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老子论教育【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26 14:3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老子论教育【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老子论教育【优秀范文】

老子论教育3篇

第一篇: 老子论教育

                                 老子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讲无为,又讲无为而无不为。曲则全,通过无为可以达到无不为。表面看来,无为似乎只是手段、工具,而无不为似乎才是目的。在老子哲学中,无不为不是目的而是结果。无为并不只是手段,只是工具,无为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状态。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老子真正推崇的是无为而无以为,是自然而无为。

 老子讲“无为”。

在老子哲学中,“无为”是从属于“自然”的,而“自然”是从属于“道”的。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人也应当自然。人如何达到“自然”?通过“无为”而达到“自然”。不仅如此,通过“无为”,可以达到无不为。所以老子哲学中,还有第四个基本的观念,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1. 无为可以无不为

 《老子》第二十二章讲: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表面上看来是曲的,但实际上通过这种曲,可以达到直,可以达到“全”。所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者,岂虚言哉?

看来“曲则全”这一讲法,也不是老子的发明。在老子之前,这已经是在社会上流传的一种观念,我们现在也有成语叫“委曲求全”、“以屈求伸”。通过曲,通过曲途,可以保全自己。在动物界,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有一种毛毛虫就是通过屈,才可以伸,才可以行走。还有壁虎,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都是通过断尾而去,以保全自己的生命。在老子看来,无为也可以说就是一种“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很多东西,并不是你争就可以争得来的。以一种不争的态度去对待,反而可以达到无所不为。

 老子还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要下雨,这完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命令它,要它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少。但是一年四季,在一个地区,它的降雨量基本上都是大体相当的。老子通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总结,总结出来这样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曲则全”。在老子看来,以曲求全,这是一个大道理,不仅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大道理,而且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大道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样一种处事的态度,应当成为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信条。

 《老子》第七章讲: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里讲到的圣人,是一个政治学概念,是从政治学意义讲的。这里的圣人,并不是指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是指统治者。《老子》一书中所谓的“圣人”,都可以作“有德之君”来解。作为一个统治者,只有保持一种低下的姿态,民众才可以使其成为一个领导者。就是说,统治者只有处于一种“下态”,总是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遇到问题、处理问题,不是为个人谋利益,不为自己作考虑,只有这样,你的民众才能够拥护你。

“后其身而身先”。

“后其身”,是把个人的利益放在身后,只有把个人的利益放在身后,民众才会拥护他,才会拥戴他成为一个领导者。“身先”,是处于民众之先。处于民众之先,也就是做民众的领袖。所以表面上看来是一个下,是一种下的姿态。但正是这样一种下的姿态,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得到了民众的爱戴,使他成为一个领导。

 “外其身而身存”。

一个人总是最后考虑自己,不是优先考虑自己,这是“外其身”。一个人总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处事,那么他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身份,才可以保存下来,这就是“身存”。相反的,有的人遇事总是首先想到自己,我自己应该怎么样?这对我有多大的好处?那么这个人作为一个领导,却总是谋私利,总是替自己考虑,那么他领导者的身份,也就难以保持了。

 

所以,这里讲“后其身而身先”。

你没有争,你不想争,所以谁也不能和你争。有些人就是这样,不想当领导,从来没想去当领导,但是不想当还不行,非得让他当。因为民众拥护他,因为他没有争,也没有人能和他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的人想尽千方百计,想要当官,但是没有人支持他,因为他的私心太重。所以,这样一个“曲则全”,它不仅是一个大道理,而且是我们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所在,是我们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信条。在老子看来,这样一种“曲则全”,这样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还可以成为侯王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

 《老子》第三十七章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以这样一种无为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处理事务,因为是无为的,所以可以达到无不为。这样来看,在侯王治理国家的时候,他也应当以无事处有事,以无为对有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由无为可以达到无不为。

