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党建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通用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拟起事迹材料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篇1张格庄镇是烟台市福山区位置最僻远、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库区农业乡镇,辖27个村,总面积73.5平方公里,总人口1.9万,共有44个党支部和1个大樱桃协会党委,1196名党员。近年来,张格庄镇党委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向贫困和落后挑战,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在短短的4年内将一个财政收入只有580万元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小镇,发展成为地方财政收入3011万元、人均纯收入8170元的大樱桃特色产业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的增幅。2008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大樱桃第一镇、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和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立足实际,打造群众致富“金钥匙”
烟台市最大水源地门楼水库两次增容,使全镇上万亩良田被淹没,群众人均口粮地只有0.3亩,27个村被包裹在高山深壑之中,群众致富无门。镇党委一班人经过深入调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因素,决定围绕“农”字做文章,走高效农业开发的路子。
推广集体示范模式,带动群众发展大樱桃。为打消群众顾虑,镇党委在镇村两级建立起集体示范园,为群众做示范、趟路子。在群众感到收益不错、有了发展念头时,镇党委及时出台了购买樱桃苗木补贴政策,通过派驻大樱桃技术员,为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经过连续多年的示范引导,群众发展大樱桃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2010年,全镇大樱桃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多亩,广大群众有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果”,仅靠大樱桃一项,收入就达到1.1亿元。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增加大樱桃产品附加值。镇党委在帮助群众营销大樱桃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品牌对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性。近年来,镇党委先后注册了“张格庄”、“瑶玉”、“老靳家”三大商标,其中,“张格庄”牌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被评为中华名果、中国名优特产。坚持走出去战略,借助上海世博会推介平台,张格庄大樱桃成功走进世界各国客商的视线,成为上海世博会专供果品之一。2010年张格庄大樱桃被CCTV-7评为“魅力农产品嘉年华人气奖”。
发展大樱桃采摘游,拓展大樱桃产业链。为在大樱桃产业上做足群众增收的文章,镇党委又确定了发展大樱桃采摘游的思路,2007年举办了首届烟台市大樱桃采摘节,并连续4年举办,提高了张格庄大樱桃采摘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每年可直接增加群众收入600多万元。2010年,烟台大樱桃节被中国节庆产业年会评为中国十大节庆。积极拓展大樱桃产业链,引进了国内最大的大樱桃加工商,建立了大樱桃种植加工基地,收购镇内大樱桃发展深加工,现在,张格庄大樱桃以每市斤高出外地5元钱的价格出售,仍然供不应求,切实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实施民生工程,谱写和谐文明新篇章
镇党委把“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要解决什么”作为坚信的工作理念,把改善民生、造福群众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通过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惠民工程等措施,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发展水利,让群众苦尽甘来。张格庄镇三面环山,群众的土地大部分在山上,只能靠天吃饭。镇党委下决心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顽疾,在全镇吹响了“兴修水利、引水上山”的号角,出台了《张格庄镇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补助实施办法》,对村庄兴修的水利工程实施“以奖代补”。2007年以来,全镇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200多万元,建成水利项目120个,扩大改善水浇地面积2万多亩。
建设新农村,让群众安居乐业。结合生态自然特点,在全镇开展了生态环境优美村庄创建活动,先后投资1300多万元,实施了村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在全区率先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投
资300万元建立镇级垃圾一体化处理系统,对各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强化社会保障,让群众生活无忧。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全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生活保障等问题。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全区一流的镇级卫生院,按照“居住就近”的原则,将全镇27个村划分为13个片,每片设置一处村级卫生室,方便群众就医。对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镇财政给予补贴,全镇群众养老保险投保率达98.5%。对全镇60岁以上群众实行免费健康查体,建立健康档案,跟踪随访。近年来,全镇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在连续三年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中,连年保持全区第一名。
狠抓党建工作,夯实科学发展根基
张格庄镇近年来之所以能够趟出一条“镇强、村美、民富、人和”的发展路子,得益于镇党委多年来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不放松,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镇党委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抓落实。坚持把工作岗位放到第一线,党委书记带头联系困难最多、矛盾最突出的村庄,每月25日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落实工作。建立机关干部联户交朋友制度,每名干部要在村里结交10户以上农民朋友,密切与群众的联系。目前,全镇58名机关干部共结交农民朋友710多人,帮助解决生活难题980多个。乡镇包片干部邹德强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机关干部碰到难题,与群众很容易沟通,进得去门、说得上话、办得了事,很多细小的矛盾成功化解在萌芽当中。”
建立量化考核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每年年初,镇党委对村“两委”班子的各项考核指标细化量化,明确相应的分值,实行千分制考核,以考核定等次,以等次定补贴,严格奖惩,着力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同时,强化考核过程监督,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让农村干部时刻警醒奋进。
建立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干事、作为、奉献”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评诺、践诺”等管理措施,让党员履行义务有岗位、发挥作用有载体。注重对党员的关爱激励,实行农村老党员贡献奖励制度,对年满70周岁老党员,每年给予700元贡献奖励,既激励了农村老党员,又鞭策促进了年轻党员。
