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范本

时间:2022-08-01 19:0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看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范本

看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范文3篇

第一篇: 看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范文

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

  央视纪录片家风的播出丰富了家风的内涵底蕴,又拓展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途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一  最近,纪录片《家风》上下集在央视播出之后,引发了人们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夹叙夹议,巧妙地将名物典故、风土人情和现代教育融为一体,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时代的公民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鉴。观众若悉心品味《家风》的文化内涵,逐步感受从“孕育”到“传承”的生命气息,反求诸己,躬身践行,自可提升人生境界。
  儒家讲求修身之道,是活泼泼的富有生活色彩的“百姓日用之道” ,而不是虚无缥缈、莫可名状的谈玄说妙。

《家风》上集以“孕育”作为题目,向观众讲述《曾国藩家书》中的平实道理,采用类似山水画中的“平远”透视法,突出儒家圣贤终身坚持不懈的“自得”工夫。士人君子修身力行,务求平实,切忌好高骛远。无论富足安康,还是颠沛流离,士人君子都要尊道而行。孟子曰: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
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 诚如片中陈述的那样,曾国藩教育子侄家人,从不诱以功名利禄,而是告诫大家掌握生存技能,磨砺意志,学以明理,报效国家。传统社会孕育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曾国藩在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里洞察到“万物并育而不害”的勃勃生机,在乡野村夫的生产活动中体会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深刻涵义。从孔子“多能鄙事”到汉儒躬耕自养,从吴与弼“手自簸谷”到颜元“甘艰苦劳动” ,再到曾国藩写信敦促家人种蔬养鱼养猪,儒家文化一直在“平实”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诚信经营,铸就高尚情操。宋明以来, “尊德性”与百姓日用紧密结合,产生了能够满足当时社会需求的民间儒学。民间儒者一方面能够信守儒学的真精神和真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密切关注普通民众的生存状况,不失时机地阐发儒家的道义进而满足普通民众的精神需求。民间儒学构成了增进民族心理认同和公共生活规则的基础。由此产生了一大批身份普通、德行卓越的平民儒者。良知当下呈现,自利利他,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时至今日,许多普通人依然记得“君子以成德为行” 、“圣人可学可至” 、 “人无信不立”等古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圣贤品格。《家风》下集中讲述了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方家药铺九龄堂”的职业操守,扶危济困,施药救人,诚信经营,惠及邻里。方联海是方家药铺第十二代传人,身上担荷着悬壶济世、童叟无欺的家业。纵览古今,无论是大宅门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还是川黔交界的禁售发水米的碑文,无不展示诚信经营的恒久魅力。
  忠孝传家久。

《家风》下集以“传承”作为题目,通过采访社会贤达、收集名人轶事、探求社会治理的古老智慧,引导人们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片中的亮点之一就是京剧谭门第七代人物谭正岩的讲述,他提到祖上以“百行孝为先”作为训诫后人的格言警句,培养儿孙的规矩意识,从生活细节入手,做一个有“家德”的人。长辈抚养晚辈,晚辈回报长辈。人伦情怀萦绕其间,无法割舍。孝道,不仅要求奉养长辈,而且强调尊敬长辈。从个体的心灵感受而言,孝道要求道德主体的反省与自觉,为孝行提供真切的心理支撑,而不能将孝行流于形式,即所谓“忠者,其孝之本与! ” 古人将这里的“忠”解释为“敬” 。敬是孝的根本。真正的孝应当是孝敬。片中,谭孝曾带领谭正岩等人去看望谭元寿,接受家族传统的熏陶—— “孝和义,于家表现为相亲相爱,尊老爱幼,于国那就是报效祖国,国比天大” 。两千多年来,士人君子“移孝为忠” ,使得家庭家族这个“小家”与国家兴亡这个“大家”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开明的统治者“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将家庭伦理延伸到国家治理技艺,早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共识。今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应当继承其中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有益成分,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文化综合创新。
  廉洁奉公,警示后人。古人遵行孝道,旨在维系家庭伦理。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中, “熟人社会”势必要求广大成员廉洁奉公,更好地维护家族和国家的利益。毋庸讳言,古人遵循“学而优则仕”的教诲,认为跻身仕途可以光耀门楣。然而古人更看到贪污腐化的巨大危害,主张“临财毋苟得” ,反对唯利是图;
主张“以义制利” ,反对见利忘义;
“以财发身” ,反对为富不仁,贿赂营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士人君子信奉“富润屋,德润身”的准则,当面对个体之利与个体之义发生冲突时,理应成全后者。正如孔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清末名臣曾国藩为教育后代,将其在双峰荷叶堂所建的住宅命名为“八本堂” ,教导子女“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
  传承家风,挺立道德主体,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天下利。片中列举了吴越王钱镠的后人如何在《钱氏家训》的感召下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仅在宋朝就出现了三百五十名进士,近代以来在五十多个国家有将近两百位院士。家训犹如祖宅珍宝,亘古弥珍。在传统社会中,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传承延续的美好风尚。它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在探寻中国历史和社会治理的演进轨迹时,我们不难发现,家风的孕育和传承,不仅可以为个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切实保障,更能促成一个家庭、家族甚至地区的持续繁荣。家风不同于宗教诫命和国家法律。它不必借助强力手段,就能达到善世化俗的效果。
  今天,我们更应正视理解“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时代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证。

