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一些培训班走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学习。
2.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活力。一些培训班模式陈旧,缺乏创新,让党员干部无所适从。
3.教育资源不足。政治课和业务培训缺少一些实践性和前沿性内容,不能满足党员干部的多方面需求。
4.教育周期短。很多培训班时长偏短,很难保证党员干部学有所得。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培训班质量参差不齐。
2.党员干部学习意愿不强烈,没有很好地利用培训资源。
3.培训班组织和管理不到位,导致党员干部参加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些对策:
1.加强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培训班设置。结合党员干部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设置针对性较强的培训班。
2.推动创新,优化培训模式,发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
3.加强与基层组织的联系,开展实地调研,挖掘一些新典型,让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
4.加强教育管理,规范培训班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党员干部能够真正学有所得。
综上所述,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水平,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另外,应该重视党员干部教育的长期性,在开班之前应该确定好培训计划,并贯彻执行,要确保授课内容的全面性,同时注意授课方式的多样性,不断提高教育讲师的教育水平,增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使其真正从教育中受益。
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考核体系,按照不同的职责和岗位建立不同的考核体系,对各个阶段的教育效果进行审核和评价,反复总结教育经验和不足,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党员干部教育,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除此之外,也应该结合新时代党的工作要求,创新党员干部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工作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业务培训,注重基层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同时利用新技术手
段,推进网络化、智能化培训,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不断切实提高能力和素质。
综合而言,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存在的问题较多,原因也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和努力加以解决。要把党员干部培训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确保教育质量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水平,为党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围绕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存在问题展开讨论,首先指出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存在培训内容单一、学习热情低、教育方式过于官方化等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重视党员干部教育的长期性、建立健全考核体系以及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等。最后,本文强调,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和努力加以解决,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水平,为党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党员管理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_为什么_怎么解决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积极去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加强研究,共同探索,使我们的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党员管理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要怎么解决?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党员管理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1.到经济建设工作上,党组织的工作重心也都倾向于抓中心工作,对党员教育和管理逐渐放松。2.教育培训制度执行不严。规范的制度是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部分党支部未能认识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对党员的学习纪律要求有所放松,造成制度执行不严。同时,党支部对不能长期按时参加学习的党员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凸显出了当前党员教育的短板。3.党性观念淡薄问题突出。一部分党员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放松自我教育和管理,宗旨意识不断淡化,把自己完全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甚至个别党员组织和纪律观念淡薄,不带头履行义务,对党的工作不支持、不配合,随意发表反动言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但起不到典型引领作用,还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2.个别党组织管理服务缺位,履行职责不明确。一是党员管理不主动。部分党组织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硬性考核指标上,存在“重党组织建设、轻党员队伍管理”的倾向,加之一些党组织设置不够合理,党员人数较多,党组织对每个党员的管理
不能面面俱到,没有尽最大努力去联系和服务每个党员,使得党组织凝聚力不强,部分党员在思想、行为上放任自流。二是开展活动不经常。有的党员普遍反映党内活动太少,有的村一年只开1-2次党员大会,使得部分党员逐渐淡化了党员意识,找不到身为党员的感觉。一些党组织往往只注重党员付出服务,但较少考虑为党员提供服务,在党员遇到困难时,缺少及时地关怀和帮助,党员对党组织的依赖、归属、信任感不是很强烈。三是奖惩措施不“给力”。在对优秀党员的表彰上,精神层面的奖励多,物质层面的奖励少,使那些受到表彰的党员没有强烈的成就感、荣誉感;对不合格党员,尤其是对党员脱离党组织管理的情形还存在教育、处置力度不够等问题。
