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乡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时间:2022-08-06 14:2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乡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乡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乡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3篇

第一篇: 乡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山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对于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大局,特色现代农业是根本依托之一,也是推进难点所在。近几年我省不断加大特色现代农业推进力度,短时期内特色现代农业在转型跨越的大潮中,从制定战略、出台规划到措施跟进、强力实施,一气呵成,一路高歌猛进。

数字是最好的注解。山西转型跨越战略推进期间,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大水网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旱作农业示范,一系列基础工程已经使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升至2000万亩。科技作为现代农业的最主要支撑,贡献率逐年提升,目前已达到50%以上。粮食产量连创新高,近3年连续攀上110亿、120亿、130亿公斤三个台阶,2013年诞生131.3亿公斤的新纪录。特色现代农业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全省农民收入3 年间接连迈上5000元、6000元、7000元三个台阶,2013年达到7153.5元。

数字背后更孕育着深层次的变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渐成系统,社会资本进入特色现代农业形成高潮,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经营方式创新不断……特色现代农业的魅力正在绽放。

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渐成系统

确保农民收入翻番列为全省“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郭迎光副省长提出,要用产业翻番来支撑收入翻番,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尽管不是山西农民收入翻番的惟一路径,但却是最可行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重要渠道。围绕特色产业发展,2012年起山西陆续启动了杂粮振兴工程、畜牧振兴工程、水果及中药材等七大产业振兴工程。

产业规划布局之后,配套产业发展的惠农政策和工作机制陆续出台。出台了《关于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支撑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布了《山西省特色农产品产业支撑项目指导目录》,并捆绑、新增5亿元财政资金予以项目贴息;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两年共组织20多家金融单位支持500家企业信贷资金640亿元;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农博会、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知名企业北京恳谈会等对接平台,累计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特色现代农业项目235个,总投资528亿元,引资额430亿元;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举办龙头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高级研修班,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业内顶级职业经理人授课,以期提升企业家资本运营水平。

有的放矢、持之以恒地扶持使杠杆效应最大化。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因地制宜不断政策创新,形成了一套贴近山西农情、针对本省短板的政策体系。2011年出台10项,补贴资金22.4亿元;
2012年出台10项,补贴资金超过50亿元;
2013年出台10项,在上年基础上,总资金增加8.9亿元。连续3年每年出台10项农民期盼、产业受益的政策,其涉及面之广、含金量之高、实施力度之大,为山西农业历史上少有。从逐年递增的资金量和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不难体会我省推进特色现代农业的决心和恒劲。

二、社会资本进入特色现代农业形成高潮

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大量的资本向煤焦铁领域集结,成为山西调结构、转型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痛。随着山西特色农业产业支撑项目的推进和惠农政策力度加大,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启动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后,经过多年的酝酿、发酵,特色农业资源与雄厚社会资本的耦合开始发力。据初步统计,2012年以来,全省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在建项目840个,规划总投资近1600亿元,呈现出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投资大、起点高、高科技和精深加工发展趋向明显的特点。这意味着,在政策撬动,市场吹号,雄厚社会资本集结的联动模式孵化中,社会资本进入山西特色现代农业形成高潮,山西特色现代农业迈入新时代。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全省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836家,总资产439亿元,销售收入398亿元。2009年,全省有610个煤焦铁企业创办和转产农产品加工业,却仅仅形成投资总额68亿元,其中投资上亿元企业只有23家。然而, 2012年以来,山西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焕然一新,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加工类项目420个,总投资756亿元;
基地类项目320个,总投资360亿元;
流通类项目39个,总投资144亿元;
其他类项目61个,总投资260亿元

特色农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和政府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为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吃了“定心丸”。近几年,我省农业领域的大项目、大企业已不鲜见,新希望、双汇、蒙牛、伊利等行业翘楚纷纷来晋投资。仅2013年,全省特色现代农业超亿元的新建项目就达93个,总投资额685亿元。太原润东、清徐大禾、洪洞五洲昕宇、盂县华北奕丰生态园等农业园区项目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集设施生产、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业态在山西方兴未艾,中科鸿基公司规划投资36亿元建设平遥生物科技产业园。

农业企业不仅带来新的经营理念和产业的壮大,更带动着特色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象集团和粟海集团肉鸡产业链,带动农户2万多户;
迎太农业科技开发公司1000亩设施蔬菜,让周边上千农民藉此致富……产业化运作,农企共赢的模式不停被复制、不断在壮大。山西特色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越来越漂亮。