“家风”是“人文化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
“上所化曰风,下所习为俗” 。

“风俗”不是强制灌输,而是引领时尚,开启风气。曾国藩有言:
“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这也正是《家风》这部纪录片引发强烈反响的根源所在。
  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弘扬中华文化首先要弘扬优秀的家风文化。如今“家风”那些事又被重新提起。中央电视台刚刚播出的纪录片《家风》,应时、及时。
  家风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纪录片《家风》选取几个家族中最具知名度的一两个成员的典型故事,是其家风教育的缩影。颜氏家族中,除了颜之推,主要通过讲述观众熟悉的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阐释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的《颜氏家训》;
钱氏家族中,讲述了人们熟知的钱穆、钱伟长的故事,回答了钱氏家族为什么会出那么多院士的疑问。通过聚焦谭氏家族中谭正岩的敬业,我们看到了从谭鑫培到谭正岩这个七代京剧世家德艺兼优的家风。当镜头把观众带到重庆的新叶村时,原来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许多路面是由一块块石板连接而成,是为了读书人“足不涉泥,雨不湿靴”而着意铺设的。纪录片自古至今,从城市到乡村,令观众感受到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家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家族绵延不断的教育形成的家庭风气。纪录片从清代曾国藩的家风讲起,接着跨越到南北朝,追溯中国最早且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家训——《颜氏家训》。颜氏家族把“读书做人”作为家风的核心,把先居家尽孝,才能为国尽忠作为家风的要义。接着讲述的《钱氏家训》《朱子家训》一脉相承,“读书报国”的家风成就了钱氏家族。“读书修身”,成了新叶村民的最高理想境界。我们的家风在一个共性家风文化的影响下,每个家族又有其鲜明的家风特征。纪录片上集开篇讲述的是曾国藩的家风,其家风文化的核心是勤与俭,曾国藩家书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勤”与“俭”,他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成为曾家突出的家风文化。
  纪录片通过聚焦几个有代表性的家族来诠释家风文化和家风传承,启发我们思考:优良的家风传下来了吗?纪录片不无忧虑地提示观众:家庭结构变了,如果家风在,精神就在,核心价值就能传承。
  片中介绍,按照家族传统,钱氏家族每有新生儿诞生,就要全家人一起恭读《钱氏家训》。这在当下已基本见不到了,但今天的家风教育更强调的是父辈身教的传递。家风的传承,如果只有家训、包括非常正式的规则文字,还不足以保证家风得以完美的传承。能让家风传承下去的是一辈传一辈的身体力行。在讲到京剧世家的家风故事时,年近90岁的谭元寿每天练嗓子,这是对孙子谭正岩最好的身教。家长的一次身教胜于百次说教,反之家长的一次谎言亦会粉碎对孩子百次的诚信教育。《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讲述的“曾子杀猪”的故事,是今天进行诚信教育最好的例子。从家庭到社会,从做父亲到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从这个故事里悟出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家风》的拍摄手法、镜头语言、叙事策略等固然重要,但故事内涵显得更重要,该片从创意到讲述,重温家风历史,呼唤当下家风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三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家风,是孟母三迁体现出的求知向上之志,是孔鲤过庭展现出的尊师重道之心,是岳母刺字表现出的精忠报国之情。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朱子《治家格言》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巍巍中华,良好家风一脉相承,烛照着每个人的心灵世界。
  好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都是治家方面的典范,他们创造的治家经验和良好家风,不但为传统的治家文化赋予新的生机,也为新时期党员干部完善自我修养树立了榜样。周恩来一生兢兢业业为人民大众谋利益,无私伴随了他的一生,对亲戚晚辈具体约定了十条家规。十条家规是周恩来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也展示了共产党人处理家事与国事关系的崇高境界。陈毅同志经常以谈心的方式让子女了解革命前辈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从而沟通两代人的心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生万事,起于幼学。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学识和涵养的启蒙时期,也是品德修习的奠基阶段。精神和品格的塑造,远比灌输知识、培养能力更为关键。好家风能够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而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绵延不绝的养分。