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篇2党的基层组织,适当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在区、镇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小王庄镇强家坟村党支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起到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目前强家坟村共有276户,880人,其中党员37人。全村共有耕地94亩,菜地100亩,农业总产值约80万元。劳动力430人,其中常年外出100人,人均收入1800元。村内道路已基本实现硬化且道路状况较好,水利、电力设施完备。自强家坟村党组织成立以来,确确实实做了不少人人称道的好事。
一、坚持以党支部为核心,加强村组两级班子自身建设。
在镇党支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强家坟村党支部从本村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使班子成员间团结协作,班子整体功能发挥得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两委班子成员中没有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在党支部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强家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富裕了,村庄亮丽了,村子整体氛围也更加和谐了。
二、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切实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和培养。在认真学习、领会上级党组织的文件的基础上,强家坟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各项党建工作,认真研究部署党员发展工作,制定发展党员的年度和学期计划,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培养对象,明确培养任务。做好党费的收缴、党员日常教育等常规组织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
党员评议工作质量,在广大村民中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发挥党员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学习活动制度化、多样化。
制定村学习制度,坚持学习,所有党员认真记录,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学习时事政治与相关政策文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做到学用结合,在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把开展《廉政准则》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我村工作的一项重点。在学习中,班子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廉洁勤政、争先创优和服务意识得到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党支部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带头做到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无违法乱纪现象。
四、抓村庄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为加快旧村改造步伐,使村民住上经济适用、功能完善、安全美观的新民居,在征求村民意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选择的前提下,根据《河北省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村庄将根据村庄规划要求新建居民住宅楼一方面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适应逐渐扩大的村人口规模。为进一步方便村民出行,改善乡村面貌,村党支部及村委会成员积极奔走,筹措资金,对部分村级公路进行翻修,改善村庄交通环境,为强家坟村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打下良好基础。村子还成立了护村治安巡逻队,白天黑夜分组进行护村巡逻,维护村庄治安和公共设施,为群众护村保平安。
五、抓产业培育,增加群众收入。
2008年7月按照上级部署,结合运河区“三年大变样”的总体安排,决定对强家坟村富强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当时村两委班子及部分村民代表想不通,村党支部作为党最基层的战斗堡垒坚决执行上级的决定,只用了十几天就做通了村委及村民代表的工作,并召开了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一致通过了对市场的升级改造。待项目确定后,还成立了以支部副书记李文江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参加的市场建设小组,还选出了三名村民代表对市场建设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改造后的富强市场地25亩,新增门脸120间,共能容纳商户70余家,市场以经营水果、蔬菜、副食百货为主,从业人员约1200名,预计年产值1.2亿。升级改造后的富强市场不仅使商贩们的经营环境得到改善,更美化了乡村面貌,也为本村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新市场还设立了专门的市场管理办公室,制定了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和保障商贩们正常经营。
六、抓文明建设,丰富群众生活。
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强家坟村建起了村文化广场1个,占地约300平方米。同时建成了文化活动室、阅览室,配有法律法规、科技知识等方面书籍近千册,为群众查询各类知识信息提供了便利。村子还成产了红白理会,可容纳几百人同时就餐,解决了群众办事烦、挤、东借西借的难题。村子设有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场供村民在工作、生活之余锻炼身体,并为每户订阅报纸一份,以增加村民对时事的了解,使村民自觉学文重教、崇尚科学,形成良好的村文化氛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七、心系村民,发放福利惠及全村。
强家坟村按照女性年满55周岁、男性年满60周岁每月发放150元的标准为村民发放补贴,保证老年村民的基本生活。自07年开始,村子为村民代缴每年20元的农村合作医疗费用。临至春节时,还为全体村民发放米、面、油等日常用品,并对考取大学的本村大学生提供最高3000元的奖学金,以鼓励学子们积极上进,踏实求学。
八、为扎实推荐我村的创先争优活动
我村专门召开了创先争优动员大会,传达各级党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学习各行各业先进基层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
同时利用悬挂宣传牌、张贴标语、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在全村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正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广大党员群众吸引到活动中来,自觉地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形成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五个表率”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设立党员示范窗口等方式,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切实推动科学发展。
总之,作为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积极引导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今后,强家坟村党支部将在市、区、镇党支部的领导下,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强家坟村党务工作不断取得进步。
