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建议 有关城市管理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供大家参考。
在⾯对城市的管理⼯作,我们要多听取他⼈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来进⾏完善。⼩编为⼤家精⼼准备了城市管理建议和意见,欢迎⼤家前来阅读。
城市管理建议和意见篇⼀
⽬前我市城市管理显现“四多”现象,即“流动摊点多、违章建筑多、⼩街⼩巷多、弱势群体多”。城市管理和执法⼯作⾯临着“⼈⼿少、任务重、压⼒⼤、经费少、要求⾼”的实际状况,⽽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益提⾼,管理⼒量不⾜,管理不能全⾯的问题已⽇益突出,如何构
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络”的城市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量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城管”格局,最终实现“全覆盖、经常化、⾼⽔平”的城市管理,应该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思考的重点问题,也是城市管理⼯作的重点。
⼀、**区⽬前在城管⽅⾯的主要做法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步理顺城市管理⼯作体制,实现重⼼下移。理顺城管⼯作体制对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作有着⼗分重要的意义。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此项⼯作⼀直⾼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研究,提出了“条块结合、合理分⼯、分清责任、区别对待、统⼀执法”的指导思想。2005年初,区城管执法分局按照“强化属地执法、健全管理机制”的指导原则,在曲江、⽂峰街道开展城管执法⼤队派驻街道试点⼯作。今年,在总结试点⼯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汶河、东关两个街道推⼴了这种做法。⽬前,区内的四个街办均有城管执法⼤队派驻,形成了“分局、⼤队、中队”三级执法⽹络,通过城管执法⼤队派驻街道,不仅健全了城管执法的基层⽹络,⽽且实现重⼼下移,属地管理的⽬标,使街道城管⼯作的深度和⼴度得到了延伸和拓展,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逐步体现,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进⼀步发挥。对辖区内出现的问题形成有效的互动,初步形成了“条为块服务,块为条分忧”的局⾯。
2、逐步健全基层⽹络,城管⼯作逐步向社区延伸,强化关⼝前移。在城市管理⼯作中,通过健全组织⽹络,⾃上⽽下,形成⼀个完整的⼯作体系,使⼯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实⾏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最终⽬标。按照城市管理“全覆盖、经常化、⾼⽔平”的要求,构建城市管理⽹络,不断延伸触⾓,努⼒实现全覆盖。市、区、街道三级城管⼈员配备相对合理,⽽作为承担⼤量基础性城市管理任务的社区,由于没有专职⼈员和经费,城管⼯作不能保持延续性和长效性。对此,结合近期实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加⼤了对社区城市管理⼯作的投⼊,给社区配备了专门的电脑接⼊数字化城市管理⽹络,明确社区在城市管理⼯作中所有的权利和相应承担的⼯作任务,并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案件办理及回复率,量化考核各社区的⼯作落实情况,努⼒形成“权责⼀致、保障到位”的新社区城管体制,新机制的实⾏已经切实增强了社区⼯作⼈员城市管理的意识和责任⼼,提⾼了问题的处置率。
3、加⼤保障⼒度,逐步加⼤城管经费和⼈员投⼊,增强管理和执法能⼒。随着城市建成区⾯积的不断扩⼤,城市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城市管理任务不断加重,区政府逐年加⼤了对城市管理⼯作的投⼊,政府拨款逐年增加。2002年拨款532.6万元,2003年拨款611.7万元,2004年拨款789.7万元,2005年拨款978万元,h 上述费⽤含环卫经费和专项经费。今年,还专门投资120万元,⽤于建设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全区的4个街道和29个社区设⽴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络。在⼈员上,也尽可能的创造条件配齐城管执法⼈员和协管员,通过市、区两级政府逐年努⼒,区城管执法分局的⼈员已从最初的正式执法⼈员50⼈,协管员30⼈,逐步发展为正式执法⼈员88⼈,协管员120⼈,结合城管执法⼤队派驻街道,各街道也按照1:1⽐例相应配备了协管员,⽬前,各街道的城管队伍都有30⼈左右。