2. 无为不是目的而是结果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似乎无为只是一个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有的人就这样讲,认为老子是一个阴谋家,表面上不做事,其实心里做着种种的计较。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在老子的哲学中,“无不为”并不是就一个目的,而是一个结果。对于无欲之人而言,无为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就是一种非常惬意的、非常舒适的生活。对于有欲之人而言,老子讲,可以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但这样的“无不为”仍然不是一个目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我们一个人内心里的一种设计。我们在内心里设计好了,然后按照一定的计划、一定的步骤、一定的目标,采取行动。这时我们内心里充满着期待,期待一种结果的出现。目的是指引行动的一个指南,而结果却不是。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我们采取某种行动之前,我们没有预先这样设想,我们甚至也没有这样期待,但后来却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其实,我们一个人做很多事,我们现在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对于有些人来讲,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能并不是一个目的所在。包括我本人,如果说20年前让我想着我可能会成为一位大学老师,成为一名教授,我说我可能压根没有这种想法。我上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我有一天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不是我没有理想,而是我没有这样的理想。那么为什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呢?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它并不是我的理想,并不是我的目的,它只是一个结果。结果是不期然而然的。

 

人世间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即使我们一个人有了愿望、有了想法,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去努力、去采取行动,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吗?这就好比一艘小船,我们一个人也好像是一艘小船,我们抱着一个目的、一个愿望,怀着一个理想,离开了港湾,出发了,开始了一个人的人生旅途。我们按照自己心中的目标去前行,我们努力地拼搏,我们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你会发现,当你离开港湾以后,有风、浪、激流、暗礁,也有浅滩,这些是我们一定会遇到的困难。也有岸边的人,他们向你招手、向你致意,请你停留,请你到他那里去。结果我们失去了目标。忽然有一天,我们达到了一个地方,我们以为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但是,到了这个目的地,我们会发现,这绝不是我们开始离开港湾的时候心中的目的地。我们落在了我们目标的下游。还有些人,出发了,也努力了,结果再也找不到方向,飘飘荡荡,就这样来到了一个孤岛上。大多数人的境况可能都是如此。这就是结果。我现在这种状态不是我的目的,它只是一个结果。如果让我再重新生活一次,我仍然可能不会选择现在这样一种状态,但是也许我还会成为现在这种状态。

 

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无奈。面对这一切,老子怎么讲?

老子说,你应当以无为的态度来对待。因为你的想法比较少,对于无欲之人而言,你的欲望很少,所以你得到一点点,就觉得已经很多了。所以对于无欲之人而言,无为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而对于有欲之人而言,老子是在教导他,通过这种无为,可以达到无不为。这样一种无不为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一种不争而得的状态。很多人都教导别人,要去竞争,要去拼抢。但是老子教导大家,不要去争夺,不要去拼抢,以这样一种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对待一切。

 从“无为”与“无不为”之间的关系来讲,“无为”不简单的就是一个工具,就是一个手段,“无不为”也不是什么目的,而只是一个结果。这样一个结果,对于有欲之人而言肯定是非常喜欢的,非常看重的。但是在老子哲学中,更为强调的不是“无不为”,而是“无为”。很多人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于是说老子是一个阴谋家,老子讲“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表面上什么都不做,其实内心里什么都在做,内心里想着一切,做着一切,只是嘴上不说而已。这是对老子的一种误解。虽然老子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对韩非子也有影响,韩非子是研究阴谋权术的比较有名的人物,但老子这里并没有这样的因素。老子思想中更为重要的,还是“无为”,还是“自然”,从“无为”到“自然”。“自然无为”,这是老子哲学的根本。

 

至于无不为,那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对于那些统治者而言,是说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手段,可以达到“无不为”,是以不争对来对待争。有的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争来还会得而复失。这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情况,是老子的基本思想。老子强调“无为”,而不是“无不为”,还可以从第三十八章得到说明。《老子》第三十八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在这里老子着重讲了“无为”的目的性意义。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最高的德是上德。上德是什么?“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第二篇: 老子论教育