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篇3在系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我系党总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现将近年来我系党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抓好党的思想建设
1.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牢固理想信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团队学习活动,努力创建有文化、有品位、有特色的学习型组织。把每周三下午作为学习时间,通过学习,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素质,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凝聚广大教职工的向心力。
2.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系党总支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政治大事来抓。开辟了学习实践活动专栏,开设了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网页,印发了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简报,形成了我系学习科学发展观资料汇编两册。组织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牢固地树立了科学发展理念。通过学习活动,促进了广大党员思想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3.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系开展了“廉荣贪耻”论文征集评选暨演讲比赛活动,积极营造廉荣贪耻、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促进我系党风廉政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开展了以“规范管理、廉政勤政”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并运用宣传栏以及网站等,警醒教育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有效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
二、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抓好党的组织建设
1.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调整、完善了系党总支和支部班子,努力提升系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在干部搭配上注重年龄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各部门干部工作密切配合,从而形成队伍的合力。
2.科学谋划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创造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提升教科研专业实力,搭建了成长平台。
3.严格按照目标管理要求,坚持“三会一课”,确保了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格程序、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把党员的组织发展关。坚持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查自纠、支部考评、党员自评、群众测评等工作,使党员的党性观念、表率作用等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以开展教育活动为载体,抓好党的作风建设
1.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系党总支以社会热点、群众难点和工作重点为切入点,结合教科系工作实际,开展了多项主题教育活动,为广大师生办实事、办好事,服务于教育教学。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组织就在自己身边,有效增强了党的作风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工会职代会、民主党派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及各项建设中的作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多次上门慰问困难教职工和生病的同志,把对教职工的关怀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展现出党组织的人文情怀,体现出了良好的工作作风。
四、以健全管理制度为突破口,抓好党的制度建设
1.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干部责任意识。为了做到科学管理,推进管理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我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党委工作议事制度、落实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培训和请假等制度,按规定及时召开党员大会、总支会议和党小组会议。确保了党组织生活的有效开展。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规范意识、纪律意识。在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重在抓好、抓实制度执行力。理顺了工作关系,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了工艺美术系影响力。
五、以发挥教科研工作职能为重点,积极为全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
系党总支坚持以教科研工作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认真抓好党务各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系工作的健康发展。整合资源,构建网络,形成了推进新课程的合力,充分彰显出我系的教育服务功能。总之,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系党总支立足“大教研、大科研、大资源”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工作重心,认真履行了我系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职能,专业引领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进一步扩大。今后,系党总支将继续带领全系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为教育服务的思想,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为实现全国一流系部的共同愿景而努力奋斗。
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篇4xx地处xx镇东部,与广丰交界,辖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6亩,有5个村民小组,人口1531人,30名党员。村党支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在党支部书记杨岳飞的带领下,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xx是全县海拔最低的一个村,县志都有记载。原xx完小是全镇最高一个地方,又是20世纪60年代建在信江河的一个小山包上,学生每天4趟七上八下(上学往上爬70米,放学往下走80米),是一幢土砖土瓦的危房。教师和学生都持有恐惧的心理,家长天天惦念上学子女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采取上求下筹(向上求资金,向下群众自筹资金)方法,不到一年时间就做好一幢570平方的崭新教学大楼,地点做在xx中心点。同时,也做好1000多平方米的大操场围墙及其他设施,总造价20万元。
二、要致富,先修路