⼆、存在的问题
1、城市管理⽹络不够完善。⽬前,“三级管理”中街道⼀级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的管理作⽤还不够充分,尽管各街道都有城管卫⽣科,但由于⼈员编制及经费落实不⾜,城管卫⽣科尚未发挥显著的第三级管理作⽤,社区也没有城市管理专职⼯作⼈员和处置⼒量。
2、城管⼯作经费缺⼝⼤。2006年,区城管执法分局预算共需经费约584万元,其中仅正式⼈员的⼈头经费就需330万元,⽽实际预算拨款359万元,相差225万元。环卫经费缺⼝更⼤,2002年经财政局、审计局审计,当年缺⼝526万元,2003年缺⼝288万元,2004年缺⼝205万元,2005年缺⼝180万
元,2006年预计缺⼝200万元。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作经费⾄今也未落实。
3、城管处置⼒量不够。数字化城市管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的要求,对问题不仅要求处置,还要求处置及时和彻底。⽬前,**区各乡镇、街道、社区以及专业部门的处置⼒量都明显不⾜,其中包括处
要求处置及时和彻底。⽬前,**区各乡镇、街道、社区以及专业部门的处置⼒量都明显不⾜,其中包括处置队伍、专业装备,车辆等。
4、环卫装备和环卫设施差。⼀是垃圾运输车辆少,车况差,按规定要配备40辆,⽽⽬前仅有26辆,⽽到明年4⽉就有10辆车要报废。⼆是垃圾运输中转站少,按规定要有60座,⽽⽬前仅有11座。三是厕所陈旧,全区有230多座直管公厕,占市区公厕量的80%以上,绝⼤部分年代久、⽼化,⽼百姓怨声载道,急需翻修。
5、社区城管⼯作薄弱。⾸
理过程中,确保必要的城市管理经费开⽀,逐步加⼤投⼊,逐步改善装备,提⾼管理和执法能⼒。⼆是建设保障。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对城市管理的基础性作⽤,增强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管理前移,规划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沟通与反馈,克服建设“后遗症”现象,做到标本兼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优化农贸市场、公厕等配套设施,为城市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三是队伍保障。科学核定城管执法队员、协管员⼈数,充实管理⼒量,保证管理需要。强化城管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严格管理,建设⼀⽀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反应快速的城管执法队伍。
3、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属地职能的⼏个具体建议:
(1)确保城市管理和⾏政执法的正常经费。除区政府每年财政拨款外,市政府对**区要实⾏倾斜政策,真正做到⼯作重⼼下移,与其配套的⼀些政策也要相应下移。
(2)适当增加乡镇、街道城市管理专职⼯作⼈员,以4-5⼈为宜,同时在各社区明确⼀名副主任专事城市管理⼯作。
(3)同时与城市信息化管理相配套,适当增加区级处置⼒量。加⼤对环卫⼯作及环卫⼯⼈先进事迹宣传⼒度,以逐步提⾼其社会地位,逐步改善、提⾼环卫⼯⼈待遇。当前应尽快解决体改后环卫⼯⼈医疗保险和养⽼保险问题(经调查⼀测算,⼀次性交纳医疗保险和养⽼保险分别为667.2万元和759.33万元)。
(4)不断加⼤对**环卫设施和装备的投⼊。
城市管理建议和意见篇⼆
⼀、进⼀步加⼤宣传⼒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由于居民城市环境意识较为薄弱,加之我局单位成⽴不⾜三年。建议:城管内部加⼤条例条规的学习,培养“⼈⼈都是笔杆⼦”,每个⼈⽴⾜不同岗位,抒发感想、讴歌奉献,将其中好的⽂章通过现有的宣传平台,分期分类地进⾏系列性宣传报道,正⾯弘扬这些典型,正⾯营造城管⼯作良好舆论氛围。
⼆、进⼀步提升内部⼈员管理素质,加强学习。⼀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是加强对现在我们⼯作重点的学习;三是加强⾃⾝素质的提升,进⾏爱岗敬业教育;四是加强⼼理培训,由于直⾯社会底层群众,难免会有⼼态失衡的时候,适当正确引导,有利于⼯作进⼀步开展。