3.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化,发挥作用不明显。有的党员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员,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顾小家,不顾大家,缺乏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有的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不仅没有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甚至当群众的尾巴,经常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参加党内生活,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有的向组织伸手要补助和报酬,没有补助和报酬便不参加组织生活和活动。有的党员在发展经济上不及一般群众,有的由于下岗失业、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对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从事党的工作主动性不够,导致党员先进性没有充分体现。个别党员政治素质不高,随意传播不负责任的消极言论;有的法纪意识淡薄,追名逐利,私心较重,违法乱纪,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成为了反面教材。据统计,2009至2013年5年间,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为114件,村干部违纪案件数占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案件总数的45%。
4.对党员教育培训重视不够。根据《党员教育问卷调查统计表》统计数据,在被调查的党员中,近40%的党员不能按时
参加学习,其中农村和企业单位党员占30%左右,机关和事业单位占10%左右。原因归根为部分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缺乏党性锻炼;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流于形式,体现在口头上、文件上;学习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单调枯燥,缺乏实用性与吸引力;农村年轻党员外出务工较多,年老体弱者又不愿意参加学习,机关事业单位的重心都在经济建设上,党员也把主要精力甚至是全部精力投入。
5.少数党员组织关系意识缺失,亮明身份不主动。调查发现,这类问题主要存在于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企业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中。主要表现为:在2446名流动党员中,少部分党员接转组织关系不及时,有的持组织关系介绍信却迟迟不到转入地党组织报到,有的流出不办证、流入不报到,成为“口袋党员”;在下岗职工党员中,有部分党员不知组织关系去向,没有直接与转入地党组织见面,个别党员甚至始终没有到党组织报到,成为“挂名党员”;部分离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在原工作单位,而本人却常年居住在农村或者外出,参加党内活动不积极,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甚至不愿按时交纳党费,成为“脱管党员”;在2881名非公有制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员中,他们的组织关系在居住地,而常年在企业内务工,少部分党员不愿意接转组织关系,更不愿意亮出党员身份,成为了“隐形党员”。如此一系列问题,在城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安福镇人民街社区共有在册党员127人,有48人常年处于流动状态,仅有70多人经常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管理。去年,在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工作中,全县在原有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新查找出流动党员75名、“口袋”党员61名。
6.党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象。据调查13个党支部,共231名党员中,55岁以上的党员109名,占总数的47.2%;46—54岁的党员41名,占总数的17.8%;36—45岁的党员51名,占总数的22.1%;35岁以下的党员31名,占总数的13.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20名,占51.9%;高中文化程度的有54人,占23.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8名,占25.1%。有三个党支部的党员平均年龄近六十岁,大都头发花白、年老体衰,村支部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常年外出经商、打工,主动递交申请向党组织靠拢的入党积极分子很少,村支部几年才发展一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逐年减少,逐步萎缩,使得整个农村党员队伍成了“无源之流”。
7.党员的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思想滞后。当前个别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模式、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平时除组织党员参加党委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外,支部很少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对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不够,对党员的思想动态不太掌握,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具体工作都等待党员冬训时突击抓,导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少数党员不注重加强学习、锤炼党性、提高素质,放松了对自身的改造和提高,没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面对市场大潮,思想十分困惑,难以理解,有的甚至迷失了方向,丧失了党性,做了金钱的俘虏。有的党员由于对先富起来的人和目前出现的贫富差距缺乏正确理解,甚至对党内腐败现象以偏概全,对共产主义前途产生了怀疑等等。
8.党员宗旨意识淡薄,“双带”作用发挥不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有部分党员通过科技致富、勤劳致富富了起来,然而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思想认识上认为“先富带后富”是相互矛盾的,是威胁到
自己的利益的,因此存在有不愿履行“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同时,由于市场经济负面影响,部分党员的先锋意识越来越淡薄,集体观念、宗旨观念越来越淡化,特别是在计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公益活动等工作中,不仅不能完成应尽义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相反个别党员还故意与组织唱反调,产生负面效应。少数农村党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敢碰硬,怕得罪人,只顾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不积极参加党的工作,行动上混同于一般群众,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改制企业党员党性观念和党的意识不强,不愿参加组织生活,不愿履行党员义务,认为企业停产关闭破产了,一夜之间由“领导阶级的一分子”变成“被抛弃的孩子”,失落感和抱怨、抵触情绪较重,甚至产生退党的念头,党的先进性难以体现,作用很难发挥。
9.党员思想观念跟不上发展变化的形势,政策观念模糊,法纪观念不强。少数党员无视党纪国法,有的侵占集体财产,有的偷税漏税,有的打牌赌博,甚至有的还煽动群众上访,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据调查,一个乡镇每天参与打牌的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不仅党员参与其中,而且有些麻将馆就是党员开的。
10.“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普遍存在。私营企业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时,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现象,企业停产关闭破产陷入困境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有的等待观望,成天埋怨;有的束手无策,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有的干脆弃之不管,导致党组织设置滞后,党员教育管理“退化”,思想政治工作乏力,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弱化”。
