规范:一是村级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应由上届村级党组织委员会主持。二是以乡为单位,全乡统一选举票样,由乡党委印制党组织成员选票(一张),可以参照村委会成员选举票样印制。三是统一当选证书样本,由乡党委负责印制当选证书。四是党组织选举要当场唱

  票、计票,经过乡党委研究同意批复后,宣布选举结果,根据分工情况,印发文件,颁发当选证书。

篇三:网格党支部选举工作的政策依据

  

  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工作方案

  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工作方案

  为扎实推进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健全服务网络、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激活社区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能,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党组织核心作用更加突出、党群关系更加密切、社区居民更加和谐的目标,以树旗帜、优服务、做奉献为抓手,整合资源、创新方式,健全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的管理体系,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工作原则

  坚持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原则

  坚持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

  坚持权职明确、分级负责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基本实现社区党建网格化、精细化、整合化、规范化的目标。一是实现管理网格化:以社区内党员为对象,划分为2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一个网格党小组。二是实现服务精细化:实现对网格内居民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服务。三是实现公共资源整合化:整合资源,推进党建区域化格局,逐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四是实现工作流程规范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度,促进社区工作更加利民、惠民、便民。

  四、工作任务

  整体工作任务为:实现一个格局、划分三级级网络、健全五项机制。具体任务是:(一)实现区域化党建格局

  构建以整合区域内各种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抓手,以服务区域内广大党员群众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区域内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

  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协调,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促进共驻共建氛围的形成。

  (二)划分三级网格

  1、定网格。社区基层党建分为三级网格:一级网格,古城社区党支部。二级网格设置两个网格党小组组长。三级网格,由社区党员担任社区网格员。根据道路走向、党员分布等情况,具体划分为2个网格,社区共有党员34名第一网格党小组18人,第二网格党小组16人。

  2、定职责。一级网格的主要职责为:对网格化管理中的重要事项进行综合协调、办理和处置。督促、指导下级网格落实工作。对下级网格进行评估、监督与管理。二级网格的主要职责为:期组织党员学习、活动。认真做好网格化工作记录。分片负责指导、监督、管理等日常工作。定期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建议,并及时协调解决或向上反映。对党员的监督、管理和服务。收集、汇总、上报社区情民意。三级网格是完成支部赋予的各项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协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3、定制度。结合实际,制定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联系会议制度、日常学习活动制度等规章制度。

  五、工作职责

  1、网格工作人员按照《人口基础信息采集规范》、《人口扩展信息采集规定》中要求对居民做好信息基础数据采集与维护,确保信息全面真实。

  2、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及法律法规等收集民意民情。

  3、网格员每天必须进网巡查,对网内的维稳、计生、民生等第一时间向党小组组长汇报,由党小组组长汇报党支部。

  4、完成社区党支部下达的各项任务。

篇四:网格党支部选举工作的政策依据

  

  XX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任务,区委确定我街道为区级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试点单位,结合我街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着眼于实现党的组织核心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社区服务优质化、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原则,通过创新设置方式,探索党组织设置网格化,着力构建“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社区区域网格化大党建格局。

  二、主要内容

  推进社区“四有一化”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细化社区网格单元,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落实基层党员干部、联系服务队员工作责任,整合基层各类服务资源,建立起“纵横到边、覆盖全面、活动开放、功能互补”的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三、工作任务

  1、在社区建网格,建立科学合理的网格体系。根据社区所辖范围、楼栋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及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党员分布情况等具体情况,结合机关、社区干部配备数量,合理设置基本网格。按照辖区居民200-300户左右的标准,把街道13个社区(村)划分为59个基本网格。在健全网格体系的同时,在单元网格内相应配备齐全由街道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居民党小组组长、楼栋长、辖区民警、巡防队员、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网格管理员队伍,并配备

  医生、教师、大学生、公共服务人员等各方面的辅助力量,以满足网格内居民群众的多方需求。

  2、在网格建组织,实现党组织网格全覆盖。把党建工作触角向网格延伸,以党组织优势为社区事务管理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围绕“消除党组织设置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的目标,根据每个网格的规模、党员数量,按照“就近、灵活、便民”的原则,推行“片、线、面”结合的社区党组织组建模式,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党建“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党组织全覆盖。按照社区建支部、网格建小组、“两新”组织进网格的思路,精心打造以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为基本框架的组织体系,将同一网格内的党员编入一个党小组,将生活、工作在社区网格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网”进党组织管理。

  3、引资源进网格,形成网格党建工作合力。以社区党建为共同目标,改变单纯由单位党组织管理党员的单一模式,辖区内机关、企业、学校、两新组织全体党员共同认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居住在社区的“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全部就近纳入网格党组织管理,实行居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双重管”、离退休党员“接管”、流动党员“参管”、下岗企业党员“重点管”“五管合一”的模式,努力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党员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网格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全覆盖。

