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供大家参考。
作业:对你所在村的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有所侧重)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是自然客观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受到地理自然因素制约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改造利用行为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同的生产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改变并形成新的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内现实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作出的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只有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发现问题,作出合乎当地实际的规划。因此,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对土地利用现状作深入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找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P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2示例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P1
土地利用现状评述内容(所有小点为超连接)
一、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分析
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五、土地利用生态条件分析
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主要对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矿藏、景观、灾害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人口、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商品化程度、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明确本规划区土地利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根据土地详查、变更调查、土壤监测和人口、土地、农业、城乡建设统计年报,分析、比较
规划区域各类土地面积、人均占有量和质量,以及土地利用近10年的变化情况,研究引起
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是研究各种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占全规划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分析各类土地比例关系及各类土地在全区范围内的分布是否合理,总结土地利用的特点和规律。
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1、土地利用程度分析主要有以下计算指标:土地利用率=[(土地总面积-未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农业利用率=农业用地(农林牧渔业用地)/土地总面积*100% 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总面积*100% 建设用地率=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土地总面积*100%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 土地复垦率=(废弃土地复垦利用面积/废弃土地总面积)*100% 人均城镇用地=城镇用地/城镇人口(平方米/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人口(平方米/人)路网密度=公路里程/土地总面积(公里/百平方公里)
2、土地生产率分析:单位土地经济密度=国民生产总值/土地总面积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某作物产量(产值)/某作物播种面积单位农业用地总产量=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用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产量(产值)=作物产量(产值)/耕地面积;单位水面水产品产量(产值)=水产品产量(产值)/水面面积;
五、土地利用生态条件分析建立有人工调控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的土地生态系统,并在其运转过程中使自然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互促进,从而使土地发挥最大、更好的利用效益。
六、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和建议分析
(1)人均耕地拥有量、耕地增减状况、原因,如何保护耕地;
(2)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生产率与利用率与同类地区比较处何种水平,原因何在?比较人工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与自然生态系统生产潜力,判断利用自然条件的程度。如何发挥潜力?
(2)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利用率、生产率状况,原因何在?如何改进?
(3)农业土地利用与自然适宜性是否相匹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以及滑坡、塌陷、泥石流等灾害是否加剧,原因、措施
(4)土壤、水体是否受到工业污染,程度、来源、措施;
(5)交通用地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实例——广西田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地理位置概况(插入行政图、或利用现状图为背景)
田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百色地区的中部,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地处东经106°22′17”-107°08,32”,北纬23°29‘08“-24°07"06”。东接田东县,西靠百色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百色市,南临德保县,北与巴马瑶族自治县接壤。全境东西最大距离43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17公里。县城与自治区首府----------- 南宁市陆路相距228 公里,水路相距330公里。县内主要居住壮、汉、瑶等多个民族,以壮族最多,汉族次
之。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38730.8公顷,辖6个镇9个乡,152个村民委,22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9463 人。
南昆铁路及邕(南宁)色(百色)二级公路(即国道324 线)横穿田阳中部,国道323线和省
道
20312 线纵贯南北,构成田阳县对外交通的大动脉。东可达自治区首府南宁,西经百色可抵云、贵等省,北可通巴马、东兰、河池等县市,南可至德保、那坡、靖西等县,是大西南出口的必经之地,也是德保、那坡、靖西、巴马、东兰、河池等通抵百色的要道。右江自西向东横穿田阳县中部,四季可通航。可上溯百色、下至南宁,直至广州。县城位于田州镇,是
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的中心。
二、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田阳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主要有石山、土山、丘陵和平原台地。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5.6% ,台地、平原占9.2% 。地势中间低、南北高,东西狭、南北宽。全县可分为三大自然区域:沿右江两岸是狭长的河谷平原,海拔一般为105-200米,河谷南北两边为截然不同的地貌:南部主要为石灰岩石山区,北部为砂页岩土山区。南、北部为500-800 米,其中南部巴别乡的丁浓山最高,达1250.8 米。