三、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多年来,山西农业产业结构几乎用种养二字就能概括。而今,一扫内部结构单一、产业链条过短的弊病,农业产业结构已经“换了人间”。资源情结浓厚的山西人,越来越注重瞄准煤炭之外的资源做文章了。丰富的农业特色资源如杂粮、雁门生态畜牧、吕梁红枣、晋南苹果等纷纷成为重要的选项。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我省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大同、晋中、运城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513”工程,着力构建粮、畜、果、菜协调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果业生产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中的一项支柱产业。山西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实施精品果园建设工程、果园沃土工程、果农素质提升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开启发展精品果业的山西路径。全省果园面积稳定增长,产量大幅提高,在给农民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给我省特色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和机遇。2013年,全省园林水果面积522.5万亩,比2010年增长18.3%;
水果产量63.1亿公斤,比2010年增长54.5%。同时,干鲜果业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家投资果品加工,全省已涌现出厦普赛尔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一批著名农产品加工企业。

蔬菜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气候条件非常独特,光热资源充沛,与周边蔬菜市场有着明显的季节与品种互补优势。近几年,通过实施“高效园艺建设计划”“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建设”和“设施蔬菜百万棚计划”等,推动了蔬菜产业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建立、形成了一批专业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10年--2013年,全省蔬菜产量由90.9亿公斤提高到119.8亿公斤,增长31.8%。新绛、长子、寿阳、夏县等蔬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有40%以上来自蔬菜。

小杂粮振兴计划的实施,对山西小杂粮生产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潜力巨大。山西素有“小杂粮王国”的美誉,小杂粮生产在山西农业生产结构中占有特殊地位,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产区乃至全省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2012年起,我省启动实施杂粮产业振兴计划,重点发展谷子、荞麦、燕麦、马铃薯、红芸豆、绿豆、高粱等7种优势杂粮。力争通过三到五年努力,全省杂粮产量增加30%,杂粮亩收益提高150元,农民人均从杂粮产业增收100元以上。

设施农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农业生产中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具有生产集约化程度高、技术密集、商品化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全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产,特别是设施蔬菜和畜禽养殖的强力推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效益,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极佳渠道。2013年,全省设施蔬菜产量33.3亿公斤,比2010年增长50.8%,肉、蛋、奶产量亦分别增长13.8%、13.3%、16.4%,增长速度在全国31个省份中均位于前10名之列。

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山西现代农业发展势头最猛、增长幅度最大、“十二五”末超越种植业,成为种养加三大产业之首的希望产业。2013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迈上1000亿元台阶,达到1056亿元,比2010年增长1.3倍,创造了年均31.7%的递增速度。

四、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我省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640万亩。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5万家,家庭农场有1.7万多个,他们正在成为经营农业的主力军。经营主体鼓励新型化,而营销方式则更倚重市场化。全省通过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已先后建设6000个专业村和60个基地县,整合打造了雁门肥羊、太行小米、吕梁红枣、晋南苹果等区域公共品牌。连续四年举办“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和“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先后推出300多个金奖产品,1000多个畅销农产品。同时在上海、昆明等省会城市建立了山西特色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越来越多的山西特产走出娘子关,特色优势正在向市场优势转化。

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开始起步,发展迅速。我省是黄河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螺祖养蚕、后程教农都源于我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发展观光农业可资利用的最珍贵的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市民观光休闲需求的增长,我省各地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也开始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截止2013年,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国家级示范点10个,省级示范点72个,休闲农业企业600个,吸纳劳动力近13万人,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年营业额近30亿元。一批典型示范单位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寨、西沟、东四义和贾家庄等老典型进一步发展,皇城相府村、后沟古村、和谐生态园、锡崖沟、葡峰山庄等一批新典型脱颖而出。特别是近年在太原市区周边的清徐、晋源、草坪以及榆次、太谷等地有多家房地产、煤焦和其它民营企业开始参股和新建观光农业点,建设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规范,成为现代都市农业的一个新亮点。

第二篇: 乡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20XX年乡镇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乡镇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XX 乡位于泊湖之滨,自然环境优美,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全 乡辖九个村, 7890 户,总人口 3.2 万,耕地面积 4.98 万亩,水面 8 万亩,其中养殖水面6万亩,山场面积1.4万亩。XX乡是一个传统 的农业大乡,乡党委、政府为实现由农业大乡向农业强乡转变。努力 发展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我乡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成绩喜人。