  为人父母者,必须身端影正、以身作则,教育子女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方是治家之良方,养育子女之正道。只有教育子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懂得明辨是非,识别真伪,积善养德,务实勤恳,才是智慧之选。父母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培养并形成良好的家风,才是人才辈出、家族兴旺的正道。
  良好的家风,能使人积极向上,走上成功;
不良的家风,会使人误入歧途,坠入深渊。人生之所以朝秦暮楚,往往是因为不能“知止”,既无定向,又无坚守,不懂得人生目标,不知道内心归宿。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问:幸福是什么?到底在哪里?也许,经历不同,感怀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可是,历经众多的风雨泥泞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会深切地体味到,幸福其实只是内心的一种感觉,它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好不好不是让人看的,是自己活出来的。心里装着福,活着才知福。心淡如菊,才会馨香满园;
心宽如海,才会扬帆远航;
心静如水,才会神清目明。只有让心变成幸福的根,我们的人生才会幸福!
  接人待物的礼貌规范,做人处事的德行操守,敬畏法纪的规则意识,这些基本素养的形成,要靠祖辈传承下来的家风、家长的言传身教等一件件小事做起。反观当下,家长的一些不良习惯,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往往成为少年儿童成长的反面教材。不可否认,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资源紧张、竞争加剧的时代,“不输在起跑线上”左右着许多家长的理念,而人生起跑线前最重要的一项素质便是品德修养。
  正如哲人所言:“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不管一个人多么伟大或渺小,一生中总要接受许多人的教诲,首先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意即所谓的家风。记得孩提时,父母都在县城上班,爷爷奶奶生活在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农村,我家与爷爷奶奶居住的农村老家中间还隔着黄河。记忆中,每到周日休息,父母就骑着自行车,载着我们兄妹四人,去乡下探望爷爷奶奶,来回中间还要乘坐羊皮筏子。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学会了骑自行车,黄河大桥也已修通,我们开始和父母各自骑一辆自行车,一同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成为公路旁一道独特的自行车队伍。由于路途较远,中间骑累了,我们还会下来休息片刻继续前行。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教导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收获丰硕果实。父母的教诲深深印在我们子女心中,四个子女全部凭自己的刻苦钻研,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走上了工作岗位。父母在治家、孝敬长辈方面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做子女的传授了家庭美德。他们奉行“互敬、互爱、互让、互谅”,风雨兼程,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去年六月,母亲因病离开了我们,没有了老伴的父亲在子女家由儿女轮流照顾。虽说是照顾,可八十岁的老父亲心里仍然牵挂着每个子女,闲不住的他,考虑到子女工作忙,还在尽力为子女分担,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每天没等我们回去,他就早早承担了买菜、焖米饭之类的活计。子女闲暇之余,父亲还问问大家工作上的事,临走不忘再叮嘱几句:他现在有吃有喝,各方面都挺好的,让我们都好好安心工作。由于小时候受父母的熏陶,做子女的我们也早已都为人父母,深深懂得父辈所传承的孝道,只要大家一有空,就会自然而然去看看父亲,陪父亲唠唠嗑、聊聊天,帮父亲剪指甲、洗衣服。
  在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今天,作为一名国税干部,我用心感受着父辈所传承的家风。我十分感慨,因为父母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感激于父母伴我一起成长;
我十分快乐,因为我生活在和睦融洽的家庭里,快乐于兄弟姊妹的团结勤奋、顽强进取。
  寒来暑往,花谢花开。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个小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所带来的整个社会大家庭的繁荣和昌盛,感受到了传承好家风的良好风气,所带来的弘扬正能量的社会效应,感受到了那种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胆识和魄力,感受到了那种永不懈怠、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使得中卫国税人都抱着一股韧劲,一股拼劲,集中智慧,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的首战告捷。
  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第二篇: 看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范文