  4、聚集网格要素,健全网格管理队伍。要积极探索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把人、地、物、事、组织、舆情等社会管理各类要素聚集起来,全面整合单元网格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片区民警、入党积极分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优秀人员、楼栋长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人力资源,组建党员网格志愿者服务队,明确职责和任务,做好网格内的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等各类工作,精心打

  造以“党员网格责任人——党员楼栋长——党员信息员——党员网格志愿者服务队”为主要架构的网格党员管理服务队伍。

  5、设立“卡”式管理,健全党员信息台帐。推行探索开展以党建联席会,建立党员信息卡、党员承诺卡、党员服务卡、党员活动记录卡为主要内容的“一会四卡”管理,实现“党员情况明、活动参与广”的效果。通过探索党员“积分卡”、“服务卡”、“登记卡”等形式多样的“卡”式管理模式,及时掌握了解党员基本状况、思想动态、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情况,为社区网格内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依据,便于参与配合、协调解决、研究处理社区管理工作中的事务和问题,形成“网格事务党员管,社区事务大家办”的浓厚氛围。

  6、创新实践载体,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和“党员志愿先锋行动”等活动,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团员、网格管理员、志愿者等结合实际进行岗位承诺和实事承诺,因需设置岗位职责,亮明个人身份和承诺事项,公开履诺践诺情况,开展先锋党小组、优质服务网格、优秀共产党员、社区服务先锋、志愿服务先锋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党群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扎实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让党员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诺,比效能、比服务、比奉献,进行满意度综合评价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激励党员群众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建立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问题由网格管理服务人员现场调处或由社区研究协调解决,复杂问题移交街道解决或协调相关单位解决,并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台账,确保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四、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从2012年6月至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6月1日--6月15日)。各社区(村)对照实施意见要求,加强思想动员,统一工作认识,进行宣传发动,在

  机关党员干部、社区(村)两委成员、网格骨干中广泛宣传对接社区党建“网格化”的有关内容和工作要求,营造良好氛围。

  2、制定方案阶段(6月16日—7月15日)。各社区(村)摸清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党员底数,制定工作方案,分类建立党建信息台账,成立社区(村)网格党支部,科学划分网格党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建立健全管理与服务制度。

  3、组织实施阶段(7月16日—9月30日)与社区党组织及人大换届选举统筹结合,将辖区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党员编入网格党小组,健全网格党小组各项工作制度,开展系列党建活动。

  4、深化提升阶段(10月—12月)深化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成果,丰富管理内容,提高管理水平,排查网格管理中的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总结工作经验,形成规范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使社区(村)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支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支部书记要切实加强领导,科学有序开展工作。各社区(村)要切实重视组织协调,主动加强走访、沟通和联系,摸清各类单位党组织、党员情况,明确职责任务、注重分工协作,形成支部统一领导,街属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及时研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这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广泛宣传,争取网格内单位和社区居民的支持,让居民群众充分认识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是深入推进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以及机关干部“进家庭、知民情、暖人心、促和谐”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充分感受这种管理模式带来的好处,激发居民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更多人投入到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来。

  3、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各社区要将上级的政策精神和各网格的自

  身实际和起来,积极创新区域党建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整合党建资源与社会资源,推进党建参与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的融合互动。

篇五:网格党支部选举工作的政策依据

  

  某某城区社区四级网格管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关于开展“幸福某某、共同缔造”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某某市委、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幸福建设共同缔造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社区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推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社会治理服务新机制,构建“网格立体化、主体多元化、服务便捷化”的社区治理新机制,实现营商环境工作务实推进,真正将“幸福某某”由民做主落到实处,特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幸福某某、共同缔造”的总体要求,发挥网格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导,社区网格为载体,社区群众为主体,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四级网格治理服务新模式,持续提升社区网格协商机制,强化权力监督,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势,全力保障群众更加广泛的深入参与社区治理,共享振兴发展成果,共同缔造幸福某某。

  二、主要目标

  以四级网格为平台强化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推动政府思维习惯从“行政命令”转向“民主协商”,角色定位从“包办者”转向“引导者、参与者”,探索运用

  “罗伯特议事规则”让全区111个社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幸福沈河共同缔造”工作格局。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四级网格必须坚持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以二级网格为单位成立党支部,并以支部为核心整合社会力量,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统筹协调网格协商共治工作。

  2.坚持社会共治。将社区驻区企业单位、人大政协代表、居民、志愿者等群团组织全部纳入网格,重点将社区社会组织嵌入各级网格中,围绕社区居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抓实共治共管,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治理。