二、为什么会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党组织自身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基层党组织设置比较滞后。随着党员队伍越来越壮大,基层党组织设置却跟不上,仅安福镇10个社区中,就有7个党支部的党员人数超过100人,其中最多的党支部有140人,最少的党支部也有62人。二是基层党务工作者青黄不接。基层党组织三年一换届,部分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更换频繁,“老经验”留不住,“新手”学习、摸索、熟悉的过程又比较长,他们不熟悉业务工作,缺乏管理经验,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如,今年全县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新进班子的成员中,大多数成员缺乏党务工作经历。三是个别党组织班子软弱涣散。在基层党组织中,少部分党组织班子软弱涣散,党员群体一盘散沙,党员队伍的凝聚力不强,班子整体战斗力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有的班子党务财务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不力或服务能力不强,等等。如今年该县就以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采取领导联点、部门帮扶、教育培训、专项整治等举措,对3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进行了整顿转化。
2.组织关系接转跟踪脱节。在信息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组织关系接转程序繁琐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县内党员组织关系接转至少要经过几道程序,从基层党组织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到基层党委备案,到县委组织部中转,到转入地基层党委接转,最后到基层党组织报到。作为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外出务工流动党员,本身心理就在一定程度上失衡或生活压力过大,导致他们对待组织关系时总是不想转、不便转。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后,是否真正落实到所辖的党支部,转入的党员是否真正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否按时缴纳党费等,有时还跟踪不到位,导致接转组织关系的信息传递链脱节。
3.党员自我要求有所放松。党员保持自身的先进性,需要有一种内在的自制力和原动力。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员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有的党员政治信仰有所滑坡,对党的感情淡化,对党的事业没有激情,对党员身份不怎么看重;有的党员对党的整体利益关心度下降,更注重自身的利益诉求,对群众利益普遍出现“淡漠”的倾向;有的党员认为在市场经济年代,党员与群众没有什么区别,导致少部分党员对自身的标准与要求不够严格,组织纪律观念淡化,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党员先进性没有真正体现。
4.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少数基层党组织没有认真履行教育管理党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可有可无,时紧时松,制度不严,措施不力,对党员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置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
5.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探索不全面。有的党组织面对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形势,找不准管理定位,不能结合党员层次、行业、群体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
6.落实力度不大。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中形式主义严重,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少数党组织及部分党员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自身业务的拓展和政绩的树立,认为党员教育管理太虚,做再好领导也看不见,忽视了党务工作的重要性,对履行组织生活的义务没有放在心上,把个人利益得失放在了首位,导致了对待党建工作推诿、敷衍、走过场的现象时有发生。
7.党员教育工作难度大。一是党员领导干部重经济、轻党建“两张皮”现象。抓经济方面理直气壮出钱出物,抓党员教育方面敷衍了事。二是组织联系党员难。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出现党员集中教育和管理难的问题,流动党员、失联党员教育管理更难。三是老党员教育管理最难。由于受文化、年老和身体等因素影响,像电脑、微信等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又不会使用,集中学习很难,导致对老党员教育管理不及时、不到位。
8.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严。近年来,大多数党支部配合行政忙于各项社会事务,没有把党员的教育管理列入支部的议事日程,虽然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但多数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还是要求党员在本单位各项社会事业和各自岗位中发挥带头作用,即使讲到党员的教育管理,也是轻描淡写,三言两语,没有坚持党员的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对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力度不大、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着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
9.党员的党性修养不够。党员的思想困惑大多是由于不加强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造成人生观、价值观被严重扭曲,少数党员对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清,导致无根据的怀疑或悲观失望。个别党员只讲个人利益,不讲党员义务,甚至参加党的会议、过组织生活都伸手要钱;有的还借口企业停产关闭破产,无正常收入来源,生活困难,“吃饭”都成问题,不愿缴纳党费;有的进入私营企业打工谋生,更不愿缴纳党费;有的外出务工,长期不归,找不到人缴纳党费;甚至有个别党员经不起考验,受不住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而成了腐朽思想的俘虏,使党支部的战斗力减弱,凝聚力降低。
10.在舆论导向上出现了偏差。例如,在宣传重视人才,常常在强调“能人”作用的同时,忽视党支部和群众的力量。有的党员讲关系,不讲原则,好大喜功,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之路,不惜挥霍公款,导致集体财产大量流失。在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树立致富典型时往往偏重宣传物质富裕,宣传精神文明建设较少,少数人靠钻政策空子富了起来,不仅没有得到谴责和制止,反而受到一些人的褒扬和仿效,似乎不管致富的方法对不对,只要能赚钱就是好样的。在某些错误导向影响下,部分党员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甚至有的党员做违纪违法的事。