央视纪录片《高考》观后感推荐

央视纪录片《高考》观后感(1)

《高考》,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一共6集,讲述的是##年高考的一些人和事情。今天花时间看了已经播出的头四集——除了第三集略有软宣传的嫌疑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外(实际上第三集我几乎是快进着看的,实在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不否认,第三集的立意还是不错的,但是选材上……)另外三集两个故事,看完我还是非常震撼的!

片子一开头就以中国高考最大的“工厂”——毛坦厂中学——作为主角,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画面冲击力,都非常的强悍。而且这种强悍一直持续了两集!看完,我的心脏都有了承受不住的感觉了。相比而言,第四集关于宏志班的就多了些柔情,虽然其所呈现的现实也同样残酷。

震撼主要两点:

1. 毛坦厂的高考工厂。在这里,一切以高考为中心,甚至这个镇的经济发展都是以高考引发的。高考,就如撒旦一般,把一个中学,一个镇,变成了活生生的集中营和地狱。在这里,学生就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这里,体会不到一点人味儿。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或者家长,或者周围的其他人。每个人的头上顶着“高考”二字麻木的行走,犹如真正的行尸走肉。

虽然片中的学生也会有些许的叛逆,但是在老师和家长不停的耳提面命下,也都为了高考二字而屈服了。

虽然我也是经历过高考的人。但是毛坦厂的高考集中营,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深——我甚至怀疑,这跟我参加过的高考是同一类吗?

2集,在不停的听着老师和学生的“失败者”的称呼(好吧,一次高考失利=失败者),不停的听着老师的“拯救孩子、拯救家庭”——我的心脏也随着我的世界观的扭曲而受到了严重挤压感觉到了呼吸困难。

这是##年的高考。其实到了这一年,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高考早已没有了以往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好吧,我十几年前参加高考的时候,其实高考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自主招生,出国,甚至创业……人生的道路早已变得丰富多彩了许多,高考,也只是众多选择的一种而已。

但是,在毛坦厂,在片子中,所呈现出来的,高考,依旧是这里一万多个孩子唯一的选择!家长、老师都跟着孩子的成绩和名次上下起伏。而孩子也因此如在悬崖边上跳舞。

在这个纪录片之前,虽然也听说过毛坦厂的事迹,不过因为都是文字性的东西,冲击力自然没有视听语言那么的强烈。

但是所有深埋的东西总是要有一个出口的,否则便会爆炸。于是在片中,我们便戏剧性的在唯物主义论教学的隔壁是家长和学生的求神拜佛。

人性是什么?No, 只有高考。虽然片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思类的采访,但是在浩浩荡荡的高考大军中,这样的声音显得特别的无力,甚至很快就淹没在了“高考至上”论中。