  3.坚持一事一议。在网格建立协商议事角,作为群众诉求收集、整理、反馈的载体平台,工作人员要及时收集查阅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意见,做到一事一议;做好总结、梳理和分类,建立工作档案,定时反馈。同时充分运用“弹性工作制”实现社区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

  4.坚持决策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实施决策之中。要先协商,后决策;先协商,后实施。公开透明,求同存异,增强决策实施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特点、不同利益诉求,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协商实践。

  四、主要任务

  通过建立多层级小单元治理组织体系,实现社区治理架构的“立体化”;贴近服务工作实际,促进四级网格日常管理的“扁平化”;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协作共进、参与共享作用,实现网格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推动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主体以竞争性方式承接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供居民需要的各类服务,实现网格服务的“社会化”。加强消防宣传和消防治理,提高火灾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在有条件的网格探索建立微型消防站和志愿消防队伍。

  (一)构建“立体化”服务网络

  一级网格:以社区做为一级网格,由社区党委、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构成“两委一站”的治理主体。主要工作为集中行使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实现了社区服务和管理职能的深度融合,社区社会组织必须共同参与各项事务。

  人员组成: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担任一级网格责任人,驻社区企业单位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派出所民警、社会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志愿者等群团组织代表为成员。

  职责清单: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民间纠纷。

  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5.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工作。

  6.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7.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

  8.在多民族居住地区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9.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0.应采取民主的方法,不得强迫命令。

  11.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热心为居民服务。

  12.探索建立社区微型消防站和志愿消防队伍。

  二级网格(原有网格):根据地理位置,人口户数、自然小区、院落性质、工作现状等因素,以1000户左右为单位作为二级网格。主要工作为组织引导教育居民群众进行社区自治和管理,对紧急性和重大突发性问题做好处置、协调和上报工作,社区社会组织必须共同参与各项事务。

  人员组成:社区党委、社区居民委员会“两委”委员担任二级网格第一责任人,驻社区企业单位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派出所民警、业主委员会代表、物业公司代表、社区社会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志愿者等群团组织代表为成员。

  职责清单:

  1.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和带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组织发动网格内单位和居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整体素质。

  2.设立网格议事角,作为协商载体,经网格议事角协商议事不能办理的诉求备案后,经一级网格、街道、区各职能部门逐级上报逐级解决,并将结果及时反馈。

  3.充分利用网站、QQ群、微信群、智慧E社区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现代化手段,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推广线上服务,同理利用党员活动室、微型居民议事厅等场所,发挥群众的智慧开展线下协商,用群众习惯的方式解决房前屋后的大事小情。

  4.在现行的政务公开、政事公开、账务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协商议事的透明度,让网格活动和重大决策事项在透明公开的阳光下进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同时发挥居民代表监督员的作用,定期核查走访入户记录表。

  5.积极支持和引导居民群众开展各类文体和公益活动等。

  6.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和社区便民服务。

  7.培育和壮大社区社会组织。

  8.负责组织开展好责任区内的群防群治工作,做好安全防范和社会治安工作。

  9.了解掌握二级及以下网格经济资源动态情况,为地区经济统计、综合治税管理、企业包保服务提供最直接的基础服务。

  10.最大限度调动二级网格内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11.在二级网格内宣传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和奖励扶助政策,为育龄人群发放避孕药具。

  12.开展消防救灾工作演练,提高社区居民火灾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

  13.在办理完成社区自治相关工作的同时有效承接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级网格(原责任区):以300户左右的自然院落、物管小区为单元作为三级网格,三级网格的边界不穿越建筑物、管理部件等跨越分割。主要工作为组织居民群众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同时引导居民广泛开展自治活动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必须共同参与各项事务。

  人员组成:社区工作者担任三级网格责任人,派出所民警、社区公益岗位人员、业主委员会代表、社区社会组织代表、楼栋院长、社区居民代表、志愿者等群团组织代表为成员。

  职责清单:

  1.三级网格责任人积极与社会组织、楼栋院长及业主委员会代表等成员深入居民家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以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等社区居民聚集较为集中的地点作为服务场所,以入户走访发现诉求、居民主动提出诉求及事先研究居民需求等方式,引导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协商议事。

  2.按一户一档的要求,对所有居民基本情况登记在册,入户填写《居民综合信息登记表》,全面掌握居民婚育、健康、就业、养老、医疗、经济以及爱好特点等自然情况。

  3.建立三级网格信息台账,将责任辖区内人口户数、楼道单元数进行登记,通过进家庭走访掌握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进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掌握辖区企业基本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4.对三级网格内的空巢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军烈属、老复员军人、孤儿、计生家庭、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自然情况及生活需求,进行详细登记。