《老子》“道论”浅说

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要求人们从思想观念上由以往单纯的“政治人”、“经济人”、向“文化人”嬗变。当世界上有识之士分析了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各自的利弊和当代全球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后,都不约而同地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中国的原始道家文化。因此,深入挖掘道家文化的核心 “道论”的精义,对发展着的中国和世界,对“政治人”、“经济人”向“文化人”思想观念的嬗变,重塑民族之魂和世界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老子》“道论”浅析

《老子》一书作为其社会政治学说-“德论”立论的基础-“道论”,以其丰赡的学养和深邃的思考,阐发得格外高远也格外宏富,其宇宙论、社会论和人生论,几乎涵盖了被后世称为宗教、哲学、史学等各种具体学科的知识,并且其思想的光芒历久弥远,甚至超越了种族意识成为了人类意识和宇宙意识。

首先,《老子》的“道论”以无以伦比的智慧确认了宇宙论和本体论,并且进行了超因果的推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王弼注《老子》第二十五章,下同)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

《老子》“道论”开篇就在“独立”和“周行”的情状下,即既不可分割又不是静止的状态中,以完全抽象的概念阐发了“道论”,确认了宇宙本体。(郭店楚简《老子》就以此段开篇)而这正暗合了人类100多年前才搞明白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并且,又对“道”由粗到精、去伪存真地在意识上真切地确认它(“其中有信”)。这是需要何等的智慧和大勇呢?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智慧,只强调物质的第一性,是建立在西方哲学以“有”为本体论的基础上的,对物质的生成之“道”不去再追问。这就有认识的局限性。而《老子》“道论”却对“独立”、“周行”的宇宙本体提出了疑问: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这个“先天地生”的“道体”渊渊湛湛,或存或无,好象是万物之宗本。但按形式逻辑推下去,这个“万物之宗”是谁生的呢?这就不是形式逻辑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按因果说,“物物者非物”。那么既生物又非物的东西是什么?这比光物质的波粒二象性麻烦多了。即使按超银河系的现代宇宙论质能关系说,如果因果论的物质是时空条件下的有限性的话,那么“道”这种“独立”得不能分割的东西,就是超时空条件下超因果的无限性。这种完全彻底的超时空的无限的抽象概念,比西方“存有论”的宇宙观和本体论超越得多,既不是“上帝”概念所能比拟的,也不是佛教单向度的来世概念所能比拟的。

其次,《老子》“道论”表达了社会政治论——“无为”。

《老子》作为当时的社会政治学说,其“道论”必然要在“德论”上有所体现。而“德论”的“无为”又是其社会政治学说的核心概念。所以对“无为”有必要作深入的探讨,尤其要对“无为入无间”作细致的分析,方能对“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法哲理有透彻的了解。更能对“道论”有所阐发。

老子认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也就是说,根据其“阴阳和谐”的天道认识论,老聃认为作为执掌“天下神器”这种现象是不可为的,是不好按照私己意志“为”、“执”的,是必须“无为”的。

对于“无为”的本质,曾经“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的太史公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中说: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接着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
有度无度,因物与合”。(《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对于《老子》这种“不为物先,不为物后”、“因物与合”的“无为”论,《淮南子》一书是这样解释的: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
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
所谓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原道训》)。

“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言其莫从己出也。”(《淮南子·主术训》)。

“¨¨¨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
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若夫以水熯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淮南子·修务训》)。

《淮南子》这种“不先物为”“莫从己出”和“私不入公”的解说,基本上说出了老子“无为”思想的实质内容。只是如亚里士多德分析“中庸之德”一样,听着易解,做着难办;
因为在物易察,在事难握。相比之下,还是不如《老子》原书的“无为入无间”简洁明白。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间。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对于“无有入无间”,已故的高亨先生说:“此从王弼本,亨按:‘无有’当作‘无为’,乃后人误改。‘无为入无间’,是说无为的政治都达到无间隙之处,即无为而无不为之意。下文: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即承接此‘无为’而说,便是明证。”(高亨著、华钟彦校《老子注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3第1版)