2. 其实相对于第四集宏志班的孩子来说,毛坦厂的孩子幸运多了。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至少不用为钱发愁。即使是片中的那个相对贫困的女生,也是可以靠自己家庭的力量解决在外租房子所需要额外付出的几千元。而家长们要求孩子高考的唯一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善贫困,而是为了改善生活地位——不得不说,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缺少的不是钱,而是一种受人尊敬的地方。他们向往上层人的生活,于是他们得不到的,便把希望压在了孩子身上,而实现这一希望唯一可能的途径便是——高考,考上好学校,找份有地位的工作。

只是家长们的想法是否太单纯了点呢?或者说他们或许也知道如今的大学毕业即失业,但是他们的心结依旧紧紧的系在了高考上。

相对于毛坦厂扭曲的高考心理来说,我倒是更能理解宏志班的孩子。因为这里的土地实在太过于贫瘠了。这里的孩子如果要摆脱贫困的生活,甚至仅仅为了吃饱饭这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他们也不得不通过高考来实现。

但是高考也只是第一步。这里的孩子和家长甚至在高考前就要去面临考上后的经济压力。“因教而贫”—— 一 方面读书是唯一改变贫困面貌的途径,另一方面读书却让一个家庭雪上加霜,穷上加穷。但即使如此,这里的人们还是愿意让孩子们放手一搏,这是几乎带有赌博性质的一搏,形式便是高考!

虽然高考对于宏志班的孩子来说是关乎生存和毁灭,但这里的备考氛围却还是充满着温情和人性(只是片子中所呈现出来的)。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高考,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我庆幸,我已经过了高考的年龄,我也庆幸,我的高考过得非常的平坦甚至安逸。

央视纪录片《高考》观后感(2)

8月19日,我在微信当中看了六集的《高考》视频,看过后深有感触。

一、二集是讲述毛坦厂中学的日与夜

安徽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高中,学校位于安徽省的一个小镇上,每年都会有上万名学生参加高考,他们中的三分之二是高考复读生,这里常年租住着数万名陪读家长,她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和西部城镇,小镇和学校形成了一个高考镇 ,孩子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全部。

##年1月10日,星期六,距离考试还有140天,中午,陪读家长把饭送到校门外,学生的吃饭时间约为10分钟。

吴俊是毛坦厂中学的保安队长,他说:从他爷爷到他这一辈家里没有一个大学生,所以他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大学,孩子几乎成了所有家长最后的希望。校外陪读家长等待午时才能放学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高考才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才可以改变现有的生活。

程老师说:拯救一个孩子就等于拯救一个家庭,只希望她们这一代可以比他们的父母过的好一些!##年高考这天,孩子们迎来了他们一生当中的巨大考验,考场外挤满了家长,门外的家长似乎比孩子更加紧张,这一刻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代表着一次考试,更意味着孩子和家长的梦想和三年来的艰辛努力。

20天后,高考成绩出来了,家长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感动的流泪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为了孩子实在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了,孩子终于不负众望的完成了他们共同的梦想,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孩子和家长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我非常喜欢视频中老师的一段话:

很多人怎么讲呢,受了毛中的惠,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就是刚才有人说,毛中灭杀人性,但是大部分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没有苦难,这样人就是温室里的花朵,他禁不住风吹雨打,你将来到社会上,谁能把你当公主,谁能把你当王子,你在家是公主啊?你在家是王子啊?你到社会上,社会很残酷,社会是残酷的!今天不是人,明天人上人,我就觉得,人生必须要经历一些苦难,毛中就是给你提供了一个苦难的课堂,高考成功了,家长乐了,孩子找上好工作了,成立一个好家庭了,有什么不好呢?毛中何罪之有?谁请你到毛中来的,在你没来毛中之前,你就知道毛中很恐怖,为什么还把孩子往恐怖的学校带?磨出雪亮的钢刀,冲向隐形的战场。金榜题名,舍我其谁。(第二集20分钟之后讲话)

比起他们,我们是不是轻松了很多、幸福了很多呢?