三、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1.坚持以基层组织自身建设为主,提升组织管理能力。一是加大基层党组织规范设置力度。根据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党员人数的实际情况,按照方便管理的原则,科学设置党组织,减轻基层党组织党员管理的工作量。特别是对社区党组织,要积极推行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公共服务延伸到网格,把党员力量下沉到网格。二是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每年举办一次全县性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业务知识集中培训班,不断党务工作者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三是完善党员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员目标管理机制,针对党员年龄结构、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实行分类管理;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主动认岗领责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农村党员开展“双尽”积分考评活动,把履行职责及完成目标的情况作为评优、任用、表彰的依据;健全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加大对评议结果的使用力度。
2.坚持以理顺党员组织关系为主,促进党员回归管理。一是加大对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的教育力度。加强对党员权利义务规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修养、党纪观念的教育指导,真正增强党员联系党组织的主动性。二是加大对流动党员的查找力度。联合县、乡、村各方力量,加大对“口袋党员”、“挂名党员”、“脱管党员”、“隐形党员”的查找力度,重
点把居住在社区的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等
“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全部就近纳入网格党组织管理,促使党员回归党组织管理。三是实施党员组织关系网上接转。充分运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这一平台,实行党员组织关系网上接转,简化接转手续,更好地为党员提供方便与服务。
3.坚持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主,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一是发挥典型激励作用。加大对优秀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评选表彰力度,在充分给予精神奖励的基础上,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新闻报道力度,努力营造一种党员群众倍受关注、先进典型光荣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处置警示教育。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格落实“三会六评二查二决”处置程序,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注重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增进党内互助关怀。建立健全党内互助关怀体系,依托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站)和党代表工作室作用;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给予生活上的关怀与扶助;对缺技术、资金、信息或下岗失业导致困难的党员,采取提供小额创业贷款、就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联系务工点等措施给予帮助,让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进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4.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内容。各级党组织要按照深化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要求,制定学习计划,每季度规定具体学习篇目和内容,重点围绕以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组织纪律教育、执政能力教育、履职能力教育等内容。(2)教
育培训的方式和时限。一是正面教育。坚持每月推荐一本好书制度,坚持两周一次的支部集中学习制度,坚持中心组成员每季度为党员干部职工上一次党课制度。二是互动教育。以支部为单位,在过好组织生活会的基础上,每半年进行一次党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三是自我教育。党员结合实际,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交流主题,在支部的集中学习会上进行交流,使党员学习由集中组织转为行为自觉。2、完善党员目标管理机制,促进党员规范管理。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是保持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一要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党员实行动态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健全流动党员与党组织联系制度,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登记台帐,做好跟踪服务,全面掌握外出党员去向,使流动党员始终置于党组织的管理中。二要完善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每年对党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实行目标管理,激励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年度党员民主评议工作,采取党员自评、群众测评、组织定评的方式,对党员完成目标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三要建立党员组织生活管理约束制度。要严肃党的纪律,健全和完善党内纪律处分制度,对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的党员,要批评教育,增强党的纪律约束和组织约束。
5.完善党员作用发挥机制,塑造党员全新形象。一要进一步发挥党组班子的表率作用。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建设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坚持每月一次的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完善党员群众联系机制。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挂
钩联系点制度,通过下派驻点干部、非公经济党建指导员等,在机关与社区、企业之间架设倾听民意的桥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使党员在联系群众、造福群众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三要建立完善党员帮扶制度。把