一、现状

㈠种植业 全乡棉花的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一直位居全县榜首, 18 年更是成 绩斐然。全乡棉花种植面积 17394.265 亩,平均单产 382.45kg/ 亩, 全年总产6652.44吨,平均单价11.88元/kg,累计全乡棉花产值 7903.1 万元,人均农民收入 2512.59 元,人均纯收入增加 476.5 元。

今年虽遭遇罕见旱灾,棉花种植面积增加 10.5%,达 19220.67 亩, 由于良种普及率大幅提高, 实用新技术大力推广, 科技植棉水平更进 一步,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预计平均产量在 400kg/亩以上。

XX的棉花产业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全乡涌现规模种植大户 11户,

承包土地面积 5722亩,享受各项政策补贴与扶持 50万元以上。

如卓 文茂承包水田 575 亩,种植水稻 480 亩,棉花 95 亩,油菜 100 亩, 小麦450亩。由于推广使用新品种,如鄂杂11、C两优608、皖稻187 等。结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简化栽培技术、病虫草鼠综合防治、 机械化操作等,全年生产水稻 252吨,棉花 38吨,油菜籽 20吨,小 麦 135 吨,累计产值 126.5 万元,实现利润 38.5 万元。今年水稻面 积进一步扩大, 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为种植大户的发展树立了典 型。

“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科技服务”生产模式已初显成效。

以常润米 业为龙头,建立棠林、XX岭、文桥优质稻生产基地5000亩。以“泊 兴”棉业为龙头,建立田祥、卓铺、五合 5000 亩优质棉基地。在生 产基地实行“四统一分”:即“统一品种、统一管理技术、统一优价 收购、统一质量标准、分户实施”的模式,解决了广大粮农、棉农的 后顾之忧, 得到了更多实惠。

同时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建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使我乡“常润米业”的“常润”牌荣获省级著名商标, 龙头 企业更进一步发展壮大。现在常润米业厂房面积 4000 平方米,固定 资产逾 2000 万元,年产值 2000 余万元,年纯利润 200 万元以上,正 申报省级龙头企业。

㈡林业

XX乡地处XX县南部,南与望江接壤,濒临泊湖。全乡总面积 103平

方公里,山场面积 14070 多亩,全乡自然条件优越,光热资源丰富。

沿山多为岗地;
沿湖湖滩面积 1.6 万余亩。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林业 发展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 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林业总体思路 和目标。项目牵动、社会推动、示范带动,鼓励社会办林业,掀起全 乡林业建设新高潮

为加快我乡林业发展步伐, 我们着力在科技服务和示范引路上狠下功 夫。到今年为止, 全乡已在沿山建立高标准国外松示范点三个,示范 面积 760亩;
泡桐示范点两个,示范面积 500 亩;
油茶产业化发展示 范片一个,示范面积 2250 亩。另外,在我乡良好林业投资氛围情况 的带动下,社会办林业的主流不断涌入我乡参与、投资林业建设。目 前,已有社会个体商人陈怀新、张学兵、江庆华、朋海鸥、鲁金海等 人在 XX 岭村、乡林场、大明村等地投资近千万元,建立立体型生态 林业示范基地,现已完成速生泡桐、外松造林面积 1300 余亩,油茶 林 3200 多亩,其它经济林 280 亩,绿化苗木基地面积 310 亩。加大 林业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林农科技水平

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

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知识就是财富的思想, 加大科技推广资金和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我们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培训各级科技推广机构的专业技 术人员, 18年全乡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 10期,聘请林业专家 3 人次 授课 3 次、累计培训技术人员 126 人,市关工委林业专家 石怀绶高工多次亲临我乡油茶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指导、 授课,使基层 造林经营大户接受了普及性科技教育。

2、常年开展送科技下乡和林业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提高林农的科学 生产能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我乡形成了全年送科技下乡模式,在生产的关键时期,在 农民空闲时期,邀请省林科院专家及各级林业科技推广部门专家多次 不失时机的进行送科技下乡活动, 促进了林业技术在我乡的普及, 服 务广大林农。