众所周知,涨坂是一个穷山僻址,交通又不方便的地方,想近板桥村隔河千里,往杨宅要绕一大圈,虽然有一条乡村公路,都是20世
纪60年代开起来的,宽大约2至3米左右,经多次整修,没有解决根本,总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老百姓经常骂爹、骂娘,怨声载道。近年来党支部通过县农业开发办领导联系,帮我们涨坂至杨宅的公路拓宽到5至6米,大约投资了15万左右,为此,村民也自筹了一部分,还有在外工作或经商的乡友两种方法筹集了资金5万元。第一次把路基填实整平到杨宅路段,老百姓说,这次我们村党支部干部真为我们做了实事。然后,通过县、镇有关部门领导支持、扶助下,又改变了涨坂至杨宅的2.6公里公路水泥硬质化,宽5米,高20公分,总投资计人民币60万元左右。新农村建设近几年涨坂小组付家小组、塘石小组、白塘小组、杨家小组2.5米至4米的水泥路硬质化4.2公里,里弄小巷3600米,总投资63万元。我村党支部班子人员确实有计划,有步骤,改变了xx的新面貌。
三、科学发展,引导致富
几年来,党支部还为群众做了一些小事,一是为建设新农村,改变村容村貌,又新开了一条500米长的公路,改变了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堂糟的旧面貌;二是在信江河边涨坂渡头建了三座谅亭,使群众路过时可以遮阳躲雨;三是修复了信江河上涨坂拦河坝等水利设施;四是引导和带领农民改变了传统观念,使许多农民已改变旧的种植模式,由单种水稻改种玉米、绿豆、花生、茭笋等市场适销产品,使农民增收;五是在计划生育、扶贫帮困、调处民事纠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维护了团结和谐的局面。
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篇5下元一村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西南部,天台山脚下,全村共有196户,640口人,党员36名。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保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抓党建、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山村实际,积极推行"党群双直通车"机制(即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着力培育引领发展的领导核心
为建设一支坚强的村级领导班子和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该村党支部把抓好党群"双直通车"机制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了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和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民情走访、结对帮扶等制度,设立了集党员服务站、村民接待站于一体的党群直通议事室,并把每月的5号、15号和25号确定为村党支部、党员、群众之间相互联系的"党群直通议事日",村内大事小情都能面对面得以协商和解决,通过"党群双直通",每年为村民办理事项5100余件。在作风建设上,要求"两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村民不赞成的坚决不干,要求村民、党员做到的"两委"班子成员要首先做到,努力以自身良好形象取信于民。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为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该村党支部积极开展了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活动,对全村党员设岗定责,制定党员岗位责任书,并实行党员公开承诺,让每个党员都有岗有位,有岗有为。结合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成效年"活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投资16万元把远程教育设备从室内搬到广场上,将培训教育对象从党员延伸到全体村民,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一网多用".同时,持之以恒组织好党内学习,坚持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素质得到较大提升,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着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该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村原村址位于竹山后坡,占地达1400多亩,地势高低不平,水、电、路、讯十分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很差,是一个典型的小山村,实施整村搬迁成为该村几代人的梦想。近几年来,该村党支部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新机遇,借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上级扶持等政策,仅用7个月零2天就完成了整村迁建,新村仅占地135亩,新建了148栋二层居民楼、48处平房和村民服务中心、文化中心,配套完善了便民服务室、幼儿园、卫生室、超市、学校等基础设施。投资200余万元硬化了村内道路14条共5000米,铺设供排水管道7700米。投资近60万元建设了村文化中心,由农家书屋、电子阅览
室、文娱活动室等设施组成,村民在农闲及饭后茶余可以到这里休闲娱乐、读书学习。通过迁建,村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娱乐、购物、看病、上学、读书、调解、办事"七不出社区,目前该村已成为了省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村党支部把民主管理与依法治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实行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村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村干部补贴、新农保、低保金发放、宅基地分配等工作都及时、全面地公开,确保各项村务在阳光下操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村务公开成为党群、干群的"连心桥",促进了全村的和谐稳定。
着力实现强村富民之路
下元一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农业村,如何在整体搬迁之后带领群众走致富之路,成为村党支部亟须解决的难题。村支部结合实际,把强农惠农富农作为根本目的,实施了农民增收工程,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制度,对村庄整体搬迁后腾出的土地进行复垦,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了绿茶、蔬菜等高效生态农业。2010年,全村新发展有机茶园600多亩,发展引茶上山面积400余亩,年可实现人均增收6000余元。自筹资金180万元,结合旧村址地势修建了"三道梁子水库",解决了农业灌溉用水紧张问题。投资40多万元,安装风车,实施了引水上山工程,修建蓄水池对生态农业观光园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积极依托天台山历史文化悠久的优势,不断加大山场绿化补植力度,开发旅游资源,近年来组织群众栽植黑松14万余株、侧柏4万余株、大叶女贞1万余株,对山场全面绿化,既打造了集体经济"绿色银行",又为旅游开发增添了优质资源。同时,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挖掘天台山汤谷的太阳文化资源,引进了大东夷历史文化园和高尔夫练球场等旅游项目,使该村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推介和发掘。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通过"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被授予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下元一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交通安全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推荐访问:党建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先进事迹 党建 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