田阳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热冬暖,无霜期长,蒸发量大,雨量略显不足,且分布不均等特点。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8-22℃,南北山区气温比中部河谷平原约低2-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9.6℃,日极端最高气温39℃,最冷月(1月)气温为9.6℃,日极端最低温-1.2 ℃。年平均≥ 0 ℃的积温6600-8029 ℃,日均≥ 10℃的活动积温6024—7835℃,热量可满足作物一年三熟的需要。年均太阳辐射量115.7697 千卡/ cm2,年均日照时数1191.9 小时,无霜期平均在340 天以上,南北山区比中部平原少5-10 天。年均降雨量1100.8-1350mm,降雨分布不均,中部平原少,仅1100.8mm ,南部石山区稍多,1249.2mm,北部土山区最多,1349.9 mm 。每年5-9 月多雨,10 月至次年4月少雨。年蒸发量大,平均为1930.2mm, 最大蒸发量达2189.2mm,除6-8 月份之外,其余各月蒸发量均大大超过降雨量。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寒害、洪涝、大风、冰雹等,以干旱最为严重,春旱出现频率高达
95%,秋旱出现频率达59%。
田阳县有右江、百东河、磺桑河、田州河、那音河、驮里河、古美河、扁村河、活旺河、惠洞河、玉凤河等大小11条河流。县内河长272 公里。除玉凤河流入红水河外,其余均流入右江。全县地表年径流量约为99874万立方米,人均3025.0 立方米,按耕地每公顷地表径流量为 3.362 万立方米。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均5600 立方米和耕地每公顷7.259 万立方米的水平。地表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北、中部较为丰富,南部山区则较贫乏。全县地下水总量为52550万立方米,枯季径流总量为9720万立方米,其中有陇田阳、扁村、谷布、那音、指挥等五条地下河,其汇水面积达1298.7 平方公里,长115.4 公里,年径流模数为每平方公里3.48 升/秒。地下河多分布于南部岩溶地区,水位埋藏较深,一般难于开发利用。
全县有水能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河流河段总长为163.8 公里,总落差1241.7米,规划可利用落差680.5 米,年平均来水量为每秒33.47立方米,蕴藏发电能量为46269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有15018 千瓦,占总蕴藏量的32.45%。
全县土壤成土母质有第四纪红土、砂页岩、河流冲积物、洪积物、石灰岩母质等。土壤分为 6 个土类,20 个亚类,40 个土属,85 个土种。6 大土类分别为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石灰岩土、沼泽土、石灰土和水稻土。从土壤分布来看,玉凤乡中部以北地区主要为红壤、黄红壤,南部石灰岩地区为石灰土类,河流两岸、冲积扇及河谷地区主要为冲积土。
本县属南亚热带季雨林植被区。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和山林火灾,原生植被保存极少,主要为人工林、次生林和草本植物。北部土山区是全县的林业基地,有用材林、经济林和水源林。主要树种有栎类、杉类、荷木、桦木等;中部河谷是人工防护林、薪炭林、果木林较为集中区,主要树种有松、桉、芒果、荔枝、龙眼、扁桃等;南部石山区现有天然植被以旱生性和中生性植被占优势,常见林木有牛尾树、香椿、荷木等,人工林不多,主要有油桐、油茶、八角、竹子等。田阳县有动物约260 余种,动物种类主要为各种哺乳类、蛇类、鸟类、鱼类、介类、虫类以及两栖类。主要野生动物有野猫、野猪、黄京、山龟、穿山甲、鸠鸪、山鸡等。其中被列入国家珍稀二类保护动物的有穿山甲和山瑞;三类保护动物的有大灵猫。经地质部门勘探已查明和开采的矿产有:白煤、铝土矿、铁矿、石油、石灰岩、花岗岩、高岭土、重晶石及少量的辉锑矿、氧化锑、砂金。其中褐煤储量最多,约16190.63 万吨。主要分布于右江河谷,以那坡镇、百峰乡为多,年开采量为6-8 万吨。石油分布于右江河谷一带,含油面积14 平方公里,储油量为1700 万吨,年产原油 3.5-4 万吨。
上述分析表明,田阳县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对于发
展农、林、牧业和多种经营都十分有利。
1996年全县总人口329463 人,约90%为壮族。其中农业人口289592 人,占总人口的
87.90%;非农人口39871人,按非农业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12.10%。全县总户数77229
户,其中农业户数66161户。农业劳动力158330 人,占农业人口的54.67%。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8 人,人均土地面积为0.72公顷(10.8 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09 公顷(1.35 亩)。
1990年以来田阳县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按1990 年可比价计算,1996 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7.8802 亿元,比上年增长15.8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391.83 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 3.9945 亿元,比上年增长11.19%,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69%;第二产业产值1.7158 亿元,比上年增长22.78%,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77%;第三产业产值2.1699 亿元,比上年增长19.63%,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54%。工农业总产值为9.4729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 4.4897 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7.40%;农业总产值为 4.9832 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2.60%。
田阳县农业生产以粮食、糖蔗、冬菜为主。1996 年粮食总产量为13.65万吨,人均粮食为414.3公斤,1995年被国家列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甘蔗面积达10万亩以上,产量为37万吨;冬菜播种面积达11.7 万亩,产量为31.5万吨,目前发展为广西新兴的南菜北运的基地县。同时田阳还是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县之一,1995 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一个“中国芒果之乡”,芒果种植面积达12.8 万亩,产量达1.15 万吨。
田阳县工业形成了以制糖、造纸、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
乡镇企业总产值从1990年2635 万元(现价)增至1996 年7.2004 亿元。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邮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医疗卫生条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教育事业取得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提高,1996 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9231 万元,人均119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38 元,比上年增加386元。田阳县已进入全国脱贫县行列,成为百色地区率先脱贫县之一。
田阳县属少数民族集聚的边远山区,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技术等级低,资金不足,劳动力素质差,区域内部还存在地理条件、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素质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县尚有 2.15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且主要分布于南部石山区。充分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田阳县“九五”及2010 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奋斗目标。
2.土地利用历史变化趋势
根据该县土地变更调查,91-96 年来各类用地面积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见表1-2?)