三、疏堵结合,因地制宜解决游商摊贩问题。随着我局城管⼯作的不断深⼊,加之上级领导的逐步重视,原有的⼩百货、⽔果、农贸等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但由于原来规划设计不够完善,尚有部分流动摊贩沿街叫卖,这部分⼈多数是⽔果商、果农及⼩吃摊贩,他们仍然在同城管打着游击战。
建议:可否合理设置⼀些临时经营店等疏导性设施,逐步逐步引摊⼊市,杜绝城市占道经营、街⾯兜售等现象,同时能否利⽤⼀些闲置的公共⽤地以及偏僻地段设⽴临时⼩区,把流动商贩规划集中起来,便于规划管理。
四、加⼤和交警⼤队的联系,对于机动车辆商贩进⾏联合整治,严厉打击机动车辆的乱停乱摆。同时法律进⾏加强学习,联合法院进⾏对“钉⼦”商贩的法律制裁。
城市管理建议和意见篇三
城市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城市管理在城市⽂明进步中所发挥的作⽤会越来越⼤,加强城市管理⼯作,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增强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发挥城市建设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促进城
设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看到,经过30年改⾰开放,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貌发⽣了巨⼤变化,城市管理进⼊⼀个关键时期;同时,城市管理滞后也成为各个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前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滞后,管理被动后置,经常是由群众电话反映、信访,或者媒体进⾏曝光后城市管理部门才知道问题;各专业管理部门职能交叉、管理多头,造成出现问题时有的事⽆⼈管、有的事多头管的局⾯;缺乏对城市管理的.系统、统筹考虑,局限于就事论事,搞突击式、运动式的管理,没有建⽴起⼀套长效管理的机制,使问题屡禁不⽌、越管越多;规划和管理滞后,城市管理各部门仍然以传统粗放式管理⽅式为主。
城市管理的⼯作越来越重,⽤原有的管理⼿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速度,如何运⽤⾼科技⼿段、⾼效能的管理⽅式管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前国家批准的数字城市化建设就是城市管理⽅式转变的有效探索,运⽤信息化⼿段,达到快速响应、有效管理、转变政府服务管理职能的⽬的。
2.城市⾥流动商贩的存在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也在⼀定程度上了满⾜了市民的需求,因此以规范管理取代⼀味取缔作为管理⽬标。
从城市管理上看,流动商贩主要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证经营。经营的资格、产品范围、质量缺乏监管,存在经营质量不合格产品、⾮法产品等隐患;2.流动经营,客观上有利于逃避监管,同时影响市容市貌。
针对这两个问题,可以考虑如下措施:
1.将流动商贩纳⼊证照管理范围,规范其经营范围,审核经营资格,引导其正当经营。由于摊贩⽆固定经营场所、设备条件简陋,审批主管部门对卫⽣技术条件要求较⾼的商品应不予批准,因为该类经营者往往缺乏安全的⾷品卫⽣条件和售后服务资质。
2.实⾏区域化管理。要从平衡好城市管理效果、市场竞争公平和摊贩谋⽣需要三⽅⾯出发。允许的区域、区域⾯积、对于该区域居民⽣产⽣活的影响等,都要评估。如果划定区域过于偏僻,则摊贩⽆利可图,最终还会选择盲⽬流动“找市潮,规范管理的⽬标就落空了;如果划定的区域处于太繁华地段或⾯积过⼤,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且对正规经营的店铺不公平,也使职能部门难以管理,管理⽬标同样落空。
3.限制经营时间,限制⼈员和限制规模。限时是为了确保流动经营⼈员不影响繁忙时段的交通秩序,不影响居民正常⽣活,不破坏市容环境。限⼈员措施可确保⽆固定经营场所⼈员与有固定经营场所⼈员的经营性质得以正确区分,该类⼈员应该以⽣活确有困难、失业下岗、⽆其他谋⽣技能的⼈员为主。脱离对这类群体的侧重和照顾,⽆固定经营场所个体⼯商户缴纳低额费税的合理性就⽆从谈起。限规模措施的⽬的在于确保经营效果和市容环境卫⽣,因为规模太⼤既影响经营者的收⼊,也损害市容环境卫⽣,容易形成管理盲区。
【关于城市管理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推荐访问:合理化 城市管理 意见 关于城市管理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对城市管理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