其实,《淮南子》解释的“无为”,还是在于主客二分的弊病,而不能达到“无间”的程度,也就是没有上升到“道论”的程度来解说。按“道论”的角度,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戈国龙先生解释说:“凡有为必有限,有为只能是部分的,有为只能使你从道中分离出来;
你无为,道就有为,无为使你与整体和谐。”(《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15页)这就是“道论”基础上的“无为”,这才是“无为入无间”的本真意上的那个“入”的内涵。

进一步说,不论是《史记》、《淮南子》或高亨的《老子注译》,对“无为入无间”的解释,都是停留在主客二分之“间”字上面,没有真正达到那“入”的境界。而“入”的境界才能达到“无间”,也才能是完全意义上的“无为”,也才是“道论”的境界。以此而论,古今中外的所谓“修道”、“悟道”、“体道”等等词汇,都没有“入道”一词的境界高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欧氏几何中直线与圆的“切点”,既是圆本身又是直线本身,是直线与圆二者的“因物与合”。从理论意义上说就是这种“无为”境界的“入”。再如人的呼吸也是这样,越无为越自然,越合乎“道”;
等到你有意识去感觉它,反而是有为了,不自然了;
只有你睡着了才真正“无为”了,才是真正的合道自然,醒来也才会神清体舒。这就是“道论”意义上的“无为”。

再次,《老子》“道论”表达了人生论——“贵柔”。既见于第四十三章,也见于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几句话是《老子》一书的总纲,提纲挈领地包含了“道德”的社会论和人生论,又抽象地孕含着宇宙论和认识论,并且用“和谐”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去分析,也很有哲蕴。此不赘述。

第三篇: 老子论教育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杨集(20090897)外国语学院09级英语
关键字:“donothing”philosophyhistoricalbackgroundmeaningsapplicationsinancient
andmoderntimes
摘要:“Donothing”philosophywasoneofthemostimportantideasputforwardbyLaoTzu.
It,however,ismisunderstoodandevendistortedbymanypeople.First,weshould
knowthehistoricalbackgroundwhereitcameintobeing,andthengrasptheaccurateandclearpictureofit.Nowadays,itstillmakesagreatcontributiontotheharmonyofoursociety.Itisacrystalofwisdomonlifephilosophyandavaluableguideofrunningthestateandpracticingmanagement.
“无为”是整个老子哲学体系的精髓。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它要求人们无私无欲,以淡泊平和之心去对待世间万物,客观地看待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与之和谐共处。这一思想不仅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救世提供了方案,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等方面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一、无为思想历史探源
先秦道家学派的开山鼻祖老子所处的时期是一个动荡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社会面
临重大变革:长期的战争使得民众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诸侯互相攻伐,灭国破家者不计其数。社会渐渐形成了贫富极不平均的状况,除了少数几国政治较为清明,其余的王朝统治都很黑暗、腐败。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逐渐转变为“礼乐征伐自诸候出”,各诸候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出现了小国林立的局面。这意味着西周以来礼乐制度的崩溃,社会呈现出无序和混乱的状况。
当权者无限扩张个人贪欲,加重了民众的负担。第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失去
土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新兴地主,忍受沉重剥削。第二、战争不断。当权者为了个人一己私欲,不惜牺牲大量民众而发动以掠夺土地为目的的兼并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第三、各诸侯国横征暴敛,国君生活奢华,对民众加以残酷盘剥,以供自己享乐。以齐景公为例,据《左传》记载,此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苦病之。”
隐士阶层中的有心人目睹这种现状,要想寻一个补救的方法,老子是其中的代表。隐