第三集久牵的孩子

是回到家乡参加高考还是留在从小生活的城市,留与不留成了孩子们最大的难题, 在纪录片中一部分的人选择了留下,一旦选择了留下来就要接受没有大学文凭的待遇,想要改变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但无论怎么选择都无法逃避高考的压力,只是大城市多了一些我们想要的机遇和更好的生活,他们努力的寻找着共同的出路,背负着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期望 ,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第四集讲述了大山里的孩子

中国有太多太多像她一样在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才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才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走出大山才是改变现有生活的唯一方式,纪录片中的她,是个懂事的孩子,而她的叔叔婶婶则是善良,朴实的人,为了侄女儿的学费,卖掉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只为了他的侄女将来能够过上好的生活,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即便是亲生父母所做的也不过如此吧。

片尾,奶奶没能等到孙女的寒假便因病去世了,老人家用自己的信念强撑到了最后,只是为了听到孙女考上大学的消息,当大学考上了,又还有什么可以支撑她活下去呢!我所感动的是生活的苦难,艰难的等候,令人震撼的亲情。

第五集留学大潮

##年中国有45万人选择出国留学,人们俗称留学考试为洋高考,俨然这又是另外一种高考同样是奋斗和追求潮流汹涌,我们关注高考,也把目光投注在那些转身离去的身影,自费留学欧美。

4年的经济成本大约需要150万人民币,可是文化和心理上的准备却无法衡量,很多人早早选择了国际学校,期待为将来的国外生活做好准备,在这些国际学校里,中文课渐渐边缘化。

这一集我没有仔细看,因为这个成本就是我现在不可企及的天文数字。

最后一集论述了校长的选择

或许是记录片的重点,教育的改革,这里采用了两个高中做对比,一个是河北精中,一个是北大附中,精中代表了像毛坦厂这样的二三线城市,他面对的教育资源有限,只能按照现在现有的模式去改革,而北大附中则是代表了那些教育资源优越的高中,他们能做到的则是更多的选择,在各个方面做出改革。但最主要的应该是对两所学校教育的认可。

看完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拼命!也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更懂得对于我们普通家庭,只有学习才是改变现有生活的唯一方式,也只有学习才可以给予你以后更好的生活。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或许明天是美好的,但很多人已经倒在今天。

在学习的这条道路上并不拥挤,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让我们用今日的努力拼搏,换取明日的惊涛骇浪,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吧!

第三篇: 看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范文

央视科教频道纪录片《家风》观后感

纪录片《家风》剧照

最近,纪录片《家风》上下集在央视播出之后,引发了人们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夹叙夹议,巧妙地将名物典故、风土人情和现代教育融为一体,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时代的公民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鉴。观众若悉心品味《家风》的文化内涵,逐步感受从“孕育”到“传承”的生命气息,反求诸己,躬身践行,自可提升人生境界。

儒家讲求修身之道,是活泼泼的富有生活色彩的“百姓日用之道”,而不是虚无缥缈、莫可名状的谈玄说妙。《家风》上集以”孕育”作为题目,向观众讲述《曾国藩家书》中的平实道理,采用类似山水画中的“平远”透视法,突出儒家圣贤终身坚持不懈的“自得”工夫。士人君子修身力行,务求平实,切忌好高骛远。无论富足安康,还是颠沛流离,士人君子都要尊道而行。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诚如片中陈述的那样,曾国藩教育子侄家人,从不诱以功名利禄,而是告诫大家掌握生存技能,磨砺意志,学以明理,报效国家。传统社会孕育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曾国藩在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里洞察到“万物并育而不害”的勃勃生机,在乡野村夫的生产活动中体会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深刻涵义。从孔子“多能鄙事”到汉儒躬耕自养,从吴与弼“手自簸谷”到颜元“甘艰苦劳动”,再到曾国藩写信敦促家人种蔬养鱼养猪,儒家文化一直在“平实”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诚信经营,铸就高尚情操。宋明以来,“尊德性”与百姓日用紧密结合,产生了能够满足当时社会需求的民间儒学。民间儒者一方面能够信守儒学的真精神和真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密切关注普通民众的生存状况,不失时机地阐发儒家的道义进而满足普通民众的精神需求。民间儒学构成了增进民族心理认同和公共生活规则的基础。由此产生了一大批身份普通、德行卓越的平民儒者。良知当下呈现,自利利他,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时至今日,许多普通人依然记得“君子以成德为行”、“圣人可学可至”、“人无信不立”等古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圣贤品格。《家风》下集中讲述了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方家药铺九龄堂”的职业操守,扶危济困,施药救人,诚信经营,惠及邻里。方联海是方家药铺第十二代传人,身上担荷着悬壶济世、童叟无欺的家业。纵览古今,无论是大宅门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还是川黔交界的禁售发水米的碑文,无不展示诚信经营的恒久魅力。