过培训和科技宣传, 有效促进了林业基本技能和新技术 的推广,全面提高了林农的科技意识和自身素质。

通过送科技下乡活

动,不仅使农民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还为许多群众找到了致富 门路。

㈢畜牧业

XX 乡是传统的畜牧业大乡。特别是近几年党委、政府提出畜牧业发 展应遵照“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思路,在 发展过程中,本着“措施抓产业,发展抓规模,品种抓多样,数量抓 扩张”的宗旨,重点做好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文章。由于生产发 展的规模不断扩大, 我乡目前已初步形成三个养殖小区, 畜牧业强劲 发展的优势初步显现。全乡年存栏生猪 2.2 万头,预计出栏生猪 3.2 万头;
存栏家禽 12万羽,预计年出栏肉鸡 40万羽;
水禽存栏达 6 万 羽,年出栏达 18 万羽。畜牧业总产值达 0.9 亿元。畜牧业已发展为 我乡重要支柱产业。以棠林村为中心的规模生猪养殖户有 18 户,其 中年出栏生猪 1000头以上者有 2 户,分别是刘和平、汪长乐;
年出 栏200〜500头之间的规模户有徐正凡、阳四华、黄绍宏、李历阳、 陈怀永、陈玉根、毕的松、李明来、陈根犬、卓的旺、卓元根、黄继 东、陈水华等。年出栏生猪约 10000 头左右,预计全年纯利润 1000 万元以上。其中棠林瑞杰生态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存栏优质母猪 84头,公猪 3头。育肥猪 800余头,年出栏达 2000头以上。今年预 计创纯利润在 150 万元以上。

是市级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

以西湖村 为主的肉鸡养殖小区有鸡舍面积 20000m2 一次能养殖肉鸡18万只 左右。共有养殖户 12 户,其中以孙掌开、 查如海、阳胜林规模最大。

预计我乡今年能出栏肉鸡 40万羽左右,产值纯利润 60万元以上。其 中孙长开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获得国家项目扶持, 投资 200 万元,新 建标准鸡舍6000 m2,年出栏肉鸡达15万羽。是市级挂牌标准化肉鸡 养殖小区。环湖的水禽养殖带。我乡湖汊纵横,水网密布,特别是泊 湖水面广阔,适合于水禽养殖。目前大明、西湖、棠林、田祥嘴、东 湖等环湖各村水禽养殖蓬勃兴起。共有 16 户利用湖、汊进行水禽养 殖。以番鸭、大白鹅为主。目前共存栏各类水禽共 6 万羽。预计年末 出栏达 20 万羽,纯利润达 100万元以上。

18 年,全乡共存栏生猪 2.2 万余头,肉鸡 18 万羽。预计 18 年全乡 能出栏生猪 3.2 万余头,肉鸡 40 万羽,水禽 6 万羽,年出栏水禽达 18 万羽。畜牧业产值达到 0.9 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 52%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1 、种植大户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严重不足,而且很难得到妥 善解决。

2、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传统观念,很难 落到实处, 尤其是种粮大户, 或者实际种田农户未能实事求是地按耕 种面积享受国家政策, 促进抛荒面积逐年增大, 对农业生产的持续发 展存在隐患。

3、对农业生产与发展,部分干群的重视只在口头上,不能落实到实 际行动,切实解决种田农民的难题是众望所归。

4、林业科技推广体系还不够健全。县乡级科技推广工作主要由县乡 林业站代理,而林业工作站要负责有关国土绿化、植树造林、林业工 程建设等基础工作的具体贯彻实施, 没有过多的人员和精力用在科技

推广上

5、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经费的严重不足制约了新应用技术的推 广,办公工作条件简陋,推广设施严重落后。

三、下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1、着力抓好科技队伍建设。一是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乡村 级科技推广网络,理顺关系,集中力量,更好地承担起科技推广的各 方面工作。二是加强培训。

要制定科技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科技 人员参与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要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和考察学习的办 法,让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广开视眼、拓展思路、增长见识,学习 外地经验。

2、加大科技示范力度。科技示范是科技兴农的重点,按照“品种优 质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狠抓高产、高效、优质示 范基地的建设与推广。当前,重点要抓好示范基地建设。

3、积极增加科技投入。农业要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 入,而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乡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开展科 技兴农工作中, 要坚持把农业技术推广与当地经济发展, 农业技术成 果应用与建设现代农业、 生态文明, 农业科学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紧 密结合起来,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为了促进我乡科技兴农特别是农业 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此,恳请市、县领导对我乡的农业发展实行 政策倾斜, 给予更多的项目与资金支持。