  5.做好三级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受理责任区内居民上访和集体群访事件,对上访事件进行登记备案,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协助其稳定居民情绪。协助做好两劳释教人员帮教转化、重点人员稳控等工作,化解三级网格内不稳定因素,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6.入户走访时要主动将印有三级网格人员服务内容、业务办理流程及联系电话的居民联情卡发放给居民,方便居民随时联系咨询及反映问题诉求,以便更好的提供协办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7.在三级网格巡查期间,对居民申请协办的事项,由经申请人同意后受理申请,协助申请人到街道、一级网格办理相关事项。对超出社区工作者协助受理范围的,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向有关单位申办的程序和手续与相关法规、政策依据。

  8.针对三级网格内残障人员、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开通代办服务绿色通道。实行首问责任制,凡第一个受理居民诉求的网格人员,为首问责任人,属于本人管理范围内的事项,要及时办理;不属于责任范围内的事项,应一次性主动告知办事流程,并做好登记。

  9.三级网格内公共设施要建立信息台帐,将辖区内井盖、道路、路灯、健身器材、绿化区等公共设施一一登记,同时结合走访巡逻,对信息台账及时进行更新。

  10.三级网格要及时清理辖区内乱堆乱放、乱贴乱挂、反宣品的清扫保洁工作,并负责辖区内垃圾收集清运等市容卫生情况和环境问题的收集上报。定期或不定期监督责任区单位门前落实“一保三包”责任,即保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场所无照经营、无假冒伪劣、无过期变质、无违规上岗,包市容完好,包卫生清洁,包秩序规范,维护辖区内社区居民利益。

  11.三级网格内公共设施丢失、损坏做到及时发现并上报。负责责任区内花草、树木的维护,包括虫害、遮光等绿化管理的发现和上报工作。负责老旧和弃管小区内楼体危险点位及设施的排查和上报。

  12.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排查上报火灾安全隐患。

  四级网格(单元):在三级网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小网格单元,以50-100户左右楼栋单元为单位作为四级网格。主要工作是做好日常巡查、邻里矛盾调处、环境卫生、治安巡逻等,社区社会组织必须共同参与各项事务。

  人员组成:社区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带头人、楼栋院长或物业管理人员担任四级网格责任人,社区公益岗位人员、业主委员会代表、社区社会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志愿者等群团组织代表为成员。

  职责清单:

  1.在辖区内进行日常巡逻,对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违章建筑、安全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劝阻、制止、报告及监督。

  2.掌握辖区周边便民资源,对辖区内失业人员、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再就业、社会救助、居家养老等便民服务,因突发性事件造成的临时性困难人群进行临时性救助。

  3.在辖区内经常性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社区普法教育覆盖面,积极做好居民间纠纷调处,防止矛盾激化。

  4.对辖区内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资的重点场所,及时进行摸查了解,并将其列入重点防范对象,加强监管和防护,有效防止险情发生。

  5.承接三级网格所有工作职责,做好上级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与其它突发性事件稳控工作。

  6.排查上报火灾安全隐患,积极宣传消防知识。

  (二)推进“扁平化”管理模式

  按照“在贴近服务中精细管理,在精细管理中提升服务”原则,将各级网格管理方式进一步细化,每个二级网格约1000户左右,按网格划分服务片区,在各级网格中确定1-2名工作人员,定人、定责、定片、定岗,形成党的建设、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访代理、综治、人民调解、行政执法、文化教育、城市管理、廉政建设、街政治理、募捐救助、志愿服务等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井井有条、多网合

  一”工作模式,形成了“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的工作格局。通过把服务管理的重心下移到院落,触角延伸到家庭,密切了与社区成员的联系,既消除了社会管理中的盲区和死角,实现了社区管理服务的贴近式、满覆盖,又提升了服务的个性化和精细化水平,真正实现了在服务中落实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三)创新“多元化”参与机制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等社会资源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界定各类社会资源在社区治理中的定位和责任,坚持社会协同、资源共享理念,围绕“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思路,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目标,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和驻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机制。

  (四)建立“社会化”服务机制

  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及志愿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和培育营商发展型、志愿服务型、组织孵化型等“三型”社会组织作为社会转型、共同缔造的突破口,将每个居民都纳入一个或多个社会组织。搭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平台,指导和帮助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规范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积极扶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根据居民需要开展各类服务,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四级网格治理模式是各社区开展协商共治工作的方法,各街道、社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按照实施方案具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二)注重总结,巩固成果。各街道、社区要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四级网格改革创新工作,积极发动和组织广大社区居民、社会组织、驻街单位等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为共同缔造幸福沈河打下夯实基础。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街道、社区切实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社区怎么干,居民说的算”的氛围,推广复制工作中出现的好经验、好方法,提高创建能力,营造浓厚的幸福沈河共同缔造社会氛围。

推荐访问:网格党支部选举工作的政策依据 党支部 网格 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