1

者群体看似出世,实则心怀救世安民之志。他们拥有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怀有济世安民之志,但他们采取不同于以儒家为代表的诸学派的入世方式,而是时刻对当权者提出忠告,但又坚决不与当权者合作。对当时的黑暗一方面深有洞察,另一方面又觉得无力改变现实。他们不愿降志屈节,便隐姓埋名。在春秋战国那种时局下,反而是站在局外影响政治的隐者群体显得更为重要。政治中权术往往会混扰人的视听,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隐者正是那些旁观者,他们冷眼看待社会的一切,但又时时发出与主流话语不同的声音。他们身处局外,故能冷静分析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他们坚决对抗当权者,故能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大胆批判社会的一切不合理现象。“隐士文化”提倡的清静、退让,对老子无为思想的产生无疑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无为思想的意蕴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正确解读这一理念对领会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说至关重要。“无”在《老子•德道经》中,不是表示不存在,而是指无具体形象的物质和状态,这种物质和状态只是看不见,听不清,摸不着。它是既表无具体形状的物质,又表抽象思维的属性概念。因此,老子的“无为”思想并非“无所为”,而是“无为而治”。
在很多人心目中,无为是一种无所作为、消极遁世的状态,就像一个隐居深山的老者,不问人间的生活。这或许是对无为的一种误解,无为是一种在生活中最贴近心灵自由的状态。无为并不是在逃避现实中所为的一切,而是知其所为而无为。无为是一种常态、是一种达观,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很了解,并且能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他不会刻意在乎人生的得失,而是寻求心灵在整个人生历程之中的愉悦。由此,老子的“无为”思想包括以下几种含义:
首先,它是指自然而然、不加人为造作,让万物各顺其性命而达到一种自然状态,“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十七章,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社会的目的。“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其次,指不妄为、不过度而为,不能超过事物自身生存发展的必要限度,“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橹。功成身退,天之道。”(九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再次,指不为私欲、无心而为,去掉私欲蒙蔽,才能真正令万物各顺其性命。清静无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i为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2

老子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结果。以“无为”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去面对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找寻到它的规律,沿着规律来顺应事物的发展。譬如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中国政治上的影响表现为几乎历朝历代都有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但施行这种政策的朝廷决不是什么都不做,他们必须做好军队和儒家的宗法理论这些部分。当然,“无为”不仅是对于统治阶层治理国家而言的,对于任何人做任何事,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亦是如此,找寻事物发展的规律,依照道和规律来办事,不要妄为,不要乱为,自然没有为不了的事情。
三、无为思想的古今应用
老子的无为思想贯穿于老子整个思想的始末,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思想体系。无为思想在后代得到历代开过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提升,尤其是在汉代经历过秦的暴戾统治后百姓急需休养生息之时,无为思想对于复兴汉代的凋敝的国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及至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老子的“无为“思想依然为历代所延续,并未彻底的离弃。
几千年来,无为思想影响并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邦平天下而立汉室,治天下就用无为思想,轻法刑,薄徭役,让人民休养生息,从而才缓解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给人民和社会造成的创伤,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后,文帝、景帝继续采用高祖之略,历史上出现了有名的“文景之治”,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社会的繁荣盛世。
老子的无为思想在现代的现实生活中也得到应用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教育方面:英语教学改革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就是无为思想的体现。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制度顽固的统治着课堂,这严重违背了我国传统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优秀教学思想。教学无为,就是不主动教学,让学生处于积极求学的“有为”状态。教师的“无为”,不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通过创造语言环境、淡化语法教学、精心设计课堂、因势利导,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也就是要通过教师的“无为”导学,学生达到“无所不为”的学习目的,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力。
在修身养性方面:很多老人在晚年的闲适自得都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当我们看到一些老人在锻炼身体或是在逗鸟,对那些忙于事业的人来说这是无为的状态,是无用之举,是衰老的象征。但当他们因为超负荷的工作而生命垂危之时,他又会想起这种无为生活,更

3

推荐访问:老子 教育 老子论教育 老子论教育 老子论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