(1)耕地面积减少较快。
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本县耕地面积由1991年的30548.6 公顷下降至1996 年的29645.9公
顷,5 年总计减少耕地902.7 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80.54 公顷。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部分耕地改为果园,二是非农建设挤占耕地。
(2)园地迅速扩大。
田阳县近几年水果生产有了较大发展。1991年至1996年,园地面积由1648.1公顷增至4011.4 公顷,5 年内净增2363.3 公顷,平均每年增加472.66公顷。人均园地面积由0.08 亩增至0.18 亩园地的增加主要是占用部分耕地、牧草地和林地。
(3)林地面积有所减少。
本县林地由1991年的73225.8 公顷减至1996 年的72772.0 公顷,5 年内净减林地453.8 公顷,平均每年减少90.76 公顷。减少的林地主要改为果园地,部分开垦为甘蔗地、木薯地。
(4)牧草地呈下降趋势。
1991年以来,牧草地总面积由34067.6公顷减至1996年的32963.0公顷,共减少牧草地1104.6 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84.1 公顷。减少的牧草地全部转为了园地。
(5)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较快。
1991年以来,新增建设用地161.6 公顷,平均每年增加32.32 公顷。其中南昆铁路占地102.0 公顷,占用耕地57.2 公顷。其余为城乡居民点用地以及工业和水利建设用地。
(6)未利用土地减少,土地利用率有所提高。
1991年至1996年,该类用地面积减少63.8 公顷,主要是用为果园,部分用于非农建设用地。
3.现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田阳县土地总面积为238730.83公顷,其中耕地为29645.9 公顷,占县土地总面积的12.42%;园地为4011.4 公顷,占 1.68%;林地为72772.0 公顷,占
30.48%;牧草地为32963.0 公顷,占13.8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3632.1 公顷,占1.52% ;交通用地为3747.8 公顷,占 1.57%;水域用地为5511.8 公顷,占 2.31%;未利用土地面积为86446.9 公顷,占36.21%。(见饼图表1-1 和1-3)
3.1耕地
1996年全县耕地面积为29645.9 公顷,由灌溉水田、望天田、旱地构成。其中旱地面积16522.2 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5.73%;其次是灌溉水田,面积为11430.7公顷,占耕地的38.56%;望天田较少,面积为1693.0 公顷,占耕地的 5.71%。灌溉水田主要分布于右江河谷,百育、田
州、头塘 3 镇土地总面积29480.5公顷,只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35%,其灌溉水田面积5492.1 公顷,却占全县灌溉水田面积的48.05 %。琴华、巴别乡灌溉水田最少,分别为73.2 公顷、1.9 公顷。望天田主要分布于丘陵、高丘坡顶、坡地梯田,呈零散分布,无水源灌溉,土质与肥力较差,以玉凤、坤平、坡洪、巴别等乡(镇)分布面积大。旱地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的阶地、丘陵、坡地,以及南部水利条件较差的石山区,巴别、坡洪、桥业、五村等乡(镇)旱地在耕地中占主导地位,其中巴别乡旱地占其耕地面积的93.36%,桥业乡旱地占其耕地面积的83.19%。
3.2园地
1996年全县园地面积为4011.4 公顷,果园是园地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面积3899.7 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97.22%,其它园地111.7 公顷,占园地的 2.78%。果园以芒果园为主,其次为香蕉园。农业人口人均果园面积为0.20 亩。
果园大多分布在右江两岸河谷平原,百峰、头塘、田州、百育、那坡及那满镇的园地面积为3173.8公顷,占县果园总面积的81.39%,五村、洞靖、雷圩等乡镇果园较少,南部石山区其他乡基本没有果园。
3.3林地
全县共有林地72772.0 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48%。林地中,有林地15563.9 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1.39%;灌木林地53105.1公顷,占林地72.97%;疏林地2355.6 公顷,占林地3.24%;未成林造林地1096.1 公顷,占林地1.51 %;迹地645.6 公顷,占林地0.89%;苗圃5.7 公顷,占林地0.008 %。林地分布极不平衡,以北部土山区为多,玉凤、坤平两乡林地面积占全县林地的59.50%,其次为中部河谷地带,南部石山区林地最少。
3.4牧草地
本县牧草地面积为32963.0 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81%,均为天然牧草地。牧草地各乡(镇)均有分布,以百峰、玉凤两乡所占比例较大。百峰乡的牧草地面积占全县牧草地的
19.45%,玉凤乡牧草地占全县的16.80%。南部石山区的琴华、五村牧草地极少。
3.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本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3632.1 公顷,占县土地总面积的 1.52%。其中城镇用地203.5 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 5.60%;农村居民点用地2715.8 公顷,占74.77%;独立工矿用地527.6 公顷,占14.53%;特殊用地185.3 公顷,占5.10%。