“三解三促”和挂钩帮扶活动长期化、制度化,通过实行生活救助、就医就学等帮扶措施,对困难党员、受灾户、困难职工和城市低保户等进行长期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6.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保障机制,提高党员履职效能。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作为保障。一是落实党员干部管理监督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对党员干部进行日常管理监督和年度考评。二是突出党员干部管理监督重点。确定部门领导为管理监督的重点人员;丰富“16小时”党支部活动内容,鼓励党员干部在8小时之外的16小时倾听民众呼声,解决身边难题,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定期通报党员干部管理监督情况。每年度在全系统范围内通报每名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对于党员队伍建设方面的重大情况及时通报,使党员干部间相互监督,了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四是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机制。要结合党员队伍建设实际,充分考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对策,出台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从制度层面巩固和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7.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提高党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党员明确方向,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针对私营企业主党员平时忙于企业
生产经营,很难抽出时间接受集中系统培训的实际,由党委分工实行联系交流培训,党委委员每人联系1-2家企业,经常与私营企业主进行交流沟通,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党的知识和政策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和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同时要求他们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恰当的方法结合市场经济实际把党的宗旨全面阐述清楚,帮助全体党员解决思想上的疑点、难点问题,使其明辨是非,自觉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增强其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
8.加强党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在教育内容上,一是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教育。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广大党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并教育引导党员在为实现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同时,始终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三是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党员自觉做到多作贡献,少讲索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四是加强科学文化和法律知识教育。五是加强文明素质的教育。积极引导党员大力提倡新风尚,破除封建迷信,宗派势力、好逸恶劳等习气。在教育形式上要重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使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前进的道路上警钟长鸣。在教育对象上,要重点抓住后进党员,帮助他们查问题、找原因、明方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摒弃不良思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在教育方法上要做到书记亲自抓,书记要经常研究督促检查党员教育工作,随时掌握党员思想状况,结合一些重大问题亲自讲党课,做形势报告。同时,抓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常抓不懈,避免时松时紧的现象。
9.加强对党员的培养和关心。一是要从政治上关心。要通
过评选和使用优秀党员,把年富力强、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党员,大胆充实到领导班子中去锻炼,激发党员争先创优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党员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二是要从思想上关心。支委成员要定期走访党员,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矫正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使党员真正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三是从工作上关心。要根据不同党员情况,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一步明确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标准,对他们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不同的要求,积极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和提供舞台。四是从生活上关心。要建立老党员,贫困党员关爱机制。加大对农村生活贫困党员和老党员的关爱帮扶力度,拓宽帮扶渠道,使困难党员
“有家可依”,这样也才能发挥党员的能动作用。
10.加强激励活动的开展。活动出活力。没有活动,群众难以感觉到党员的存在,党员难以感觉到与非党群众的区别,党组织会显得死气沉沉。基层组织要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譬如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可以将那些未被群众认识的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先交党员农户探索示范,然后逐步推广;在非公企业中组织企业主和党员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让企业主和党员看到企业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上的作用,看到企业党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企业主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企业党员积极向上的热情。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技术操作比武”等活动,引导党员大胆亮身份、显本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发展作贡献,为党旗添光彩。要通过这些活动载体,展示党员风采,扩大党的影响,重塑党的为民形象,吸引更多的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去。
11.加强活动经费的落实。上级党委要创造条件,为基层党组织正常组织活动开展、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增加必要的投入,对一些集体经济相当薄弱的村和经济薄弱的非公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妥善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建立健全慰问机制。基层党委要建立慰问老党员、贫困党员、老干部慰问长效机制,每年七一、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对贫困党员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慰问,帮助解决困难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基层组织要充分利用好党费周转金帮助贫困党员在种植、养殖、水果流通上发展庭院经济,通过鼓励、帮扶、指导他们引进和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增强他们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发挥“帮扶”的作用。
推荐访问: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育管理 党员 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