我们将用好用活各种项目资 金,把“引项目、抓科技、建基地、起示范、促推广、增效益”有机 结合起来,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加快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促进全乡科技兴农工作的开展。

第三篇: 乡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XX镇2010年农业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10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性一年,今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五届二次党代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型农村,构建和谐农村”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折不扣地落实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和项目,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农业重点项目工作正在平稳推进。现就当前几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巩固主导产业。今年,我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围绕“稳粮、增收、夯基础”这一思路,稳步提升主导产业的规模效益。依托双丰辣业、泽林辣业、清华源食葵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全年共完成各类作物播种面积12.75万亩(含复套种),以“六大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面积达10.4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2%。其中:小麦2.2万亩、大麦1万亩、玉米2.4万亩、美国红辣椒2万亩、食葵2.5万亩、特色瓜果3700亩。
(二)壮大特色产业。今年,我镇根据市场的变化,在继续壮大特色产业的前提下,对产业内部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稳步提高设施农业在产业中所占比重,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适当扩大畜禽养殖规模。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调整结构,使特色产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达到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1.日光温室新(改)建项目。今年我镇计划在许家沟村新建日光温室20座,改建日光温室100座。目前已完成了许家沟村新建日光温室的设计、建设区域土地平整、放线等前期准备工作,农户正在积极筹资备料。由永登西正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陈家沟集贸市场内修建的加工车间、仓库及恒温库6000立方米,目前已完成建设区域内的初步规划设计,并初步达成意向性协议,预计五月底开工建设,届时将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链。
2.加大新型高效节水农业的建设力度。在节水农业的建设方面,我镇以“高效、节水、生态、示范”为宗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已建成营盘村500亩节水示范园区1个,目前,该园区已成为高效节能的美国红辣椒生产基地。2010年计划在古城村实施千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建成600亩红地球葡萄和1000亩红辣椒生产基地,目前已完成红地球葡萄定植和千亩红辣椒种植工作。另一方面,按照精准农业的要求,我镇的农业技术人员对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配合区农牧局完成“3414”实验田种植10亩,美国红辣椒良种对比实验示范4亩,对园区内种植的作物全部实行高效节水灌溉,对作物生长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测。旨在通过高效栽培和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逐步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
3.着力扶持草畜产业。以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为重点,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目前,已落实优质饲草种植面积2.3万亩,计划沿古金公路在古城村新发展户均养殖规模200只以上养殖小区1个,沿天高公路规划建设以肉羊、肉牛为主

的天生炕高效养殖园区1个,并配套圈舍、库房、看护房、青贮池、配种室、治疗室、药品室及水、电等基础设施。目前已经完成了规划设计,正在进一步落实入园农户数量和建设模式,部分农户已经开始筹资备料;
龙口村综合养殖园区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积极争取。
4.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引进。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积极争取,由区政府继续给予农户良种补贴政策,引进推广美国红辣椒良种,增强农民的种植信心,改变品种退化的局面,巩固红辣椒产业。本年度计划引进良种20000斤,推广种植1万亩,设龙口、古城、天生炕、陈家沟四个供种点,目前,已销售良种1.1万斤。
5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今年,我镇进一步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培训新型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邀请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省农科院专家,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6场次,培训人员达1000人次,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建立科技示范村1个,培育发展科技示范户276户。在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引进新品种寿桃莱山蜜2000株,在许家沟、金河村日光温室定植10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农业和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加之今年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二是今年春季气候反常,气温回升缓慢,灾害性天气频繁,农业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致使我镇的春种作物大面积受灾,其中,因风灾导致辣椒、食葵播种面积达2万亩

以上,造成种子、农膜损失达200余万元。同时由于各项赈灾、减灾资金未能及时到位,致使农户恢复生产速度缓慢,严重影响了我镇农业生产。
三是水利设施跑、冒、渗严重,节水效益衰减。我镇大部分渠道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运行至今,已属超期服役,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部分农田长期靠水沟灌溉的方式依然存在,节水效率低。
四、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运用高效节能的生产技术种植优良品种,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效的目的。
二是加大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种农技协会、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网络和队伍建设,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逐步完善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实现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机制社会化、推广方式多样化,促进各种先进实用技术向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推荐访问:农业发展 乡镇 情况汇报 乡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乡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乡镇现代农业工作总结