城镇居民点用地主要分布于县城和建制镇,县城—田州镇的城镇用地面积最大,为124.0 公
顷,其次为那坡镇,城镇用地面积为56.5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各乡均有分布,以 6 个建制镇用地最大。独立工矿用地以田州、那坡最多,主要为造纸、制糖、建材、纺织等工业企业用地。本县的特殊用地主要是指军事用地。
3.6交通用地
全县交通用地面积为3747.8 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1.57%。交通用地主要由铁路、公路、农村道路用地三部分构成。其中铁路占地102.0公顷,占县交通用地的 2.72%;公路占地1582.2 公顷,占42.22%;农村道路占地2063.1 公顷,占55.05 %;港口码头用地0.4 公顷,占0.01%。
铁路用地主要分布于头塘、百育、田州三镇。公路用地以河谷数镇所占比例高,南北部山区公路交通不很便捷。港口位于右江南侧那满镇,全年吞吐量约15.76 万吨,货物周转量9600 多万吨公里。
3.7水域
全县水域面积共计5511.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31%,其中河流水面2176.8 公顷,占县水域面积的39.49%;水库水面723.8 公顷,占县水域面积的13.13%;坑塘水面459.3公顷,占县水域面积的8.33%;滩涂面积176.8公顷,占县水域面积的 3.21%;沟渠1970.8 公顷,占县水域面积的35.76%;水工建筑物 4.3公顷,占县水域面积的0.08%。
县域内地表河大多集中于北部和中部谷地,南部岩溶地貌区多为地下河。全县水库、塘坝总库容14993.2 万立方米,有效库容8521.8立方米。水库主要分布于右江谷地各乡镇,头塘镇的百东河水库水面最大。水利工程用地(含沟渠、水工建筑物)全县共计1975.1 公顷,以百育、头塘、玉凤、坤平、坡洪等乡镇面积较大,桥业乡最少,仅19.9 公顷。
3.8未利用土地
本县未利用土地面积为86446.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6.21%。在未利用土地中,荒草地为3291.5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 3.81%;裸土地为72.5公顷,占0.08%;裸岩石砾地为79122.1 公顷,占91.53 %;田坎3957.7 公顷,占4.58 %;其它未利用土地3.1 公顷,占
0.004%。
全县未利用土地分布不均匀。右江河谷最少,北部土山区其次,南部石山区最多。县南部的坡洪、琴华、五村、雷圩、巴别、洞靖、桥业等七个乡(镇),未利用土地面积达65573.5公
顷,占县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75.85%。其中琴华乡未利用土地面积占该乡土地总面积的
85.93%;北部的玉凤、坤平两乡未利用土地面积只占县未利用土地面积的2.55%。未利用土地中,荒草地和裸土地较易开发利用,裸岩石砾地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4.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和效益
4.1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集约程度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森林覆盖率、草场载畜量、路网密度等指标对全县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集约程度进行分析。
(1)土地利用率
该县已利用土地面积为152330.3公顷,土地利用率为63.81%,较广西自治区平均数77%低13.19 个百分点,比百色地区平均数71.5% 低7.69 个百分点。人均已利用土地面积仅为0.46 公顷(6.9 亩)。在已利用土地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等农业用地面积为140492.3 公顷,农业用地率为58.85%。
播种面积为31202.13 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222.1 公顷,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1612 公顷,全年农作物总的播种面积为53036.2 公顷,耕地统计面积为22415.73 公顷,据此统计数据可得县耕地复种指数为236.6%,高于同期自治区耕地复种指数220%。粮食作物复种指数198.7%。全县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5.4 千瓦/公顷,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量)为470 千克/ 公顷,农药使用量(实物量)6.23 千克/ 公顷。
(4)森林覆盖率根据详查,有林地面积15563.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52%,即本县的森林覆盖率为6.52%;含有林地、灌木林地的森林覆盖率为28.76%;含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园地的森林覆盖率为30.44%。有林地占林地的比重为21.39%,即林业用地利用率仅为21.39%。
(5)水面养殖率
水面养殖率指养殖水面占水域面积的百分比。田阳县1996 年水产养殖面积为1100 公顷,水面养殖率为19.96%。水库、坑塘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主要场所。
推荐访问:土地利用 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