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315消费者权益日演讲稿 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文章,供大家参考。
关于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演讲稿
消费者权益演讲稿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不久。所以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维权,我的责任”。
前几年中国大地上流行着这样一首歌,歌中写到:“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词作者阎肃以前披露说,那英唱的这首歌是送给“3·15”的,希望消费者能够借助一双慧眼,将这经济生活中的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而今天正是所有消费者扬眉吐气的日子!十几年来,“3·15”从一个国外漂泊来的普通纪念日,已经演变为中国消费大众维权的一个节日、一面旗帜。每年春天的这个时候,她都会再一次增强我们的信念和勇气,让诚信和理性的光芒照耀每一位经营者、消费者的心灵。
早在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就提出了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到了1983年,这个天就被定为了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91年“3·15”来到了中国,1994年,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而今年恰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诞生十周年,中国消费者协会也迎来了她二十岁的生日。在这样一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今年的“3·15”主题为“诚信·维权”。
诚者无疆,信者无畏。《水浒传》里有个经常冒充黑旋风李逵打劫的李鬼,如今已经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李鬼”确实很多:“板蓝根”能成“娃娃参”,“白醋”能成“青霉素”相声演员王培元以前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买了一套沙发,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沙发买回家没多久,两个扶手竟然长出了草,扒开一看才明白,扶手是用两根大萝卜做的,长出的不是草而是萝卜缨子!李鬼们的粉墨登场一方面是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
搅乱市场规则,不讲诚信造成的,另一方面却往往是我们消费者不懂法,不知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一味纵容造成的。
这几年砸汽车,砸空调的新闻越来越多,前段时间又有消费者闹
出来想焚烧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的事情。除了焚烧笔记本电脑,国内还
有类似砸某类手机的说法,并且这种说法被一些消费者冲动地演绎成了:“xx手机,今年你砸了没有?”这样一句似乎是很流行的说法。这种意图以损坏产品来引起注重、以至于问题得到解决的事件越来越多。但是,这种做法恰恰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的危险和伤害,其一,这个
砸的刹那虽然解气和痛快,但是痛快是痛快了,但是砸掉的还是自己
的东西;其二,有些产品和有些问题经这个砸就没有证据了,证据都没
有了,谈何要厂商赔偿损失呢。这种草率的做法是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的。
回顾这十四年的维权之路,我们经历了从无法可依到十年前《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以及在这之后一系列相关法律体系的逐渐
完善。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在十几年的时间发生过如此巨大和深
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
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从农民因为假种子,坑害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到今天的为了主张正义和合法的权利而打一元钱官;从开始为穿了
三天就露脚指头的劣质皮鞋而到处投诉,到现在酝酿召开业主大会炒
掉反客为主的物业公司,我们明显的感觉到作为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但我们同样不得不承认,这依然是一次艰难的长途跋涉。抬起头,目标总是离我们越来越近,而脚下的路却依然泥泞。
我们不希望看到“3·15”来临前后几天,李鬼们“西装革履楚楚
动人”,而其他时间照样玩着“猫逗老鼠”的游戏。不希望你我只有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还是一个消费者,还有着那么多的权益。每天,我们都在消费,“3·15”其含义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单纯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它已成为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代名词。“3·15”这个天好过吗?对某些不负责任的商家来说,也许好过,你消费者挑剔
也不过就是这个天或者是前后几天,我兴许还要借这个旗号好好的坑
消费者一把,不是说最危险也是最安全的时候吗?也许不好过,如果我
们都是挑剔的消费者,这个天,我们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在平时的每一天,我们都像“3·15”一样挑剔,把315变成365,某
些商家就不好过了。美国的消费法典就写了这样一句话,只有挑剔的
消费者,才能造就有规则的市场。
最后,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维护消费者权益;让我们一起痛斥和揭
露利欲熏心的制假造假者;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勇敢的站出来,维护自己
和大众权利的先行者鼓掌呐喊;让我们一起呼唤法制的力量为我们的幸
福生活保驾护航。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诚信,维权!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消费者权益演讲稿二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我们的消费者权益》。
3月15号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
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所
谓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给消
费者带来的应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主要包括:使用商品
和接受服务中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自主选择的权利,获
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准确的公平交易条件,以及人格、民族
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的权利等。
年年3.15,年年讲维权,很多年前的王海风波已经逐步被人们淡
忘了,打假英雄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不过,3.15还在继续,维
权还要继续,但是有多少人还在对这个兴趣浓浓?有多少人还对这个深
信不疑?
当然,经过这么多年3.15的维权讲座似的宣传,老百姓的心里早已明白原来有这么多黑心商家在侵犯着他们的利益,原来有这么多的霸王条款在欺凌着他们的权益,原来他们是能够通过法律通过消费者协会来与此抗争的。但同时,那些不法商贩们不知道么?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的努力是有了一定的成效的。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造假者的手段更加高明,黑心商贩们的技巧也日渐成熟,而我们的消协却始终固守着老一套的规矩没有太多的变化。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人买到了一件有问题的商品,与商家的交涉无果,于是投诉到消协,消协首先要做得先要与商家协商,如果对方买了这个面子,还好,事情算是顺利解决,如果同样不能,这时候就会要求消费者到相关部门去对商品作技术上的鉴定,鉴定的费用也要有消费者自己承担,况且作技术鉴定的费用有时会超过商品本身的价格,那么就算消费者最终投诉成功,得到了赔偿,这期间耗费的时间,花掉的精力,也使得这种赔偿变成了得不偿失。单这个点,就会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耗不起这个精力,时间,还有金钱。除非是向王海那样的职业打假者,或者是商品的价格不菲,不然,平头百姓谁会经得起如此的折腾?
也正因为这个点,造成了很多人吃了亏就自认倒霉,导致一些不法商家的不法行为屡禁不止的现象。
所以我认为,维权工作应该从这些方面考虑一下,一些原本有消费者去做的事情,比如商品的技术鉴定等,是否能够改变一下,与其让消费者去证明这个商品有问题,不如改为由商家来证明自己的商品没有问题,这样既能够降低消费者维权过程中的难度,又能够对不法商贩们起到震慑的作用。毕竟买到有问题的东西错不在消费者。
国家花了大力气去打假是在为百姓做实事,如果这个实事能够从百姓的角度多考虑一下,那么就更能得到百姓的认可,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同以水灭火,总免不了会有星星之火残留,若结合着釜底抽薪,上下一齐努力,我想效果会更好的。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