忠孝传家久。《家风》下集以“传承”作为题目,通过采访社会贤达、收集名人轶事、探求社会治理的古老智慧,引导人们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片中的亮点之一就是京剧谭门第七代人物谭正岩的讲述,他提到祖上以“百行孝为先”作为训诫后人的格言警句,培养儿孙的规矩意识,从生活细节入手,做一个有“家德”的人。长辈抚养晚辈,晚辈回报长辈。人伦情怀萦绕其间,无法割舍。孝道,不仅要求奉养长辈,而且强调尊敬长辈。从个体的心灵感受而言,孝道要求道德主体的反省与自觉,为孝行提供真切的心理支撑,而不能将孝行流于形式,即所谓“忠者,其孝之本与!”(《大戴礼记·曾子本孝》)古人将这里的“忠”解释为“敬”。敬是孝的根本。真正的孝应当是孝敬。片中,谭孝曾带领谭正岩等人去看望谭元寿,接受家族传统的熏陶——“孝和义,于家表现为相亲相爱,尊老爱幼,于国那就是报效祖国,国比天大”。两千多年来,士人君子“移孝为忠”,使得家庭家族这个“小家”与国家兴亡这个“大家”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开明的统治者“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将家庭伦理延伸到国家治理技艺,早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共识。今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应当继承其中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有益成分,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文化综合创新。

廉洁奉公,警示后人。古人遵行孝道,旨在维系家庭伦理。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中,“熟人社会”势必要求广大成员廉洁奉公,更好地维护家族和国家的利益。毋庸讳言,古人遵循“学而优则仕”的教诲,认为跻身仕途可以光耀门楣。然而古人更看到贪污腐化的巨大危害,主张“临财毋苟得”,反对唯利是图;主张“以义制利”,反对见利忘义;“以财发身”,反对为富不仁,贿赂营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士人君子信奉“富润屋,德润身”的准则,当面对个体之利与个体之义发生冲突时,理应成全后者。正如孔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清末名臣曾国藩为教育后代,将其在双峰荷叶堂所建的住宅命名为“八本堂”,教导子女“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传承家风,挺立道德主体,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天下利。片中列举了吴越王钱镠的后人如何在《钱氏家训》的感召下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仅在宋朝就出现了三百五十名进士,近代以来在五十多个国家有将近两百位院士。家训犹如祖宅珍宝,亘古弥珍。在传统社会中,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传承延续的美好风尚。它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在探寻中国历史和社会治理的演进轨迹时,我们不难发现,家风的孕育和传承,不仅可以为个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切实保障,更能促成一个家庭、家族甚至地区的持续繁荣。家风不同于宗教诫命和国家法律。它不必借助强力手段,就能达到善世化俗的效果。

今天,我们更应正视理解“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时代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证。“家风”是“人文化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上所化曰风,下所习为俗”。“风俗”不是强制灌输,而是引领时尚,开启风气。曾国藩有言:“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这也正是《家风》这部纪录片引发强烈反响的根源所在。

来源:《中国艺术报》

推荐访问:家风 观后感 纪录片 看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范本 看央视纪录片家风观后感范文 中央纪录片家风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